组培苗驯化移栽(移栽后管理部分)教案
任务五: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综述

任务五: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
学习目标:学习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操作 流程。 能力要求:能对生根试管苗实施正确驯 化移栽、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科学 管理。 学习内容:理解组培苗的生态环境与温 室环境的差异以及组培苗的特点,组培 苗的驯化移栽操作流程,组培苗的科学 管理方法。
学习情境
子情境二:试管苗的苗期管理
1、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 在移栽后5-7d 内,应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条件,使叶面的水 分蒸发减少,尽量接近培养瓶的条件,让小苗 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 2、防止菌类滋生 对基质进行高压灭菌或烘 烤灭菌 3、环境条件 适宜的生根温度是18-20度,在 光照管理的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 ,后期可直接 利用自然光照。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抗 性,促其成活 4、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 要选择适当的颗 粒状基质,保证良好的通气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试管苗与栽培苗有何差别? (2)组织培养中,怎样尽量避免出现褐变 和玻璃化苗? (3)试管苗驯化中应注意调节什么因素?
情景一、试管苗的驯化 子情景一:试管苗的特点 子情景二:试管苗的培育 情景二:试管苗的移栽 子情景一:试管苗的移栽 子情景二:试管苗的苗期管理 子情景三: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途 径
子情景一:试管苗的特点
试管苗省政细弱、茎、叶表秒角质层不 发达。 试管苗茎、叶虽呈绿色,但叶绿素的光 合作用较差。 试管苗的叶片气孔数目少,活性差。 试管根的吸收功能弱。
子情境二:试管苗的培育
培育的原则:应从温度、湿度、光照及 有无菌态等环境要素进行 培育的方法:培育一般在试管苗移栽前 进行,首先进行移栽前的培育锻炼即炼 苗。培育一般进行1-2周 。然后转入外界 环境,进行苗木繁殖。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由于野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开展铁皮石斛的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的相关内容。
铁皮石斛的组培苗的培养是驯化移栽的前提。
组培苗的培养过程一般分为组织块培养、增殖培养和根系诱导三个步骤。
组织块培养主要是从植株体的分化部位取得细胞组织,通过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诱导组织块形成生长正常的无菌苗。
增殖培养是使组织块细胞快速分裂和增殖,形成更多的组培苗。
根系诱导是在增殖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当的培养物质和处理措施,诱导组培苗生长出根系。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技术是移栽的基础。
组培苗的驯化过程一般需要进行适应性研究、萌发条件控制和环境调控等。
适应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组培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观察和分析,确定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条件和环境要求。
萌发条件控制是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和培养基等因素,促使组培苗的萌发和生长。
环境调控是在移栽环境中对温度、湿度、光照、气体和水分等进行调控,为组培苗的良好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技术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首先是驯化苗的选取,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组培苗进行移栽,以确保移栽后能够良好地生长。
其次是移栽土壤的选择,应根据铁皮石斛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保证营养充足、透气性好。
最后是移栽后的后期管理,要注意浇水、施肥和防病虫害等工作,为植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铁皮石斛的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确保组培苗的成功驯化和移栽后的良好生长。
这对于保护野生资源、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近年来,随着铁皮石斛市场的逐渐扩大,人们对其繁育与种植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加强。
铁皮石斛是一种珍稀的地生兰科植物,在人工栽培过程中,由于生长习性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常常出现活率低、株型不佳、发根慢等问题,因此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成为了关键。
1.组培苗的制备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制备要注意选择来源健康的母株,通常以茎尖、中间部位、无病虫害的健壮无性系为材料。
采收后,将茎段嫁接在适宜培养基上,添加适量激素、营养物质等,促进组织的快速增殖,形成小组织块。
小组织块经过连续次分化,形成直径约为5 mm 大小的组培苗。
2.组培苗驯化铁皮石斛组培苗长势缓慢,新生叶片逐渐枯黄,活力下降。
这时需要进行组培苗的驯化。
具体步骤如下:(1)以1/2的原培养基为基础,添加适量食糖和椰子葡萄糖等碳源,增加组培苗的活力和养分供给。
(2)添加适量的生长调节剂,例如GA、KT等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素和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3)调节培养容器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般来说,组培苗需要在25~30℃温度下培养,湿度控制在70%左右,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
(4)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培苗逐渐适应生长环境,长势逐渐恢复,可以开始进行移栽的准备工作。
组培苗移栽是一个需要精细操作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移栽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组培苗在培养基内生长至10个月~1年以上时达到饱满状态,此时适合进行移栽。
(2)移栽环境的准备。
组培苗移栽时需要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栽培土壤的选择。
铁皮石斛偏爱沙壤土和松软肥沃的土壤,质地细腻透气。
(4)移栽方法的选择。
可以采用水培、土培和促根剂浸泡等方式进行移栽。
根据以上操作规范,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组培苗的活率和生长速度,为铁皮石斛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

培养瓶环境与自然外部环境对比
瓶内
比
较
瓶外
培养瓶环境与自然外部环境对比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养分丰富 二氧化低
无菌
比 较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低,有波动 养分相对少 空气成分恒定
有菌
2/组培苗的移栽
衡量组培苗移栽技术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哪些因素会影响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养分丰富 二氧化碳低
无菌
内因 ——品种、 组培苗质量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外较因低,—有波—动 移栽养分季相对节少 、 移空栽气设有成菌分施恒定、 移栽基质
案例教学——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养分丰富 二氧化碳低
无菌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低,有波动 养分相对少 空气成分恒定
4/浸湿种植基质:充分湿水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5/上盆:注意种植深度以不超过根颈为宜
建设背景与基础
取出瓶苗
洗净培养基
晾苗
上盆 浸透树皮
种植实景
铁皮石斛的日常管理
浇水:弱随光干照随浇,保持半干状态,天热时,早晚浇水1次 高光照
施肥:温建度议适施宜 有机腐熟肥,薄肥勤施 病虫害防高湿治度:预防为主,结合物理防治
有菌
铁皮石斛的习性
弱光照 温度: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到25度左右 温度适宜 光照:喜半阴,不耐阳光直晒
高湿度
养分丰富 水分:喜湿润
二氧化碳低基质:透气良好
无菌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低,有波动 养分相对少 空气成分恒定
有菌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铁皮石斛的生产量和品质,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成为关键。
一、组培苗繁殖技术组培是指从植物的体细胞、组织或器官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成植株的一种技术。
组培苗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规格性,便于发扬遗传育种作用,提高植物生产效益。
1. 选取无病、无虫、无害虫危害的铁皮石斛茎段或赘生物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处理。
2. 将茎段或赘生物表皮去除,切成约0.5cm的小段,经无菌条件下的壮苗培养、增殖培养后得到一定量的快速增殖组织。
3. 将增殖组织移入悬浮液或凝胶中,经愈伤组织诱导、悬浮培养、分化培养,得到大量组培苗成活率达80%以上。
组培苗的快速生长对于移栽是非常有利的,但过快的生长也会造成苗期管理难度和移栽后的生长不良。
因此,必须对组培苗的生长进行调控。
1. 光照与照明光照充足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但过强光照会使组培苗叶片掉水、老化,影响其生长。
组培苗生长需要提供人工光源,照明应充分使用光照周期,例如12/12小时的光照。
2. 适宜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
在组培苗培养中,应根据铁皮石斛生长喜好选择适宜的温度。
保持适宜温度是组培苗健康生长的基本保证。
3. 营养素供应组培苗营养充足是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
组培苗生长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及养分配制。
可以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氮肥等方式,为组培苗提供充足的营养。
组培苗移栽是组培苗技术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组培苗经过一系列处理的苗木,笔者建议采用“半雾化法”移栽。
1. 前期准备准备约5mm*5mm的生石灰渣团作为基质,以铁皮石斛为例,将铁皮石斛盆栽移于干燥通风处进行3天预养。
2. 操作步骤(1) 取出组培苗,将培养基从根部彻底洗掉,将根露出,除去老化和畸形部分,形成整齐鲜活、外形正常、完整的组培苗。
(2) 取适量的生石灰渣,加入适量的水,混合均匀,使其平均含水率达到60%~70%。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摘要】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药材,其野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本文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铁皮石斛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详细阐述了铁皮石斛组培技术、苗期管理、移栽技术、环境适应和生长促进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验证了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望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药材资源,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苗期管理、环境适应、生长促进、可行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铁皮石斛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由于野生铁皮石斛资源逐渐减少,其种群数量减少,生长环境严重受到破坏,加之传统的种植方式效率低下,对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挑战。
开展铁皮石斛的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研究,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保护野生资源,推动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组培技术可以加快繁殖速度,提高苗木质量,改善植株生长环境,为铁皮石斛的生长促进和适应提供更好的条件。
开展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铁皮石斛的产业化种植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目的1. 探究铁皮石斛组培技术在苗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苗木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提供技术支持。
2. 研究铁皮石斛的移栽技术及其影响因素,为确定最佳移栽时机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3. 分析铁皮石斛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为确定最适生长环境提供参考。
4. 探讨铁皮石斛生长过程中的生长促进因素,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铁皮石斛的种植和生长提供科学指导,促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育苗与移栽劳动教案

育苗与移栽劳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移栽小苗的方法。
2、观察小苗的根系,了解根对植物的重要性。
3、关爱植物,能主动在言语交流中找经验,尝试解决移栽过程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铲、塑料小勺、雪糕棒、宽胶带、双面胶、记录本、自制标牌(用于写植物名字、种植日期、移栽日期等)。
2、经验准备:温室种植、室外种植园地间苗经验。
3、人员准备:技术员、于师傅协助。
4、场地准备:温室、大桌子、托盘4个、小盘子8个、抹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讨论:种子已经发芽,长成小苗了,继续让它们住在托盘里会有什么问题?
教师小结:“小苗一天天长大,需要更大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生长,我们小朋友照顾小苗也就更方便。
”
2、给小苗搬家。
(1)简单介绍什么是移栽。
“今天我们给小苗搬家,用一个词说叫做‘移栽’,是把小苗从苗圃里移出来,然后选择够它们自由生存的空间再把它栽下,这样它就有可能长得更好。
”
(2)小苗搬家前的准备。
“托盘里不适合小苗生长了,请小朋友们为它们找找合适的新家。
”。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组培苗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幼苗。
组培苗具有生长快、品种纯、繁殖量大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组培苗的驯化和移栽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组培苗的驯化是指将组培苗从无菌环境中逐渐适应到自然环境中的过程。
组培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后,组培苗需要逐渐适应自然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才能正常生长。
为了使组培苗能够顺利地适应自然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逐步降低温度:组培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温度较高,因此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后,需要逐步降低温度,使其适应自然环境的温度。
2.逐步增加光照:组培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光照较弱,因此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后,需要逐步增加光照,使其适应自然环境的光照强度。
3.逐步增加湿度:组培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湿度较高,因此在移栽到自然环境中后,需要逐步增加湿度,使其适应自然环境的湿度。
组培苗的移栽是指将组培苗从培养基上移植到土壤中的过程。
组培苗在无菌环境中生长,没有受到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因此对土壤中微生物的适应能力较弱。
在移栽到土壤中后,组培苗需要逐渐适应土壤中微生物的环境,才能正常生长。
为了使组培苗能够顺利地移栽到土壤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宜的土壤:组培苗在移栽到土壤中后,需要适应土壤中的环境,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如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2.适当施肥:组培苗在移栽到土壤中后,需要适应土壤中的养分环境,因此需要适当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3.适当浇水:组培苗在移栽到土壤中后,需要适应土壤中的湿度环境,因此需要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度。
组培苗的驯化和移栽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使组培苗顺利地适应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实现正常生长。
育苗与移栽劳动教案

育苗与移栽劳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植物造林的重要作用。
2.能就植物移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讨论, 最终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方法。
3.完成扦插月季幼苗的移栽任务, 能熟练地完成移栽操作。
4.能对移栽后的植物继续保持研究的兴趣, 并完成观察记录。
5.认识我国关于植物的相关法规和纪念日, 了解法律法规、纪念日的重要意义。
6.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移栽植物幼苗的方法。
难点:形成关注环境、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移栽月季苗分解图。
2.分组准备:扦插成活的月季苗、花盆、瓦片、泥土、移植铲、水壶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移栽植物的重要作用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看到过相似的场景吗?你觉得移栽植物不绿化有什么好处?2.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 并就此进行简单讨论。
适当时, 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让学生认识到移栽植物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讨论移栽的注意事项, 知道移栽方法1.提出问题:怎样做, 才能使植物的幼苗容易成活?2.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讨论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要充分考虑哪些条件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关键。
在教材中, 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辅助资料,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对相关部分进行阅读。
也可以在课前就植物幼苗的移栽方法要求学生查阅一些相关资料, 这样可以使移栽的方法更加清晰, 使后期学生操作移植月季幼苗的成活率得到提高。
3.指导学生形成讨论后的结果, 将结果填写在教材中。
讨论的结果, 实际上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教材资料、查阅其它资料后形成的最终结论。
4.完成填写后, 如果条件允许, 可适当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 形成全班之间的取长补短, 进一步完善认识。
(三)实际操作并完成月季幼苗的移栽1.出示课本上关于月季移栽过程的分解图, 对各幅图片进行详细地讲解。
组培模块六 组培苗驯化移栽

(3)一定的温、光条件。试管苗移栽以后要保持一定的温光条件,适宜的生根温度是18-20,冬春季地温较低时,可用电热线来加温。温度过低会使幼苗生长迟缓,或不易成活。温度过高会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并会促使菌类滋生。
(4)容器
栽培容器可用6×6cm-10×l0cm的软塑料钵,也可用育苗盘。前者占地大,耗用大量基质,但幼苗不用再移,后者需要二次移苗,但省空间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d,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2d,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另外在光照管理的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如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或报纸等,以防阳光灼伤小苗和增加水分的蒸发。当小植株有了新的生长时,逐渐加强光照,后期可直接利用自然光照。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抗性,促其成活。1/2-1/4甚至1/10MS追肥。
(4)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要选择适当的颗粒状基质,保证良好的通气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不要浇水过多,过多的水应迅速沥除,以利根系呼吸。
(1)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在移栽后5-7d内,应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条件,使叶面的水分蒸发减少,尽量接近培养瓶的条件,让小苗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保持小苗水分供需平衡首先营养钵的培养基质要浇透水,所放置的床面也要浇湿,然后搭设小拱棚,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且初期要常喷雾处理,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当5-7d后,发现小苗有生长趋势,可逐渐降低湿度,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使小苗适应湿度较小的条件。约15d以后揭去拱棚的薄膜,并给予水分控制,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长得粗壮。
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的习性
弱光照 温度: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到25度左右 温度适宜 光照:喜半阴,不耐阳光直晒
高湿度
养分丰富 水分:喜湿润
二氧化碳低基质:透气良好
无菌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低,有波动 养分相对少 空气成分恒定
有菌
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移栽季节 二养氧分化丰碳富低(春秋季节)
培养瓶环境与自然外部环境对比
瓶内
比
较
瓶外
培养瓶环境与自然外部环境对比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养分丰富 二氧化碳低
无菌
比 较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低,有波动 养分相对少 空气成分恒定
有菌
2/组培苗的移栽
衡量组培苗移栽技术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哪些因素会影响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
弱光照 温度适宜 高湿度 养分丰富 二氧化碳低
无菌
移栽设施 (荫棚)
高光照
温度变化大
较移低,栽有波基动质 养(分相透对气少 良 空好气成的分恒兰定石、 树有皮菌 等)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1/出瓶:可以加些水,稍微摇晃
2/洗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 量多,为避免细菌感染,可以 按说明用多菌灵杀菌。
3/晾苗:晾干水分至根略发白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技术
引入新课:什么植物组织培养?
组培苗的驯化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移栽
建设背景与基础
1/组培苗的驯化
• 驯化的目的是人为创造一种过渡环境,促进组培苗向正常苗转化,适应 外界环境,提高移栽成活率。
• 根据环境差异和植株内部结构差异,从外界的条件改善,前期使外界环 境与培养瓶内环境相似,后期逐渐过渡到自然环境。
驯化移栽_精品文档

⑵高湿 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或培养瓶内的水分移动有两条途径: 一是试管苗吸收的水分,从叶面气孔蒸腾; 二是培养基向外蒸发,而后水汽凝结又进入培养基。 这种循环就是培养瓶内的水分循环,其循环结果造成培养瓶内空气相对湿度接近于100%,远远大于培养瓶外的空气湿度,所以试管苗的蒸腾量极小。可见培养瓶内的水分状态直接影响着试管苗的生长和各种生理活性。
(4)驯化的方法 试管苗驯化的方法通过增加小环境湿度、减弱光照、降低温度等变化,然后逐渐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增加温度至自然状态。通过这样的湿度由高至低、光照由弱至强、温度由低至高的炼苗过程,使它们在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渐地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
具体做法移栽前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练2-3天,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得壮实起来,然后开口练苗1-2天,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在试管苗驯化过程中其最大的障碍是湿度。 因为试管苗叶片角质层不发达,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表皮毛。叶片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水孔,此外,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当将它们直接移栽到自然环境中,试管苗蒸滕作用极大,失水率很高,非常容易死亡。所以驯化过程中要精心照看,加强水分管理,确保驯化成功。
移栽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 有小苗移栽后,环境条件突然聚变(比如营养物质、生长调节剂、温度、光照等方面)以至死亡; 移栽后失水变干; 真菌病害引起污染死亡; 移植时正值小苗进入休眠,不易成活。 因此要采取有效方法来提高成活率。
解决这些问题: 进行炼苗。炼苗的方法过程要人为精心的控制管理。 选择好的定植的场所。应选择通风良好,灌溉方便,光照充足的温室或塑料大棚。配制好的基质要疏松、透水、透气。为防治病虫害还可以事先对基质进行高温灭菌。 要严格掌握移栽技术。保证试管苗根的质量高,清洗时根上的琼脂要洗干净,并且不要用力过重以至伤根。 移栽后要进行管理工作。
驯化移栽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组培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繁殖材料,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保存濒危物种、改良植物品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组培苗在移栽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往往会导致成活率较低。
因此,对组培苗进行驯化移栽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组培苗的驯化移栽过程;2. 掌握组培苗驯化移栽的操作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组培苗的选择与准备选择生长健康、生长状况良好的组培苗作为实训材料。
将组培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自来水冲洗掉培养基,剪去受损叶片和根尖。
2. 驯化移栽前的准备工作(1)配制培养土:选用适宜的沙土、蛭石、珍珠岩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用大锅炒热至80℃以上,蒸发掉水分并杀死寄生虫卵,再冷却至室温。
(2)准备营养钵:选用透气性好、不易破碎的营养钵,将准备好的培养土填入营养钵中,厚度以覆盖幼苗根部为宜。
3. 驯化移栽过程(1)闭瓶强光练苗:将组培苗放入准备好的营养钵中,将营养钵放置在温室或遮阴蓬内,进行强光闭瓶练苗7-10天,遮阴度为50%-70%。
(2)开瓶强光练苗: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或塞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3-5天,注意避免强光灼伤小苗。
开瓶炼苗可分阶段进行,即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
4. 驯化移栽后的管理(1)水分管理:保持营养钵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2)光照管理:根据组培苗的生长状况,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3)温度管理:保持温室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20-25℃。
(4)病虫害防治:定期观察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及时防治病虫害。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经过实训操作,本次驯化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较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具体分析如下:1. 驯化移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健康的组培苗作为实训材料,有利于提高成活率;(2)培养土的配制要符合要求,避免病虫害的发生;(3)驯化移栽过程中,要控制好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以保证组培苗的正常生长。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1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
组培苗是指利用特定的组培技术来改良植物生长状况,使植物健壮又快速成长的一类驯化植株。
组培苗的驯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植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土壤养分含量、植物排水情况以及土壤温度等,从而改变植物生长的方式,使植物生长得健壮。
驯化组培苗的技术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育种植苗株首先,对于要选育的植物,根据其生长状况筛选出优良的植株,以便组培。
一般来说,优良的植株应具备高抗性、早熟和健壮等特质。
二、分组培试验根据植物的特点,将植株分成几组,各组植物采用不同的组培技术和投入不同的养分质量,以便测试出最佳的组培方案。
三、移栽植物采用最佳的组培方案后,将组培后的植株进行移栽,使植株能在更合适的环境中生长,从而使其受益最大化。
四、收获收成经过移栽后,植株可以在更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生长良好的植株可以收获种子来进行下一次组培,从而使得植物得到更完善的驯化护理。
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状态、使植物生长的更加健壮和高效,同时还可以提高植物种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
- 1 -。
组培实验五 驯化移栽

实验六组培苗的驯化、移栽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驯化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试管苗的取出、清洗、扦插、驯化观察等等。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太子参生根的试管苗;三、实验场所:实验场所:组培实验室和驯化室(阳台)。
四、实验与步骤。
1、移栽前练苗移栽前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练2-3天,然后开口练苗1-2天。
2、移栽:(1) 营养钵制作:取一次性塑料杯,在杯子侧面下部打3个孔,按100%腐殖土、100%黄泥土、黄泥土和腐殖土各50%装满,装后浇透水,准备扦插幼苗。
(2) 用镊子轻轻取出组培幼苗,轻轻洗掉根部粘附的培养基,切忌揉伤,取细竹签在营养钵上插一小孔,将幼苗扦插进去,用手轻压根部周转基质,将所有营养钵栽好后,并排摆好,轻浇薄水。
注意:幼苗较嫩,防止弄伤。
栽前基质要浇透水。
栽后移入高湿度的环境中,保证空间湿度达90%以上。
3、管理:1) 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
用塑料薄膜支起小拱棚保湿,初期要喷雾处理,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但要注意通风防止滋生杂菌,可逐渐减少湿度加大通风,以后逐渐揭去棚膜,并给予水分控制,促进小苗根系生长。
营养钵的培养基质要浇透水,所放置的床面也要浇湿,•搭设小拱棚,并且初期要常喷雾处理,•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后期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使小苗适应湿度较小的条件。
约15天以后揭去拱棚的薄膜,并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长得粗壮。
2)防止菌类滋生。
对基质进行灭菌。
对幼苗喷洒杀菌剂,使用多菌灵、托布津,每7-10天一次。
在移苗时尽量少伤苗。
3)喷水施肥:喷水时可加入0.1%的尿素,或用1/2MS大量元素的水溶液。
4)温、光条件:冬春季地温较低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电热线来加温。
夏季可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或报纸等,后期当小植株有了新的生长时,逐渐加强光照,至直接利用自然光照。
5)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要选择适当的颗粒状基质,保证良好的通气作用。
管理过程中不要浇水过多,过多的水应能迅速沥除,以利根系呼吸。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铁皮石斛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滋补强壮、美容养颜等功效。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铁皮石斛的种植和生产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质量,探索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研究方向。
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是利用无菌条件下,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铁皮石斛的组织细胞培养成幼苗,然后进行驯化和移栽,以提高铁皮石斛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该技术在当前的铁皮石斛种植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铁皮石斛的质量和产量,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生产效益。
一、组培苗培育1. 原料植物的选择:选择健壮、生长良好的成年铁皮石斛植株,从中选择茎尖或芽尖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2. 表面消毒:将外植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剂包括75%酒精擦拭、0.1%过氧化氢浸泡等方法,以杀灭表面的细菌和病原体。
3. 外植体无菌培养: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通常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促进外植体的生长和增殖。
二、组培苗驯化1. 生长环境的控制:组培苗需要在恒温、恒湿、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生长,保持光照适宜、温度稳定等环境条件,以保证组培苗的健康生长。
2. 逐步减少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使组培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准备进行移栽。
三、组培苗移栽1. 土壤选择: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土壤病原体的侵害。
2. 移栽时间:在气温适宜的季节进行移栽,通常选择春季或秋季,避免高温或寒冷对组培苗造成伤害。
3. 移栽后的管理:移栽后需要对组培苗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包括保持土壤湿润、加强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和成活。
虽然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在铁皮石斛种植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
在组培苗培育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外植体、消毒处理的方法以及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亚龙组培分享组培商业生产之组培苗驯化移栽

组培商业生产之组培苗驯化移栽植物组培技术日益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到蝴蝶兰、石斛兰、白芨、美国红枫、葡萄、百合、红掌等花卉、苗木、中草药等领域,被大家积极应用推广,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但组培苗的最后一个环节—驯化移栽,也是关乎整个生产流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环,今天我就给大家一起分享组培苗的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组培瓶苗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决定了必须对它们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和增强光照来进行炼苗,以瓶苗移出后适应大田的自养生长和有菌环境。
(一)闭瓶强光练苗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生根培养后7~15天),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7~1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
(二)开瓶强光练苗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或塞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3~5天,正午强光或南方光照较强地区要注意采取措施如用阴蓬或温室避免灼伤小苗。
如果在开盖容器中培养不超过1周,一般不会引起含蔗糖培养基的污染问题。
开瓶炼苗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首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
这种方法在相对湿度十分低的屋内特别有好处。
培养容器的开口大小也影响开盖的速度,开口大的瓶盖应比开口小的瓶盖除去的速度慢一些。
(三)瓶苗的移栽瓶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时要用长镊子小心取出,彻底清洗干净根部(因为残留的蔗糖和营养会成为潜在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洗不净容易引起移栽苗烂根死亡),并且避免损坏根系。
之后直接移栽,针对污染的种苗使用0.1%~0.3%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等杀菌剂溶液中清洗,然后用清水清洗后移入苗床或盆钵,也可用水清洗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30分钟后移栽,栽后淋足定根水。
炼苗在塑料薄膜(或玻璃)温室内或遮阴网室内进行,使用温室或温棚时应注意设置通风口,防止浇水后高温引起萎蔫及高湿引起烂苗。
生长基质应当具有适合的pH值、多空隙、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能,如蛭石、珍珠岩、椰糠、沙、土等及按适当比例的混和物。
劳动教案育苗与移栽

劳动教案育苗与移栽教案标题:劳动教案育苗与移栽教学目标:1. 理解育苗与移栽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育苗与移栽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育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a. 介绍育苗的定义和意义。
b. 介绍育苗的基本步骤:选种、播种、管理。
c. 引导学生了解育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
2. 育苗实践活动:a. 分组进行育苗实验。
b. 学生自行准备种子和育苗容器。
c. 指导学生按照育苗步骤进行操作。
d.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3. 移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a. 介绍移栽的定义和意义。
b. 介绍移栽的基本步骤:准备土壤、挖坑、移栽、浇水。
c. 引导学生了解移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护根系、适当施肥等要求。
4. 移栽实践活动:a. 分组进行移栽实验。
b. 学生自行准备移栽工具和苗木。
c. 指导学生按照移栽步骤进行操作。
d.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育苗和移栽实验,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后进行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的讨论和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教学资源:1. 种子、育苗容器、土壤等育苗实验所需材料。
2. 移栽工具、苗木、土壤等移栽实验所需材料。
3.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能够按照步骤进行。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育苗和移栽实验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育苗和移栽的重要性、步骤和注意事项展开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育苗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育苗实践活动。
2. 第二课时:介绍移栽的概念和方法,进行移栽实践活动。
3. 第三课时:学生讨论和分享育苗与移栽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院教案No 1
任务6.3:组培苗移栽后管理
时间安排(建议2课时)
时间分配任务实施
10分钟导入:回顾植物组织整个过程
60分钟组培苗移栽后管理要点(讲解)
(1)对责任的要求
(2)环境条件管理
15分钟讨论并总结:不同植物的管理方法一样吗?
如何做好组培厂的栽培管理工作?
5分钟布置任务
了解一种较难管理的植物如热带兰的管理方法。
课程导入
1.回顾整个组织培养的过程,与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学习植物组织培养?
在什么岗位上工作?
主要的工作场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