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考点总结
初中如何总结政治知识点
![初中如何总结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8f97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png)
一、政治是什么政治是国家生活中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和制定国家方针政策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政治活动通常由政府、政党、群众组织等参与者进行。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为了谁来统治国家和社会、怎样统治国家和社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它涉及到国家领导人员的产生方式、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包括国家机构设置、选举制度、民主集中制、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内容。
三、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部门。
其中,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
四、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通过国家前后政权机关、群众性的监督和参与,对国家的行政、司法、立法、返回等实行全面的、高度民主的管理和监督。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既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点,又具有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政府宏观调控为重要手段。
六、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经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现实检验,提出的一种关于怎样发展,怎样建设,怎样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党和政府的行动指南。
七、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特质,是民族的独特性的象征。
它包括了对民族的自信心、向上向善的民族品质、对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对妇孺亲友社会的关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国家未来的期许等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实质,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初中政治教资简答题考点整理
![初中政治教资简答题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795e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d.png)
初中政治教资简答题考点整理
1.政治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
政治学是对政治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具有一定领土、人口和主权的统一
政治实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其核心特征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体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7.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8.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谁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9.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主要形式: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村民委员会。
10.我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实行自治权,依法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1be6ff4a1c7aa00b52acbf9.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点归纳一、“制度”类1.基本经济制度2.分配制度3.根本制度4.根本政治制度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一国两制制度9.多党合作制度10.政治协商制度二、“基本”类: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5.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6.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5.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16.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奉献社会1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根本”类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5.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保证。
初中政治常考考点整理
![初中政治常考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f9f4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9.png)
初中政治常考考点整理政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政治常考考点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下面是初中政治常考考点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国家与国际关系1. 国家的特征和形成:国家的概念、国家的特征(独立性、统一性、主权性、行政权力)、国家的形成(战争、统一、领土扩张、和平谈判等)。
2. 国际关系与中国:国际关系的基本意义、国际关系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参与国际组织。
3. 国际社会与尊重国家主权和非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原则、非干涉内政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
2.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红军长征、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外商投资和对外开放。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建设。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时间节点、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六、法律与社会生活1. 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初中政治重点考点知识点整理
![初中政治重点考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10a1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7.png)
初中政治重点考点知识点整理政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学科,旨在通过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政治的学习需要掌握一些重点考点知识点,以下是初中政治重点考点知识点的整理。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基本情况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和领导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等各个阶级、各个社会群体,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重要思想。
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以下基本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 基本国策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坚持稳定发展与改革开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它是在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体制。
6.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
它既强调党内的民主,注重党员的广泛和积极参与,又注重党的集中和统一,保证党的全部力量始终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而奋斗。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制度。
它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安全。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打印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d69b85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a.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打印政治是一门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及政治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关于政治制度、宪法、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以下是初中政治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概念和作用政治制度是指构成政治组织的基本规范和公共机构。
政治制度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2.国家的政治组织国家的政治组织包括国家的权力机关、政党、政府和人民团体等。
3.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规范。
法律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总和。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国家最高意志。
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它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学生会等组织。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道德教育1.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是指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要求的文化。
2.革命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是指对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精神、无私奉献情怀和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的教育。
3.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使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教育。
4.法律和道德法律和道德是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范,而道德是社会和个人自律的规范。
5.文明礼仪和公共道德文明礼仪和公共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规范。
文明礼仪是指社会和个人相处的礼貌和规范,公共道德是指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个人行为的道德标准。
三、政治经济1.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的经济基础、经济的政治表现和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填空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7af61b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5.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填空【政治常识】一、政治概念政治是指人们为了统治和服务整个社会而进行的活动的总和。
政治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政治活动包括政治思想观念、政治活动和政治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二、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在一定的领土上、由一定的权力机构组成,并行使主权的社会组织。
国家是一个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包括政权、领土和人民等要素。
三、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属于人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结社自由权和汇集自由权等。
四、公民责任公民责任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如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国家建设等。
【政治制度】一、民主与集中制度民主制度是指权利和责任分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的三权分立、选举产生领导人等。
集中制度是指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包括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
人大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法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实行村民自治和自治管理。
【政党和团体】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共青团共青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简称,是我国各族青年的先锋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三、妇联妇联是全国妇联的简称,是我国各族妇女的群众组织。
妇联的宗旨是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
【政治经济】一、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的制度,包括国家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制度,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
计划经济是由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目标和计划,通过国家计划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
九年级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06bf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6.png)
九年级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的定义和意义
- 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和过程。
- 政治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
益等方面。
二、国家与政权
- 国家是指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统一政治实体。
-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权力机关。
三、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五、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
六、国家政治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七、宪法与法律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 法律是国家依法管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
八、公民权利与义务
- 公民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
-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九、民主与法治
- 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协商等方式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
务的权利。
- 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依法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的状态。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大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历史必然。
以上是九年级政治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政治常用知识点总结初中
![政治常用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0cfc59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e.png)
政治常用知识点总结初中
一、国家与政府
国家是指人口、领土、主权的统一整体。
政府则是国家的权力机构,其职能是管理国家事务、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政府的主要部门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部门。
政府的类型包括专政制度、民主制度和议会制。
二、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
政治制度是指政治组织的运作规则和制度形式。
包括总统制、议会制、联邦制等。
而政治
组织则是指政府内的各种机构和部门。
比如,行政组织、党政组织、人民团体等。
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
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和享受政治权利的权利。
政治义务则是指公民在国家
政治生活中应尽的义务。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宣传权、集会权等。
政治义务
包括守法、纳税、服从国家机关等。
四、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
政治文明是指国家政治机构的日常运作和生活习俗、礼仪等方面的文明。
而政治文化则是
指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公民政治观念和道德水平等。
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精神基础。
五、政党和政治运动
政党是一个组织,其存在和发展是为了争取政权,并通过参与政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
目标。
政党的类型包括执政党、在野党、非执政党等。
政治运动是一种政治行为,包括革命、游行示威、罢工等。
六、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是指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政治活动。
国际关系是指国际社会中各国之间形成的
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种联系。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是全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72090284254b35effd344a.png)
初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职权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2)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3)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5)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所有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根本任务: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此外,宪法还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原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表现: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违宪无效。
初中政治七年级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七年级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3c106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1.png)
初中政治七年级的知识点总结初中政治七年级知识点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精致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精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b69652ad51f01dc381f159.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笑对生活考点1.让生命更精彩一、生命只有一次1.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2. 为什么珍爱生命(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2)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3)生命健康权是我们最重要,最起码的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的地位)3. 怎样珍爱生命(1)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用生命培育生命,更是用生命善待生命,用生命拯救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
(2)呵护生命,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每个人都充满生命之爱(3)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还要尊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4.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爱护他人,还要守护地球上的其它生物。
人类为了珍爱自己的生命,使自己生活的更美好,必须保护生命的家园-地球。
二、护佑生命健康1. 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权利角度:(1)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自身角度:(2)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社会角度:(3)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国家角度:(4)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2. 未成年人怎么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1)首先,懂得生命的价值,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2)其次,要多学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3)再次,要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纠正不良行为;(4)最后,当遭遇危险情境、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5)依法寻求四道防线(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的保护,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让人生更灿烂1. 怎样过有意义的生活?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1)有意义的生活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2)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3)有意义的生活要敢于创造2. 如何看待贡献不在大小?贡献不在大小,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
初中政治考点归纳
![初中政治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0423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8.png)
初中政治考点归纳政治是初中必修的一门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好政治的核心考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政治科目,下面将对初中政治的考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同学们应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等重要内容。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同学们需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党的组织结构、党的基本任务和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特别要了解党的十九大的重要论断和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
3. 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了解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是学习政治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需要掌握我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组织和职能、国家监察工作体制及职能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国家主席和国家副主席、国务卿和部长等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4. 公民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国家法律保护下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同学们需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要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稳定等。
5.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同学们需了解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历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知识。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需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包括道德文明、科学文化建设、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7. 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政策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同学们需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4ddb8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欢迎阅读。
(一)标志1、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2、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3、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国徽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5、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制工具6、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的标志: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7、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的标志:土地成为私有财产8、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奴隶制国家的建立9、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11、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封建国家的建立12、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冶铁技术的发展1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15、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0、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2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2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二)基础1、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2、国家机构产生的基础:人民选举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4、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5、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劳动6、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7、产生国家的基础:阶级对立8、脑力劳动者任何成就归根到底建立的基础:广大体力劳动者的劳动9、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0、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12、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1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14、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15、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16、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经济极端落后17、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18、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19、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2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2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24、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2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根本基本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5、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守法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8、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9、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1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11、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2、生产力的基本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量失去生产资料,又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1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16、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1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用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四)目标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3、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转变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实现最高理想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五)本质实质1、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事生产劳动3、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5、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6、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工具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8、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六)目的1、人民法院适用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品生产的目的:交换3、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4、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七)制度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实现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制度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矛盾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5、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九)核心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设4、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十)保障1、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国2、社会主义道德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律3、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宪法和法律4、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以向纪检部门、监察部门、检察机关举报,这些司法机关和部门必须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十一)特征、特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特点:平等、广泛、真实4、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5、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6、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免费7、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制造工具8、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搜集天然食物9、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10、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11、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1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生活的工资14、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狭隘性和虚伪性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征:垄断占统治地位16、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1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初中政治高频考点总结
![初中政治高频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afc0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6.png)
初中政治高频考点总结初中政治是中学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在初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高频考点需要我们特别重视和掌握。
以下是对初中政治高频考点的总结。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应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道路等。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指导思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指导思想是初中政治的重点内容。
学生应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基本纲领、最新纲领,以及党的指导思想,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了解党的性质、纲领和指导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目标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初中政治的重点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多党合作制度等。
同时,我们还应了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的职责等。
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4.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
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正确面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初中政治的重要考点,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应了解公民的参政权利和义务,如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等。
同时,了解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途径和方式,如民主集中制、代表民主等。
参政议政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激发公民意识。
初中政治7—9年级全册考点汇总
![初中政治7—9年级全册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950f17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5.png)
初中政治7—9年级全册考点汇总七年级(部分)考点知识考点一: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体会生命价值。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2.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 珍爱生命,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珍爱生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珍爱生命,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实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珍爱生命,要延伸生命的价值,贡献于社会。
考点二:情绪对人们影响,学会调控情绪1.情绪具有多样性: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通常把情绪分为喜、怒、哀、惧四大类,在此麦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2.情绪对人的影响国情绪影响着人仃)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囫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3.学会调控情绪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我们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学会调节情绪,掌握正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
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考点三:陶冶情操1. 情趣与兴趣情趣是以兴趣为基本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情趣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的。
2. 情趣的雅和俗高雅情趣体现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人的发展,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
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态度。
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3. 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正确对待从众和好奇,学会鉴别不同情趣;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4.健康高雅的生泺情趣,陶冶、提升我们的情操一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表现:热爱祖国的情感、爱护集体的情感、承担责任的情感、匡扶正义的情感考点四: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1. 好奇心:青少年正处在兴趣高峰时期,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教学考点总结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子女,学生,朋友,陌生人,普通公民,社会成员。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4、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守时,守信,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自信、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任的后果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6、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回报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能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等。
代价: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有时因坚持原则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绩下降。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复习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4、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公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
(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1)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2、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第二单元复习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当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如何?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为什么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①原因或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起始时间①含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不发达。
②初级阶段起始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到本世纪中期(需一百年左右的时间)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它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三个代表的含义: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的世界交流…)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送温暖活动,为农民工立法讨要工资,…)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B、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7、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课本37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及出发点: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经过我国革命实践证明的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战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3)、坚持改革:.原因:我国现阶段存在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
(4)、坚持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中国已加入了WTO,我们必须抓住机遇;4)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
5)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最可靠的保证(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1.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2.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3.两个基本点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7)、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
2)其中,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是前提。
3)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两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6、为什么说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我国宪法赋予了各族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维护民族团结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
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7、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一个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两岸关系(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3)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一天一天变的更加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坚持引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2、正确认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1)对外开放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2)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3、对外开放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东西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敞开国门的同时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人口特点: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3、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2、生产力三要: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技在人类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2)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4、“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自主创新)应如何提高“中国创造”的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