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之慎思

合集下载

建构主义之慎思

建构主义之慎思

建构主义之慎思
郑毓信
【期刊名称】《开放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该文就建构主义的理解上所存在的诸多误解与不彻底认识进行了分析和澄清,特别强调应当清楚地认识与深入批判各种建构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主张.文章还围绕教师的合理定位、合作学习等问题,指明当前我们应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
【总页数】5页(P4-8)
【作者】郑毓信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游戏公平性问题之慎思”的慎思 [J], 缪选民;
2.非慎思无以明辨,非笃行无以致远——华应龙老师“课前慎思”的特点分析及其启示 [J], 张良朋
3.建构主义之慎思 [J], 郑毓信
4.慎思明辨,博学笃行——论紫砂壶“慎思”的文化内涵 [J], 王旭生
5.细审慎思明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突破 [J], 吴燕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哲学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哲学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哲学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社会互动来创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这篇论文将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对其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建构论。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从而构建他们的知识和理解。

社会建构论强调,人们在与他人互动中建立知识和思维模式,这些互动不仅是人们的社会化过程的结果,还是人们思考和理解的基础。

在建构主义教育中,教师被视为鼓励学习者建立知识的中介。

教师的角色是创建一个环境,其中学生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评估,并指导他们发展思考和社交技能。

此外,建构主义也倡导学生中心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目标和方式。

建构主义教育还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这意味着学习者应该被鼓励探索、提供反馈和进行反思。

虽然建构主义教育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教育理论,但它并不是没有争议。

一个主要的争议点涉及到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支援的程度。

一些教育学家认为,建构主义教育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指导和指令。

他们认为,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信息和指导,教育者应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确保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建构主义教育还受到了文化差异的质疑。

有效的建构主义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学术环境,但在一些文化中,学生被视为非常恭敬和顺从,他们可能无法适应个别研究的环境。

最后,建构主义教育还受到英语能力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质疑。

许多学生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他们可能无法用英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一些教育学家也认为,在某些学科领域,如数学和科学中,建构主义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指导。

总的来说,建构主义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教育理论。

它的哲学基础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建构论,建议通过自主学习和社会互动来创建学生的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的认识和反思

建构主义的认识和反思

建构主义的认识和反思
认识:
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反思: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强调真理的相对和对真理把握的主观性,它向强调“知识权威”、“书本圣经”的传统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

虽然它过于激进,却值得深思,对改变传统而僵化“权威”式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有很大的促动用。

但建构主义拒绝对任何知识的直接确认,容易向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陷入不可知论或怀疑主义泥潭。

建构主义存在片面性,片面夸大了“思”而忽视“学”,应该思和学相结合,在教育改革和实践中用朴素的辩证法来理解建构主义。

第一:强调孩子学习的社会特性。

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承认以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

第二:最近发展区原理。

第三:认知学徒。

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可以是承认,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

在学多行业中,新手通过学徒过程来学习如何完成其工作,其间,新手与专家一同工作,密切联系。

建构主义理论家主张,教师
应让学生参与复杂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让学生在异质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和教育理论,强调人类通过主动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不断建构知识和理解。

它主要关注知识是如何被构建并融入个体和群体的思维和行为中的。

以下是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启示。

1. 知识被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仅是从外部传递给个体,而是由个体通过主动的思维和认知过程来建构。

个体通过观察、解释和理解外部世界中的信息,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比和调整,从而改变和扩充原有的知识结构。

这表明,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创造出适合个体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2. 社会交往对知识建构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

个体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讨论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表明,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造出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想法的学习氛围。

3. 知识是主观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观的,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来理解和解释外部世界的信息,因此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观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表明,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4. 环境对知识建构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环境对知识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信息和经验进行互动来建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表明,教学应该创造出丰富、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来帮助他们建构知识。

其次,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创造出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想法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此外,教师应该创造出丰富、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总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总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总结篇一:建构主义学习心得建构主义学习心得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于是主动性成了建构主义的又一特点。

学生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和理论,而是会思考,会运用,会联系的。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就像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

如果说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旧知识相结合,并进行比较是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我想在这里对主动性再进行适当的延伸。

正如文章开头我所写的,在比较,判断,分析后得出结论。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主动地结合了新旧知识,更主动地对其提出了质疑。

新理论的出现意味着先前理论的不完善,而这一新理论又是否会在将来被更新的理论所取代呢,它又有何不妥或缺陷呢?正是带着这样的质疑,带着这样的审视态度积极地思考探索研究,专家们才会提出一个又一个日渐完善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才会向前,才会有那么多新奇的事物出现。

人类的主动性为世界,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建构主义强调的新旧知识相结合及主动性都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展开的,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式,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觉踊跃的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

建构注意对数学教育的观点

建构注意对数学教育的观点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同时也强调教师在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建构主义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职责。
1.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所谓“知识”只是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以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的方法包括:
3.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因此,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它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由于这种教学过程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因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并不是将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甚至有人主张教师不要备课),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建构主义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

建构主义的反思(教育心理学)

建构主义的反思(教育心理学)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应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这些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设想。

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灵活的理解,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

教师要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

当然,建构主义尚在发展和完善之中,还存在着分歧。

缺点: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对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色彩。

本次教学过程,总的来说比较系统简洁的说明了所讲的内容。

但是细细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未能较细致的说明授课的内容。

因为时间所限再加上所讲内容的艰涩繁多。

我们并没能够让大家对建构主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对此我觉的我们应该在讲课之前编写学习提纲,总结本节内容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找出主要观点的发展线索,规律性和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把握重点。

在PPT中突出重点、难点,及提纲导读等。

把同学们引到一个由浅入深的轨道上来。

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顺利地完成授课任务。

二、缺少互动环节,使得授课过程枯燥乏味。

对此我们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对课程生疏的影响,而无法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所以,他们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

为此,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知识本身出发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课件设计过于花哨而失去其本身的作用。

由于PPT背景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同学们将注意力都集中于课件的设计而非内容。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下)——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下)——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下)——对建构主义的反思建构主义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积极的参与和社交经验来建立知识和理解。

在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被看作是学习者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和构建知识,否则,知识将无法在他们的头脑中统一和意义深远。

然而,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也遭到了一些质疑和反思。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反思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教育认为学习是一种由个人主导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体验和学习自我发现来建立知识。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人类知识的社会性和集体构建的本质。

学习者的知识和理解是由他们与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经验紧密相关的。

相比之下,社会交往和合作对于知识的建立和发展如此重要,以至于他们通常被视为现代社会与孩子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建构主义教育模式需要在其理论中强调更多的社会交往和集体合作经验体验,以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体验比事实更重要,这意味着学习不仅仅是紧紧扭住事实而已。

但是,这种观点可能导致学习者对现实世界中重要问题(如科学和数据)的否认。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会倾向于基于他们的感受来看待气候变化的现实,而忽略相对权威的科学证据。

如果学习者太着眼于自己的自我发现,可能会忽略重要的事实或知识,并且可能会逐渐丧失对真实世界的准确认识。

因此,在建构主义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注重学习者的个人体验,同时也需要把现实世界的重要信息考虑在内。

最后,建构主义教育模式更关注于过程,而不是传授内容本身。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要指导学习者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足够有效、并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有很大的争议。

如何确保学习者在建立他们的知识时得到科学、准确和精确的信息?现代社会需要学习者具备基础的技巧知识和理解,例如读写能力、数学技能和技术知识。

建构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那么你对建构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建构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建构主义的介绍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柯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谈谈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谈谈对建构主义的理解

谈谈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的兴起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建构主义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

在近代,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Giambattista Vico)被当代建构主义者尊奉为建构主义的先驱。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它认为知识是靠个体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当然,因为个体不同,每个人对所学的东西理解不同,构建的知识也不同。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显得有些僵化,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建构主义思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思考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

一、建构主义思考及其特点建构主义是一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它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思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转化。

在语文教学中,建构主义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1.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提供者和解释者,而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

而在建构主义思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建构和改造知识。

2.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建构主义思考认为知识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合作来建构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构建。

3.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与实际运用建构主义思考强调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建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

二、建构主义语文教学实践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建构主义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丰富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

2.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授课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

而建构主义思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通过思考、观察、实践等方式来建构知识,教师也通过合作和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3.任务驱动学习在建构主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互动、探索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建构主义观后感

建构主义观后感

建构主义观后感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理论,强调认知活动是人的学习和思维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构建是主动、个性化和基于经验的。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在教育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化,教学应该尊重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解决、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还提倡通过实践、体验和反思促进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通过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我意识到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主动构建知识。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理念,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在教学中,我发现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我发现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我发现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更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建构主义理论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挑战。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思考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但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应用建构主义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建构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主动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1. 学生主导学习: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建构主义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

2.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

而在建构主义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发展的学习环境。

3. 学生评价的参与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学生答案的判定者和评价者。

而在建构主义教育中,学生应该参与到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来,他们可以通过反思、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评价中,从而实现对自己学习的深入思考。

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建构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认为学生是活学活用知识的能手。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1. 引导学生思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学生只需要接受。

而在建构主义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自我发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答案。

2. 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建构主义之慎思

建构主义之慎思

建构主义之慎思(郑毓信)【摘要】该文就建构主义的理解上所存在的诸多误解与不彻底认识进行了分析和澄清,特别强调应当清楚地认识与深入批判各种建构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主张。

文章还围绕教师的合理定位、合作学习等问题,指明当前我们应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本体论;知识论;课程改革关于建构主义的涵义国内已有不少论著做过专门分析,但就现实而言,却又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建构主义的不恰当解释或误解。

同时建构主义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动力和思想武器,但在这一口号下又隐藏着诸多哲学上的错误主张。

必要的澄清与批判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能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从认知的角度看从认知,特别是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

由于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注入式”学习观直接对立,因此不仅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和学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更为我们自觉反思和深入批判传统教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涵义可见参考文献1-4)然而,即使就上述核心观点而言,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也很容易产生某些简单化的理解甚至导致认识上的误区。

例如,这显然可以被看成这一核心观点的一个明显涵义:知识不可能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

也就是说,第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非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也正因为此,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知识与教师所教学的知识(或课本上所记载的知识)并非完全相同、丝毫不变。

特别是,先前关于学习者就像是一个“空的容器”或一块“白板”这样的比喻都是很不恰当的。

现在的问题是,首先,我们能否由此进一步断言:知识的教学是完全不可能的,或者说,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向其他人学习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学习又是否应当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任何的外部干涉在此都只能起到消极的干扰作用?事实上,对于学习活动(更为一般地说,即是认识活动)个体性质的绝对肯定,即所谓的“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最为重要的特征,而由“个人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的转变则又可以被看成建构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实际发展轨迹。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中国大学教学
#$$% 年第 & 期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
— — —对建构主义的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 何克抗
一 前就已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奠定,但是这种
理论开始在世界范围流行,并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还是
般认为,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在半个世纪以
作一番认真的反思。以便清醒头脑, 提高认识, 从而更自觉 地投身于今后的教育改革实践, 更积极、 主动地推进我国的 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了对建构主义进行反思,至少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的问题: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到底是 “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到底是“主观主 义” 的还是 “主客观相统一” ?以及, 当前是否还应该将建构 主义作为指导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 的方向发展的” 。众所周知, 客观主义是哲学中认识论的
基本范畴,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有结构的, 而 且这种结构可以被人们认识,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 可靠认识。 人类思维的作用就是反映客观现实及其结构, 因 此而获得的意义 (即知识) 是相对稳定的, 并且存在判断知
!"
万方数据
识真伪的客观标准。 正因为如此, 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 “讲授” 传递给学生, 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 握者而且是知识的传递者,所以客观主义认为教师应处于 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乔纳森利用图 ! 的二维图是要说明:程序教学的认识 论是客观主义, 学习理论则为行为主义; 智能辅助教学的认 识论也是客观主义, 而学习理论则是认知主义; 动作技能学 习的认识论与学习理论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利 用认知工具的学习则依次为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 由图 ! 所示的二维图形(建构主义和客观主义处于对 立的两端) , 结合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涵和乔纳森本人 的上述观点,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所谓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就 是纯主观主义的认识论 (之所以说它 “纯” 是因为它处于和 客观主义相对的另一个极端) ; 而且客观主义是所有 “以教 师为中心” 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 建构主义 (即主观主义) 则是一切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式的认识论基础。 以乔纳森为代表的、通过图 ! 所示二维图形体现出来 的西方建构主义观点,在 !""# 年刚提出来的时候,在国际 上曾经红极一时, 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大影响— — — “以学生为 中心” 成为国际、 国内教育界最先进、 最时尚的口号就是明 证。由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教” 的目的是为了促进 “学” , 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指导者, 学生自主建 构意义的帮助者、 促进者, 教师不应牵着学生鼻子走, 而应 启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 不是 “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若从这个意义上说, 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 并没有错。但是从图 ! 所示的二维图形以 及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建构主义 者, 他们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上述含义。如上所述, 他们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 上, 即认为 “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 经验自主建构的, 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 它不可能通 过教师传授得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处于中心地 位” 。由于这种主观主义认识论完全否认知识的客观性, 否 认知识的可传授性,因而也就完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 — — 不仅否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连最基本 的 “传道、 授业、 解惑” 职能也否定了。 但是, 诚如前面所论证 的, 就连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设计 (也称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设计) 本身, 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教 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否则这种教学设计将变得毫无意义) , 就更不用说 “传道、授业、解惑”这类最基本的教学职能 了。 其实, 建构主义本来就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 它的哲 学基础与认知主义应该是相同的— — —都是强调主观(内部 心理过程) 与客观 (外部刺激) 相结合, 即 “主客观相统一” 的 认识论。内部心理加工和原有认知结构固然重要且因人而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内容1. 什么是建构主义?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建构主义知识观。

首先,别被“建构主义”这个名字吓到,其实它的意思挺简单的。

想象一下,你在盖房子。

建构主义就像是你用自己的材料和设计方案,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房子。

而这房子的设计和结构,不是从别处抄来的,而是你自己慢慢摸索、一步一步建起来的。

说白了,建构主义就是一种认为知识不是现成的,而是我们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建造”的观点。

1.1 知识是个人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个现成的“套餐”,而是每个人自己动手“做饭”的过程。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的脑袋里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

就像你学做一道菜,你的菜谱可能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你加了自己的独特调料。

这就是建构主义强调的个体性。

举个例子,你学数学,别人可能觉得公式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你来说,可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公式的用法。

这种通过个人努力和思考建立的知识,就是建构主义想说的。

1.2 知识是动态发展的建构主义还强调,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会发现,自己以前学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新的理解。

这就像你以前觉得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就可以抵御寒冷,但随着经验的增加,你会发现原来搭配几件衣服可能更合适。

这种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动态性。

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随着经验的增加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

2. 学习的社交性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建构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是社交的。

我们常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学习也是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的知识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

就像在玩拼图时,一个人可能只能拼出一小块,但和朋友一起拼,就能看到更大的图景。

在学习过程中,和别人讨论、交流,不仅可以获得新的视角,还能在碰撞中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比如,你和朋友一起讨论数学题,可能会发现别人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这样一来,你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2.1 通过对话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的世界里,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

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

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张文兰1 杨开城 2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西安 7100622.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100875【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教育领域对建构主义产生的不同认识,对建构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大主要流派的核心思想进行了较为彻底、全面的解析,提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意义建构的思想,以汲取建构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模型,从时间进程和空间结构两个纬度对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意义建构心理机制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及其在学习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一度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外对建构主义思想的集中研究大约始于80年代后期。

1989年末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国内研究建构主义的若干著名学者围绕“教育中的新认识论”问题组织讨论,从不同角度对传统认识论提出质疑,并由此形成了有关认识与学习的六种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

90年代中期,国内部分学者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不同视角将建构主义思想引入中国,并很快在国内教育理论界产生强烈反响,引起了不同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建构主义思想在教育理论界由此开始独领风骚,各类教育实践也纷纷贴上了建构主义的标签。

就在国内对建构主义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建构主义思想的主要发端地――美国,在经过近20年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后,开始重新审视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美国基础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对曾被奉为教育改革主导思想的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受此影响,国内一些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实践也开始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建构主义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革命性挑战,是革新传统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也有人认为建构主义只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观念,难以走向和深入到中国的教育实践领域;有人认为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有人认为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由个体建构出来的,是个体创建了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世界的意义。

慎防“建构主义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泛化

慎防“建构主义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泛化

慎防“建构主义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泛化一、建构主义及建构主义教学近年来在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趋势,甚至有一些国家与地区的数学课程标明是沿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

与此同时,所谓建构主义课程又带了来不少批评。

究竟问题出自推行上之偏差呢?还是建构主义根本不应该搬到课程的层面来?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学生不是一台“学习机器”,面队一个有机体,不能简单地靠老师的传递,在学生头脑中“植入”学科知识及知识结构,要透过教师安排的种种活动让学生现身经历,这种知识结构才得以在学生中形成。

可是一个看似确定的概念(如“=”)其实在每个人的脑袋中认知结构网络都可以不一样。

一些人会把“=”较多地联系到“全等”,而另一些人则把“=”较倾向于联系到“得到”,……从某中程度上说,每个人(即使大家都“学会”了“=”这个概念),他们脑袋中关于“=”的认知结构也不必要一致。

于是教学结果虽然大部分在外显行为上都很统一(大家都会算2+3=5),但其实在深层次,可以有质的不同。

故此教学任务逐渐转移到协助学生自行建构属于他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培养他们有自行建构的这种能力。

随着知识爆炸的新形势,学校已不可能将大量人类的文化遗产简易地“交给下一代。

”学会学习“等一再得到提出。

其实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已不断提出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转型。

二、一些相关的想法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与英美上个世纪六十推行的新数学运动有不少类同之处。

当时美国推行“新数学”运动的社会背景是前苏联率先将首枚人造卫星放进轨道。

全美国感到震惊而希望透过教育改革尽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来战胜这场“太空及科技竞赛”。

当时整个教育改革席卷欧美,香港、台湾亦积极推行。

扰攘十多年后,毁多于誉(甚至有人以“失败”来形容),好不容易才于七十年代末期得到“拨乱反正”。

内地当时因社会环境不一样而没有经历这场教育改革风波。

我们今天正好吸收其中经验,取长补短,免得重蹈当年复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之慎思(郑毓信)【摘要】该文就建构主义的理解上所存在的诸多误解与不彻底认识进行了分析和澄清,特别强调应当清楚地认识与深入批判各种建构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主张。

文章还围绕教师的合理定位、合作学习等问题,指明当前我们应更为全面地认识和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本体论;知识论;课程改革关于建构主义的涵义国内已有不少论著做过专门分析,但就现实而言,却又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建构主义的不恰当解释或误解。

同时建构主义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动力和思想武器,但在这一口号下又隐藏着诸多哲学上的错误主张。

必要的澄清与批判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希望能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从认知的角度看从认知,特别是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的核心所在是: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作的主动建构。

由于这一观点突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注入式”学习观直接对立,因此不仅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和学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更为我们自觉反思和深入批判传统教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涵义可见参考文献1-4)然而,即使就上述核心观点而言,如果缺乏深入的思考,也很容易产生某些简单化的理解甚至导致认识上的误区。

例如,这显然可以被看成这一核心观点的一个明显涵义:知识不可能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

也就是说,第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非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也正因为此,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知识与教师所教学的知识(或课本上所记载的知识)并非完全相同、丝毫不变。

特别是,先前关于学习者就像是一个“空的容器”或一块“白板”这样的比喻都是很不恰当的。

现在的问题是,首先,我们能否由此进一步断言:知识的教学是完全不可能的,或者说,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向其他人学习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学习又是否应当被看成纯粹的个人行为──任何的外部干涉在此都只能起到消极的干扰作用?事实上,对于学习活动(更为一般地说,即是认识活动)个体性质的绝对肯定,即所谓的“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最为重要的特征,而由“个人建构主义”向“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的转变则又可以被看成建构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实际发展轨迹。

就是说,与先前的认识相对立,现今人们普遍对认识活动的社会性质采取了更为明确的肯定态度。

具体说,这可以被看成认识活动社会性质的第一个基本涵义,即任何较为深入的认识必然有一个在不同个体间进行表述、交流、比较、批评和反思的过程,特别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师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更应被看成成功学习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从更为深入的层次去分析,我们又应明确肯定: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的行为。

事实上,这也应当被看成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即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直接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质,也即认为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①然而,国外的相关实践已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即应当清楚地看到“探究学习”(或者说“发现学习”)的局限性。

具体地说,“探究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曾得到积极倡导,但这最终只能说是一次失败的努力。

尽管存在多种“外部”原因,如资源缺乏、教师的培训工作没跟上等等,但“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恰又在于其基本立场的错误性,即认为学生无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已有文化的认真继承就可相对独立地做出各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并建立起相应的系统理论。

②总的来说,我们不应将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与向其他人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

恰恰相反,在明确肯定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指明向其他人(包括各种教材与书本)学习,特别是教师的指导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被看成已有文化的集中体现。

例如,在笔者看来,这事实上也可以作为台湾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主要策划者之一蒋治邦的以下总结所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实验课程的教学观点被冠以…建构教学法‟的卷标后,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之间争议的焦点………实验课程的精神是教师不可以告诉学童任何事‟、…任何解题方式必须由学童自己想出来‟是目前对实验课程最严重的误解,必须……澄清。

”[5]最后,还应指明的是,这也是对于建构主义的一种误解,即认为学生的“主动建构”主要地应被理解成“动手实践,实物操作”。

事实上,就以上所论及的核心观点而言,建构主义所直接涉及的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而没有指明任何一种具体的学习形式。

也就是说,上述的核心观点只是从“内在的思维活动”这一特定角度对“意义学习”(这是与“机械记忆”直接对立的)做出了具体说明:即将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恰当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之获得确定的意义(这也就是所谓的“意义赋予”)。

从而,与对于外部行为的片面强调相比,我们在此应更加重视“活动的内化”(皮亚杰语)。

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不仅应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活动,更要关注他们在做什么,特别是,这些活动对于相应的学习活动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或影响。

[6]进而,更为一般地说,我们又应注意防止以下的“两极化”思维方式,即将学习(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简单地区分成“建构主义的学习”与“非建构主义的学习”(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与“非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由于所说的“两极化”思维方式在现今的课程改革中十分常见,因此,在笔者看来,以下的论述也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信息加工模型产生了难以弥合的人为的二元割裂……使人认为存在真实(不真实)的学习环境、情境化(非情境化)的学习、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问题……这种表述会产生一种概念上的误导,让人觉得一些学习和思维是情境性的,一些不是这样的。

从生态认知观看,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

……如果学习了什么,学习的东西就会在某种途径上对于该个体有意义。

如果学习确实发生了的话,就没有学习是不真实的。

……只要学习发生之处,我们就可以认为学习是真实的、情境性的、有意义的。

”[7]二、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我国教育界对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而言,这或许可以被看成一种通病,即人们往往只是集中于建构主义教学涵义的分析,而未能从哲学的层面对建构主义的基本立场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

然而,如果就世界范围进行考察的话,我们就能看到截然相反的情况:在西方,建构主义一开始就有着十分明确的哲学涵义。

例如,就建构主义在现代教育界中的流行而言,人们无疑会提到美国学者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这位学者曾经明确指出,“建构主义的立场,如果认真对待的话,即它与知识、真理和客观性等传统概念直接相冲突,它要求从根本上去重建个人关于实在的观念。

”[8]这就是指,第一,我们完全不应去涉及客观世界的存在性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应局限于经验知识范围。

第二,认知是一个组织个人经验世界的适应过程,也即应当用“适应”(fit)的概念去取代传统的“匹配”(match)概念,或者说应当采取彻底的工具主义立场。

显然,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上述立场在哲学上是十分极端的,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实在论与反映论的立场直接相抵触。

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本人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立场的这种极端性,并因此而将自己所倡导的这种观点命名为“极端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极端建构主义之所以是极端的,即因为对于固有认识的反对并发展起了这样的一种知识论,这其中,知识并不是对于一个…客观的‟本体意义上的实在的反映,而仅仅涉及到了对由我们的经验所构成的世界的整理和组织。

极端建构主义一劳永逸地消除了…形而上的实在论‟。

”[9]这事实上就从一个角度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我们不应盲目地、不加批判地去接受种种所谓的建构主义观点,而应从理论高度对此做出深入的分析与批判。

应当指明,对于极端建构主义基本立场的错误性,国外的一些学者早就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了批判。

例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基尔帕特里克(J.Kilpatrick)就曾指出,“极端建构主义之所以极端,是因为它拒绝大多数经验主义所支持的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它要求它的拥护者放弃知道真实世界的努力。

”[10]更为一般地说,这事实上也就是“社会建构主义”何以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取代“极端建构主义”而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第一节中指出的,由于社会建构主义明确肯定了认识活动的社会性质,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其相对于“个人建构主义”而言就是更为合理的。

但是,需要指明的是,除已提及的认识论意蕴以外,西方目前流行的“社会建构主义”事实上已经超出了这一范围,它已包含了更多的内容,特别是常常被认为提供了关于科学知识(真理)性质的“具体分析”。

具体地说,就当前西方而言,社会建构主义主要与所谓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特别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直接相联系,而后者的基本立场就是认为应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科学知识的本质作出具体说明。

诸如“科学,像所有知识一样,是…社会建构‟的。

它是由社会机制的轮廓,支持这些机制的意识形态,和它们所追求和保护的利益所决定”;从而“认为知识是对一个独立的……实在的忠实反映,就是一种随意的形而上学幻想”[11]。

进而,我们又不仅应当明确肯定科学知识的文化相关性和相对性,而且也应彻底否定科学知识相对于其它各种信念、甚至宗教迷信具有的任何优越性。

毋宁说,在此所需要的即是如下的“对称性原则”:“所有的信念,就其可信性的原因来说,完全都是等价的。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信念同样的都是真实的或同样虚假的,而是无论其真假与否,它们的可信性的事实都应该被视为有问题的。

我们将辩护的这种观点是,所有信念的影响,应毫无例外地……通过找出这种可信性的特殊的、局部的原因来获得说明。

”[12]应当强调的是,对于社会建构主义的上述意蕴我们不应采取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态度。

事实是,与其它各个方面的研究一样,关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也为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或视角。

例如,曾通过撰写“诈文”而在美国、乃至西方各国直接挑起了所谓的“科学大战”的索卡尔就曾写道:“如果这一论断(指上述的“对称性原则”──笔者注)仅仅是声称我们应该用同样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所有信念的原因,……我们将不会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12]因为,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即就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接受而言,除去真理性与学术性方面的考察,其它方面的一些因素(或如通常所说的“外因”)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科学显然也应被看成整体性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就应明确肯定科学的文化相关性──特殊地,后者事实上就构成了现代教育领域中关于“民俗科学”或“民俗数学”(ethnomathematics)研究的直接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