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豪放派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轼词的特点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的特点一、“以诗为词”:形成豪放雅词苏轼豪放词既然在题材、结构、情调、形象、内涵诸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窠臼,也就必然引发对词的形式自身的革新。
这方面,通常被学者们评为“以诗为词”。
题材的开拓,正指示了由婉约而豪放,由“俗”而“雅”的方向。
二、以我观照万物:人物形象的豪放雅格苏轼词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角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就形象而言,苏轼之前的词作中,大多是柔肠百曲之士,千娇百媚之态。
多为女性形象:花间及晏欧文人词一派多是上层女性形象,柳永笔下则多为沦落风尘的女性,而男主人公也多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情郎。
而在苏轼的豪放词作里,则或是“聊发少年狂”的“老夫”,“亲射虎”的“孙郎”,“欲乘风归去”的酒徒,“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豪杰等等。
不仅如此,从词人抒情的角度来看,苏轼更进一步把自我推向了词这一艺术舞台的前台。
花间词人如同情窦未开的少女,隐在薄薄的幕帷里,显示着含蓄的少女魅力,柳永则如放荡的少妇,向你展示她美妙的胴体。
故前贤说,花间妙在“不尽”,而柳永妙在“尽”,但他们“尽”也好,“不尽”也好,词人都如同导演一样,只在幕后;或如同高妙的皮影大师,在台底操作着他们的美人表演。
而苏轼则既是导演,又是主人公,他把自己直接推向前台,特别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世人坦露无遗。
从前文所举的四例来看,两例是词人自我,两例是以古人象征自我。
还可以举出几十句表现自我的词句: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蝶恋花》)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我是世间闲客,此间行。
(《南歌子》)但令人饱我愁无。
(《浣溪沙》)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不仅以我写我,以他人写我,还以天地万物写我。
以“我”之目光观照万物,则万物莫不着我的性情。
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寄参廖子》)。
潮卷潮落,本为自然,东坡眼中,皆因“情”字不同,因而会发出“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的痴想。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垦荒:劳动者最快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垦荒:劳动者最快乐贬谪黄州的苏东坡,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衣,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在错综复杂的政局中,苏轼成为新党围攻的目标,遭遇了人生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
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降职,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在黄州,东坡居士这个名字开始叫响并流传至今。
苏轼在黄州的潇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生活,一个是精神生活。
苏轼在黄州的物质生活面临三大难题:第一难,花销问题。
苏轼在黄州所担任的职务是: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团练副使”大体相当于今县级人民武装部副部长,但这个副部长没有签字权和行政权,只是个空头官衔。
他的身份本质上是由黄州官府代为看管的犯官,除了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之外,没有俸禄薪水。
苏轼做了二十多年官,“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苏轼《与章子厚书》),所以到黄州后,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的花销就成了大问题。
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一斗米大约20文钱,一匹绢大约1200文钱,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花销,一个月下来也得4000多文钱。
不过这难不倒苏轼,钱多我就多花,钱少我就计划着花。
于是他精心计划:今后每天花费不超过150文钱。
每月初一取出4500文钱,分为30份,挂在屋梁上,每早用叉子挑一份,然后将叉子藏起来。
当天剩余的钱另外存在大竹筒里,作为接待客人的费用(苏轼《答秦太虚书》)。
但就算这样精打细算,手里的一点积蓄也只能支撑一年多。
那么,一年以后怎么办呢?苏轼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答秦太虚书》)意思是说,到了钱用光的时候,再做筹划,不需要提前发愁。
聪明人从不给自己提前预支烦恼!第二难,住房问题。
按照朝廷规定,苏轼这样的犯官无权享受官府提供的住宅,那一家二十多口人住在哪里?开始苏轼一家住在江边一个废弃的驿站——临皋亭,这个地方不仅潮湿闷热,而且拥挤不堪。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才子佳人—周瑜与小乔的故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才子佳人——周瑜与小乔的故事汉代桥、乔本为两姓。
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桥被简化为乔。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中,有关小乔的记载极其简单。
只在建安三年(198年)内,有“(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西汉置县,即潜山县梅城镇),拔之。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这里的“小桥”即“小乔”。
周瑜纳小乔为建安三年(198年),瑜时年二十四岁。
瑜逝世为三十六岁,是为建安十四年(209年)。
如此推算,瑜与小乔在一起生活只有十二年。
瑜与小乔生两男一女。
“女配太子登(孙权长子)。
男循尚公主(娶孙权女),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
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
”如凭藉以上简单的记载,后世似乎很难将以上瑜、乔的身世,在民间当作传闻传流开来。
当然,也就不会有以后小乔多墓的出现。
周瑜、小乔故事的传流,除其两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还与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围绕铜雀台故事对他俩的精心编排与渲染有关。
《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
少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
”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
“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
”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邺郡建台。
这是建台之缘起,与周瑜、小乔一字无关。
第四十二回叙曹操得荆州后,欲领兵百万南下,约孙权“共擒”刘备。
一时孙吴主战、主和,沸沸扬扬,难以主张。
第四十三回叙:经鲁肃与刘备、诸葛亮的合谋,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亲见孙权,以陈利害,坚定孙权联合抗曹。
全书到了第四十四回,周瑜、小乔才与铜雀台有了联系:正在这时,原在鄱阳湖训练水师的周瑜,星夜赶回柴桑,当晚就紧急约见孔明。
此时的周瑜和先前的孙权一样,虽是决心抗曹,但对联合刘备却存戒心。
瑜起初想尽量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试孔明;而孔明却趁机言曹势众,难以抵挡,使用激将之法假意劝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公元 960年赵宋政权建立后,先后兼并了各地割据的势力。
耐人寻味的是,西蜀、南唐政权虽为北宋所灭,可是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及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及大臣冯延巳的词风却深深影响着北宋词坛。
特别李煜入宋以后所作,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鹏运说李煜是“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所以李煜在政治上是亡国之君,在词坛那么无愧为开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如张先、晏殊、宋祁、欧旭修以至晏几道等,都是承袭南唐、《花间》遗韵的,晏欧之词,甚至有与《花间》《阳春》〔冯延巳词集名〕“相杂〞者。
然而试读他们的代表作,其气象高华而感情深沉,也各具个性,“士大夫之词〞的风格成熟了。
尤其是晏殊之子晏几道,贵介公子而沉沦下位,落拓不羁,其词“清壮顿挫〞,更胜乃父,故论者以晏氏父子比较南唐李璟、李煜。
柳永那么是其时进一步开展词体的重要作者。
他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更能表达一局部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
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根底,形成宋词的新潮。
北宋中期苏轼的登场,词坛上耸峙起气象万千的巨岳。
他不仅倡导豪放词风,“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且“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的境界更大为拓展。
苏门弟子及追随者秦观、黄庭坚、贺铸等都能各自开辟蹊径,卓然成家,在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
前代论者或谓周邦彦是词艺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与柳永并称“周柳〞,主要是指他们在词中的情意缠绵;与南宋姜夔并称“周姜〞,那么主要指他们对音律的精审,故也有称周姜为格律派的。
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以至柳永的。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欧阳修、苏东坡与扬州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欧阳修、苏东坡与扬州
宋代的扬州,饱受战火的侵扰,经济社会事业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不过在北宋时期,由于一些文化名人先后到扬州担任太守,他们的到来为扬州城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
今天的城市故事,我们就给您说说文章太守欧阳修和他的学生苏东坡与扬州的故事。
北宋庆历二年,欧阳修在任谏官时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为滁州太守,随后来到扬州担任知府,他在任内兴利去弊,体恤民情,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在任期间,欧阳修选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修建了平山堂,站在堂前,每逢天晴云净,不但江南的群山可以看到,并且诸山都好似压缩了高度,一起向蜀冈拱手作揖,正所谓“远山来与此堂平”。
公务之余,欧阳修常邀请一帮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赋诗,击鼓传花,互相唱和。
由于时局动荡,欧阳修在扬州仅仅呆了一年,就辗转去了安徽颖州。
北宋元佑七年,欧阳修的学生苏轼也来到扬州担任太守,当时欧阳修已经去世了20年,为纪念老师,他在平山堂后面修建了谷林堂,并填词《西江月》一首,缅怀恩师。
词中的“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脍炙人口,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政治上,苏东坡也沿袭了老师宽简政治的作风。
南宋末年,元兵占据平山堂,名将李庭芝赶走元兵,加筑城垣,将平山堂包入了城内,使得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欣赏到这座古风流溢的风景名胜。
高中语文 2.5《苏轼词两首》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1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
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断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他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知道他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
这样写,就使“东风”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也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联诗,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
以絮喻白云并非苏轼首创,此前韩愈就有“晴云如擘絮”的诗句(见《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但苏诗用“披絮帽”来比喻笼罩在山头上的白云,在前人的基础上是有所突破,较为贴切、形象、生动的。
诗人以“挂铜钲”喻“树头初日”也基本上达到了“形似”。
颈联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然。
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重在描写“野桃”,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主要是刻画“溪柳”。
前者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
后者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
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山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这种喜情。
本联紧扣一个“乐”字。
雨过天晴,春暖花开,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何况这又是闹春耕的大好时光呢?如此美景良辰怎不使山人倍感欢欣呢?你看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其乐无穷!《新城道中》这首诗意境优美: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炽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