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1年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2年3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以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克服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国外需求减弱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1.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2%,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2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16.8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858.09亿元,增长11.1%。
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6.3∶36.5∶37.2调整为24.9∶36.6∶38.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7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87元,比上年增长7.0%。
市场物价稳中略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6%。
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下降0.4%。
分类别看,八大类价格呈"二升六降"的格局,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2.6%;居住类上升0.4%;食品类下降7.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8%;衣着类下降3.7%;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 3.0%;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下降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2.3%。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2.0%。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578万人,增长0.5%,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1.7万人。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4.06•【字号】辽政发[2001]9号•【施行日期】2001.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的通知(辽政发〔2001〕9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2001年4月6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为贯彻落实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我省“十五”期间离起点开局、跨越式发展,充分体现政府真抓实干、努力争先的工作精神,按照省政府第74次和75次常务会部署,省政府制定2001年《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并将工作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市。
据此对各市一年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以保证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省考核评价工作联席会议,由一位副省长作为召集人,省政府办公厅、计委、统计局、监察厅、审计厅、经贸委、外经贸厅、教育厅、计生委、公安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水利厅、建设厅、林业厅、科技厅、环保局、国税局、地税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
主要职责是按照《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及数量评价规则》,审定对各市年度工作考核评价的意见,并公布考核结果。
省考核评价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督察室)。
办公室成员由省考核评价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
办公室职责:根据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评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年度考评方案初稿,提交联席会议审定和发布。
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日常考评工作。
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要事项及时汇报和请示,按时完成汇总统计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数据核实任务,建立动态监测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和体系,对各市相应机构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保证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工作考核任务的顺利完成。
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住宅投资
津 北 西
9130.2 23194.2 11031.9 14217.4
9103.0 22629.8 10745.3 14072.4
1480.8 3445.4 1308.6 1479.0
1262.5 3231.3 1689.0 1289.8
内蒙古
辽 吉
宁 林
25107.7 9979.3 11453.1
4736.7 5198.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4941.1 28406.2 29854.7 32917.7 37213.5 43499.9 55566.6 70477.4 88773.6 109998.2 137323.9 172828.4 224598.8 (278121.9) 251683.8
24791.4 9725.8 11121.3
6450.8 1252.4 1604.8
4875.2 1053.5 1419.8
黑龙江
上 江 浙 安 福 江 山
海 苏 江 徽 建 西 东
5647.8 36373.3 20782.1 18621.9 15327.4 12850.3 36789.1
5644.1 35982.5 20194.1 18091.2 15045.8 12434.9 35875.9
10291.0 19755.3 7102.8 9621.8 876.0
3012.8 3853.0 1942.5 2488.3 9.7
2374.4 3551.6 1549.2 2244.4 28.1
1249.4 2805.9 1498.3 1215.7
986.3 2539.3 958.8 1003.6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32%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
长沙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长沙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长沙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市统计局2002年3月)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十年来最缓慢增长的严峻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全市人民精神振奋迎难而上,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胜利地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
全年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多引擎增长的新格局,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物价稳定,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和长沙“三化”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初步测算,全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3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97.09亿元,增长13.1%;第三业增加值352.62亿元,增长12.9%。
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10.8:40.8:48.4,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436元,比2000年增加1174元,增长11.4%。
市场价格总水平稳中有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0年下降1.7%。
在八大指数分类中,比上年上涨的有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服务项目等三大类,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3%,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类上涨1.1%;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交通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6.4%;食品类价格下降2.2%,鲜菜和水产品分别下降4.8%和4.9%。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2002年3月)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
一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西部大开发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使全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投资与消费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取得成效,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初步预计,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9.4%。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完成356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亿元,增长9.4%。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173元,增长8.8%。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9.7:44.7:35.6调整为2001年的19.3:44.8:35.9,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
二、农业尽管2001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旱灾,但由于全省各地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上各项保障措施的及时到位,使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于上年。
种植业获得较好收成,结构进一步调整。
2001年,全省粮食产量75.3亿公斤,比2000年增长5.57%,粮食的增产主要是单产水平提高所致。
2011——2001年分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 指标 投资总额 亿元 全国总计 278121.85 按地区分 北京市 5402.95 天津市 6278.09 河北省 15083.35 山西省 6063.17 内蒙古自治区 8926.46 辽宁省 16043.03 吉林省 7870.38 黑龙江省 6812.56 上海市 5108.9 江苏省 23184.28 浙江省 12376.04 安徽省 11542.94 福建省 8199.12 江西省 8772.27 山东省 23280.52 河南省 16585.86 湖北省 10262.7 湖南省 9663.58 广东省 15623.7 广西壮族自治区 7057.56 海南省 1317.04 重庆市 6688.91 四川省 13116.72 贵州省 3104.92 云南省 5528.71 西藏自治区 462.67 陕西省 7963.67 甘肃省 3158.34 青海省 1016.87 宁夏回族自治区 1444.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23.24 不分地区 6759.14
2011——2001年分地区全
2009年 投资总额 亿元 224598.77 4616.92 4738.2 12269.8 4943.16 7336.79 12292.49 6411.6 5028.83 5043.75 18949.87 10742.32 8990.73 6231.2 6643.14 19034.53 13704.5 7866.89 7703.38 12933.12 5237.24 988.32 5214.28 11371.87 2412.02 4526.37 378.28 6246.9 2363 798.23 1075.91 2725.45 5779.66 2008年 指标 投资总额 亿元 全国总计 172828.4 按地区分 北京市 3814.73 天津市 3389.79 河北省 8866.56 山西省 3531.16 内蒙古自治区 5475.41 辽宁省 10019.07 吉林省 5038.92 黑龙江省 3655.97 上海市 4823.15 江苏省 15300.55 浙江省 9323 安徽省 6746.96 福建省 5207.68 江西省 4745.43 山东省 15435.93 河南省 10490.64 湖北省 5647.01 湖南省 5534.04 广东省 10868.67 广西壮族自治区 3756.41 海南省 705.42 重庆市 3979.59 四川省 7127.81 贵州省 1864.45 云南省 3435.93 西藏自治区 309.91 陕西省 4614.42 甘肃省 1712.78 青海省 583.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828.8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259.97 不分地区 3734.93 2007年 指标 投资总额 亿元 全国总计 137323.94 按地区分 北京市 3907.2 天津市 2353.15 河北省 6884.68 山西省 2861.46 内蒙古自治区 4372.88 辽宁省 7435.23 吉林省 3651.36 黑龙江省 2833.5 上海市 4420.37 江苏省 12268.06 浙江省 8420.43 安徽省 5087.53 福建省 4287.75 江西省 3301.94 山东省 12537.7 河南省 8010.11 湖北省 4330.36 湖南省 4154.76 广东省 929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2939.67 海南省 502.37 重庆市 3127.74 四川省 5639.8 贵州省 1488.8 云南省 2759.03 西藏自治区 270.34 陕西省 3415.02 甘肃省 1304.16 青海省 482.84 宁夏回族自治区 599.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50.84 不分地区 2530.77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78年至2016年)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78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669 910.9 961 1230.4 1430.1 1832.9 2543.2 3120.6 3791.7 4753.8 4410.4 4517 5594.5 8080.1 13072.3 17042.1 20019.3 22974 24941.1 28406.2 29854.7 32917.7 37213.5 43499.9 55566.6 70477.4 88773.6 109998.2 137323.9 172828.4 224598.8 278121.9 311485.1 374694.7 446294.1 512020.7 561999.8 60646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同比 % 年 国家统计局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 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农户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国有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745.9 667.5 845.3 952 1185.2 1680.5 2079.4 2448.8 3020 2808.1 2986.3 3713.8 5498.7 7925.9 9615 10898.24 12006.2 13091.73 15369.38 15947.77 16504.45 17606.98 18877.35 21661.02 25027.62 29666.92 32963.39 38706.35 48704.89 69692.5 83316.55 82494.78 96220.25 109849.92 125005.16 13971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集体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46 115.2 174.3 156.3 238.7 327.5 391.8 547 711.7 570 529.5 697.8 1359.4 2317.3 2758.9 3289.45 3651.5 3850.87 4192.24 4338.55 4801.45 5278.58 5987.43 8009.49 9965.73 11969.65 3604.12 4637.44 6297.28 8482.96 10041.86 10245.11 11973.72 13312.36 15188.86 15447.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个体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19 178.3 210.8 321.8 409 535.2 649.4 795.9 1022.1 1032.3 1001.2 1182.9 1222 1476.2 1970.6 2560.25 3211.17 3429.42 3744.37 4195.7 4709.36 5429.57 6519.19 7720.13 9880.55 13890.65 24431.06 6058.67 7190.8 8891.72 9506.69 10483.23 11588.67 12420.13 12602.54 12439.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其他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一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二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三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住宅投资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城镇住宅投 资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城镇住宅投 资:房地产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中国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按资金来源分)统计
小计
中央财政 拨款 21128136 15276620 3630263 2221253 8494607 3282341 2749724 3769653 2831811 1709655 473533 1172706 211986 10633 6135 5368 15668 4624 85438 4610 5123 8440 164754 114603 3423 38587 3705 3350 103935 14877 14906 5860 7286 21234 68384 19883 7172 7240 2713 1049230 564982 221806 262442 445032 108063 172858 192356 130921 147815 61269 23457 1000 1900
5500
4020 6750 500 30 113
5710
36 112072 2856 1304 552 12471 380 4231 5919 4958 1824 202 1020 40 226 1508 730 5859 6723 364 10829 5789 10 10 2011 2488 324 1000 400 104522 84336 436 1347 1817 5479 334 664 816 72 40 2283 400 240
5504 219378 12041 7044 14639 71308 15850 51345 33950 10222 4021 1257 36423 3328 226 24912 2363 3100 16655 55376 2833 54935 26933 979 1554 7225 3047 924 19199 1350 410778 220238 1636 1400 7535 64142 1396 304 2135 13660 7505 109 20022 8283 6785 1900 4830
新疆发展与内地的关系
新疆的发展与内地的关系一、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
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
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
特别是1996年以来,随着中央政府财力的增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给新疆的一般性财政补助逐年增长: 1996年为59.07亿元,1997年为68.38亿元,1998年为80.12亿元,1999年为94.00亿元,2000年为119.02亿元,2001年为183.82亿元。
中央政府还通过各种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支持。
三、支持自治区政府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到2001年底,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安排下,自治区已完成和正在执行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2个,总投资额179895万美元,按现行汇率折合人民币1493128万元,三个中外合资企业获准使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552.4万美元;利用加拿大等几个国家和政府金融组织的贷款41067万美元,已生效执行和完成的项目68个。
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四、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
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为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坚持对新疆油气大勘探、大开发和大投入的方针,以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