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 说明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要素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实施与管理建议
01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
设计目标和原则
目标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打造安全、舒适、美观和富有地 域特色的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采用循环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 术,减少水景运行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
在水景周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 警示标识等,确保市民在水景区域游玩时 的安全。
03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注重提升市民的行走体验和视觉享受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长廊。
原则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整体协 调等原则。具体来说,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满 足人的需求,体现地方特色,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设计流程和方法
流程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现场调研、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评估优化和施工图设计等环节。设计过程中 需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护自然生态。
自然融入
更加强调自然元素的融入,如利 用本地植物、创建生物栖息地,
促进生物多样性。
雨洪管理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雨 洪管理,通过植被、水体和地形 设计,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
透和净化。
智能技术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01
02
03
智能灌溉系统
采用传感器和气象数据, 实时监测植物需水量和土 壤湿度,实现精准灌溉。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景观工程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本方案将通过设计,打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于改善城市道路及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设计理念1.人本设计: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视角,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2.绿色环保:在设计中增加大量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市区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3.美化城市形象:通过精心设计,改善城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美誉度。

4.功能融合: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完美融合两者,使得城市道路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四、设计要素1.绿化规划在道路两侧设计绿化带,栽种各类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结合不同季节的花卉,打造四季花海,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

同时,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种类,打造不同的景观风貌,增加城市的美感。

2.景观灯光设置智能路灯,通过合理的排布和设计,增强夜间的路灯照明效果,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重要景点和节点设置特色景观灯,打造夜间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夜间观赏价值。

3.休闲设施在道路两侧增加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增加市民的生活乐趣。

同时,合理设置公共健身器材,鼓励市民进行户外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4.艺术雕塑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艺术雕塑,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城市增加文化艺术气息,提高城市的审美品位,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

5.交通引导通过设置交通标志、路牌等指示标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合理设置地下通道、天桥等便捷的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五、设计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调研首先,对道路现状及周边环境进行调研,了解市民的需求和市容市貌的现状。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正文】一、背景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编制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幸福感,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原则1.美观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应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以创造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

通过考虑道路比例、颜色搭配和材料选择等因素,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2.可持续性原则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应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

采用合理的绿化植被配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安全性原则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应考虑行人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需求。

合理设置人行道、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有序通行,并增加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4.可达性原则道路景观的设计应注重提供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可持续出行方式的便利性。

合理安排站点位置、引导行人路径、设置自行车道等,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性和可达性。

三、设计内容1.路面设计在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中,要考虑道路的材料选择、颜色搭配和纹理设置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路面设计,可以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视觉效果,增强人们的驾驶和行人体验。

2.绿化设计绿化是道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根据道路的长度、宽度和行车流量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并结合景观灯光的设置,打造出绿意盎然的城市道路。

3.景观灯光设计景观灯光设计是道路景观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路灯、投光灯和彩灯等,可以在夜间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提升夜间道路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4.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还可以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置。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可以减少道路积水和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四、实施措施在实施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的规划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道路景观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效果。

SⅡ-1 吴中大道路线说明

SⅡ-1 吴中大道路线说明

1. 路线概述本次施工图设计,在吴中大道老路路线的基础上,结合构造物布设、平纵面配合等作了进一步微调优化,提高了技术指标和线形标准。

起终点桩号为K0+000.000~K6+052.652,路线全长6.052公里。

1.1 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本施工标段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有:1)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2)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5)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在设计过程中,还参照了其他相关的规范、规程及规定。

1.2 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道路主干道Ⅰ级;2.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2.5米4.平面线形要素:极限最小半径150米一般最小半径300米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600米5.超高:最大超高4%最大容许合成坡度6.5%6.纵坡:最大纵坡5%相应5%纵坡的坡长限制600米最短坡长170米7.竖曲线要素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800米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200米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0米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0米8.路面设计路面结构:沥青路面1.3 路线平面线形设计(1)设计原则a)充分利用老路b)路线布设时与沿线城镇规划相协调和配合,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同时方便城市的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c)尽量减少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对路线及工程方案的影响。

d)避免对乡镇企业尤其是地方支柱企业以及学校的拆迁,尽可能减少对民房的拆迁,避免拆迁自来水管、高压电线、高压铁塔以及成林树木等。

e)重视环境保护,尽量避开水源、文物古迹,少占农田、高产田和经济林。

避开重要的电力、水利设施。

f)合理利用技术标准,使路线尽可能舒顺、直捷,以缩短里程,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营运效益。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1. 引言道路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

良好的道路景观设计既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考虑可持续性和美学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2. 设计原那么在设计道路景观时,我们遵循以下原那么:2.1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道路景观设计的根本原那么之一。

我们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采用以下策略来实现可持续性:•选择本地植物品种,减少对水和化肥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使用可再生材料,并降低建筑和设施的能源消耗。

2.2 平安性平安性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我们要确保行人和车辆在道路上行走时的平安。

因此,我们采用以下策略:•设置行人和自行车道,与车辆道分开;•在行人道上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行走的平安;•设计交通标志和交通指示牌,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那么。

2.3 美学美学是道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愿意停下来欣赏和享受。

因此,我们注重以下方面:•选择适合场地的植物,营造绿意盎然的景观;•设计有趣和富有特色的景观元素,吸引人们的眼球;•结合建筑和道路设计,创造一个和谐的整体环境。

3. 设计方案3.1 道路绿化为了增加道路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我们将在道路两侧种植各种本地植物。

这些植物既可以提供阴凉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又可以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我们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植物,确保其适应性和生长稳定性。

3.2 交通平安为了增加行人和自行车的平安性,我们将在道路两侧设置专门的行人和自行车道。

这些道路将与车辆道分开,并设置清晰的界限。

此外,我们会在行人道上安装适当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行走的平安。

3.3 公共空间为了增加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时机,我们将在设计中参加适当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是小型花园、休息区或户外运动场所。

谈苏州市吴中大道新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谈苏州市吴中大道新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谈苏州市吴中大道新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针对苏州市吴中大道新公路绿化在布局设计、树木花草选用及栽树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吴中大道的绿化整改提供借鉴。

关健词吴中大道;新公路绿化;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苏州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苏州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市内、市郊公路四通八达。

其公路绿化中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科学搭配,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绿树成荫,灌木、草坪四季常绿,花卉四季开放。

整个公路绿化已构成一条条美丽的绿色画廊,其景色之美,令人赞赏。

但是吴中区内有一条新建成1年多的吴中大道,在公路布局设计上却存在一些隐患与问题。

为此,笔者就公路在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对策作简要介绍。

1吴中大道存在的问题1.1公路布局设计存在的问题一条正确而标准的公路设计,应该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间机动车道应该是分道行驶,中间设一条绿化带隔离。

而吴中大道新公路设计中间却是机动车混合道,宽24m,不是分道行驶。

两旁不是非机动车道而设计成公交车专用道,宽7m。

如此设计导致非机动车也只能在公交车道上行驶,如此狭窄车道上要行驶公交车和非机动车,将带来交通不安全的隐患。

机动车道两旁绿化带宽达12m之多,两条绿化带要占去24m宽的路面,如此宽的绿化带,挤掉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为设计上的缺陷。

1.2绿化带布局设计不合理绿化带布局设计必须根据公路种类、形式、宽度设计布局进行,且绿化带品种必须是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的科学搭配。

目前吴中大道绿化道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与机动车隔离的公交车道,其绿化带设施太宽太浪费,浪费公路面积,导致该公路没有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二是行道树品种选用不当。

吴中大道的乔木树种选用高大的银杏树,此树生长缓慢,目前小叶刚长,既起不到遮荫作用,又称不上绿色长廊之美景。

1.3栽树成活率不高吴中大道现栽植的银杏等大树,其成活率不高,主要原因:一是树龄过大,成活率难以保证。

吴中大道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实施方案

吴中大道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实施方案

吴中大道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实施方案索引号EG230-D0100-2010-006发布机构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文件编号吴农〔2009〕字第150号公开日期2009-11-20 生成日期2009-11-20内容概述吴中大道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公开内容吴中大道绿色通道是吴中区重要道路绿化景观工程,为切实加强吴中大道绿化养护工作,巩固绿化建设成果,特制定吴中大道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实施方案。

一、成立吴中大道绿化管护专门机构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强吴中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

经研究,成立吴中大道绿化管护领导小组。

组长:徐雪棣,副组长:余杏生,成员:朱华明、顾金忠、朱德敏。

下设养护管理工作组:组长:朱德敏,成员:黄伯良、程璇。

二、明确吴中大道养护管理目标1、吴中大道绿化养护由具备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含二级)的专业队伍来承担,拥有较好的绿化专业技术力量,配置专门用于本养护工程并与本养护工程工作量相匹配的绿化养护专用设备。

养护工人需统一着装上岗,施工过程中无违章操作现象,无安全事故。

2、养护使用的植物材料、生产资料、机械设备和工具必须满足绿化养护的要求,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3、绿化养护按照“除草保洁、病虫防治、整枝修剪、追施肥料、抗旱排涝、防寒保墒、缺株补植”等要求加强专业化、制度化建设,养护后的绿地应保持植物生长旺盛,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美观。

4、吴中大道绿化乔、灌、草错落有致,常绿与落叶树种交错种植,阔叶与针叶树种有机结合,四季草花争奇斗艳。

绿化养护努力做到:季季能看,月月可看,天天好看。

三、落实吴中大道绿化养护管理规范1、严肃制度,规范采购。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办法执行,做好吴中大道绿化养护工程招标工作,签订吴中大道绿化养护合同,做好吴中大道绿化苗木交接清点工作,做好吴中大道绿化养护经费的申请、结算和发放工作。

2、加强指导,规范考核。

①组建管理队伍,落实专人负责。

针对吴中大道绿化养护要求,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工作,选择具备较高专业技术职称、熟悉植物生长规律、具备多年绿化养护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严格接受吴中区吴中大道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专门从事吴中大道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每天对吴中大道绿化养护至少巡查一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引言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是吴忠市重要的交通干道,连接了吴忠市区和附近的罗山景区。

该道路的设计对于提升交通流畅度、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规划、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的设计。

道路规划道路功能定位利红罗山大道作为连接市区和景区的主干道,应具备快速通行、安全可靠的特点。

同时,也需要兼顾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因此,道路的功能定位应是快速通行、便捷出行和舒适体验的综合型道路。

道路等级划分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功能需求,利红罗山大道可划分为快速道路和城市主干道两个等级。

快速道路部分应设置分隔带,限制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

城市主干道部分则应兼顾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设置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道路纵断面设计利红罗山大道的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到不同车辆的通行需求。

主要车道应设置适当的车道宽度和超车道,以确保车辆的通行效率。

此外,应合理设置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方便市民的出行。

交通组织交通信号灯设置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利红罗山大道应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

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序和灯色。

同时,应考虑到行人过街的需求,设置行人信号灯,并合理设置人行横道。

公交站点设置利红罗山大道沿线应设置合理数量的公交站点,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公交站点的设置应考虑到道路的交通流量和周边居民的分布情况。

同时,应设置合适的站点长度和站台宽度,方便乘客的上下车。

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安全为了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利红罗山大道应设置合理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确保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此外,应设置合适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方便行人的过街。

景观设计绿化带设置为了提升利红罗山大道的景观品质,应合理设置绿化带。

绿化带应设置在道路两侧,并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和纵断面的设计,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

道路景观规划说明书

道路景观规划说明书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书一、规划定位:城市旅游景观道路·体现当地自然文化·完善道路周边及沿河景观。

二、规划目的:利用道路自然景观元素,体现“山水景观”,突出当地地域特色,丰富和完善道路沿河的景观节点,从城市景观设计角度延伸道路广场景观环境,整合道路沿河景观序列。

三、规划构思:该项目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丰富景观自然元素,注定了只有采用新的景观设计思路,突破传统整齐划一、规则排列的景观道路设计手法,采用与自然环境融合,实用与美观结合的环境设计手法,引入山与水的自然景观元素,将贫乏单一的城市市政道路通过“山水景观”自然元素的巧妙设计,为市民提供一个可观、可赏、可憩、可走、变化丰富、亲切宜人的城市道路新环境。

四、规划要点:(一)景观功能节点由南至北沿道路边上根据实际用地及使用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景观节点1、以主入口迎宾广场为整个规划的起点,该广场采用现代设计手法,通过设置入口弧形广场突出入口和解决人流量的问题,广场中心设置1.5米景观雕塑墙,该雕塑墙即突出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又作为景观视线转换点、也为行人提供休息集散的空间场所;中心圆弧广场南向设置景观步道连接规划预留用地的人流交通,其间设置1.5米宽自然休闲人行步道,沿步道设置一定的休息坐凳,形成亲切的小环境空间。

广场北边为10米宽步行景观道连接滨海景观平台即起到人流交通的作用,又是景观轴线空间上的转折。

2、滨河景观平台,迎宾广场北向连接为滨河景观平台休闲区,该区用地狭长,沿河自然景观好,因此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沿河设置一定景观平台和休闲步道,景观平台根据地形高差灵活布置,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休闲空间,同时通过1.5米宽景观步道将各景观平台串联起来,在景观步道适当位置设置休息坐凳为行人提供休息场地。

3、滨河帆影广场,该广场中心设置白色的拉模景观小品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乘凉的空间,广场边上设置了滨水台阶,拾级而下可以来到亲水平台体验水的灵动与柔情,水面倒影出白色的拉模建筑仿佛片片帆影凌光波动,充满诗情画意。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如今,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

好的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个道路景观设计方案,主要围绕景观元素的选择、道路构造及照明设计展开。

首先,景观元素的选择是道路景观设计的核心。

我们建议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并选择宽阔的树种,如行道树、法桐树等,以形成绿色走廊的效果。

同时,在路缘设置绿化带,种植各类花卉和灌木,增加道路的色彩层次感。

此外,可以在中央分隔带和交通环岛等位置设置景观雕塑、艺术装置等,以丰富道路的艺术氛围。

其次,道路构造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

我们建议使用环保材料进行道路铺装,如透水混凝土,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此外,可以在人行道上铺设花岗岩或混凝土砖等材料,增加人行道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在人行道边缘设置景观石,以保护人行道整洁和交通的安全。

最后,照明设计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建议在道路两侧设置均匀的路灯,以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

在行道树周围设置地面照明,以突出树木的轮廓和景观效果。

此外,可以在交通岛等位置设置彩色LED灯光,以增加道路的亮点和吸引力。

在景观雕塑等位置设置照明设施,以夜间突出艺术效果。

总之,一个好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景观元素的选择、道路构造及照明设计等多个方面。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为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实现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是一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重要城市道路。

该道路连接了吴忠市南部的利通区和青铜峡市东部的红河滩区,全长约15公里。

由于吴忠市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对利红罗山大道进行设计和改造已成为当地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设计方案应该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功能利红罗山大道作为连接两个城区的重要通道,应具备较大的通行能力和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潜力。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增设车道、提高通行能力,并确保道路设计能够适应未来交通量的增加。

2.安全性道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确保交通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叉口的合理位置和设置,以便减少事故风险。

此外,还应在驾驶员视线良好的地方增设交通信号灯,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公路边的设施,如护栏、路灯、红绿灯等也应考虑在设计中。

3.环保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种植绿化带等措施,增加道路的生态性和美观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减少汽车污染。

4.公共设施利红罗山大道沿线有一定数量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设计时应考虑增设公共设施,如公交站点、停车场、公园等,以满足居民和商业活动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CBD(中央商务区),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上述仅是对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的一些建议,实际的设计方案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重点要确保道路设计具备良好的通行能力、交通安全和环境友好性,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当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还需要充分考虑资金、土地利用、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只有形成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利红罗山大道的作用。

景观大道设计说明

景观大道设计说明

裕龙大道设计说明
(1)、中央隔离带
该绿化带宽度为8.5米,选择种植高低错落的乔木滇朴与大青树以及龙柏、桂花等搭配种植。

此方案注重色彩对比,灌木带选择色彩明快、耐修剪的植物,运用大色块流畅形的线条,体现出城市景观大道的整齐简洁、大方优美的景观特点,衬托出城市的热烈气氛,并通过这种图案式的设计,形成开阔大方、整齐简洁而又不失生动活泼的风格。

曲线式灌木带以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色彩对比较强的灌木相互搭配。

高中低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立面景观,在满足防眩光的功能要求下,形成中央绿化带自然生态的绿化效果。

(2)分隔带
在与中央隔离带形成统一风格的前提下在宽度仅为3米的绿化带中,上层植物以常绿乔木为主,下层以流畅连续的曲线式花灌木串连于乔木之间以增加层次体现植物的生态屏障作用,分隔带更讲究图案的设计,曲线形与几何形相结合,使道路绿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近远期均有理想的绿化效果,
(3)人行道
行道树为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搭配种植,常绿乔木选择小叶榕和广玉兰其树冠宽阔、叶色青翠、树姿雄伟,能抗风,抗大气污染并有吸收灰尘和噪音的功能,落叶乔木选择复叶栾树适合生长在当地环根据树种生态习性层次错落、疏密有致,形成大体量、多层次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结构。

景观道路设计说明

景观道路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xxx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1:1000电子地形图》3、《xxx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补充报告》4、道路横断面地面线标高三、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268-97)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四、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支路Ⅱ级2、计算行车速度:30km/h3、南岸路(1):最大纵坡: 1.192%,最小纵坡:0%南岸路(2):最大纵坡: 3.03%,最小纵坡:0%4、最小竖曲线半径:凹曲线1000m5、设计断面:单车道6米6、荷载标准:道路BZZ-1007、地震基本烈度:7度;重要性修正系数1.38、道路横坡度:单向坡1.0%,9、设计年限:路面设计合理使用年限15年五、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线位与规划景观道路路由基本一致,并且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标准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x两岸道路人行道边缘与堤坝防浪墙相接。

该道路主要为景观人行道路,兼具行洪道路及为周边小区服务,由于车辆较少,车速低,该路不做超高设计。

道路线位布设详见《道路平面图》。

道路线形受用地地形地势等条件限制,在综合考虑占地、工程量等因素条件下,尽量改善规划线形条件,局部标准不足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作者:徐小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6期摘要: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空间组成部分的道路,除满足交通功能、划分街坊、提供公用设施用地外,还应考虑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做到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协调设计。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环境规划前言:吴中大道与市区道路有所不同,它沿途的自然景观资源较多,而城市人工景观资源相对较少。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吴中大道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主干道。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同时又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打下良好的景观榜样,是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概况:吴中大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贯穿吴中城区、吴中经济开发区、国际教育园区、越溪、浦庄,连接苏州太湖风景游览区、旅游度假区及木渎、胥口等镇区,全长17.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

建成后的吴中大道将成为苏州城南的主干道。

;二、设计理念:演变·改变太湖流域,水乡泽国。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

从春秋到唐、两宋,明清,吴地经济繁华,也孕育出内涵特别丰富的吴文化。

演变:时代的变迁不会消融吴文化的主体,却更加让吴文化善于接受外来文化。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追求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在面临挑战和机遇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吴中作为古吴文化的承载体,在现代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继承弘扬了吴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样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吴中文化贡献出丰富成果。

改变:改造完成后将成为吴中区城市快速干道——吴中大道,它的建成将积极推动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环太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苏州城市内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将充分利用石湖景区及周边的景观、环境,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元素有机的结合,体现城市与自然,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发展的完美结合。

设计将延续吴文化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古典特征,展现出吴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精神。

扩建吴中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扩建吴中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管理目标第二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和任务划分第四章. 施工平面布置及总体进度安排第五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第六章. 工程难点、重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第七章. 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计划按排第八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九章.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十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第十一章.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的图表表9.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9.2:劳动力计划表表9.3:施工进度计划表、用款计划表表9.4: 施工总平面图表9.5: 临时用地表1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管理目标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概况扩建吴中大道起点在东山大道路口,利用现有越湖路,局部文正学院段改线,终点为东吴南路路口。

路线全长13.055km。

根据主车道充分利用以及自来水管尽量布置在侧分带中的原则,考虑不同路段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的特点。

分段进行平面总体布置:以友新路高架为界,向东至东吴南路(K18+400—K20+893.37)采用外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形式,非机动车道宽4.5米,人行道宽4米;友新路高架以西至东山大道(K7+838.626—K18+400)采用外侧设置集散车道形式,集散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2.5米。

在接近平交口处外侧为非机动车道,侧分带设置开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分离,机动车进入平交口转换交通。

侧分带最宽16米,在桩号K16+380—K17+300段道路北侧;最窄4米位于文正学院段(K15+250—K15+550)以及桩号K20+050—K20+893段道路南侧。

路线平面线形采用城市道路主干道Ⅰ级技术标准,遵循减少拆迁的原则进行设计,并在综合分析道路的性质和功能、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路网规划、专家意见后,确定了本次路线。

扩建吴中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扩建吴中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扩建吴中大道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述吴中大道是市的交通干线道路,为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计划对吴中大道进行扩建工程。

扩建范围为吴中大道从A路口到B路口,总长度为XX公里。

计划在X年内完成该扩建工程。

二、施工目标1.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2.改善道路的安全性;3.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4.保障扩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扩建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2.施工总监负责扩建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技术指导,负责与施工单位的协调沟通;3.施工队长负责扩建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组织;4.安全负责人负责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5.质量负责人负责扩建工程的质量管理。

四、主要施工工序及流程1.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施工目标和工期;(2)组建施工队伍和相关机械设备;(3)进行地面勘察、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工作;(4)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申请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2.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现场搭建工地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2)对施工现场进行临时交通组织,确保施工期间的通行安全;(3)对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3.地基处理工序(1)进行地面平整和基础处理;(2)进行填方、挖台阶等工程。

4.路面铺设工序(1)进行路基压实处理;(2)进行路面铺设,包括沥青铺设和混凝土铺设;(3)进行路面的养护工作。

5.交通设施安装工序(1)进行路灯的安装;(2)进行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施工;(3)进行交通信号灯的安装。

6.辅助设施建设工序(1)进行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设施的安装;(2)进行绿化带的建设;(3)进行人行道的建设。

7.收尾工序(1)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2)进行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3)编制竣工档案,提交相关部门。

五、安全管理1.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2.设置施工现场警示标志,做好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工作;3.组织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5.建立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急机制。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文本1. 引言道路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本文将针对某特定道路进行景观设计方案的制定,并介绍具体的设计理念和方案。

2. 设计目标2.1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道路景观设计,改善道路沿线的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2.2 提供良好的行人体验: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增加行人的活动空间和安全感。

2.3 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将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作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4 强化交通功能:通过设计优化道路交通流量,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3. 设计方案3.1 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行道树,选择适宜的树种和植物,提供阴凉、景观和空气净化功能。

绿化带与人行道之间设置景观长椅,供行人休憩。

同时,要合理考虑树木的生长空间和根系对道路工程的影响,防止损坏道路设施。

3.2 路面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和行车舒适度的路面材料,减少噪音和振动。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划分不同的路面区域,如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路面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工作的成本。

3.3 路灯照明设计合理布置道路沿线的路灯,确保道路夜间通行安全。

通过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和照明效果,营造温馨而舒适的夜间景观。

在设计中,需要平衡照明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率,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

3.4 交通标识和指示牌设计将交通标识和指示牌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其既不影响景观美观,又能有效指引交通流向。

要选择合适的标识和指示牌样式、尺寸和材料,确保其清晰可见,减少对道路景观的干扰。

3.5 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通过合理设计道路排水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雨水排放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选择适宜的雨水收集方式,如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使道路景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4. 实施计划本设计方案将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4.1 方案审查和调整: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修改。

道路景观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方案文本

道路景观方案文本1. 引言道路景观是城市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它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针对道路景观方案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设计原那么、景观要素、绿化规划和维护管理等方面。

2. 设计原那么在制定道路景观方案时,需遵循以下设计原那么:2.1 适应环境道路景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贴合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

考虑到城市的气候、地形、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元素进行设计。

2.2 突出特色道路景观应凸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建筑、历史等元素作为设计灵感,打造独一无二的景观特色。

2.3 提供舒适体验道路景观应考虑行人、车辆和自行车的需求,提供良好的行动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合理设置行道树、座椅、遮阳设施等,加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4 可持续开展道路景观应以可持续开展为导向,提倡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的原那么。

选择低能耗、环保的材料和植物,合理利用雨水和太阳能资源。

3. 景观要素道路景观方案必须包含以下景观要素的设计:合理布置绿化带,选择适宜的绿植种类,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绿化带的设计可以根据道路的功能需求进行调整,如设置防护带、防护栏等。

3.2 道路硬质景观道路硬质景观包括路面材料、路灯、雨水设施等。

路面应选择耐久、防滑的材料,路灯要充分考虑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

雨水设施要设计合理,防止水毁路面和水logging。

3.3 道路家具和装饰道路家具和装饰品能提升道路的美观程度,需要和整体景观协调一致。

例如,设置艺术雕塑、座椅、垃圾桶等,提供便利和功能性。

绿化规划是道路景观方案重要的一局部,必须对植物选择、种植密度和养护要求做出详细规划。

以下是绿化规划的几个关键点:4.1 植物选择根据道路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外乡植物。

植物的色彩、形态和季节性变化都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营造和谐的视觉效果。

4.2 种植密度根据绿化带的宽度和路段的交通流量,确定植物的种植密度。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设计
【原创版】
目录
1.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的设计背景和意义
2.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设计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正文
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是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它的设计和建设,既是对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也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设计主要内容和特点方面,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采用了现代城市交通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注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的统一。

道路的设计宽度、车道数量、交通信号系统等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同时,大道两侧的景观绿化和人行步道等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建设,提升了道路的整体品质和美观度。

在设计和建设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方面,吴忠市利红罗山大道已经完成了设计和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

大道的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都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好评,成为了吴忠市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同时,大道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促进了吴忠市的城市化进程。

第1页共1页。

道路景观方案范文设计说明

道路景观方案范文设计说明

道路景观方案范文设计说明导语:道路景观设计是为了使城市更美观。

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来的关于道路景观方案设计说明,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更加了解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1.工程概况2.气象概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温度:年平均气温在℃,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

年日照总时数为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日照:年日照小时辐射总量为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3.区域内土壤条件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

4.区域内水资源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摘要: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空间组成部分的道路,除满足交通功能、划分街坊、提供公用设施用地外,还应考虑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做到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协调设计。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环境规划
前言:
吴中大道与市区道路有所不同,它沿途的自然景观资源较多,而城市人工景观资源相对较少。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吴中大道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主干道。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同时又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打下良好的景观榜样,是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一、概况:
吴中大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贯穿吴中城区、吴中经济开发区、国际教育园区、越溪、浦庄,连接苏州太湖风景游览区、旅游度假区及木渎、胥口等镇区,全长17.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

建成后的吴中大道将成为苏州城南的主干道。

二、设计理念:演变·改变
太湖流域,水乡泽国。

吴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

从春秋到唐、两宋,明清,吴地经济繁华,也孕育出内涵特别丰富的吴文化。

演变:时代的变迁不会消融吴文化的主体,却更加让吴文化善
于接受外来文化。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追求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在面临挑战和机遇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吴中作为古吴文化的承载体,在现代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继承弘扬了吴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样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吴中文化贡献出丰富成果。

改变:改造完成后将成为吴中区城市快速干道——吴中大道,它的建成将积极推动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环太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苏州城市内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将充分利用石湖景区及周边的景观、环境,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元素有机的结合,体现城市与自然,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发展的完美结合。

设计将延续吴文化的“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古典特征,展现出吴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精神。

三、设计规划原则:
系统性原则:自20世纪末以来,以城市绿地、道路及水体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但盲目而缺少系统规划的绿地却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

在本设计中,充分运用系统论原理,改变以往景观设计中拼拼贴贴、见缝插绿、缺乏系统性的“绿化”方式,把整条吴中大道进行系统地考虑和分析,这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景观生态原则:尊重道路周边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
坏。

本设计力图充分保护合理利用吴中大道周边自然环境,并使设计后的吴中大道的生态系统向正向生态演替方向发展,已达到协调稳定的生态状态。

吴中大道经过的区域有山林地、河道地、农田地等不同的异质斑块。

本方案运用各种手法,充分体现不同特点的景观,并加强道路绿色廊道的生境创造,丰富节点。

尊重当地环境的乡土特色,选用能够体现当地环境特色的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符合本地生境的自然过程,注重当地的特色,降低管理与维护成本。

景观的线性美学原则:道路是一条狭长的线形空间,为避免司机在行使过程中感到单调,在空间的开合上,景观设计新潮,形成丰富变化的节奏与韵律。

四、设计总体布局及构思:
各种创作理念和元素,都是一种纯个性的表演艺术,只有通过自然的融合变化,才能使之共同展现同一个内涵。

本方案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设置三条主脉:水脉、绿脉、文脉。

水脉-----古语云:“有水则盛”,又云:“因水得佳景”,以墨绿的林荫为背景,跳珠喷玉,散琼拭雪,涌银珠于地,挥白练于碧空,将水的灵动与韵味发挥至极限,融入山水生态之中令人回味。

河流、池塘、湿地散布道路周边各处。

设计将因地置宜,合理利用,将水形态的多变给予多面的表达。

绿脉-----“青山碧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流动的曲线,构
筑了一条绿色的空间长廊”,创造一个自然、宁静、质朴的生态环境。

将水流和绿流相互交融,渗透出自然山林的优美环境。

文脉-----运用景观设计元素,充分把握地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将吴地的精髓:“稻渔并重、船桥相望的独特水乡文化”;“吴歌、昆曲、吴语小说;土语十足的吴语文化”;“尚武与重文:由刚及柔的民风习性”;“融摄与更新:适时顺变的开放功能”的独特文化特色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大胆的贯穿水体、公共设施、园林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完美的体现吴文化的风貌,亦同时散发出吴文化的时代气息。

设计中,我们参考了大量与吴中区、吴县、吴文化相关的文献,力求将吴中历史,文化,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等元素与景观融揉,在这样一个重构的生态区域内维持当地文脉,可以让区域内的人们产生地域认同感,同时也让非本地人感受这种地域的差异,促进与提高旅游与周边土地的效益。

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去感受,用灵魂去交融,塑造文化,打造不同的吴中理念。

五、规划内容
设计构思中依据对整条道路的周边格局和环境现状、今后规划发展的内容以及设计对古今吴中文化的诠释设置三道长廊:文化休闲长廊、人文景观长廊、自然生态长廊。

文化休闲长廊
总体布局:结合周边生活区域,集中吴中特有的吴文化,在本
地建筑和园林中汲取大量的理念和符号丰富规划区域的功能设计,通过灵活多变景观手法师法古典吴中。

这段是吴中大道的东端,即整条道路的开始,设计从一开始就将吴文化渗透进景观,随着的道路的延伸逐步展现吴中的古韵。

节点分布
东吴印象:吴中大道入口,硬质景观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素雅柔和的古典特征。

突出体现吴中太湖水乡特色,在景观色彩构图上给以路人触动。

植物配置:以高大乔木为主,配以大面积草坪,不过多琐碎花哨,但求简洁、有气势。

雨滴荷飘香:与石湖有水相连,设计将现有水面与石湖衔连,呈现荷塘月色,柳暗蛙鸣景象。

结合自然地形,设立堤岸、拱桥,木栈道,重现古人“石湖串月”的意境。

植物配置:本地水生植物品种繁多,设计中选用格调清雅的品种,堤岸上碧桃、垂柳交叉种植,水面滨水、挺水、浮水植物多层搭配。

风清月明景:道路自然曲折,采用小游园形式,用不同的景观形态穿插其中,以表现吴中民俗、历史典故。

让人过路而思吴。

景观多采用太湖石、小青砖,白粉墙、镂花窗等材料构成特色小品。

辅以造型五针松、罗汉松、红枫、榔榆等植物,更显古韵。

幽篁伴人居:体现人居环境生活特色。

构图线条流畅,有更多的休闲空间和景观布置,给过往游人闲庭信步的空间和遐想。

植物配置较多使用中国传统种植并为人们喜爱称颂的花木,如竹、合欢、海棠、茶花、玉兰、牡丹、桂花。

绿野仙踪处: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形式,植物层次丰富,是景观设计中诠释吴文化到现代新吴中特色的过渡。

人行道自然穿插于绿化带中,放眼绿色,生机黯然。

植物选用香樟、杜英、毛鹃等常绿植物。

人文景观长廊
总体布局:吴中大道的中段,与相邻的具现代气息的国际教育园区,越溪城市副中心、吴中开发区形成风格上的谐调。

表达吴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感,体现吴中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有我优的魄力。

节点分布:全段景观表达方法不拘一格,形势多样,珠串于绿地之中。

采用极具创意的雕塑、景墙、浮雕、小品家具表现现代吴中新颖,创新、积极的精神。

自然生态长廊
总体布局: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融入吴中乡土树种,依赖地形环境,在道路绿化带中展现生态吴中。

景观以生态林带为主体,疏密有致,四季成景,与周边外围大环境相融合。

道路机非隔离带开敞宽阔,大乔木、花灌木、色块、地被花卉造型自然,层次多变,道路两侧绿地地形起伏,大块草坪配以不同植物为主体的林带,让人欣赏到最自然的景观。

整个布局设计动态变化可以归纳为:
表达形式:古典——现代——自然
空间形式:开——合——开——合多次收放
节奏韵律:起景——平缓——高潮——过渡——高潮——平缓——结景。

六、结论
道路作为交通的依托,不能只从运输的功能上考虑,理应将其看作是景观的反映。

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者,应重视景观设计在道路设计中的作用。

而实际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已成为一个涉及景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道路美学、园林绿化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问题,这就要求多专业的协作、功能与景观并重、共性与个性共存、景观规划设计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的设计理念。

另外,在道路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保护自然景观,以人为景观来补充,以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刘文胜:《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的探讨》2006(6):47。

[2] 石长胜:《城市道路景观设计》2007(1):168。

[3] 佟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2006(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