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 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播放视频:盲人摸象。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2.师:非常对,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摸的位置不同,结果也就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教学例11.本位观察。

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生答熊猫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长什么样子?生1:有两只大大的黑眼睛,头顶上的两只耳朵也是白色的。

生2:手和脚是黑色的,肚皮是白色的。

样子很温顺。

师: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前、后、左、右拍摄的熊猫照片师: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生1:我看到了前面,它有白白的肚皮、粗粗的腿,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右面。

它有粗粗的腿和一只黑耳朵,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左面,它有粗壮的腿也有一只黑耳朵,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4:我看到了后面,它的背部和头部都是白色的,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前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左面或右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

师: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

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

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生1:我看到了左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修改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7页五单元“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具准备:玩具、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老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细心全面的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1.引语:出示存钱罐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最后得出:全方位观察:兔子存钱罐。

2.让学生上台观察介绍“七仔”的正面、侧面、背面在哪。

3.请学生观察老师在玩具的什么位置,说说看到玩具的哪一面?(老师分别站在“七仔”的后面、正面、侧面)4.小组活动:观察熊猫公仔。

从不同角度观察。

转动被观察的物体全面观察三、拓展运用共同完成设计习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五、作业:课本第70页第一题六:板书正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全面观察第二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东柏林学校数学教师靳娇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全部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全部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单元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观看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把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进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能从数学角度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差不多方法,初步形成评判和反思的意识。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在观看物体活动中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推测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利用简单的几何体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对于空间的认知和几何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通过实物、图片和游戏等辅助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几何体、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平时是怎样观察物体的?从哪个角度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如:上面、下面、左边、右边等)观察物体,并说出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物几何体。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几何体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描述语言。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几何体图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描述。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5.观察物体(一)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如球、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如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与描述1. 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教师总结并板书每组学生的描述。

三、绘画与展示1. 教师发放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

2.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绘画完成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观察和绘画过程。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观察物体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了学生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在绘画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观察物体的内容,如观察动物、植物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课本第68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熊猫玩偶若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几个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二、探究新知1.观察实物。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师:现在,每组同学请出自己今天带来的小客人,让它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每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准备的熊猫玩偶,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预设1:我看到了熊猫的脸,肚子和脚……预设2:我看到了熊猫的一直胳膊,一只耳朵……预设3:我看到了熊猫的后背和尾巴……预设4:……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教案1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准确的几何图形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观察操作-交流讨论-实践巩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玩具、水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或水果,用于课堂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玩具、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从哪个角度看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图形。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三、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难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特征会不同?2. 探究新课-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每组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

- 让学生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5. 课堂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节,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

(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

有信心吗?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辨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会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知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如果有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特别是那些形状复杂或颜色多样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实物物体、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

•教学环境:教室中需保持整洁、安静,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课件,确保教学流程顺畅。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讲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

2.学习(15分钟)–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指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

3.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自行选择几个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展示给全班。

4.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描述物体的方式,帮助他们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第二课时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物体的颜色。

2.学习(15分钟)–展示不同颜色的物体给学生观察,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颜色。

3.练习(15分钟)–让学生再次分组合作,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并描述,然后交流展示。

4.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有不同的颜色,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五、课堂小结本单元主要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多样性和美丽。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观念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观察物体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些物品,会发现什么不同呢?”2.呈现(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观察物体卡片。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卡片中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观察到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立体图形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4.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小鸟在树的上面”,“汽车在自行车的后面”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设计一些小游戏,如“找物体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感受。

五、课后作业(10分钟)
1.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让孩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长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长度,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物体形状的认识和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二、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物体分类。

三、教学难点1.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物体分类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物体。

2.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3.准备一些小组活动的任务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自由观察图片或卡片中的物体。

2. 学习活动1.让学生围绕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

2.让学生通过比较,将物体按形状和颜色分类。

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用观察的方法来描述和分类物体。

3. 活动设计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些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2.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其他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3.教师指导并总结各组的分类方法和描述方式。

4. 课堂小结1.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分类。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找一些家里的物品进行观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带一些小物体到学校,让同学观察并描述你带来的物品。

七、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2.学生在进行物体分类时是否能够合理归类?3.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描述和分类物体?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学内容,希朼老师和同学们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物体物体观察和描述技能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5单元的《观察物体(1)》,主要涉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材。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还有一些图片和卡片,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与示范:我会向学生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示范一些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并描述彼此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观察物体的方法、物体的形状和特征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玩具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随堂练习。

但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的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物体基本形状的识别,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初步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基本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培养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准确描述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理解。

2. 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致程度和描述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准备观察物体用的放大镜。

3. 准备白板、白板笔和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和特点。

2. 新授:教师展示物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形状的物体,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细节。

4. 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点,全班讨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观察物体时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空间位置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关键词来强调教学重点。

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颜色,并画出物体的简图。

2. 家长辅助,让学生描述物体在房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物体位置和方向的理解,适时提供辅导和支持。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观察实践,将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力的培养,旨在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感知物体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和观察角度。

3.准备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者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观察物体(一)(15)-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观察物体(一)(15)-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观察物体(一)(15)人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物体和图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这个主题,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图形。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15页的“观察物体(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图形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1. 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2. 能够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图形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能够描述观察到的特点。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够理解和接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图形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 PPT课件;3. 实物模型;4. 学生用的观察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个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形状。

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例子,并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得出什么不同的结论。

我会让学生试着解释这个现象。

3. 实践: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拿一张观察卡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卡片上的物体,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形状。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正面侧面上面物体这样能够清晰地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拿出自己的课本,翻到第15页,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答案:根据学生的答案,正确完成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

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一课时 : 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发现规律。

2.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能够运用观察的结果解决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运用观察结果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2.如何合理运用观察结果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片、幻灯片等,展示物体形状、颜色等特征。

2.课堂道具: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

3.班级环境:保持安静整洁,方便学生观察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提问:你觉得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并请他们描述。

•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发现规律。

•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观察的结果解决。

3. 拓展•让学生自由观察环境中的物体,自行描述特征并分享观察结果。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观察、讨论,再展示给全班。

4. 总结•结合学生观察和讨论的结果,总结物体形状、颜色等特征的描述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多多练习。

课后作业1.家庭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观察周围的物体,做一个简单的观察记录表。

2.想象练习:请学生描述一个他们喜欢的物体,包括形状、颜色等特征,并写一段短文描述。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观察准确性、描述清晰度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表和描述短文。

教学反思与改进•对学生观察结果进行及时反馈,鼓励正确的观察方法。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发现规律,培养其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如果教学中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优化教学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能通过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能根据物体的某个面分析该物体可能的立体图形。

【教学指导】
本单元教学可以采用“观察发现——操作实践——验证应用”等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在课上,为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和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努力为学生展现直观、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位观察,得到的图形是有所不同的。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3课时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多种不同的物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方向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玩具小熊,图片。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略)
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大象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观察物体
1.出示玩具小熊,学生观察。

(课本第68页例1)
师:请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熊,然后说一说你看到了小熊的什么部位。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描述自己看到的小熊的部位。

3.汇报、交流。

(有的看到小熊的头,有的看到小熊的身子,有的看到小熊的尾巴)
4.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亮他们也在观察小熊。

(出示情境图)小精灵聪聪想问大家,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5.小结:小明在小熊的前面,看到小熊的正面,是第一幅图;小亮看到的是小熊的左侧面,是第二幅图;小红在小熊的右侧面,看到的是小熊的右侧面,是第三幅图;小芳在小熊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熊的后面,是第四幅图。

【课堂作业】
1.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师: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出示的课本的侧面、正面、反面,快速地选择位置进行观察。

2.猜一猜。

(课文第68页“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68页“做一做”图。

判断,大货车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小结:师生交流再次提出:要了解一个物体,我们必须全面地进行
观察。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十六第1~3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用学生熟悉的玩具小熊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初步体会到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

2.展开活动,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活动操作简易,学生能通过实际观察很容易地判断出来。

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观察,充分体现了师生的民
主、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的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

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出示不同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师: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
出图形。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

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小组内汇报、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5.讨论: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

(出示例2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小结: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 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长方体)
4.小结: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课堂作业】
课本练习十六第4、5题。

答案:第4题:③①②
第5题: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学习了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以及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已知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本节课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体会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