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理论技能考试常用针灸穴位_80个

中医执业理论技能考试常用针灸穴位_80个

1.尺泽(chǐzé,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ǒngzuì,LU 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Lìeqūe,LU 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Yújì,LU 1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àoshāng,LU 11)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āngyáng,LI 1)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égǔ,LI 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操作图解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

侧凹陷处

1肺系实热证2肘臂

挛痛

3急证(吐泻,中暑,

小儿惊风)

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

上,

腕横纹上7寸处

1肺系病证

2肘臂挛痛。直刺0.5~l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纺上1.5寸

1肺系病证

2头项部疾患(头、牙、

项部、口眼)

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

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

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合谷手背第1、2间,

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头面五官诸疾

2外感

3热病(无汗或有汗)

4妇产科病(经闭、滞

产)

直刺0.5-1.0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

2腹痛、腹泻3齿痛,

颊肿

直刺0.8-1.2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

1上肢病证

2热病3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

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1上肢病证

2瘾疹直刺0.8-1.5寸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

寸,

鼻唇沟中

1局部病证(鼻塞,鼻

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0.3-0.5寸

地仓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

流涎、三叉神经)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1.尺泽(chǐzé,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ǒngzuì,LU 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Lìeqūe,LU 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Yújì,LU 1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àoshāng,LU 11)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āngyáng,LI 1)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égǔ,LI 4)原穴

1.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针灸80个穴位主治及定位

1.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针灸80个穴位主治及定位

直刺 0.5-1 寸
53 支沟 腕背横纹上 3 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54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1 便秘
热病便秘胁肋痛,鸣聋暴瘖与瘰疬。
2 耳鸣,耳聋
3 暴喑
4 瘰疬
5 胁肋痛人卫医学考试网
6 热病
1 耳疾(耳鸣、耳聋)
口眼牙耳面颊瘰。
2 面口证(口眼歪斜、 面风、牙关紧闭、
颊肿)
3 瘰疬
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直刺 0.8-1.5 寸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 0.3-0.5 寸 刺或平刺 0.8 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直刺 0.5-1.0 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
平刺 0.5-1.0 寸 直刺 1.0-1.5 寸 孕妇不可灸 直刺 1.0-1.2 寸
5 虚劳(保健要穴)
19 条口 在犊鼻 ( 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 1 下肢痿痹,转筋
下8寸
2 肩臂痛
上巨虚穴下 2 寸
3 脘腹疼痛
20 丰隆 外踝尖上 8 寸,
1 头痛、眩晕
条口穴 ( 小腿的前外侧,当犊鼻下 8 寸,距 2 癫狂
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外 1 寸,
3 痰饮病
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直刺 0.8-1.2 寸 或点刺出血 直刺 0.5 ~l 寸

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考研者整理20130419

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考研者整理20130419

20130419整理考研者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穴通里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天宗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支沟翳风

足少阳胆经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

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期门

督脉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任脉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

80个针灸常见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XXX、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经常使用的取穴体表标记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XXX: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明显崛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壤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

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

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一、手太阴肺经

1、尺泽:肺系肘急证。

2、孔最:肺肘。

3、列缺:肺系头项病。

4、鱼际:肺疳积。

5、少商:肺昏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6、商阳:热迷五官。

7、合谷:外感妇科,头面五官。

8、手三里:手上腹齿。

9、曲池:手上高热,肠胃五官,癫狂皮外。

10、肩遇:肩上瘾疹。

11、迎香:口鼻胆道蛔虫。

三、足阳明胃经

12、地仓:三口流。

13、下关:耳疾面口病。

14、头维:头目病。

15、天枢:肠胃妇科。

16、梁丘:胃膝下乳。

17、犊鼻:膝屈下。

18、足三里:胃下神志外科虚。

19、条口:下转肩脘。

20、丰隆:头晕,狂饮下腹。

21、内庭:五官热,肠胃足。

四、足太阴脾经

22、公孙:脾胃冲神志。

23、三阴交:脾胃妇科泌尿系,心悸失眠下阴虚。

24、地机:脾胃妇科水湿病。

25、阴陵泉:脾不运化水膝。

26、血海:妇科、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小阴心经

27、通里:心舌暴腕。

28、神门:心神高胸。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后溪:头腰手肘,耳目狂疟。

30、天宗:肩胛背气喘。

31、听宫:耳疾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32、攒竹:头眉眼呃逆。

33、天柱:后头鼻狂热。

34、肺俞:肺疾,骨盗汗。

35、膈俞:膈上瘾,盗血。

36、胃俞:胃疾,痛呕胀。

37、肾俞:肾虚妇科加泌尿。

38、大肠俞:腰、胃肠胀泻秘。

39、次了:腰下妇科,小精疝。

40、委中:腰下腹痛急吐泻,小便不利遗丹毒。

41、秩边:腰下小便痔阴痛。

42、承山:腰腿痔便秘。

43、申脉:头痛眩晕腰神志。

44、至阴:胎滞,头目鼻。

45、昆仑:后头项腰癫滞产。

八、足小阴肾经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针灸80种病证针灸最常用穴位统计,精品收藏必备!

针灸80种病证针灸最常用穴位统计,精品收藏必备!

针灸80种病证针灸最常用穴位统计,精品收藏必备!

一、手太阴肺经

1、尺泽:肺系肘急证

2、孔最:肺肘

3、列缺:肺系头项病

4、鱼际:肺疳积

5、少商:肺昏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

6、商阳:热迷五官

7、合谷:外感妇科,头面五官

8、手三里:手上腹齿

9、曲池:手上高热,肠胃五官,癫狂皮外

10、肩遇:肩上瘾疹

11、迎香:口鼻胆道蛔虫

三、足阳明胃经

12、地仓:三口流

13、下关:耳疾面口病

14、头维:头目病

15、天枢:肠胃妇科

16、梁丘:胃膝下乳

17、犊鼻:膝屈下

18、足三里:胃下神志外科虚

19、条口:下转肩脘

20、丰隆:头晕,狂饮下腹

21、内庭:五官热,肠胃足

四、足太阴脾经

22、公孙:脾胃冲神志

23、三阴交:脾胃妇科泌尿系,心悸失眠下阴虚

24、地机:脾胃妇科水湿病

25、阴陵泉:脾不运化水膝

26、血海:妇科、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少阴心经

27、通里:心舌暴腕

28、神门:心神高胸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后溪:头腰手肘,耳目狂疟

30、天宗:肩胛背气喘

31、听宫:耳疾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32、攒竹:头眉眼呃逆

33、天柱:后头鼻狂热

34、肺俞:肺疾,骨盗汗

35、膈俞:膈上瘾,盗血

36、胃俞:胃疾,痛呕胀

37、肾俞:肾虚妇科加泌尿

38、大肠俞:腰、胃肠胀泻秘

39、次了:腰下妇科,小精疝

40、委中:腰下腹痛急吐泻,小便不利遗丹毒

41、秩边:腰下小便痔阴痛

42、承山:腰腿痔便秘

43、申脉:头痛眩晕腰神志

44、至阴:胎滞,头目鼻

45、昆仑:后头项腰癫滞产

八、足小阴肾经

46、涌泉:大奔足咯头、急证神志病

47、太溪:腰下冷肾虚,五官肺消月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一、手太阴经肺经

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鱼际

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发热、咽喉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埚斜,齿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埚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热病。

操作:直刺0.5~1寸。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疠,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擘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操作:直刺1~1.5寸。

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面瘫、三叉神经痛、胆道蛔虫病。

操作:直刺0.1~0.2寸或向鼻孔斜刺0.3~0.5寸。不宜灸。

三、足阳明胃经

天枢

定位:脐旁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症瘕。

操作:直刺1~1.5寸。

备注:(1)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犊鼻

定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

1.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急性腹痛吐泻;肘臂挛痛

2. 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直刺0.5~l寸肘臂挛痛,痔疾,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3.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向上斜刺0.3-0.5寸可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痛;口眼歪斜,牙痛

4.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寸,禁灸。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咳嗽,咳血,小儿疳积。

5.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昏迷,癫狂;指肿,麻木手阳明大肠经

6. 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

7.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直刺0.5-1.0寸可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腹痛,便秘;上肢疼痛,不遂

8.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0.8-1.2寸可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胀,吐泻;齿痛颊

肿9.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1.0-1.5寸可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月经不调,腹痛吐泻

10.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直刺0.8-1.5寸可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1.尺泽(chZ e, LU 5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ongzu, LU 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 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Leque, LU 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

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Y可i LU 1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 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aoshcng , LU 11)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 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 ②昏迷、

癫狂。

操作】浅刺 0.1 寸,或点刺出血。

操作】浅刺 0.1 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egu, LI 4 )原穴

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① 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 聋等头面五官诸疾;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 多汗; ③ 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

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腧穴的治疗规律按照传统的描述是“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经络所通”是指穴位主治会涉及到所在经脉循行的不同部位,也就是归经作用;“腧穴所在”是指其能治疗穴位所在位置附近的病症,也就是局部作用;“脏腑所属”是指穴位治疗所在经脉对应的脏腑的病症,比如肺经的穴位治疗肺系病症,也就是脏腑作用。从这几方面入手,再看一个穴位的主治,或许就不是那么纷乱无序了。

腧穴的主治规律基本可以被下面五点涵盖。这里要注意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的区别:实践考试基本回答出前3项的部分就可以拿到主要分数,而笔试主要考的是第5项的穴位的特异性或特点性作用。

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

2、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两经病症;

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

4、四肢上的经穴不但能治局部疾患,甚至具有全身性调节作用;

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还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

附录4:针刺的体位

体位是实际动手演示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只是体位的名称头脑里要有个印象,能在需要的时候表达出这种标准的体位名称就好。

1、仰卧位:前身部-头面,颈部,胸腹,四肢

2、侧卧位:侧身部-侧头,胁肋,侧腰,臀部,四肢侧面

3、俯卧位:后身部-头项,背,腰,臀,下肢背侧

4、仰靠坐位:头面,颈,胸,四肢

5、侧伏坐位:侧头,面颊,耳,颈侧,上肢

6、俯伏坐位:头顶,后头,项,肩,背,上肢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说明:

1、穴位名称后面列出了其所属的特定穴,目的一,是帮助理解记忆穴位主治(特定穴在主治上是很有规律的),应对第三站;目的二,特定穴是笔试中必考的内容,随手提前复习不吃亏。

2、本篇末尾,按照穴位在身体的部位进行了二次归纳,这种背诵方法和我们一般的按经脉归属背诵相辅相成。并且在穴位后面做了精简的部位提示,帮助考生方便直观的背诵大纲要求的十四经脉的穴位,大家复习过一遍之后可以进行尝试。

3、建议复习方式:口中读出声(尽量学着用标准的解剖用语来进行定位),手要同时对着自己的身体做演示,或者想象考试时的现场,做同步的模拟。这样调动听觉、视觉、触觉、肢体运动、语言、思维同步练习,记忆快,而且记得牢固。

1、手太阴肺经

本经主治: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取穴。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定位:在前臂掌面挠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痔疾。

(附:太渊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等肺系热性病;小儿疳积。

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肺系实热证;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