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备课精品:夏本纪(课件+教案+课文知识梳理+同步练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夏本纪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夏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成书的整体框架。
2、对司马迁创立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记史的形式要明确。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4、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学习他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本纪的形式。
2、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教时一、解题:《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二、了解课文有关知识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这成了当时因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
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ɡǔn)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高祖本纪第2课时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现在我的产业与刘仲相比,哪一个的多? 3.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沛县父兄仍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 丰县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人物形象评价注意点
•1、联系的原则:知人论世 •2、辨证的原则:一分为二 •3、全面的原则:多角度分析
不虚美
司马迁这种“不虚美, 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给我们 哪些启发?
司马迁
历史走到今天,从司马迁的秉 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到巴金 先生的“说真话,信真理”,无数 的文人用自己的作品和人格诠释着 文化与做人的含义。让我们阅读更 多的经典作品,从中汲取更多的精 神力量吧。
不绝粮道 不如仲力 游子悲故乡
使—被阻断 使动 勤奋努力 名词—动词
高祖大朝诸侯群思臣念 形容词—动词
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朝极见欢 名—动
每天 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此置所酒于以未为央我宫擒前也殿省略被句动、句状语后置 此三者,皆人杰也 判断句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文言固定句式
语句翻译:
1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项羽嫉妒贤能的人,谁有功就嫉恨谁,谁
高祖本纪
——司马迁的修史理想
概括课文前半部分内容:
一(1—4): 总体介绍刘邦 (姓氏、籍贯、出生、家庭、年 轻时种种行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5—17): 入关灭秦,打
败项羽,建立帝业。
学习任务:
1.整理重点文言词句, 积累文言知识;
2. 分析人物形象,了解 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重点实词:
陛下慢而侮人 傲慢 有功者害之 嫉恨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 经营 沛父兄固留高祖 坚决 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 封 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 到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2004全国)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3.遂 课文例句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入秦
(2005湖南)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4.悉 课文例句 赵王悉召群臣议
每一次 每一次 以后 以后
于是 于是
全、都 全、都
寻找规律
三、虚词用法
根据课文中的例句,说出“之”字的用法。
1.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2.得璧,传之美人 3.即患秦兵之来 4.均之二策 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点击课文,链接高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扫描
——
司 马 迁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虚词 点击句式 点击翻译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虚词 点击句式 点击翻译
一、人物点评
课文人物
你能数出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蔺相如 廉 颇 缪 贤
赵惠文王
秦昭王
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哪一个?请略作点评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 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 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 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 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一、人物点评
小结
人物评价知人论事 事件归纳前后有别 感情评价恰如其分 时间概述有先有后
( 连词,来,而 )
( 介词,根据 )
( 介词,凭借
)
( 连词,来
)
( 介词,用
)
总结规律
以
以+动 连词 表目的,而或来 以+(之)+动 介词,用,根据等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2)狱掾.()(3)力能扛.鼎()(4)时不利兮骓.不逝()(5)田父绐.曰“左”()(6)项王嗔.目而叱之()(7)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9)乃自刎.而死()(10)舜目盖重瞳..子()(11)自矜.功伐()(12)岂不谬.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毋妄言,族.矣(2)项梁尝有栎阳逮.(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4)以故事..得已.(5)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6)楚兵冠.诸侯(7)无不膝.行而前.(8)九.战,绝.其甬道(9)项王军壁.垓下(10)辟.易数里(11)骑皆伏.曰(12)田父绐.曰(1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14)地方..千里(1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1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8)乃.引“天亡我”(19)何兴之暴.也(20)奈若.何3、翻译(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译文:(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译文:(3)是何楚人之多也。
译文:1、(1)lù(2)yuàn (3)gāng (4)zhuī(5)dài (6)chēn (7)yì(8)chuāng (9)wěn (10)chóng tóng (11)jīn (12)miù2、(1)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2)有罪相连及(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4)故,缘故;事,事情(5)敬畏(6)超过,盖过(7)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8)九,多次:绝,截断,断绝(9)壁,名词用作动词,安置营垒(10)辟,通假字,通“避”(11)伏,通假字,通“服”(12)绐,欺骗(13)于是,在这种情况下(14)地方,土地方圆(15)西,向西挺进(16)王,使动用法,让我做王(17)被,遭受(18)乃,竟然(19)暴,迅速(20)你3、(1)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 夏本纪1
夏本纪课文学问梳理夏禹,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音:gǔn】,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义:做】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义:怀抱,包围】山襄【义:冲上,漫上】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义:违反】命毁族,不行。
”四岳曰:“等【义:比较,衡量】之未有贤于【义:比】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义:在这时候】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义:代理执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治水无状,乃殛【音:jí;义:流放,放逐】鲧于【义:到】羽山以【义:而】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义:正确】。
于是舜举【义:选拔】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舜曰:“嗟,然!”命禹:“女【义:同“汝”,你,其次人称代词】平水土,维是勉之。
”禹拜稽【音:qǐ】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义:还是】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义:灵敏】克【义:能】勤【义:勤苦,劳苦】;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义:称量,权衡】以【义:而】出;亹亹【音:wěi】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义:百官】兴人徒以傅【音:fū;义:同“敷”,分布】土,行山表【义:表记】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义:为……痛心】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义:同“洫”,田间水道】。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音:qiāo】,山行乘輂。
左准绳,右法规,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义:堤防,堤岸,这里用作动词,筑堤防】九泽,度【义:测量,勘测】九山。
令益予【义:发给,发放】众庶稻,可种卑湿。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刺客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刺客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学目的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 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
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
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
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
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备课精品:高祖本纪(课件+教学+学案+随堂练习等,
高祖本纪随堂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贳.酒()酒雠.数倍()喟.然()绐.()玉卮.()
垓.下()跂.而望归()轵.道()每酤.留饮()
二、解释加点字
1、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
3、示.鲁父老项羽头()
4、可.四千余人()
5、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6、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7、是以
..兵大败()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9、沛公然.其计() 10、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活用类型
1、公始常欲奇.此女
2、沛公从.百余骑
3、会项伯欲活.张良
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5、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四、翻译下列各句,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
1、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3.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二、简介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三、文题讲解四、背景材料五、随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阅读下文,完成1—4题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 ( 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 ) 。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 ( 怎么 ) 能与国士之衣哉 ? ”戎夷曰:“嗟乎 ! 道其不济夫 ! ”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1 . 解释下列词语:a . 子与我衣,与:b . 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爱:c .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必定:d . 若夫欲利人之心利:2 . 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 石之铿然有声者。
C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 多于市人之言语。
3 . “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我说的道理还是行不通呀B . 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C . 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D . 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4 . 本文表现了戎夷 ________ 的精神。
参考答案:五、随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教学课件:《史记》选读3夏本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作业
1.通假字
(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___女_____同___句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赏读: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
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实是害己。 ——清·魏际瑞《伯子文集》 赏读:如果不是出于正理去爱一个人,正是害了人;要是不以 正理去憎恶别人,实际上是自己害自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写作背景
知识卡片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 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 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 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 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16 世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词类活用 (1)陂.九泽,度九山__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筑__堤__防_______ (2)行山表.木_______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_作__表__记_________ (3)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名词作状语, 在陆地上;在水中;在泥沼中;在山路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文体常识 “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种体例。用编年的方式叙述历代君 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绩,是《史记》全书的大纲。纪,本意有 能起纲纪作用的人的意思。意思很明了,只有那些帝王方可成 为后世楷模,故为之记,简而言之,就是帝王的传记,当然项 羽未称帝,亦为本纪,太史公给之本纪也是对其亡秦的肯定。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
2.把握项羽乌江自刎的形象。
3.掌握司马迁人物刻画的艺术。
教学重点:分析项羽的形象。
教学难点:人物刻画艺术的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高度赞美了项羽。
项羽是何许人也/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以其辗转腾挪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这一人物形象。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项羽本纪》。
二.检查预习。
一人回答一题,其他同学觉得有问题的指出来。
三.品评鉴赏:回顾项羽早年情况:1。
要学万人敌,又不肯竟学。
心有大志,但做事虎头蛇尾。
2.彼可取而代也。
胸有大志,无所畏惧,胸无城府。
(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进行比较。
)巨鹿之战:勇猛善战,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帐中别姬:着重分析“泣”一字。
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时内心无可奈何、回天无力之悲。
师生共同对“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一段进行品评鉴赏。
(1)项羽在“东城快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神勇不减,所向披靡。
(2)项羽为什么这么英勇作战,是为了突出重围吗?不是,为了证明“天要忙我,非战之罪”(3)由此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刚愎自用盲目自信(4)乌江自刎:着重分析“笑”一字。
(学生讨论)下定决心拒渡乌江,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
也有无可奈何,天要亡我之意;也是歉意的笑。
联系后人诗题乌江亭夏日绝句[唐] 杜牧 [宋] 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生当做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总结项羽:勇猛善战,胸有大志,无所畏惧,胸无城府,鼠目寸光,妇人之仁,残忍狠毒。
(联系鸿门宴和屠咸阳)(5)对于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分析以下评价,说说你认为项羽是否应该自刎乌江?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第二章夏本纪语文课件PPT
第二章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适用话题] 这 则 材 料 适 用 于 “ 奉 献 ”“ 责 任 ”“ 征 服 ”“ 榜 样”“敬业”“公仆意识”“平凡与伟大”“小家与大 家”等相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一字音于海jin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二通假字平水土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傅同敷分布淢同洫田间水道奥同墺可定居之地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辟同避躲开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三一词多义动词执行动词巡行名词行为准则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名词尺度动词测量勘测动词估计动词越过动词考虑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介词表比较介词到介词对介词在栏目导引栏目导引第二章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四词类活用被于流沙名词作动词筑堤防名词作动词表记名词作状语在陆地上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①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___介___词__,__表__比__较_____
(3)于②乃殛鲧于.羽山以 ____介__词__,__到_________ ③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____介__词__,__对_________
④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____介__词__,__在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一、课内素材开发 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 怀着励精 图治的决 心,新婚 第四天 就离家赴 任,行山 表木, “开九川,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 产,规定了各地的 贡品赋税,指明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 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 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而欣欣向荣的 局面。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 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史记>选读》精品课件 项羽本纪
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 )。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 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 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 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 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 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巨鹿之战的意义
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 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
杀二世、子婴杀赵高)。 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
谷关创造了条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至三段虚词汇总
以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以故,事得已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示士卒必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巨鹿之战
活用词 无不膝行道 ② 楚兵冠诸侯 ③诸侯皆属焉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史记>选读》精品课件 高祖本纪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 黄金镀。明晃晃马革登枪尖上挑,白雪雪 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 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
【四】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 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 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 样妆梳。
【三】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 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 大汉那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 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郦生见沛公 蓝田大战秦军 入关约法三章
广揽人才,虚心纳谏,善于用人 用计,笼络人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楚汉相争(打败项羽):
鸿门谢罪 更立汉王 决策东向 乘胜追击 决能胜屈垓能下伸,知人善任,虚心 纳谏,从民所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建立帝业(氾水称帝):
氾水称帝 南宫析因 定都关中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 所以取天下也——善于用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多义词。 1 固 ①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②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2 陂 ①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②陂九泽,度九山 3 相 ①吕公者,好相人
②相中山 ③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
尊汉王为皇帝 4 摄 ①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②摄行天子之政
5第徇9章 ①扩声杨系统熊调音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②……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睢景臣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 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 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 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么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 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 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 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胡芦。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滑稽列传学习目标展示1、学习掌握“淫”“曹”“阑”“赇”“谢”“哀”等实词的意义。
2、学习掌握“之”“若”“且”“即”“以”等虚词的用法。
3、了解祭祀丧葬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4、翻译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及句中词的特点。
5、感悟淳于髡等人超群的胆识、充满幽默风趣的诤谏艺术。
自主阅读导引《滑稽列传》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
《太史公自序》中说:“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
”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等人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的讽谏才能。
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司马迁满怀感慨地歌颂了他们:“岂不亦伟哉!”文言现象梳理1、文言实词六艺于治一也。
一:相同。
天道恢恢,岂不大哉!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淫:过度。
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旦暮:很短时间。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止:停息。
操一豚蹄,酒一盂。
操:拿。
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曹:同辈。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
阑:尽。
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
赇:贿赂。
于是庄王谢优孟。
谢:道歉,认错。
优旃见而哀之。
哀:同情,怜悯。
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疾:急速,赶紧。
优旃临槛大呼曰。
槛:栏杆。
始皇以故辍止。
辍:停止。
2、文言虚词《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以:用来。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之:到。
若亲有严客。
若:如果。
马者王这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前“以”,凭;后两“以”,用。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乃,竟。
病且死,属其子曰。
且:将要。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若:你。
妇言慎无为。
慎:千万。
我即呼汝。
即:马上。
汝虽长,何益。
虽:虽然。
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
虽:即使。
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即:如果。
顾:只是。
3、词类活用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刺客列传第1课时课件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
•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 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 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 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 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 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 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 “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 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 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
• 北蕃蛮夷之鄙人
•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3.古今异义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个.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今义: 对自己的谦称.
古义:皇帝的侍卫.今义:医 生.
4.特殊句式
•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群臣侍殿上者
【对荆轲的评价】 :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 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 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 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 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 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 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 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谈 谈你的看法。
荆轲刺秦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商议计谋 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准备副手 易水决别
第11小节中,荆轲刺秦的谋划,体现了他怎么样的 性格?
荆轲的谋划主要抓住了如何见秦王的这个关键的 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级和督亢地图为信物来 骗取秦王的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谋略。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史记>选读》精品课件 夏本纪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 的内容?
后两句诗对你有何启发,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感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通 过对比,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 的赞美。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 ,但是至今百姓仍享用其利,治 水之举泽被后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段文字写鲧作用何在?
第二段文字主要是写鲧被举荐治水而 “功用不成”。主要作用有三:
1、衬托治水之艰难,以刻画禹治水 的不易与功绩。
2、交代禹治水的背景。 3、刻画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读读三、四、五节,从文中找几个词概括一下夏 禹的高尚品质。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 ?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 民造福的典型,他身上体 现了公而忘私、乐于奉献 、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大禹治水为什么能获得帝位继承 人?
仁孝精诚,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为民造福, 品德杰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嶓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 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 更使何人别九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纪记帝王朝政的兴衰,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 之矣.
《太史公自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记述夏朝各代君主兴亡事迹,是《史记》的第二篇 “本纪”.夏朝约存在于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 当时还是无文字记载时期,它是据先秦遗留下来的 典籍编缀而成,主要依据是《尚书》(古代帝王的 文诰汇编).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本文节录的是大 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 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学案课时2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学案课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步骤与方法:1.利用课件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的变化;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感情与气势;教师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3.重点朗读第三、四两段,要求熟读成诵;4.检查朗读第三、四两段,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5.布置作业: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步骤与方法:1.检查字词,利用课件解决文章中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项伯;4.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学习作者的人物塑造手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刻划;5.布置作业:进一步朗读、熟悉、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目标是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项羽的生平,并初步了解人物评论的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置疑能力)、认识能力(尤其是认识的深刻性)、辨证思维和探索性思维能力;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写作目标。
教学难点:选材的过程,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显示十二幅图画,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从而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文名为《项羽本纪》,实际上,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后来已经成为专有名词的“鸿门宴”的故事。
《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出现了四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三处作者的描绘。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 项羽本纪(1)
项羽本纪教学目的:1.让同学学会深化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生疏、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生疏;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看,去思考。
课时:2课时“传记”教学中“选修”与“必修”的不同:1.必修课堂教学中有引导同学进行内容概括、归纳的环节,选修教学则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前预习,课堂检查。
2.必修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生疏传主,选修则要求在此之上进一步思考,对传主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加深同学对于人生、对于历史的生疏。
3.必修中是生疏、了解传记这种文体,选修中则要引导同学思考如何去写,怎样写更好,由此联系到其它文学形式。
教学过程:导入: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夫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夫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威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最终丢失民心,军败身亡。
一、作者、《史记》《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全书有五部分组成: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夫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共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奇异地把项羽性格中冲突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怜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本纪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成书的整体框架。
2、对司马迁创立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记史的形式要明确。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4、分析《夏本纪》中的禹的人物形象,学习他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本纪的形式。
2、了解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3、积累学习文言的相关知识,熟悉并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教时一、解题:《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二、了解课文有关知识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这成了当时因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
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ɡǔn)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司马迁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在叙说夏禹的业绩的过程中,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
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拥护他。
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
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三、学生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质疑。
补充注释:学习1-4节夏禹,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①。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②,为人臣。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
同姓宗族中,以自己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子、孙、曾孙、玄孙。
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①,浩浩怀山襄陵②,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③,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④,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⑤,摄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⑧,乃殛鲧于羽山以死⑨。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⑩。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①鸿水:即洪水,大水。
②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
襄:上漫,淹没。
陵:大土山。
③负命:违背天命。
毁族:毁败同族的人。
④等:相同,一样。
这里是比较的意思。
贤:好,强。
⑤登:升,提升。
⑥摄行:代理执行。
⑦巡狩: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以考察功绩,叫巡狩。
⑧无状:没有样子,不象样子,即没有取得成绩的意思。
⑨殛:通“极”,流放远方。
以:而。
⑩诛:惩罚。
是:对,正确。
尧崩①,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②?”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舜曰:“嗟③,然!”命禹:“女平水土④,维是勉之⑤。
”禹拜稽首⑥,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⑦。
”①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叫“崩”。
②美:使美,即发扬光大的意思。
居官:居于官职,即做官。
③嗟:叹词。
④女(rǔ,汝):你。
⑤维:句首语气词。
是:此,这,指平水土这件事。
勉:勉力,努力。
⑥拜:行敬礼。
下跪叩及打恭作揖通称为拜。
稽首: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拜礼中最恭敬的。
⑦视尔事:办理你的公事。
视,看,照看,这里有办的意思。
禹为人敏给克勤①,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②,身为度③,称以出④;亶亶穆穆⑤,为纲为纪。
①敏给:敏捷。
“给”与“敏”同义。
克勤:能吃苦。
克,能。
勤,勤苦,劳苦。
②律:音律。
③度:尺度。
④称以出:《大戴礼记•五帝德》作“称以上土”,王聘珍《解诂》:“称以上土者,称其声与身,而正音乐、尺度之事也。
”(上,正。
土,事。
)译文参照王说。
⑤亹(wěi,伟)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穆穆:庄重严肃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一)自学5-8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
2、划出古今异义的有关双音词语。
3、找出几例词类活用的现象。
4、找出2-3句含倒装文言现象的句式。
(二)试分析禹的形象。
第二教时一、检查预习情况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
(见教材)2、划出古今异义的双音词语。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左准绳右规矩中国赐土姓3、找出几例词类活用的现象。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南面朝天4、找出2句含倒装文言现象的句式。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以告成功于天下帝舜荐禹于天下二、学习4-8节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④,乃劳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⑥,致孝于鬼神⑦。
卑宫室⑧,致费于沟淢⑨。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
左准绳(12),右规矩(13),载四时(14),以开九州(15),通九道(16),陂九泽(17),度九山(18)。
令益予众庶稻(19),可种卑湿(20)。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21)。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2),及山川之便利(23)。
①百姓:即百官。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
兴:发动。
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
傅:《尚书》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
一说: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②表木:立木作表记。
表,表记。
③定:指测定。
④伤:悲伤。
⑤劳身:劳累自己,即不怕劳累的意思。
焦思:苦苦思索。
焦,着急,焦躁。
⑥薄:少,使少,即节俭的意思。
⑦致:送达,表达。
⑧卑:使低矮,这里有简陋之意。
⑨沟淢:田间沟渠。
古代渠道深广四尺叫沟,深广八尺叫淢。
这里泛指河道。
⑩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种交通工具。
《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ì,剔)行泥上。
”(11)檋(jú,局):古代一种登山鞋,把长半寸的铁钉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时滑倒。
《正义》按:“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上,后齿短也。
”(12)准:取平的工具。
绳:取直的工具。
(13)规:划圆的工具。
矩:划方的工具。
这里“规矩”指测量高低远近的工具。
(14)四时:可能是指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
(参用《会注考证》引张文虎说)(15)开九州:开发九州的土地。
九州,即冀、兖、青、徐、豫、荆、扬、雍、梁。
又《大戴礼记•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诂》以为“州”为“川”字之误。
(16)通九道:疏通九条河道。
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眼)、淮、渭、洛九条河流的河道。
又《正义》以为“九道”为九州的道路。
(17)陂(bēi,卑):水边,水岸。
这里是筑堤岸的意思。
九泽:指雷夏、大野、彭蠡(lǐ,礼)、震泽、云梦、荥播、荷泽、孟豬、豬野九个湖泊。
(18)度:测量,勘测,即上文的“表木”。
九山:指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墦冢、内方、(mín,岷)九座大山。
(19)众庶:庶民,平民。
(20)卑湿:低湿之地。
(21)均:使均衡。
(22)相:察看,考察。
宜所有以贡:意思是应根据各地所具有的物产来向天子进贡。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于是九州攸同①,四奥既居②,九山刊旅③,九川涤原④,九泽既陂,四海会同⑤。
六府甚⑥,众土交正⑦,致慎财赋⑧,咸则三壤成赋⑨。
中国赐土姓⑩:“祗台德先(11),不距朕行(12)。
”①九州攸同:意思是九州成为统一的了。
攸,所。
同,同一。
按:这句是总说禹治水之功,以下五句是具体分说。
②四奥:四方之内。
奥,同“墺”,四方可定居之地。
③刊旅:开通了道路。
刊,除。
这里是开的意思。
④涤原:疏通水源。
原,同“源”。
⑤四海会同:全国统一,诸侯都来朝会归服。
⑥六府:指六府的物资,即金、木、水、火、土、谷。
府,藏财货处,仓库。
⑦众土:各方土地。
交:都。
正:定,这里指定等级。
⑧致慎财赋:意思是对于交纳贡品、赋税认真谨慎。
⑨咸:都。
则:标准、准则,这里是以为标准的意思。
三壤:指上中下三种等级的土壤。
⑩中国:指九州之中。
赐土姓:指分封诸侯,赐给土地和姓氏。
(11)祗(zhī,支):恭敬。
台:同“以”。
(依《尚书易解》说)(12)距:同“拒”,违抗,违背。
朕:我。
行:行为,这里指各种措施。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①:声教讫于四海②。
于是帝锡禹玄圭③,以告成功于天下。
天下于是太平治。
①朔:北方。
暨:及,到。
②讫:同“迄”,至,到。
③锡:同“赐”。
玄圭:黑色的玉圭。
《正义》曰:“玄,水色。
以禹理水有功,故锡玄圭,多以表显之。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①。
十七年而帝舜崩。
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②。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③,国号曰夏后,姓姒氏④。
①嗣:帝位继承人。
②辟:同“避”。
③南面:登临帝位之意。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帝王见群臣,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
朝天下:意思是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④姓姒氏: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
氏是姓的分支。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这里的“姓姒氏”就是以姒为姓。
三、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思想思考: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赞赏禹:“维禹之功,九州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