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

合集下载

2.4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4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4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4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4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为本课的。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2、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

3、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21:2.4 免疫调节(Ⅰ)

教学设计21: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教学目标1.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 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体液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问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播放“泡泡男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倾听、讨论、回答。

导入本节课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阅读教材免疫系统组成资料。

让学生根据资料,尝试用连线和简单的文字,构建出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2.共同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分析、讨论、回答。

通过分析探究实验,总结免疫系统的组成,训练实验分析能力。

二、免疫类型问题:免疫系统是如何发挥免疫防卫功能的呢?情境:用多媒体呈现flash(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由学生总结归纳出人体免疫防卫功能是由三道防线组成。

设计意图: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

三、第三道防线组成(特异性免疫)1.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课件展示淋巴细胞起源图解,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弄清淋巴细胞的起源。

(1)淋巴细胞起源于哪种器官?骨髓(2)由何细胞分化、发育而来?造血干细胞(3)在什么器官完成分化?分化的结果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发育分化为T细胞,在骨髓发育为B 细胞。

【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1.让学生阅读分析,回答讨论题,关注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得到结论: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22:2.4 免疫调节(Ⅰ)

教学设计22: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提高小组合作的意识。

(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自尊自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

2.《免疫调节》的课件五、授课内容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主要有()()()()()2.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其中一小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成淋巴细胞。

称为()淋巴细胞,简称()细胞。

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淋巴细胞。

称为()淋巴细胞,简称()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如()()()等。

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

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三道防线)1.有关抗原和抗体(1)抗原概念:能引起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癌变细胞等。

特点:1)异物性:一般为()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癌变细胞等2)大分子性:相对分子量通常大于100003)()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化学集团,既抗原决定簇。

(2)抗体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本质:()蛋白分布:主要在血清中,其次在组织液中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机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体液免疫的过程(重点,难点)六、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过程及区别;(3)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

(五)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过程及区别。

(六)、教具准备幻灯片(七)、教学过程与设计1.导入新课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学生:免疫调节。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2.交流与讨论PPT展示HIV病毒师:HIV病毒引起什么疾病?生:AIDS。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免疫调节(第1课时)一、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能力目标: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重点:(1)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三、教学难点: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学生:免疫调节。

播放视频1: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教师:这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历程中又一个历史镜头——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总理专程前往阜阳,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也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艾滋病正在对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发出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而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艾滋病资料的搜集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交流讨论:(1) 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 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 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 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2(5) 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学习。

教学设计20:2.4 免疫调节(Ⅰ)

教学设计20: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一、教材分析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器官移植等免疫学相关信息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对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有较细致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责任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分析,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比较、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科学思维能力。

(2)学会构建概念图(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五、教法和学法学案导学法、PPT、话剧表演、合作讨论六、教学过程程序: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以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引入,展示我们生活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引入课题:免疫调节过渡: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实现,故先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学生明确是免疫调节。

用手机细菌实验引入,用实例说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1.免疫系统的组成出示图片: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图PPT图片: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分布。

指出图片中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等。

PPT图片: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让学生认识各种免疫细胞,并结合“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来说明它们的起源及分化过程。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生物科余岳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从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层次来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应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体液免疫流程图的学习,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免疫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了解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关系让学生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②让学生关注免疫学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液免疫的过程。

2.教学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三、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4节的内容。

是调节人和动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本章的前三节所介绍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机补充,三者一起构成了人和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与前三节一样本节内容知识量大,而且过程复杂。

四、学情分析本校为F组生源,学生生物学基础普遍较差,初中生物知识遗忘率较高。

但学生通过必修3第一章的学习,已掌握了: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是人和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对“艾滋病”的知识也有所了解,对“疫苗”有亲身体验。

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五、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

免疫调节的内容复杂,名词概念多,又是一个微观的过程,从学生身边的免疫实例入手,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利用演示、讲解、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法,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卡通动画等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对于“体液免疫”过程,从易到难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思考,亲身体验等过程内化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七、板书设计第4节 免疫调节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系统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B 细胞、T 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

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1、课程理念: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即提升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重点落实两个理念,即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三道防线,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机制,艾滋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的受损关系。

(2)培养学生水平: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准确看待强化麻疹疫苗接种问题,提升分析、判断水平;教学中出示相关配套的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水平;采用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三道防线的防御机制,逐步形成生命活动平衡协调的观点。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因为上海学生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该内容的,所以对于以上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会有些模糊。

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解释艾滋病的死因。

4、设计思路:(1)理清脉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框架。

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三维度’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协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学会使用免疫学的原理解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观点。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免疫调节的过程。

2. 知识总结: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免疫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列出关键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根据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模拟人体免疫过程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 免疫问题解答:针对课后练习题和补充资料中的免疫相关问题,学生进行解答,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照抄他人答案。

2. 小组合作:第二项作业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6人,共同总结免疫调节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作业需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提交时间:请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作业,是否独立思考,是否积极寻求答案。

2. 知识总结:评价学生对免疫调节基本知识的总结是否准确、全面,能否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问题解答:评价学生对于免疫相关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作业反馈对于学生的作业反馈,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反馈:在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直接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小组反馈:对于小组完成的第二项作业,教师将抽取部分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 个别交流: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将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其解决问题。

4. 集体讨论:教师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重难点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

2.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诠释和演示。

2. 准备免疫调节的实验材料,如抗原、抗体、细胞等。

3. 设计互动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素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调节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并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一、导入新课:起首,我们会提出一些关于免疫系统的问题,例如:“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免疫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新课的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课: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然后,我们会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包括抗原的识别、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我们会应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三、实验探究:学生将有机缘亲自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如淋巴细胞和脾脏等。

他们需要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诠释这些器官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

四、小组讨论:在学生对免疫调节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会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机制;2.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运作过程;3. 了解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文献阅读,内容涉及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如免疫细胞的组成、功能,免疫反应的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阅读文献后,学生需回答关于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理论的至少五个问题。

2. 案例分析:学生需要寻找一个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某种疾病的免疫治疗或疫苗研发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析过程需包含对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3. 实验设计: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免疫实验,例如白细胞计数或抗体反应实验,并讨论实验的设计、步骤和可能的误差。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可抄袭或依赖他人;2. 回答问题: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作业,答案需清晰、准确,且能充分回答问题;3. 分析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部分,需在作业中包含自己的分析、讨论和观点;4. 小组合作:实验部分需体现小组的合作,每个成员需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结果负责;5. 按时提交: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我们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回答问题的质量(50%):作业中的问题回答将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要求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2. 案例分析的质量(30%):分析的全面性、逻辑性以及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3. 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0%):实验设计的创新性、是否考虑了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的可行性将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我们将尽快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对于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等部分,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批改和评分,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我们将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3.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们将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免疫调节课程设计

免疫调节课程设计

中学生物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三道防线)二、教材分析本章前三节已经介绍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基础。

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免疫调节相关的知识,且本节课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于免疫调节的一些知识会有所了解,注重对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三道防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流程图的方式,概括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及其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当下热点问题,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实例,呼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理性对待谣言。

四、重点难点1.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三道线。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等六、教学过程1.从生活实际导入:引用新型冠状病毒的例子,从而导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新课教授:(1)“免疫系统”知识的教授:请学生们自行阅读书上的蓝色背景图片,带领学生们一起读图,并举适当的生活实例来加深印象。

(2)过渡: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病原体,但我们一般不生病,这是为什呢?(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知识的教授:通过举生活实例来讲述三道防线的内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的教授;由此过渡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请学生们先自主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老师在学生的讲述下在黑板上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

在画图的过程中,详细讲解该过程(如抗体、抗原的特点;二次免疫),并要求学生在下面跟着老师一起画图。

3.新课结束:老师根据书上资料分析的案例来巩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

七、设计感悟:1.关注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于机体免疫调节的认识。

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比较强的,联系实际生活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科学地认识实际生活,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伪科学。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必修3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必修3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必修 3 第二章第 4 节免疫调节(第 1 课 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必修 3 第二章第 4 节免疫调节(第 1 课时)》

本节的学习内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三
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
教材分析 生物的学习中、社会热点关注中有所了解,对于学生来
评、引导的作用,我们应该转变思路把学习的时间、空
间还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做到真正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 P35-P36 这一部分内
容,然后完课件上展示的免疫系统的组成的相关问题。
【多媒体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
活评讲解。
老师活动:引导、点评
老师讲解补充:1、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
脾等免疫器官;
2、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说有知识的铺垫,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体液免疫的过
程。
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注重免疫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物学基础
研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科学思维和落实社会责
任;
2、倡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
本节内容多为记忆,理解部分不多,免疫系统的组
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然后同
学之间再进行纠错修正,这样可以重分调动学生的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体液免疫和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后
课例研究综 分组讨论画图写出流程,在本节课中不足之处在于内容

较多,学生理解消化时间不够。

2-4免疫调节(第1课时)

2-4免疫调节(第1课时)

4.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 的西红柿、香蕉,人食用后,体内可 产生特定的抗体,说明这些西红柿、 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B.含有某些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归纳整理,加强巩固。
• 2.尝试用文字箭头图的方法归纳体液免疫 的过程,结合曲线,培养获取信息和识图 的能力;
• 3.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机体的 免疫力。
【学习重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难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自查自纠】(5min)
要求: 1.认真核对答案
2.在书中做好标记
3.快速记忆
自主预习答案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 2.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 胞,胸腺,骨髓,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 巴因子,溶菌酶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吞噬 细胞 2.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专门抗击某种病原体 的蛋白质。
精彩展示(15min)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 和患病程度可以用下图表示:
【课堂反馈】



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 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 量的记忆B细胞

高二年级生物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生物      免疫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二章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中第4节的内容,本模块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容的补充,重在使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从免疫系统的“组成、防卫功能、监视清除功能和免疫学的应用”四个方面来展现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用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二、学情分析免疫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二的学生对本节内容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因此通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碰到的免疫学知识,通过注重生活实际,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3个层次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说出T和B的来源与区别,举例说出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动画和实例来概述免疫系统的的三大防线,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构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2.2能力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自学与讨论,构建过程图中,培养学生自学、比较、分析和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真爱健康、珍惜生命的理念,倡导学生科学为生活,科学为社会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和科学观。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五、教学策略4.1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复杂且抽象,因此通过手机细菌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层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探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图与识图,另一方面通过层层设问及及时追问,培养学生分析、质疑、总结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列举生活的实例,由难化简,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利用多媒体演示,由静化动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效果。

教学设计15:2.4 免疫调节(Ⅰ)

教学设计15:2.4 免疫调节(Ⅰ)

免疫调节(Ⅰ)得病的物质)使人得病。

不要认为自己的抵抗力很强,不会得病的?同学们最好不要对自己的健康发起挑战,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不要认为能使我们治病的病原体只存在于我们能看得到的脏的东西上,其实我们的身体无时不刻不处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中,1、那我们有感觉到不适吗?2、如果有病原体侵入我们的机体,我们可以靠学过的神经调节来对付它吗?3、可以靠学过的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来消灭它吗?4、会影响我们内环境的稳态吗?那我们如何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问题:内环境稳态的调解机制是什么?我们学过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免疫调节。

那么同学们所认识的免疫是什么?对于免疫的概念就是“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个过程。

对于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三方面的内容: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点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知识点3. 体液免疫的过程免疫调节是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P35页,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教师归纳并补充问题:如何区分溶菌酶和溶酶体?教师展示图片并总结:溶酶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而溶菌酶是一种单层膜的细胞器。

并嘱咐学生从名称上不要记混淆。

做两道习题加以巩固。

(导学案)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就与我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有关。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学生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总结:)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像一层一层的护甲在保护着我们!问题:解释打喷嚏、流鼻涕和咳嗽的现象教师总结:打喷嚏刺激到了我们的鼻毛,引起第一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咳嗽是刺激到我们的呼吸道粘膜,粘膜上有许多纤毛,纤毛摆动引发咳嗽,也是第一道防线的防卫功能。

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做题巩固知识点(导学案)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我们先看体液免疫是如何作战的。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用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其中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防卫功能。

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是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教材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相一致,将免疫也作为一种调节方式,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免疫所涉及的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如艾滋病、过敏和接种疫苗,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学生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学生对免疫器官有一定认识,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也已详细的介绍。

这些学过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了2本生物必修课本后,对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图文转换,阅读,分析问题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控”。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应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

通过学生收集泡泡男孩、艾滋病资料等一系列问题讨论展开,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出对免疫调节的学习,提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讲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中,第一、二道防线内容只做简单的回顾。

2-4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公开课)

2-4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公开课)

。 淋巴因子
(填图中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⑸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写出三种) 核糖体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⑹预防接种后,当同种病原体侵入时,免疫 的主要途径是 ⑥⑧⑨ 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3、免疫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C、上皮细胞
B、腺细胞 D、淋巴细胞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体液 免疫过程。 ⑴图中所示的是 ⑵图中c是___ B ___细胞 记忆 d是___ ___细胞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
免疫过程。请回答:
⑶ 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⑷图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e 字母)。
免疫 抗 体 浆细胞产生 活性 淋巴因子 T细胞产生 物质 溶菌酶 多种细胞产生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的清扫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比如唾液、消化液中有溶菌酶)
5.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 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 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D C.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6.打疫苗的原理是什么?
疫苗是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减毒或者灭活 等方法制成的免疫制剂。它仍然能够刺激 动物免疫系统,但它不具有杀伤力。 当动物体首次接触到这种不具杀伤力的 病原体之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抗体和记 忆细胞。记忆细胞会在动物体内很长一段 时间。 当以后动物体再接触这种完好的,具有 杀伤力的病原体时,记忆细胞就会发生作 用,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
《通过激素调节》第1课时教案设计。

艾滋病发展的严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
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

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抗体,所以可从体液免疫开始讨论。

抗体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果觉得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和分析有困难,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分
生归纳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从分
图2-4-1
生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后,将抗体传递给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