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0日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
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和管理负责。
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发布、保护和管理。
各市(州)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保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勘界、日常监管、公布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和管理工作,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是:(一)组织、指导和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调整。
(二)拟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政策,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
(三)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的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根据工作需要,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可以成立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专家组,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行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职责。
(一)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相关部门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规范,建立监管平台,开展遥感监测,负责监控、评估和信息发布,承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日常工作。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湖北省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湖北省(一)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选取原则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的辖区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出发,按照下列原则选定:
(1)国家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区。
(2)重要的涉水国家级及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和重要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跨流域调水水源地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
(3)国家重点湖库水域的水功能区,主要包括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和水库水域的水功能区。
(4)主要省际边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以及内陆与海洋水域功能关系的水功能区。
(二)一级水功能区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一级水功能区共2888个,区划河长177977公里,区划湖库面积43333平方公里,区划成果见表3-1和图3-1、图3-2。
其中,保护区618个,占总数的21.4%;保留区679个,占总数的23.5%;缓冲区458个,占总数的15.9%;开发利用区1133个,占总数的39.2%。
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在钉螺防控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21-10-13修回日期:2023-02-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3297,41571487)。
作者简介:韩东枫,1994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3S 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
E-mail:************************通信作者:李仁东,1962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应用研究。
E-mail:**********.cn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在钉螺防控中的应用韩东枫1,2,3,4,邱娟2,张道熙5,赵娜5,肖瑛6,朱红6,邵奇慧1,2,韩逸飞1,2,李仁东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2.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3.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31;4.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济南250031;5.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6.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
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并将分区结果应用于钉螺控制,有助于防控措施的精细化。
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分区方法,二级分区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分区方法,一级分区以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二级分区基于高程、植被、河渠、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水生态功能指标,通过聚类法合并子流域得到分区单元,并统计各水生态功能区螺情,分析螺情与水生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包括汉江流域水生态区(Ⅰ)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区(Ⅱ)。
二级区9个,二阶聚类凝聚和分离的轮廓测量值为0.4和0.3,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二级分区按钉螺分布及流域地理环境要素特点可分为3类,分别为长江过境类(Ⅰ-3、Ⅱ-2、Ⅱ-5、Ⅱ-6)、丘陵主导类(Ⅰ-1、Ⅱ-1、Ⅱ-3)及河渠主导类(Ⅰ-2、Ⅱ-4)。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10•【字号】鄂政办发〔2016〕72号•【施行日期】2016.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7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10日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
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和管理负责。
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发布、保护和管理。
各市(州)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区实施保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勘界、日常监管、公布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和管理工作,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是:(一)组织、指导和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调整。
(二)拟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政策,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
(三)指导、协调生态保护红线的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作者:刘瑛蒲云海郝涛石道良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1年第01期摘要:简要概述了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其他保护地交叉重叠、范围边界和总体规划、土地权属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背景,对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对策建议中图分類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1-0063-06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and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Hubei ProvinceLiu Ying Pu Yunhai Hao Tao Shi Daoliang(Wildlife Conservation Chief Station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9)Abstract: 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Hubei Province.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etting,staffing,overlapping with other protected areas,scopeboundary and overall planning,land ownership and other aspects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nature reserve system with national park as the main body,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n Hubei Province.Key words: Hubei Province;current situation of Nature Reserv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鄂政发[2012]106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12.21【实施日期】2012.12.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各地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要求以及本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对本地区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的定位和边界、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并认真组织实施。
省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2012年12月21日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主要问题第四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开发原则第四节重大关系第三章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第一节主要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四章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第一节区划方案第二节重要指标统计分析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八章能源与资源第一节主要原则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九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区域政策第二节绩效考核评价第十章规划实施第一节职责分工第二节实施机制附件1:湖北省禁止开发区名录附件2:其他重点开发的城镇附件3:附图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山地平原兼有,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国土空间自然禀赋优势突出。
湖北生态功能区划简本全解
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写本)湖北省环境保护局2004年12月湖北省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坚卫副省长副组长:夏贤忍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家志省环保局长成员:熊茂浩省计委副主任周顺民省财政厅副厅长张感山省水利厅副厅长余胜伟省农业厅副厅长詹世良省建设厅副厅长林志慧省交通厅副厅长阎新民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天汉省旅游局副局长张和坤省林业局副局长刘晓鸣省环保局副局长湖北省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晓鸣湖北省环境保护局自然处处长:李炜技术承担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协作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技术负责人:方芳沈渭寿技术组成员:望志方燕守广张彗说明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及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湖北省环保局在全省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于2004年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审稿)》,并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依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编。
同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环保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局、省旅游局等8个部门召开了《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审稿)》部门论证会,会后依据各部门意见进行了详细修改,于2005年编制完成《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批稿)》。
此后又经过长达一年多的修改和审定,完成了《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全部修编工作。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系统研究区域生态因子及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空间分异规律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为生态系统资源信息的配置提供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框架。
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生态系统学理论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功能为主要目标,保障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确保生态功能发挥的稳定性、生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生物资源保护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是:1、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2、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敏感区;3、明确各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4、整合全省资源,评价不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明确各功能区发展方向,指导分区发展。
生态敏感区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保护工作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定性型管理向定量型管理转变、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是科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指导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功能区,明确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以指导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主导功能原则: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域,以生态调节功能优先;在具有多种生态调节功能的地域,以主导调节功能优先。
区域相关性原则: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区域间生态功能的互补作用,根据保障区域、流域与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分析和确定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
协调原则:生态功能区的确定要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种专项规划相衔接。
分级区划原则: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应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相衔接,在区划尺度上应更能满足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微观管理的需要。
3.目标(1)分析全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问题、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明确各类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保护目标,划定对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起关键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
(2)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思想,改变按要素管理生态系统的传统模式,分析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提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
(3)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区划方法与依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是在生态现状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提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湖北省主体功能规划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录序言(6)第一章规划背景(7)第一节自然状况(7)第二节综合评价(8)第三节主要问题(10)第四节面临挑战(12)第二章指导思想(13)第一节开发理念(13)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15)第三节开发原则(18)第四节重大关系(22)第三章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24)第一节主要目标(24)第二节战略任务(26)第三节未来展望(28)第四章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31)第一节区划方案(31)第二节重要指标统计分析(33)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35)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35)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37)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46)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53)第一节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53)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57)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68)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72)第一节功能定位(72)第二节管制原则(73)第三节近期任务(77)第八章能源与资源(79)第一节主要原则(79)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81)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82)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83)第九章保障措施(85)第一节区域政策(85)第二节绩效考核评价(95)第十章规划实施(98)第一节职责分工(98)第二节实施机制(101)附件1:湖北省禁止开发区名录(104)附件2:其他重点开发的城镇(111)附件3:附图(113)序言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山地平原兼有,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国土空间自然禀赋优势突出。
随着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湖北省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湖北省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从现在起至2020年,将是湖北省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快速变化的新阶段。
将国家战略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打造高效、协调和可持续的省域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是缩小省内不同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全省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空间均衡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以襄樊市为例
以 襄劈 韦为 例
张 游 ’ 陈若夫 陶 荣 。
( . 国 地 质大 学 ( 汉 )资 源 学 院 ;2. 州 市土 地 勘 测 规 划 院 ,3. 北 省 土 地 勘 测 规 划 院 ) 1 中 武 荆 湖
摘 要:本文通过将土地利 用现状 图、 地形地貌 图、土壤 图等若干 图件叠置分析 ,运 用M P I等先进信息技术 ,采用定 A GS 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襄樊市进行二级功 能划分 ,得到 4 个一级生态 区,1 个二级生态亚 区,该划分方案为襄樊市维护 1 市域生态安 全、保育市域 生态环境提供科 学依据 。 关键 词 :生态功能 区划 分 区方 案 襄樊市
圜囊 鐾
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 划分成不同生态功 能区的过程。 本文以襄樊市为划分对象 , 依据市域生态功能区划 的 目的、原则和方法 ,得到襄樊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1生态功能 区划原则 .方法 11原则:①生态安全 原则。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生态 . 系统 自身 结 构 是 否 受 到破 二 是 生 态 系统 所 提 供 的 服 务 是 否 满 足 人 类 的 生 存需 要; ②区 域 共 轭 性 原 则 。即分 区单 元 是 个体的 、不重复出现的 ,在空问上是连续 的;③相似性与差 异性原则 。在同一均质区域内 ,其 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 ,不 同区域之间 ,生态因素具有差异性;④刚性与弹性 结 合 原 则 。 态 功 能 区 划 应 以 可 持 续 发 展观 作 长远 的刚 性 指 生 导原则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及适宜的 调整 。 1 . 2方法:本次规划分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手段,主导标 志 、聚类分析和图形叠置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 。具体为采用土 地 利用 现状 图 、地形 图 、土壤 侵蚀 分级 图 、植 被 类型 图和 土壤 类 型 图等 图件进 行 图形 叠置 , 过G S 通 I处理 , 得到 区划 界线 。 从而 2研 究 区概 况 襄樊市位于湖北 省最北部 ,是连接 中原大地和汉江平原 的纽带 , 土地总面积占湖北省总面积的 1. 地处我国地貌 06 ‰ 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地带 , 其地势 自西北 向东南倾斜 , 中部低平 , 呈不规则矩形 。 地貌类型多样 , 地形复杂多样 , 分 为西部 山地 、 中部 岗地平原和东部低 山丘陵三个地形区。 全境 呈现 山区面积大 、 平原面积小的特点。 其有着特殊的地形—— 湖北著名的 “ 鄂北 岗地” 其坡度在 l 。一 1 。之间 , , 0 5 漫岗起 伏,遇到暴雨易 引起水土流失现象 ,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3生态功 能区划分方案 襄樊市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案在国家环饿 局编制的 中国综 合生态区划方案》基础上进行的, 参考傅伯杰等人 中国生态区 划方案)所划分的区域,襄樊位于 3 ) 级区的 I 、 长江中游平原 农业湿地生态区。 在此基础上, 对襄樊市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划分。 31 态 1 区 — — 生 态 区 .生 级 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规 程要 求 l 区划应维持区内气候特 级 征 的 相似 性 与地 貌 单 元 的 完 整 性 。 区域 的 界 定 办 法 为 :在 其 统 计 各 区地 貌 类 型面 积 的 基 础 上 ,确定 其 主导 属 性 类 型 , 并 按面积比值 大小进一步确定辅助属性类型 。 由于襄樊市内主
湖北十堰市茅箭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v esi t cbs reooi l os utn poetnp nigo a ndsit i ce i ai f cl c ntci .rt i l nn fM @a ir . d nf i so g ac r o co a tc Ke od Maj ndsitEooi lu ci ei azt n Eooia cnt co yw rs oi ir ;cl c ntm rgo lai ;cl cl osut n a tc g af  ̄ ni o g r i
Su yOlh x lgcl t cinR go amlo fMaj nDirc fS i nOt bi rvne td iteV oo i m t ein l t no aF o i oi s i o hy yi Hu e P o ic a t t a n L1 i ta ( e l B Muipl nt t o cec i eh o g no ai ,ej 1O 4) Me e nc a si e fsi emdTcnl yIfm ̄ o B i i I t u n o tn  ̄ OO 8 Abt c I i s d , k gMaj nds 1 f hynct i H bi r ic s s ,ae ntentr eg piacaat ii f}sei , s a t nt s t yt m oi i S i i u ePo nea e ebsdo a a gor hcl hrc r tso t go r h u a a c o a yn v aa h ul a e sc lr n i
生态环境建设 是关 系到区域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 问题 , 而 生态功能区划为 区域生 态建 设 与环 境保 护规 划 提供 了科 学
2 生 态环境现状及 存在 问题
2023宜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及成果动态更新工作方案
宜昌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及成果动态更新工作方案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12023)19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23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电(2023)11号)精神,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市委七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调整工作,建立健全全域覆盖、分类管理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为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坚实支撑。
(一)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及成果更新调整工作全部完成,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在重大战略决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实施应用机制基本建立。
(三)工作原则按照“充分衔接、各有侧重、协同发力、分步推进”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系统评估衔接情况,及时总结试点经验。
坚持全市统筹、部门协同,在坚守底线、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衔接各级重大发展战略、规划,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最新要求,分区分类动态更新相关成果。
二、重点任务(一)开展衔接评估1.开展“两项制度”衔接机制研究。
分析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两项制度”)基本情况,研究“两项制度”的管控要求、衔接路径和机制,从基础数据、基本格局、分区成果和管控要求等方面,分析衔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机制和改进方向,提炼工作模式。
湖北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展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 然 资源供需不合 理 , 省生态赤 字逐渐 增加 ; 自 湖北 自然
资源组分结构变化明显 , 牧草地 、 化石燃料用地扩 张速率过 快 ; 生态足 迹多样性 指数虽有显 著增长 , 但生 态足迹 整体分配不均 ; 万元 GD P生态足迹下降趋势 明显 , 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 态经济 系统 发展 能力虽呈现 上升 生
趋势 , 但现状欠佳 。因此 , 积极 调整 能源 消费结构 和 自然资源分 配利用方式是 促进湖北 省生态 环境可持续 性发 展的关键 。
关键词
能值分析 ; 生态足迹 ;生态 环境 ; 可持续发展 ; 湖北省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3 5 (02 0 —0 20 10 —4 6 2 1 )40 8 —7
展, 已成 为中国未来发展 的长久 战略选择 。生 态文 明 之间的差值来判断湖北省内资源供需与 自 然禀赋之
是 自然 资源分配利用 中相对重要 的一部分 , 自然 资 问的安全 和谐 状况 , 而 衡量 区域 环 境 的可 持 续 发 而 从 源等 战略性储备 物 资 的使 用 状况 也 已经严 重影 响 到 展 能力 , 提供 建 议 。 同时还 引入 生 态 足迹 多样 性 并 区域 经济 、 生态等方 面的可持续发展 。 指数、 万元 G DP生 态 足 迹 、 生态 经 济 系 统发 展 能 力 2 0世纪 8 代 , 国著 名 生态 学 家 Od m 提 等 指标来 衡 量 区域 生态 环境 的可持续 性 与 自我 更新 0年 美 u 出 了能值分 析理 论 , 认 为各 种 系 统 都是 由不 同能 调 节能 力 , 他 对湖北 省 生 态可 持续 性 进 行 多 方 位分 析
2020年(旅游行业)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_
(旅游行业)湖北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_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00九年六月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宪生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副组长:李春明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田承忠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湖北省副省长成员:卢焱群许克振彭军林志慧徐佑林李德炳张学锋张达华潘细汉生态专项规划编制组:组长:李德炳省建设厅厅长副组长:张学锋省建设厅副厅长彭军省发改委副主任陈新武省国土厅副厅长徐佑林省交通厅副厅长郭志高省水利厅副厅长余胜伟省农业厅副厅长吕文艳省环保局副局长刘晓洪省林业局副局长潘细汉省旅游局副局长成员:李斌徐新桥刘宪明黄平李红邱实徐玉红房小牧严圣华胡海燕赵威叶小平敖鹰蒋红翠常贤波苗欣徐文学李庆国丁欣荣王林余志中童建新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依据与编制特点 (2)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 (2)(一)主要法律法规 (2)(二)主要行政文件 (2)(三)主要规划依据 (3)第二节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 (3)(一)规划范围 (3)(二)规划期限 (3)(一)工作特点:多部门分工协作 (3)(二)技术特点:整合引导型规划 (4)第二章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评价 (5)第一节圈域概况 (5)(一)自然地理概况 (5)(二)社会经济概况 (6)第二节资源特征 (7)(一)森林资源 (7)(二)动植物资源 (8)(三)水资源 (8)(四)农业资源 (9)(五)矿产资源 (9)(六)文化旅游资源 (9)第三节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10)(一)生态价值总体评价 (10)(二)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11)(三)重点旅游集散地及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11)第四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8)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8)(一)总体目标 (19)(二)阶段目标 (19)第三节规划任务 (20)第四节控制指标 (21)第四章生态空间格局与功能构建 (24)第一节整体生态格局 (24)第二节生态功能构建 (25)(一)秦巴山地北亚热带常绿一落叶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6)(二)长江三峡水库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8)(三)武陵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9)(四)鄂中北丘陵岗地农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1)(五)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2)(六)鄂东北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4)第三节生态利用区划 (35)第五章生态文化旅游支撑与保障 (38)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管制 (38)第二节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42)(一)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42)(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 (43)(三)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44)(四)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45)第三节主要集散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8)(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9)(二)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 (50)(三)旅游服务 (50)第四节重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1)(一)“一江两山”区 (51)(二)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区 (54)(三)荆楚文化旅游区 (55)第六章生态保护与建设统筹规划 (58)第一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策略 (58)第二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60)(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60)(二)森林资源保护 (61)(三)森林生态修复 (62)(四)生态景观林建设 (63)(五)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63)第三节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63)(一)生态农业布局 (64)(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 (65)(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65)(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6)(五)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66)(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67)(七)生态农业建设项目 (67)第四节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 (68)(一)生态城市建设 (68)(二)生态镇(乡)建设 (71)(三)生态村庄建设 (75)(四)生态家园建设项目 (78)第五节污染控制工程 (79)(一)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79)(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80)(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 (81)(四)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82)(五)污染控制工程项目 (82)第六节国土保护与整治 (83)(一)土地资源的保护与优化利用 (83)(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 (84)(三)地质灾害防治 (85)(四)国土整治工程项目 (85)第七节水利生态保护与建设 (86)(一)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86)(二)防洪减灾工程 (87)(四)水土保持工程 (87)(五)生态水利工程项目 (87)第八节建设工程项目库汇总 (88)第七章主要交通线沿线生态保护与建设 (89)第一节主要道路网沿线生态保护与建设 (89)(一)主要道路网界定 (89)(二)生态道路建设要求 (90)(三)主要道路沿线生态保护与维护 (90)(四)主要道路沿线镇村环境整治与污染控制 (91)第二节主要航道沿线生态保护与建设 (93)(一)主要航道界定 (93)(二)生态航道建设要求 (93)(三)主要航道沿线生态保护与建设 (93)(四)主要航道沿线城镇环境整治与污染控制 (94)第八章先期启动项目规划 (96)第一节先期启动建设目标 (96)第二节先期启动建设重点 (96)第三节先期启动项目构建 (97)(一)生态林业建设 (97)(二)生态农业建设 (97)(四)污染控制工程 (98)(五)国土整治工程 (99)(六)生态水利工程 (99)第九章规划实施 (100)第一节规划实施效益 (100)第二节规划实施保障 (101)(一)政策法规与规划保障 (101)(二)组织保障 (103)(三)资金保障 (104)(四)科技保障 (107)(五)全民参与保障 (108)(六)监管能力保障 (109)第三节对下一步规划编制建议 (110)附表 (112)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文件精神,着力增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功能,把鄂西建设成为综合性旅游圈、生态文明圈、特色文化圈、科学发展圈,促进鄂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2009—2020)》,编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0.13•【字号】鄂发[2009]25号•【施行日期】2009.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09年10月13日鄂发[2009]25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湖北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
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拥有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神农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对我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坚持尊重规律、善待自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坚持实践创新,注重制度建设,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宣传引导,鼓励全民参与,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全社会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n n n Hu e P o i c o me ti b i r vn e,t i p p r c ri so tt e a p a s n fe o—e vr n n a e stvt n c l gc ls r ie f n — h s a e a r u h p r ime to c e n i me tls n i i a d e o o ia e v c u c o i y
t n i o a c i t e b ss o c i mp r n e O l h a i fe o—e vr n n a r s n i ai n e a u t n S i e o i n,a i a n,wae n io me t n o t n i me t lp e e tst t v l a i . o l r so o u o o c d ri t re v r n n ,a d d o g t l o r ee t d i h o re o c r u h —f d a e s lc e n t e c u ' fe o— e v r n n a e st i p r ie n . B o ie s t r tc in,wae o s r a o s n i me t l n i vt a p as me t id v ri p o e t o s i y y o tr n ev — c
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 了科 学依据 。
关键 词 : 态 功 能 区 划 ; 态环 境 敏 感 性 ; 态 服 务 功 能 ; 北省 生 生 生 湖 中图分类号 :111 X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Re e r h n n Hu e r v n i lRe i n l a in o o o i a u c i n s a c i g o b iP o i c a g o a i t fEc l g c lF n t z o o
2 Hue Po ica A ae fE v o m na Sine Wua 3 0 2 C ia . b i rv i cdmyo n i n e tl cec , hn4 0 7 , hn ) n l r
Ab t a t Ac o d n o c a a t r t fp y ia e g a h n o i s r c : c r i g t h r c e si o h sc l o r p y a d s co—e o o c d v lp n ,man q e t n n e O—e v— i c g c n mi e e o me t i u si so C o ni
Z u Cha g i ,Ya h u u n ,Fa g F n o n xn nS o g a g n a g
( . aj gIs tt o ni n na S i c ,Miir f n i n na Poet n aj g2 0 4 , hn ; 1 N ni tue f vr me t ce e n ni E o l n ns yo v o metl rt i ,N ni 10 2 C i t E r co n a
础上 , 别开展 全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 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生 态环境敏 感性评价选取 土壤侵蚀 、 分 酸
雨、 水环境 、 涝等敏感性要素 , 旱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选取 生物 多样性保护 、 水源涵养 、 洪水调蓄 、 态系统 生
产 品提 供 等 重 要 性 要 素 。 以遥 感 与地 理信 息 系统技 术为 依 托 , 确 各 项 评 价 的 空 间 分 布 格 局 , 定 不 同 区域 的 明 确
生态功能。根据生态功能 区划等级 划分依据与命名原则 , 出了湖北省生态功能 区划方案 , 湖北省分为 5个 提 将
一
级 区( 态 区 ) 1 生 ,1个二 级 区 ( 态 亚 区 )2 生 ,5个 三级 区( 态 功 能 区 ) 为 不 同地 区土 地 利 用 、 业 布 局 和 生 态 生 , 产
t n l o w tr dut e t n trg , r css m rd cs u pyn r sl tdi tecus f clg a sriefnt n i ,f d ae js n dsoae ai eoyt po ut sp ligae ee e oreo ooi l evc ci o o a m a d e c nh e c u o
湖 北 省 生 态功 能 区划 研 究
邹 长新 燕 守广 ‘方 芳 , ,
(.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 究所 . 江苏 南京 20 4 ; . 10 2 2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湖北 武汉 40 7 ) 30 2
摘
要: 根据湖北省 自然地理特征 、 会经济发展 特点及 存在 的主要 生 态环 境 问题 , 生态环境现状评 价的基 社 在
第3 5卷第 6期
21 00年 6月
E]
环境科学与管理
吸 oNM哐 NTAL Cm NCE S AND ANAGEM瞳NT M
V L3 0 5 Nn 6
J n 0 0 u e2 1
文章 编号 :6 4— 1 9 2 1 )6- 1 9-0 17 6 3 (0 0 0 0 3 5
i o t n e a p as me t S p o t d b h n S t c n q e mp r c p r ie n . u p re y t e RS a d GI e h i u s,t ep t r so e s ai l it b t g i a h a p a s me t s a h at n f h p t sr ui n e c p r i e t ad i n e 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