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2013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3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江苏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2013年,江苏省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抓好十项举措,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两个率先”迈出新步伐。

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59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8%。

人均GDP 74607元,比上年增加6260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2047美元。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从产业结构看,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49.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

从所有制结构看,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7.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3%,提高0.6个百分点。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预计全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4%以上。

全年江苏省授权专利量23.9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68万件,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跃居全国前列。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削减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新进展,全年分别淘汰炼铁、焦炭、水泥等落后产能210万吨、60万吨和328万吨,淘汰平板玻璃262万重量箱。

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粮食总产量684.6亿斤,比上年增加10.1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十连增”。

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亩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亩产89.9公斤,比上年增加3.8公斤;油料亩产193公斤,增加7公斤。

全年生猪累计出栏3049.6万头,比上年增长0.2%;年末存栏1787.3万头,增长0.7%;家禽出栏8.0亿只,比上年下降9.6%;年末存栏3.2亿只,下降12%。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3年,我市工业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主基调下,深入推动“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活动有序开展,以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同步发展为中心,高度重视大企业(集团)培育工作,不断加大“两访两帮”力度,我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一)经济效益整体态势较好。

截止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9.61亿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05.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8.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6个百分点。

(二)四大支柱产业增长迅速。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企业户数为1475家,比上年增长17.2%。

其中机械电子企业为324家,比上年增长45.3%;纺织服装企业为312家,比上年增长23.8%;林木加工企业527家,比上年增长8.2%;酿酒食品312家,比上年增长5.1%。

酿酒食品业总量最大,机械电子业增速最快。

以“洋河酒厂”为代表的酿酒食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9.28亿元,占全市支柱产业总量的31.7%,增长11.9%;以“天能电池”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6.67亿元,增长41.0%,高于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5.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3.7个百分点。

以“箭鹿毛纺”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0.19亿元,增长33.8%;以“东佳木业”为代表的林木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37亿元,增长26.1%。

(三)结构调整积极稳步推进。

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截止2013年末,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52.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6%,与上年相比,下降2.8个百分点。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02月20日 16:24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两个率先”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6.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094.0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26421.7亿元,增长9.8%。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607元,比上年增长9.3%。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24297元,比上年增加10703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1∶49.2∶44.7。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596.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比重为45.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7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GDP比重达67.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2.3%,分别比上年提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45.1万户,比上年增长10.5%,注册资本47568.1亿元,增长12.4%;个体户379.4万户。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

年末城镇化率为64.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苏中、苏北大部分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44.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第一阶段任务,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5%。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7.17•【字号】宿政办发〔2013〕154号•【施行日期】2013.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湖滨新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市洋河新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7月17日宿迁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和《江苏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建立质量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宿办发〔2012〕58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2013年我市质量工作重点,现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组织实施质量强市建设1.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入推进市委常委会“议质”制度等十项质量工作制度。

市政府召开“市长抓质量”现场办公会和“分管市长抓质量工作推进会”,推动质量强市建设深入开展。

(市政府办、市质监局牵头,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2.健全督查考核机制。

建立质量强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质量强市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市质监局牵头,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二、深入开展质量强企活动1.推进企业升级工程。

2013年全市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2013年全市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2013年全市经济情况调研报告2013年,面对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早谋划、早部署,狠抓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生产喜获丰收。

2013年,全市农业生产整体形势较好,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扶贫项目大力推进、高效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增加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农业呈现良好发展。

2、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8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增加值48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其中,20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一是重工业生产提速。

2013年,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增速快于轻工业0.4个百分点。

二是小微企业增势强劲。

2013年,全市小微企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1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

三是园区工业快速增长。

2013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4.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5%。

2013年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

2013年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两个率先”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6.1亿元,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094.0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26421.7亿元,增长9.8%。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607元,比上年增长9.3%。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24297元,比上年增加10703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1∶49.2∶44.7。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596.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 比重为45.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7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GDP比重达67.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2.3%,分别比上年提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45.1万户,比上年增长10.5%,注册资本47568.1亿元,增长12.4%;个体户379.4万户。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

年末城镇化率为64.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苏中、苏北大部分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44.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第一阶段任务,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5%。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宿迁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发展、九比竞赛”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九个小城市开始起步,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

一、综合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

全市人均GDP 达35484元,折合5730美元,比上年增长11.9%。

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签订亿元合同项目355个,实现亿元开工项目244个,完成亿元竣工项目177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7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到13.8:47.8:38.4,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和0.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制订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宿迁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历年全市开发区-十五-以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2001-2018)

宿迁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历年全市开发区-十五-以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2001-2018)

2017年
109.84 943 7 51 888.15 773.63 25684 6346 2899 3473.91 2588.27 156.43 209117 41.02
2018年
456 10 81
31992 5891 3165 2995.27 2000.29 135.23 236961 41.29
79.07
42446
60745
107155
25.70
28.70
36.10
摘编自《宿迁统计年鉴2019》
2011年
39.60 357 158 199 438.16 336.65 24015 2700 2162 1122.60 888.55 105.00 185300 42.45
2012年
63.00 263 97 166 500.04 386.47 34813 2693 2212 1407.44 1245.47 165.99 265079 35.41
6.10
2005年
17.68 587 42 29 52.13 33.37 4152 878 848 81.71 77.8 4.33 8887 10.44
宿迁市历年全市开发区"十五"以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2
2006年
2007年
20.36
22.45
691
467
128
119
104
138
113.59
187.40
2013年
75.46 343 75 248 619.57 535.82 46339 4604 2448 2454.15 1635.30 199.64 298292 38.34
2014年
81.11 317 108 190 728.97 611.67 47997 4862 2669 3047.92 2262.11 214.57 313893 39.31

2013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3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3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生产总值59162亿元、粮食总产量684.6亿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982.5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145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6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38元......日前,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13年江苏经济发展“成绩单”。

据了解,2013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加快转型升级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两个率先”迈出新步伐。

江苏省生产总值5.9万亿人均GDP超1.2万美元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徐劼介绍,经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9162亿元,按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6.1932计算,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合9952.74亿美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

其中,人均GDP74607元,比上年增加6260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2047美元,继2012年后再次突破1万美元。

江苏的经济总量自2005年以来,连续跨越两万亿、三万亿、四万亿和五万亿台阶,2013年接近六万亿,在经济总量较大的情况下,经济每增长1%对应的增量也日益扩大。

“比如2012年GDP增长10.1%,当年经济增量是4948亿元;2013年GDP增长9.6%,增量是5104亿元,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增量扩大,2013年比上年净增156亿元。

”2014年,全省调低了经济增长的调控目标,增速定在9%左右。

对此,徐劼表示,适当的增速回调既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又能够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留出空间,可以把发展的着力点真正转到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和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

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全国“五连冠”2013年江苏省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从产业结构看,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

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5%。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宿迁市上下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发展、九比竞赛”活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呈现“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稳中求快”的特点。

2014年,挑战和机遇并存,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大投入、强化招商,确保经济发展换挡不降档,牢牢占据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档。

一、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领先全省2013年,全市经济呈现高开企稳态势,增速仍然保持较快水平。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2%、12.7%和12.7%。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全省快2.9个百分点。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4.9:47.1:38.0调整到2013年的13.8:47.8:38.4。

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GDP达35484元,折合5730美元,比上年增长11.9%。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领先。

全市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1,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比全省快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比全省快6.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比全省快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0%,比全省快0.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9.0%和20.0%,比全省快18.5和19.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3%和27.8%,比全省快6.9和1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9%和12.7%,比全省均快1.3个百分点。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宿迁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发展、九比竞赛”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九个小城市开始起步,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

一、综合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

全市人均GDP 达35484元,折合5730美元,比上年增长11.9%。

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签订亿元合同项目355个,实现亿元开工项目244个,完成亿元竣工项目177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7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到13.8:47.8:38.4,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和0.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制订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宿迁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发展、九比竞赛”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九个小城市开始起步,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

一、综合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

全市人均GDP 达35484元,折合5730美元,比上年增长11.9%。

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签订亿元合同项目355个,实现亿元开工项目244个,完成亿元竣工项目177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7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到13.8:47.8:38.4,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和0.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制订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0%,较上年提高1.0百分点,为三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1.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9.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2.6个百分点,创四年来新低。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

“七升”即食品上涨4.3%,烟酒上涨0.3%,衣着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 1.0%,居住上涨 2.5%。

“一降”即交通和通信下降0.5%。

图1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曲线图单位:%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预评估,列入“创模”规划的162个重点工程中,在建的和已完成的占93.8%。

新建污水处理厂(含乡镇)19个,污水处理能力近15万吨/日。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实施“十二五”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33个项目完成率达54.5%,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市区18条河流实施“一河(湖)一策”,制定内河三年整治方案,已有12条黑臭河流完成综合整治。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市区空气质量提升行动,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态势。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显著,结构优化仍需努力;企业运行效益有所下滑,居民增收步伐减缓;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统筹发展仍需努力;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环境保护仍需加大力度;政府管理职能有待改进,服务意识、行政效能尚需进一步强化等。

二、农林牧渔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

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58.69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859.07万亩,比上年增加1.28万亩。

受不利天气影响,粮食产量小幅减产但仍属丰收,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丰”。

全年粮食总产375.99万吨,比上年减少12.76万吨,减产3.3%。

其中,夏粮152.59万吨,比上年减少7.22万吨,减产4.5%;秋粮223.4万吨,比上年减少5.54万吨,减产2.4%。

林业生产成绩显著。

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年造林11.7万亩,植树1625万株,完成抚育面积25万亩、试点示范面积2万亩。

建设村庄绿化示范村62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56个、森林生态示范村6个。

发展以林药、林菌、林禽、林渔为重点的林下经济模式近30个,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0个,示范面积2.2万亩,推广面积14.3万亩。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9.3%,居全省第二,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畜牧业生产遭遇疫情受挫。

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养殖受阻,畜牧业发展速度减缓。

全年生猪出栏260.75万头,比上年下降0.3%;年末存栏146.74万头,比上年增长 5.5%,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66.8%。

全年家禽出栏9179.25万只,比上年下降3.3%;年末存栏3906.09万只,比上年增长2.7%。

渔业养殖稳步提升。

加强现代渔业产业园、精品园、示范场(基地)和示范村创建工作,完善水产苗种繁育体系。

全年繁育水产苗种21.35亿尾,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建成苏北最大鳜鱼苗种繁育基地;新增设施渔业面积1.43万亩,累计达11.78万亩,占可养殖面积比重的19.1 %;全市新增无公害水产品3个,累计达25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面积达56.19万亩。

水产品产量25.65万吨,比上年增长2.7%。

现代农业发展较快。

三县两区全部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苏中、苏北率先实现县区全覆盖。

新增设施农业8.39万亩,累计达91.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3%。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63个,累计达883个。

在全省率先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奖补资金。

年还末拥有家庭农场4031个,专业大户7376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59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42.6%。

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2.8亿元,实施土地治理面积21.7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25.3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为46.6%。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0.6%。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

按企业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长16.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48.1%;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长12.1%,小型企业增长23.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1.0%,重工业增长29.5%。

全年工业用电量94.86亿千瓦时,增长18.7%。

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增长27.3%;实现利税439.61亿元,增长29.1%。

其中利润305.83亿元,增长28.1%。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

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509.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8%。

酿酒食品业总量最大,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6.5%。

机械电子业异军突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3.8个百分点。

表1 2013年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完成情况表骨干企业队伍发展壮大。

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169户,其中大型企业20户。

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1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5.6%;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213.01亿元和154.1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8.5%和50.4%。

26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比上年净增8户。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

列入全市统计范围的工业产品共124个,其中66.1%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37个,占29.8%。

表2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建筑业稳步发展。

全市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57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完成竣工产值464.41亿元,增长1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044.52万平方米,增长2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14.89万平方米,增长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再上新台阶。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投资6.69亿元,下降13.5%;第二产业投资831.45亿元,增长25.0%;第三产业投资452.61亿元,增长28.2%。

从项目规模看,项目个数和投资总规模均有所增长。

全年共有1618个施工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比上年增加210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1243个,增加238个。

项目计划总投资219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56.95亿元,增长9.2%。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

全市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411个,比上年增加23个,占施工项目数(不包括房地开发企业项目)的25.4%。

亿元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占全市项目投资完成额的64.5%。

工业投资占比超六成。

全市工业投资完成83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占全部投资的64.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滞后,高能耗行业投资增长较快。

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完成8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完成投资1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300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9.7%。

施工面积3835.33万平方米,增长50.3%。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008.30万平方米,增长56.8%。

新开工各类房屋面积1237.85万平方米,增长15.9%。

其中住宅952.99万平方米,增长15.3%。

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822.73万平方米,增长59.0%。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745.18万平方米,增长69.5%。

表3 201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表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国内消费稳步增长。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44亿元,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6.99亿元,增长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