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地区,并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新型城镇化不仅强调人口的转移,更注重人居环境的提升和城市治理的完善。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
本文将介绍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发展模式。
1. 资源型城镇化资源型城镇化是指基于资源优势推动城镇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开发和利用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来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资源型城镇化着重于挖掘和利用矿产、水资源或其他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种发展模式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经济。
2. 产业型城镇化产业型城镇化是指通过培育和发展特定的产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这种模式通过吸引外来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建设产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型城镇化也注重提升产业链条的完整性,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种模式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3. 人才型城镇化人才型城镇化是指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和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这种模式注重打造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创新平台,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人才型城镇化特别适合在科技、文化和创意产业方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4. 环保型城镇化环保型城镇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保型城镇化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环保型城镇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
中国城镇化的五个问题
中国城镇化的五个问题作者:杨伟民来源:《小康》2014年第13期中国的城镇化远比工业化复杂,这就需要全社会加强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里面我也根据我的工作,简单地谈谈几个问题,希望大家一起研究。
一是落户问题。
过去农民工想落户但政策不让,现在户口制度准备改了,希望农民工落户了。
据各种各样的调查,农民工不太愿意落户,原因是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可能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就能统统解决的,所以不可能给农民一个可预见的、全面的分析。
也就是说在城市里住哪儿,能不能获得平等的公租房,社会保障怎么办,医保、养老保险能不能无缝衔接。
特别是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怎么办?是收回还是流转,如果可以流转是在本村流转还是跨地区流转等等,很多问题都没有明晰的政策和界限。
二是布局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解决1亿人口的落户问题,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落户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我们转移的趋势是愿意进入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
规划的愿望和实际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背后的原因,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发展程度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公共服务好的往往是特大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这样经济发展布局和人口分布的要求不完全一样。
三是土地问题。
宏观来看,中国目前的建设用地足够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加上各地规划的城市新城新区足够装下所有人,但是每个城镇都说我不用你,这个问题就是人到哪儿去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某一个城市的供给是有关部门根据行政区分配的,由于土地就是钱,所以所有地区都要给一定量土地指标,而且各地区规模不能差距太大,同一类型的城市,这样的话就带来了城镇化过程当中两方面的人民币失衡。
一方面是总量上的失衡,另一方面是空间结构上的失衡,流入地人多地少,相对于流入的人来讲,地的供应是少的,导致地价和房价高。
流入地人口很多,但是相反来说,城镇化必然有一些地区是流出的,不光是城乡之间的问题,流出地整个地方人流出了,但是地不能不给,结果房子建起来了,人没了。
现在房地产业积累了一些问题不能不说是和人地失衡有关。
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
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以单一的房地产业为支撑,“以房兴市”是一种误区。各地要明确城市的产业定位,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市发展要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借力信息化建造智慧城市;农村城镇化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重点城镇聚集,打造农业特色镇、现代工业重镇、商业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等,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还要为城镇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规划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缓解目前企业发展中的融资贵、用工难、税负重、成本高、利润薄等困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基础上,应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提高进城人口的就业质量,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时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归创业带动就业。
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把城镇化这一最大潜力变为现实动力,必须通过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人往哪儿去”、“产业如何发展”、“资金从哪儿来”、“土地怎么用”、“如何实现住有所居”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三)
资金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解决城镇化“资金从哪儿来”的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持力度;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面,要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企业要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基本福利。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体系多层次、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一要鼓励民间资本主发起成立民营银行,大力发展草根金融机构支持草根创业,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渠道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二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三要创新金融工具,探索通过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四要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为城镇建设提供稳定的中长期信贷,引导保险资金、邮政储蓄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个建议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个建议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与五个建议一、问题分析1、城市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这导致了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
2、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城市过度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增大;而一些地区则面临人口不足和经济衰退等问题。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与协调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导致一些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拥堵、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频发。
4、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突出,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和利益的分配问题。
5、居民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农民进城的发展居民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农民进城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在城市中正常生活和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
二、建议措施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2、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减少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和规划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4、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保护农民的利益,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5、改革户籍制度在城镇化建设中,要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市与农村的户籍壁垒,提高农民工和农民在城市中的融入程度,享受公共服务和福利。
附件:本文档没有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在城市化的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
2年5月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
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国家发改委和住房 城乡建设部又于2
0 1
3年1月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
就是以六个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
万方数据
.
爨磐~
..._...一
.._.
必须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
2.从重末端治理向侧重源头治理转变:3.从开发——排放单向利
用向循环利用转变:4.从简单地对洪水截排向与洪水和谐相处转 变;5.从水环境低冲击向综合性低;中击模式转变:6.从城市低冲 击向区域整体低冲击发展模式转变。这些就是城市水环境方面的 绿色转型。在谈到“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
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市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 化碳.现在中国要在这上面再叠加,全世界都觉得受不了,但是
经济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和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 系列问题甚至是严峻挑战。首先从宏观层面看,有五个方面的 “不平衡”值得重视: 1、城镇化区域布局越来越不平衡.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
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
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 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
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严重.部分特大城市的灰霾
天数已经达到全年的30%以上。而且交通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如 北京PM2.5排放总量中交通影响的比童就高达22.2%。 3、能源紧张.特别是油气紧张。目前.我国石油进1:3已经达 到了58%,成为全球石油进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我国 未来能源安全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由城镇化模式决定的。 4、城市用地和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机动化的 推力下.大多数城市都偏重用地规模的外延扩张,出现了”土地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明确五大战略任务
杭州 2014.340EXPLORATION 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明确五大战略任务文 张占斌《规划》阐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
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备相当实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亿多进城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占地过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减弱;相当一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健康城镇化的发展。
《规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上有这样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搞大跃进。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既然是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我们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重视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规划》没有设计大干快上、一哄而起的硬性指标,而是充分考虑了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布局再调整,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随着我国农业转移人口逐渐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速率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和工业化。
这就意味着,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加大力度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
正如有位领导同志所讲,发展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要盲目刮风、一哄而上、搞大跃进。
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内生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内生要求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翟宝辉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是我国官方首次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这是在系统总结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层次矛盾凸显的背景下做出的科学判断。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内核。
无论国内外,城镇化水平都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的。
因此,人一定是城镇化的核心。
之所以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是因为过去我们走了弯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没有互联互通或全覆盖,城市基础功能不完善,棚户区和城中村并存,生活在城镇的人不能享受城市的便利,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 “三个1亿人”的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内核要求。
四化同步是新型城镇化的引擎。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而逐步实现的。
工业化创造了就业机会,农业现代化解放了农业劳动力,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集聚了生产活动和劳动力,成就了城镇化过程,信息化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城镇的均衡发展是四化同步的必然结果。
优化布局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城镇之所以吸引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是因为其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服务设施。
如果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支撑城镇的正常运行,它推进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就会下降,周边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会跨过这些城镇向更高一级城镇转移,造成高一级城镇过度拥挤而邻近转出地的城镇难以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镇综合支撑能力。
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结果。
城市梦之所以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体现在设施平台健全完善,设施互通互联,运行安全可靠,支撑起快捷的生产和方便的生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五大要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五大要素”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文明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
1979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提出的“s曲线”(诺瑟姆曲线),大体上反映出城镇化推进的规律性特征(图1),即发达国家城镇化都经历过类似的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其中有两个拐点:30%和70%。
城镇化率低于30%时,曲线平缓,经济发展缓慢,农业释放的富余劳动力和城镇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是城镇化缓慢发展的初级阶段;城镇化率超过30%后,曲线变陡,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社会,农村大量转移人口进入城市,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率达到70%后,曲线又趋平缓,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又趋缓慢,进入后工业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1978年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
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户籍城镇化率为45%(表1)。
中国城镇化进程显示出政府强势的调控作用,这使我们没有走类似日本和韩国那样大城市主导、大城市首位度奇高的高度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避免了像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那种过快、过度超前的城镇化和低收入者住居的“贫民窟化”;也没有像美国那样,过分分散布局、低密度蔓延式扩张,过度依赖私人汽车机动出行所造成的土地、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
中国的城镇化总体呈现出一种正态效应,对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社会结构变革、改善人民生活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世界意义,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以致于有国外学者将中国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一起称之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
当然,30多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建设,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难题,所以,城镇化未来之路,必须转型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分析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在社会发展和国家规划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探索的是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城镇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衔接问题,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为人的城镇化和地域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和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本文深刻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要素,提出了做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意义;要素;分析前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选择上做好多种准备。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一、认知现状、明确目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间,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开展城镇化建设,也是进入的关键时期,要规划新型的城镇化,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首先就要准确掌握当前情况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重大意义以及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意义。
历史发展表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发展工业化前提下,注重城镇化发展。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平台和载体作用,能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它是现代化建设的融合济。
它是带动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使产业结构顺利转型,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
推进城镇化有五条底线不能触碰
推进城镇化有五条底线不能触碰作者:仇保兴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8年第16期城市发展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然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千城一面等问题。
推进健康城镇化,要坚守五条底线。
第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须协调发展,找到自己的定位。
超大规模城市需提高综合素质,中等规模城市应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小城镇需要创造特色。
第二,城市和农村须协调互补发展。
通过对村庄的逆向整治,发展乡村旅游,为城市提供支撑。
第三,要保持城市的紧凑发展。
我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城市的土地是国有的,这个“拦水坝”对防止城市扩散,避免大量耕地被消灭、大量生态环境被破坏起到有效作用。
第四,避免空城大规模出现。
避免因土地财政“寅吃卯粮”、政绩冲动、对城镇化进程的错误判断等原因造成空城大规模出现,从源头上来制止新区、开发区的建设规模。
第五,保护好自然和文化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不断增值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应该完整地传递给后代。
(来源:中国经济大讲堂)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变革康春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乡村变革。
一是利用数字经济推进乡村产业质量变革,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驱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二是利用数字经济推进农村经济效率变革,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模式,驱动农业由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三是利用数字经济推进乡村发展动力变革,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驱动城乡由二元结构转向融合发展。
四是利用数字经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变革,利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让确权登记“上图入库”,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方式和模式,促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市场化、规范化,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驱动农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1. 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城市群发展模式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将周边城市和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经济社会区域。
这种模式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和乡村,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
城市群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地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注重发挥小城镇的优势,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吸引农民进城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3. 以历史文化古镇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历史文化古镇为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保护和开发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和城镇化进程。
4. 以生态农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追求,以生态农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这种发展模式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可持续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5.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
产业园区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
产业园区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发展模式旨在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不同的发展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发展需求来选择和推进。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简版范文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五大发展路径,旨在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状。
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之一。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集聚在城市,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互补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
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
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
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
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
然而,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目标。
1. 均衡的城乡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过于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不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国需要推动均衡的城乡发展。
这意味着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应当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使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2. 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人文关怀。
中国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城市规划,将居民的需求和福祉放在首位。
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绿色空间和公园、改善交通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加强社区建设等。
3.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成为了一个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在中国,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在城市化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这意味着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环境监管,鼓励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4. 公平的城市资源分配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平衡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需要建立公平的城市资源分配机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正和透明。
这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和权益保护、改善城市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等。
只有实现公平的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人民的满意度。
5. 创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城镇化需要有效的城市治理模式来推动和支持。
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往往效率低下和问题多多。
中国需要创新的城市治理模式,注重市民参与和民主决策。
这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居民自治组织、推动信息透明和公开,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让市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城市管理和决策过程。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注重城市的数量增长,更要关注城市的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探索出五大发展模式,为中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1. 产业集聚型模式产业集聚型模式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产业集聚的效应,通过吸引和扶持特定行业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就业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
也能够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机会。
2. 生态宜居型模式生态宜居型模式强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
这种模式能够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也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3. 社区共享型模式社区共享型模式注重城市居民的参与和共享,通过社区组织和运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促进社区自治和社会共治。
这种模式能够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改善居住环境和社会服务,提升社区的生活品质和社会文化程度。
也能够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本的流动和城市社会的互动。
4. 智慧创新型模式智慧创新型模式强调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提升城市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和创新化。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也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 文化传承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市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历史街区,建设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吸引力。
加快县城城镇化应注意五大要点
加快县城城镇化应注意五大要点作者:易鹏聂洋来源:《小康》2020年第28期盘古智库理事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今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统筹配置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公共资源,重点投向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兼顾县级市城区以及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
后期又陆续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城产业平台、县城智慧化改造,以及流通设施、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补短板强弱项等一系列配套文件。
县城和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是城市建设体系的“末梢”,同时也是小康建设的“桥头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加强县城城镇化建设,对于当前促进经济内循环、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五大要点:第一,要突出互联互通,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活力。
构建良好的流通体系建设,使得县域经济能够更好地纳入区域城市群,从而实现与大城市群形成良好的互动、延长大中城市发展的经济纵深。
重点是推进建设流通设施、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三个方面。
在流通设施方面,主要是推进铁路和公路建设,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好、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经济带动能力强的县和县级市,应当通过建设良好的铁路和公路,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加快经济各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建设好省、市、县三级的铁路,特别是城际轨道交通,把县域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圈来布局;另一方面要加强县城和特大镇与其他乡镇的公路建设,打通互联互通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有的地方高铁已经通到了县城,从省里、市里到县城都比较方便,但从县城到乡镇,却因公路设施跟不上,还要翻山越岭,九曲十八弯才能到达其他的乡镇。
这不利于老百姓的出行,也不利于提高县域经济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是民生工程,特别是现在随着家庭小汽车的增多,县城和乡镇逢年过节的时候停车难、坐车难比较普遍,合理规划县城和特大镇的停车场和客运站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交通痛点。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的三大主体与五个维度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的三大主体与五个维度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进展转变,城乡进展不平衡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冲突的一个面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从源头上找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根本方案。
乡村振兴有五个维度,即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新型城镇化亦有五个维度,即产业城镇化、绿色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
两大战略的耦合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农夫为主体、社会力气广泛参加的过程,也是五大维度互动耦合的过程。
一、战略耦合的三大主体(一)政府的主导角色首先,作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导者,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方针等宏观层面的措施,即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的大方向离不开政府的指导,这是由中国国情和城乡进展特点所打算的。
其次,政府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详细实践中扮演着公共产品供应者角色,通过投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等为农村进展环境的改善及吸引社会力气的参加制造条件。
再次,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的组织者,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再到过程监督最终到效果评估,政府都是作为组织者参加其中。
此外,作为制度环境的供应者和战略实施的监督者,政府还要担当推动农夫主体乐观参加、监督社会机构合理参加的责任,以有效提升战略耦合的叠加效应。
(二)农夫的主体角色首先,农夫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需求主体、农村进展状况的亲身经受者。
怎样落实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应当充分敬重农夫主体的需求意愿,确保农夫求助有门、投诉有道,充分保障农夫的主体性地位。
其次,农夫作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主体。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保证广阔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尤其是农夫工进城就业,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振兴乡村进程中,要通过对农夫供应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询问、小额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吸引人才回乡,实现农夫就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模式⒈综合型城镇化综合型城镇化是指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上,兼顾城乡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该模式的特点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的城市化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
⑴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在综合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
城市建设要注重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重点建设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村改革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⑵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在综合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综合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权益。
⒉产业化型城镇化产业化型城镇化是指以产业发展为主导,通过发展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
该模式的特点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镇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⑴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化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⑵企业创新和科技支持在产业化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加强企业创新和科技支持。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⑶人才引进和培养在产业化型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到城镇发展,构建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提高城镇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⒊生态型城镇化生态型城镇化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推动城镇发展的一种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要围绕五大要素做文章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把城镇化这一最大潜力变为现实动力,必须通过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人往哪儿去”、“产业如何发展”、“资金从哪儿来”、“土地怎么用”、“如何实现住有所居”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涉及到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点。
城镇化有产业支撑,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人口才有可能向城镇有效聚集。
有了产业基础和就业机会,城镇还要给进城人口提供子女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以及水、电等其他公共产品。
这些城镇发展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产品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城镇化的改革和建设需要解决“资金从何处来”的问题。
城镇化是多种要素集聚和集中的过程,人口要向城市集中,产业要向园区集中。
要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
城镇化还要解决进城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让进城人口有房住、住得起,能够安居乐业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
(一)
人是城镇化的核心。
新型城镇化应当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人的城镇化要解决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以及“人往哪儿去”两个问题。
市民化关键是要有稳定就业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和教育体制改革,科学统筹和规划城乡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解决农民、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从全国通盘考虑研究和出台异地高考制度安排,着力破解异地高考困
局。
要深化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针对农民工不同类型及具体情况,完善与农民工构成和特点相匹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有效的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续接制度。
城镇化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关键在于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聚集功能。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以大带小,把周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纳入块状的城市圈内;另一方面要依托县城发展中小城市,提升其人口聚集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村社区建成城镇化的末端,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
(二)
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以单一的房地产业为支撑,“以房兴市”是一种误区。
各地要明确城市的产业定位,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城市发展要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借力信息化建造智慧城市;农村城镇化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重点城镇聚集,打造农业特色镇、现代工业重镇、商业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等,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还要为城镇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规划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要加快体制改革缓解目前企业发展中的融资贵、用工难、税负重、成本高、利润薄等困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基础上,应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提高进城人口的就业质量,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同时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归创业带动就业。
(三)
资金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解决城镇化“资金从哪儿来”的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
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对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
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企业要顺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基本福利。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体系多层次、产品多样化、渠道多元化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一要鼓励民间资本主发起成立民营银行,大力发展草根金融机构支持草根创业,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渠道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
二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三要创新金融工具,探索通过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方式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
四要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为城镇建设提供稳定的中长期信贷,引导保险资金、邮政储蓄资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
(四)
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使农民利益最大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过去30年,城市面积扩大了9.2倍,城镇化率仅增加了2.58倍,户籍城镇化率只增加了1.78倍。
为此,要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改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推动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流转。
比如,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在符合有关城市法规、政策、规划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提高城镇用地集约度,通过相对集中布局城镇基础设施、密集组团发展等方式节约用地,结
合城市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其适宜建筑容积率及人口密度。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还应遵循客观规律,完善土地“确权、流转、征用”等一系列环节,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赋能工作,完善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的流转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要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合理确定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办法,防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而随意侵占和损害农民权益。
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
(五)
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是城镇化的重点所在。
要构建合理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
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使进城人口实现安居梦想。
要通过企业建职工住房、社会提供出租房、政府提供住房补贴和保障房、盘活闲置房源等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一要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适合进城人口居住的中小户型、中低档次住房,满足中端层次和低端层次的住房需求。
二要通过提高住房空置成本、加快住房信息建设等措施挤压空置住房进入市场,增加住房供给。
三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体系和租户权益保障政策,让进城人口有充分的“租—买”选择机制。
此外,还要尽量降低住房支出占进城人口生活成本支出的比例,保障他们能够“住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