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管网市场化改革中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从国外天然气规制的启示看我国天然气改革
天然 气的运营分生产 、管道 运输和销售三个 环节 ,这是 由 天然气 的 自然 属性决定 的,天然 气的生产环节是指 天然气 的勘 探开发 、生产 、集输和加工销售 ;管输配送环节 是指 通过大直 径高压管道将天然气 从生产地输往销 售中心 ( 管输 ),再通过 小直径低压管线 向当地 终端用户供气 ( 配送 );而销售环 节则 是指地方销售体系 ,是用地方分销 网络将 终端用户 ( 民用户 居 ( 家庭 )、商业用户 ( 如批发和零售 商、服务业 、宾馆 、办公 室和公用设施等 )、工业用 户 ( 工厂和矿场 )和 ( 电厂 )与 发 管道连接起来的部分。 从整个产业来看 ,天然气产业 的三个环节又具备不同特点, 它们所具有 的自然垄断性质的强弱也是不同的。就天然气 的生产 环节勘探来看,不具备成本的次可加性,规模经济也不 明显 ,也 就是说此环节不具备强的 自然垄断属性。那么对该环节 的规制就 可 以采取政府放松规制的做法 。而在天然气的管输环节 中,天然 气的输送有赖于铺 设的管道而进行 ,管道的铺设具 有巨大 的沉 没成本 ,整个 管网 由一个企业经营 具有明显 的规模 效应 ,该环 节产业的成本 函数具 有次可加性 ,所 以具 有强 自然垄 断属性, 显然对该环节 ,政府应 该实施严格规制 。天然气 的销售环节 随 着用气需求量 的增大 ,又使销售呈现 多元 化,而 民用天然气 又 需要政府对其价格维持相对 的稳定 ,这个 环节可 以说是 融合 了 垄断和竞争,它既需要放松 ,又应 当存在 一定的政府干预 ,可 以采取激励性的规制方式 。 我 国天然气产业规制的现状 ( 一)我 国天然气规制的体制状况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 由石油部主管,实施计 划经济管理体制 。1 9 年,按照 国际通行的 “ 98 油公司”模式,我 国石油天然气企业成功实施 了内部企业 的整体分离与重组。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 (N C C P )于 19 年通过分离的方法将集团公 99 司 内所有石油企业、炼化企业 、销售 企业 、管输企业及科研单位 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中 国石 油 化 工 总公 司 也 实施 了战 略 重组 ,组 建 了 中 国石 油 化 工集 团 公司。在我 国的天然气产业 中,存在着集上下游 、内外贸和产供 销于一体的几家大公司,这些公司之 间形成了寡头竞争格局 ,但 垂直一体化的国有经营体制未能彻底改变。 ( ) 目前规制体制下天然气规制存在 的主要 问题 二 1政 出多 门,管理重叠,缺乏独立 的规制机构 . 目前 ,中国天然气产业政 府规制 的范畴涵 盖了资源保护 、 价格和进 出 口规制、行业准入 、投资审批 以及环 境、安全等 多 方面 内容 ,能对天然气产业进 行监管的部 门,除了 国家发改委 ( 下设能源局 )的直接管理外 ,还包括 国土资源部等8 部委 。这 种规制机构 的不独立 和规制政策 的制定和实施不分 离,在一定 的程度上实 际是 降低 了国家对石 油产业 管制 的力度和 效率 ,也 影响了国家对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平衡发展 的协 调控制 。 2 对天 然气产 业进 行 规 范 、监 督 、指 导的 法律法 规不 健 . 全,缺乏完整的法律基础 现 行政府对天然气产 业的规制仍然 沿用计划经济 时期的做
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国际经验借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尚有待进一步推进。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际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国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
首先,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智能化建设是提高城市天然气管网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在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实现了对管网运行情况的准确把握和及时预警,为管网维护和运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的经验,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天然气管道运行数据的收集和管理。
通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可以实时获取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状态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管道维护和运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
通过对大量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准确把握管道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运行趋势。
第三,要加强对天然气管道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通过建立智能化监测和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天然气管网智能化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经费支持,推动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可以采取一些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到智能化建设中。
第二,要加强对智能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政府可以加大对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智能化技术人才。
浅谈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
浅谈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欧美国家在天然气领域拥有丰富的法律法规经验。
在美国,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始于19世纪,其天然气领域的规章制度已相对成熟。
美国的《国家天然气法》(Natural Gas Act)和《天然气管道安全法》(Natural Gas Pipeline Safety Act)等法律,规定了天然气资源的国有和私有制度、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权和管道运输安全等内容。
而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化程度高,欧盟天然气领域的法律法规则来源于法国的北欧天然气规定和国际天然气交易协会的规则。
中国可以从欧美国家的天然气法律经验中学习,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和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天然气资源的产权归属和开发利用方式。
在欧美国家,天然气资源的国有制度和私有制度并存,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权会进行招标竞标,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针对天然气管道运输和储存安全,中国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标准,确保天然气的安全供应和运输。
中国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天然气定价和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天然气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准入规则,激发市场活力。
除了借鉴欧美国家的天然气法律经验,中国还需要在制定天然气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法律法规。
中国天然气的消费结构和需求特点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法律法规。
中国天然气市场体系和产业环境不同于欧美国家,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市场特点,确定相应的法律制度。
在制定天然气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确保法律法规的公正、合理和权威。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各方应该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讨论,形成共识,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制定天然气法律法规的过程需要充分透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保证立法的民主和法治化。
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思考_兼论国外天然气价格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在我国初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2.4%提高到2008年的3.8%。
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加速了我国天然气供给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东部沿海LNG资源(液化石油气)的引进,以及2010年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为主气源的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建成,我国天然气气源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多元化的供气格局导致了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阻碍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因此,建立适应我国天然气结构变化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实行以国家定价为主、市场调整为辅的管理形式,即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依据天然气供应的自然流程实行分段管制。
依据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和2002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的规定,我国天然气价格由出厂价、管输价、城市管网价三个部分组成,出厂价加管输价形成天然气的门站价格,门站价格加城市管网价形成天然气的最终用户消费价格。
在定价模式上,无论是出厂价、管输价还是天然气终端价格,我国均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即根据天然气的补偿成本加合理利润并兼顾用户承受能力来确定我国天然气价格。
我国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将过去计划内天然气与油气田自销天然气价格进行了统一,理顺了价格“双轨制”所导致的出厂价格混乱的局面,并规范了市场供应主体的行为,适应于当时我国单一气源供应的格局。
但伴随我国多气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多管线相互调剂、联合供气格局的形成,这种价格管理模式落后于我国天然气工业及其市场发展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天然气价格和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脱轨。
以西气东输为例,目前来自塔里木盆地的西气东输一线的平均气价为0.71元/立方米,到达上海的门站价格为1.4元/立方米,终端用户价格为2.5元/立方米。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销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销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近日,我国国家管网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天然气行业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对于我国天然气销售领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销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
一、机遇1. 市场竞争加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将推动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化进程。
随着市场开放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到天然气销售领域,从而促进市场竞争的加剧。
这将为天然气销售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得企业在不断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天然气消费市场扩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管网的改革将为天然气消费市场的扩大提供更多的空间。
通过优化天然气管网的布局和功能,加强管网建设和管理,国家管网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天然气的输送需求,推动城市、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天然气使用,使得天然气的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气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将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引导天然气销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在天然气销售领域的投入,推动天然气销售业的健康发展。
二、挑战1.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传统的天然气销售企业将面临更多来自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将更加有限,天然气销售企业将需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2. 天然气质量和安全问题天然气销售领域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天然气质量和安全问题。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未经认证的次品或劣质天然气产品可能会出现,这不仅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失,还可能会影响整个天然气行业的形象。
天然气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在销售中确保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将是企业重要的工作内容。
浅谈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
浅谈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随着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而欧美国家在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
一、合理制定价格机制在欧美国家,天然气的价格通常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政府也会在市场价格基础上进行调整,以保证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稳定。
因此,对于中国天然气法律的制定,应该注重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保护天然气资源的价值,激励企业探索和开发更多的资源。
二、建立完善的使用规则在欧美国家,天然气的使用规则相对成熟。
涵盖了天然气储存、管道运输、进出口贸易、销售等方面。
针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欧美国家的使用规则,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为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等方面提供更为明确的规范。
三、促进投资和开发在欧美国家,天然气产业的开发主要依靠私人投资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则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我们可以从欧美国家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为企业投资和开发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保障。
四、加强环境保护天然气开采和使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欧美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政策。
针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从欧美国家的经验中借鉴,制定相应的环保法律和政策,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消费者权益总之,借鉴欧美国家在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天然气法律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逐年增加,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为了满足人民对清洁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期望,我国近年来推进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发挥更大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供需平衡。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也包括价格、管网、储备等方面的改革。
1. 价格市场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已成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行价格市场化、逐步实现形成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机制,能更好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避免政府价格管制产生的扭曲性效应,推动市场决策机制,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供给侧改革。
2. 管网独立管网独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天然气生产和销售以及传输管道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竞争性天然气销售企业面临的管道占用费用高、管线接入难度大、竞争不公等问题,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中,《燃气管道设施公平开放暂行办法》的实施,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储备体系建设储备体系建设已成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新方向。
相较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天然气具有运输难度大、易泄漏、安全性较低、受篡改的风险大等特点,建设天然气储备体系对保障市场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地方、企业三级天然气储备体系,使得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更加稳健。
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尽管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格局不太理想虽然国有企业逐步放开了天然气开采权,打破了以往外资企业在某些领域的垄断,但目前的天然气市场格局还不够理想,国企在国内天然气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天然气市场竞争度还有待提高。
2. 价格波动风险大天然气市场因对气氛需求不确定,存在着价格波动风险。
深化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深化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思考与建议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不断深化。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思考和解决。
为了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深化,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首先,加快管网开放。
当前,中国天然气管网资源仍然集中在国家能源公司等少数企业手中,导致管网的运营和使用不够公平和透明。
应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天然气管网建设和运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同时,要加强对管网运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公平、公正地提供服务。
其次,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
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缺乏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应逐步推行市场化的定价机制,通过供需关系来决定天然气价格,使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市场情况。
同时,要减少政府的干预,降低市场的扭曲程度,提高市场的自由度和效率。
第三,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天然气市场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非法操纵价格、垄断行为等,严重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应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水平。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应进一步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增加进口天然气的比例,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同时,加快建设天然气储备设施,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保障市场的稳定供应。
第五,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减少对传统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应加大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同时,推广利用天然气发电,减少煤炭发电的比例,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六,培育天然气市场的新业态。
随着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业态和模式逐渐出现。
应鼓励创新,推动天然气的储运与输配、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同时,加强与其他能源领域的融合,促进能源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借鉴国际经验 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平 基 础 上 自主 协 商确 定 实 际 市 场价 格 , 而 且 实行 动 态 调 整 机 制 ; 四是 放 开 非 常 规 天 然 气 的定 价 。 此次 试 点 改 革选 择 时 机和 试 点 地 区合 理 、可 操 作 性 强 。 目前 我 国通 胀 水 平 呈 现 逐 步 回 落 态 势 ,
s n e t ure t r ie、 o i t nd de z n,wih c mbi ng t e i e n to lofnaur lg sprc n t e s o o n e prs s c e y a ni e t o ni h nt r a i na t a a i i g mehod.
和 广 西进 行 试 点, 充 分 考虑 了这 些 地 方 天 然 气 市
场 的特 点 。从公 布 的计价 方案 看, 可操 作性 强 。 因 此 , 对 于 目前 我 国 天 然 气 市 场 来 说 , 这 个 方 案 虽 然 有 一定 的缺 陷 , 但 在 当前 来 讲 它 是 一 种 相 对 合
收稿 日期 : 0 2 O .9 2 1 一 1O
有很大 的影响。例如,对于天然气产业来说,采用 市场净 回值 法可 以促使天然气生产商之 间展开 竞 争 降低成本 ,提 高效 率 。 同时也 可将 市场 信号 及 时
作者简介 : 刘满平 ( 9 7 , 17 一) 男,经济学博士,高级 经济 师,主要研究方 向为宏观经济 、 产业经济及政策 、区域 经济等。
研究 探讨 e a h n pr c s Rs r d p a ec a A o h
借鉴国际经验 麟
刘 满 平
秀
j 霉
{
价 格 改革 . .
( 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 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北京 1 0 7 8 ) 0 3
市场分析丨中国天然气发电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市场分析丨中国天然气发电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内容提要:目前,美国、欧洲以及很多中美洲国家将天然气作为发电的主要能源。
在中国,天然气主要用于民用。
随着天然气储量和供给量的迅速增加,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应该成为中国调整电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天然气发电正处在起步阶段,总装机占比不足4%,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除了资源禀赋、技术等因素之外,政策扶持是发达国家天然气发电进展较快的重要原因,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一、中国天然气发电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一)天然气行业发展迅速,燃气发电还处在起步阶段1.天然气行业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逐年增加。
201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盆地仍是中国天然气主产区。
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45亿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增长7.7%。
煤层气37亿立方米,页岩气13亿立方米,煤制气8亿立方米。
2014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55亿立方米,增长8.6%,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左右。
2014年之前,国内天然气气荒现象较严重。
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天然气价格提升、以及替代能源市场波动(国外石油、国内煤炭)的影响天然气市场需求放缓。
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稳步提高、非常规气开发的突破、进口资源逐步增加,天然气供需结构逐渐好转。
2015年开始已经出现供应宽松的格局。
但这一趋势是否能持续下去有待观察。
进口依存度提高。
2008年以来,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3%增至32.4%,净进口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
2014年中国进口气总量595亿立方米,出口2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32.4%。
其中,自2006年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投产后中国开始进口LNG。
2014年进口LNG共1893万吨,折合265亿立方米;2009年底中亚管道投产后中国开始进口管道气,2014年进口管道气330亿立方米,包括中亚、中缅及广汇进口气。
截止目前,中国进口天然气主体主要是国有三大石油公司和广汇、新奥等民营企业。
我国天然气需借鉴发达市场经验
我国天然气需借鉴发达市场经验(作者张红力为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董事长)就我国目前现状看,未来天然气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支柱之一,在提高产量和供应量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据统计,2009年全世界天然气平均消费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为24.14%,而我国仅为3.63%。
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大范围长时间低温严寒引发的“气荒”使天然气供应问题凸现,说明天然气行业欠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瓶颈,甚至已经是影响民生的重大问题了。
天然气发达市场的历史经验表明:开放的市场、多元化充分竞争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最好保障。
成功的案例有:市场开放使巴西摆脱“缺油少气”: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从1997年起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全面开放石油工业。
目前,在巴西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公司达到46家,本土公司和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巴西政府作为油气资源的拥有者,通过税收和资源费等享受了稳定的收益;同时,巴西石油天然气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从石油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油气供应安全得到保障。
充分竞争使美国“气足价廉”:美国通过多年的改革和立法,天然气产业已形成产业上中下游多元主体参与、充分竞争的格局,合理有效地配置了天然气资源。
美国天然气价格低于我国。
2009年12月8日在纽约期货交易(NYMEX)所购买2010年1月的Henry Hub天然气基准价格为4.586美元/百万BTU,仅折合人民币1.044元/立方米。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到2004年美国有超过8000家企业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美国前十大天然气公司中,有6家是专注天然气或主要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此外,从事天然气输送的管道公司多达160家;从事天然气分销企业1200家;还有大量从事交易、技术服务、研发,以及建设经营地下储气库和LNG设施的公司。
放松管制使日本供气“安全大增”:近5年来,日本全面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243家大小能源公司经营天然气管道及供气业务,众多公司的竞争降低了用户价格,提高了天然气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分析与实践探讨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分析与实践探讨从去年底以来,国内天然气行业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中。
对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分析与实践探讨,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一、市场化改革背景市场化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渐成趋势。
自19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对能源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放和改革。
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背景亦然,而且在于国内市场需要改革的背景下更迫切。
早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天然气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天然气价格市场调节,多元化供气方式,大力发展和利用管道运输天然气“三通”市场体系。
过去这些天然气的市场发展问题和行业监管问题一直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市场化改革政策针对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天然气的价格管制等政策进行调整,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是一道不可避免的风景线。
国家主管部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行人民币化消费等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构建。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天然气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天然气市场形态。
1.破除垄断秩序市场化改革中,破除天然气的垄断秩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支持新能源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对民间企业开放石油天然气行业。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探索新的运输、储存和利用。
试图改变天然气市场在运送、储存等细节上的垄断秩序。
2.稳定天然气价格稳定天然气价格对于改革成功至关重要。
天然气价格稳定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又是全国爆发能源飞涨的病症时需要进行的。
国家价格管理部门于 2015 年实施的燃料改革、2017 年“历史性”的天然气主体改革、2018 年的去年实施的市场调节量指标等政策成为加强天然气价格市场调节的努力和尝试。
在稳定市场价格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天然气价格联动性的管理和监督。
3.增加天然气生产与利用为了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国家政策开始大力推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推进多种供应方式的发展,以合理布局天然气探明储量地区。
天然气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天然气的市场化与国际化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由于其热值高、成本低、供应稳定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些挑战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天然气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的实现和现状。
市场化:天然气的竞争与法规天然气的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价格形成等工作的过程。
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天然气企业和市场机构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这一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产量以及质量等方面。
在衡量天然气价格的时候,要考虑到市场因素以及企业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需要关注到政策及法规的因素。
在早期,天然气的行业政策较为紧缩,存在着很多国家的管制和垄断,影响了天然气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
但是,在国家对天然气行业进行改革之后,天然气企业的竞争环境得到了改善,进一步推动了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天然气的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然气企业的竞争,提高了市场效率。
国际化:天然气的跨国流动天然气的国际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天然气跨越国界进行交流和流动的过程。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天然气产业可以实现跨国运营和合作,也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实现总量的调控和供应的保障。
在国际化的状态下,天然气行业需要正视世界各国之间的能源供求比例以及天然气的跨国流动规律。
同时,由于天然气的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因此需要建立全球化的天然气市场,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天然气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诸如地理环境、政策法规、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采取更为适合自身的市场策略。
总结天然气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也是一个较为自然的过程。
在实现这两方面的过程中,需要天然气企业和市场机构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外部的环境因素,进行市场策略的选择,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持久发展。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研究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研究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如价格管制、市场垄断等问题。
近年来,为了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开始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制约因素,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的措施:1、价格体系改革。
在过去,国家对于城市燃气价格一直进行着比较严格的管理,价格水平较低,这对于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开始逐步实行市场化的价格体系,推行管网分享制度和核算制度等,进一步释放天然气市场的需求与供应,实现价格的自由和合理。
2、市场机制改革。
在过去,国内天然气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竞争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国家开始推行市场化机制,打破垄断,加速市场化进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放第三方接入、加强市场监管等,进一步优化天然气市场结构,促进市场的竞争。
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对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实现促改转型。
市场化改革将打破原有的垄断,加速市场进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改进,实现企业转型。
2、优化供需结构。
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优化供需结构,促使供需两侧更好的平衡。
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使得天然气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提高行业效率。
市场化改革能够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行业的竞争性,让企业竞争,创新和自我完善,最终提高行业的效率。
4、对于环保也有很大帮助。
市场化改革能够更好的规范行为举措,在环境保护和规范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化改革的未来展望目前,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市场将驱动一个资源的利用,价值链将分工和协作更亲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难点及对策
PR I C E A N D M A R K ET价格天地从去年12月26日起,我国在广东、广西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这标志着我国酝酿多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我国天然气价格将逐步告别政府指导定价和价格严重偏低的不利局面,并将逐渐走上真正反映市场供需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之路。
综观试点改革方案全部内容,笔者认为,此次试点改革既符合我国天然气发展现状,也有利于天然气价格逐步市场化,在目前来讲它是一种相对合理和易于接受的方案。
由于天然气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此次试点改革定价方法区别较大、改革力度也较大,它将不仅影响到天然气生产供应、运输企业,还会影响到最终用户,对政府之前的天然气价格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天然气价改向竞争型市场化定价迈进对于天然气产业来说,采用市场净回值法可以促使天然气生产商之间展开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也可将市场信号及时传递给生产商。
有利于鼓励生产商勘探开发新储量,扩大市场供应。
对于居民来说,之前长期使用低气价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部分地区价格可能会抬高,而且气价会随着替代能源价格变化,调整的频率会增加。
政府对天然气价格管理模式也将有所改变。
因此,此次改革对推动我国天然气价格向竞争型市场化定价转化、促进天然气行业之间竞争和发展以及改进政府价格监管方式都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产业链是由生产、管道运输、分销、零售、终端利用5个环节组成的,其终端的零售价格一般是按其产业链条不同环节的垄断或竞争属性层层制定的。
其中,决定天然气市场竞争是天然气价改之国际借鉴否充足,除了天然气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复杂化、多元化之外,更主要是要看天然气管道运输网络的完善程度。
因为天然气产业依靠固定管道网络来传输产品,管道运输企业的边际成本长期低于平均成本,经营活动具有成本的次可加性,具备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而天然气运输管道投资具有资金密集、回收期长和沉淀性强的特点、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美欧天然气管网拆分改革借鉴
文 | 胡伟(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美欧天然气管网拆分改革借鉴美欧国家在天然气管网拆分过程中,坚持管网公平、无歧视开放的原则,成效显著,可以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改革所借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联系此前《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天然气管网独立运营和公平开放,保障各种气源无歧视接入和统一输送”的远期目标,此后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同时经营油气生产、销售等其他业务的,应当逐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对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业务实行独立核算”的规范要求,以及近期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挂牌转让下属管道资产100%股权的自发尝试,管网资产的定位及管理模式渐成油气行业改革的热点和突破口。
如何有效实现油气行业网运分离,如何在国情约束下处理好纵向一体的油气企业的自营油气销售和社会化管输服务的关系,虽然短期内仍有争议,但是从根本上讲,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管网公平开放这一价值目标。
这里不妨简要回顾一下美国于1992年、欧洲于2009年所做以管输和销售业务强制拆分核心内容的天然气管网行业改革,其中相关过程、理念及措施可以作为我国行业改革的参考。
美国天然气管网业务拆分1985年,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出台第436号令,启动以促进天然气市场竞争、保障供应为目标的天然气行业改革。
436号令的核心内容是要求跨州天然气管网公司向社会开放其管输服务,具体措施有:一是要求管网公司公平、无歧视地提供公开准入的管道运输服务,并自愿分拆天然气销售和管道运输两种业务;二是要求管网公司允许地方配气公司等固定用户将现有合同的购气转换成购买管输服务,以方便其选择权的实现;三是超出管道运输能力的高峰时段,管道应保持开放,按先到者先接受服务原则(first come,first served)提供管输服务;四是监管机构对管输价格范围实施监管,并将加快新建管网审批作为对管网公司开放管网的激励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将实现天然气管网全面开放,市场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新垄断公司形成,中游环节监管任务艰巨;历史高价进口合同的成本疏导压力巨大;已签天然气进口资源或将受到冲击;资源安全稳定供应责任需落实。
美、英、欧盟和韩国天然气管网独立历程显示:改革后传统销售公司和地方配气公司用户流失严重;交易中心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并促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发展;高价资源遗留问题需要政府积极疏导;长期购销协议或可提高用户资源供应安全。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加强政策研究,加快政策制定,以法律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市场高质量发展。
01
管网独立后中国天然气市场将面临的突出问题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天然气管网将实现全面开放,中国天然气市场运行模式也将由产运销一体化向运销分离转变,市场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1.1 新垄断公司形成,中游环节监管任务艰巨
2014年起,国家就着手油气行业中游改革,包括管网向第三方公平开放、规范管输费用、推动管网互联互通建设等,以期逐步形成全国一张网,实现高效资源配置的局面。
在中游环节多年改革的基础上,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中游长输管网将形成全国一张网,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运营。
然而,目前省管网与国家管网公司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且省管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省内天然气管网命脉,地方政府、城市燃气公司、金融机构都对省管网公司充满兴趣。
预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或将出现各路资金涌入省管网公司的局面,形成国家管网公司与区域管网公司并存的中游市场格局。
例如,黑龙江省采用市场化公开竞争方式引入战略合作者,共建省管网公司,北京燃气、中国燃气、新奥燃气、陕西燃气成功中标入股,辰能集团作为省属国有企业股东。
此外,由于天然气常态为气体、以管道运输容易混合等特质,资源气质、热值以及计量方式等问题也将逐渐凸显。
1.2 历史高价进口合同的天然气成本疏导压力巨大
过去数年,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发展,天然气需求量提升,中国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天然气资源,2008年签署了大量的长期协议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合同。
而且,由于期间国际LNG供需形势偏紧,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国际LNG价格达到当时历史高点,使得中国进口LNG成本较高。
长期以来,三大石油公司进口资源的成本疏导压力巨大,进口资源亏损严重,尤其是进口长约LNG。
随着管网公司的成立,管道资产将被从三大石油公司的资产中剥离,三大石油公司将不能用管输费盈利平衡进口亏损,未来三大石油公司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1.3 已签长期合同天然气进口资源或将受到冲击
目前,国内的进口LNG、进口管道气和国产气构成国内总的供应量。
随着进口主体增多,各主体的天然气自主进口量将持续提升,而大部分新进口中间商短期内将以进口现货LNG为主。
如果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出现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各类企业就有更强的动力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LNG,造成国内结构性供给过剩。
相对当前现货价格,已签进口长约LNG和管道气价格偏高,或将面临已签长约无法消纳的窘境。
导致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LNG即期低价对长约固定价格的比较优势;二是现货市场灵活性对长约低弹性的比较优势。
由此可能出现新进入企业在淡季或低价期自主进口量激增,而在冬季或高价期从三大石油公司购买资源的现象。
这将极大增加大型供应商资源筹配和调峰难度,造成生产运营压力。
有的中间商甚至只利用当前低价进行现货投机,一旦现货价格高企,就会撤场,造成市场紊乱。
从长期来看,目前国内与国外LNG 价差的状态不可持续,而企业的这种权责不对称策略性选择,会在短期内对国内市场秩序造成较大冲击。
1.4 资源安全稳定供应责任需要落实
虽然国家已明确供用气双方多主体调峰保供责任体系,但落实责任需要一定过渡期,目前安全供应责任仍主要由上游供气商承担。
随着天然气运输与销售分离,未来自主进口LNG公司数量增加,资源调控和市场需求形势预判难度升级。
中国冬季天然气需求峰谷差大,季节性资源供应问题尤为严重。
02
典型国家(地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美、欧及韩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历程看,天然气管网改革历经多年,分多个阶段进行,可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2.1 传统销售公司和地方配气公司用户流失严重
随着管网公司独立,长输管道实现全面开放,将促进部分企业开展天然气生产或进口业务,形成新的独立销售商或贸易商,使批发环节市场参与者增加。
同时,更多用户或将选择直接向生产商或销售商购买资源,由地方配气公司代输,上游公司直供用户增加,配气公司购气用户将流失。
例如,管网开放过程中,英国BG公司完全失去批发市场的垄断地位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1996
年市场份额降至不足30%;韩国管网向第三方开放后,部分用户自主进口LNG,韩国天然气公司进口LNG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96%降至目前的83%,自主进口商市场份额增至17%;1996年到2006年,美国的管道公司直接送达终端用户气量的市场份额由27%升至38%,而地方配气公司天然气销售量市场份额由71%降至60%。
2.2 交易中心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促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发展
从美、英两国天然气管网改革历程看,不管是政策激励还是市场贸易模式的转变,都推动了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快速发展,促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形成。
例如,美国政府在《第636号令》中提出鼓励发展市场中心枢纽,加之管网独立使得现货交易量大幅提升,众多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始涌现,亨利港交易中心(Henry Hub)得到发展。
英国的管网改革培育了大量独立供气商,促进现货市场交易量快速增长。
管道输配公司Transco的成立为英国国家平衡点的建立提供实质条件,最终国家平衡点建立,为交易参与者提供在线交易系统,使下游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购买资源。
2.3 高价资源遗留问题需要政府积极疏导
不管是资源国还是进口国,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高价资源。
受市场化改革、技术进步、资源价格进入阶段性低谷期、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如何疏导解决高价资源遗留问题日益凸显。
美、欧及韩国均由政府出面进行疏导,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高价资源问题。
例如,美国《第500号条例》中提出,高价购销合同由参与者共担;欧盟部分用户借管网改革和LNG低价期机会,对高价合同进行价格复议;韩国政府以鼓励下游用户使用长约、进口商顺价销售等市场化机制,疏导相对高价的LNG合同。
2.4 长期购销协议或可提高用户资源供应安全
韩国与中国极为相似,需要进口天然气,安全供应问题尤为重要。
中国或可借鉴韩国的做法。
韩国政府新政策将鼓励下游用户与韩国天然气公司签署长期购销合同,并对现货和低于10年期的购销合同征收额外税费。
若用户通过韩国天然气公司进口LNG,须提前5年签订合同,以便于韩国天然气公司统筹资源、调控管输及接收站。
03
对中国管网改革与天然气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中国当前仍处于管网改革关键期,国家相关部门应牵头加强政策研究,加快政策制定,以法律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市场高质量发展。
结合上述经验,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管网公司独立后将形成新的市场垄断,新供应商和贸易商增加带动市场竞争加剧,同时管输与销售业务也将由三大公司内部协调转
变为公司间对接。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天然气产、运、销3个环节的监管,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化。
2)对高价进口气成本加强疏导。
管网独立后,三大石油公司进口气销售价格倒挂,亏损问题更加严重。
建议参考国际经验,在过渡期内由管道公司和供气商共同分担进口亏损,并由供气商买断管容,以确保现有长期合同资源顺利输送、消纳。
3)规范终端用户用气合同,鼓励签署长期购销协议。
目前,中国供气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合同以短期为主。
建议参考韩国及欧美做法,鼓励供用气双方签署中长期供气协议,这既利于供应商掌握市场需求,保障安全供应,又利于供应商统筹资源,把握低价资源进口时机,降低进口成本。
4)落实天然气门站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上下游疏导机制。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明确全面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政府只监管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管网输配价格,即“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建议国家加快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进程,明确门站价格联动周期,鼓励建立、细化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同时,充分发挥交易中心的作用,推动线上交易发展,促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
5)新的市场环境下,合理落实安全保供责任。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将重塑。
鉴于中国冬夏季天然气峰谷差大的事实,国家主管部门应协调好供气商和管网企业的责任,稳定保供体系,确保资源供应安全、管道输配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