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及监管技术和示范项目任务书

合集下载

采购计划 Procurement Plan

采购计划 Procurement Plan

每个执行机构的第一个合同 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个人技术援助合同 所有≥100的公司合同及≥50 的个人专家合同
附件8_表1
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 Proposed Ningxia Desertification Contro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单位:宁夏林业厅项目办
采购计划 Procurement Plan
合同编号
合同描述 Description of Works
合同估算金额 Cost Estimate
人民币元
美元
采购方式 Procure
ment Method
世行审查 预计发标 (前审/后审) 日期
Bank Expected Review Date of (Prior/Post) Issuing
世行前审通过, 准备签署合同
计划
NX-ZX-07
监测点和植被恢复试验点的设计与建设咨询、监 测数据的收集分析
720,000
118,033
CQS
后审
2014.11
2014.12
2,014.12
NX-ZX-07
监测点和植被恢复试验点的设计与建设咨询、监 测数据的收集分析
实际
422,100
69,197
CQS
295,082
CQS
前审
2015.1.5
2015.1.26
世行前审通过, 准备签署合同
计划 1,780,000
NX-ZX-06
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项目发展目标的监测与评 价
实际
1,780,000
291,803 291,803
CQS
前审
2014.11 2015.1.5

投资仍然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投资仍然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引擎

和 明确导 向。通过扩大投资 , 既有利于促 进经济增长 ,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 ; 既
经济发展后劲 。2 1 0 0年是 丽水 撤地设 市
1 年 ,也 是 后 危 机 时 代 丽水 加 快 发 展 0周
总的来看 , 丽水市投资增长 的速 度仍
定 因素仍然很多 。 一方面是受金融危 机的
Re on I域 gi 区
投资仍然是推 动增长 的重要 引擎
把握好建 设规模和建设时序 ,发挥 出政府 性项 目投资 的 “ 四两拨千斤 ” 作 用, 发挥 出重点工程 的拉动作 用 , 发挥重大前期项 目的支撑 作用 , 到远近 做 有机 结合 , 保持投资 的可持续增长
> 文 / 国忠 ) 陶
影 响 , 会投资难 以快速 增长 , 其是产 社 尤
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 , 又有 利于增强 然 偏慢 , 投资 回升的基 础还不 稳 固 , 确 不
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特殊 的环境 , 我们 依然要 把投资作 为拉动 经济增 长的最有
5 2
业投 资的影响较大 , 企业投 资者仍然 信心
空间。 丽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 编和
全市低丘 缓坡 开发的推进 , 为破解 土地利 用瓶 颈创造 条件 , 也为经济结构调整 和转 型升级提供 了较大空间 。 加快工业 园区拓 展 , 大产业投 资力度 , 加 已经成 为各级领 导 的一致 共识 , 尤其是丽水市经济开发 区
东 扩 形 成 的 近 1 方 公 里 的新 平 台 、 0平 景
程 , 间投 资 、 民 制造业 投资很难 有大 幅提 升 ;另一方面是政府刚性支 出越来越多 , 民生建设任务较重 , 财政 收支平衡 难度 加 大 ,政府投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 出。 同时 ,国家对投 资项 目融资监 管将更严

土地规划文本范文

土地规划文本范文

奉化市松岙镇街横村(乌作湾平)造田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奉化市松岙镇人民政府规划设计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六月奉化市松岙镇街横村(乌作湾坪)造田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奉化市松岙镇人民政府负责人:项目设计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负责人:复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前言 (1)1.1项目规划任务 (3)1.2项目规划依据 (3)2项目区概况 (5)2.1自然条件 (5)2.2自然资源 (8)2.3社会经济条件 (8)2.4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9)2.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9)2.6项目类型及性质 (10)2.7项目建设工期 (10)2.8项目总投资 (10)2.9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 (10)2.10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11)2.11项目公众参与情况 (11)2.12项目建设目标 (11)2.13项目特性表 (12)3项目分析 (13)3.1土地适宜性评价 (13)3.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4)3.4水资源平衡分析 (15)3.5环境影响评价 (19)3.6项目合法性分析 (20)3.7公众参与分析 (20)4项目规划方案 (21)4.1规划目标 (21)4.2规划原则 (22)4.3 规划标准 (22)4.4土地利用布局 (24)4.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8)4.6投资预算 (29)5.规划方案评价 (31)5.1社会效益评价 (31)5.2生态效益评价 (32)6项目实施措施 (33)6.1组建管理 (33)6.2进行宣传发动 (33)6.3建立管理制度 (34)6.4调整土地权属 (35)7项目工程设计 (38)7.1设计依据 (38)7.2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39)7.3排灌工程设计 (42)7.4道路工程设计 (45)8施工组织设计 (45)8.1施工条件分析 (45)8.2施工程序 (46)8.3施工管理 (48)8.4进度管理 (48)8.5质量管理 (48)1前言土地开发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规程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规程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的总则、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成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省市、县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 102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DB34/T 5071 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城镇urban城市、县、镇和乡人民政府驻地,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3.2城镇低效用地urban inefficient land经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确定为建设用地中的权属清晰、不存在争议和法律纠纷,但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

3.3低效用地再开发inefficient land redevelopment通过多种途径对已认定的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优化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4 总则4.1 规划定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专项规划内容,是设区市和不设区的市及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低效用地再开发监管的基本依据。

4.2 规划任务主要任务是:——提出城镇低效用地规划的目标;——对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布局、用地结构及强度进行优化;——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时序进行控制;——制定区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效益进行评估;——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监管。

4.3 规划范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范围为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及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经当地政府认定的低效用地。

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

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

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一)尊敬的领导:为了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资源的优势,我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供您参考。

一、项目概述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旨在利用当地资源,推动原始自然资源向高质量农产品转化,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同时扶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需求分析1.目前市场需求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新鲜、健康的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

2.抢占市场优势: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农业提供了更多的转化和创新能力,占领市场优势至关重要。

3.试点示范项目: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可以为农业提供一个开创性的示范平台,带领农业生产者走上绿色、健康、优质道路。

三、资源丰富1.当地生态资源优质: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土地广阔富饶,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力资源丰富:当地志愿服务队、专家协会等多个组织能够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

3.农业资源丰富:当地农产品品种多样,可作为园区展示自身特色的亮点。

四、项目建议1.重点打造特色品牌:以当地优质的土特产作为主推品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2.保证产品品质:把农产品制成加工品,通过有机认证等多种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3.提高产业价值:将产业化与品牌化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1.政策风险:当地政府对项目支持度不足,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明确项目的社会、经济、政治意义。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可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3.资源风险: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可建立严格的应急预案,防范各种安全问题。

综上,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必将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也为推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报告的建议旨在为您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希望得到您的重视和支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指标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指标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
开发利用试点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04.04
•【字号】甘政办发[2014]66号
•【施行日期】2014.04.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
用试点指标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4〕66号)
兰州市、白银市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支持兰州大学新校区建设,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确定的兰州市3000公顷(含兰州新区2000公顷)、白银市2000公顷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指标,调整为兰州市3500公顷(含兰州新区2000公顷)、白银市1500公顷。

兰州市新增的500公顷试点指标专项用于兰州大学新校区建设。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4月4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2013年6月6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低丘缓坡开发是指对相对高差小于200米、平均坡度小于25°、具有一定规模,以国有未利用地为主的丘陵地,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利用的过程。

经国土资源部同意,在我省兰州、白银两市开展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其中兰州3000公顷、白银2000公顷。

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试点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是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有效减少工业、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占用城市周边和平原地区优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的重要保障,对我省实施“3341”项目工程、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特别是解决兰州新区和兰白经济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提供用地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要求(一)科学规划。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为指导,编制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要与主体功能区划及城乡建设、林业等规划相衔接,不得在林地、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已经规划的林地上开展试点工作。

专项规划要体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原则,合理选址,明确布局、时序和用途。

国土资源部关于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为了探索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用地的科学布局。

合理利用土地,更有效地保护优质耕地。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拟在部分省(区)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

为规范推进试点工作,制定以下指导意见。

一、试点目的和意义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是指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具备或片开发利用条件的低丘缓坡荒滩区域,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利用的用途、规模、布局和时序。

促进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和农村新居民点建设中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未利用土地。

推进低丘缓坡荒滩等来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和大部分县市地处丘陵山区的国情出发,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政策:是在新形势下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因地制宜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用地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减少工业、城镇及农村新居建设占用城市周边和平原地区优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重要举措;是统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充分开发未干利用土地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的重要保障。

二、总体要求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荒山荒坡荒滩土地的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未利用土地规范、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试点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要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要把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纳入所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成立工作班子,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要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规划为指导,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科学编制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合理确定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用途、规模和布局,根据区域条件和建没布局,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分期进行场地平整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
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技术和示范
编写说明
本任务书是在项目建议书、实施方案及预算通过甲方组织的论证后,根据财政部预算批复情况填报。

任务书甲方为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乙方为课题承担单位。

任务书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写。

1.项目任务书是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各项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填写,篇幅较长者可另加纸。

2. 项目经费的支出预算及科目明细,须与甲方下达的额度一致。

3. 开户银行及账号应是课题第一承担单位计财部门的开户行和账号。

4.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任务书分工,与项目协作单位签订分任务书,并将副本送甲方备案。

5.本任务书1式5份,国土资源部2份,项目承担单位2份,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或保证单位1份。

6. 要求用计算机打印,字迹清晰。

统一A4纸规格,标题用黑体小三号字,正文用四号仿宋字,1.5倍行距。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图1 项目任务设臵及其相互关系图
二、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
三、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前景预测分析
(包括国内外市场现状、市场预测、效益分析和实现产业化的步骤、方式等。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工艺流程)
图2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图
五、年度工作计划及目标
六、现有技术基础及条件
该项目承担单位——云南省国土规划整理中心,自2001年以来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审查论证工作,组织参与了20多批共计545个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查论证,以及参与审查了一大批占补平衡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复垦方案的审查论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保证。

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工作的同时,整理中心与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开展土地整治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亩均投资估算控制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控制标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为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参与单位技术基础及条件: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是云南省属重点高等院校,有一批专门从事山区土地利用规划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地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先后完成了“生态视角下云南高原湖滨城市扩张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等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云南省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基于GIS 的城市土地供给与耕地保护监管信息系统研究”、“旅游用地供地标准与集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国土资源部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等国土部门委托课题60余项;目前承担了国土资源公益性项目“典型城镇村节地技术研究与
示范”中课题四“生态型城市化地区典型城镇村节地技术与示范”、“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1-2015)”、“云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云南省县级低丘缓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研究”、“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研究”、“高原湖区城乡一体土地生态化利用调控研究—以昆明滇池流域为例”等高原山地土地开发利用相关的系列研究工作,具有地域特色和行业优势,在云南省山地开发土地利用规划领域具有良好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研究积累。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有一批专门从事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影像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长期面向土地调查监测的行业需求深入开展了GNSS/GIS/RS 集成技术及应用研究,取得了大批成果。

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精准土地调查技术系统研究(NO.2006BAB15B01)”、“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开发(2008BAJ11B05)”和“土地规划实施监管标准研究(2008BAJ08B15)”等,研制出了GNSS网络增强与综合应用服务系统、土地巡查车技术系统、一体化GPS/PDA单双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设备等技术系统,这些成果大部分已用于实际业务;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国土资源”(NO.2002AA134070);国土资源部“基于GPS/GIS/RS/INTERNET 的土地调查新技术”、“土地变更调查现代技术集成示范”、“GPS/PDA 土地调查技术示范及应用”等项目,研制出了GPS/PDA“调查之星”土
地调查作业系统;主要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土地调查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已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在土地利用调查装备、地籍调查定向定位方法、土地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土地监测卫星定位地面基地设施等方面,已申请专利56项、授权21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 检索50余篇。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现有“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北京大学211重点实验室等比较完备的研究条件,在农牧交错带、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开展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等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研究基础。

先后承担和完成了973计划“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综合生态与食物安全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干旱农业景观格局、过程与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半干旱农业景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其机理的典型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等10余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国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领域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所,是国际上地理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在土地系统科学方
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果。

在LUCC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研究领域已经储备了一些数据、资料、模型与方法,已经建成了我国分县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基础数据库。

课题参加人员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课题30余项,完成了土地系统动态模拟的相关软件3项目,专利1项。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注册的、国土资源部直属的事业单位。

其宗旨是为部监管和决策提供支撑,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土地矿产秩序、保护土地矿产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服务,同时承担全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国土资源法制研究、土地抵押登记数据动态监测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

中心共有工作人员72人,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其中正式职工50人,长期聘用人员22人。

博士6人,硕士27人,大学本科31人,平均年龄36岁,正高职称6个,副高职称17个,中级职称20人,且专业齐全,包括法律、经济、金融、土地管理、矿产管理、计算机等各相关专业人才。

总体上看,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隶属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是测绘行业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甲级测绘单位和科技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单位,在数字摄影测量和无人飞行器遥感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多年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发了国内先进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在
国内率先形成了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技术装备和业务链,并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执法监察、应急测绘保障、灾害调查与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示范应用。

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无人飞行器土地执法监察系统集成与装备研制”、“矿产资源开发的无人机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技术研究”;国土资源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车载GPS技术的国土资源快速监察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示范”、“无人飞行器技术在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应用”、“UAVRS-Ⅱ型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的研制”等课题。

相关成果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和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七、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保障及参加单位任务分工
项目承担单位云南省国土规划整理中心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软硬件支持系统,在科研管理方面具备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能够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

本项目将在国土资源部科技司的统一领导下,依据国家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由云南省土地整理中心牵头,云南财经大学等多家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单位参与,将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生产单位和示范区相关企事业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进行研究和示范应用。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已成立以下组织机构来保障项目的实施:
(1)项目管理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履行本项目主管部门的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计划的通知》(国资厅发(2013)12号)文件要求,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落实配套条件,安排配套项目和经费。

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由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张洪和云南省国土规划整理中心主任雷朋才共同担任,副主任由各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担任。

(2)专家顾问组
聘请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以及云南省有关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

专家顾问组主要负责对项目实施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意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课题目标任务,保证
项目目标的实现。

参加单位任务分工见下表:
八、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