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度列入考核

合集下载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衡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城市化质量、城乡发展差距等多个方面。

1.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指标之一,城市人口规模大致能够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

城市人口规模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的人口分布情况。

城市化率高通常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社会资本充裕。

4. 城乡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是指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差距大小。

城乡发展差距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指标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有全面评价这些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化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交通、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多个方面。

1. 交通指标交通指标包括城市道路密度、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交通拥堵指数等多个方面。

交通指标反映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拥堵程度。

2. 水利指标水利指标包括城市供水量、排水排污设施完善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水利指标反映了城市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各地区应按照国家要求推进城镇化进程。

为了科学评估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展情况,制定本文档,明确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二、总则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政策,细化考核指标和考评方法,以客观评估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情况和效果。

考评结果将作为相关部门评估地方推进城镇化的依据,对考评结果不达标的地区将采取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措施。

三、考评指标1.基础设施建设a.城市交通:包括公路、铁路、公共交通等,评估其覆盖范围、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b.公用事业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燃气等,评估其覆盖率、稳定性和安全性;c.信息通信网络:包括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评估其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

2.居住环境质量a.住房供应:评估住房的数量、质量和价格;b.环境卫生:评估城市环境的卫生状况,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c.生活便利性:评估商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3.就业与产业发展a.就业机会:评估城镇居民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b.产业结构调整:评估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包括每个行业的增长率和结构的优化程度;c.创新能力:评估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包括科研机构数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4.社会保障a.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评估社会保险的覆盖人数和覆盖率;b.教育医疗保障:评估教育和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c.社会救助:评估地方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对象的覆盖率。

五、考评方法1.数据统计a.各地区需要提供相关指标的数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质量、就业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b.统计数据应有来源、时间和检查方法等说明。

2.考评评分a.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给予相应的分数;b.考评结果将综合计算得出。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1.新型城镇化考评指标表2.数据统计表格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新型城镇化: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城镇化率是评价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城镇化率反映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直观指标。

城镇化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城镇化率的衡量可以综合考虑城市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数量等因素。

其次,城镇规模结构是评价城乡发展差距和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镇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对于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规模结构可以通过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城市面积等指标来反映。

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能够推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支出、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考虑。

合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强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打破户籍制度的障碍等,都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价城市的人居环境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水量、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绿地面积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五,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考虑。

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城镇化率、城镇规模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科学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估

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估

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战略举措。

然而,如何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绩效,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更对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型城镇化建设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人口转移、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保护等。

因此,对其绩效的评估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人口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评估人口转移的绩效,不能仅仅看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收入水平、社会保障覆盖以及在城镇的融入程度。

比如,是否在城镇实现了稳定就业,收入是否有显著提高,能否享受到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以及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否真正融入了城镇。

产业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否蓬勃,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否有效,都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评估产业升级的绩效,需要考察产业的创新能力、附加值水平、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以及与城镇发展的协同程度。

如果一个城镇只是盲目地发展房地产等短期见效快的产业,而忽视了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那么这种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硬件基础。

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要从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多个方面入手。

道路是否畅通便捷,能源供应是否稳定充足,通信网络是否高速覆盖,给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高效,这些都是衡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时,还要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和运营维护情况,避免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公平程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评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要比较城镇与农村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的差距,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质量是否均等。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全面评估我国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城镇化率考核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城镇化率考核方案,仅供参考。

一、考核目标1. 评估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

2.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激励各地区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提高城镇化质量。

二、考核原则1. 科学性:考核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

2. 动态性:考核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考核指标。

3. 可比性:考核指标要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

4. 系统性:考核要涵盖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

三、考核指标体系1. 城镇化水平指标(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户籍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建成区面积占比:城镇建成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

2. 城镇化质量指标(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反映城镇居民住房条件。

(3)城镇基础设施覆盖率:城镇道路、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

3. 城乡融合发展指标(1)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

(3)城乡要素流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情况。

4. 城镇化发展潜力指标(1)人口红利: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3)科技创新能力: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

四、考核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官方统计数据、调查问卷、遥感卫星影像等方式收集考核指标数据。

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确保数据质量。

3. 指标计算:根据考核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的得分。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一、背景与目的⑴背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⑵目的本细则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考评体系,对各地的城镇化进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基础性支撑和指导。

二、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⑴指标体系⒉⑴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情况●水、电、气供应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⒉⑵居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居民就业状况●公共服务供给情况⒉⑶生态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⒉⑷社会发展●教育水平●医疗服务供给情况●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情况⑵权重分配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和现实情况,为各指标分配相应的权重,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考评方法与流程⑴考评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专家评估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⑵考评流程●数据收集与准备●指标权重分配●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估指标计算与综合评价●结果呈现与汇总四、评估报告与使用⑴评估报告内容评估报告应包括:●各指标的评估结果及解读●各地区排名情况●城镇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⑵使用方式评估报告可作为各级制定新型城镇化规划和政策的参考依据,也可供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战略决策和规划。

附件:附件一:指标权重分配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城镇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包括建设城市、扩大城市规模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

⒉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注重城市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发展。

⒊评估报告:对特定问题或对象进行评估后的报告,包括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
1. 背景介绍
1.1 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新型城镇化政策背景
2. 目标与原则
2.1 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设定
- 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GDP增长率、就业率等。

- 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指标:居民收入水平、教育医疗资源覆盖范围等。

-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空气质量、水源地安全等。

3. 指导思想及方法论
3.1“人本”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
4.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4-1主体功能区概述
(一)经济核心带
(二)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三)科技创新中心
(四)文旅休闲度假区
(五)特色小镇
其他
5.关键领域推动力度加大,提卡项工作开展顺利
6 .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法律档案齐备
7 。

飞速崛起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8. 考评指标体系
8.1 经济发展考核指标
- 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等。

8.2 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考核指标
- 居民收入水平、教育医疗资源覆盖范围等。

8.3 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
- 空气质量、水源地安全等。

9.法律名词及注释:
(一)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推进农村转变成现代有机组织形式和功能完备的小城市或中心区域,并实施相应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确定各类主题性特色开放空间,明确其在整个国土空间格局中所承担的重要职能作用.
10.附件:
(1)相关数据统计表
(2)案例分析报告
(3)专业意见书
(4)其他补充文件。

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实证分析近年来,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以城市为核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沧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其综合发展水平,为城市化进程提供科学指导。

一、城镇化发展现状1.人口城镇化水平沧州市人口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

据统计,沧州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从10年前的50%提升到了60%,城镇化率逐年增长。

人口迁徙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城市就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2.城市化建设速度沧州市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结构日趋完善,城市交通、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等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态逐渐优化。

城市发展区域不断扩大,新区新城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3.新型城镇化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模式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深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等措施不断加强,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1.城市化进程速度过快虽然沧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城乡发展不平衡沧州市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拉大,农民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亟待解决。

3.城镇化管理体制需要改革沧州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城市化进程中,涉及到土地资源、城市规划、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治理体系和规范的城市化管理制度。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

城镇化率考核方案一、背景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镇化率高低不仅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成效,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镇化率的提高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科学评估和监测城镇化水平,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城镇化率考核方案,以便精准掌握城镇化发展趋势,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城镇化率考核指标1. 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评价城镇化水平的核心指标。

它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按年度或每个季度进行统计。

城镇化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因此成为城镇化考核的首要指标。

2. 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规模结构是用于描述城市规模分布情况的指标。

通过对城市规模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到城市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 城市化率城市化率是指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率高低可以直观地反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因此也成为城镇化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4. 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质量是用来描述城市化发展成效的指标。

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等内容。

5.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评估城市发展实力的关键指标。

通过分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了解到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城镇化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6.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保障机制。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会稳定,因此也成为城镇化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城镇化率考核方法1. 数据分析法城镇化率考核的首要方法是通过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城镇化率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了解城市居民对城镇化发展的态度和需求的一种重要方法。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贺军3月17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对社会公布。

这份共分八篇三十一章、长达3万字的规划纲要,内容覆盖十分广泛,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发展规划的范畴。

与中国许多的重大改革相似,新型城镇化在本质上就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城镇领域的投影。

《规划》明确规定了未来6年中国城镇化要实现的目标,还将在更长时间内影响中国的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

在此前简要分析有《规划》要点的基础上1,安邦(ANBOUND)研究团队仔细梳理了规划内容,对更多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以飨读者。

一、规划年限贴近五年规划与众多其他规划不同的是,该《规划》涉及的年限只是2014-2020年,6年的规划时间横跨了两个五年规划,指标比较的基数是2012年,与“十三五”规划同期结束。

从时间上看,《规划》时段更接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我们推测,这可能意味着,决策层期望新型城镇化规划与五年规划逐渐同步,把城镇发展与整体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

这也便于以每5年为期,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展、效率和方向进行同步的评估和校验。

从定位上来看,新型城镇化规划既不属于中长期规划,更不是远景式的战略规划,而是一个有明确发展目标的阶段性规划。

二、城镇化核心目标总体谨慎从《规划》的核心目标来看,国家制订了一个总体目标相对谨慎、但发展速度不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在最为核心的城镇化率目标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图: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异首先,《规划》采用了两个城镇化率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是坦率承认了中国在现行户籍制度下的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

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成效考核

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成效考核

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成效考核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有效推进,对其工作成效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考核至关重要。

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成效考核,首先需要明确清晰的考核目标。

这一目标应紧紧围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关键方面。

通过明确目标,为考核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和重点,确保考核能够准确反映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果。

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上,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经济领域,包括城乡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农民收入增长水平等。

比如,考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情况,是否形成了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是否有显著提高。

二是社会领域,关注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例如,比较城乡学校的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城乡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城乡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参与度。

三是基础设施方面,考核城乡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程度。

看农村道路是否畅通、网络信号是否稳定、水电供应是否可靠。

四是生态环境方面,衡量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包括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土壤污染防治等。

考核方法的选择也需要科学合理。

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考核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如经济增长的具体数值、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等,直观地反映工作成效。

定性考核则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城乡居民的实际感受和满意度。

例如,深入农村与农民交流,了解他们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真实评价;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效果。

为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流程。

首先是数据收集,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来源应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报告、实地调查的数据等。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涉及多个方面的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指标,并对其进行细化。

一、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分布情况。

准确计算城镇化率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的居住地、户籍及其他因素。

二、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是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

该指标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快慢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

三、城镇化质量城镇化质量是指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包括城市建设水平、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指标。

其中,城市建设水平反映了城市规划、建筑质量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四、城市化速度城市化速度是指城市化的增长速度。

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城市化的增长量,可以了解城市化进程的快慢。

五、城市化覆盖范围城市化覆盖范围是指城市化进程覆盖的地域范围。

通过了解城市化扩展的地理范围,可以判断城市化进程是否全面推进。

六、农民工比例农民工比例是指在城市就业的人员中农民工所占比例。

该指标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情况。

七、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

该指标反映了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不平衡情况。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统计数据、图表、研究报告等。

这些附件可以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城镇化指标的具体情况。

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化:即城镇化,指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2.城市建设水平:指城市规划、建筑质量、环境状况等方面的水平。

3.农民工: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生态环境载体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引导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城镇化过程。

新型城镇化侧重于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先、以生态宜居为标准,提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高品质、高水平为基本方向的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而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则是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否符合规划定位和目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希望为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评价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指标1. 城市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国家城镇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2.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地区经济总量、人均GDP 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 城市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评价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考察城市化进程中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社会指标1. 教育水平:城镇化程度与教育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城镇化率和各项教育指标(例如高等教育率、教育经费投入及学生人数比例等)的关系来评价城镇化对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

2. 医疗卫生水平:城市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城镇化率和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人员数量及卫生服务覆盖率等指标的相关性来评价城镇化对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3. 社会保障水平: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关注城市居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保障情况,包括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等。

三、生态环境指标1. 绿地率:城镇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的绿化面积,评价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反映城市绿色覆盖面积的多少。

2. 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化进程中要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PM2.5浓度、臭氧浓度等环境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反映了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可以评价城市生态环境是否受到有效保护。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新国标

新型城镇化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新国标

新型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及评价结果运用。

本文件适用于对县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县城 county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政府驻地镇或街道及其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委会所辖区域。

城镇化 urbanization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4 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综合系统的客观性评价原则。

坚持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相关联的科学性评价原则。

坚持发展引领、分类评价的合理性评价原则。

5 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可用于进行不同县城横向或同一县城不同年度纵向比较城镇化发展水平。

本评价指标体系可结合专家意见,增加或减少相关指标。

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时,应将同类型县城1进行比较。

注1: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五类。

本指标体系包含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4个。

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6 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个地区GDP 与该区域内常住人口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地区每个居民对该地区的经济贡献或创造价值的指标,单位为万元/人。

按公式(1)计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 区域内常住人口 (1)式中:区域内常住人口是在一个地区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总数。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单位为万元/人。

按公式(2)计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2)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单位为%。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1]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1]

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新型城镇化考评细则一、综述1-1 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评估和监测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制定本考评细则。

1-2 目的本考评细则旨在为各地区提供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估新型城镇化的进展情况和问题,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二、指标体系2-1 经济发展2-1-1 GDP增长率2-1-2 城市化率2-1-3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2-1-4 产业结构调整指数2-1-5 培育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2-2 城市规划与建设2-2-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2-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2-3 城市环境管理和保护情况2-2-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情况2-2-5 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2-3 居民生活水平2-3-1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3-2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指数2-3-3 城镇居民就业率2-3-4 城镇居民社保覆盖率2-3-5 提供居民服务的机构和政策2-4 生态环境保护2-4-1 城市空气质量指数2-4-2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2-4-3 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情况2-4-4 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政策2-4-5 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政策三、考评方法3-1 数据收集3-2 数据分析3-3 综合评估3-4 考评结果公示四、附件附件一:各地区新型城镇化考评数据表附件二: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文件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城乡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

5-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

5-3 绿色交通:指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的交通方式。

5-4 城镇化率:指某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百分数。

(附件一和附件二请参见原文档)。

发改委重点工作考核工作意见

发改委重点工作考核工作意见

发改委重点工作考核工作意见—WORD版【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发改委重点工作考核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提升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工作效能,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现制定2019年度全市发改委系统重点工作考核实施意见如下:
一、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发改委,市开发区经发局、城南新区经发局。

二、考核内容
1、“三重”工作和八大类重点工程(15分)。

主要考核列入全市“三重”工作和八大类重点工程各个项目和事项的组织推进、完成实绩、督查服务、信息报送等情况。

2、改革创新(15分)。

主要考核改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改革试点争取、先行先试成果、医药卫生改革情况,以及创新创优重大成果情况。

第1 页。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24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年。

在过去一年,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和经验。

本文将对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今后的工作。

二、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在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

通过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2024年,全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公共设施等方面。

各地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一直受到关注,但在2024年,各地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如减少工业污染、推广清洁能源等。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城市环境整治取得重要进展。

在2024年,全国各地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治理垃圾问题、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水体环境等方面。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以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成果为今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虽然在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以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在不少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依然存在。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13•【字号】•【施行日期】2017.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驻酒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相关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市政府研究制定了《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13日酒泉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家、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甘肃省《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甘办发〔2016〕58号)和全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和省上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为重点,以建设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酒泉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绿色环保,重点围绕优化城镇布局形态、完善城镇治理体系、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发展目标,遵循规律,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酒泉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建设活力小康生态魅力幸福酒泉提供重要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进度列入考核作者:来源:《居业》2013年第08期海南建50个风情小镇7月26日,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强调,新型城镇化既是当前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

要坚持从省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海南省将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导”的原则,规划和实施一批城镇化重点项目,突出扶持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风情小镇。

据了解,今年省政府已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海口云龙、文昌龙楼、定安龙门等特色风情小镇的基础建设。

从海口市出台《关于探索统筹城乡示范发展的建议方案》到全省制定《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建设“统筹城乡示范镇”到扶持特色风情小镇。

仅2013年上半年,无论规划还是实践,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都成了海南省经济工作的热点和重点。

为此,海南省还聘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等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着手共同制订《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相关规划。

由海南省政府印发的《2013年海南省科学规划年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科学规划年的10项大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专门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和《海南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也是当前海南省实施科学规划,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截止今年年底前,海南省还将完成《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定稿。

聊城30多项考核指标山东省聊城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聊城城镇化率要达到50%左右。

其中,今年要达到43%,2014年要达到46%,2015年最终实现50%。

这样算来到2015年,聊城中心城区将实现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的惊人目标。

为此,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要求每月1日各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

其中,今年县市区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数、月新增)、建成区面积(总数、月新增)、城市建筑面积(月新增、同比增幅)、城乡建设投资(同比增幅、城市建设投资、村镇建设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幅、新增廉租住房补贴户数、新增廉租住房开工套数、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套数、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套数、限价商品住房开工套数、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套数)、城中村拆迁、农村社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进度、示范镇建设补助资金投入等。

针对今年,示范镇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规划编制(如产业布局、道路、供排水、绿化、消防等专业性规划编制进度)、城镇建筑面积、道路工程、园林绿化(完成投资、公园绿地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目前,聊城有14个省、市级示范镇,全部示范镇的城镇化工作情况,均由所在县市区汇总后上报。

这14个省、市级示范镇,分别包括5个省级示范镇和9个市级示范镇。

2013年,市直城镇化工作涉及部门就有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等主要部门。

四川户籍改革先行7月底,记者在四川省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继成都实行居住证制度后,下一步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实名制人口管理制度。

在户籍改革方面,四川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成都曾提出过实现城乡统一户籍的改革计划。

在今年6月,发改委提出将在全国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四川则更进一步,宣布除成都市和民族地区外,全面放开全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条件,种种改革信号和动态情况无不明确地表示户籍壁垒正在被破除。

包括居住证政策在内的户籍改革,首先作用于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权,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合四川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现状,这一旨在平等权的居住证制度,对于四川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而言,将构成直接的推动力。

更值得肯定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即新农村改革,这种在户改上作文章的城镇化策略,因其直指人口的市民化,而更具有张力和实际性。

我国以权利和公共服务先行的方式助推城镇化,将有效地避免传统城镇化策略造成的权利落差,让落户更容易、权利更平等。

对应着一个不同以往的思路,稍加思索可知,其结果必能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重庆推进“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直辖市,重庆市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今年年初,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区县调研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曾反复强调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部署,在遵循“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突出特色和集群发展”的原则基础上,积极探索质量与发展并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让市民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定、更温馨。

“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是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开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步伐,努力实现人、城、产业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并进、共融共生,让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安民利民、富民惠民的过程。

重庆的产城融合的价值,就在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快大产业、大功能、大人群的集聚融合。

为了促进产城融合,使“孪生姐妹”的成长相得益彰,重庆力图通过促进产业、城市、生活与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大产业、大功能、大人群的融合集聚。

由此可知,“产城融合”正成为今年以来,重庆各区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实践也证明,“产城融合”的价值,就在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城镇化的扩容提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必然会给环境带来挑战。

认真解决资源短缺、环境脆弱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建设低碳都市、绿色城镇,是城镇化提质的核心策略。

为了向“绿色”要效益,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今年以来,重庆市新组织实施绿色建筑22余万平方米,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283万平方米,悦来生态城成为国家首批绿色生态城区,中冶赛迪大厦也成为重庆首个“绿色建筑”。

海南建50个风情小镇7月26日,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强调,新型城镇化既是当前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

要坚持从省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海南省将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导”的原则,规划和实施一批城镇化重点项目,突出扶持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风情小镇。

据了解,今年省政府已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海口云龙、文昌龙楼、定安龙门等特色风情小镇的基础建设。

从海口市出台《关于探索统筹城乡示范发展的建议方案》到全省制定《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建设“统筹城乡示范镇”到扶持特色风情小镇。

仅2013年上半年,无论规划还是实践,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都成了海南省经济工作的热点和重点。

为此,海南省还聘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等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着手共同制订《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相关规划。

由海南省政府印发的《2013年海南省科学规划年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科学规划年的10项大任务,其中特别强调要把海南作为一个大城市,专门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和《海南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也是当前海南省实施科学规划,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截止今年年底前,海南省还将完成《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的修编定稿。

聊城30多项考核指标山东省聊城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聊城城镇化率要达到50%左右。

其中,今年要达到43%,2014年要达到46%,2015年最终实现50%。

这样算来到2015年,聊城中心城区将实现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的惊人目标。

为此,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要求每月1日各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上报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

其中,今年县市区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数、月新增)、建成区面积(总数、月新增)、城市建筑面积(月新增、同比增幅)、城乡建设投资(同比增幅、城市建设投资、村镇建设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幅、新增廉租住房补贴户数、新增廉租住房开工套数、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套数、公共租赁住房开工套数、限价商品住房开工套数、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数、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套数)、城中村拆迁、农村社区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进度、示范镇建设补助资金投入等。

针对今年,示范镇城镇化工作考核指标项目,主要有城镇人口、建成区面积、规划编制(如产业布局、道路、供排水、绿化、消防等专业性规划编制进度)、城镇建筑面积、道路工程、园林绿化(完成投资、公园绿地建设面积、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给排水、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目前,聊城有14个省、市级示范镇,全部示范镇的城镇化工作情况,均由所在县市区汇总后上报。

这14个省、市级示范镇,分别包括5个省级示范镇和9个市级示范镇。

2013年,市直城镇化工作涉及部门就有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等主要部门。

莱芜3年实现60%城镇化同为山东省地级市的莱芜市,则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日前莱芜市出台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底,莱芜市城镇化率要达到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万元人民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人民币以上。

同时,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100%,并且人均城市道路面积30平方米,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9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平方米。

预计202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化发展质量位于全国前列。

政策意见提出,要推进城镇化发展布局,要加快构筑以莱城主城区为核心,以钢城城区、口镇北部新城、雪野旅游新城为支撑,以及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一带4片”(一带,即城市空间拓展带,由京沪高速公路、省道莱明线和济南——莱芜城际轨道形成的空间发展带,串联中心城区、钢城和雪野等主要城镇;4片,即北部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东部特色农业和生态涵养片区、西部现代高效农业片区、南部山地生态农业休闲片区)的城镇空间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