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完善乡村治理 保持农村稳定

合集下载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贺连民 

政策法规

1846529102@

文/ 连民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文/ 兆利

意外“碰”伤游人 虽无过错仍须担责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试题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试题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试题
1.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下列属于明后两年的硬任务的有: ①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 2020 年确保建成 8 亿亩高标准农田。 ③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 ④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 2020 年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2.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关于四个优先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 B. 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 C. 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 D. 优先建立“三农”经费保障制度 【答案】D 3. 下列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是 A. 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 B.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C. 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D. 对村“两委”换届进行一次“回头看” 【答案】B 4. 下列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措施的是: A. 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B.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 C. 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D.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答案】A 5. 下列不属于 2019 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政策措施的是: A.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B.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C.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D.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答案】D

学习贯彻2019中央一号文件心得感悟三

学习贯彻2019中央一号文件心得感悟三

2019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被列为今明两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另一方面,要加快补齐农村路、电、水、房、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对一些硬任务作出了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其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被列为今明两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2018年,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各地全力实施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农村发展呈现出了新气象,也产生了一些典型性、示范性的做法。比如,河南把157个县(市、区)划分成一二三类,分类分区域推进整治;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浙江省,如今,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70%,农村

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8.6%。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现阶段,我国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直观的体现是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大,如厕难、环境脏、水质差、路不通、快递送不到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也是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2019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与答案

2019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与答案

2019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与答案

1.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下列属于明后两年的硬任务的有:

①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③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

④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2.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关于四个优先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

B. 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

C. 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

D. 优先建立“三农”经费保障制度

【答案】D

3. 下列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是:

A. 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

B.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C. 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D. 对村“两委”换届进行一次“回头看”

【答案】B

4. 下列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措施的是:

A. 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B.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

C. 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D.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题库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题库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项题库

1.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 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A.14

B.15

C.16

D.18 答案:C

2.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其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A.三农

B.农业

C.农村

D.农民答案:A

3.做好“ 三农”工作,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 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 巩固、增强、提升、()”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A.畅通

B.发展

C.深化

D.务实答案:A

4.文件提出,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

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下列不属于“四个优先” 之一的是:()。

A.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

B.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

C.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

D.优先安排城镇公共服务答案:D

5.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按照()的原则,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A.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率

B.增加产量、优化存量、提高效率

C.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

D.增加产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答案:C

学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

学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

学习《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精神心得体会(一)

第一篇: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日前公开发布。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更应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坚决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夯实基础。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要聚力精准施策,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社

会治理等各项工作。面对硬任务,要有硬作风,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真刀真枪地干起来,确保如期完成、取得实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

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坚决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如期完成“三农”硬任务

坚决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如期完成“三农”硬任务

进,久久为功。另外在其他领域也还有一些硬任务,也必须强化时间节点的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这些硬任务能够按时按质收官交账。”

四个“优先”举措

帮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除了五项硬任务,一号文件还提出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专家表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三农”这个战略后院能否守住、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意义重大。

为了保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号文件对坚持这个方针、这个政策导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四个优先”: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优先把优秀的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到各地党政班子,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要破除阻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格局,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三是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要坚持把农业和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比例,过去长期是“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城”,今后要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能够实现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

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乡村治理

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乡村治理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第6期

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乡村治理

林菊美,邓阳姣

(衡阳市衡东县委党校,湖南衡阳421400)

摘要: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

关键词:乡村治理;“马房模式”;对策

1完善乡村治理离不开有效的公众参与

1.1乡村自治离不开公众参与

建设现代乡村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现代乡村社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公众参与。具体而言,在乡村治理中,通过公众参与行为的发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还能使乡村治理更加体现公众意愿、更加尊重民意,从而不断完善乡村社会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有效发挥乡村社会功能。因此,有效的公众参与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1.2乡村法治离不开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趙势,是实际政治生活发展的要求。完善乡村治理需要通过公众参与来实现,而分散化的、无规模的、凌乱的公众参与注定是无效的,制度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公众参与的实现需要法治才能得以保障。因此,公众有效参与的乡村治理必然要求以法治为根本要求,以法律作为规范乡村所有参与主体行为的准绳。

2019中央一号文件国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读PPT模板

2019中央一号文件国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读PPT模板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 规模经营
• 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达到生产的规 模化,形成土地要素集中的规模经 济效益;也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生产 性服务业,实现分工经济下的报酬 递增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并长久不变
• 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对长期而 又稳定的土地政策预期的迫切需要。
城乡融合 ≠ 城乡统筹
了2.72:1, • 2016年农产品加工,初加工主营收益已经达到了20万亿, • 2016年的GDP总量达到80万亿,换句话讲农产品加工业就占到了主
营收入的1/4。
背景来源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都在不断发展:
乡村旅游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互联网+
• 值此之际,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它的时代背景非常深刻,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家的现代 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当然,更为主要的是为“三农”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带来了希望。
生态一体的综合体。
与早年提到的精神文明,道 理一脉相承。让农村的每个
角落都是祥和的。
从管理民主到直接提出要治理有 效,从更宽的角度讲治理机制和 整个乡村治理问题,这一次实际 上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和完善。
追求美好生活,就要落实好 方方面面。打造农业特色小 镇、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 致力于加强农村基 层工作,建立和健 全自治、法治和德 治相结合的乡村治 理体系,努力实现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完整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完整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注重保护外嫁女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利
“三块地”的改革试点延期
农村集体 经营性建 设用地可 入市
农村宅基 地改革
征地制度 改革
(三)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 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 作社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
农村土地改革的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 二是坚持农地农用 三是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两个允许: 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允许在县域内开展
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
两个加快: 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
年基本完成;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 革,继续扩大试点范围
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 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 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三)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2.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 3.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4.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一个推开: 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入市改革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家底摸清,年底 前要基本完成。扩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 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集体产权制度,这项改革到2021年 将基本完成。

“三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三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三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作者:暂无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第7期

文|午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乡村治理是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其治理水平,既有国家治理共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它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

值取向,回答了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进程中“乡村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问题,契合了当代中

国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激活了乡村治理机制的结合力和创造力。

一、“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理论的提出

“三治”是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简称,而“三治结合”是自治、法治和德治结构和功能有

机协同的治理体系。

“三治结合”治理体系发源于浙江嘉兴桐乡。2013年,浙江省桐乡市率先推行现代意义上

的“三治”试验。具体做法是:在乡村不遗余力地推进法治建设,培养农民守法用法的理念,“以法治定纷止争”;充分彰显新乡贤的价值,着重发挥传统道德等乡土文化的感召作用,借

此约束农民的行为,以“德治春风化雨”;丰富完善乡村自治工作,注重提升农民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化解干群矛盾,以“自治消化矛盾”。最终形成“大事一起干、

好坏有人判、事事有人帮”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2014年该做法推向浙江全省。

如今,“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顶层设计的系统化和具体

化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规范运行和示范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党的

2019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9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前言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 硬任务。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 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 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 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 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
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
的深度贫困地区,也要统筹资金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
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
口返贫。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坚持和 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摘帽后的贫
困县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总
03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 和公共服务短板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
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七、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
“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出去,落实
3、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4、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5、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1、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
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4大任务),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 予奖励。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 2、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实现具备条件 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 制,明确各方管护责任,鼓励地方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4、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三北”地区退化防护林修复。落实 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 5、强化乡村规划引领: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

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作者:张天佐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20年第5期

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

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2019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又

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治

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

社会。

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导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党的传统,也是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

部队伍青黄不接;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的手段较弱;有的地方干部作风不实,宣传政策不及时、落实政策不到位。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农

村党群干群关系和执政基础的巩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

党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要完善党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

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县委书记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要把乡村治理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篇)

第一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主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

创新,果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

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短短的9655个字,涵盖了“完善国家食粮安全

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延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

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八

个方面,是以“三农”为重心的工作部署,更是今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进步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涉农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通关

一号文件全文,责任感、使命感贯穿其中;“服务于民,奉献于民”

的执政思想显而易见;踏足于实际,把要求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改革

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增强政府支持与保障能力,实现资

源可延续利用,为增进经济长期较快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的连续第11年聚焦“三农”,粮食安全始终摆在

首位,这是对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的延续,更加突出了粮食安全、农业科研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主题,强调了深化改革,细化了具体措施。以具

体的便民举措,助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体质上与机制上摒弃

弊端,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全面推进,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谨

记的关键。

第二篇: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分局2022年1号文件的深入学习,结合自身岗位情况,总

结出以下心得体会,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完善乡村治理保持农村稳定

报告摘要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分别从“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和措施。首次提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这对于保障乡村平安祥和的建设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公考角度解读

[意义]

历史证明,乡村稳,基层则稳,乡村是社会治理不可忽视的基础。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广大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一些新问题。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原因分析]

从根本上而言,之所以某些人热衷于成为“村霸”,关键还是以非法利益为追求目标,通过非法的手段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比如,一旦成为“村霸”后就会对村集体中的土地、厂矿、企业等具有支配权,进而通过非法的手段和渠道将公共财产据为己有,实现公饱私囊的目的。而且,由于“村霸”通常具有涉黑性质,与其他社会闲散人员相互勾结串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民内心的恐惧感,往往对“村霸”敢怒不敢言。

由于事不关己,很多村民对于村中乱象缄默不言。一般情况下,虽然基层村组织成员都具有选举权,但选举过程和结果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让基层群众真正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即便按照民主方式进行选举,在村委相关人员做出违法勾当后,村民也往往不会通过相关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罢免,而通过法律途径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更无从谈起。不难看出,农村的治理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和不足,与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和背离。

当前我们虽在大力推进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但个别偏远的乡村,仍是法治延伸不到的地方。正是法治的空白,法治观念的缺失,以及基层治理的羸弱,让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解决,只会给村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对策措施]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既要传承发展我国农耕文明中的优秀传统,又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9年一号文件中给出了以下具体改革的方向供大家思考。

一是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文明村镇、最美家庭,挖掘和树立道德榜样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村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三是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严厉打击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向农村地区的渗透。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农村社区。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