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3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
2017版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限时组合快练11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语言表达

快练11 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语言表达(1)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段,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②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对此,大家都赞不绝口。
③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④北京23岁的女白领方言胃痛难忍,但她不以为然....,继续抱病工作,结果两日后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
⑤李煜既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又无力担起肩上沉重的责任,于是诗词就成了他逃避现实、醉生梦死....的庇护所。
⑥时至严冬,由于气温低下,又下着小雪,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多,寒风中的他们一边搓手顿脚....地取暖,一边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③⑤⑥答案 B解析①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符合语境。
②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④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应用“不以为意”。
⑤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活着。
符合李煜的处境。
⑥搓手顿脚:形容焦急不耐烦。
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某地图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
B.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C.《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自2月5日起,广西三江进入春茶采摘期,全县每天可收茶青50吨,预计今年春茶产量将达3 500吨左右,同比增长7%~10%。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限时组合快练12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语言表达2

快练12 基础知识+名句默写+语言表达(2)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谈,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①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名发言的同窗都在侃侃而...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②关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讲,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级具有庞大的吸引力。
③他,躯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身着深灰色的茄克、黑色西裤,精神奕奕....境界出车门。
④俗语说:人多力量大,三人成虎....。
只要把大伙儿的力量集中起来,没有完不成的情形。
⑤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快乐。
⑥这款空调上市以后,尽管商家用尽各类促销手腕,但市场仍然不瘟不火....,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A.①④⑤ B.②③⑥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 C解析①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②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点儿。
③精神奕奕:形容精神饱满,精神抖擞。
④三人成虎:比喻传言重复多次,就能够令人信以为真。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⑤鳞次栉比:多形容衡宇等密集。
⑥不瘟不火:演出既不沉闷也只是火。
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对象误用。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岸关系可否实现和平健康的进展,关键的地方在于两边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一起政治基础。
B.对一个有阻碍力的电子信息展览会来讲,展会上展出的产品往往是下一个消费市场的风向标,代表无穷商机。
C.中国将依照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进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进展。
D.昂山素季对中国人一点也不陌生,这位颇具个人魅力的女子喜爱用玫瑰花头饰,柔美的外表下是一颗坚韧的心。
答案 B解析A项搭配不妥,“可否”与后文“确立……一起政治基础”矛盾,属于两面对一面。
C 项成份残缺,“依照”缺少宾语中心语“的理念”。
D项主客倒置,应改成“中国人对昂山素季一点也不陌生”。
2017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

4.《登飞来峰》中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句子 是:不_畏_浮_云_遮_望_眼_,,自_缘_身_在_最_高_层_。
5.《论语》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句子是: _默_而_识_之,,_学_而_不_厌,,_诲_人_不_倦,,_何_有_于_我_哉?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 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纷_纷_暮_雪_下_辕_门,,_风_掣_红_旗_冻_不_翻。 5.《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_彼_竭_我 _盈,_故_克_之;_辙_乱_旗_靡,_故_逐_之。 6.《观刈麦》中描绘贫妇人凄惨景象的句子是:_右_手秉_遗_ 穗_,,左_臂_悬_敝_筐_。
5.《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 句:_进_不_入_以_离_尤_兮,,_退_将_复_修_吾_初_服。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_不_在_深_,,有_龙_则_灵_。
1.《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_嗟_ _鸠_兮,,_无_食_桑_葚。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泊秦淮》中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起承上启 下作用的句子是:夜泊秦淮近酒家 。 3.《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八_百_里_分_麾_下_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4.《氓》中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前后 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_见_复_关_,泣__涕_涟_涟;_既_见_复_关,_载_笑 _载_言。 5.《观刈麦》诗中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写丰收全家齐 动员的句子是:妇_姑_荷__箪_食,_童_稚_携_壶_浆。 6.《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 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17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及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明确语境,规范书写——情境默写题1.选材特点:情境式默写指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按照给出的情境进行默写。
给出的情境表述的内容一般是:古诗文揭示的主旨、抒发的情感、描绘的画面、描写的景象、表达的道理、记叙的事件、营造的意境、使用的手法等。
2.命题形式:2014年以来以理解型默写为主,一般设3个小题,每小题2空,共6分,通常是高中课文默写2个小题、初中课文默写1个小题。
[增分妙招]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尤其要重点把握其中的关键字词。
如“陟(zhì)罚臧否,不宜异同”。
2.留心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颠倒,白白地丢了分数。
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故国神游”,可能被错写成“神游故国”。
3.关注语境名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词语,从而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之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
4.注意出处很多名句经过人们长期的流传,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
这样,我们在答题时,就必须看清楚句子后面的出处。
例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这里已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
5.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着重注意,重点掌握。
6.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7.规范书写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专题12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练)(含解析)

专题12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夯实基础1.【2018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综合考试语文试卷(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连用三个排比说,一个人犯了过错然后才会去改正,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人必须经过挫折和困苦才能有所作为。
(2)苏轼《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2.【2018届江苏高三三校联考卷(十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
(杜牧《阿房宫赋》)(4)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6)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7)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8)____________________,遁世无闷。
(《周易》)【答案】(1)决眦入归鸟(2)而致千里(3)钉头磷磷(4)而死于安乐也(5)夕揽洲之宿莽(6)咥其笑矣(7)呕哑嘲哳难为听(8)君子以独立不惧【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3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含解析)

专题13: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目标1.了解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掌握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名句默写【真题导航】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作答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题,需要一定的识记技巧,更需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更能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2、【2017年高考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8分)(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诗经·卫风·氓》)(2)小知不及大知,。
(庄子《逍遥游》)(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4),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5),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
(《论语·宪问》)(8)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8)在地愿为连理枝【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2017全国卷语文高考名句默写技巧及例题

•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 பைடு நூலகம்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3)弟子不必不如师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这 一反问,对秦始皇巧取豪夺,搜刮唯恐不尽,挥金如土, 奢靡无度的行为给予了严厉谴责。 • (2)苏轼于《赤壁赋》中用“ , ”八字, 写出了曹操儒雅豪迈的气概。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 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出边塞的 悲凉,它是“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入景,借明 月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 ”。 • (2)苏轼《赤壁赋》中“ , ”紧承“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 • (3)《荀子· 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名句默写(5分)
• 攻关对策 1、先主(高中14篇)后次(初中50篇) ; • 2、积少成多; • 3、注重理解,准确记忆。 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领悟含义。对每一句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易 写错的字。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圈点强记。对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 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 。 (3)边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 句子中的关键字。 (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 “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
专题13.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

专题13.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专题卷专题1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作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辛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哀民生之多艰【题型】默写【难度】较易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佳,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
《三峡》一文中(2)《庄子·逍遥游》中对大鹏鸟徙于南溟广击水、高飞升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题型】默写【难度】较易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鱼儿动态的句子是“,”。
(2)屈原的《离骚》中“,”两句以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与小人没有调和的余地。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
【答案】(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题型】默写【难度】较易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在男女两人商量婚嫁时,氓的坏脾气已有所显露的句子是:“。
”(2)屈原《离骚》中写自己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承担的句子是:“,。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情地表达对远行朋友的无限牵挂的句子是:“,。
”【答案】(1)将子无怒(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题型】默写【难度】较易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讲明目标1.回顾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熟练掌握高考名句默写与名著阅读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讲明考向◇考向一:名句默写【经典考题回顾】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答案】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如“呕哑嘲哳”意思是说,那些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偏旁相同。
“诵”是朗诵,诵读,不能写“颂”,也可结合“歌”来记忆,都是说唱的意思。
2.【2016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
,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苏轼《赤壁赋》)(4),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昨夜雨疏风急骤,。
,却道海棠依旧。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答案】(1)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2)而相如廷叱之相如虽驽(3)洗盏更酌杯盘狼籍(4)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5)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
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呈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
【考点深度剖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
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题型以主观填空题为主,一是采用“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给出上下句写中间句”,或“给出情境填名句”的考查方式,二是注重考查的“整体性”,即根据设置的情境写出空缺的名句。
【应试技巧点拨】1.高度重视,化整为零。
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
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
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足取的。
2.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努力争取全部过关。
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
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
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
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
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3.理解运用,融会贯通。
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
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
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
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
4.反复揣摩,注意形意。
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
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
如学生在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
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
5.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选5”“二选一”)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
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
6.规范书写,杜绝马虎。
这一知识点容易失分,原因除了不会背诵之外,就是书写有误,只要写错一个字,就不得分。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规范书写,杜绝马虎思想,多背多写,做到:准确、规范。
否则极易出错,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
【名题精选练兵】1.【2017届江苏苏州市高三上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2)商旅不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6)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7)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8),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婴《韩诗外传》)【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2)樯倾楫摧(3)歌窈窕之章(4)赢得仓皇北顾(5)鹏之徙于南冥也(6)渭流涨腻(7)小人长戚戚(8)树欲静而风不止【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2.【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雎鸠是一种水鸟,雌雄都有固定的配偶,出双入对。
《诗经·关雎》开篇提到这种鸟,是为了给“,”两句起兴。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蜀中要塞剑阁崔嵬高峻,有着“,”的险要地势。
(3)《赤壁赋》中,苏轼劝说友人,月亮有圆有缺,但终究没有增减,从变化的一面看“”从不变的一面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慕呢!【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向二:名著阅读【经典考题回顾】1.【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答案】去无用之费【解析】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是指出“节用”的含义,文本中体现这个意思的词句主要是“去其无用之费”。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这道题其实考查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是概括综合的能力。
因此,答题时应该首先读懂文段大意,然后再根据文段大意和题目要求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4分)【答案】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概括墨子“为政”的思想,文段中阐述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