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大学DIY进入教育2.0时代
肖临骏:让生物学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与统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时代教育思想。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生物学教学中,有丰富的可供教师和学生所利用的生活世界,教师如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纳入教学系统中,去引导学生共鸣、思考、组装、批判、修正、改造、升华和发展他们的科学世界,必将激发学生兴趣,使生物学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1教学资源生活化新课程观认为,除教材外,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生活化,能使学生感觉生物学知识生动、鲜活,离自己很近,乐意去学。
例如:①网络、图书馆、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这些媒体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教学资源。
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及时捕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典型实例以及各种现象等。
特别是网络上的知识更是丰富多采、日新月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②生活素材的运用。
人们的吃、穿、住、行、玩,以及医疗、卫生、保健等都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有针对性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能使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教学情境生活化建构主义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唤醒旧知,激活思维,学有情趣,促进意义建构。
借助生活经验创设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教学中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拿出一个西瓜用刀切开,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西瓜汁流了出来,洒的满桌都是;接着再拿出一个鸡蛋在一端挖个小孔倒过来可以明显看到蛋清整个相连地流出来一点点。
此时问学生:“蛋清中有水,西瓜汁中也有水,为什么西瓜汁可以洒地到处都是,而蛋清中的水却不可能呢?”这时一学生马上回答:“因为西瓜汁中的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蛋清中的水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肖临骏:社会学的想象力对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一、何谓“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社会学家C·莱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著作中,他认为面对现代性,人们在日常世界中越来越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原因是现代人缺乏一种“心智品质”,即社会学的想象力。
对此,米尔斯认为,这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能看清世事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在米尔斯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能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它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这也是米尔斯所谓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使命与前景。
米尔斯论述到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优成果是区分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与“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以失业为例,当一座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一个人失业时,问题则出在这个个人的困扰,为了救济他,我们最好要做的则是了解这个人的品行、技能和目前存在的各种机遇。
但如果一个有五千万人雇佣大军的国家,却有一千五百万人失业,这就是个公众论题,此时我们则不能指望从某个个人身上找出解决办法,我们必须考虑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等。
同时,米尔斯还指出,想象力并非社会学该拥有的,他建议政治学家应有“政治学的想象力”,人类学家也应有“人类学的想象力”。
[1]二、近现代我国农村以及农村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工作是一个舶来品,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结合自身国情所衍生出来的一个新领域,是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因此,在西方经典的现代专业书籍中,几乎找不到农村社会工作的概念。
下面我将简要论述我国近现代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以便我们不管是在农村社会工作的学习还是实践中都能对它有一个清晰的全貌。
(一)近现代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第一、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了相关土地法,进行土地制度、土地税收以及土地使用等的改革,这在当时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也为后期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第二、新中国成立(或1956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实行所谓的“人民公社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兴修农田水利为高潮的农业生产建设;第三、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其标志是包产到户(分田到户),这一制度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正是因为政府的支持和这一制度的推广,成就了当时中国的奇迹: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第四、90年代中期到2005年,我国出现了所谓的“三农问题”,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民真危险”;第五、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国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了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新进程,政府当前着力于农村生产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肖临骏: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本质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一、引言科学素养是当今各国基础教育领域理科教育的中心概念,[,〕适当理解科学本质(nature of science)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
}z}cz,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认识科学本质的要求,科学本质教育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近年来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本质含义和教育价值、教师和学生科学本质观、科学本质教学策略等几个方面。
基础科学教育领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主要包括:(1)科学知识的本质,如建构性、逻辑一致性、可预测性、条件性、暂定性、实证性等;(2)科学探究的本质,如科学与提出间题、假设与预测、数据的分析与解释、科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的主观性、科学的创造性等;(3)科学事业的本质,包括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家的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认识等。
科学本质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但研究表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科学本质观都不容乐观,为此,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教学策略或课程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的策略、科学史的策略、科学方法课程、做中学等,这些策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外显途径需明白地指出科学本质的成分。
其中科学探究和科学史策略是科学本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两种方式。
2003年我国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物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中都隐含着科学本质教育的内容。
但由于未明确提出科学本质的概念,无论在物理教学中还是在物理教育研究领域都没有给予科学本质教育应有的重视。
虽然国内关于科学本质教育的研究已初步展开,但无论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都还处在对国外研究的模仿阶段,要想使科学本质教育的研究更符合我国物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必须了解其实施现状,这是科学本质教育本土化的基础和前提。
肖临骏:多元文化视阈下的民族文化独特性研究
民族的内涵民族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
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发育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民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为复杂与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形成与内涵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用以表达的形式与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人类社会对于民族的认识与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学者们就曾经使用民族一词,专指以真实或虚构的同一血统或种族的生活团体为基础的社会团体,来描述民族的一些特征。
资本主义时代,民族含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不分种族集团而把一国之内的成员统统纳入其内,并认为任何一个地域共同体.只要其成员意识到自己是该共同体成员,并希望保持对其认同,就是一个民族。
这种认识上的巨大变化,使得民族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目前,中国对于民族的权威定义,主要是来自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关于民族的词条。
这一词条对于民族的定义是:“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种族属于生物学范畴,而民族则属于历史范畴。
”民族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与文化现象,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有其自然的、社会的独特属性。
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文化是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已多达250多种,所以当人们面对文化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时,一直是众说纷纭,尚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
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汉语中的文化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人文”而“化成天下”,用当今用语诠释,则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以教化天下苍生。
《现代牛津辞典》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能力高度的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发展、锻炼、修养;或文化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等。
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_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
2009年3月第11卷/第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RNA L OF HE BEI NORMA L UNI VERSITY /Educati7onal Science Edition/Mar.2009Vol.11No.3收稿日期:2008210220作者简介:黄明喜(19642),男,江西上饶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黄明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 要:20世纪以降,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
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教育形态,即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
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它是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20世纪初年,以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
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它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教育;教育形态;研究范式;制度标志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13X (2009)0320029205 20世纪以降,现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
但在西学东渐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包括教育史在内的我国教育学界对西方传统教育及其源流议论纷纷,且对西方现代教育及其流变津津乐道,而对何谓“中国现代教育”这一根本性问题几乎缄默无语,更遑论去深入探讨“中国古典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嬗变情形,宏观论证“中国现代教育”的分期、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等等,致使人们对20世纪的百年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缺乏一种整体的历史感。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收稿时间]2020-06-10[作者简介]哈伊莎(1980-),女,天津人,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很多高校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顺应时代趋势、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许多不足,在课程目标定位、内容设置和顶层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文章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对其建设和改进策略进行了一定研究,以期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协同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7-0179-03University Education自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建设举措以来,各行各业都加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高校作为培养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贡献。
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脚步,建立起更多与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目标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机制和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提供完备的课程服务。
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为高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许多高校建设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一)国家层面国家综合实力是展现大国风采,谋求更高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以我国的科研实力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已经逐渐转化,我国的发展基点逐渐转向科技创新,必须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体制。
肖临骏:无“心”何谈基础教育
成功的教育,往往以宗教活动让学生学会宽容、博爱;以通识教育,让学生热爱国家民族,认同核心价值;以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关心、合作、尊重。
以《论语》等典籍来医治痼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线、主体和主导,以《论语》为基调、底色和元典。
《论语》承载以人为本的哲学、以民为本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入世的传统、厚德载物的担当、天下为公的理想、尚中贵和的思维、博爱泛众的胸怀、勤劳简朴的性格、家庭中心的伦理、家国一体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养护师生心灵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
《论语》承载的以生为本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情怀、因材施教的方法、全面发展的课程、尊重个性的取向、慎独正己的修身、反求诸己的态度、积善成德的路径、君子人格的激励等等,是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应该传承、必须传承、必要发扬的永恒的教育智慧。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拉穆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自己。
”我深以为然。
教育不能改变世界结构,教育不能改变世界的贪婪、腐败、暴力。
但是,教育却能改变自己,却能改变人心。
在基础教育中,孩子与老师们一起读《论语》等优秀的中国经典,来实践有“心”的教育,是可以实现的。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可以重建文化自信,可以重建精神家园,可以优化文化场域,可以养护师生灵魂,可以促使教育重树有教无类的情怀,重拾因材施教的传统,重归精神活动的本真。
这些,恰恰是中国教育生路所在,出路所在,活路所在!。
肖临骏:创新创业教育从何“入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一个响亮的话语。
前不久,代学校主官参加清华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联盟”,方得知部分大学已经成立了创业学院,教育主管部门也试图推动所有大学成立“创业学院”。
而我所在的大学还没有“下手”,难道我们又“落后”了?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入到高等教育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大学的创业创新教育究竟该从何“入手”?换句话说,创业创新教育的指向是什么?想来想去,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那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该从哪里“切入”呢?显然不是成立一个“创业学院”就可以解决的。
我认为:大学教师群体是最缺乏创业创新精神的。
因为“大学是各种社会组织中最保守的机构”(布鲁贝克)。
大多数人选择到大学当老师,选择的是自由——各种自由。
教授的科学研究属于创新的范畴,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如果无法转化或“反哺”到学生身上,学生的创业创新“本事”从何产生?与此相关,学生掌握创业创新本领的主渠道是哪里?显然是大学课堂!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令人满意吗?现举几例:1.当教育主管部门“强令”推出“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一刚性要求时,就已经折射出了今日大学的教育教学生态。
在厦大90周年校庆时,学校请了大约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讲座,我特意安排国际处的同仁帮忙打听一下,这些诺奖获得者是否还在从事本科教学?答案是一致的:都在给本科生上课。
2.当你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就会发现“教授讲学生听”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是越来越严重!过去两年,我曾参加了两所“985”和一所“211”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课堂上“师生互动”难得一见。
以至于参加审核评估的外国教授说:“教授在前面表演,学生在下面欣赏。
”其实,如果真的能够吸引学生“欣赏”的课,已经是非常好的课堂教学了。
关键是许多学生不欣赏!说到听课,在一个小型的会议上,我听到国内一位顶尖大学的校长说:“我经常去听一门很重要的课。
但我发现,除了我自己在认真听课之外,其他学生似乎都没有听。
推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推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公众: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关乎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然而,当前教育领域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
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
首先,我们应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
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学习和教育研究,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加强对校园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此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差距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学校设施条件,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当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和优质教育资源下沉,通过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和群体。
三、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职业学校数量和规模,开设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课程,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训机会。
此外,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鼓励优秀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五、加强教育规划和管理教育规划和管理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并加强对教育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以人才红利推进教育强国:老龄社会下的大学育人系统革新
老龄社会下的大学育人系统革新邓 磊 葛信勇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基础功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构成高等教育体系,共同承担培育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使命。
大学随社会而变,经济发展与人口变迁是社会进步的核心指标,也是促使大学育人系统革新的底层逻辑。
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至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跨越至普及化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经济爆发式增长,但新生人口持续下降,老龄人口占比激增。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曾短暂上升,但自2018年起又转头直下,呈断崖式下跌趋势。
2022年,我国新生人口956万,远低于同年普通高校1 100多万的新生录取人数。
根据近年来出生率和初婚人数的变化趋势,未来数年新生人口可能下降到700万以下水平;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继续扩招,即将走向全面普及。
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老龄少子化不期而遇,“通过教育形成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1]。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首次将人口问题升格至关乎国家长远发展与人民世代福祉的战略高度[2]。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4]。
通过大学育人系统革新来充分发挥人才红利,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摘要:人口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影响人口再生产,二者相互制约、循环向前。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近年来继续上升。
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期而遇。
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基于《美国教育部2018—2022年战略规划》的分析
美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基于《美国教育部2018—
2022年战略规划》的分析
王楠楠;孔令帅
【期刊名称】《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2()4
【摘要】美国基础教育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深陷国内发展难题。
《美国教育部2018—2022年战略规划》将基础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提供选择、多方协作、增加机会、重视数据等方式,发展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支持学生学习,促进升学和就业。
根据该发展规划,结合各类文件和主张,可以总结出美国基础教育的战略走向,主要体现在保障基础教育公平和服务基础教育差异两个方面。
【总页数】7页(P73-79)
【作者】王楠楠;孔令帅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保障中小学学生公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财年)》战略目标二
2.改善青年和成人终身学习机会——《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财年)》战略目标一
3.提升儿童健康状况、社会情感水平和认知水平——《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财年)》战略目标三
4.联邦
教育部能力建设——《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财年)》战略目标六5.美国国家教育战略的新走向——《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九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省级优秀作品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双向融合实践路径探究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小学动漫“Moodel+微课”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互联网+微课”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开展STEM教育可能实现的路径——数学实验 “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下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 研究 STEM理念下中学物理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数字化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策略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改 变 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作用 融合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效性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几何单元复习课教学路径的探究——以“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为例 探究型微课的开发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STEAM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设计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创客教学模型研究 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探究 Classdojo软件在散文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利用Moodle平台开展游戏专题式动漫教学的实践探究 Moodle平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以《压强》课为 例 基于翻转课堂的编程教学效果调查——以初中SmallBasic课程教学 为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利用微课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商务英语口语微课制作及应用 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GoC编程教学探索 初中动漫教育的创新实践与优化策略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支架式教学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创新实践 基于“电子绘本”的小学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支架式学习理念的Scratch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网络学习平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微视频创作应用效果分析 微电影在中小学德育和美育中的应用探析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交谊舞学习的效果研究——以华尔兹为例 情境化的探究式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肖临骏: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及教育网络游戏的特点
青少年学生上网以游戏娱乐为需求的占了上网总需求的35.8%,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上网的第一需求。
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学生网络游戏玩家,教育正在受到并将继续受到网络游戏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网络游戏作为他们重要的课外娱乐活动,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何引导这些正值接受教育最佳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既可以从网络游戏中得到娱乐和休闲,又能够增长知识和技能,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探讨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并开发这些功能和作用,对提高广大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大有裨益。
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网络游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互联网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它是通过网络实现的一种新的人机和人际互动形式。
网络游戏包括单机游戏、模拟器支持的视频游戏、网页游戏、网上的虚拟社区、Flash游戏、文本和图形方式的多用户在线游戏等。
按照游戏内容构架可分为:角色扮演类、策略类、益智类、动作类、冒险类、模拟类、棋牌类、休闲类、运动类和赛车类等。
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
1.学习知识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知识载体,具有较强的传播知识的功能。
例如,一些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网络游戏,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学生通过玩这些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而这种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煞费苦心灌输给学生。
尽管网络游戏并不以掌握知识为活动的目的,但恰恰是这样的愉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网络游戏因其固有的娱乐性特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过程。
2.训练技能由于网络游戏有众多的种类,各类游戏可以从不同方面训练学生不同的技能。
一些益智类游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好处。
而那些棋牌类、运动类和策略类游戏,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感觉力、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反应力和思维力。
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些能力,才有希望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成为赢家。
尤其是想象力,在游戏世界中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发挥。
《2024年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范文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从知识传递的第一代移动学习,到认知建构的第二代移动学习,再到情境认知的第三代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的演变历程不仅反映了技术进步的轨迹,也揭示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化。
本文旨在探讨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分析其特点、优势及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第一代移动学习:知识传递第一代移动学习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递。
在这一阶段,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主要用于向学生传递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信息单向传递,教师或教育机构是知识的提供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虽然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但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三、第二代移动学习:认知建构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二代移动学习逐渐转向认知建构。
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通过与移动设备的互动,主动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
教师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第三代移动学习:情境认知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移动学习逐渐向情境认知发展。
情境认知强调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在第三代移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入虚拟的学习环境,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从而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三代移动学习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1. 知识传递:第一代移动学习具有信息传递迅速、便捷的优势。
2. 认知建构:第二代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肖临骏:中式教育,大醇小疵
中式教育墙里开花墙外香?日前,BBC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赚足了眼球。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9年级,学生年龄13-14岁,50人大班,时间4周。
期末考试这个班(英式小班教育的其他学生)的数学、中文与科学成绩依次为67.74(54.84)、46.88(36.46)与58.33(50),赢得了比赛。
太讽刺了吧。
被许多国人骂惨、欲除之而后快的“应试教育”,居然落入洋人的法眼?英国官方确实对中式教育有浓厚兴趣。
2014年,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说:“我希望看到全英学校采取全班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上。
”在他看来,这种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上海学校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领先英国同龄学生3年。
必须说明,上述中式教育/英式教育的两分法未必很确切。
英国教育系统是二元化的。
一种是收费的私立中学。
大部分是寄宿制,学生每隔几周才能回家一次。
以培养精英为己任,对纪律与课业的要求非常之高,绝不亚于中国的公立中学。
通往精英之路没有坦途,除了要把基础学科学好,还要具备贵族的气质与素质,什么戏剧、音乐、艺术与体育等,总得精通几样。
私立学校只招收了全英7%的学生,但包揽了牛津剑桥每年入学人数的一半。
英式私立教育是有圈有放,圈放结合,一味圈养的中式教育未必有优势。
一种是免费的公立中学,按照学区招生,下午三点半就放学。
施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进度选择班级,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而老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这听起来像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其实和放羊差不多,对资质好、自制力与进取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求之不得,但对资质平凡、自制力与进取心一般的学生来说混混也就过去了。
前者是极少数,后者才是大多数。
中式教育是圈养,并不幻想未成年人有成年人一样的自制力,比英式公立教育对人性的理解要深刻多了。
一流名校的入学机会是非常稀缺的,是英式私立中学唱主角、公立中学跑龙套的二元化体系好,还是中式公立中学几乎一统天下、让所有人有更均等机会的准一元化体系好?大家可见仁见智。
SPOC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主题建模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SPOC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主题建模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作者:刘智刘石奇李卿柴唤友康令云刘三女牙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摘; ;要]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论坛作为高校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产生的对话文本为教师了解学习者兴趣、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教学带来契机。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感—主题时序建模的学习者兴趣主题检测与追踪方法,用于发现SPOC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主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兴趣主题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而娱乐灌水类兴趣主题对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2)在学期初期和末期,学习者兴趣主题与教学内容的语义相关度会显著上升,而中期则显著下降,即中期的“分心”现象最严重;(3)高成效组最先发起并参与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兴趣主题讨论,而低成效组的参与则较为滞后,且更倾向于表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
最后,通过对兴趣主题与学习成效的关系、兴趣主题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效群体在兴趣主题上的差异性与可预测性进行讨论,研究为互动教学中的精准学习干预以及智能导学方法的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SPOC论坛; 学习兴趣; 学习成效; 差异性分析; 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 G434; ; ; ; ; ;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刘智(1986—),男,湖北武汉人。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学习行为分析与文本挖掘等方面的研究。
E-mail:zhiliu@。
一、引; ;言2019年5月,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形成的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明确强调:“将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作为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1]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学习服务,满足学习者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并构建学习共同体以提升学习兴趣,是目前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4759540_体验,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潮流绘 Painted Trend110 MODERN SUZHOU9月,又到开学季。
各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奔赴学堂。
两个月的漫长暑假,对于孩子来说,是得到了一次休息,还是又获得了一次成长,有些因人而异。
不过,如果能体验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便是得到一份难能可贵的礼物。
成长,是走出城市看世界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们都活在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时代。
开放,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但封闭是因为城市这座水泥森林,会让他们无法感受这个世界。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约瑟夫•派恩在其著作《体验经济》中指出: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
可见“体验”在体验,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记者 陈佳慧个体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而行万里路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好的生活体验。
只有离开城市,他们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院子里可以有星星和月亮照明,做饭可以自给自足,小鸟、青蛙和其它动物真的能组成音乐会。
我们与电话、电脑和电视紧密相连,城市外,有的孩子与蓝天、碧水、绿草、树荫和家庭紧密相连。
在忙碌的时代里,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家长其实并不多,但年轻的父亲蒋翀就决定让孩子获得一番这样的体验。
2017年夏天,迎春花公益组织来到贵州瓮安县,随行的就有他和自己一对可爱的小儿女。
恰巧暑假来临,又逢扶贫帮困公益活动,让他萌生了带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去山里人家体验生活的念头。
两个孩子还不大,儿子蒋丰颉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女儿蒋沁妤也即将读小学。
不过,别看年纪小,他们已经去过20多个国家。
在蒋翀的教育观念里,体验就是成长的必要部分。
而事实证明,让孩子在当地人家住上的这两周,的确收获不同。
山清水秀间,让生活来育人目的地贵州瓮安县,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与世隔绝之地。
这里离贵阳有三小时左右的车程,是著名的生命起源之地,千年文明古邑。
这里也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经四过这里,召开过记入史册的猴场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不可思议了,地球上会存在这样一堂哲学课,”黄梓姣说,“这是所有人的集体感受。
”“脑袋像被通了电源。
”在无美剧可追的夏天,“人人字幕组”发现了这些自2004年起美国常春藤大学就陆续上传校园官网的课堂视频,将授课内容翻译成中文字幕。
“冒险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在哈佛大学桑德斯礼堂,桑德尔教授面对座无虚席的一千多名学生,当然也面对着摄像头之后不可估量的全球网民,说,“哲学教化着我们,也搅动着我们,它使我们和本已知的事物产生矛盾。
这很讽刺。
这堂课的难度在于,它在教你一些你已知道的事,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
”黄梓姣,广州某周刊记者,2010年春节期间在开心网——媒体人扎堆的社交网站——就发现了这条课堂视频转帖,这条长达54分钟的非娱乐视频其时居然已被转贴数千次。
此前,被转千次以上的视频长度基本在5分钟之内,以玩以闹为主。
这是网络正在缩短思想集中度的事实,越短越好,否则就跳过。
这一次,黄梓姣却一口气把它看完。
在桑德尔的正义第一课中,屏幕前的她似乎和地球另一端桑德斯礼堂里的一千多名学生被不断要求思考一个个道德困境——A.你开着一辆电轨车,突然刹车失灵,车前方有五个工人,分岔轨道上只站着一个工人,如果你猛转方向盘冲向分岔轨道,你会撞死那个工人,却可以挽救五个人生命。
你怎么办?B.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桥下一辆失控的电轨车快要撞向车前方五个工人,此时你身边站着一个大胖子,如果你将他猛推下桥,他必死,但他的身躯却可以阻挡电轨车撞死五个人。
你怎么办?C.你是医生,一天夜里医院突然来了五个轻伤患者与一个重伤患者,只有一天时间,你要么挽救重伤患者的生命,却得看着另五人死去;要么救治五个轻伤患者使其康复,让那名重伤者死去。
你怎么办?春节毕返粤,黄梓姣发现这堂课居然成为同事间的共同话题。
7月暑期至,讨论这堂正义课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实习生、大学同学。
作为一名记者,黄梓姣的经验是,当身边不同圈子的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或现象时,它往往已构成了一个公共性事件。
果然,在优酷、土豆、开心、人人等知名视频与社交网站,桑德尔的正义课都分别有数千条转载记录与数十万次点击量。
其他受追捧的公开课程还包括耶鲁大学的金融课、死亡课与欧洲史等。
普通人接近哈佛的全新“路线图”,实在是Web2.0时代与免费网络商业逻辑联合打造的“DIY 大学”。
“在传统教育里,教授者与接受者是固定的。
在教育2.0时代,人人都可成为知识的再生产者和传播者,教育会成为一种‘自组织’。
转贴、浏览量最广的就是精品,即使没有强大的教育机构支持,通过这种社会自组织形式,教育的触角也能够伸得更远。
”多年从事教育公益的志愿者小石说。
在六年前就开始出现为公开课配中文字幕的台湾,这些世界顶级大学课堂的影响力,还渗入到本土高校。
OOPS(MIT开放课程中文计划义工组织)主持人朱学恒说,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也已开始录制课堂教学,下一学年再上同样一门课时,让学生先看视频,再直接进入讨论。
与常春藤公开课程类似的TED也受到中国年轻网民的欢迎。
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是一个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头脑风暴盛会,创于1984,现在由Chris Anderson创立的非营利机构种子基金会主办。
TED每场演讲时间都在18分钟以内,主题旗帜鲜明,集中于各领域最新最有想象力的发明或设想。
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都是它的演讲者。
参加过TED的人会说,说不定你身边坐的就是一位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这简直就是为网络传播量身定作的,”朱学恒说,“随身携带一个上网本或iPad,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正好看完一场演讲。
”分享主义者“未来第六感”——网络上浏览量与转载率最广的TED演讲——讲述的是一项即将投入市场的技术革命:数字科技将内化为你身体甚至你思想的一部分,比如,你用四根手指框住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时,你已经将它拍摄下来了;你在超市买厕纸,你会收到提示,哪种厕纸最环保、性价比最高;当你与生人第一次见面时,你立刻能接收到对方的所有数字信息,职业、毕业院校、爱好、星座……有个TED志愿者负责广东一个学校的演讲放映会,即使来的人很少,他都很有激情地一直坚持下来,而且没有任何的回报,有老师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投入?他说自己是个“分享主义者”,把有意思的新东西和别人分享,让他感到很快乐。
美国常春藤公开课程与TED的中文翻译义工之间虽交集不多,但他们属于同一类“分享主义者”——他们熟悉且善于搜索、利用英文网络世界资源;宅家宅电脑,却只是用来工作和学习;对新鲜事物持有婴儿般的高度好奇与执著;真正的Web2.0er,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阅读器、挖客或书签,很久没有通过打开一个个网站来搜集信息了;乐于无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善于在Web2.0环境下,维护及管理松散而高效的义工组织,行动力强。
用朱学恒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高度进化的生物。
人人字幕组负责人之一梁良第一次知道美国常春藤公开课程,是受VeryCD内容编辑的一再推荐。
字幕组成员相互商量后,一致同意着手翻译。
VeryCD是执行Web2.0理念的站点之一。
类似的站点其吸引大批流量的原因在于能提供及互享英文网络世界中最新最有意思的资讯及视频,并以开放的姿态调动读者参与贡献内容。
此外,一个长期被忽略的事实是,英文信息在全球网络世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中文资讯——尽管对于大部分中国网民而言已经足够了——仅占总盘的2%而已。
这些站点的负责人之间联系紧密,2004年与Web2.0同时诞生的一年一度的中文网志年会成为志趣相投的Web2.0ers建立线下人际网络的重要平台。
TEDtoChina(中国网友志愿发起的,将TED介绍到中国的松散组织)负责人之一Tony,2009届中山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眼下已经参与组织起广州、北京、上海TED的线下活动,主要是在高校放映TED演讲视频,邀请当地的各界社会精英发表TED风格的演讲,再进行头脑风暴。
7月16日,TEDxYUE(粤)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举办了一场以“明日医学”主题的TED放映会。
创立TEDxYUE时,余恺和他的志愿者几乎只是在豆瓣这一类社交网站上吆喝一声,来自广州各高校的自荐信就来了。
这正是社交网站高度发展之下的基本通则,高举共同兴趣爱好或相同价值观的旗帜,团结在一个个小组之下。
余恺的初衷是,让更多学生接触到趣味横生的无边界知识和创想。
2010年7月,在牛津演讲的Chris Anderson说,TED成为了创新的催化剂,“现实中,你很想做一个改变,但不知道如何改变,别人的创新思维演讲不一定具体针对你的问题,但使你受到启发。
”余恺到墨尔本读人类学前,其实并不知道人类学要学什么,TED有个演讲,一个行为研究专家全世界不同地方跑,教世界上不同的人怎么用手机。
看了这个视频,他即刻被点醒。
机会平等推进剂安猪,TED志愿者,“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发起人,2010年4月18日,和余恺一道赴云南丽江一个偏僻的山村,为当地小孩子举办了一场TED风格的18分钟演讲。
余恺给孩子们讲了“26个字母的故事”,过去志愿者常常给孩子们送去物质的东西,但他想给农村孩子带去“1公斤思想”。
纯粹的演讲对山村的孩子不太合适,他就让孩子们围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孩子们似乎看不懂视频演讲的内容,但眼神都非常专注。
余恺将一个叫家园的视频调出来,那是个每人讲一段话的片子,他请孩子们模仿,对着摄像头的孩子们很紧张,余问他们每个人3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最想做什么?你最想让爸妈为你做什么?每个表达了自己想法的孩子都很兴奋。
余恺不仅将他的想法分享给别人,其实他最大的益处是通过分享,他也得到了新的启发。
这种“参与式”的思维模式也改变了他过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以他的食品专业知识,牛奶很好,但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从来没机会喝牛奶,怎么解决营养问题?他们去了村里两周,把当地市场上所有的材料都买回来,根据当地孩子的认知状况,为他们制作个性化的食谱。
他曾注意到哥本哈根智库提出花4000亿美元4年时间解决全世界的一个问题,就是营养不良的问题。
中国农村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严重,但缺乏数据,政府层面不会顾及这个问题,去山村演讲的经历使余恺想到一个idea,如果在平台上发布一个消息,全国不同地方一千多个学校老师给每个孩子做一个最简单的体检,只要身高、体重,只要学校有网络,互联网的协作,就可以将全国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表达出来。
由于资源有限,现实中好的师资向名校倾斜,学生处于一种被教育状态,没办法选择自己受教育的内容,有的学校老师手持二十年如一日的发黄教案。
余恺他们做过一个“平等机会”的活动,在30个高校开创新演讲的放映会,有好学校,有普通的,有本科,有专科。
网络资源的普及,将好教育的成本下降,只要一根网线,无论你是来自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向世界级大师学习新思维。
“这种网络教育对国人的最大意义是一个机会平等推进剂,只要你是好学的,你可以更容易找到相当优质的资源以及有共同兴趣的人,夸张一点说,即使在山村,只要你足够努力,也能在山村里获得哈佛的教育。
”Tony说。
但现实障碍是,有人英文读不懂;另一个是语境的问题,如果要理解别人的新想法,思维要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有些演讲对某个人可能启发很大,对另一个人则毫无影响。
不过,余恺觉得,这种新思想的学习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功利,学生要考四、六级,不关心短期内似乎并不实用的新思维。
”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作为第一所公布课堂视频的大学,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每节公开课的制作费用约为20000美元。
联系到发源于MIT的硅谷文化,其所倡导的开源运动与MIT的这一“烧钱”举动颇有相似之处,但从美国常春藤大学接二连三纷纷公开课程来看,单用“义举”来解释似乎未免太过纯良。
看了耶鲁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的金融课导论,黄梓姣觉得那简直是耶鲁的宣传片,“1985年,耶鲁基金已经拥有约10亿美元,另还有些艺术藏品,价值好几亿,从1996年至2006年,耶鲁综合收益率达到28%,平均摊在每个学生身上是200万美元。
并且,这笔钱就放在那里,随时可以折现。
”耶鲁另一名教授保罗·布罗姆在上心理学导论时,开场白便是,“我们将会被摄像,本年度结束时,所有视频录像都会在网上,免费对所有人开放,通过网络传播到各个国家,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们提供便利,当然,这也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
在独立学者安替看来,这句在课堂上引发哄堂大笑的点睛之语才是关键。
2008年,安替作为哈佛尼曼奖学金获得者,成功选上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早早坐在桑德斯礼堂里,等待这位在哈佛同样是最受欢迎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