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24P)
DWDM理论

OTU光模块表示
OTU 速率 位置 距离 FEC 波长数 波长
A:接入 2.5Gb/s B:接入 10Gb/s C:多码率接入
T:发送 OTU R:接收 OTU G:中继 OTU L:12800ps/nm M:7200ps/nm S:1800ps/nm
21:192.1THz 22:192.2THz ..........
— 光转发技术
— 光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技术 —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 — 光纤传输技术 — WDM系统的监控技术
7
光发射部分
• 发送端涉及:
– 光转发器 – 合波器 – 光功率放大器。
8
光转发技术
• DWDM对光波频率有特殊的要求: G.692中允许的WDM的通道频率是基于192.1THz,最小间隔
• 优点:通道间隔离度好、温度稳定性好
入射光(λ1, λ2... λn)
λ2
λ1
λ3
λn-1
多层介质模 λn
25
主要参数解释
• 复用通路数: • 插入损耗:是指波分复用器件本身对光信号的衰减作用。
• 合波器:当N=32时,大概为17dB。但实际小于17dB。 • 分波器:插损略小于合波器
• 信道隔离度:仅对波长敏感型器件有意义,表征复用器本身对光通路信号的隔 离程度。
2
WDM系统的特点
• 充分利用光纤带宽资源,使单纤传输容量增加 几倍至几十倍。
• 波分复用通道各波长相互独立,且对数据格式 透明。
• DWDM+EDFA技术在长途骨干网应用时,可大大 延长无电中继距离。
• 未来光网络的基石。
3
WDM和DWDM
• 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
DWDM试题与答案

DWDM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种情况下DWDM设备的APR功能一定会启动:DA.线路光功率下降;B.O PA盘出现故障;C.O SC盘出现OSC-LOS告警;D.线路光缆断。
2.下面单盘属于无源器件的是:BA.光监控信道(OSC)盘;B.分波(ODU)盘;C.光功放(OBA)盘;D.网元管理(EMU)盘。
3.根据啦曼放大盘的工作原理,请指出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CA.啦曼放大盘可以替代OPA(光前放)盘来工作;B.如果将啦曼放大盘的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反接的话,它将成为一个衰耗值较大的衰耗器;C.光信号必须直接接入啦曼放大盘,啦曼放大器的输入端必须是光纤;D.啦曼放大盘适合于城域网系统。
4.有一块波长转换OTU盘,波长为1535.82nm,其色散为7200PS,若使用该盘在无中继再生的情况下传递A、B两点的信号,则A、B间的距离最大满足BA.120公里;B.720公里;C.360公里;D.960公里。
5.对于160×10Gbit/s的DWDM来说,波道的通道间隔为AA.50GHz;B.100GHz;C.200GHz;D.250GHz。
6.下面关于波分复用系统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波分复用系统的保护可以通过SDH设备自愈环保护来完成;B.光通道保护(OCP)盘可以作为波分复用系统实现的保护的一种手段;C.如果波分复用系统中传输的是以太网信号,则该信号是无法实现保护的;D.波分复用系统的保护可以是基于光层的保护。
7.那种情况可能导致光监控信号无法从上游站点向下游传递CA.光放大盘失效;B.两业务站点间跨距太大;C.光缆中断;D.都可能。
8.OSNR光信噪比是衡量传输质量的依据之一,请指出下列哪种波分系统在传输400公里时OSNR值最低BA.5个跨距段,每段跨距为100公里的波分系统;B.3个跨距段,每段跨距为120公里的波分系统;C.8个跨距段,每段跨距为80公里的波分系统;D.6个跨距段,每段跨距为80公里的波分系统;。
DWDM基本原理

1530 - 1560nm
波长λ
基本知识3---WDM的组成
Tx1 Tx2
• • •
S1 f1
.
R1 RM1
.
Rx1
Rx2
• • •
. S2 . R . f2
Sn fn
M2
RMn
TxN..源自OM/ OA.MPI-S
.
R’
OA
.
S’
.
MPI-R
OA/ OD
. R2 . S .
SD1
D2
SDn Rn
.
光纤损耗 光纤色散 光纤非线性 OA增益带宽 OA噪声指数 OA饱和输出功率 OM插入损耗 各通路插损的最大差异
CH32(OTU32): 195.2THz(1535.82nm)
192.1*1560.61=195.2*1535.82=193.1*1552.52=光速
对32/16波系统,通路波长间隔为100GHz(约0.8nm).
对8波系统,通路波长间隔为200GHz(约1.6nm). 选用波长应在EDFA光放大器的放大频段之内.
<-32dBm 通道代价: 1.5dB
Bit Error Rate
8
With APD Optical Reference Receiver
9
10 11 10E-12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Average Received Optical Power (dBm)
1505
(nm)
1510
1530
1535
1540
1545
1550
1555
1560
(完整)DWDM技术详解

DWDM技术DWDM —-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密集波分复用。
DWDM是一种光纤数据传输技术,这一技术利用激光的波长按照比特位并行传输或者字符串行传输方式在光纤内传送数据。
●概述本文将引领读者了解可伸缩的DWDM系统在促使服务供应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这一领域所具有的重要性。
DWDM是光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IP协议、ATM和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序列(SONET/SDH)协议下承载的电子邮件、视频、多媒体、数据和语音等数据都通过统一的光纤层传输。
● 1. 当前通信网络所面临的问题为了理解DWDM和光网互联的重要性,我们就必须在通信产业、特别是服务供应商当前面临何种问题这一大前提下来讨论DWDM技术所带来的强大功能。
我们知道,在网络的设计和建设时期,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对网络未来的带宽需求作出合理的估计。
目前,美国等地区铺设的大多数网络对带宽的需求估计都是来源于古典的工程公式概算,比如泊松(Poisson)概率分布模型等。
结果呢,网络所需带宽量的估测值通常按照某种统计假设条件给出,比如,一般认为个人在通常的情况下,在一个小时之内只会使用6分钟的网络带宽.然而,这一数学模型并没有考虑到由于Internet接入(这一业务的数据流量的年增长率是300%)、传真、多条电话线路、调制解调器、电话会议、数据和视频传输等业务而产生的数据流量.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网络带宽的用户使用模型就和现有的设计初期估计大大不同了.实际上,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平均使用网络带宽的时间是180分钟甚至超过1个小时!显而易见,运营商们迫切地需要大量的网络容量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据估计,仅在1997年,通过一对光缆传输的长途电话的带宽容量就增加到了1。
2 Gbps(百万比特每秒)。
当数据传输速度以Gbps单位计算的时候,每秒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1000本图书的信息。
DWDM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分析

DWDM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分析摘要介绍光纤传输系统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
关键词光纤传输系统密集波分复用光纤传输一、概述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讯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讯之所以在最近短短的二十年中能得以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突出优点而决定:1.传输频带宽、通讯容量大。
光载波频率为5X1014 MHz, 光纤的带宽为几千兆赫兹甚至更高。
2.信号损耗低。
目前的实用光纤均采用纯净度很高的石英(SiO2)材料,在光波长为1550nm附近,衰减可降至0.2dB/km,已接近理论极限。
因此,它的中继距离可以很远。
3.不受电磁波干扰。
因为光纤为非金属的介质材料,因此它不受电磁波的干扰。
4.线径细、重量轻。
由于光纤的直径很小,只有0.1mm左右,因此制成光缆后,直径要比电缆细,而且重量也轻。
因此,便于制造多芯光缆。
5.资源丰富。
光纤通讯除了上述优点之外,还有抗化学腐蚀等特点。
当然光纤本身也有缺点,如光纤质地脆、机械强度低;要求比较好的切断、连接技术;分路、耦合比较麻烦等。
二、光纤和光缆1.光纤的分类①按照传输模式来划分:光纤中传播的模式就是光纤中存在的电磁场场形,或者说是光场场形(HE)。
各种场形都是光波导中经过多次的反射和干涉的结果。
各种模式是不连续的离散的。
由于驻波才能在光纤中稳定的存在,它的存在反映在光纤横截面上就是各种形状的光场,即各种光斑。
若是一个光斑,我们称这种光纤为单模光纤,若为两个以上光斑,我们称之为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Single-Mode)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也就是说光线只沿光纤的内芯进行传输。
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色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讯。
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如图1单模光纤光线轨迹图。
◆多模光纤(Multi-Mode)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850nm/1300nm),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称之为多模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技术————————————————————————————————作者:————————————————————————————————日期:2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技术蒋玉兰(浙江华达集团富阳,31 1400)【摘要】本文叙述了光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色散,以及G65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技术。
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各种补偿技术原理,并比较其优缺点。
最后强调说明色散补偿就是用来补偿光纤线路色散和非线性失真的技术。
1概述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是高速率、大容量。
它从PDH 8 Mb/s, 34Mb/s,140Mb/s, 565Mb/s 发展到SDH 155Mb/s,622Mb/s,2.5Gb/s,10Gb/s。
现在又进展为波分复用WDM、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
同时,光纤的结构从G652、G653、G654,发展到G655,以及G652C 类。
光纤的技术指标很多,其中色散是其主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色散就是指不同颜色(不同频率)的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相互分离。
单模光纤主要色散是群时延色散,即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
这些色散都会导致光脉冲展宽,导致信号传输时的畸变和接收误码率的增大。
对于新建工程新敷设高速率或WDM光缆线路,可以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CF),ITU一T将这种光纤定名为G655。
G655光纤在1 550 nm处有非零色散,但数值很小(0.1~10.0pb/nm·km)。
其色散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若采用色散管理技术,可以在很长距离上消除色散的积累。
同时,对WDM系统的四波混频现象也可压得很低,有利于抑制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自从光纤通信商用开始,至今20余年,国内外已大量敷设了常规单模光纤(G652)的光缆,这类光缆工作在1550nm波段时,有18ps/nm·km的色散,成为影响中继距离的主要因素。
所以,对高速率长距离的系统必须要考虑色散补偿问题。
光功率调试

光功率调试
ch1
OTU1 λ1
input
┇
BA
chN
λn
OTUn
λ s
ODU OMU
λLA λ ss
λ1 OTU1 ch1
PA
┇
output
λ s
λn
chN
OTUn
控制通道功率差就是要控制每一个OTUT的输出 (S点)功率差△ < 4dB(+/ -2dB)或△ < 3dB(+/-1.5 dB) (在输出过大的地方加衰减器)
相关概念
概念
入纤光功率:OA的输出既是入纤光功率。 最大输出光功率:每一个OA保证线性工作点的输出光功率的最大值 临界饱和点 OBA 2520---- 增益:25dB, 最大输出光功率:20dBm
功率控制点-MPI-S、MPI-R
工程调试-公式
1、OA单信道优化输出光功率: OA饱和输出光功率 (dBm)-10lg32
功率控制点- OTU-IN
保证2.5G系统(APD接收机) R点收光功率-14dBm +/-3dB,信噪比>22dB。 保证10G系统(PIN接收机) R点收光功率-6 dBm+/-3dBm ,信噪比>20dB。 保证平坦度 R点功率平坦度6dB内
比较ODU的输出功率和OTUR的最佳接收光功率( 14dBm ),决定是否需要加衰减器。
.R1 Rx1
OA/ OD
.SD1 R2
. . SD2 .SDn
.Rn
Rx2
• • •
RxN
接收机灵敏度 光信噪比 过载光功率 接收机噪声
OD插入损耗 OD相邻通路隔离度
烽火DWDM设备维护手册

10Gb/s业务单元各单盘面板指示灯及接口含义说明:
2.3光合波/分波单元
2.3.1、40波合波盘(OMU)
主要功能:OMU盘将多路具有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具有混合波长的光信号输出,送到后级的光功放盘。FONST W1600可提供两种合波盘,两种合波盘的区别如下:
带支路监测功能的合波盘:具有输出主光信道光功率检测和输入各支路光功率检
所示。该单盘保护来自不同OTU的信号,选收后送给后面客户侧设备处理;同时将
客户路保护连接示意图:
通道保护连接示意图:
面板说明:
OCP盘面板指示灯及接口含义说明:
2.5.2光线路保护盘(OLP)
主要功能:
一种线路保护倒换用机盘,用于存在两条不同路由的光传输线路两个光节点之间,以一条传输线路保护另一条传输线路,完成光放大段的双纤双向光线路保护。
2.2、光转发单元
2.2.1、2.5G以下业务单元
主要功能:将来自客户侧的GE、FE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后,经封装、映射,再进行电光转换为SDH信号或者OTU信号,然后经过GEC或数字包封后送入传送网进行传送,在对端实现上述逆过程。单盘功能如下表:
面板说明:
单盘指示灯及接口含义说明:
2.2.2、2.5G业务单元
面板说明:
OMSP盘面板指示灯及接口含义说明:
2.6、维护单元
光性能监测盘(OPM)
主要功能:
监测WDM系统的群路性能(即监测系统光波性能),如各光信道的波长、光谱特性、光信噪比、光功率以及信道平坦度,以便于用户及时通过网管了解系统的特性。
FONST W1600系统提供四种光性能监测盘,分别是40波2通道、32波2通道、40波4通道和32波4通道单盘,其功能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DWDM色散补偿和光功率调试课程目标:色散产生及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色散补偿原则和色散补偿方法介绍工程设计中色散补偿配置合理性检查DWDW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ZXMP M800光功率调试方法ZXWM M900 光功率调试方法CWDM M600 光功率调试方法参考资料:《M900长距离WDM传输系统调试指导》《DWDM系统中光功率均衡简介》目录第1章 DWDM系统色散补偿 31.1 色散介绍 31.1.1 色散定义 31.1.2 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 41.2 DWDM系统对色散的要求 51.3 DWDM 色散补偿原则 6第2章 DWDM系统光功率调试 112.1 DWDM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 112.1.1 光功率方面的要求: 122.1.2 功率平坦度要求: 122.2 DWDM系统功率控制方法介绍: 132.2.1 M800城域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132.2.1.1 OTM站点端到端开通业务: 132.2.1.2 OADM站点上下波与直通波的功率均衡控制 172.2.1.3 OADM站点配置保护通道和未配置保护通道的光功率均衡 182.2.1.4 OAD单板的功率均衡 192.2.2 M900干线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212.2.3 M600粗波分系统光功率控制 21第1章 DWDM系统色散补偿知识点色散定义、色散产生及影响DWDM系统对色散的要求色散补偿原则工程设计中的色散补偿合理性检查1.1 色散介绍1.1.1 色散定义图1.1-1 色散现象如图1.1-1所示,光脉冲信号进入光纤后经过长距离传输,在光纤输出端,光信号波形发生了时间上的展宽,产生码间干扰,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DWDM系统主要使用单模光纤来传输业务,单模光纤的色散主要有以下两种:1. 色度色散图1.1-2 色度色散如图1.1-2所示,光脉冲信号中的不同频谱成份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不同,导致脉冲信号传输后展宽甚至离散。
DWDM系统的业务信号通过不同频率的光载波进行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色度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2. 偏振模色散PMD如图1.1-3所示,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可描述成完全是沿X轴振动和完全是沿Y轴振动,每个轴代表一个偏振模,我们把两个偏振模到达的时间差称为偏振模色散PMD。
图1.1-3 偏振模色散偏振模色散具有随机性,与具有确定性的色度色散不同,其值与光纤制作工艺、材料、传输线路长度和应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1.1.2 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图1.1-4 色度色散的影响图1.1-5 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光纤的色散现象对光纤通信极为不利。
图1.1-4和图1.1-5表示了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对光脉冲信号的影响。
数字信号的频谱在传输中的脉冲展宽,导致了脉冲与脉冲相重叠现象,即产生了码间干扰。
为避免误码出现,就要拉长脉冲间距,减少传输复用波道数,从而限制了系统的通信容量。
另一方面,光脉冲的展宽程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增加。
为了避免出现误码,光纤的传输距离会受到限制。
光模块本身在设计时对色散都有一定的容限范围,系统色散如果超出该范围,业务就会产生误码。
1.2 DWDM系统对色散的要求光纤的色散用色散系数来衡量,色散系数的单位为pass/nm/km,表1.2-1列举了不同类型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色度色散大小与系统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并且具有累积性。
对于G.652光纤来说,如果采用800ps/nm的光模块,10Gbit/s信号的色散受限距离约为40km,而40Gbit/s信号的色散受限距离仅有不到10km;2.5G速率的光模块色散容限值比较大,传输距离往往比较远,一般不需要进行色散补偿,以12800ps/nm的光模块来说,2.5Gbit/s系统允许超长无电中继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640km。
10G速率以上的光模块色散容限值都比较小,必须在信号传输一段距离后进行色散补偿。
PMD色散是一个随机量,系统本身无法通过什么方法来减少或者消除其影响。
PMD色散对信号速率低于10G的系统影响不大,超过10G的系统在开局时必须对PMD色散进行测量。
表1.2-1 色散系数色散系数推荐值(ps/nm·km)光纤类型@1530nm@1550nm@1560nmG.65215.91717.6G.655(LEAF) 2.5 4.2 5.11.3 DWDM 色散补偿原则色散补偿必须根据光纤类型、传输距离等精确配置。
从光传输原理来看,允许系统存在一定色散可以有效防止四波混频现象,因此,系统色散补偿要求是欠补偿。
以下是不同类型光纤、不同类型光模块(NRZ和RZ)系统对色散补偿的要求:系统色散:G.652系统NRZ码:最佳欠补长度约10~30kmRZ码:最佳欠补长度约0~20kmG.655系统:NRZ码:最佳欠补长度约90km~110kmRZ码:最佳欠补长度约40km~60km局部色散G.652系统:NRZ码:尽可能不超过100kmRZ码:不超过50km为宜G.655系统:NRZ码:尽可能不超过400kmRZ码:不超过200km为宜传输距离超过800km的系统建议用色散仪重新确认一下系统的色散情况。
色散补偿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配置:1. 单站点DCM个数尽量越少越好。
2. 系统补偿一般是欠补偿。
3. 必须保证进入DCM的单通道入纤光功率不能太强,参数见表1.3-1。
4. 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应尽可能平均,局部色散不宜过大,对于NRZ码的系统来说,局部色散分布尽可能不超过100km,而对RZ码的系统以不超过50km为宜。
5. 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以围绕0ps/nm上下分布为宜,且最好做到上下均匀分布。
6.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预补偿,建议预补偿一般不要超过30km。
表1.3-1 DWDM系统单波入纤光功率G.652光纤入纤功率DCM入纤功率40波4dBm/通道0dBm/通道80波1dBm/通道-3dBm/通道受非线性影响,进入光缆的单波光功率不能太高,DWDM 系统对入纤光功率要求详见表1.3-1。
对于距离比较长的跨段,为了保证光信噪比符合要求,往往会采用饱和输出光功率比较高的光放板,这种情况下,入纤功率可在表1.3-1基础上适当提高一些。
例如在采用HOBA2424时,单波入纤光功率可允许达到5dBm。
不管采用何种型号的OA单板,DCM的单波入纤功率必须严格控制,这是因为DCM光纤的有效面积更小,非线性效应更大。
以某工程的配置为例,看一下系统的色散补偿:图1.3-1 波分工程配置举例图1.3-2 发送端DCM配置(承德路发涟水米厂方向)图1.3-3 接收端DCM配置(涟水米厂收承德路方向)该工程配置为40×10G系统,采用G.652类型的光纤传输,业务单板群路口光模块采用NRZ编码。
对照色散补偿原则,系统最佳欠补长度约10~30km。
单个跨段的距离最远为承德路-涟水米厂之间,而这一段的色散补偿为70km(DCM10+DCM20+DCM40)。
在满足色散补偿要求的情况下,DCM个数越少越好。
如果没有合适的DCM模块和跨段距离相匹配,可以允许两个不同型号的DCM级联在一起使用,但是级联的DCM数量一定不能太多。
如图1.3-3所示,用DCM(20)+DCM(40)来替换DCM(60)。
距离比较远时一般采用色散预补偿+线路补偿的方式,如图1.3-2在承德路预补偿了一块DCM(10),在涟水米厂采用DCM(20)+DCM(40)进行线路补偿。
DCM的单波入纤光功率<-3dBm。
在业务发送端,进入DCM的单波入纤光功率一般都在-8dBm以下,本身就是满足要求的。
在业务接收端,如果为一级放大,DCM放置在OA之前,经过光缆的损耗,单波光功率往往会比较低,是否低于-3dBm,需要实际测量一下;如果为二级放大,DCM放在LAC和二级OA之间,调整LAC控制好二级OA输出光功率的同时,进入DCM的单波光功率也会低于-3dBm。
现在可以将各个站点的色散补偿情况绘制成表格,用色散距离来代表色散值,看看整个系统的色散分布情况是否合理。
图中统计的是A向顺时针的色散补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色散还是比较均匀的分布于0km上下,局部色散控制在80km以下,系统色散最终控制在欠补偿6.33km。
图1.3-4 系统色散补偿统计图色散问题是影响密集波分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高速率大容量的系统中,这种影响往往会成倍增长。
为了解决传输距离受限问题,往往需要进行色散补偿;色散补偿不合理会造成波分系统出现误码,影响业务的正常开通。
思考题:1.色散的定义?单模光纤的色散分哪两种?会对DWDM系统造成什么影响?DWDM系统如何解决G.652光纤色散大的问题?2.G.652光纤对系统色散和局部色散在补偿时有什么要求?3.色散补偿的原则有那些?答案:1.色散是指光脉冲信号进入光纤中经过长距离传输,在光纤输出端,光脉冲波形发生了时间上的展宽,从而引起码间干扰。
单模光纤主要存在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
色度色散主要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光脉冲的传输速率不同引起,波分系统的业务通道就是按照波长来区分的,色度色散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工程中可以采用色散补偿措施(色散补偿模块DCM、色散补偿光纤DCF)对其进行控制;偏振模色散指光脉冲信号沿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偏振模在接收机接收时出现了时间差,偏振模色散往往与光纤的制作工艺、自然因素等有关,是一个随机值,我们无法对它的产生和影响进行预见和控制。
2.G.652光纤是目前国内大规模铺设的单模光纤,按照光器件编码模式不同,对系统的色散补偿值也有不同的要求,总的补偿原则就是系统欠补偿,因为留有一定的系统色散可以有效防止系统的非线性效应,比如四波混频现象。
对于G.652光纤来说,NRZ编码时要求系统欠补偿10KM-30KM,RZ编码要求欠补偿0KM-20KM;局部色散补偿时,NRZ编码要求补偿最多不超过100KM,RZ编码要求最多不超过50KM。
3.色散补偿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DCM个数尽量少,单节点个数不超过2个;系统补偿一般是欠补;必须保证进入DCM的单通道入纤光功率不能太强;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应尽可能平均,局部色散不宜过大;链路中的色散分布随传输链路分布以围绕0ps/nm上下分布为宜,且最好能尽可能做到上下均匀分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预补偿,即信号经过OMU后先补偿一定的DCM,然再经OBA进入光纤中传输。
建议预补偿一般不要超过30km。
第2章 DWDM系统光功率调试知识点DWDM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DWDM系统光功率调试方法2.1 DWDM系统对光功率的要求:如图2.1-1DWDM系统基本构成,包括光发送机OTUT、合分波单元、OA光放单元、光接收机OTUR,同时还应包括监控单元和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