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学典:(4)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2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
研究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
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C.镁燃料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 2v(X)=3v(Z)C. 2v(X)=v(Y)D. 3v(W)=2v(X)3.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碳棒,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 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D. 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4.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则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电池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用质子(H+)溶剂,在200 ℃左右时供电。
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2CO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电池工作时,电源内部的氢离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电池工作时,1 mol乙醇被氧化时可转移6 mol电子6.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A.物质状态改变B.有新物质生成C.物质颜色改变D.有气体放出7.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碳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水(g)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变大8.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反应:NO2(g)+SO2(g)NO(g)+SO3(g),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 N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平衡前后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 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9.设N2+3H22NH3ΔH<0的反应速率为v1,C+H2O(g)CO+H2ΔH>0的反应速率为v2。
(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1-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能从化学 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 大小的角度,领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培养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和前景。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还原反应。
-13-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理解与判断 问题探究
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细的Ba(OH)2·8H2O与10 g NH4Cl 晶体,将小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表, 并回答问题。
(2)Ba(OH)2·8H2O和氯化铵的反应
闻到刺激性气味,烧杯壁发凉; 实验现象 木片和烧杯黏结在一起,混合
物呈糊状
化学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实验结论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5-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6-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 (1)原因
(2)实例[以H2(g)+Cl2(g) === 2HCl(g)为例]
①断键——断开1 mol H2中的H—H键要吸收436 kJ能量,断开1 mol Cl2中的Cl—Cl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则断键共需吸收679 kJ 的能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 第2节 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建立过程
如对于可逆反应2SO2+O2
催化剂
△
2SO3,在一定
温度下,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通入一定体积 的密闭容器中。其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如图所示。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素养目标
学法指导
1.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及其特征;认识 1.先复习回顾学过的可逆反
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外界条件改变时 应实例,初步了解可逆反应的
化学反应限度能发生改变;初步了解化 特点,为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合成氨工业 (1)化学理论:____低____温、___高_____压时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 (2)工业实际。
①温度——温度低,速率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长,生产成本高, 通常选择在__4_0_0_~__5_0_0__℃___下进行。
②压强——压强大,对动力和生产设备的要求高,通常采用压强为 ___1_0_~__3_0__M_P__a___。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3.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④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 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⑤能列举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 素。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实验探究 (1)镁条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有__气__泡____产生;用温度计测量,水银柱 ___上__升___
离子反应 __M__g_+__2_H_+__=_=_=_M__g_2+__+__H_2_↑________ 实验结论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___放__热___反应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微思考 不需要加热就可进行的反应是否一定是放热反应 ?
【答案】不一定。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虽不需要加 热即可进行,但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前·新知导学
课堂·素养初培
辨析·易错易混
小练·素养达成
课后 | 提能训练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学法指导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的吸热反 应和放热反应,并能从化学键的断裂 和形成的角度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 的总能量相对大小角度领会化学反应 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培养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 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和前景。 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019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教材习题答案
(2) 标准状况下,11.2 L 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设生
成氮化硅的质量为 m,则:
高温
3SiO 2 +6C+2N 2 Si 3 N 4 +6CO
140 g 6 mol
m
140 g 6 mol
=
m
0.5 mol
0.5 mol
m≈11.67 g。
8.答案 (1) 取适量无色晶体与 Ca( OH) 2 共热,用湿润的红色
+
-
4.答案 (1) ①H2 SO 4 ②酸雨
(2) ①N 2 NO 2
②Cu+4HNO 3( 浓) Cu( NO 3 ) 2 +2NO 2 ↑+2H2 O 属于
解析 (1) 根据 B 的性质可知 B 为 SO 2 ,则转化关系为 S
SO 2
O2
→ SO 3
H2 O
O2
→
→ H2 SO 4 。
··
·
6.答案 (1) H·
· N ·H O 2
··
H
(2)3NO 2 +H2 O 2HNO 3 +NO
+
-
3Cu+8H +2NO 3 3Cu 2+ +2NO↑+4H2 O
解析 根 据 题 意, 该 图 示 为 催 化 氧 化 法 制 HNO 3 的 过 程。
A→G依次为 NH3 、O 2 、NO、NO 2 、HNO 3 、H2 O、Cu。
解析 (1) 设该工厂每天产生 SO 2 的质量为 x,则:
S ~ SO 2
32
64
100 t ×0.64%
x
32
64
= ,x = 1.28 t。
100 t×0.64% x
n( SO 2 ) =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2021春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新教材)必须第二册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选择题1、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2、下列图示可以表示吸热反应的是()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C.负极,并被还原D.正极,并被氧化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
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5、镁燃料电池具有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储运等特点。
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C.镁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极反应式:ClO-+H2O+2e-===Cl-+2OH-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判断正确的是()A.块状大理石、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硝酸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C.镁粉和铁粉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分别与2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7、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C.使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D.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8、向4.0 L密闭容器中充入0.70 mol SO2和0.40 mol O2,4 s末测得剩余SO2 0.30 mol,则v(O2)为()A.0.10 mol·L-1·s-1B.0.025 mol·L-1·s-1C.0.50 mol·L-1·s-1 D.0.012 5 mol·L-1·s-19、已知2SO2+O2催化剂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2的能量一定高于2 mol SO2的能量B.2 mol SO2和1 mol 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 mol SO3的总能量C.1 mol SO2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11、如图为锌、铜水果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Zn-2e-===Zn2+C.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极12、有一种新型的碱性锌锰电池,它是在酸性锌锰电池的基础上改进的。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学典:(4)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
姓名,年级:时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学典(4)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
太阳能、风能、沼气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2、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b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图b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3、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B。
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4、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 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③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④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⑤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A.①④⑤B.①④ C。
①③ D.②③⑤5、如图所示,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2+MgB.铝是电池的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
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6、下图为水果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小B 。
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C 。
铜电极逐渐溶解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某位科学家说:“甲烷是21世纪的新燃料。
”甲烷作为燃料的用途之一就是制作燃料电池.有科技工作者制造了一种甲烷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是掺杂了23Y O 的2ZrO 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2-O 。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
总反应:Zn+ H2SO4 = ZnSO4 + H2↑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锌片上:锌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发
生氧化反应。
总反应:2H2+O2=2H2O
如何设计原电池?
以Fe+ CuSO4=FeSO4 + Cu为例,设计原电池
设计方法: 1、根据总反应,找到氧化剂、还原剂,一 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氧化剂在正极被还原。 2、电极材料选择: 电极材料必须导电,一般选择较活泼的金属 材料,或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 材料。 电解质溶液一般与负极反应。
课堂检测
[典例 4]、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电极是负极 B.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课堂检测
答案:D 解析:由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可知,a 为负极,电解质溶液若为中性或酸性溶液,其电
A.①②③⑦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⑦
答案:A
课堂检测
[典例 3]、某锂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 是( ) A.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B.1 mol
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 mol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D.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能主要火力发电。火力
发电是通过化合燃料燃烧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 应,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 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人教版高中新教材(2019) 2023-2024学年上学期 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提纲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清单考点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前提条件:必须是化学反应①放热过程: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如2H →H 2,Na ++Cl -=NaCl②吸热过程: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如H 2→2H ,NaCl =Na ++Cl -2.本质判据(1)能量角度①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总和>生成物的能量总和②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总和<生成物的能量总和(2)键能角度①放热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成键放出的总能量)②吸热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成键放出的总能量)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①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与酸或水的反应②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③酸和碱的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如2Al+Fe 2O 32Fe+Al 2O 3⑤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的分解的反应②铵盐和碱反应,如Ba (OH )2•8H 2O+2NH 4Cl =BaCl 2+2NH 3•H 2O+8H 2O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④两个特殊反应:C+CO 22CO 、C+H 2O (g )CO+H 24.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1)断键:E 吸=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反应物的键能和(2)成键:E 放=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生成物的键能和(3)Q 吸=E 吸-E 放=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4)Q 放=E 放-E 吸=生成物的键能和-反应物的键能和5.物质稳定性判断:a.键能越高,物质越稳定; b.化学能(物质本身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考点2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一、原电池的原理1.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反应要求:自发氧化还原反应2.装置的构成条件(1)电极材料:一般是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①负极: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②正极: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2)有电解质(酸、碱、盐)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离子导体)(3)闭合回路: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电子导体)3.电极反应(1)负极: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化合价升高的氧化反应(升失氧)(2)正极: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化合价降低的还原反应(降得还)(3)电池总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反应4.三个方向(1)电流(带正电荷)流向:正极--------→外电路导线负极---------→内电路溶液正极(2)电子(带负电荷)流向:负极-------------→外电路不经溶液正极(3)离子流向:阳离子(带正电荷)→正极,阴离子(带负电荷)→负极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1)原理: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减小离子运动时相互的干扰,使反应速率增大(2)实例①实验室用Zn 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可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速率②一般不纯的金属比纯金属腐蚀速率快2.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一般负极活泼三、典型溶液中的原电池(1)Zn ‖稀硫酸‖Cu①电池反应:Zn+2H +Zn 2++H 2↑②负极反应:Zn -2e -Zn 2+③正极反应:2H ++2e -H2↑(2)Fe ‖硫酸铜‖Cu①电池反应:Fe+Cu 2+Fe 2++Cu②负极反应:Fe -2e -Fe 2+③正极反应:Cu 2++2e -Cu四.燃料电池(1)概念:将燃料(如H 2、CH 4、C 2H 5OH 等)和氧化剂(如O 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6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A.图 a 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 b 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 C.图 b 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 a 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 b 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课堂检测
【解析】选 C。图 a 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A 错误;图 b 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B 错 误;图 b 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吸热反应,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 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C 正确;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热。除了燃烧,其他化学反应也会伴随着 放热或吸热现象。
[实验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计指示温度升高。
结论 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现象
用手触摸烧杯壁下部有冷的感觉;拿 起烧杯,玻璃片或木片粘在一起;有
刺激气味的气体产生
结论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 吸热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 反应物 与 生成物 的 总能量 总能量
相对大小。
反应放出的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一个 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章节复习
2NH3(g)(条件忽
本章小结
知识线
化学能 与热能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化学能 与电能
原电池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状态
思维模型
能量守恒思想 氧化还原恒思想 化学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氧化还原的理论模型
【评价反馈练习2】 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溶液 是KOH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通入空气的电极是_正__(填“正”或“负”)极。 ②Al电极上发生_氧__化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4_A_l_+_3_O_2_+_4_O__H_-_=_4_A_l_O__2-_+_2_H_2_O____(写离子方程式)。
一、从能量变化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
热能
化学键 断裂和形成
变化原因
化学能转化 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建立能量变化思想与 化学反应限度思想
电子定向移动(导线)
化学能
原电池(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负极: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②__⑦__。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1-3】通过原电池的学习,请列举出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有哪些?
活泼金属
电极材料
较不活泼金属 或导电非金属
判
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第六章第一节第1课时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B)A.生石灰溶于水B.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C.高温条件下炭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A项,生石灰溶于水是放热反应,但是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高温条件下炭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属于吸热反应,错误;D项,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是吸热反应,错误。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1 mol N2(g)和N 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解析:A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946 kJ+498 kJ-2×632 kJ=180 kJ,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B项,依据A计算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正确;C项,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错误;D项,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加热至红热的炭在O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化学
学科素养测评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省略):
(1)上述三套装置中,仅通过观察不能探究出“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
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填“Ⅰ”“Ⅱ”或“Ⅲ”)。
化学
解析:(1)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高低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 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Ⅲ只是一个铜与浓 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仅通过观察不能判断该反应 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答案:(1)Ⅲ
放热反应。
化学变化的本质。
3.认识燃料的燃烧效率、保护环境、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反应
开发清洁燃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前后的能量变化推理出判断反应类
型的一般规律。
化学
任务分项突破 课堂小结提升 学科素养测评
化学
任务分项突破
学习任务1 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NO.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热,除了燃烧,其他化学反应也伴随着放热或吸 热现象。 1.两条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能量守恒定律: 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 . 径和能量的形式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
化学
归纳拓展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源于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形成时的能 量变化。 (1)若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断开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成键时释放的能量, 则该反应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反应物分解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形成释 放的总能量。 (2)若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断开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成键时释放的能量, 则该反应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生成物形成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解吸 收的总能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
价值观
2.锻炼团结协作的精神
3.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2019/10/9
思维激活
纵观化学史,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不论是拉瓦 锡的最初尝试,还是德贝莱纳、纽兰兹、门捷列夫等人的具 体探索,无不浸透着科学家对化学的探究。这些探究不仅表 现在元素周期律的外部形式之上,而且深入到了它的内部联 系之中。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中化学实验贡献甚大,化学实验 是化学基石,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那么,如何通过实验 来探究元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呢?
结论 ―F―2――C―l2――B―r2――I→2 a.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b.生成 HX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化学方程式
H2+F2=2HF
H2+
光照
Cl2=====2HCl
H2+Br2==△===2HBr
H2+I2 △ 2HI
2019/10/9
(2)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 入盛有 NaBr 溶液的试管中, 振荡后加 CCl4,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Li+2H+=2Li++H2↑ (2)2Rb+2H2O=2Rb++2OH-+H2↑
2019/10/9
②差异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 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 有差异,从锂到铯,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如钾与氧气或水 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
答案 不正确;0族中的He元素和某些副族元素(如Zn)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
名师解惑
一、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
2019/10/9
2019/10/9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 课件(32张)
课堂检测
反应物 A的(平衡)转化率
A的起始浓度 -A的平衡浓度 A的起始浓度
×100%
可简化为:
(A) c(A)起 -c(A)平 或(A) n(A)起 -n(A)平
c(A)起
n(A)起
(5)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目的: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或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应用:提高能量转化率、提高热量利用率、 意义: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或限度,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转化。
称为可逆符号。
二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反应为:A B+C
v-t图像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发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 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在改变,到达一种表面静止 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续上表】
(4)反应物的转化率
课堂检测
[典例 6]、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
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课堂检测
答案:B
解析:
,因为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不变,压强始终不变,A 错误。
密度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器容积始终不变,但质量是变化 的,B 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在温度、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物 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所以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和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C、D 错误。
答案:B
课堂检测
[典例 4]、对可逆反应 4NH3(g)+5O2(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学典(4)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2、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b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图b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3、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4、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③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④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⑤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A.①④⑤B.①④C.①③D.②③⑤5、如图所示,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2+MgB.铝是电池的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6、下图为水果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小B.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C.铜电极逐渐溶解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某位科学家说:“甲烷是21世纪的新燃料。
”甲烷作为燃料的用途之一就是制作燃料电池。
有科技工作者制造了一种甲烷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甲烷,电解质是掺杂了23Y O 的2ZrO 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2-O 。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2-2O 4e 2O -+=B.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2-422CH 4O -8e CO 2H O -++=C.固体电解质里的2-O 的移动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D.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正极(即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8、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转移到负极B.放电过程中,H +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C.正极反应式为222MnO 4H 2e Mn +2H O +-+++=D.若()2C H O m n 是葡萄糖,当电路中转移了A 6N 电子时,消耗的葡萄糖是1 mol9、化学反应可视为 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已知白磷和46P O 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1(kJ mol )-⋅:P P —键:198P O —键:360 O=O 键:498,则依据反应4P (白磷)23O +=46P O , 生成461molP O 时的能量变化为( )A.吸收1 638 kJ 的能量B.放出1 638 kJ 的能量C.吸收126 kJ 的能量D.放出126 kJ 的能量10、将11mL1.0mol L V -⋅盐酸和2mL V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12mL+mL 50mL V V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1.0mol 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1、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一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 稀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代号) A.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B.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C.烧杯外壁变冷D.烧杯底部析出少量白色固体(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 __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 2溶液和H 2的总能量__ 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12、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作正极的是。
(填“A”或“B”)(2)装置乙溶液中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装置乙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电极的质量增加12.8g则该电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装置丙中金属A电极上的反应属于(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3、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
②正极反应式为。
NH 向。
(填③放电时,4“正极”或“负极”)移动。
(2)废电池中的锌皮常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废锌皮和纯锌粒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大的是,原因是。
若用过量的纯锌粒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A.微热B.加入适量氧化铜C.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D.加水E.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14、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
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
试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分解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__ ___能转变为_____能。
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 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
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供电时的总反应是2H2+O2=2H2OB.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型电池C.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D.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3)有人以化学反应:2Zn+O2+4H+=2Zn2++2H2O为基础设汁出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O2、H+进行工作。
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 ____,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
15、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用于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I 进行实验(实验前U 形管里液 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 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在甲试管中进行)。
①若M 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_;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 溶于水___ 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③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 可能是___ 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224KO +2H O ==24KOH 3O +↑)是放热反应还 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_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 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C解析:A.煤炭、石油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潮汐能不是来自太阳能,故A 错误;B.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故B错误;C.太阳能、风能、沼气都是来自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地热能、核能不是来自太阳能,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及解析:答案:C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再充电,A错误;B.充电电池在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C.充电电池也不能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的生成物是水,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D正确。
故选:D。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使集气瓶中的气压升高而出现该现象,故①正确;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④正确;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故⑤正确。
故选A。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项,在Mg、Al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由于Al能够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所以A1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被氧化成3Al+,A项错误;B项,铝是电池的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产生的3Al+会与溶液中过量的OH-发生反应产生容易AlO-,因此溶液中不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B项错误;C项,该装置的外电路中,溶解的2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在内电路中则是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C项错误;D项,由Al O能够与NaOH发生反应而溶解,所以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于23处理,D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锌比铜活泼,所以Zn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进入溶液,所以质量减小,正确;Zn 为负极,则Cu 为正极,所以电子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错误;铜极发生还原反应,水果中的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Cu 不溶解,错误;该装置是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该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氧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2O 4e 2O -+=,故A 正确;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和氧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2-422CH -8e 4O CO 2H O -++=,故B 正确;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氧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 正确;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D 错误。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解析:放电过程中,电子从负极转移到正极,故A 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H +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B 错误;2MnO 被还原生成2+Mn ,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22MnO 4H 2e Mn +2H O +-+++=,故C 正确;若()2H O m n C 是葡萄糖,C 元素化合价可认定为0价,当电路中转移了A 6N 电子时,反应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