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国情文化知识
九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知识点中华文化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九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几个知识点。
首先,中华文化的基石之一是中国民俗。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中国民俗源远流长,千姿百态。
比如,农历除夕的年夜饭,端午节的吃粽子,中秋节的赏月,这些都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民俗文化的代表。
其次,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诗词。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词作品。
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将接触到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通过诵读和理解这些古诗词,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沉淀和精髓。
第三,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将了解到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并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书法技巧。
中国书法以其造型美、笔画结构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
通过练习书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字写字功底,还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对审美追求的独特理念。
此外,九年级上册还将涉及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举世闻名的建筑遗址,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和历史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九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学习中,还不可忽略中国的传统美食。
中国菜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独立菜系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味道和多样的烹饪技巧。
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中国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并了解每道菜背后的文化内涵。
例如,北京烤鸭象征着中国烹饪的精湛技艺,四川麻辣火锅则代表着中国南方的香辣口味。
总之,九年级上册涉及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丰富多样。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这些知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九年级中华文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中华文化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中华文化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多民族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要民族,还有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等。
这些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中华文字: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字传统,象形文字的出现和进化演变成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国历史的分期: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重要事件。
二、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活动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农历新年,有舞狮、放鞭炮、贴春联等习俗。
2. 元宵节:春节之后的第15天,庆祝元宵佳节,有灯笼、猜灯谜和吃汤圆的传统。
3. 清明节:纪念祖先的节日,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也是踏青的好时机。
4.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有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还有吃雄黄酒等习俗。
5. 中秋节:庆祝秋天的丰收,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是团聚的日子。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1.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形式,有四大名旦。
2. 中国书法: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同的字体风格。
3. 中国绘画:中国画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材料,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不同类型。
4. 中国剪纸:剪纸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花纹。
5. 中国茶艺: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将泡茶、品茶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艺术体验。
四、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1.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景泰蓝:中国传统工艺品,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花纹而闻名。
3. 中国丝绸: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贸易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年级文化方面知识点
七年级文化方面知识点
在七年级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到广泛的知识点,尤其
是在文化方面。
以下是七年级文化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历史
1. 中国历史:七年级的学生会学习到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包
括三皇五帝、夏商周等重要历史事件。
2. 世界历史:学生将了解《世界史纲要》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如文艺复兴、大航海和科学革命等。
二、地理
1. 世界地理:学生将学习世界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大洲、国家等。
2. 中国地理:学生们将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如中国八大
地理区域的特点和特色。
三、文学
1. 诗歌:七年级的学生将开始学习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等。
2. 散文:学生还将学习散文的基本知识,如古诗文和近现代散
文等。
四、艺术
1. 绘画:学生将开始学习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条、颜色和
构图等方面。
2. 音乐:七年级的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符、节奏
和调式等。
五、哲学
1. 民族哲学:学生将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
2. 西方哲学:七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西方哲学,如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和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思想。
以上是七年级文化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对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去更
好地了解我们的世界和人类文化,同时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初中语文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考试内容除了语文知识点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其实这些文化常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我们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即可。
下面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一、国学经典相关1.《三字经》:是国学经典,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内容等。
2.《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也常作为中考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包括作者、作用、核心价值等。
3.《孟子》:同样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本经典,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4.《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化价值在初中语文考试中也有涉及,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二、古代文学名著相关1.《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2.《西游记》:同样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3.《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小说描写了农民暴动的历史事件,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4.《论语》:前面已经提到了,虽然它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更是中考命题人经常采用的考点。
三、汉字文化相关1.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常考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经常有考生在中考中遇到“成语为题”的作文,因此熟悉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四、历史知识相关1.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考中,有时也会出现关于古代建筑的考题,要求学生对其背景和历史价值进行阐述。
九年级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知识点
第四课第二框
• • • • • • • • 重点:我国人口的特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难点: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关键点: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 能力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拓展点:人口特点、环境表现 易错点:我国人口方面的重要国情 易混点: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 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主要的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 • 问题讨论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 追问、逻辑、归纳
知识点
• • • • • •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3各国间的竞争的实质 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5 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 6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 7 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必须 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各课的重难点等要素
第三课第一框
• • • • • • • 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 难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关键点:国家的根本任务 能力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原因 拓展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易错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易混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力
知识点
• • • • • • 1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2 我国的基本国情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时间,理解等 4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原因
第五课第一框
• • • • • • • • 重点:中华文化的特点 难点: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关键点:民族文化的内涵 能力点:传统文化的影响 拓展点:中华文化的内容 易错点:中华文化的特点 易混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和中华民族 精神的作用
主要的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 • 问题讨论 • 活动教学
第一课 第三节 第二框 了解国情 立足国情 人教版必修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
能力方面:能够运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观点,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
觉悟方面:进行邓小平理论科学性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主要是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提高学生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来想问题、办事情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国情与基本路线的关系以及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由具体到抽象的推进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入手分析,提炼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生:(叙述上节课讲的三点理由)师:从刚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讲授新课)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板书)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1.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做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师:就上述问题,能否举例说明。
生甲:毛泽东同志写过大量的文章,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等等,均是对中国国情的反映。
生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正是基于中国的国情。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高一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高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高一学生应当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仁爱、礼仪、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
高一学生应当了解《论语》、《大学》等经典儒家文献,并能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诲。
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2. 中国古代历史学生应当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例如夏、商、周等朝代的更迭,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兴衰等。
同时,要了解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如黄帝、伏羲、孔子、孙子等,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
3. 中国古代文学学生要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例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了解古人生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高一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背诵和欣赏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 中国传统绘画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了解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能够通过观察和欣赏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同时,高一学生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创作一些简单的传统绘画作品。
5. 中国传统音乐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特点,如古琴、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曲目。
同时,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如雅乐、琴书、声乐等。
通过聆听传统音乐,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了解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高一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借鉴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还可以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和参加专题讲座等活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高一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深入体验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九年级上册文化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文化知识点梳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与灵魂所在。
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中,涉及了许多文化知识点,包括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首先,历史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过去的重要途径。
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从史前时代到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我们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开天辟地之间、农耕文明的诞生、奴隶制度的存在,以及周朝的建立和秦朝的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科举制度的运作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孔子、汉武帝等。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其次,地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在九年级上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等。
我们了解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非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欧洲是人口最少但经济最发达的大洲等。
我们还了解到地理对于国家经济、人口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地处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更具发展潜力;环境恶劣的地区则限制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此外,艺术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九年级上册的艺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了解到中国绘画的特点,如传统山水画的纵深感,花鸟画的写实性,以及国画、水墨画等不同风格的艺术表达方式。
我们还学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器和曲调特点,舞蹈和戏剧的发展历程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并培养了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最后,九年级上册的课程还涉及了许多其他文化知识点,如文学、宗教、语言等方面。
我们学习了古代诗词、现代小说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了解了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著名的宗教如佛教、道教等,以及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怎样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过程,加深了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囊括了历史、地理、艺术等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点。
高二中华文化的知识点
高二中华文化的知识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在高中二年级,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重要的中华文化知识点,以增进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中华文化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含义和庆祝方式。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
在春节期间,家人聚在一起欢度佳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都是传统的习俗。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会去祭拜祖先并整理墓地。
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中秋节是观赏月亮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通过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我们能更好地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悠久而独特,有着独特的旋律和乐器。
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结果,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吸取了多种文化的元素。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东方古典音乐之祖”。
古筝、二胡和笛子等也是常见的中国传统乐器。
其中古筝以柔美的音色和高雅的曲调而闻名,二胡则以其悠扬的音色和悲壮的情感而受到广泛喜爱。
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3.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独特,富有中国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水墨为媒介,注重墨色和意境的表达。
山水画是国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它通过墨色和笔法的运用,表现出中国人的情感和世界观。
人物画是另一个重要的国画题材,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姿势,展现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绘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观的培养和传承,强调家庭、社会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九年级中华文化内容知识点
九年级中华文化内容知识点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几千年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渊源深远,影响了世界各地。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中华文化的内容知识点,了解其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
1.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情和庆祝方式。
其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团圆。
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赏月等。
2. 书法和绘画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表达方式,注重书写的力度、速度和气势。
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材料,强调意境和笔墨的变化。
经典的书法家和绘画家如王羲之、米芾、吴冠中等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推崇和研究。
3. 传统戏曲中国的传统戏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
京剧、豫剧、越剧和评剧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种。
这些戏曲形式注重表演技巧、音乐和舞蹈,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 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它以古琴、古筝和笛子为代表乐器。
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传统音乐注重塑造意境和情感,以及与自然的和谐。
5. 中草药中草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种植、采集和炮制来应用于医学和养生。
中草药可以治疗疾病、调节身体功能和促进健康。
古代中医师通过丰富的经验积累了许多有益于人体的草药配方,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研究。
6. 中国建筑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术而闻名。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形式和布局上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品有故宫、长城、扬州瘦西湖等。
7. 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中国的茶有很多种类,如绿茶、红茶、普洱茶等。
喝茶不仅是一种美味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与朋友聊天、放松心情的社交活动。
九年级中华文化知识点
九年级中华文化知识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对文化认知的关键时期,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九年级中华文化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
第一部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神话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是中华文化的始祖,他们为后代子孙奠定了独特的文化基因。
古代的中华文化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朝代,如夏、商、周等。
这些朝代的兴衰和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它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几个方面。
仁是指对他人关心和关爱的精神,义是指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礼是指一种尊重和谦虚的态度,智是指追求智慧和知识的品质,信是指讲信用和守信用的观念。
了解这些核心价值观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基础。
第三部分: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新岁的开始和家庭的团聚。
其他的传统节日还包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对于学生们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中华文化的传统艺术中华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京剧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融合了演员表演、唱腔、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
中国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等形式独树一帜,寓意深远。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字体和墨迹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们通过了解和欣赏传统艺术,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五部分:中华传统医学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中药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核心,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治疗疾病。
针灸、推拿和中药等疗法在中国数千年来被广泛应用,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价值。
了解中华传统医学可以帮助学生们维护身体健康,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高三中华文化知识点
高三中华文化知识点中华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拓宽眼界,提高人文素养,还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高三学生应当了解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一、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中最直接而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中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一系列重要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如贴春联、放鞭炮、舞狮子等。
在高三学习中华文化知识时,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二、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著名的戏曲剧种有京剧、豫剧、粤剧、川剧等。
而在京剧中,京剧脸谱更是戏曲文化的瑰宝,它通过不同颜色的脸谱和具体的纹饰来表达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了解传统戏曲的基本知识,如各个剧种的发展历史、角色形象和唱腔等,可以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戏曲文化。
三、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另一个重要的中华文化知识点。
其中,古琴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国乐",是中国最早且最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音乐以其深沉、含蓄而有独特的韵味,常常与山水田园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的冷峻与超脱。
高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古琴的发展历史、演奏技巧以及欣赏经典古琴曲目,提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四、传统美食中国传统美食是中华文化中一项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其中,四大菜系(鲁、川、粤、苏)是最有代表性的,每一种菜系都具有独特的烹饪技巧和风味。
例如,川菜擅长以麻、辣、鲜、香为特点,而粤菜追求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
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可以丰富高三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五、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工艺而闻名于世。
例如,中国的古代宫殿建筑常常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寓意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初中政治中国文化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中国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多样性丰富的文化之一。
它包含了许多知识点,我们在初中政治课程中也会学习到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
本文将汇总初中政治课程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知识点。
中国文化知识点一:古代四大发明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世界历史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使书写和记录更加方便,指南针拓宽了航海和探索的范围,火药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印刷术则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中国文化知识点二:文化传统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等。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究仁爱和孝道;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心灵的修养;佛教则强调放下欲望,追求解脱和觉悟。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产生影响。
中国文化知识点三: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家庭团聚和庆祝的时刻。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重要节日。
这些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例如吃汤圆、包粽子、赏月等。
中国文化知识点四:传统音乐和舞蹈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中国古代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传统戏曲音乐。
雅乐是古代皇室和贵族喜爱的音乐,它以乐器演奏为主。
传统戏曲音乐则常伴随戏曲表演,如京剧、豫剧、评剧等。
在舞蹈方面,中国有古代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
宫廷舞蹈以庄重、优雅和精致而闻名,而民间舞蹈则充满了欢快和生动的节奏。
中国文化知识点五:传统绘画和书法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是世界上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山水画追求自然山水的意境和气势,花鸟画则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热爱。
人物画则通过人物形象展示社会和人文主题。
书法则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强调笔画的曲线和节奏,以及字的形状和结构。
中华文化在初中课程中的知识点汇总
中华文化在初中课程中的知识点汇总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初中课程中,学习中华文化的知识点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下是中华文化在初中课程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1. 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他们可以学习制作灯笼、包粽子、猜灯谜、赏月等活动,体验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2. 中华文化的符号与象征了解中华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如龙、凤、鲤鱼、石狮等,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3. 中国历史与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文化名人,他们的贡献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中学生可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屈原、杜牧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思想贡献和文化遗产。
4. 传统文化艺术中华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初中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如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京剧、评剧等。
通过学习这些艺术形式,他们可以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欣赏其中的美学价值,并有机会体验与学习其中一种或多种艺术形式。
5. 文化经典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经典,初中生可以学习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这些作品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6. 传统手工艺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初中生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技巧和方法,如剪纸、陶艺、织绣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生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7. 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初中生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外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外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挖掘中学语文教材内外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寻找和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一、课文选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教材中经常引用《论语》中的名句,如“君子和而不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通过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2.《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教材中选取了一些篇章,如《关雎》、《蒹葭》等,通过解读这些古代诗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3.古代寓言故事: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古代寓言故事,如《韩世家》中的《李广射石》等,这些寓言故事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观念。
4.历史故事:教材中选取了一些历史故事,如《祝福》、《郑和下西洋》等,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意识。
二、课文中的传统文化修辞手法1.比喻、象征、夸张手法: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使用了比喻、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例如《江雪》中的“江雪霜天尽,江月清风生”,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对偶、排比、对仗手法:教材中一些课文运用了对偶、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锄禾日当午》中的“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这些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欣赏能力。
三、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中的传统文化元素1.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古代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通过了解这些文学体裁和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2.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教材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如文天祥的《过秦论》中就有对科举制度的描述,了解这一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制度。
七年级上册文化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化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是初中学生的开始,这一学年是学生们加深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学年中,学生们将学习许多的文学、历史和艺术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发展独立思想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文化知识点的归纳。
1.文学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册,学生们将学习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文学元素。
其中包括:(1)小说的定义和基础元素,如人物、情节、冲突等。
(2)诗歌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韵脚形式,如对偶、押韵等。
(3)戏剧的基础知识,如舞台布置、角色扮演及其它戏剧元素。
(4)绘本和漫画的基础知识,如漫画在传递信息、观点或情感方面的价值。
2.地理知识点在地理学科中,学生们将学习许多与世界不同地区相关的知识,包括:(1)世界各地的山脉和河流,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
(2)构成地球的气候系统,以及它如何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3)地球上各个区域的生态系统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3.历史知识点七年级上册还会探究历史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1)世界历史的概述,包括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发展。
(2)中国历史的概述,包括从上古时期到明朝的基础知识。
(3)古代文明史,探究远古时期文明的样貌和特征。
4.美术知识点在美术学科中,学生们将学习许多基本的美学知识和技巧。
这些知识包括:(1)基础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态、阴影等。
(2)各种视觉元素,如颜色、光线和质感。
(3)不同风格、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作品。
总结:七年级上册的文化知识点涵盖了文学、历史、地理以及美术等各个领域。
学生们在这一学年将学习这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其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专题:“情”与中国文化ppt
普通人之情與 懷念去世親人、 古人、聖人
• 中國人對情的重視,不只是對父母兄弟子女夫 婦朋友之倩,也不只是對一般貧苦大眾之情, 而且對死人有情,進而對古人有情。 • 中國人情感豐富,不但及於已死去的親屬,而 且及於和自己完全無親屬關係的已死的古人和 他們的事蹟。在中國文學裡那些懷古和詠史的 詩歌便屬於這一類 。
• 中華文化的情不局限於男女間的愛情 。
普通人之情與 懷念去世親人、 古人、聖人
• 陶淵明的詠荊軻: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 。 • 詠諸葛武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 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 英雄淚滿襟 。
• (昭君出塞):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 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 怨恨曲中論 。
詩人之情
• 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悽
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
霜。……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 • 陸游﹕『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 間塵。』『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 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 惘然。』
普通人之情與 懷念去世親人、 古人、聖人
情之本質
• 愛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愛是以『關心』或『顧念』 (英文可用concern一辭表達)為主的。另一種的愛是 『探究』和『好新』的成份居多(英文可用wonder一辭 表達) • wonder和concern正是西方和中國文化之差異的根源。 西方人對自然wonder,產生了科學來征服自然。中國 人重concern,成為世界上最講究社會道德的民族。我 今天所談的『情』,不是好新好奇或貪戀的情,而是 關懷和顧念的情 。 • 中國的情的本質是『關心』『顧念』和『珍惜』 。
初中传统文化知识点整理
初中传统文化知识点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下面对初中阶段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整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1.尊重传统、崇尚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提倡“和而不同、和而不流”。
2.崇德向善、励志向上:传统文化弘扬仁爱、孝道、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鼓励人们追求道德标准和崇高理想。
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4.崇尚艺术、追求美好: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形式,注重审美情趣和审美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点:1.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经》、《楚辞》、《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学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3.中国传统绘画:如国画、山水画、花鸟画等,通过对自然、情感、生活等的描绘,传达了中国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4.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以及古老的曲调和吟唱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风采和魅力。
5.中国传统建筑:如故宫、长城、汉阳陵等,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艺术水准和独特风格。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1.春节:包括贴春联、窗花、吃饺子、看春晚、祭祖等传统习俗。
2.中秋节:包括赏月、吃月饼、赠送礼品、举行家庭团圆等传统习俗。
3.端午节:包括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
4.清明节:包括扫墓祭祖、植树浇水、踏青游玩等传统习俗。
5.元宵节:包括观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等传统习俗。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1.孝道: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顺从,提倡孝敬亲长、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初中涉及的知识点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初中涉及的知识点整理
1.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包括尊长、敬师、友爱、乐群、敬事等各种礼仪规范和风尚。
2.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了解古代音乐形式如雅乐、宫廷音乐等,及其特点;了解古代舞蹈形式如舞龙、舞狮等,及其意义。
3.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4.中国传统绘画: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流派和特点,以及重要的绘画家和作品。
5.中国古代的书法: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字及其演变过程,了解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法形式。
6.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如宫殿、寺庙、园林等,了解其特点和设计原则。
7.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服饰形式如汉服、唐装、旗袍等,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服饰特点。
8.中国传统的食品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特产,了解中国传统餐桌礼仪及其意义。
9.中国传统的医药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医药的起源、流派和特点,了解中草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10.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武术形式如太极拳、武术表演等,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技术特点。
11.中国传统的节气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每个节气的来历、习俗和影响。
12.中国传统的礼乐观念:了解古代礼乐观念对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培养作用,了解古代礼乐制度的特点。
以上是初中阶段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整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俄语教材中的语言国情文化知识李英男一.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连体双胞胎。
人类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经过潜移默化确立特定的语言世界图景和文化世界图景。
母语固然如此,外语也同样如此。
历史上,外语教学一度被视作单纯的语言教学、一种开发智力的单一训练方式(西欧一些国家开设拉丁文课,便是一例)。
然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迅速发展,引起人们对文化话题的普遍兴趣。
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语言文化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应运而生,为新时期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促使了外语教学重新审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创立了语言国情学作为独立学科(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创始人是两位知名学者科斯托马罗夫(В.Г. Костомаров)和维列夏金(Е.М. Верещагин)。
语言国情学以研究词语民族文化语义为主要方向,以民族文化色彩词为重点,强调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把国情知识传授与语言教学连接在一起,在对外俄语教学领域中起到有益的作用。
70-80年代苏联出现了大批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版发行了大量对外俄语教材(包括中学教材),体现和发展了科斯托马罗夫、维列夏金两位学者的观点。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语言国情学产生之初,就带有天生的缺陷和局限性。
在内容层面上,“语言国情学最初是在原苏联对外俄语教学中产生的,不排除有政治方面的色彩,既向学习俄语的外国人传授苏联的生活方式和苏联的所谓新文化。
”1在理论层面上,语言国情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汇,以单词为基本单位,研究范畴过窄,为自身发展设置了许多障碍。
难怪1984年,当有人提出要把语言国情学看作语言学的一部分的时候,这种观点非但未能获得苏联学界的认可,而且遭到不少学者的反对和批评。
二十一世纪对外俄语教学已跨出原来的语言国情学的框架,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和教学方法。
把语言看作是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这就是现代教学法的基本出发点。
其实,马克思很早就指出过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强调“语言是生活与斗争的工具”。
当代外语教学的指导方针与马克思提出的思想是完全吻合的。
在现代表述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文化”,二是“交际”。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A·列昂季也夫(А.А. Леонтьев)提出:“在所谓‘语言(外语)’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或应该教授的究竟是什么?回答:是作为社会文化现实的体现的某种语言……我们不应当把语言作为形式化的体系来教授(……)。
在教授‘语言’的名义下,我们讲的是文化!”2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文化”不单指背景知识,而且已经上升为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外语,学生们可以打开通向外界的窗口,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培养更加开阔1吴国华、杨喜昌著,《文化语义学》,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列昂季也夫著《外语不应视作“他国”语言》(ЛеонтьевА.А. Языкнедолженбыть «чужим» //Эт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аспектыпреподаванияиностранныхязыков. М., 1996. с. 44)的视野和更加高尚的思想境界。
那么,讲文化是不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体现外语的工具属性和实际价值。
这种教学安排是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的。
跨文化交际学吸收了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有意成分,通过学科交叉,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跨文化交际学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面的问题、不同民族的交际原则、交际策略和交际方式,注重于不同文化中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传统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可能由此造成的障碍。
这种研究方向非常符合当代需要,其理论成果成功地被用于外语教学,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
外语教学新观念重新调整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放弃单一的语言教学原则,把侧重点转向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
其基本思路是:“在同外国人的交际中,语言和语法错误可以理解,而对交际上的错误难以容忍”1。
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来看,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指国情知识,也包括交际文化内容,如:称谓、手势、情感交流方式、行为模式、交际策略等等。
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人得以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善于与他国人民进行交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又使人变得更聪明、更灵活,眼界更加开阔,有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在这一点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与素质教育是1参看: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著《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研社1996年版第431-432页完全一致的。
外语教学归根结底是素质教育。
优秀外国文化的熏陶也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好,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这个宗旨,也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新教材中的文化国情知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俄语系列教科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明确遵循上面所介绍的宗旨,把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跨文化交际原则贯彻始终,把文化国情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语言教学有机地揉在一起。
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色:1.提供丰富的文化国情知识本套教材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文化国情知识。
其中文字形式不但包括课文,而且还有对话、练习等。
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十课以《俄罗斯》为题,首先以老师和学生的问答形式提供了有关俄罗斯的一些基本知识(地理常识、民族结构、首都、国旗等),其中有些知识属于复习范围,然后以课文形式加以扩展。
课中练习在注重于阅读、口述等技能训练的同时,又进一步补充了一些国情内容。
如:练习11简要介绍俄罗斯一些名胜,要求学生阅读后以交际形式予以复述。
练习7让学生了解俄罗斯主要河流的长度,要求指出哪条河最长、哪条河最短。
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新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动脑筋,学会作一些简单分析,用外语解答。
国情专栏是介绍国情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俄语初期阶段,让学生先用汉语阅读、掌握相关信息,日后可用语于俄语教学。
国情专栏内容丰富多彩:俄罗斯风俗、节庆、城市、博物馆、著名作家、画家、历史人物,还有过去较少介绍、学生却比较有兴趣的俄罗斯教学体制、学校生活等。
教材中的诗歌、歌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新的词汇、练习发音,同时也是文化国情知识的又一种资源。
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人自小就熟悉的、家喻户晓的诗句、歌词。
如:Пусть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солнце. Марш веселых ребят. Улыбка. 等等。
“百闻不如一见”。
直观材料在外语教学上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语言国情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是这样。
本套教材图文并茂,为此提供了充分的资源。
只要你翻开教材,几乎每一页上都能发现各种插图、图片、彩色和黑白照片等,使学生从学习俄语的第一天起就浸入五彩缤纷的俄罗斯文化环境,如同身临其境,能亲眼看到壮丽威严的红场、富丽堂皇的冬宫、一泻千里的伏尔加河……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景色、名胜古迹和日常生活场景。
俄罗斯著名绘画作品又进一步使学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
直观材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方式,如: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讲述,开展对话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2.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点。
八年级上册前言《致同学们》开门见山地写道:“也许你们正想用俄语和新结识的俄罗斯朋友谈自己的一天;(……)也许你们正想与新朋友一起休假旅游……所有这些美好的愿望都不是遥远的梦。
这本教科书——你们的新朋友,会帮助你们一一实现”。
这样的开场白实际上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学习俄语不是为了背颂课文、熟记单词,而是为了用俄语去交流、并一一完成一些具体的交际任务。
教材中的每一课也都首先提出了作为该课的重点的交际任务,如语音阶段结束后的第一课(7年级上册第7课)第一句话便是:“在这一课中,你将学习如何与俄罗斯人结识。
如何介绍自己的姓名并询问对方的姓名”。
这是对学生的重点要求,同时又提示教师要围绕这个交际任务安排课上课下的教学活动。
教材自始至终以跨文化交际为主要思路,体现在课文、对话及相关人物和情节的设计上。
7年级上册就出现中俄两国家庭,设计了两国大人和儿童之间的各种交往情景。
如:安东和他的爸爸苏霍夫来到中国,宋民带着儿子宋达去机场迎接;俄罗斯朋友来宋达家里作客等。
7年级下册又安排了来自俄罗斯的俄语教师叶莲娜·伊万诺夫娜(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偕同女儿卡佳(Катя)出场,利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校内校外场景,创造了许多新的交际情节。
8年级下册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交际任务的难度,把大家所熟悉的主人公带到俄罗斯去参加俄语竞赛、游览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真正进入到另一个国度、另一种文化环境。
这些内容使学生一开始就能熟悉一些跨文化交际典型情景,进行模拟训练,掌握完成交际任务的方法和语言手段,也就是培养一些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历来是双向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弄清对方的情况,也需要准确地介绍自己,才能达到相互理解。
但是,国外编写的俄语教材一般是单向性的,既以俄罗斯情况为主,结果是中国学生能介绍红场,却不会介绍天安门;能讲出俄罗斯一些游览胜地、民族节日等,却讲不出中国的相应情况。
本套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自七年级上册起就开始写入有关中国国情的内容,并逐步扩大。
如:七年级上册第7课有俄罗斯名人普希金、列宾、格林卡的画像,也有鲁迅、齐白石、聂耳的画像,供学生练习句型Кто это?——Это писатель (композитор, художник)。
八年级上册有整整一组课文以参观游览北京为主题,天安门、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基本内容都被包揽进去。
外地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北京,也可以根据课文、对话,做一些简单介绍和复述。
九年级下册还有更多的内容:中国的河流、湖泊、城市、交通、旅游胜地等等。
同学们还可以读到李白名诗《静思夜》的俄文译文,并与原文作些比较。
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化差异,构成双方之间的障碍,并严重影响交际。
在单一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往往不懂得交际对方因来自异国他乡,另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容易以本国的标准去度量和评价对方,这样就可能引起误会,造成隔膜,严重时导致文化冲突。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对象国的国情,还要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并知道如何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