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理解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设计理念:1、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我试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和体验。
2、依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字词句为教学重点。
说教材:《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是富有生活哲理的寓言、童话。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属于寓言性质的文章。
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说教学重点:1、通过品词品句,指导朗读。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以介绍新朋友-----葫芦宝宝引入生词复习,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本堂课我“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二、读中体会“可爱、喜爱”图文结合,读出可爱。
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读让学生感受“细长”“满”“绿”“雪白”描绘出了葫芦藤的形状、叶的茂密,叶与花的颜色,学习积累优美词句。
产生对葫芦的喜爱之情,并引导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读中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三、读中探究葫芦掉落的原因。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质疑------探究原因-----悟出原因(一)质疑。
以带学生到葫芦园玩,通过图让学生看到一个个葫芦掉落的景象,引发学生主动产生了问“这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发现问题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二)探究原因。
对新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
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只虫子怕什么?”“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安排了读一读,比一比,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从反复地读中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8篇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8篇《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1寓言《我要的是葫芦》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农民种了一棵葫芦,叶子被虫子吃了许多,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光不听,还说:“我要的不是叶子,而是葫芦〞。
最终,叶子被吃光了,他却连一个葫芦也没得到。
学习目标是: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中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设计教学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表达学生的主体性,让新课程的这个理念在我的课中有所表达,下面我从以下3个方面来说一说。
1、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强调了学习和进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确实认和敬重。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需做到: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二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提倡自主、自觉、自悟、自得。
三要敬重学生的独特差异,追求学生进展的独特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文导入时,我先画了学生熟识的东西:葫芦,〔但对于葫芦这两个字并不认识〕学习了生字,让学生对葫芦这两个字,形和字义统一。
然后我画了一棵葫芦苗,以学生喜爱的故事的形式引入课文,并带出了一个问题:那棵葫芦渐渐地长大,长得怎么样呢,揭示了课题。
这样,从生活和故事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我没有采纳公开课最常用的听录音配乐朗读课文,而是沿用最简洁的形式:老师范读课文,目的有三:帮助学生正音,建立课文的生字正确认读的概念;其二,激发学生自己朗读、学习课文的兴趣;其三,是给学生一个无形的影响,更加喜爱、亲近老师,从而喜爱我的课。
同时,在老师范读课文后,我就支配学生自学课文,读准生字和课文,并与同桌合作学习生字,再全班小朋友沟通,合作解决葫芦是怎样渐渐长大的,自主的基础上合作商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集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是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渴望拥有神奇的葫芦的故事。
下面将用流畅易读、结构合理的语言来解读这篇课文。
一、故事梗概《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散文描写了一个小男孩渴望获得一只葫芦的心情。
故事情节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小男孩尝试吃掉葫芦,试图用魔法变出葫芦,不停地向父母要求买葫芦,以及最后用真心和感恩之情拥有了葫芦的过程。
二、故事背景这篇散文是在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教材,旨在通过一个小孩渴望获得葫芦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自尊、懂得自立、懂得珍惜等道理,以及美好的家庭教育情感。
三、故事的启示1.懂得珍惜:故事中小男孩内心渴望拥有一只葫芦,但最终却是用心感恩得到了葫芦。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不要总是眼巴巴地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
2.懂得感恩:小男孩在父母买回葫芦后,心怀感恩,向父母说出了感恩的话。
这告诉我们在得到东西的时候要懂得感恩,此外在学习、生活中更是如此。
3.懂得自立:小男孩在得到葫芦之前有不同的尝试,说明他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力。
鼓励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尝试,自立自强。
四、文学特点1.真情实感:小男孩对葫芦的渴望是真挚的,看似简单的故事实际上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2.感恩教育:故事中父母买回葫芦后,小男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是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3.积极向上:小男孩在故事中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品质。
五、总结《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故事简单真实,却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通过小男孩的渴望和获得葫芦的过程,教育了我们要懂得感恩、珍惜拥有的东西,勇于追求梦想。
以上是我对《我要的是葫芦》课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则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情感的传递。
小男孩的渴望和最终的感恩,都蕴含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不禁感动。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的《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要听从别人的正确劝告。
(2)说教学目标根据聋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的能力,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的七个生字和新词2、能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3、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技能目标:1、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读中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能看课文插图说一段话情感目标:能够听从别人的正确劝告(3)说重点、难点教材紧紧围绕“葫芦”来发展情节,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那个人那么喜爱葫芦,为什么却没有得到葫芦,而考虑到学生双耳听力的损失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我把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和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主要采用朗读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耳聋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创造,就连生存也会有问题,因此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很重要,我打算采用朗读理解法、质疑提问法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朗读可以显形,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
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及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及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说教材: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直盯着葫芦,叶子长满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质疑的问题。
因此,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以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说教法、学法:1、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3、通过练习题,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葫芦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也可以做成工艺品。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间的学习。
两个人互相读一读画的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多媒体),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材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一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
三篇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情节有趣、主人公形象鲜明,故事寓意深刻,适宜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发思考,锻炼思维能力。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小鸟和青蛙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富意深刻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
《寒号鸟》是一则民间故事,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
《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几篇文章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训练要素】本组教材的阅读训练要素之一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在交流讨论中,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坐井观天》可以联系课后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寒号鸟》可结合课后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及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说说他的小故事。
来展开交流,体会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我要的是葫芦》结合课后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思考原因,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道理,获得初步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本单元的另一个阅读训练要素是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题或语文园地,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寒号鸟》一课,可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要的是葫芦》通过课后第二题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仿说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清楚、更具体。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二、学生分析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
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
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突破方法:变序教学法(2)难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突破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一个葫芦的剪纸模具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
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
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法与学法《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采用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
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6篇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6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6篇(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教学设计),以供参阅。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18篇)
《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18篇)《我要的是葫芦》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渐渐变黄,一个个都落了。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亮,是深爱孩子们宠爱的一篇课文。
2.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乐于观看生活,宠爱体验生活。
他们宠爱甜甜的苹果、香香的桃子,但是孩子们对于葫芦比较生疏。
通过观看葫芦生长的视频和动画片葫芦兄弟,孩子们对于葫芦建立了一些感性生疏。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生疏了很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但是,那多数是一些零碎的,不标准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需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生疏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存、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宠爱阅读,对四周事物有惊异心,大局部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洁的问题。
局部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念,能积极参与争辩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
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可怕,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3. 说目标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承受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具体的语境中生疏本课“葫、芦、藤”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慨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能在趣味性的朗读中感受整棵葫芦的美以及一个个葫芦的得意,初步感受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
4、说重点:教学的重点体会反问句、感慨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5、说难点难点是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二、设计理念如何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呢?我主要依据以下理念设计教学:1、上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语文课是教孩子们学语用文的课程。
因此,我将紧紧围绕学语言、用语言的这个核心开放教学。
2、上孩子们需要的语文课。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在哪里会遇到困难,我就在哪里着力指导他们。
小学语文_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教研主题】《我要的是葫芦》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他也不听。
他一心想要的只有葫芦。
但结果是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在深入地研读教材之后,我们低段教研组确立了两个研讨主题:提升多元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低段课文朗读方法指导。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和多次磨课,探讨出一系列解决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识字,高效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正音读准“葫芦”一词:“芦”在葫芦一词中语音发生了变化,读轻声。
强调“芦”字的读音:“芦”单独出现或位于词语的开头时读二声。
(图片出示芦苇,芦荟)如这是在湖边生长的芦苇,这是既能美容,又能净化空气的芦荟。
卡片出示“芦”,并在黑板上板书读音“l ú”。
2、故事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呀特别喜欢自己的小葫芦,他常常对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课题:我要的是/葫芦他最终有没有得到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亮点:课题导入简洁有效。
首先指导孩子读准“葫芦”一词和“芦”这个字。
学生受“葫芦”一词的影响,易错把“芦”字的读音写成轻声或一声,教学中我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芦苇和芦荟,读准“芦”的读音,接着卡片认读,并板贴在黑板上,标注芦字的读音,强化孩子们的记忆。
同时创设故事情境引入课题,顺势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好课题)二、检查预习,集中识记部分生字。
1、出示词语:葫芦藤结合图片识记“藤”字,联系生活认识葡萄藤、西瓜藤、丝瓜藤等,在反复的与“藤”字见面中识记藤。
2 猜字谜:“寒”字底下有宝贝识记“赛”,让学生联系生活充分扩词说句子。
3、出示词语:感到奇怪慢慢关注偏旁(多与人心理活动、感受和想法等有关),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感、怪、慢”。
(亮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孩子运用联系生活、编字谜、熟字换偏旁、结合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等多种方法识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及相关教学素材一、教材内容解析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蚡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奶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4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文章开篇描写了葫芦长势良好和种葫芦人的喜悦之情.透过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可爱的小葫芦呼之欲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两句话表现了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第二至三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蚡虫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盯着小葫芦"时的自言自语和对蚡虫的不屑,说明他的眼里只有葫芦,没有蚡虫,更没有叶子.他只期盼小葫芦能长得比南瓜还要大.邻居的催促与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预示着得不到葫芦的必然结果.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种葫芦人的无知和自以为是使他的期盼落了空. 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如,"长满了绿叶"中,"满"是说叶子长得很多. "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挂"有"吊"的意思.这里用"挂"比用"结"更准确,因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落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一个"挂"字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中的"盯"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用"盯"突出了种葫芦人只要葫芦的特点.课文中有两个重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一个是感叹句,一个是反问句,表达着强烈的情感,透过这两句话表现了种葫芦人的内心.课文的2幅插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一,描绘了葫芦长势良好,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图二,描绘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之态.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 11 个生字,在字音方面,"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在朗读中正音."葫芦"以词语的形式识记,"芦"在词语中念轻声,在字形方面,11个生字都是合体字,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从结构看,"葫、芦、藤、赛、感"是上下结梅;"蚡、盯、怪、慢"是左右结构.其中识"葫、芦、感、蚡、盯"这5 个字,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赛"可以通过和熟字"寒"比较来记忆字形,"赛过"是"比过"的意思.思.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查字典,选择义项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谢"的意思.又如,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进一步理解"盯"是指注意力集中地看,比"看"更进一步.本课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谢芦∶葫芦、芦花盯∶∶比赛、赛跑感∶怪∶奇怪、古怪慢∶减慢、快慢2.写字指导书写时,可以提示学生将8个生字先进行归类,左右结构的字有6个.其中"棵、盯、治、怪"等字是左窄右宽的,教学中可以将这4个生字组成一组教学,提高书写效率."邻"左右基本等宽,左边"令"的捺变点."谢"是本课书写的难点,需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再让学生书写."言"是独体字,最上面的横要写得长而平正.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棵 12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果"字的撇捺要舒展. 谢12 画,左右结构.中间"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寸"的横笔写在横中线上. 左中右大致等宽. 想13画,上下结构.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点;"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 盯7画,左右结桶.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丁"旁横拉长些,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 言7画,独体字.呈倒梯形结构,第二笔横要写得长,下面两横要写得短,三横之间等距. 邻7画,左右结构.左右等宽,"令"的第二笔捺改点,"β"的第一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写得大一些治 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左侧. 怪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上部"又"撇捺舒展开,右下部"土"最后一横不宜超出撇捺的宽度.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画出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再圈一圈一连串动词"种了、长满了、开出了、挂了"等,读的时候要强调动词和"细长、雪白、小"等修饰性词语,读出喜爱的语气.(2)读好课文中带语气词的句子,在朗读中体会其不同作用.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奶虫,快治一治吧!先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即每句话后面都有感叹词."啊",表示赞叹、赞美,像"多么可爱"可以读出重音,表达出种葫芦人对刚长出来的小葫芦是非常喜爱、满意的,朗读中表达对小葫芦的赞美之情."快长啊,快长啊"在语调上,可以渐次上扬."呢",表示确定,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长势充满期待."吧",劝告,当读到"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时,可以读得急切些,表现出邻居对他诚恳的劝告.教师不要分析太多,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鼓励学生读好句子的语气.(3)在分角色朗读中,抓住提示语"自言自语、奇怪"等,在理解提示语意思的基础上,再读好语言.如"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声音可以小一些.其他提示语不是很明显的语句,要体会说话人当时的心情.如邻居看见叶子上有虫,心里非常焦急,所以才会劝种葫芦的人"快治一治吧",邻居的话语就要读得急切.(4)引导学生读出感叹句、反问句、陈述句不同的语气来,从而感受不同句式表达的情感强烈程度是不同的.比如,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问句,第二个句子是反问句,要读出反问旬的强烈语气,表现出种葫芦人的自信、惊诧、对邻居的话感到不可理解.接着用一个肯定句,表明自己只要葫芦,其他都不在眼中,都不会关心.朗读时,问句语调上扬,一句强过一句,第三句要一字一词地强调,尤其是"葫芦"二字可以重读.(5)品读文中重点词语是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比如,第一自然段中"每天、几次"这些词语充分说明这个人眼里和心里都只装着葫芦,其他的一点都不关注.再如,细细品读第四自然段,不难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奶虫更多了-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简洁的语言,却层层递进.可出示句子∶①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②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③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在对比朗读中,学生会发现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的.首先是奶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边朗读边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体会这个人的难过、后悔的心情,朗读时可以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2. 理解运用.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次∶(1)读懂故事伴随着朗读指导,可以通过恰当的导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读懂故事.比如"小葫芦开始的长势怎么样?从哪里能够看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人是怎么想的?结果怎样?"这一层次的教学要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完成.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 2 幅插图,结合文中关键词句,进行对比阅读.指导学生从人物的表情、叶子的颜色、生长状况、葫芦所在的位置等,提取 2幅插图中葫芦的生长状况、人物的心理、表情等相关信息,从而理解故事内容.(2)读懂寓意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后题进行交流∶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可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弄清呀虫、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种葫芦的人不懂得联系起来看问题,做事情,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葫芦都落了的结果.这是本则寓言的主要寓意.二是可以从是否善于听从劝告的角度思考.因为种葫芦的人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导致最终没有得到葫芦.还可以设计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寓意∶如观察插图,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怎么样呢?(后悔、恍然大悟.)3.课后练习.第一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中,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懂课文.第二题,通过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初步感知感叹旬、反问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强烈程度.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教师和学生合作的形式,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说一说.比如∶下几滴毛毛雨怕什么!下雨天还要开运动会?下雨天不要开运动会. 下几滴毛毛雨不用怕.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种葫芦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可以说给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听一听.2.续编《我要的是葫芦》"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新的故事呢?鼓励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大胆编故事、讲故事∶四、其它教学资料1.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两端一般呈圆球形,嫩时作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2.蜓虫.昆虫的一种,又称蜜虫、腻虫.身体卵圆形.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株死亡.3.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叶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正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主要物质来源和全部能量来源.如果葫芦叶子上生了蜓虫,蜓虫靠刺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为食,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植物营养不良∶随着叶子的皱缩、卷曲甚至枯萎,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受到了影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减少,小葫芦就可能由于缺乏营养而变莆掉落?。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理解
一、学习目标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材赏析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向读者展开一个可笑的故事。
文章开篇着力描写了葫芦长势之好和种葫芦人高兴、喜爱的心情。
“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透过这些短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长势旺盛的葫芦图。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去看几次”就是天天都去看几次,没有一天不去看几次。
这两句话把种葫芦人高兴的心情和对葫芦的喜爱之情鲜明地勾勒出来。
从这段中我们还能了解到葫芦的生长过程: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
本段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蚜虫是害虫,专门吸植物的幼苗、嫩叶的汁液。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由此可以想象那个人的满不在乎。
种葫芦的人特别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赛过”,胜过、超过的意思。
“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第三自然段讲一个邻居劝他治叶子上的蚜虫,他也不听,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跟葫芦没有关系,不妨碍葫芦的'生长。
邻居的催促“快治一治”与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形成对比,预示着一定得不到葫芦的必然结果。
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那么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如果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越来越多,最后虫子把叶子吃光了,葫芦就会缺少水分和养料,就会变黄落掉,就得不到葫芦。
种葫芦人的无知、自以为是使他自己的期盼落空。
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人们的极好教材: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要改正,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
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
如,“长满了绿叶”,“满”是说叶子长得很多,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的样子。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基础知识+课文讲解(可用预习及复习)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我会写棵kē(一棵树)谢xiè(谢谢、花谢、感谢)想xiǎng(感想、想法、幻想)盯dīng(盯住、盯紧、盯防)言yán(发言、语言、自言自语)邻lín(邻居、相邻、左邻右舍)治zhì(治虫、治理、治病)怪guài(怪事、奇怪、奇形怪状)二、我会认葫hú(葫芦)芦lú(芦荟、芦花、芦苇)藤téng(枯藤、藤条、藤萝)蚜yá(蚜虫、菜蚜)啊a(好啊、是啊、对啊)赛sài(比赛、赛跑、赛车)感gǎn(感动、感觉、感人)慢màn(快慢、慢车、慢吞吞)三、多音字更gēng (三更)gèng(更低)要yào (需要)yāo(要挟)种zhǒng(种子)zhòng(种树)长cháng(长度)zhǎng(长大)四、近义词盯——看雪白——洁白奇怪——惊奇五、反义词多——少雪白——乌黑可爱——可恶奇怪——平常慢慢——迅速六、理解词语可爱:令人喜爱。
自言自语:人自己跟自己说话。
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是一种害虫。
七、句子解析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没什么可怕的。
表现了种葫芦的人对蚜虫的不屑一顾。
2.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这句劝告表现了邻居说话时的急切,说明当时情况的紧急。
“盯”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看,形象地表现出这个人重视葫芦的样子。
3.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这句话连用两个反问,表现出种葫芦人的自信、惊诧、对邻居的话感到不可理解。
八、问题归纳1.那个人最终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没有。
因为他不知道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叶子有蚜虫他不治,于是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却不治,邻居劝他他也不听,最后葫芦都落了的故事。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从中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寓言故事这种文学体裁,学生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一、解读故事在开始提升学生想象力之前,先来解读一下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只可以变出宝贝的葫芦。
小孩的家人都很贪婪,想得到这只葫芦,但是小孩并不想让它落入他们手中。
最终,小孩带着葫芦离开了家,去到了远离城市的荒野上生活。
在那里,他养成了勤劳、善良的品质,并产生了许多奇思妙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出了许多趣味十足的玩具。
二、游戏模式在教育中,游戏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极具吸引力。
因此,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的模式,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从而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比如,我们可以借鉴故事中小孩给自己制作玩具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魔法玩具”,并编写使用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传授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手工技能,同时也会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试错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延伸思考除了游戏模式外,我们还可以将故事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思考现实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集体讨论。
如小孩为什么要离开家?小孩如何做到养活自己?玩具的创意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逐渐从单纯的故事情节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价值。
这样的思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让他们明白勤劳、善良、自立的重要性,并自发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想象。
四、活动示范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并选出一些学生进行示范,来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让学生模仿小孩的行为,尝试制作自己的“魔法玩具”;或者设计一个小制作和演讲比赛,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阐述自己的创意来源,这样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启发、学习。
在教育中提升学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而“我要的是葫芦”这个故事正好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模式、延伸思考、活动示范等方式,来感染和启发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思维的禁锢中自由创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要的是葫芦》教材理解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
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
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
2.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这里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
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
“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写字教学。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
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
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
感:上下结构,上面的“咸”不要写得过长。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
对照课文理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
因为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
理解“挂”可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比较,体会用“挂”很形象: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第二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会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自言自
语的话。
重点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种葫芦的人只看到小葫芦,一心只想小葫芦快长,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
第三段,可以抓住“奇怪”一词进行讨论:“那个人为什么会对治叶子上的虫子感到奇怪?”因为他一心想着的是葫芦,因为他不懂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因为他觉得邻居对他的劝告是不必要的担忧——我要的是葫芦,你怎么劝我治叶子上的虫?再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到邻居与种葫芦的人,他们在对待葫芦叶子长了虫的态度是不同的:一个说要治,一个说不用治。
第四段,采用看图或多媒体演示,结合课文朗读体会“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由于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又不听别人劝告,结果他一心想要的葫芦终究没有得到。
因为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只能慢慢地变黄,落掉。
这都是没有及时治虫造成的。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既有描述,又有对话,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可用自读、对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种葫芦的人看见小葫芦挂在藤上的高兴心情;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他却只“盯”着小葫芦时心里所想的话以及他自言自语所说的话;邻居劝他治虫时的对话。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让学生给词语加上修饰成分。
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填不是本课所学的词语。
填好后读一读,学生之间可以交流。
课后练习第四题可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朗读和体会。
通
过读句子,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让学生通过对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不同语气的朗读,自己体会到:虽然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六)扩展活动
1.如果课文有第五幅图、第五自然段,该怎么画、怎么写?
2.续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编好故事以后,说给同桌听一听。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出示实物,引出课题。
出示葫芦,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就是与葫芦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看图,学文。
学第一段从整体入手,看图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关系没有?让学生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内在关系。
学了第一段,可以直接学习第四段。
通过看图学文,思考:那么可爱的小葫芦怎么会变黄、都落了?以此激励学生去探究原因,自然进入第二、三段的学习。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的方式,探究出那个人错在哪里。
最后可以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些什么体会。
(三)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字形,有重点地指导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
(五)进行扩展活动。
让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想好之后可以同桌或分组交流。
也可以假设种葫芦的人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让学生编一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开白色花。
果实因品种不同而多样,大致中间细,上、下部膨大,像大小两只连在一起的球。
嫩时可食用,干老后可做容器或供观赏。
葫芦,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春到四月,如火如荼,若诗似画,美到了极致,美到了令人心醉。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喜欢才女林徽因歌颂四月之美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将四月的万种风情描摹得淋漓尽致,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四月之美,美在清明。
时光刚刚跨入四月的门槛,清明就如期而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一种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一场活着的人祭奠逝去的祖先的亲情style。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每到清明,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堂的祖先,都会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即便远离故土,也会怀揣湿漉漉的心事回到乡下,挑拣一个最宜祭祀的日子,赶往祖先墓地,虔诚地献上一捧鲜花,点上几支香火,烧上一些纸钱,将祖先的坟墓装扮一新,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清明时节,最容易勾起与已逝亲人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的回忆,让人深刻体悟到亲情的可贵。
于是,亲情跨越了时空,泪水模
糊了双眼。
在莹莹泪光中,就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让已经逝去的人在天堂感到欣慰。
四月之美,美在祭祖的哀思,美在人间传递着的温情。
四月之美,美在谷雨。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因此,谷雨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时期。
在乡间,一到谷雨时节,村民们便忙了起来,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嘹亮起劳动的号角,处处律动着劳作的喜悦。
他们将生活的希望播撒,将幸福的种子栽种,早出晚归,乐而不疲,笑容满面。
他们洒下的是一粒粒咸涩的汗水,成就的将是整个秋天旷野上丰硕的果实。
累了,他们举头仰望绽开在湛蓝天空上多情的太阳;倦了,他们想一想等待在前方的耀眼金秋。
春风,贴着他们的身影吹过,将灼热的期盼和梦想带向遥远、遥远……他们劳动的姿势,仿佛在大地上书写一首生活的真爱长歌;他们奔忙的步伐,舞动出四月美妙和谐的韵律;他们洋溢在嘴角的笑意,仿佛闪烁在阳光下的一朵朵桃花。
四月之美,美在他们的不辍劳作,美在他们孜孜不倦地创造甜蜜生活的那颗淳朴心灵。
四月之美,美在花繁草盛。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四月,千芳竞放,姹紫嫣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斗妍,好不热闹。
桃花,在多情春风的表白下双颊绯红,欲语还羞;梨花,一束束一簇簇,洋洋洒洒,热烈、雪白而纯情;樱花,怀揣粉红的梦想,轻轻摇落一地的深情。
地上的小草也不敢示弱,纷纷抬起挂着剔透露珠的绿色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四月的小草,已不再是初春时那样遥看近却无了,山坡、谷底、河畔、溪边,到处一派翠绿,尽情释放着勃勃的生机,大地好像悄悄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四月,无论伫立在哪个位置,抬眼,花枝摇曳春风中,群芳嫣然若笑脸;闭眼,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直钻心底;低头,满目尽是绿色小草在招摇。
四月之美,美在百花盛开,美在绿草如茵。
最美人间四月天。
四月之美,美在娇燕呢喃着在天空画出的一道道优美弧线;四月之美,美在败落的花朵已经悄然被青涩的果取代;四月之美,美在孩子们放风筝时撒落在草地上的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就让我们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抛开烦恼和忧愁,紧跟春天的步伐,用心感悟尘世的万般美景,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