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三章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返回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H2O
光解 吸收
色素分子
O2 [H] 酶
供能
2C3


CO2
多种酶 定 C5

ATP


(CH2O)
ADP+Pi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水的光解:H2O 光解 2[H]+1/2 O2

CO2的固定: CO2+C5 2C3
光合磷酸化:ADP+Pi+能量 酶
ATP
C3化合物还原:2 C3
光系统(PSII)
PSII的颗粒大,直径约17.5 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的叠合部分。
➢ 晶体结构中的PSII为一个二聚体,二聚体的两个 单体呈准二次旋转对称。PSII单体具有36个跨膜α螺旋,其中D1和D2各5个,CP43和CP47各6个, Cytb559的α亚基和β亚基各自形成一个跨膜α-螺旋。 D1和D2蛋白与Cytb559的α和β亚基一起组成PSII 反应中心,是进行原初电荷分离和电子传递反应 的机构,CP47和CP43的主要功能是接受LHCII的 激发能量并传递到反应中心。
是否需光 需光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一定,但受光促进
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光合作用
第二节 原初反应
➢ 原初反应 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 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 它包括: 光物理-光能的吸收、传递
光化学-有电子得失
原初反应特点 1) 速度非常快,10-12s∽10-9s内完成; 2) 与温度无关,(77K,液氮温度)(2K,液氦温度); 3) 量子效率接近1
表1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

能量转变 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1-4第二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5-7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8-10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11-13第五章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 14-16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 17-20第七章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 21-22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23-25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 26-28第十章植物的生殖和衰老-------------------------------- 29-31第-一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32-34文献文献一、赤霉素的发现和种类一、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二、赤霉素的生理效应四、赤霉素的作用机理第四节细胞分裂素类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和种类二、细胞分裂素的运输和代谢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四、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第五节脱落酸一、脱落酸的发现和结构特点二、脱落酸的分布和代谢三、脱落酸的生理效应四、脱落酸的作用机理第六节乙烯一、乙烯的发现和结构特点一、乙煽的生物合成和运输三、乙烯的生理效应四、乙烯的作用机理第七节油菜素内酯一、油菜素内酯的发现和种类二、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和分布三、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四、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机理第八节其他植物生长物质一、末莉酸类二、水杨酸三、多胺四、其他第九节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植物激素问的相互关系文献文献了解花粉的构造、主要成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掌握被子植物 中存在的两种自交不亲和性及其特点, 了解克服不亲和的方法;了解胚和胚 乳的发育,以及种子中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熟悉果实的生长模式、单性结 实现象和果实成熟时的变化;掌握种子和芽的休眠并了解其调控方法; 熟悉 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引起衰老的原因、影响衰老的因素;掌握器官脱落的细胞学及生物化学过程,并了解影响脱落的内外因素及调控方法。

光合作用教案科学初中

光合作用教案科学初中

光合作用教案科学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条件。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条件。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提问:什么是光合作用?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条件。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 + 水光能→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3. 讲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条件。

2. 提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 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 讲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完成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为生物圈提供氧气。

三、实验教学1. 让学生观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并点评。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探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 学生分享探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拓展延伸:评价学生在探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 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 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3.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反应机理。

2.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植物是如何生长和生存的?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和生存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 解释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解释反应方程式中的各个物质:CO2是二氧化碳,H2O是水,C6H12O6是有机物(如葡萄糖),O2是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在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领域的应用。

2. 强调光合作用对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和氧气。

五、总结和练习(10分钟)1. 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反应方程式。

2.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光合作用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反应方程式。

同时,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答学生的疑问,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练习题目的布置,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知识。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二单线态
第一单线态
(10-8-10-9 s) 10-2 S
(第一三单线态)
10-2 s
Figure. 3-8
荧光与磷光:
三、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与环境的关系

1)、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5-氨基酮戊
谷氨酸(α酮戊二酸) 酸(ALA)
2 个
胆色素原 4个 阶段I
-4NH3
尿卟啉 原III
-4CO2
厌氧环境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光反应的过程并不都需要光,而暗反应 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酶活性也受光的调节。
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① 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即光化 学反应)。

②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
程。 ③ 碳同化过程;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第一、二两个步骤基本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暗反应。
粪卟啉原III
在有氧条件下,粪卟啉原III再脱羧、脱氢、氧化形
成原卟啉 Ⅸ。
阶段II
Fe Mg
亚铁血红素 Mg- 原卟啉 Ⅸ
一个羧基被 甲基酯化
叶绿醇 叶绿素a 被红光还原 叶绿酸酯a 原叶绿酸酯
谷氨酸或 酮戊二酸
δ-氨基酮酸 (ALA)
胆色素原
原卟啉 IX
叶绿酸酯a
原叶绿酸酯
叶绿素b
Figure 3-9
2、电镜下: 被膜(envelope membrane) 外膜
内膜
有控制代谢物质进出叶绿体的功能
基质(stroma) 成分:可溶性蛋白质和其他代谢活性物 质,有固定CO2能力。 嗜锇滴:在基质中有一类易与锇酸结合的颗粒较嗜锇 滴—脂类滴,其主要成分是亲脂性的醌类物质。功能: 脂类仓库。 类囊体 (thylakoid) 由许多片层组成的片层系统,每个 片层是由自身闭合的薄片组成,呈压扁了的包囊装,称 类囊体。

光合作用教案范文

光合作用教案范文

光合作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作用与呼吸的关系;4.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合作用与呼吸的关系;3.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PPT、板书、实验用具、植物标本等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目标设置(5分钟)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和目标。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在黑板上板书概念和定义,并简要解释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Step 3: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20分钟)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式的意义。

讲解方程式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过程。

Step 4:光合作用的过程(30分钟)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位置、过程和所需物质。

鼓励学生互动讨论和提问,加深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

Step 5:光合作用与呼吸的关系(20分钟)Step 6: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解释,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为食物链提供能量等。

Step 7:实验演示(3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Step 8:归纳总结(10分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答疑。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互动讨论和提问,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2.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七、教学延伸1.请学生自己查找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际应用,并进行报告;2.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植物园参观,实地体验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中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使植物能够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本文将就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过程和调控因素进行讨论。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是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并利用该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膜上。

当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到光子后,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等高能化合物。

同时,水分子被光解,释放出氧气并提供电子供应。

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直接依赖光能。

在暗反应中,植物利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

暗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有机物质,它们被植物用于生长和代谢。

三、光合作用的调控因素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作用受限于光反应的速率;而在光照强度较高时,暗反应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更大。

2. 温度: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调控因素。

在适宜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这是因为较高温度下酶活性受到抑制,而较低温度下酶活性受到限制。

3.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底物之一,其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进而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提供给其他生物。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了调节大气组成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其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不仅是植物能够生存和生长的基础,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通过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等生理结构,具有高效和专一性的特点。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以及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

在光能捕获和光化学反应阶段,植物的光合色素(如叶绿素)能够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主要以叶绿体膜的光合作用单位,光系统(PSI和PSII)为中心。

光系统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激发电子。

通过光合色素的电子传递链,电子在PSII和PSI之间进行转移,最终转移到还原辅酶NADP+上,形成还原辅酶NADPH。

在碳固定和假单胞菌循环阶段,植物利用还原辅酶NADPH和ATP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Calvin循环,也叫柠檬酸循环。

Calvin循环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碳固定、还原和再生。

首先,二氧化碳与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核酮糖五磷酸(RuBP)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六碳中间体。

然后,该中间体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其分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醇醛(3-PGA)。

最后,3-PGA经过一系列的加氢还原反应和磷酸化反应,合成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饱和点后,光合速率趋于稳定。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复杂的。

在适宜温度下,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反应速率加快。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因为高温会破坏光系统和酶的结构。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的气孔进行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引言: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条件和结果,以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光合作用的概述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产生光合电子传递链,最终生成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同时,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也是重要的副产物。

二、光合作用的条件1. 光照强度:植物对光的需求量不同,适宜的光照强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

2. 光质:不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

植物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较高,而绿光的吸收较低,因此植物绿色部分很少参与光合作用。

3. 温度: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酶活性,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4.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中的底物之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 能量吸收:植物叶片上的叶绿素可以吸收来自阳光的能量,其中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吸收色素是叶绿素a。

2. 光合电子传递链:能量被转化为高能电子,随后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过程,最终聚集到辅酶NADPH上。

3. 光化学反应:在光合电子传递链的过程中,一部分高能电子转移到了细胞色素复合物I和II上,并最终用于产生ATP。

4. 光合糖化:通过卡尔文循环(光合细菌)或C4途径(高等植物)的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5. 氧气释放: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被释放到大气中,同时也为植物体提供了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之一。

它通过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

同时,光合作用还能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为动物呼吸提供了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2. 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讲解。

2. 实验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附:课件讲解内容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述1.1 光合作用的概念1.2 光合作用的意义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1 光反应2.2 暗反应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理3.1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3.2 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第四章: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五章: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5.1 光合作用实验的基本方法5.2 光合作用实验的操作步骤六、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6.2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互动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交流。

七、教学评价7.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回答、实验操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掌握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3.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三、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是:6CO2+6H2O+光能→C6H12O6+6O2这个方程式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其中,CO2是从空气中吸收的,H2O来自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光能来自太阳。

植物将CO2和H2O转化为C6H12O6,然后产生氧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转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光合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

类囊体中存在有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b、c、d、f、等离子体细胞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中的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而提供所需的能量。

其中,叶绿素a和b是光合色素的主要成分,可以吸收蓝色和绿色光,而不吸收绿色光。

3.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是人类和动物所需要的气体。

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另外,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对于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水分和温度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六、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讲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3.讲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4.测验环节:通过测验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3. 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的理解。

2. 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光合作用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3. 实验材料(如植物、二氧化碳、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15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分组讨论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植物和人类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应用光合作用的知识(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

2. 分组讨论并展示光合作用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2. 开展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践活动,如种植绿色植物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理解、应用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初中光和作用教案

初中光和作用教案

初中光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3. 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绿色植物叶片样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问:你们注意到身边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通过光能将水分解产生氧气和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10分钟)1. 提问:光合作用对生物圈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同时也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条件(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 介绍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五、实例分析(10分钟)1. 提问:光合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和森林火灾防控的重要因素。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和条件。

2. 强调光合作用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4.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意义;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中化学能的转化过程;2. 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意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维持了地球上生物圈的平衡。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其中,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3. 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线和二氧化碳等条件。

在叶片内,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细胞器。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上,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内,利用光合成生成的氢离子和ATP合成葡萄糖。

三、讨论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并与其他生物过程进行比较和联系。

四、总结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发生条件和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忪,便于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希术本节课教案能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能够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载玻片、洋葱表皮细胞、碘液等。

2. 教学材料:PPT、实验指导书、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光合作用的已有知识,教师总结并引导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设计并完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实验。

2. 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如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

2. 学生分享应用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总结和反思,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光合作用的现象,并和家长分享光合作用的知识。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3.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4.能够简单地描述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概念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膜上,需要光能的参与,产生氧气和ATP(三磷酸腺苷)等能量物质。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能的参与,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酰化物)等能量物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3.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还能够产生氧气,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4.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2.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3.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4.水分: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式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现象和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3.讨论法:通过讨论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让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讲授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式1.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讲解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和反应过程;3.强调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2.将水蕨叶片置于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中,放置在光照下;3.观察叶片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理过程。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植物的生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结构1.1 植物细胞的特点与组织系统1.2 各种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长调控2.1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长2.2 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3 温度、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植物的繁殖方式3.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与特点3.2 花的结构与传粉机制3.3 种子的形成与传播第二部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1.2 光合产物的利用与分配2. 植物的营养吸收2.1 水分吸收与传输系统2.2 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3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植物的逆境生理学3.1 植物对干旱、寒冷和盐碱等逆境的适应机制3.2 植物的抗病性与抗虫性第三部分:植物的信号传导与生理响应1. 植物的内外信号传导1.1 植物激素作为内部信号的作用与调控1.2 植物对环境刺激的感知与响应2. 植物光信号转导2.1 光周期调控与植物的开花生理2.2 植物对光质的感知与响应3.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与调控3.1 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2 盐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3.3 氮素限制下的植物生理反应第四部分:植物与环境的互动1.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1 植物根系结构与功能1.2 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共生关系2. 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1 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节2.2 植物的生长对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3. 植物与生物圈的联系3.1 植物的生态位与物种多样性维持3.2 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结论: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关于植物生命活动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信号传导和与环境互动等方面的知识。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过程,它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这个过程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其中最主要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色素分子中,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光能被转换为化学能,并将电子传递给光合酶。

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进一步参与到暗反应中。

2.暗反应在暗反应中,光合酶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暗反应依赖于暗能量ATP和还原能量NADPH,这两种能量分子在光化学反应中生成。

二、光合作用的应用1.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农业生产的提高光合作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过程。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优化光合作用的条件,如合理选择种植的作物品种、施肥、灌溉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能源生产光合作用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源头。

生物质能就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形成的能源。

生物质能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或通过发酵生成生物燃料等形式提供能源。

4.环境净化与治理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排放氧气,通过植物的种植和绿化等方式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大气质量。

同时,植物通过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可以防止农田化肥的流失,减少土壤污染。

5.科学研究和教育光合作用是生物学和地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教学实验和课外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总结: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之一,通过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_植物生理学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_植物生理学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_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产生出氧气和有机物质,为植物自身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和养分,也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含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的转换和产物的合成三个过程。

首先,光能的吸收过程。

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叶绿素,它们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叶绿素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光子后激发,成为激发态叶绿素。

不同的叶绿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其中最主要的是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叶绿素a,然后是辅助叶绿素如叶绿素b和叶黄素等。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短波长的光,因此植物呈现出绿色。

其次,光能的转换过程。

当叶绿素吸收光子之后,其中的电子被激发出来,并且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过程,在两个光化学反应中最终形成高能态分子ATP和NADPH。

这两种高能物质是植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产物,它们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电子。

ATP是一种能量通货,它可以通过释放磷酸基团的能量来驱动其他细胞活动。

NADPH是一种电子载体,它可以将电子传递给碳固定反应中的酶,驱动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

最后,产物合成过程。

产生的ATP和NADPH被用来驱动碳固定反应,也就是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植物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酶是光合酶RuBisCO,它将二氧化碳与一种五碳糖RuBP反应生成六碳糖,然后分解成两个三碳糖PGA。

PGA在一系列酶催化作用下转化为三碳糖G3P,部分G3P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转化为其他有机物质,但大部分会再次参与碳固定反应生成更多的RuBP。

总结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

初中生物教案:探讨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教案:探讨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教案:探讨光合作用探讨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认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三种物质。

3.探索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人类的光合作用。

4.了解植物对光的生理需求,掌握如何为植物提供光照。

二、教学过程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和水、二氧化碳(CO2)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周期和暗周期。

在光周期中,植物吸收太阳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等。

太阳能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植物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参与。

在暗周期中,植物将已制造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以供生存需要。

2.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光合作用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养作用,对维持生命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大气氧气的来源,也是地球上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同时,光合作用还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缓解人类的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3.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 C6H12O6(葡萄糖)+ 6O2。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三种物质:葡萄糖、氧气和水。

4.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

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源头,只有在充足的光照下,光合作用才能顺利进行。

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光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同时,水、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光合作用也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人类和所有生物呼吸所必需的氧气来源之一。

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起到了缓解人类温室效应的作用。

5.人类的光合作用人类也进行光合作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三磷酸腺苷),ATP是能量储备的方式,是支持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 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Chl + hν chl* 激发态
基态 光子能量
荧光(fluorescence):从第一单线 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
磷光(phosphorescence):去掉光 源后,叶绿素分子还能继续辐射出极 微弱的红光,它是从第一三单线态回 到基态所发射的光。
(三)水的光解和放氧 1、希尔反应 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离体叶 绿体在光下进行水光解并释放O2的过程。 2H2O* + 2A
光 叶绿体
2AH2 + O2*
A(氢受体)有:2,6-二氯酚靛酚、 苯醌、NADP+、NAD+
2、放氧机制
氧的释放是水在光照下经过PSⅡ的 作用而产生的。 2H2O O2 + 4H+ + 4e-
4、水分
5、氧气 正常叶子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 值约为3:1,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 约为3:1,叶黄素与胡萝卜素约为2:1。 叶色:绿色 黄色(类胡萝卜素较稳定) 红色(低温--- 较多糖分---可 溶性糖形成花青素)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根据需光与否,光合作用可分为: 光反应(light reaction)和暗反应 (dark reaction)。 光反应在光合膜上进行,暗反应在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锰和氯是放氧反应中必不可少的物 质,锰是PSⅡ的组成成分,氯起活化 作用。
(四)光合电子传递的类型 1、非环式电子传递 (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H 2O PSⅡ PQ Cyt.b6/f PC PSⅠ Fd FNR
NADP+
特点:释放1O2,需分解2H2O,传递4 个电子,需吸收8个光量子,量子产额为 1/8;有8个H+进入内囊体腔。
2、作用中心和聚光色素 作用中心色素 (reaction centre pigments):
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chla分 子,即能捕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s): 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 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又称天 线色素。
三、碳同化
高等植物的碳同化途径有三条:C3 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只有C3途 径具备合成淀粉等产物的能力。 (一)C3途径 CO2被固定形成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 合物,故称C3途径; CO2的受体是核酮 糖-1,5-二磷酸,故称还原戊糖磷酸途径 (RPPP);Calvin对该途径有重大贡献, 故称卡尔文循环。
天线色素分子吸收光子而被激发,以 “激子传递”和“共振传递”的方式进 行能量传递,传递速率很快,传递效率 极高。 光合反应中心:指进行光反应原初反 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它至少包括 一个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即原初电子供体 (P),一个原初电子受体(A)和一个次 级电子供体(D)。
高等植物的最终电子供体是H2O, 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6CO2 + 6H2O
绿色植物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反 应,H2O是电子供体(还原剂),被氧 化到O2的水平;CO2是电子受体(氧化 剂),被还原到糖的水平;氧化还原反 应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

CO2 + H2O
叶绿体
(CH2O) + O2
用叶绿体代替绿色植物,说明叶绿 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与场所。

CO2 + 2H2O※
叶绿体
(CH2O) + O2※ + H2O
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来自H2O。
第二节 光合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
基粒
内膜
基质
基质内囊体
基粒内囊体
双层膜(控制代谢物质进出的屏障) 内膜向内折叠
类囊体(基质~、基粒~)
基粒(光合膜)(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基质(光合产物淀粉形成和贮藏的场所)
3、光能向电能的转化
D· A P·

D· A P*·
D·+· P A
激发态反应中心 电荷分离的反应中心
基态反应中心
D+· AP·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一)光系统 红降(red drop):当波长大于 685nm(远红光)时,量子产额急剧下 降的现象。
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量 子产额(远红光+红光)> 量子产额远红光 +量子产额红光,两种波长的光促进光 合效率的现象。
光合链的特点: 1、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有PQ、Cyt、 Fe-S、PC等,其中PQ还可传递质子 2、光合链中有二处(P680 P680*和 P68 P680*)是逆电势梯度的“上坡” 电子传递,需聚光色素吸收和传递的 光能来推动。
3、释放1个O2,至少需8个光量子。
4、每释放1个O2,就有8个H+进入 类囊体腔。其中4个来自H2O的氧化, 4个由PQ从基质带入类囊体膜内。
2H +
3、H+在质子动力势推动下,通过 ATP合成E合成ATP
经非环式电子传递时,每释放1个 O2,传递4个电子,需吸收8个光量子, 偶联生成2个NADPH· +和3个ATP。 H
经过光合链和光合磷酸化,电能 进一步形成活跃的的化学能,贮存在 NADPH和ATP中。 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指 ATP和NADPH,它们在暗反应中用于 CO2的同化
总反应: 3CO2+ 5H20 + 9ATP + 6NADPH +6H+
GAP + 9ADP + 8Pi + 6NADP+ CO2:ATP:NADPH=1:3:2。还 原3个1CO2可输出1个磷酸丙糖(GAP 或DHAP)。磷酸丙糖可在叶绿体内形 成淀粉,或运至细胞质形成蔗糖。
3ATP 3ADP 3 Ru5P R5P 3RuBP
2、环式电子传递 (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PSⅠ Fd (NADPH PQ) Cyt.b6/f PC PSⅠ
特点:环式电子传递途径可能不止一条。 不释放O2,也无NADP+的还原。
3、假环式电子传递 (pseudo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3、藻胆素 藻红蛋白 藻胆蛋白 吸收和传递光能
藻蓝蛋白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性质
(一)辐射能量 光既是电磁波又是运动着的离子流。 光子携带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E=Lhν=Lhc/λ E---每摩尔光子的能量(KJ) L---阿佛加德罗常数 6.02×1023 h---普朗克常数 6.6262 ×10-34J.s c---光速 2.9979×108m . S-1 λ---波长 nm
生物的碳素同化作用包括:细菌光合 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 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 并释放O2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1、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3、维持大气O2和CO2的相对平衡
三、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光系统(photosystem)的分布和特征 PSⅠ 分布 中心色素 反应 特征 光合膜外侧 P700 PSⅡ 光合膜内侧 P680
长光波反应
短光波反应
NADP+的还原 水的光解和放氧


PSⅡ
H 2O
PSⅠ
1/2O2+2H+ NADP+
NADPH+H+
双光系统很好地解释了红降和增益效应。
(二)光合链
H 2O PSⅡ PQ Cyt.b6/f PC PSⅠ Fd O2
特点:电子的最终受体是O2,生成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O2-)。在强光照射下, NADP+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五)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叶绿体在光下把Pi与ADP合成ATP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的类型:
1、光合单位
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指 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 结构的功能单位,由聚光素系统和作用中 心组成。(250~300个色素分子)
量子需要量:植物每放出一分 子O2或同化一分子C O2所需的光量 子数目(8-10)。
量子效率: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 率,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的O2或 固定CO2分子数目(1/10~1/8)
COO P 2HCOH CH2O P DPGA
GAP脱氢E 2NADPH 2NADP+
CHO 2HCOH+2Pi CH2O P GAP
一旦合成GAP,光合作用的贮能过程完成。
(3)再生阶段 由GAP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形成 RuBP的过程。最后一步反应: R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 + ATP RuBP + ADP
叶绿素在红光区(640~660nm)和蓝 紫光区( 430~450nm)有最强吸收。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故叶绿素溶 液呈绿色。
Chla在蓝紫光区吸收带偏向短 波光,吸收带较窄,吸收峰较低 Chla在红光区吸收带偏向长 波光,吸收带较宽,吸收峰较高
类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峰在蓝紫光区。
(三)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
1、化学历程
(1)羧化阶段
CH2O P C=O HCOH + HCOH CH2O P RuBP RuBP羧化E/加氧E 3-PGA CO2 + H2O
Mg2+ Rubisco
COOH 2 HCOH CH2O P
(2)还原阶段 COOH 2HCOH CH2O P 3-PG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