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感悟和思考,是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诗歌的鉴赏,不仅需要了解其意境和文化背景,更需要掌握其表达技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古代诗歌通常采用动人的、形象化的词语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
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对登高望远的感受进行描写,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表现秋景的美妙。
同时,他也用“峨峨翠嶂,凌云壁立”、“青山挂翠,绿水潺湲”等生动的词语来描绘山水景色。
在诗歌中,形象、生动的表达不仅可以增加表达的动人程度,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
二、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比喻友情的坚韧。
这里的野火和春风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但也要适度运用,不能过度渲染,否则就会削弱诗歌的感染力。
三、采用对仗和韵律的手法古代诗歌中对仗和韵律的运用也是一种表达技巧。
对仗和韵律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味和音律美感。
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里的“尽”和“流”、“目”和“楼”都是对仗,使整首诗歌在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对仗和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声韵之美,使诗歌更加流畅和动人。
四、通过节奏和排比的手法增加感染力古代诗歌中的节奏和排比的运用也是表达技巧之一。
节奏是指诗歌中的重音和轻音的组合方式,排比则是指诗歌中句子句式、结构相同的修辞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就有节奏和排比的运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种节奏和排比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韵律美感,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描写方法(1)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迟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
(2)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例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例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例4:《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4)动静: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手法例1、《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例2、《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例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精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也就是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六种。
①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所描写的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又如唐朝李华的《春归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例1:[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解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思乡情。
不过这种思乡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通过首句“西风信来家万里”一想便知,是为了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的美妙之处。
②托物言志。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一般是咏物诗。
③托物寓理。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安石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一般是哲理诗。
④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8、联想和想像 多为浪漫主义诗所用。如李白的“小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风直到夜郎西”、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等。 9、比喻象征 本是一种把事物比成另一种本质不同的 事物的修辞手法。比喻一般用具体事物比具体事物, 可针对具体句子;象征往往是将具体事物赋予特定 的抽象的意义,应从整首诗上去理解。诗词当中经 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 效果。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 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 敌万金。” 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等都 用了象征的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比拟 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 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 人昼梦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拟物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 东西,并且用船来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愁苦写 得淋漓尽致。(这一句也可理解为“化抽象为具体” 的表现手法。) 4、借代 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 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 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白居易的《琵琶行》 “终岁不闻丝竹声”等。
4、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5、虚实结合 “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到,却又能从字 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回忆、梦境、联 想想像等)“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长恨 歌》、《雨霖铃》、《梦游天姥吟留别》、《破阵子 醉里 挑灯看剑》、《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等都采用了虚实 结合的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
鉴赏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 现自己的思念之情,以虚写实,曲折有致。
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答:运用拟人手法,把对金陵城的昔盛今衰的感 慨寄托在“曾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 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尤显悲情之 浓重。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答: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 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对 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 自然而又情真。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答:“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 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 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 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
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答: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 静,以动衬静,愈显其静。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 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 析。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上课
4、白描 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 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 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 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 “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 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 鸣等都是动景,“鸟鸣山更幽”,通过 这些动景,动中见静,愈见其静。更加 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③结合诗句内容,分“静景、动景、动静关系及效果” 三个层次组织答案。
[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09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 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 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 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膏锋锷”:兵士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
4、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 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 的辩证统一。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4、白描和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 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 (列锦),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 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 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 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 伤。
A、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 自喻,表现自己志向远大、高洁 ,并希望 得到朝廷赏识。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朝雨”烘托出诗人思念友人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 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B、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暮春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 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别具韵致。
二、抒情方式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 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 今等。
1、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 A、全诗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写出了收 复失地的决心。全诗主调高昂激越,洋溢 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4)、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 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 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归纳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归纳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3)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
(4)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5)借古讽今(借古喻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表现手法,借历史上事件来讽喻当朝。
3.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区别:(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这些“物”不是“景”,味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
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
“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古代诗歌鉴赏4: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巧用修辞在众多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
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上课_图文
小结
答题步骤: (1)指出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 (3)表达效果 (4)对意象的作用 (5)表达的情感
四、把握思想情感、 主旨、风格和意境
(一)把握思想情感和主旨 1、要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银山:江中巨浪。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的
特色。
参考答案
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 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 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 万壑都是虚写,c渲染出d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 e表现作者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8、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 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歌的十大表达技巧
十五夜望月
王 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 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 “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 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 却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 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 这一诗题。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 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 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前三 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以动衬静。
技巧二: 以动衬静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 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 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 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 包含着辩证法。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小结
技巧一: 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 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b、暗用典故 、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 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 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 江城子密州出猎 的末句是: 密州出猎》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 来好象是写“出猎” 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 东君》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 东君》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举长矢兮射天狼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 和西夏统治者; 射天狼” 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 敌保国的决心。 敌保国的决心。
(3)借用典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借用典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一般采用明用 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明用、 四种方式。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a、明用典故 、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 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 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是明用《 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 冯唐列传》 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 冯唐列传 中的故事, 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 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 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 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 己召回,委以重任。 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的反映。 的反映。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
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它包括“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特别要关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它包括“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
2.常见的命题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或情景),请你加以概括说明。
(2)本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3)试简要说明本诗中情与景的关系。
(如上面题目)(4)词的上方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一)诗歌大意要读懂此诗是一首怀古诗。
这首诗的标题点明了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国,内容——怀古。
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情景关系(三)解题思路要清晰解答诗歌“情景关系”类题目,首先应当明确常见的几种相关情景手法,如“触景生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有“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其次一般要结合诗歌具体分析是如何使用这种方法,景为何景,情为何情。
景情的联系。
此诗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题干中指明了“情景关系”:要答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上课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表达技巧
一、鉴赏修辞手法 二、鉴赏表达方式 三、鉴赏表现手法 四、鉴赏构思技巧
设问方式: 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情感
1、这首诗(句、联)运用了哪种(些)修辞(描写、抒 情)手法?
2、这首诗(句、联)是如何抒情(怎样表达情感)的? 3、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句、联)。 4、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径通幽”的特
问题:这首诗用哪些手法表现雨后池
塘水面的平静的?
参考答案
1.比喻,水面好像轻轻磨过的镜面一样,形 象生动地表现水面的清澈平静。 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2.以动衬静 。“水面平”、“明镜”、“照 檐楹”等是静态, “垂杨舞” “万点声” 等是动态。以动衬静,突出了雨后池塘的 平静。表现作者雨后观自然的怡然心态。
也无风雨也无晴。
6、用典 《京口北固亭怀古》
叙述
议论 说明
动静结合 化动为静 化静为动
二
以动衬静 视听结合 虚实结合
、 表 达
描写 手法
观察角度不同 色彩渲染 白描 细节描写 正侧描写
方
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 手法
间 借景抒情 接 情景交融 抒 寓情于景 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正衬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a.用了反衬手法。 b.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
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以动衬静。 c.两处反衬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环境
之静。 e.表达作者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上课用)
色彩的渲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类题答题要点是:解说 诗句内容,描绘了什么景, 分析对抒情有什么作用。
•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所体现的画面。
• 品味下面的诗句,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白描
白描
所谓白描手法,本是一种绘画技巧,即素描,用 于文学上即指文字简洁朴素,不加彩色烘托渲染 的描写方法。效果是简洁、鲜明、传神。既不用 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 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 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 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 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 更含蓄、有趣。
•
修辞手法难点突破
• ☆借代和借喻 • 都是用乙代替甲,也就是说,都不出 现本体,而用借体说话。这是二者的 相同点。 但借代和借喻又有区别。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 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构 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 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指称。
间接抒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解答思路:先要解说诗句写什 么景(抓住意象),然后分析这景 中有什么情,最后,简单评价一句情 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三:从情感的角度分析表现手法(析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 反衬了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 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 感。
题型三:表达方式 【设问方式】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 么作用? 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 以分析。 3、诗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诗歌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如何处理 的?
题型四:构思立意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在结构方面的技巧。 2、这首诗以什么线索来写的? 3、这首诗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技巧?
点绛唇· 饯春 [清]王鹏运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 肠断春归路。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 无数。只有鹃声苦。 “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在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2015年全国卷 Ⅱ 2015年重庆卷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 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 简要赏析。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
2015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 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 要赏析。
审题关键:颔联巧在哪里:在整首诗中的 巧妙之处,即为构思之巧妙。 思考方向:开篇——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铺垫;
月 圆①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 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 美。③缺:指月圆。③列宿:众星。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 的角度进行赏析。
1.“小角度”设题
2015年安徽卷 2015年湖北卷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 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 空变化。
2015年浙江卷 2014年浙江卷
分析上片和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 度的差异。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2.“大角度”设题
2015年天津卷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 手法。
步骤一:理解诗句Biblioteka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的含义。
含意:
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 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 远隔万里的亲人共浴月光。
步骤二:根据意象特点分析虚实内容。(释运用)
虚写的意象:故乡的松桂、花 实写的意象:眼前的清辉
步骤三: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析效果)
抒发的情感:思乡
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 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 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 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 愿望。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描写
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 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 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古讽今、用典抒情
抒情
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烘托、比兴、 虚实结合(照应、联想、想象、用典)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双关 (排比、设问、反问) 结构手法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承上 启下、以小见大、抑扬、铺垫
中间——过渡;
结尾——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题干类似情况:“尾句技巧”“布局技巧”
2015年福建卷
题干要求: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 “写景”中的“写”为描写, “景”为景物, 从描写景物角度答题。 思考方向:
描写角度——远近高低;
描写方式——听觉、视觉、嗅觉; 描写方法——正侧、动静、虚实、点面等。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 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孤单单地, 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 虫鸣。
步骤一:理解题目,把握主题及表达重点。
题目“早行”反映的题材: 表达的重点:
步骤二:根据景物的特点来判断并分析所用的表现手法。
题干类似情况:“怎样写”“描绘” “描写”
2014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 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审题关键: 什么方法表现感情:表现情 感即为抒发情感的手法。
思考方向:
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题干类似情况:“情感展现特殊”“景” 与 “情”
2013年全国卷Ⅱ
题干要求: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 方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 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 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 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题型一:修辞手法 【设问方式】
【注】①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当时在南方做官。②蕲:同祈,
祈求。此句称赞黄几复不从官场世故中谋求升官发财。
请分析这首诗的颔联修辞手法。
对比。(步骤一) 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 句描写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 的对比。 (步骤二) 突出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关 切与赞扬之情。 (步骤三)
审题关键: 咏梅诗:梅为主体,其他意 象为烘托或渲染,或象征手法,为表现手 法的考查。 思考方向:
表现手法:对比、反衬、烘托、渲染、联想、想象等。
题干类似情况:“写环境的作用”“其他意象 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答题模式
步骤一:定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 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二: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 技巧。
步骤三:析效果(作用)。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 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注意: ①若题干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 省略; ②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也可以合并, 并且可以调换。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 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 一句的妙处。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 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 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 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定技巧
析效果
运用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 有形,使抽象的春愁更加生动形象。
题型二:表现手法 【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试分析某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 3、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 的情感的?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承上启下(2分),“春去能来”承上片伤春 之情,“人去能来否”引出下文对离人的思念 之情的描写(2分)。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 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