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分第一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分的好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学习用品(如笔、纸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如何公平地分蛋糕给每个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例如,展示10个苹果,如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引导学生思考,每几个小朋友分一份。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每组有12个糖果,要求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几个小朋友分一份?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
思考题:
一根木头长10米,每2米锯成一段,可 以锯成几段?
返回
把下面的球平均分到两个盘子里。
一个一个的分
10个球,分成了两份,每份5个。
返回
例题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 小朋友。
1个 2个 3个 4个
4
试一试
12根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试一试
12根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3根,分成了4份。
试一试
12根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每份4根,分成了3份。
小结:每份分的越少,份数就越多;每份分的越多,份 数就越少。
想想做做 2.先圈一圈,再填空。
5 3 3
想想做做
3、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会了平均分,知道怎样分东西才 最公平,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 东西,这些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猜 测验证所得出的结论,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这 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学 习更多的知识。
四 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 时 平均分(一)
例题1
把
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先用小棒分一分, 再和同学交流。
分法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每份数量
每份数量是否相同 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
每份分得的数量相同
返回
三堆都是2个,也是平均分。
想想做做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5个
4个
每份都是3个
草莓的分法是平均分。
《平均分(1)》5 3课时练
第1课时平均分(1)1.下面哪组的分法是平均分?在对应的()里画“√”。
2.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下面分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3.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个苹果,每()个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一共有()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份,每份()个。
4.请你把盒子里的饼干平均放到4个格子里。
移一移,画一画,每个格子里要放()块饼干。
5.如下图,兔妈妈把10颗放在了3个盘子里。
兔妈妈的放法是平均分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解析: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第一组,把12个小正方形分成3份,每份都是4个,是平均分。
第二组,把9分成3份,每份都是3,是平均分。
第三组,把12个珠子分成3份,一份3个、一份4个、份5个,每份不一样多,不是平均分。
2.C解析: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也就是每人分到的铅笔同样多。
选项A,把6支铅笔分成3份,一份1支、一份2支、一份3支,每份不一样多,不是平均分,分法不正确。
选项B,把6支铅笔分成2份,每份都是3支,是平均分,但不是分给3人,分法不正确。
选项C,把6支铅笔分成3份,每份都是2支,是平均分,也是分给3人,分法正确。
所以选C。
3.(1)15 5 3解析:观察题图,先数出苹果的总个数,再看一份有几个,最后看分成了几份。
(2)15 3 5解析:观察题图,先数出苹果的总个数,再看分成了几份,最后看每份有几个。
4. 2(画法合理即可)解析:一共有8块饼干,平均放到4个格子里,即把8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借助学具分一分可知,每份是2块,即每格要放2块饼干。
想要每格有2块饼干,只要从有3块饼干的那2格中各拿出1块饼干分别放到只有1块饼干的那2格中即可。
5.兔妈妈的放法不是平均分。
因为每个盘子里放的草莓数量不一样多。
(理由合理即可)解析:要平均分,每份就要分得同样多,即每盘放的草莓数量要同样多。
观察题图,可以发现第1个盘子里放了4颗草莓,如果是平均分,那么第2个盘子里和第3个盘子里也需要各放4颗草莓,则3个盘子里一共需要放4+4+4=12(颗)草莓,而兔妈妈只有10颗草莓,所以兔妈妈的放法不是平均分。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内容,是“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分类知识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的教学,它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除法含义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教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会用图画、语言、操作等方式表示平均分的意义。
1/ 83.通过分的过程,能理解等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进行平均分。
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一共有几颗糖?你是怎么想的?2、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馆,要把东西分一分。
老师这有6颗糖,这样吧,聪聪和明明是我学习的助手,我要把6颗糖和他们一起分享。
教学例1:2/ 81、提问:把6颗糖分成3分,可以怎么分?2、教师巡视学生分的结果。
3、观察3种分法,引出平均分。
第一种:4 1 1第二种:2 1 3第三种:2 2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哪一种更公平?4、小结:第三种分法,就是每盘都是2颗,这样的话,很公平。
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叫它“平均分”。
出示小飞飞的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读一读。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分。
(揭示课题:平均分)6、巩固练习:3/ 8一做”2,思考并填空。
教学例2:1、出示题目: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平均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每份几个?分一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二 年级下 册数学 课件 第二单元 1.平均分 人教课
把18个苹果平均 分,可以怎样分?
《平均分(例1)》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例:为什么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用分数表示为2/4,而不是4/8?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在实际问题中难以把握平均分的原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例子和练习来量的糖果?
-分数的简化: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简化分数,这对于理解分数的本质有帮助。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平均分》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首先,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导入新课,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需要平均分配的经历。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意义。同时,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分数的概念和简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均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东西平均分给几个人的情况?”比如,妈妈买回来的水果要平均分给你们兄弟姐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分的奥秘。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1)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7页至第78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找到平均分。
2. 培养学生用除法来计算平均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除法找到平均分。
2.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20颗糖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把20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20颗糖果除以4,得到的商就是每个小朋友会得到的糖果数。
所以,20÷4=5,每个小朋友会得到5颗糖果。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把30颗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5. 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实际问题: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将50个练习本平均分给这些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本练习本?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将一些物品或者数量平均地分给一些人或者一些部分,每个人或者每部分得到的数量是相同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把40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2) 把35个练习本平均分给7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本练习本?2. 作业答案:(1) 40÷8=5,每个小朋友会得到5颗糖果。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上面一共有多少张风筝图片?(24张)
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多少个?(可以做4个)
五、课堂小结:
1、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练习二
1、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用你自己的方法分一分。
(2)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3)算式:6÷2=3
除号
读作:6除以2等于3.
四、课堂检测: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1)完成第1题。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几条?
提醒:先分一分,再列式。
引导: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除号后面写5;每个盘子分3条,等号后面写3。15÷5=3
教学重点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1)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2)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学习重点: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1、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教材“练习二”的第4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均分,能够简单地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是对总数进行均等分配。
2.培养学生的计算平均值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有关平均分的图片和案例。
2.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3.教室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班上同学的成绩单,让学生寻找成绩单中的规律。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平均分的意义。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实例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讲解如何将总数均等分配给每个人。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计算一些简单的平均分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策略。
第四步: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平均分知识点。
2.强调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描述该例子中如何计算平均分。
七、扩展阅读
阅读有关平均分的故事或实际案例,拓展对平均分的应用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六课为“平均分”(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平均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2.用加减法求平均数;3.平均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2.学会用加减法求平均数;3.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求解方法;用加减法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如何将平均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事例来引入平均数的概念,例如:小明一周的成绩分别是85分、76分、90分、67分、83分,那么他这一周的平均分是多少?还可以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平均数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简单地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可以,可以以实物为例,让学生们观察、感受平均数的概念。
3. 组织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决定一个统计对象,如班级、家庭等等,并用一张纸写下该对象的若干项数据,如学生的成绩、家庭成员的年龄等等。
然后,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共同完成平均数的求解。
4. 展示结果(15分钟)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数据和平均数的计算过程,让全班同学来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可以针对同学们的不同答案和想法,引领同学们再次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帮助他们发现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
5.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将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系统总结,让学生们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和表现,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提问情况以及小组和个人的表现等来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从班级整体、团体协作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不要只看重单一的指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1课时 平均分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1课时平均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1课时平均分》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认识、数的加减法、长度单位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除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给小朋友们,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平均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平均分》教案
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认识平均分。
教学提示学生在本单元开始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为了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小松鼠分松果”的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有哪些分的方法,再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办,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分析能力的锻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个送过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仪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花片学具准备:花片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创设情境师:(板书课题:平均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认识平均分,在学习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有一天,小松鼠“跳跳”来到了森林深处,看到两个巨人正吵作一团,在他们面前摆着6棵木头,他们正争吵着怎样把这些木头运回家,但是谁也不想多扛,蓝巨人说:“你分的不行,还是我来分配!”绿巨人丝毫不肯相让,它说:“你分的才不合理,还是按我说的办!”小朋友们,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巨人可能是怎么分的呢?生1:蓝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2和4,自己扛2棵,让绿巨人扛4棵……生2:绿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1和5,自己扛1棵,让蓝巨人扛5棵…………师:小朋友的猜测都很有道理,两个巨人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一个结果,“跳跳”走上前去,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办法,我来帮你们分吧!”当它说完分配的方案后,两个巨人都很满意,高高兴兴的扛着木头回家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跳跳”是怎么分的吗?生:跳跳把6棵木头分成3和3,每个巨人扛3棵,两个巨人扛的木头同样多了,他们就不吵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1)(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分法 每份数量 每份数量是否相同
第一种 1块 1块 4块 第二种 1块 2块 3块
每份分得的数量 不相同
第三种 2块 2块 2块 每份分得的数量相同
像这种分糖果方法,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每份分得不一样多,就不是平均分。
知识提炼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一共有( 6 )个气球, 每( 2 )个一份,平均 分成了( 3 )份。
一共有(18)个 , 每 ( 6 )个一份,平均分 成了( 3 )份。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
样多,叫平均分。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2.把6个面包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1)如果一个小朋友分 1 个,另一个 小朋友分( 5 )个。 (2)如果一个小朋友分 2 个,另一个 小朋友分( 4 )个。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下】册数学2 .1 平均分(1) (17张ppt)人教版公开课课件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是第116页至117页的“认识平均分”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求平均分。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如何公平地分蛋糕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题,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平均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如把12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把15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并让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总数÷ 人数 = 每人分到的数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20个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饼干?2. 把18个水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水果?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5个饼干。
2.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了求平均分的方法。
精品【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平均分》课件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归纳总结:
1. 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
分。 2. 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 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直到分完为止。
(讲解源于《点拨》)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夯实基础(选题源于教材P37练一练)
摆一摆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4. 把2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4份、5份或10份,每份各 是多少根?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10根;平均分成 4 份, 每份是5 根;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 根;平均分 成10份,每份是 2 根。(动手分一分略,交流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分呢?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是平均分。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小试牛刀(选题源《典中点》)
1.在平均分下面的括号里画“√”。 (1) √ (2)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看图填一填。
表示把( 6 )把 ( 2 ) 把。
五
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
平均分
JJ 二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平均分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上面的三种分法,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点 平均分的含义
分一分。 (1)两只小松鼠分10颗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 几颗松果?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 有12块糖,每人分( 4 )块。
摆一摆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四表内除法一教案苏教版
4、解决第2、3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5、讲述:在我们帮助狗妈妈分骨头的过程中,和前面帮助猴兄弟分桃一样,都是按指定的份数分,不管中间分的过程怎样,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同样多,因此也都是平均分。这种按指定的份数分得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又一种分法。
4、教学第31页“试一试”。
教师口述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口答分成的份数,全班共同订正。
谈话:刚才同学们分小棒,就是按照每几个一份的要求来平均分的,这与刚才大家帮助小猴每2个一份分桃一样,都是平均分的同一种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题中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题目要求我们回答什么问题?(板书:可以分给只小猴)
谈话: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组合作分桃。(找一组上黑板分桃树上的桃) 集体交流。
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探究,初步体会除法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场景图)
讲述:星期天,小明他们的假日小队外出爬山,考虑到安全问题和时间问题,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相机板书: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要坐( )辆。)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介绍了平均分以及它的应用。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学会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态度;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平均数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2.通过实例解决平均数问题。
4. 教学内容及步骤4.1 教学内容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4.2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求平均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猜测平均数的含义。
步骤2:教授新知识•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平均数的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步骤和技巧。
步骤3:巩固•分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基本的平均数计算题;•提供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借助平均数解决问题;•提醒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巧。
步骤4:结束本节课•通过复习、总结、拓展等方式,在结课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并记录下所学内容。
5. 教学评价5.1 教学方法•使用具体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融入课程内容;•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内容。
5.2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1) (第1课时)课程背景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主要涉及到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计算长度、面积和周长等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平均数是什么;2.知道如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平均数计算;3.能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是对一组数的描述,它代表了这组数的一种特征;在讲解计算方法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解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确定思路、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提问、讲故事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导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概念和方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或演示等方式,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例题和练习。
3. 实际运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性强的问题,并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班级中同学每人拿了多少分,全班平均分是多少?家里有三个人,每人的身高分别是1.6米、1.7米和1.8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等等。
4. 总结归纳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指出学生易错的地方,让学生下次课程能够有所改善。
教学反思本课中,需要注意课程的引入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以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实际运用环节中,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适度,让学生有所挑战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困难。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第1课时 平均分(1)【教案】
2表内除法(一)本单元教科书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个小节。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
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教科书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含义,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理解除法的意义。
同时在具体情境中让平均分的结果从实物操作到图形表征,从而建立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用乘法口诀求商。
最后通过对除法意义的深入理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科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
单元主题图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1.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可以从动作表征和表象表征开始,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或者在图中连一连、圈一圈,积累丰富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进而组织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再写出相应的算式,最后让学生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平均分(1)(课件)(共26张PPT)
分饼干
把6块 分成3份。
分饼干
把6块 分成3份。
洋洋
分饼干
把6块 分成3份。月月 Nhomakorabea分饼干
把6块 分成3份。
军军
分饼干
平均分
6块饼干每每份份分把分得6块同得样同多样,分多叫成,平3还均份可分。。以怎样分?
(1)
洋洋
(2)
兰兰
(3)
文文
判一判
分橘子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再( 1 )个( 1 )个分,分了( 2 )次。
分橘子
把这些 平均分成6份。
1.( 3 )个( 3 )个分。 2.( 1 )个( 1 )个分。 3. 先( 2 )个( 2 )个 分,
再( 1 )个( 1 )个分。 ……
分橘子
把这些 平均分成6份。
1.( 3 )个( 3 )个分。 2.( 1 )个( 1 )个分。 3. 先( 2 )个( 2 )个 分,
分牛奶
把24盒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 8 )盒。
分牛奶
24盒牛奶,平均分成( )份,每份( )盒。
24盒
分成 每份 几份 几盒
2 12
38
46
……
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得就越少。
分月饼
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2 )个。 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1 )个。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半 )个。
再( 1 )个( 1 )个分。 ……
分橘子
把这些 平均分成6份。
1.( 3 )个( 3 )个分。 2.( 1 )个( 1 )个分。 3. 先( 2 )个( 2 )个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