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想的重建_中国作家网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其中涌现出许多以入世与超越主题为核心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又超越了现实的局限,探索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

一、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入世与超越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屡见不鲜,它使作品既具有现实的针砭,又具有理想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思考和反思。

二、人性的探索与拷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与拷问上。

作家们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剖析,探索人类内心的善恶、矛盾和迷茫。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通过对主人公的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苦难中的坚韧和对生命的执着。

这种对人性的探索和拷问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现实感,还能够思考人性的本质和意义。

三、历史的回溯与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还体现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反思上。

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分析,反思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启示。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历史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塑造力量。

这种对历史的回溯和反思使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意义,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了解历史的真相,还能够思考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启示。

四、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入世与超越主题还体现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

作家们通过对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和探索,反思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中,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对社会角色的思考,展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对自我认知的追求。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

四、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
作者说“欲以商州这个地方,来体验、研究、
分析、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变革、 生活变化”。代表作《腊月.正月》、《天狗》、 《浮躁》等。 1、广泛反映农村经济改革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影 响,对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人生方式等方面的 冲击及由此引发的乡村中的悲欢离合; 2、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色彩; 3、“在叙述方式、语言风格和艺术韵味上,力 求对于中国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吸纳,在文体 上力求形成自然、含蓄、富内在韵味的格调
乔光朴无私无畏,受命于危难之际
作品突出表现了乔光朴开拓精神的两个方面:
一是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产党员高度的革 命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是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 风——数字精神。体现了他通晓业务,具有管理现代工 业的知识和才能。这种精神是医治10年动乱中遗留下来 的“内伤”与“外伤”所需要的最可宝贵的进攻型性格。
感应时代的变动和理想的重建改革小说指的是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小说创作其滥觞之作是蒋子龙发表于1979年的乔厂长上任改革小说再次显示了中国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其参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才华的机会
改革文学
一、改革小说:感应时代的变动和理想的重建 改革小说指的是反映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 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小说创作,其滥觞之 作是蒋子龙发表于1979年的《乔厂长上任 记》。 改革小说再次显示了中国作家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 分展示其参预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才华的机会。 改革小说写作所焕发出的蓬勃的热情是令人感 动的,而其中的拳拳的爱国之心和深深的忧患 之情也溢于言表。
(三)作者在肯定改革成绩的同时也揭 露了来自各方面的对改革的干扰,尤其是 来自干部队伍的重重阻力,揭示了改革的 复杂性和艰巨性。 (四)作品体现出粗犷、雄健、硬朗 的阳刚美。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主要批评论著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

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

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1、政论特征《陶渊明》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3、笔锋常带感情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文学批评理论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2、审美独立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探索审美批评理论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建构古典——现代;典雅——世俗;贵族——社会一、胡适与现代文学批评语言的重建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人。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断裂与重构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断裂与重构

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文学的断裂与重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它对中国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断裂与重构。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之初,毛泽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旨在消灭旧文化、旧思想和旧体制,推动中国向社会主义的新社会过渡。

这场运动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多著名作家和文学家遭到打击和迫害,他们的作品被禁止出版或大肆批判。

这导致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停滞,文学刊物几乎全部停刊,文学作品缺乏了新鲜的血液。

然而,正是在这个动荡和黑暗的时期,一些作家和文学家仍然坚持着写作。

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受到限制和审查,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传递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些作家包括余华、王小波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时默默流传,等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得以正式发表。

这些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写作风格,勇敢地揭示了那个时期的痛苦和荒诞,使得中国文学在绝望中找到了新的出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这个时期,中国文学也开始了一次全面的重构。

作家们开始自由地创作,他们摒弃了过去对写作的审查和限制,尝试各种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发展,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家们开始关注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反映社会的变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莫言、史铁生等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赢得了国际文坛的重要奖项。

中国文学的声音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深入的传播和认可,一部分中国文学的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重构。

这个时期的作家们虽然饱受打击和迫害,却坚持了写作,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勇敢,中国文学得以重获新生。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家们开始自由创作,中国文学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思考的领域,作家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这些追求和理想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体现在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上。

作家们通过文字表达对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追求,呼吁人们摆脱束缚,追寻真正的自我。

这种追求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鲁迅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呼吁人们独立思考,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他的作品《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患上了“疯狂病”,他的言行举止颠倒了常理,但正是通过这种颠覆,鲁迅试图唤醒人们对于传统观念的质疑,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体现在对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追求上。

作家们通过文字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注,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莫言的作品中,他通过《红高粱》和《蛙》等作品,揭示了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苦难,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权益,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这种追求和理想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关怀和呼唤。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还体现在对美的追求上。

作家们通过文字表达对美的追求,呼吁人们欣赏和追求美的存在。

在余华的作品中,他通过《活着》等作品,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坎坷,但同时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呼吁人们在苦难中寻找美的力量,追求真正的幸福。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上。

作家们通过文字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试图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他通过《带灯》和《秦腔》等作品,描绘了人性的善恶和矛盾。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呼吁人们对人性保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追求真正的人性价值。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追求与理想在不同的作家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以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例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以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例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 ——以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例+傅汝新2014年10月15日,对当代中国文艺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理论高度与深度蕴含交融在日常性叙述与风格独特的口语中,而强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将展开在彻底改变清除21世纪初年以来中国文艺的诸多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以及低俗、颓废、丑陋,甚至反崇高与精神矮化等思潮与现象,引领中国当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的伟大创造中。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折时刻,深入学习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应是每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作家、艺术家当下最为紧要的职责与使命;而反思与梳理21世纪初年以来的文学思潮与现象,进而理清前行的路径,创造出无愧于人民与时代的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低俗化与市场21世纪初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可以谓之大众狂欢的时代,借助网络与影视,通俗文学悄然崛起,在某种意义或程度上抚慰了人们空洞了的情感与心灵似在情理之中。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大众的通俗文学和知识阶层的纯文学,从形式和读者层面的角度不能简单将其进行好坏高下的划分;但在思想与内容上却有着健康与低俗、崇高与颓废等方面的本质差异。

世俗化与娱乐化本来就是通俗文学的本质,无可厚非;但21世纪初年以来,在市场与资本的强力推动下,通俗文学迅速向低俗化嬗变,暴力、滥情、性爱,以及商界的尔虞我诈与官场的权力角逐成为叙事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向度,而打着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旗号戏仿、颠覆“红色经典”与伪历史叙事也成为文学与影视合谋的一股思潮。

理想价值虚无,道德伦理失范无序,精神性贫乏,思想能力丧失,不要说英雄与崇高,连起码的人文理想亦丧失殆尽。

在文学中,我们看不到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感受不到这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更遑论中国社会重大转型期既波澜壮阔又严酷悲壮的现实生活。

2023年文学_《中国作家》中篇小说排行榜

2023年文学_《中国作家》中篇小说排行榜

2023年《中国作家》中篇小说排行榜2023年《中国作家》中篇小说排行榜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小说家族晚生文体的中篇小说创作曾长期发展缓慢,直到新时期才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三十年来的中篇小说整体创作还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稳健。

全国首届中篇小说评奖是新时期中篇小说的首次权威性评奖,以后三届全国中篇小说评奖和时隔十年后启动的鲁迅文学奖,不少获奖中篇小说也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名作。

《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不少由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也能说明原作质地。

作为一种小说文体的运用,中国中篇小说三十年的收获,也是对当今世界文学的贡献。

中篇小说创作整体成功有多种原因,其中有几种标志性表现。

张扬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当然涉及各种文体,但中篇小说的张扬现实主义则具有突出的群体性和持续性。

近三十年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篇小说创作都体现了关注现实、忧患意识、批判精神和思想探索的特征。

如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演变中,出现了《天云山传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大墙下的红玉兰》、《风泪眼》、《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远村》、《北方的河》、《赤橙黄绿青蓝紫》、《腊月正月》、《祸起萧墙》、《人生》、《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少将》、《飞天》和《桑树坪纪事》等众多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作品。

寻根文学和新历史主义文学,如《爸爸爸》、《女女女》、《灵旗》、《红高粱》、《妻妾成群》、《日祭》、《大捷》、《国殇》、《温故一九四二》和《预谋杀人》等,虽然是回眸历史和传统文化,但反思传统文化和探求历史真相同样体现了现实主义美学品格。

尤其代表作几乎都是中篇小说的新写实文学,如《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不谈爱情》、《风景》、《白涡》、《纸床》、《单身贵族》、《特别提款权》、《瑶沟人的梦》、《灰色迷惘》、《厂医梅芳》等,更是以冷峻的写实化张扬了现实主义。

而《方舟》、《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麦秸垛》和《棉花垛》等女性文本,则显示了女性文学在不同阶段的思想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与虚构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与虚构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实与虚构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其中蕴含着大量关于现实与虚构的作品。

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探索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与虚构的关系。

首先,现实与虚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许多作家通过虚构的手法来揭示现实的本质。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虚构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愚昧,通过疯狂的主人公来表达对社会的批判。

另一个例子是余华的《活着》,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这些作品通过虚构的手法来揭示现实的丑陋和矛盾,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现实与虚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常常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结构。

许多作家通过将现实与虚构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叙事结构。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将家族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家族在历史洪流中的兴衰。

这种叙事结构既保留了现实的真实性,又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性。

这种融合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

此外,现实与虚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常常表现为作家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许多作家通过虚构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虚构的城市和人物,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和压迫。

另一个例子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虚构的女性主人公展现了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这些作品通过虚构的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激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现实与虚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常常表现为作家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思考。

许多作家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探索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意义。

例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通过虚构的卖血者形象,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对生命的渴望。

另一个例子是莫言的《蛙》,通过虚构的主人公展现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自由的追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考题及答案整理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考题及答案整理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答案文学革命: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京派文学:这是指30年代以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作家的文学创作流派.作家往往是一批学者型的文人,他们一面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的校园文化之中.追求文学艺术的独立于自由,既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商业化,具有传统的文学审美的理想主义特征.在文化观及审美观上具有明显的传统意识和平民色彩,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具有写实主义的风格。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考研教育网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

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

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

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

厘清围绕散文真实性的迷雾

厘清围绕散文真实性的迷雾

2018年,散文的真实性问题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并呈现出喷涌之势。

4月,中国作家网推出“散文作家十人谈”的专题,推出了王彬、李一鸣、王升山、安黎、陈纸、朱航满、黄开发、陈亚丽、朱小平、何述强十人的讨论文章。

参与到这个专题的人员,散文作家的数量不到一半,多为评论家或者刊物编辑,这是其一。

另外,所谈话题围绕着散文的真实性来展开,或拓展到对虚假散文的批判,或讨论散文能否虚构的问题。

2018年10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评散文的专栏,围绕着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展开梳理,刊发了彭程的《真实是散文的最基本遵循》、王兆胜的《敞开的边界》、徐可的《拒绝虚伪》、谢有顺的《散文是在人间的写作》四篇文章。

四篇文章立场有所差异,但在对散文真实性的强调上却是一致的。

此外,中国作协创研部的李朝全也在《中国文艺评论》第八期上发表了《试论散文的真实性》的学术文章,梳理文学史上不同时期作家、理论家对散文文体特性的认识概况。

《福建文学》第十二期则推出“散文之真”五人谈的专辑,参与者有王彬、李朝全、安黎、李一鸣、鲍坚。

真实性被确立为散文的核心品格和文体特征是从建国初开始的,发展到林非的真情实感论,形成了某种总体性的原则,并一度演化为“真人真事”的绝对化律令。

在此律令的逼视下,任何越过雷池的举动皆被视为对散文的冒犯,而且,对真人真事的绝对性强调直到今天依然有其市场。

从上面引述的讨论现场及话题指向,可以看出这一点。

1990年代,在“散文热”的潮流中,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在处理历史人物及事件之际,内维度厘清围绕散文真实性的迷雾刘军192All Rights Reserved.置了戏剧冲突的因素,在两种或多种力量的对抗性过程中,作家在场景叙述的处理上加入了一些拟想之辞。

这首先引发了人们对余秋雨散文历史真实的怀疑。

之后,随着新散文运动的展开,想象与虚构的因素被规模性地移植到文本内部,散文的破体之势如燎原之火。

所谓破体,主要指的是攻破散文真实性的城寨。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

当代文学-伤痕文学
无知。 《哥德巴赫猜想》:重新肯定了知识分子的价值。 《伤痕》:反映“文革”给普通人造成的伤害。
2、文艺政策的调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5月)和十一届三中 全会(1978年12月)否定了战争文化规范。
在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上邓小平提出要 尊重文艺规律,“不要横加干涉”。
1980年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针
三、《死》的艺术探索:
1、摒弃故事情节等客观叙述因素,以抒情为主 干,用散文的方式组织内容,用情感逻辑和 表现形态推进作品的发展。
2、打破生死界限,打破梦幻与现实的界限,不 断变换叙述人称,在生者与死者思想感情的 交流中完成精神上的交融,达到对灵魂的拷 问。
具有强烈的激情和批判精神,在对冷酷与丑恶 的揭示中蕴含着对人类美好心灵、人的自由 和光明未来的呼唤与追求,具有思想者的沉 重和殉道者的严峻。
二、《履历》
1、内容:以切身的生命体验和悲剧的人格精神, 剖析知青“迷狂-怀疑-觉醒-重新确认自我” 的情感历程,反思社会历史,展现人的内心 冲突、人与现实生存环境的冲突,充满了对 自己遭到欺骗的青春岁月的悲悼与嘲讽。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一、北岛诗歌的主要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编 1977-1985年的中国文学
第11章 1977-1985年文学思潮概述
➢ “五四”文学精神的复兴 一、“文革”后文学走向的变化及文艺政策的调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任务群路径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任务群路径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任务群路径内容摘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发展,注重对现当代文化的深入性体验,追求对现当代文学的主体性阅读。

有效实现该任务群价值的实践路径包括:整合单元教学资源,实现任务群的相互衔接和有效递进;关注学生文化参与,在任务驱动下开展言语实践活动;融合共性与个性,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学文本阅读环境。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价值取向;实践路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选择性必修阶段设置的十八个任务群之一。

它要求“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培养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

该任务群的设置为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概况提供了平台,是探究文学作品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有效尝试,能够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因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针对该任务群的探索相对较少,如何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有效开展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教学,是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取向(一)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发展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过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家,他们创作出众多反映时代发展并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基于此,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感受经典作品中所展现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史》下编(80-90 年代的文学)读书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下编(80-90 年代的文学)读书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下编(80-90 年代的文学)十六、文学“新时期”的想象1、“转折”与文学“新时期”1976 年10 月江青等“四人帮”收到拘捕,1977 年8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这次会议把”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社会,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确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线,提出中共”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

左倾激进的”阶级斗争“式的社会历史革命,为”现实主义“的现代化的发展主题所取代。

”文革“被广泛地称作是”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和”梦魇时代“,知识界和文学界普遍使用”第二次解放“来强调”文革“结束对于民族、个人,对于社会生活、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

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文学界,随后也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发生,被看做是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新时期文学”的“转折”,表现为文艺激进派主要依靠政治体制”暴力“所开展的”文化革命“,也为政治体制的”暴力“所中断。

”文革“中被损毁、破坏的”当代“文学体制得到修复。

在重建的政治、文学体制的主导下,展开一系列否定”文革“,也暧昧不明地处理”十七年“的“历史改写”活动;这些活动当时被称为”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

对在”文革“中被批判、攻击的文学观念和作家作品”正名“、”辩诬“,是建构”新时期文学“的最初步骤。

由于文学在”当代“是政党的政治动员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的有力手段,在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的作用,因而,在许多时间里具有突出的身份,收到包括政治领导者和一般民众的重视。

在”新时期文学“的上面,不同作家都放置了乐观的期待;对这一文学形态的建构,也汇聚了他们当时拥有的共同的问题意识。

211020590_浅析中国生态文学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211020590_浅析中国生态文学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052《名家名作》·研究依托的终极人文关怀,以精神世界的涵养重新确立了人们物化所消解的人生意义。

放眼全球,人与自然的矛盾,比如人口膨胀、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粮食危机等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号召征服与变革的启蒙理性思想在新时代弊端的显露。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呼吁和谐发展的理念。

儒家修身观自身具有和谐属性,具有成为普世美德的资质,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启蒙理性不同,儒家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人理解为自然的一份子,强调顺应自然“参赞天地之化育”。

并且,“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也可用来纠偏泛滥的工具理性,平衡新时代的道德主义、功利主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二)重塑情感连接,和睦人际关系传统儒家伦理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血缘关系链接的宗法社会,人们打交道的对象是父母兄弟、街坊四邻这些熟人。

现今社会人际关系已不具有以往的稳定特征,人与人的接触更多是发生于市场合作交易的一次性短暂接触,人际关系已由“亲缘”转向了业缘、地缘。

不可否认,等级社会下的尊卑观念已不适用,“爱有等差”的观念必须放弃,转而倡导一种人与人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

挖掘儒家修身美德中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部分,对儒家传统“五常观”作出新的诠释,使其助力新时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冷漠、淡薄的契约关系过分划定权利与义务,忽视了人们的情感交流,造成公共冷漠。

儒家的“仁爱”“忠恕”可以补救沉浸于利益至上中的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从自身引申出来的对人类本质的理解,怀抱着对人类整体的爱,讲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忠恕观。

其与现代市场经济良好运转所必需的诚信、共赢的思想相一致,说明弘扬儒家修身观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三)固基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性思维,他们将法律、人情视为一体,既追求法律程序的形式正义,也追求伦理道德的实质正义,这就决定了法治与德治在新时代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要求对个人权利与义务作出明确划分,这决定了法治必须是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而不能继续采用封建社会“德主刑辅”的教化手段和泛伦理化的社会制度建设方式。

文坛交互与自我重塑:对沈从文20世纪30—80年代自订选集的综合考察

文坛交互与自我重塑:对沈从文20世纪30—80年代自订选集的综合考察

文坛交互与自我重塑:对沈从文20世纪30—80年代自订选
集的综合考察
宫震
【期刊名称】《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6)2
【摘要】20世纪30—80年代沈从文有多种自订小说选集出版,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36年的《从文小说习作选》、1957年的《沈从文小说选集》和1983年的《沈从文选集》。

通过考察它们的选篇变化和文本异动可以发现,沈从文选校作品的活动往往是在与文坛对话中进行的,而最终的选定、改定的文本也彰显了不同历史语境下作者重塑写作史、表达文艺理想的愿望。

就《从文小说习作选》而言,沈从文改写了自己一度追求“实利”的写作动机,表现出对“乡下人”道德理想的追求;而《沈从文小说选集》则强化了革命话语对小说选篇和文本修改的干预,增加了大量表现底层民众苦难和革命斗争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新中国历史话语的认同;《沈从文选集》的编选既反映了作者在新时期获得重评的渴望,也受到文坛上诸如“丁沈失和”等人事龃龉的影响。

【总页数】8页(P77-83)
【作者】宫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从文小说习作选》:自我经典化与文坛形象重塑
2.乡下人: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观念——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沈从文自我塑造考论
3.唱和、选集与自我经典化——以陈维崧康熙十一年至十六年的词学活动为考察中心
4.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古人形象?——以《故事新编》为中心考察当代文坛的创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当代作家的生态文学思想

中国当代作家的生态文学思想

中国当代作家的生态文学思想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流派,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作家的关注。

中国当代作家们也开始探索并倡导生态文学思想,通过文学作品传递环保意识,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当代作家的生态文学思想。

首先,中国当代作家通过作品展现自然之美,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他们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物的多样性。

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农村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大地的丰饶和生命的力量。

而余华的《活着》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些作品引起了读者对环境的关注和思考,使他们意识到自然之美的珍贵性,从而激发起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其次,中国当代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对自然的侵害。

他们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揭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以及其带来的恶果。

例如,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作品中,通过描绘人类对外星文明的侵略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警示人们不要重蹈覆辙,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这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使读者深入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引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行动。

此外,中国当代作家还通过文学作品批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费主义思潮。

他们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和无度的剥削。

比如,著名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中,描绘了一个由于过度开发而被破坏的自然村庄,引发了人们对消费主义的反思。

这种批判意识的唤起,使人们认识到过度开发和消费主义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而促使他们转变生活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当代作家还通过文学作品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

他们以理想主义的精神,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蓝图。

比如,王蒙的《黄金时代》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这种对和谐共生的追求,使人们对环境保护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从而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其中融入了许多共产主义思想的元素。

共产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意识的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共产主义思想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等方方面面,展现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首先,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共产主义思想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上。

许多作家以揭示社会矛盾、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主题,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言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呼吁人们觉醒,追求社会的进步和平等。

这一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反复出现,体现了作家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其次,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得到体现。

作家通过塑造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传递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推崇和崇高。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具有顽强不屈的精神,不断反抗不公平的社会,象征着共产主义精神的力量。

这种通过人物形象传递共产主义思想的方式,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通过情节设置得到了体现。

许多作品通过描写社会矛盾和斗争的情节,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呼吁。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通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起义和斗争,展现了农民阶级的觉醒和反抗,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这种通过情节设置传递共产主义思想的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然而,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近年来,一些作家通过描写个体的成长和追求,探索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

这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重新诠释和表达,使中国现代文学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总之,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语言、文学类网络资源

语言、文学类网络资源

语言、文学类典型网络资源1)中国语言文字网()该网站设有法规、标准、语文工作、科研工作、学术交流、培训测试、中文信息处理、语文博物馆、网上服务、百家论坛、图片·视频等栏目。

2)中国语言资源开发网()该网站由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和商务印书馆主办。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该网站设有学科概览、学科之窗、研究生教育、新作推介等栏目。

4)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2000年9月该网站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在语言学学术研究、数据库建设、交流互访、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较有特色。

5)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有新闻中心、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资源、汉语考试、奖学金、汉语桥、交流合作、业务中心等栏目。

6)中国外语网()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

该网站提供新闻、课程、教材、备课、《中国外语》、科研、考试、在线考试等信息。

7)中国英语学习网()该网站主要提供9大板块:基础板块:词汇、短语、答疑、翻译、口语、听力;指南板块:211工程、高校、背景、趣味、专业、百科;品牌板块:疯狂英语、赖世雄、新概念、许国璋;出国板块:资讯、移民、预警、奖学金、专业、排名;行业板块:办公室、房地产、法律、公交、酒店;考试板块:四级、六级、公共、考研、雅思、托福;生活板块:餐厅、电话、旅游、购物、情景、实用;少儿板块:词汇、对话、歌曲、故事、动画、考试;动态板块:高考、考研、四六级、雅思、托福。

8)法语学习网()该网站提供法语学习板块:入门、字母、词汇、会话、语法、听阅、听写、写作;法国留学板块:快讯、文书、院校、事件、TEF+ 、TCF+ 、签证、中介等信息。

|9)德语德国网()该网站成立于2003年。

网站为国内德语学习者,对德语、德国、德语文化感兴趣者,出国学习交流者提供德语学习资料、德语考试资料、德语国家国情信息,以德语俱乐部论坛为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德语人才库,为德语人才提供者和需求者互相选择提供方便。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句法、文字、结构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受到了许多学者和文学家的高度赞誉和肯定。

作为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大家,鲁迅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理想。

本文以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为主题,论述其追求理想的原因和观点,以及其成功实现理想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不同的文章来探讨鲁迅的人生理想观。

鲁迅深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

他曾说:“我们之所以活着,就是为了追求那些我们的理想。

”极端的话,鲁迅的理想可被归纳为“文学改革”和“自由解放”。

这恰好是被他称为“改造中国”的口号。

在这一宗旨下,鲁迅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运动,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潮流,把现代语言和文学融合在一起,使中国文学结合了西方文学的写作理念,创造了一种叫做“新文学”的新的文学类型,引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新发展方向。

鲁迅认为,要想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在《论鲁迅文学观与构想》中,鲁迅提出:“只要你有自己的构想,你就可以实现你的梦想。

”他强调,信念是最基础的因素,只有坚定地相信自己才能够达成理想,而实现理想的终极方法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艰难的学习。

除此之外,鲁迅也坚信仁人之道。

可以说,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观都反映着此观念。

《故事新编》中,他以女性角色的身份描述仁慈的理念,他认为,人从道德、智慧上更像女性,像他的作品《呐喊》一样,以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表达他的坚持不懈的品德意见。

另外,鲁迅曾著《野草》一书,描述了一个勇敢反抗社会不公正的故事,这本书既是鲁迅身为一个作家时传达他的理想,又是他坚持仁慈和正义的最好佐证。

可以说,鲁迅对于理想的追求是一路艰辛,但他也从未放弃。

他在《野草》中有句名言:“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追求一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的这句话正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虽然他的发起的新文学运动受到了许多批评,但他也从未放弃,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鲁迅对于理想的追求是一路艰辛,但他也从未放弃。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3)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3)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3)现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了明确的肯定。

积极提倡“爱美剧”的较大团体有民众戏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

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是个有演出实践的话剧团体。

欧阳予倩与洪深加入该团体成为重要人物。

天知派新戏: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的戏剧人才的进步团体,这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

文明新戏:春柳社以研究用言语动作感动人为主的新派戏剧为主,为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主要借鉴西方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创作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新戏剧模式。

辛酉剧社:1927年成立于上海,领导认为朱粮承。

其前身为1921奶奶成立的辛酉学社,以“爱美”和“提高话剧艺术水平”为其宗旨。

该社注重表演技巧,1929年创办《戏剧与园地》半月刊,于1930年加入左翼剧团联盟。

春阳社: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1907年由王钟声、任天知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

他们用“春柳社”编写的剧本在上海等地演出,该团体演出新剧为我国话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成立不到一年即告解散。

北京实验剧社:1921年由陈大悲、李健吾等组织创办。

该社以“实验的精神,提倡现代的戏剧”为宗旨,以爱美的旨意实验一切,从而把“单有剧本的文学”与“单有舞台的演作”结合起来,造成一种真正的现代戏剧,为初期戏剧综合艺术实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春柳社:春柳社是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社团。

小剧场运动: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揭开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帷幕。

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

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

二、提出与建立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表演体系和模式。

由此而创造了后来在中国话剧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剧场戏剧的创作和表演模式。

普罗文学:普罗列塔利亚是无产阶级的英语译音,普罗文学是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简称,即无产阶级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想的重建(原载《文艺报》2011.2月25日三版)江岳面对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神圣的理想之光渐趋黯淡的文学现状,人们大声疾呼理想的回归与重建。

理想这个词汇聚了我们所处时代的诸多矛盾。

处在当今不同体制、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理想各有不同,甚至尖锐对立。

这是我们讨论文学理想问题时应当正视的复杂语境。

进人新时期,在一个陌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应怎样生活?如何面对理想的悄然转型?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难题,又是每个中国作家的新课题。

一边是对崇高的敬仰,一边是对愚昧的鄙弃,这使我们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之中。

既有的生活信念崩颓,新的人生理想尚未建立,此时此地,每个中国人都在体味着“烦恼人生”。

池莉发表于1987年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写了一个普通工人的“这一天”,突出了个体意识的觉醒。

她笔下的印家厚过着清苦而贫寒、单调又乏味的生活,充满着一系列的“个人问题”。

《烦恼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烦恼都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相关连。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印家厚意识到自己个体的感性生存价值,并执著地向往和追求,才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

否则,他就能安然地像“文革”时期的“单面人”那样:“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问问革命老前辈”后,一切都烟消云散。

漠视人的“个人问题”,忽略人的物质利益与感性存在,最终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变革不能不指向笼罩在“个人问题”上的“左”的迷雾。

印家厚的烦恼有着符合历史进步的合情合理性,已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烦恼,那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

他不仅有着东方人物质生活困苦的烦恼,还有着西方人特有的渴求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苦闷。

面对物质困苦,他不能用昔日田园牧歌般的“穷快活”来自慰,用虚幻的理想主义来解脱,改革开放毕竟拓展了他的眼界和心胸。

朦胧的个性意识不仅使他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物质生活,而且还使之萌生了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渴求,这后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反而成了沉重的精神负累。

他清醒地审视自身的处境,然而越是清醒则越是烦恼,就像在手术台上,麻醉药失效后的清醒使心灵的苦痛陡然增强一样。

印家厚面对觉醒了的个性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冲突,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西方人在几百年中经历过的酸甜苦辣种种滋味,似乎在一个早上都涌到了印家厚面前。

小说并没有提供人在今天应怎样生活的确定答案,惟一确定的是人对个体生存空间的追求。

中年工人印家厚为自己担负的种种“社会角色”压得透不过气来,诸如工人、师傅、丈夫、父亲、女婿、邻居、拆迁户……这是一个庞大的责任和义务的社会生存空间,那纯粹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即权利和享受的个人生存空间分外狭小。

两重生存空间的冲突构成了印家厚人生的主要内容。

他并不企图用后者取代前者,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不会放弃一个中年人的责任和义务,他只是渴望着人的两重生存空间大致平衡,从而获得个性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是当今中国人相当普遍的现代心声,从中亦可窥见新理想主义的雏形,那就是对个人、个性、个体的感性生命存在的尊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人的个性发展似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

西方文明的涌入,个体和民营经济的勃兴,为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推波助澜。

旧理想主义渐行渐远,个人发家致富的世俗理想旗帜到处飘扬。

这种世俗理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因为人的个性的觉醒,总是伴随着个体历史主动性、创造性的高扬。

在整体中只有先激活个体,才能逐渐使僵化的整体恢复活力与生机,从而加速社会进步的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经过一些年的积累,其负面效应也在滋长,其中隐藏着的否定性因素也不能忽视。

伴随着社会上某些人的物欲膨胀,出现了一人得利、大家遭殃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与之呼应的是欲望写作的兴起。

“搞笑”作为诗意贫乏的代用品风行天下,物欲、肉欲的泛滥,将“个人化写作”极端化变成了“猿人化”。

文学不再“从属于政治”,却越来越多地从属于经济,从属于市场需求。

政治人变成了经济人,两者都是文学的独立个性的丧失,都是人的独立人格的丧失。

在金钱异化的社会中,人的个性自由、个体价值面临重新丧失的可能,从而远离我们向往的理想。

这就必然会将新的否定提上历史行程。

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仅有现实关怀的世俗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着眼于终极关怀的神圣理想。

神圣理想以崇高为其主要特征,追求道德上的大善与人类诗意的安居。

世俗理想只反映了人的较低级状态的属性,只有神圣理想才揭示了人的高级本质属性。

从人的存在来看,有三个层面,一是自然存在,二是社会存在,三是精神存在,反映了人的不同级别的本质属性。

人如果不仅要活着就好,还要很好地活着,就必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仅有世俗理想,人是无法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的,只能造就残缺的人。

因此,我们说世俗理想只是新旧理想转型期间的某种过渡。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新旧理想转型的烦恼和阵痛,还有世俗理想与神圣理想冲突不断加剧带来的迷惘。

面对日益物化的现实,人们的质疑不断。

从“文化关怀”的讨论,到“红色经典”的复活;从“底层写作”的兴起到新左翼文学的活跃,从抵制“三俗”到呼唤公平正义等,显现出重新评估旧理想主义中的英雄情结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趋向。

这也启示我们:新理想主义的重建是对旧理想主义的辩证否定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简单的否定总是摆脱不了肤浅的片面性,倒洗澡水时总是将小孩子连同脏水一齐倒掉。

旧理想主义中固然有其荒谬的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存在的亲和力的一面,但它所体现的英雄情结、集体主义精神不仅是那一时代的表征,同时也是人性中的伟大正面价值的标志,影响了一代代人,这是不应忽略的另一面。

我们还要警惕:试图用往昔的“革命”理想矫正当今理想失落的现实时,不要将倒掉的脏水又连同小孩子一道捡回,重蹈覆辙。

我们应对人的世俗理想与神圣理想进行辩证综合,以改变两者在旧理想主义中的分离和对抗的状态,使其在螺旋式发展的更高历史阶梯上达到统一。

这样的思路不仅适合于探讨文学的理想,而且,也适合于探讨理想的文学。

以审美的方式传达文学理想是对理想的文学的基本要求。

新时期以来,我们对理想的文学的探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学日益摆脱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僵化模式,回归文学自身和审美自律。

纵观人类文学的发展,可以看到人类对理想的文学的探索中,入乎侧重审美自律的“内”与出乎侧重社会历史他律的“外”的矛盾运动是生生不息、历久常新的。

在文学的理想与理想的文学问題上,个体与整体、感性与理性、世俗与神圣、“内”与“外”、艺术使命与社会使命、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等诸多二元对立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从旧理想主义到新理想主义螺旋式发展的基本内容。

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辩证综合。

与辩证综合对立的误区是:一、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把其中的一元片面化、绝对化。

二、用物理性质机械拼凑代替化学性质的溶合,造成两者虚假的综合统一。

辩证综合的道理是知易行难的,而知行合一需要过程。

实际上,近年来热闹的文学争论中,由于思维与实践的惯性,往往导致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反复发作和折腾,走不出从一种片面到另一种片面,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怪圈,最终殊途同归,不能完成从旧理想主义到新理想主义根本转变,始终远离理想的文学。

理想总是意味着对现实的超越,但又离不开现实。

有实践价值的理想总是有着深厚的现实根基。

新理想主义是从哪里来的?是意想天开从天上掉下的吗?不是。

是某些人头脑中固有的吗?也不是。

一方面它要汲取人类积累的关于理想的丰富资源,包括对旧理想主义的辩证整合,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它要植根于现实的问题意识中。

离开了现实的问题意识的理想,极易滑入凌空蹈虚的幻境,不是纸上谈兵,就是强加于人。

现实世界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问题的世界,所以才可能需要一个理想的世界。

而“问题”就是我们向往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认识问题,可以明朗理想的大致方向;解决问题,可以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作家的文学理想是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关注和审美剖析上,是从作家的问题意识中产生的。

而作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仅要再现人怎样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人应该怎样生活。

“文学是人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关注人的精神存在,通过描绘人对理想的追求,并将这种追求寄寓在时代新人身上,从而获得建构人的心灵的能量。

在绚烂多彩的新时期文学的人物画廊上,不断有新的人物亮相。

从国民性改造到新人性的探索,作家们辛勤耕耘着。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不断将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的前进运动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对于人对理想的不可遏制的追求来说,缺憾感也是深重的。

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或许有着与新人的某种联系,在对他们“活法”的否定的理解中,或多或少蕴含着对新人的肯定的理解,但更多的还是与朝霞相似的夕阳的余晖,不过是描绘出一个现代新人朦胧的童话。

对于整个新时期文学来说,新人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这是因为中国人寻找在今天应该怎样生活的答案正方兴未艾,客观历史条件还不成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新人形象,在今天像一个遥远的梦。

虽然,他们身上有着那个时代对人的“单面化”扭曲的印记,其个体意识的失落是不足取的,但如前所述,那种人性中的伟大正面价值的标志,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心理形式,难道再不会唤起人们留恋和激动、不具备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不应该在更高的历史阶梯上再现出来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认为,这个更高的历史阶梯就是个体的创造力、竞争力的充分涌流。

通过对“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整合,我们也许会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时代新人的某些重要特征;自觉的个性意识在它的成熟发展阶段,会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不再混同于早期贪婪的利己主义,从而创造出真正强健的个体。

同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旦和自觉的个性意识结合,也将摒弃僵死、单一、虚幻的集体主义对个性的压抑,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与生机。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对个体的贬损来强化整体,其结果是整体的活力逐步销蚀。

要使整体强健,必先个体强健。

历史的颠倒,需要这样重新颠倒过来。

那时,无数强健的自觉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将在我们民族历史上,重新焕发灿烂的理想之光。

展望未来,经过理想的重建,中国新理想主义的文学将会在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与变革实践中应运而生,以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的否定形态,以未来的不断发展的新人性的肯定形态,创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学宝库中的新宝藏,谱写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传达慰藉人类心灵的绵绵福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