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80c3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
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
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
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
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
水可以传播声音D。
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研究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
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
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
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
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
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
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
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
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
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
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
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振幅8.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
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
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
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XXX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按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3d38902d276a200292e6d.png)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图2图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的波形,理由是;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11、如图6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3c4ec367ec102de3bd8953.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___ 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 ,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也能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____ 有关,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m/s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 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 ___________ •7 •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 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 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 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 越低.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 也就不同.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 ,它由和决定.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产生低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高音.13.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 不同.14.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 . 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次.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 到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 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 ___________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 .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 ________________ 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 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 _________ 的原理.21 •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 ______________ 产生,地震观测 站就是利用 _________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 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23. 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28 .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29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0 .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A .空气、水、铜 C .水、铜、空气24. 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 .酒精 B .空气空25.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 听到B .铜、空气、水 D . 铜、水、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能A. 1次敲击声C . 3次敲击声26.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 20 HZ~1100 HZ C . 85 HZ~1100 HZ27.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 . 2次敲击声D . 4次敲击声B. 85 HZ~20000 HZ D . 20 HZ~20000 HZB.声音的音色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 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 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3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 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 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C)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 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 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 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 •“ 5. 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 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参考答案:1 . 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 . 振动,振动3 . 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 . 温度,3405 . 小于6. 17 m7 . 能感知1,听觉神经,骨传导&慢9 . 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 •响度,声源的振幅,至情源的距离12. 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 音色14. 130815. 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 20 Hz , 20000 Hz17. 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 7019. 传导障碍20. 传播速度不同21 .次声波,次声波22. B 23. D 24. D 25. B 26. C 27. C 28 .D32. D 33. B 34. C 35. D36. 182 m37. 1700 m38. 850 m39. 145 m29. A 30 . C 31. 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edb52aef8941ea66e0556.png)
第一章综合检测题一、理解与应用】・在大歧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轩到___________ 现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鼓敲击得越响,会村到 _______________ 现製・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一名男低讦歌手正在放川歌唱,另一名女髙音歌于为他轻声伴唱时,其中音调烏的柴 ________ 狀手,响度大的足 _________ 歌乎.3.夜晚,进行侦寮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惰况.常将耳朵貼在地上倾听敌人的吗蹄W・这利用了声音在_________ 中比________ 中传播的快的逍理.4・超低空E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商玻璃撮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可以传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塔两个生活或白然现彖实例说明发肖的物体在振动,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咅能传递侑息或者能":例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査阅资料选择答案,天坛公园内的回音璧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丹蠅应用的声学塚理是( >A.出音的反射便乐声堆强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咅的音调不同D.发肖的物体在按动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込( )A.只耍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向音B.只妥听到物体在发用.那么物体一定在掘动C.只耍人听不到丙音物体就一定没右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下列悄况.哪一种用幵不能传播( )A.在空气中R在水中C.在地面以下D.在太空中9•电够院放映厅的填堕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 >A.防止科齐发生振动K减弱冋声・20・・21・C.増强响向D.改变声音的频率10. 妈妈买瓷碗时亦把两只住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耍是根据声育的()A.音调 K 响度 C.音色 D.音斎11. 在誠响大古钟时,会发现停止对大钟捕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凍因是 ( )(1) 用细线拴住暁泡沫刼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 用椽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轻的比音.让音叉 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图卜1)・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 角度8(3) 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 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说明,当声源的振动 ____ 比较大的时候.咅京较大I 反之,则音就 图M 较小.15.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器材和制作:<1)用处对片或竹皮制作一个极薄的弹性片:(2)将弹性片粘接庄一个小包装纸盒(或火柴盒)上.如 图1-2所示.实验和规察:手执纸盒,让弹性片在书页匕刮动(选用纸 页较厚实的书),可以听到弹性薄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可视为 弹性片每滑过一页便振动一次,当弹性薄片迅速在书页上刮动 时,可以听到"吱……吱・・•・・・-的尖脆响声(咅调奇》;当慢慢地在书上刮动时.则听到“斷……K ……”的低沉响声(音调低),实脸说明音调的奇 低是由抓动的 来决定的.】6.将0己的河音和别人的丙音都录到录音带上,然后再放出*听.会发现最下的自 己的川片与平A.钟声的回声 C.大钟停止振动12. 为了滅弱噪声.下列揩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C.在耳孔中購入棉花13.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塢幅用超弹波捕捉蚊虫二、探究与体验14. 探究响度和振幅是否冇关器材:音叉,B,大钟还在振动 0.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关闭所有声源B.茁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宙声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刻料小球,细线等.时的卅音不同.录音过程中能产生失真.这可以在听别人直接说话和录音说话的对比中发现.但从咅中n己的声音与平时白己的声音的不同.显燃不是这种失JX适成的.试解和这种现線的放因.三、调査与实践17.任选交通、工业、建筑施I:、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題,写出他们圮怎样控制噪河危書的.并提出改进建议.四、阅读与思考18.《嘘.别出声》——违来喇叭被贴“対条”.昨H・江城各高勺勺点附近.30余辆违章鸣喇叭的机动车驾驶员,所玛车方向盘上被貼上禁止鸣喇叭的“封条”.昨日清京・该市千余名交警上路.将200余块“禁止车俩通行”和“禁止鸣喇叭”标志牌懐放到65个考场周边逬路.并将勺点附近的摊点和违琛停放车辆请走.—摘自《楚天都川报〉读过这篇报告,发表你简单的看法.五、想像与创新19.某同学打到闪电后.经过约3.5 s听见了宙用・算一算雷电发生地离这位同学大约右多远?(设声迷340 m/s).・21・20・经过规察发现・勒稣的翅膀毎分钟报动大约600次.算一算,蝴蝶的根动荻华.21.曲名宇就员在飞船外逬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 对方陡否听到?为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空'(・从少幵传播的角度序必,会遇到什么问題?22.阅读材料:噪芮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嗓冷敏想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迢理.人们制适出噪用除E器.这种噪向除車器发出的噪川能使杂肚的种子捉的舸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肘用约物除掉杂草.用-欲馆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腹利生氏.噪蔑诊病灭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垛內怎么能用于诊辭呢?最近.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J・它由光源、廉肖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它先由微麼垛声发生器产生傲弱短促的垛丙.报动耳腴.燃后诫住电脑钺会根据冋声,把耳諛功旎的敎据显示出来.供陕生诊断.它测试迅速,不会扭伤耳腹.没冇躺绥. 特别适合儿JR使用.此外.还可以用噪河闘沮法来探测人体的娟灶.有渾消声通甜所采用的三种降噪描施・即在页澹处降啄、在传播过程中降變及在人耳处廉噪. 都楚泊极被动的.为了枳极主动地消除噪浮.人们发明了"TT源消於厂这一技术.它的匝理超:所育的卅杆都由一定的频讲级成.如果可以找到•种声升.其頻讲与所耍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址相位刚好相反(相范】80・)・就可以将这噪丙完全抵消掉.关便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噪沦的術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川源木身看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代倒过来.山此乔來.有源消丙这一技术实际上足“以时攻海"・你能否发挥迅象.利用噪河还能干什么?理解与应用1、沙粒在跳动声曰是 由振动产生的 沙粒跳得越咼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19、2、女高音男低音3、固体空气4、噪声 能量5、略6、A 10、C11、 B 12、ABC 13、AC 14、振幅15、快慢 16、空气传声与骨头传声的音调不同17、18 (略) 1190m20、10Hz21、不能没有空气无法传声 22、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7eeb2ce2f0066f533228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C.85 HZ~1100 HZ D.20 HZ~20000 HZ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参考答案: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振动,振动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温度,3405.小于6.17 m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8.慢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音色14.1308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20 Hz,20000 Hz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7019.传导障碍20.传播速度不同21.次声波,次声波22.B 23.D 24.D 25.B 26.C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B 34.C 35.D36.182 m 37.1700 m 38.850 m 39.145 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53103580216fc700afdab.png)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一学期八年级单元测试卷物理(第一章《声现象》)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2、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 ,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不正确的是 ( )A .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 .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D .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4、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前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到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钟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振幅5、如图1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 ”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 .水振动,水的高度B .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 .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传播B .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 到2×103Hz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346m/s ,比在水中传播要快D.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振幅不变图17、在如图2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 .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此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A .只要有发声器——声源就可以B .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 .必须有声源和传播声音的介质D .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二、填空题(29空,每空1分,共29分)11、如图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12、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4所示,这时可以听到 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 引起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d94fc52ea551811a687a3.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15.一切、、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中传播, 不能传播声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b38e0ad51f01dc381f10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C.85 HZ~1100 HZ D.20 HZ~20000 HZ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参考答案: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振动,振动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温度,3405.小于6.17 m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8.慢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音色14.1308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20 Hz,20000 Hz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7019.传导障碍20.传播速度不同21.次声波,次声波22.B 23.D 24.D 25.B 26.C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B 34.C 35.D36.182 m37.1700 m38.850 m 39.145 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0872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人教版八年级《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20137fc4ffe473268ab17.png)
第一章声现象班级姓名计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2.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5.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6.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色D.音调7.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8.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9.同学们在教室中听不到老师讲话的回声,这是因为()A.老师讲话声音小B.教室内不能发生声的反射C.回声和原声传到同学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sD.老师讲话声音洪亮10.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11.下面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 2 次的速度上下振动;乙:蝙蝠飞翔时产生频率为每秒100 000次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为频率每秒258次的音叉,对上述三种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只有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C.只有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 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12.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发声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13.用箫和提琴同时演奏一支乐曲,一听声音就能区分是箫声还是琴声,这是因为箫声和提琴声的()A. 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 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14.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15.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A.给狗喂食B.以手示意C.用灯泡指D.用超声波二.填空题(共32分)16.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17.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18.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咬在牙齿上,另一端触到钢琴上,从而听到音乐,这是利用传声的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9f7e5a2161479161128ca.png)
201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单元试题声现象2012学校: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1.( 2011 杭锦旗)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图像和声音相同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能够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能够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2.( 2011 盐城)以下列图,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波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可否在空气中流传 D .声音流传可否需要时间3.以下列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使劲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体相同,听它发生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研究(A.声音可否在固体中流传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4.( 2011 内江)以下列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相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5.( 2011 鞍山)口技演员能够模拟好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若是要模拟动物和乐器发生声音的()A.音色 B .响度C.音调D.频率6.( 2011 清远)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地址,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A.振幅 B .响度C.音色 D .音调7.( 2011 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范车辆产生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8.( 2011 杭州)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
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A .玻璃表面粗糙程度B .玻璃强度C .玻璃颜色D.玻璃的隔音收效9.( 2011 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守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觉声音特别洪亮10.声波能够用来传达信息和能量,以下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达能量的是()A.播放歌曲11 .(2011B .教师讲课C .超声波洁牙D .敲打西瓜鉴别生熟泸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照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若是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能够直接当面讲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2011 哈尔滨)、某同学对以下声现象进行解析. 其中错误的选项是()13. (2011 潜江)图所描述的声音拥有的共同点是()A.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 .都是噪音14.( 2011 黑龙江东五市)建党90 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fea24e8e763231126edb11f7.png)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bc9a61ed9ad51f11df27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图2图3图2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 (2016·广州中考)琴弦H 比琴弦L 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 比L发出的声音()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3. (2015·湖北宜昌中考)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4. (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3中的哪一幅()5. (2016·湖北随州中考)如图4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 (2015·广州中考)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 、A 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A 录到的有高、低音,A 录到的只有低音。
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图5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图1 图4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7.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8.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1e33bab0717fd5360cdcf9.png)
第一章 声现象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 填空题 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图2 图1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11、如图6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fe2c6e856a561253d36f65.png)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 1. 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如图所示,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笔铅,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感觉第一次的敲声较大。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 第一次声音是靠骨传导 B. 第二次声音是靠空气传播 C. 固体传声时能量损失较小 D. 第二次铅笔的振动幅度较小2. 正在弹吉他的一位同学不断的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吉他发出不同的音调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3. 下列四个成语中都涉及声音,其中不强调声音响度这一特征的是 ( )A. 如雷贯耳B. 余音绕梁C. 声如洪钟D. 轻声细语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5.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 ai(2)” “mi(3)” “f 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6.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7.有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2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图2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0.如图3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会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2.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3.如图4所示,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4.宜昌市夷陵广场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请仔细辨别,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一项是图3图4A.把大音箱改成小音箱埋在草坪中 B.控制播放音乐的时间 C.种草植树 D.保持环境整洁 15.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16. 2020年5月,世博会在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17.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18.如图5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探测海深图519. 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C.增加声音响度D.使墙壁更美丽20.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计20分.)2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22.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2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24.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25.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2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 m/s.2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28.图6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图是乐音的波形图.2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可以看到如图7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30.许多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他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第31小题4分,第32~33小题各5分,第34小题6分,计20分)31.如图8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提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甲乙图6图7甲乙图832.如图9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图9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33.小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小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34.如图10所示,利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中如何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如何知道音调的高低?(2)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图10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35小题6分,第36~37小题各7分,计20分.)35.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请分别写出2个合理的场景.3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将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晚多少?(设当时的气温是15℃)37.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_.(设1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为______.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声现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A B D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BDBABBAB二、填空题21、振动,音调;22、3000 真空不能传声;23、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24、液体,固体;25、信息,能量;26、温度,340;27、dB ,减小;28、乙,甲;29、声源处,传播过程中;30、音色,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31题: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看尺子振动时,应该听尺子发出的声音,不应该听桌面发出的声音.32题: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变小,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变大,推理法.33题:(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34题:(1)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利用人耳来感知声音音调的高低.(2)实验时来控制钢尺的振幅相同.(3)结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四、应用实践题35题:(1)如果声速等于光速:A.人们看见闪电的同时也听见雷声 ;B.人们无法用声呐探测海的深度(2)如果声速为 0.1 m/s :A.听老师讲课时,后排的同学看到老师说话的口型与声音不一致; B.下课铃响后几分钟,离铃较远的班级才听到铃声.36题:s =100m,15℃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v =340m/s. t =vs=sm m/340100=0.294s37题:(1)0.02;20.(2)7500m;8700m.(3)不能,因为月球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4、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15、我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成功的将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1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7.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18.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峦、云层的多次反射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19.男中音放声高歌,女中音小声伴唱,这两个声音响度大、声调高的是() A.男中音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 B.男中音响度、音调跟女高音相同C.男中音响度大,女中音音调高D.无法确定20.在2011年7月23日动车组事故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3),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同体可“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2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林设计了几个实验(如图6)。
你认为能够实现这个探究目的的是: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而获得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23.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4.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 .1次敲击声B .2 次敲击声C .3 次敲击声D .4 次敲击声25.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20 HZ~1100 HZB .85 HZ~20000 HZ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6C .85 HZ~1100 HZD . 20 HZ~20000 HZ26.(12宿迁)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新 课 标 第 一网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27.(12徐州)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28.(12济南)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节奏29.(12乐山)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28.(12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29.(11大连)学生做课间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A .提高音调B .增大响度C .改变音色D .增大声速30.(11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噪声监测仪小明敲鼓广口瓶中的手机用纸板划动梳齿A .硬纸板接触齿 数不同的齿轮B .改变钢尺伸出 桌边的长度C .改变薄塑料片滑 过梳子的速度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31.(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32.(11·黄冈、鄂州、随州)15.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3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34.(2012莆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真空带B.半导体网C.绝缘体网D.磁性物质网35.(12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应用36.(12眉山)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B .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 .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37.(12宁夏)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
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A .用超声波碎石B .用声纳探海深C . 利用B 超做体检D .利用回声定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38.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 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则是因为音叉的 越来越小。
39.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40.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 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传播的特点。
4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4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