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Python语言作为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

因此,教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已经成为许多教育机构的重要课程。

为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和实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实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期望结果。

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1.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逻辑。

学生需要了解Python 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数据类型、控制流程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

2.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Python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学生应该掌握对象、类、继承、封装等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程序设计。

3.学会使用Python语言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Python语言在数据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应该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4.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培养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能够运用Python语言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分解和细化,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和潜能。

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思维。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计算思维的体现,学生应该具备计算思维,能够将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及程序设计。

2.创新能力。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程序。

3.解决问题的能力。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应该具备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程序并得出解决方案。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计算思维是指借助计算机的特点,通过问题分解、抽象建模、算法设计、问题求解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计算思维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1. 设计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的选择等。

设计一个程序,根据学生输入的成绩判断是否及格,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示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在介绍编程语言时,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思维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创设情景问题:情景问题是指将抽象的问题转换为具体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景的描述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在讲解Python编程时,可以设计一个情景问题,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模拟某个实际场景,如购物清单统计、图书馆借书管理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思维的应用和意义。

4. 提供资源和工具支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工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计算思维。

提供一些编程软件、在线编程平台等,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5.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团队学习,让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和合作来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创设情景问题、提供资源和工具支持、鼓励合作学习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面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链设计——以“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单元为例

面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链设计——以“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单元为例

课程篇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科技新课标‘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2Y014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丽花(198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当前,在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重代码、轻思维的现象,与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抽象建模、提取特征、构造算法、编制程序解决问题的目标相去甚远。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链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总是从提问开始的,思维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

“善问”是一种能力,只有“善问”才会有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才会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

可是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普遍存在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的整体设计、提问效率不高等问题。

一节课中肯定会有多个问题,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内在的逻辑结构,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这其实就产生了问题链。

一、问题链是什么问题链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设计出一组有主题、有层次、相对独立而又关联的问题群。

设计问题链的目的是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问题群,将问题与教学目标紧紧连在一起,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单元要求能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本文将以“一个核心问题—几个主要问题—多个递进问题”三级问题序列为设计思路,设计“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单元教学问题链,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利用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定义1.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概括版)2.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

(规范版)二、核心素养框架理解视角1.从人与世界的关系角度:人与自身(自我)关系,人与他人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外界)关系,人与文化(工具)关系。

2.从教育的角度:德、智、体、美、劳方面素养。

3.从文化的角度看:求真、善、美的素养。

4.从社会角度看:公民素养、做事素养、做人素养。

5.从心理学角度看:知、情、意、能力、气质、性格。

三、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料+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

学科核心素养是各门学科对核心家养的独特贡献,准确把握学科本质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

四、什么叫学科本质?学科知识内在结构?学科教育价值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学科情境?学科活动?1.学科本质即一门学科的根本属性,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现出来。

一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二是核心的学科概念与范畴;三是基本的学科方法与思想,其核心是学科思维方式;四是核心的学科价值与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将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内容识别为一个包含价值与精神单(内层)、方法与思想(中层)、问题与概念(外层)的三重结构。

简单说,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观念、学科精神等隐性的内容(学科深层结构),也即学科本质。

学科本质一是学科本质属性,二是学科的核心任务,三是学科的特殊方式。

2.学科知识内在结构: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学科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知识)、程序性知识(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关于怎么思维和认知的知识,即元认知一一对认知的认知);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知识立足于学科大概念、学科结构、学科本质、学科情境。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变得更为全面和多元。

本文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如何设计和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数学教师、学生能力提升引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素养,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这一理念同样适用。

本文将探讨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如何通过巧妙的教学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吸引力和教育价值。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的要求:1、需要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扎实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育应确保学生在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方面有坚实的基础。

2、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各方面能力:除了数学知识,小学生还需要培养其他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

数学课堂应该成为这些素养发展的场所。

3、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并确保教学方法有效果。

数学课堂应该充满活力和趣味,以促进学习成果的达成。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1、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下的教育中扮演关键角色。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同时也需要培养教育技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数学教育领域不断演变,教师需要与时俱进。

参加专业发展课程、研讨会、研究小组和在线教育社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教材和教学方法。

持续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教育技巧。

教师应该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评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他们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收集学生反馈,然后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种不断的自我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互动和参与性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活动、角色扮演和实验,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编写判断平年或闰年的程序,学生将学习if、if-else语句的使用,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含义及运算结果,掌握字符串的索引操作。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循环结构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编写和理解条件语句的能力,加深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理解。

3.增强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if、if-else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含义。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编写正确的条件判断语句,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那么当程序需要根据不同条件执行不同操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使用分支结构。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新课讲解1.分支结构基本概念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分支结构。

想象一下,你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岔路口,这时候你需要根据路标或者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走哪条路。

同样,在程序中,当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分支结构。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流程图,展示分支结构的基本形式)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分支结构图。

它有一个起点,然后根据条件判断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执行路径。

在Python中,我们使用if、if-else语句来实现这种结构。

(教师在PPT上展示if、if-else语句的基本语法)教师: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判断一个数是否大于10,就可以这样写:python复制代码num = 15if num > 10:print("这个数大于10")如果num的值大于10,那么就会执行print语句,输出“这个数大于10”。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Python语言作为一种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门初学者入门的编程语言,其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以期能够全面了解Python语言的教学要求和意义。

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编程基本功Python作为一门入门级编程语言,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编程基本功。

这包括了学生对编程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其对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通过Python的教学,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编程语言的基本结构、语法规则和程序设计方法,为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编程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在于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Python语言的教学,学生将能够逐步提高其问题分析能力,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Python语言的教学,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程序设计的实际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出色地创造和创新。

4、提高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还在于提高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能力。

在学习Python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将不仅仅学会编程技术,还将接触到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应用。

通过Python语言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综合性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核心素养1、编程基础知识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基础知识。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和函数等基础知识,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2.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和求解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计算思维和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利用Python解决实际问题;4.引导学生了解Python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终身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

二、核心素养:1.计算思维: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编程,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思维;2.创新意识:Python语言具有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现实;3.领域应用:Python语言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网络编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Python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团队合作:在学习Python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自主学习:通过探索和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在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教学内容:1. Python语言基础:包括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字典等)、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等基础知识;2. Python编程实践:通过实例讲解和编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Python语言的基本用法,并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3.算法设计与问题求解: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算法设计思想,如递归、分治、贪心、动态规划等,帮助他们掌握如何用Python语言解决复杂的问题;4.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选定一个具体的问题或项目,让他们利用Python语言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Python领域应用:通过介绍Python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网络编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了解Python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6.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不断适应和学习新知识和技术。

教学目标设计四步曲——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四步曲——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四步曲——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国赫孚*摘 要:本文借鉴逆向设计方法, 在设计教学目标环节中提出四步曲操作程序: 分清三类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提炼学科大概念,叙写预期理解及设计基本问题,以此为教师提供教学目标设计时可操作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关键词: 教学目标设计 四步曲操作程序 大概念 预期理解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出台,各学科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将其落实在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其关键还在于要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设计路径。

目前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知识肤浅化与内容应试化。

知识肤浅化指教师只注重事实性知识,忽视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内容应试化则是知识肤浅化的延伸,教学以习题训练代替知识的理解,忽视了蕴含着核心素养的定义、原理等内容的教学。

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所著《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反映了美国深度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我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取向不谋而合,书中介绍的逆向设计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旨在借鉴逆向设计方法,为教师提供教学目标设计时可操作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逆向设计,即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思考教学设计。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预期结果,即教学目标设计;第二阶段是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评价设计;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国赫孚,原天津中学校长。

教研教学教学过程设计。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提出四步曲操作程序,即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的操作程序,一是分清三类知识;二是提炼学科大概念;三是叙写预期理解;四是设计基本问题。

一、分清三类知识三类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事实性知识是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其特征在于:一是点滴性或孤立性;二是人为规定或约定俗成,抽象水平较低;三是基础性。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教学方向。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应当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使用能力等方面阐述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鉴赏能力语文是一门根底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需要教师从语言、文字等方面对学生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一定要打牢语文根底,否那么将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机。

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局部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单纯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相关语文知识。

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探讨语文教学,倡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根底、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文化鉴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构建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变性,想象力比拟丰富,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

虽然小学语文知识内容比拟简单,但学生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往往无法理解文本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正确的方式去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理解,教师要开展一些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汉字,组成语句,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策略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有时他们会突然对某件事情产生很大的兴趣,但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掌握复杂的语文知识。

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阐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计算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它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和思维科学,其思想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因而,此类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包括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均具有直接的联系。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学生核心素养之文化基础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文化基础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成功的程序设计作品往往蕴含着宽厚的文化基础。

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谷歌搜索引擎,简洁交互界面的设计融合了艺术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多种文化元素,而背后是算法赖以支撑的数学。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该大赛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和技能,结合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竞赛中时刻要求学生保持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

既然成功的程序设计作品蕴含着宽厚的文化基础,那么,教授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综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宽厚的文化基础。

有力的证明如广受中小学学生喜爱的Scrath编程工具,其发明团队领袖、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Resnick教授一直倡导“编程化学习”,即把程序创造性地作为学习工具去承载丰富多彩的内容。

例如,把它当作工具载体传授数学知识和讲解自然科学等。

这种转变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学生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自主发展,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大概念为统领,以教材为载体,整合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形成有逻辑、有层次、有意义的教学单元,并运用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的思维方式进行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案。

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一、明确目标,整合内容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能力点进行整合、重组、构建、融合。

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有逻辑、有层次、有意义、有应用价值的教学单元。

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国家核心素养。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注重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有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和能力点。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来组织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

同时,要注重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要注重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真实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有效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作为一门现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语言,Python语言在教学中有着明确的目标与核心素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认为计算即是一种普遍的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的程序设计,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二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编程是指将问题分解成小的可行的子问题并使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解决方案的过程。

Python语言以其简洁、易学的特点成为了编程初学者的首选语言。

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巧,并能够利用Python语言解决实际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三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

算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步骤,其特点是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一定的步骤和规则。

Python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库,学生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可以掌握常用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之四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合作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共同工作,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并学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想法和代码。

以上是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下面是与这些目标对应的核心素养:1.计算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机能够解决的形式,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论文】素养导向的单篇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四下第六单元《囊萤夜读》为例

【教学论文】素养导向的单篇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四下第六单元《囊萤夜读》为例

【教学论文】素养导向的单篇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以部编版四下第六单元《囊萤夜读》为例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带来了课程理念的更新,明确了语文的学习需要立足儿童本位发展其核心素养,语文的学习要以语言活动为基调,以学习主题的引领。

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时,必须以“活动”为主,创生融于活动的情境,设计结构化的活动链,制定活动的表现性评价单,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单篇课文《义务教育2022版语文课课程标准》明确定指出了语文核心素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其中,语文运用与思维发展是相互存的,而学生在语言实践之中,又能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及审美能力。

而文化自信、审美能力的提升又将反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素养导向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是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具有语文学科特色的,强调情境性、自主性、实践性,让学在活动中习得言语经验,从而打通语文学习内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壁垒,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笔者借《囊萤夜读》作了一些尝试。

一、解读双线要素,定位素养目标统编教材的编写是以单元为整体,以“人文要素”和“阅读要素”双线并行为特色,各个板块之间的内容紧密联系,梯度化地提升。

因此,课文教学的设计,首先要研究单元编排序列,精准定位该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作用,从而定位的活动目标。

1.基于单元主题,锁定“以文化人”教学任务设计必须要关照单元主题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单篇课文之前,借“人文主题”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四上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成长故事”,本单元选编了《囊萤夜读》《铁杵磨针》以及《小英雄雨来》《我家的汉子汉》《芦花鞋》五篇课文,这些内容都是指向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勤奋好学的车胤,坚持不懈的李白,淳朴善良的青铜,英勇机智的雨来,渴望独立的小侄儿,一个个鲜活的少年形象是育人的典范,为学生描绘了一副成长的美好画卷,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阶段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够重视、目标不准、方法不足、形式简单等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比较丰富,本文试通过宏观、微观关联教学,变化与平衡思想的切入,科学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建议,通过丰富的例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指导等持续推动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和深化。

标签: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宏观辨识能力、微观探析能力等,同时还应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应当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

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均未达到教师的预期。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缺乏重视,存在对核心素养的内容认识模糊、培养目标不精准、缺少方法、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通过宏观、微观关联教学,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宏观辨识能力是指高中生能够从宏观角度来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这是推动其步入化学学习大门的重要动力,更是让其了解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微观探析能力则是要求高中生能够从微观角度分析相关的化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教师通过宏观、微观关联教学,可以让高中生通过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化学知识,这样不仅学习效果更有保障,而且对学生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极为有益。

以《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利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这一实验,让高中生通过手触反应容器、观看量热计的数值变化等方式来宏观感受在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热。

然后教师要引导高中生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出现反应热的原因,也就是“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不同的”,并借此引出焓变的概念,让高中生在此基础上对化学反应时的热量变化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探析

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探析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48 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3月上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探析任妍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6摘 要 新高考改革后信息技术试卷里的程序设计题与以往上机考试相比难度大幅度提升。

如何提高《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

《程序设计》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学生操作、探索为主的课程,本文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的三种思维,提高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活动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程序设计;教学有效性 ;算法本身思维Analy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from Core Literacy Perspective Ren YanQuzhou Senior High School of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324006, Zhejia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difficulty of program design ques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amination paper have been grea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computer-based examination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gram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core issue that must be faced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 Design” is a course with computers as the carrier and with students’ operation and exploration as the co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ree kinds of thinking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Program Design”.Key words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lgorithmic thinking引言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态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

2.尊重(公德)——人与人关系 1)从个人角度看,尊重意味着尊敬(不影响、不妨碍、不伤害别人) 和重视(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是一切道德根源和本质, 也是处理人与人关系准则。 2)从社会角度看,尊重是公德精神意蕴和本质体现。公德贵在公字, 体现要在心中装着别人和心中要有“公共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
(一)关键能力
1.能力:心理学角度看,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 的一系列稳固心理特征的综合。狭义的能力指认识能力或智力。从基础教育性质 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其核心是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2.能力三个特点:15-18页 1)剩下的东西: 遗忘掉的东西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是所谓的能 力和素质。 有能力的人是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人。 2)带得走的东西: 带得走的东西内涵丰富,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活动所不可缺 少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技能是智力劳动须臾不离的,像钉、锤、锯、刀对工匠须臾不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重要的五项智力劳动技能是阅读、书写、观察、思考 和表 达,称为学习上五把“刀锯”,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 3)可再生的东西: 能力能增值,能力能产生和创造其他知识、技能和能力。
第二章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第一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知识第二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学科活动第三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学科教师第四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保障学科考评第一节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知识什么样的学科知识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解 读
(二)内涵:30-33页
第二节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 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 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26核心素养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策略邹仲杰 朱 莹(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摘 要: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程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教育过程中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力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教学水平,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程序设计方法。

本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并且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程序设计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育;创新改革;核心素养;程序设计;方法引言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指得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品格,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过程中,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计算机教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指导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程序设计在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程序设计教学水平,教师应该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教育创新,如加强教材整合、课程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等,对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计算机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推动程序教学课程的不断发展。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程序设计教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体现,是现代教育治理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且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在2017年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即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教学方法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教学方法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教学方法探究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已成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航标。

如同一艘航船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方向,核心素养为我们的航行指明了目标。

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Python编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方法也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Python编程教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掌握编程语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像一座金字塔,编程语言只是最底层的砖石,而真正的塔尖则是那些抽象的、能够贯穿学生一生的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在Python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认为,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隐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我们可以将编程比作烹饪,每一行代码就像是食材和调料,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做出美味佳肴;而逻辑错误则像是食谱中的错误步骤,会导致最终的成品难以下咽。

这样的比喻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编程的过程,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来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讲解循环结构时,我们可以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循环,那么我们编写的程序就会像一条无限延伸的道路,永远也看不到尽头。

”这样的说法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循环结构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进行观点分析和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在讲解变量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变量?它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我们还需要借助形容词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当学生编写出一段优秀的代码时,我们可以称赞他们“聪明”、“有创意”;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勇敢”、“坚持不懈”。

这样的评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作者:邹仲杰朱莹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11期
邹仲杰朱莹
(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浙江慈溪315300)
摘要: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中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程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教育过程中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力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教学水平,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程序设计方法。

本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阐述,并且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程序设计教学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教育;创新改革;核心素养;程序设计;方法
引言
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指得是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品格,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过程中,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计算机教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指导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程序设计在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程序设计教学水平,教师应该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教育创新,如加强教材整合、课程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等,对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计算机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推动程序教学课程的不断发展。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程序设计教学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体现,是现代教育治理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且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在2017年制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即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传统的初中教育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将大部分资源、精力都投入到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

当前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而且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对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理念影响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创新,是这门课程发展的必然方向。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利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二、当前初中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对程序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导致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到位,觉得要多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

其实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
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成为社会的主流,当前的时代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个
性化,如果不会信息技术,将会被时代淘汰。

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很
核心的部分,中学程序设计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定位
与认知有偏差,对程序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这就很容易导致程序设计教育课程安排
不合理、教学质量不理想等情况。

(二)中学生程序设计教育方法陈旧
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理论化教育方法。

在传统的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更看重信息的输出,由教师不断输出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这
些知识,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随着世界不断改变与发展,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就让传统的程序设计教育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显
著和突出,一味地开展理论化教育,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
程序设计的知识要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程序设计不应该仅仅教会学生编程,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编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
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有很大关系,也与教师的教学
水平有关,当前中学程序设计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知识含量太少,教学内容单一。


于程序设计课程而言,教师不能只按照大纲教材来教学,还必须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学习
的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一)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是中学程序设计教学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新方法都可以在程序
设计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和应用。

例如: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基础不相同、个性不相同,所以在
教学的时候应该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探究式教学,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
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对学生进行
科学合理地分组,让每一个小组的水平保持均衡,而且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也可以保持自主探
究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实现核心素养目标。

首先,合理分组。

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大约为4至5人,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等因素进行
分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实现强弱搭配,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在小组探讨问题的时候也
能激发不同成员的积极性,快速解决问题[2]。

其次,教学模式创新。

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引导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加强教学情境地设置,并且在开始教学之前设定相应的问题,引导学
生解决问题,提倡各种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App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App的构想,包括这个App的应用情境、功能等,然后让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在一个小组内探讨如何设计完成一款App,并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期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沟
通和交流,完成App的开发与设计。

最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程序设计成果进行演示和解析,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成果,让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以培养,并且能以此为动力,继续加强研究。

(二)开展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中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多进行实践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
生的程序设计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尤其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育。

在中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多组织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相关
的实践活动,如定期举行程序设计比赛,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并且全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如
构想新的程序名称、功能、开发研究新程序、编程、运行检验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在程序
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多举行各种比赛活动,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
竞争意识,而且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塑造成为全能型人才,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合理选材,与时俱进
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大影响,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学科教材内容必须要创新、拓展,而且要合理地选择、统整教学材料,才能让教学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更符合社会的发展。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发展来看,传统的大纲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核心素
养目标的达成有一定影响。

所以,未来必须要加强对教材地合理设计,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
要求,选择更合适的教材内容,程序设计课程中要选择更合适、更实用的编程语言,或者对多
种编程语言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

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
“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变革与发展的方向,所以,在程序设计上应该会逐渐脱离台式计算机的运行环境,要逐渐实现在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上运作,程序设计
的教材也应该要多加入一些与此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程序
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程序设计教学应该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从特长培养到全面培养,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
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坚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程序设计教学
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政.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程序设计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8(21):10-13.
[2] 闫妮,钟柏昌,管海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程序设计教材设计思路解析[J].中国信
息技术教育,2016(12):31-34.
[3] 刘小艳.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18(49):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