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角度《古诗二首》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三 角度:古诗二首》 优质课教案_1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查字典或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境。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理解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理解事物的不同,理解诗中蕴涵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一、俗语故事导入: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宰相的事,后来她给宰相赔礼道歉时,说了这么两句话:(师说前,生对后)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你们知道这个宰相是谁吗?他就是王安石。
二、了解作者,解课题:1、指名读资料(课件):王安石,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2、板书题目,解课题:飞来峰,也叫飞来山,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附近。
传说此山是从琅琊临海的地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山上有应天塔。
三、出示全诗,自主学习:1、出示全诗(课件),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全诗:(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寻、闻、畏、缘;(2)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交流解疑:(1)引导学生理解“寻、闻、畏、缘”的意思。
(2)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四、师引导读诗,点拨讲解:1、第一、二句诗写的是景,用看到的和听来的景共同衬托出诗人站的角度——高。
第三、四句诗写的是情,是作者登飞来峰感受到的。
(课件)2、诗人为什么不怕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呢?试用“因为……所以”回答。
(因为他站得高,角度高,所以看得远)你能用诗句来回答吗?(练读三、四句诗)3、读诗的后两句,你能体会到诗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吗?(配合讲作者的写作背景: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1《古诗二首》北师大版(共21张PPT)
放飞想象 感受诗中画面
横着看,
庐山 山岭连绵起伏;
侧着看,
庐山 山峰高峻峭拔;
从远处望, 庐山 重峦叠嶂;
从近处看, 庐山 危峰兀立;
从高处俯视, 庐山 山间云雾缭绕;
从低处仰望, 庐山 山峰高耸入云。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当
横看成岭侧成峰,
局 者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
旁 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者 清
语文积累(三选一):
• (1)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 (2)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
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 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 (3)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 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北师பைடு நூலகம்版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
题西林壁
单位:扶风县第三小学 执教:乌利红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 字子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角度《古诗二首》
课后考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峰(山峰) 庐(庐山) 锋(刀锋) 护(保护)
缘(有缘) 琢(雕琢)
二,翻译词语。 千寻:(古时,一寻是八尺。) 缘:(因为。)
课后考题
三,《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 王安石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站得高,才能望的远 ,在生活中,遇到 困难挫折,要看的长远些 )。
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再见!
中心思想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冷静 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学习放松区
今天学了这么多,大家一定都累 了,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脱口而出
提示一:法国大革命 提示二:广播 提示三:塞纳河 提示四:建筑 你能猜出与这四种提示有关的事物或概念吗?
我们来学习下一首古诗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字词解释
题:书写。 此:这。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身:自己。
诗词大意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 面看,庐山是高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为 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 在庐山之中。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字词解释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 闻说:听说。 缘:因为。
一问一答
1.“闻说鸡鸣见日升”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句诗巧妙地写出了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 东升的辉煌景象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看 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朝气蓬勃, 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心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角度7古诗二首课文原文素材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
谢谢观看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2
6
小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角度7古诗二首课文原文素材北师 大版五年级语文
古诗二首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1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共16张PPT)
课堂小结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 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 的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布置作业
1、背诵故事; 2、搜集王安石和苏轼的 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9202 1/8/9A ugust 9, 2021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 佑二年(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 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 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 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 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 行新法的前奏。
第三单元 · 角度
古诗二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 来山吗?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 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 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三 角度:古诗二首》 公开课教学设计_2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古诗的韵味,积累背诵古诗。
2、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在学习、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自主理解古诗的意思。
但是这两首蕴含深刻哲理性的古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古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寻找两首古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感悟古诗的内涵。
2、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微信吗?它不但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个学习的平台。
请看这是最近微信上比较火的一张图,你能看懂吗?(左边的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看到的是6,右边的人站在自己的位置看到的是9)你认为谁是准确的?(都没有错)是啊!其实谁都没有错,仅仅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度单元,学习和角度相关的《古诗二首》,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来读?)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味古诗的韵味,积累背诵古诗。
2、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自主读识,初步感知1、师:课前了解,听说你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都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请大家打开课本到24页,看不能在2分钟时间内,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教师板书古诗题目)登飞来峰题西林壁师:时间到,我找两个同学一人一首试着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两个学生读)师:做到了准确流利。
我觉得有两个字音他们读得很准确。
这两个字是我们本课要学的生字。
一个是“庐”,一起读lú,还有一个是“缘”,这个字比较复杂,它的第四笔和第五笔要特别注意,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三 角度 古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基于以上理解,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主体观。
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
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1)师生收集相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水平,形象思维水平,以及准确看待问题的水平。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课题)二、读题、解题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
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
“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1《古诗二首》北师大版(共30张PPT)
秋 浦 歌(其十三) 唐 李白 渌 水 净 素 月,月 明 白 鹭 飞。 郎 听 采 菱 女,一 道 夜 歌 归。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 秋 浦 歌
新乡市外国语小学 王靓
秋浦歌(其十四)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在唐代
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在
天宝十二载,李白漫游来到此地,在秋
浦逗留期间,李白以《秋浦歌》为名,
写了一组诗,一共有十七首,全是五言
秋浦歌(其一) 唐 李 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歌(其四) 唐 李白 两 鬓 入 秋 浦, 一 朝 飒 已 衰。 猿 声 催 白 发, 长 短 尽 成 丝。
秋 浦 歌(其十) 唐 李白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赧”是什么意思?赧郎明来自夜,歌曲动寒川。“赧”是什么意思? 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赧”是什么意思? 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动”字又是什么意思?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寒川”指的又是什么呢?
秋浦歌(其十四)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诗。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14首。
秋浦歌(其十四)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nǎ n
赧
秋浦歌(其十四)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 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 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 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 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 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 安石正好三十岁。
蕴含的道理。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 名。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 都有很高造诣,作品大都挥洒 自如,明快豪放。他以诗为词, 扩展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 对词的发展作出,千
寻塔的高峻陡峭。
2、《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3、《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站得高,才能望的远 ,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要看的长远些。
我们来学习下一首古诗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独立识字学词。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 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 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 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 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 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 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 深刻的哲理:观察事物,解决 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 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阅读提示
生活中我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 得到不同的结果。王安石和苏轼用古诗告 诉我们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就随着两 位诗人,到诗句中去体会着一人生哲理吧!
字词认识
庐 (庐山) (茅庐) (草庐) (庐舍)
缘 (缘分) (人缘) (边缘) (缘故)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 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前两句侧重于描 写景物,后两句则侧 重于抒发情怀。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 飞来峰上千寻塔, 借景抒情
闻说鸡鸣见日升。 (铺垫)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借情喻理
只缘身在最高层。 (目的)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远大理想和抱负)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 30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 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 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 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 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 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 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住“我”远 望的视野,只因为“我” 就站在飞来峰,在最高 层。
诗词大意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 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 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不怕浮云遮住 “我”远望的视野,只因为“我”就 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注释:
题:书写。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缘:只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自己 此:这
诗词大意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 面看,庐山是高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为 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 在庐山之中。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中心思想
《登飞来峰》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 描写登飞来峰远望,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政 治抱负和理想,同时也说明了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请同学们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齐 读这首诗。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字词解释
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 。 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
闻说:听说。
望眼:远望的视线。
缘:因为。
身:自身,自己。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请同学们大声读 古诗,说说这首诗的 意思。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 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 塔”之高。
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 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 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 的视线,只是因为身在最高 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 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人用“千寻”这一 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 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 点之高。巧妙地虚写出在 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 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 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 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
诗启示人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
有片面性;要客观地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摆
脱主观成见。
中心思想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 地、 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 易主观地被局部的迷惑,不能全 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