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1

合集下载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摘要:随着核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核辐射防护成为重要的保障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核辐射防护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首先,我们将讨论引言,阐述核辐射防护的背景和现状;其次,我们将分析核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然后,我们将介绍核辐射防护的设备和装备要求;最后,我们将讨论核辐射防护的监管和培训。

1. 引言核能技术的应用使核辐射防护成为必不可少的保护措施。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确保核能技术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2. 核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方法核辐射防护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首先是“限制剂量和优化原则”,即通过控制辐射剂量,将人体暴露于可承受的范围内,并在保持剂量较低的前提下进行优化。

其次是“时间、距离、屏蔽原则”,即控制辐射暴露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和使用屏蔽措施来减少辐射剂量。

3. 核辐射防护的设备和装备要求核辐射防护的设备和装备要求是保障核辐射防护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包括辐射检测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要求、防护服和帽子的材料和设计要求、设备和设施的易操作性和可靠性要求等。

4. 核辐射防护的监管和培训核辐射防护的监管和培训是确保核能技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监管部门需要建立监督检查和审查报告的程序,对违反安全规定和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

此外,核辐射防护培训也需要落实,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员要求等。

结论: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核能技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制定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加强核辐射防护设备和装备要求,严格监管和培训措施,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如何应对核辐射

如何应对核辐射

如何应对核辐射(简单易行的办法,必须看)
具体的防护原则:
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
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三、远离核辐射
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2.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3.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

4.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的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撤离出污染区的人员,应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5.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洗淋浴。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应该防患于未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平时,。

核辐射防护措施与安全管理

核辐射防护措施与安全管理

核辐射防护措施与安全管理引言:核能是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能源形式,它在各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核能的使用也带来了辐射的风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有效的核辐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核辐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进行论述。

一、核辐射危害与分类核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癌症等疾病。

根据辐射性质和穿透能力的不同,核辐射可分为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

离子辐射包括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和伽马射线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辐射,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二、核辐射防护措施(一)防辐射个人防护装备为保护工作人员不受辐射侵害,必须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铅制防护服、铅胸罩、铅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有效吸收和阻挡核辐射,减少辐射剂量对人体的损害。

(二)环境监测与辐射源控制对于存在辐射源的场所,必须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

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辐射水平。

此外,对辐射源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确保辐射源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三)辐射剂量测量与记录准确的辐射剂量测量和记录是核辐射防护的重要环节。

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测量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同时,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辐射剂量记录系统,追踪和监控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情况。

(四)工作程序与控制措施核辐射工作应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操作,确保工作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辐射源的追踪管理和许可制度,控制辐射区域的进出。

三、核辐射安全管理(一)事故与应急处理对于核辐射事故,必须设立相关机构和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明确责任和行动流程,提前进行演练和培训,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二)培训与教育核辐射防护意识的培训与教育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各工作人员应接受核辐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巩固。

此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公众对核辐射防护的认知。

核辐射防护标准

核辐射防护标准

核辐射防护标准引言:核辐射是指核能发电、核武器爆炸、放射性物质使用以及核设施事故等活动所产生的辐射。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核辐射防护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核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和相关措施。

一、辐射剂量限制辐射剂量限制是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基础标准。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不同人群承受辐射的最大剂量是有区别的。

一般人群的整体有效剂量限制为每年1毫西弗(mSv),工作人员的限制为每年20毫西弗。

同时,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保护和控制其接触辐射的剂量。

二、工作场所辐射控制工作场所辐射控制是核工业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

核工业企业需建立辐射控制区域,对于不同程度的辐射区域,采取不同的辐射防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有效的屏蔽措施、合理的工作时间限制、辐射监测设备的布置和使用、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装备等。

同时,核工业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辐射源清理和设备检修,确保辐射源的及时处理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核辐射事故应急预防核辐射事故是核工业中的重大隐患,应急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核工业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应急预案中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撤离、辐射污染的清理和处理、受伤人员的救治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核工业企业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协同处理。

四、环境辐射监测和监管核工业企业在进行核相关活动时,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辐射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辐射监测设备和数据库,能够对周边环境和潜在影响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辐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核工业企业的环境辐射情况,并定期发布监测数据,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结论:核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核工业安全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并依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订。

怎样预防核辐射

怎样预防核辐射

怎样预防核辐射
预防核辐射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尽量远离核事故发生现场。

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人们应立即撤离,远离受辐射区域,寻找可能的安全地点避难。

2. 封闭住宅或工作场所。

关闭门窗、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尽量减少辐射物质进入室内。

3. 遮蔽物与遮蔽服装。

使用厚重、高密度的材料(例如混凝土、泥土和水)来遮蔽辐射。

在外出时穿戴厚实的衣物以遮挡辐射。

4.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液体。

核辐射会通过食物和水摄入体内,因此要选择未受污染的食品和水源,并避免食用来自受辐射地区的产品。

5. 注意个人卫生。

洗手、洗澡和洗涤衣物可以帮助清除身体表面的辐射物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6. 使用辐射剂量计。

辐射剂量计可以帮助个人监测辐射水平,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7. 长期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尤其是甲状腺和其他容易受核辐射影响的器官,以及DNA损伤等。

8. 遵循官方安全建议。

听从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获取准确的核辐射信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了解核辐射的症状、危害、后遗症

了解核辐射的症状、危害、后遗症

福岛核电站的三层防护
众所周知,核燃料在发生链式反应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如碘 131、铯137。为了避免这些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站设置了多层防护。
第一层防护:核燃料棒外壳
福岛核电站有三层防护,第一层就是核燃料棒的外壳——锆合金,这层锆合金包 裹可以避免核燃料棒里的放射性物质与冷却水接触,可以承受1200度的高温。很多 根核燃料棒、控制棒(用途是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程度)及相关机构就组成 了反应堆堆芯装置。
核燃料中的有效成分是铀-235,铀-235同样也是原子弹中的核炸药, 那么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专家指出,绝没有这种可能性!
这是因为,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 高达90%以上。核燃料引不起核爆炸,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 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
核辐射症状
4000毫西弗/次辐射可致死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 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 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 弗=1000微西弗。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 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 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救援惨状
“几次任务后,我的士兵就会去洗澡并进食。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开始 呕吐。”
从一开始发生危机,辐射受害者就被送往莫斯科6号医院。该院有苏联唯 一的专门设施,治疗因大量暴露在辐射下,引发的急性辐射病。

[课件]核辐射防护PPT

[课件]核辐射防护PPT


阻塞通道: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粘膜、皮肤等途径进 入体内。阻塞这些通道,阻止放射性物质入体,是 内照射卫生防护的根本性措施。 室内要通风,要有适于密封操作的通风橱设备,工 作人员要戴工作口罩,放射性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要有液体污物的处理措施等。

药物预防
检验核医学工作场所常用开放型 125I 标记物,为 阻止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可采用口服碘剂药物 (KI)预防法,让非放射性碘预先封闭甲状腺, 可有效阻止放射性碘进入。常用简便的方法是经 常食用富碘食物(海带等)。
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与机体相关的因素 物种 个体 组织和细胞 其他因素物种:演化程度越高,敏感性越强。 个体敏感性: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发

育阶段,其辐射敏感性各不相同,一般胚胎期较 胎儿期敏感,幼年较成年敏感。
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机体的内环境: “氧效应”和“温度效应”。
核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标志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目的
就是要把放射性对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影 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放射线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可能对人体 造成损害。

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绝大多数放药是使用开放性放射源 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 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 因放药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 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防护屏可制成固定式或移动式,形状大小
可按需要制作,如铅围裙、铅眼镜等。
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工作中产生的废物有气态、 液态和固态三种,即放射性废水、 废物、废气,称为放射性三废。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放置衰变法: T1/2<30d的废水、废物,集中放置10
个半衰期以后,可按一般废物处理。

核辐射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

核辐射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

核辐射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它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严重的危害。

面对核辐射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对建议。

本文将就核辐射防范措施、食品安全、个人防护措施和紧急应对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核辐射防范措施1. 监测与检测建立全面的核辐射监测网络,及时监测辐射水平和辐射源分布情况。

同时,加强辐射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更新,提高辐射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2. 核安全管理加强核安全管理,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性和运行效能,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确保核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应对和控制。

加强职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核安全意识,减少潜在的人为失误。

3. 辐射防护建立辐射防护体系,进行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

包括加强辐射防护设备和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提高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水平,减少工作人员接受辐射的风险。

此外,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辐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危害。

二、食品安全1. 监测与检测建立食品核辐射监测体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确保食品的辐射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对进口食品加强检验检疫工作,严把食品辐射安全关。

2. 严格管理加强食品生产全程的管理,从选址到产品销售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农产品和水产品的辐射污染。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来源和质量可靠。

3. 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食品辐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食品辐射安全的了解和操作能力。

三、个人防护措施1. 避免辐射源接触尽量避免与核辐射源接触,不接触放射性物质,减少辐射的风险。

特别是在核事故的区域内,应尽量远离可能存在辐射的区域。

2. 使用防护设备在工作或居住可能存在核辐射的环境中,应使用防护设备,如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有效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辐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辐射健康问题,加强个人健康管理。

四、紧急应对1. 提前预警建立核事故预警体系,加强核事故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核辐射是指核能反应放出的高能粒子或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安全,减少辐射对环境的损害,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的角度来讨论这些规范,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应用和管理。

一、背景介绍核能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核辐射的潜在危害不能被忽视。

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核能的安全应用和管理,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二、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标准对于核能行业至关重要,它们涉及了核设施运营商和环境监测机构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辐射剂量限值、辐射监测和评估方法、辐射防护措施和设备的选用等。

1.辐射剂量限值辐射剂量限值是指在任一防护区域内的人员所能接受的最大辐射剂量。

不同的防护区域和不同的职业暴露情况会有不同的限值要求。

核设施运营商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相应的限值,并通过监测和记录来核实符合标准要求。

2.辐射监测和评估方法辐射监测和评估方法是核设施运营商和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辐射测量和评估的基础。

这些方法应该准确、可重复,并符合国际上公认的标准。

以区别不同的辐射源和辐射类型,分析辐射水平,评估辐射对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3.辐射防护措施和设备辐射防护措施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避免辐射暴露至关重要。

核设施运营商必须有效地防止人员接触到辐射源,并保证辐射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此外,应列出常见的辐射源和辐射防护设备的清单,以供参考和使用。

三、医疗领域中的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医疗领域中的核辐射防护方法要求标准规定对核医学科室和放射治疗机构的运营提出了具体要求。

1.人员培训和技能要求核医学科室和放射治疗机构必须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核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他们应定期接受核辐射安全培训,了解识别和管理辐射源、遵守辐射工作程序、正确使用辐射防护设备等。

核辐射防护规定

核辐射防护规定

核辐射防护规定人类对于核辐射的认识已经具备了相当深度,然而核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合理的核辐射防护规定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核辐射的分类与危害、核辐射防护剂量限值、核辐射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

核辐射的分类与危害核辐射按照能量和穿透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阿尔法辐射、贝塔辐射和伽马辐射。

阿尔法辐射由氦原子核组成,带有正电荷,穿透能力较小。

但如果进入人体组织,其能量可被吸收,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如皮肤烧伤和内部器官损伤。

贝塔辐射是由电子组成的,穿透能力比阿尔法辐射强,但依然需要一定的屏蔽来防护。

如果贝塔辐射进入人体,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白血病等疾病。

伽马辐射是高能量电磁波,穿透能力最强,能够通过大量物质,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直接危害,如细胞损伤、基因突变和肿瘤形成等。

核辐射防护剂量限值国际上对于核辐射防护剂量的限制,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在工作场所,核工作者的年剂量限值被控制在20毫西弗(mSv)以下,公众的年剂量限值通常为1毫西弗(mSv)。

而对于辐射工作的妇女和儿童,年剂量限值会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核辐射防护设备为了防护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我们通常采用一些防护设备来减少辐射的接触和吸收。

其中包括:1. 防护掩体:在进行核辐射工作时,应当采用能够有效屏蔽辐射的防护掩体,如厚铅板等。

同时,掩体应当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密封性,以避免辐射泄漏。

2. 防护服:核工作者应当穿戴专门的防护服,以减少辐射的吸收。

防护服应当采用符合标准的防护材料制成,并且具备适当的厚度和质量。

3. 辐射监测仪器:在核工作环境中,应当配备专门的辐射监测仪器,用于实时监测辐射水平。

这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防护措施除了以上的设备,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降低核辐射的风险:1. 时间限制:尽量减少在辐射环境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工作时间,从而降低辐射的接触时间。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

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近年来,核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方向。

然而,核能的利用也伴随着核辐射的风险。

为了保障核能产业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和遵守核辐射防护装备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辐射防护装备的相关标准,包括人员防护、物资防护和环境监控,旨在为核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1. 人员防护人员防护是核辐射防护的首要任务。

核辐射对人体的辐射伤害是潜在的、不可逆的,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人员防护标准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核电站人员防护标准应包括以下要点:1.1 辐射防护服辐射防护服是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基本防护装备,其设计和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

辐射防护服应具备辐射防护性能良好、舒适度高、易清洗等特点。

1.2 辐射监测设备核电站应配备辐射监测设备,并遵循国际通用的辐射监测标准,包括辐射计、剂量仪、辐射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地监测辐射水平。

1.3 防护室设计核电站的防护室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核辐射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护室的设计应符合国际标准,选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并配备通风系统、辐射监测设备等。

2. 物资防护在核能产业中,各种物质都可能受到核辐射的影响。

为了降低核辐射对物资的损害,制定物资防护标准是必要的。

2.1 辐射防护包装对于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和储存,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辐射防护包装。

包装材料应具有辐射防护性能,确保物质不会泄露或造成危害。

2.2 辐射防护材料核辐射防护材料是核能产业中重要的物资防护手段之一。

辐射防护材料应符合国际标准,能够有效吸收和阻挡辐射,确保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2.3 辐射污染控制核辐射污染是核能产业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防止核辐射污染的发生和扩散,应制定严格的辐射污染控制标准,包括辐射清洁区域的规划和建设,辐射污染物的处理和处置等。

3. 环境监控核能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环境监控,及时发现和评估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部分核辐射防护

第四部分核辐射防护
当E0<0.15Mev时 可以不考虑β 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γ 射线的防护(窄束γ 射线 ,宽束γ 射线 ) e x I=I0 x (窄束单能γ 射线穿透介质按指数规律衰减) e I=BI0 (窄束单能γ 射线.B称为积累因子是一个描述散射 光子和湮没光子影响的物理量)

窄束、宽束γ 射线防护厚度简便计算方法
雷姆(rem)
照射量是表征X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照射量(χ )的定义是:X或γ 射线在质量为dm的某一体积元 的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产生次级电子,这些次级 电子可导致空气电离,所释放出的全部离子(电子和正离子) 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 的电量(库仑)的绝对值除以dm ,即:
公众中个人受到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一般是工作人员的1/10
个人剂量报警仪 : 厂商名称: 上海富蓝商贸有限公司 产品类别: 仪器仪表/人员安全监测产品列 品 牌 Rados 型 号: RAD-60 外型尺寸: 78×67×22mm 净 重: 80g
核辐射防护方法及剂量计算
(内照射防护)


内照射防护 即防止放射性物质通过各种可能 的途径(呼吸、食道、伤口〕进入人体。 内照射防护的措施:对放射性操作场所的卫 生要求;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安全操作和个人 卫生要求。
核辐射的生物效应及防护标准
直接效应
生物分子吸收能量 电离辐射
间接效应
水吸收能量
生物分子被激发电离
水分子被激发、电离
生物分子原初损伤
自由基
分子内、分子间能连发转移
与生物分子反应
生物分子自由基
继发反应
生物分子损伤
生殖细胞
体细胞
遗传效应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3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3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传播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核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白血病、肝癌、甲状腺癌等,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遗传损伤和胎儿畸形等。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了解核辐射的特点和危害是防护的基础。

核辐射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重离子辐射,能量很低,但穿透力较弱;β射线是高速电子,穿透力较强;γ射线则是高能光子,穿透力最强。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组织的杀伤能力也不同。

此外,不同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同,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短期内的急性放射性疾病,低剂量的辐射可以在长期暴露下累积导致慢性放射性风险。

其次,减少接触核辐射的时间和强度是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量减少在核辐射场所的停留时间,避免过度接触。

在可能暴露于核辐射的环境中,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和服装,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注意饮食与饮水的安全,避免摄入受辐射的食物和水源。

此外,适当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是防护的关键。

对于α射线,由于其穿透力较弱,一般可以通过一层纸或织物进行阻挡。

对于β射线和γ射线,防护措施更为复杂。

在核能设施等高剂量的辐射场所,必须配备专门的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如铅板、铅玻璃、混凝土屏蔽、防护间隔等。

此外,在核事故或辐射事故发生时,应迅速撤离事故地点,远离辐射源,寻求安全区域。

此外,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与评估是核辐射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的辐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确保人员的安全。

辐射监测可以通过使用辐射计等设备来实现,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当辐射检测结果超过安全标准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疏散、防护加强等。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核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核能的基本知识、辐射的特点和危害,以及核能设施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核辐射防护三原则

核辐射防护三原则

核辐射防护三原则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那么,核辐射防护三原则呢?就让的
防β射线
β粒子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

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

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

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防γ射线
γ射线的本质为具有高能量的光子(γ粒子)流,故而其穿透力最强而电离能力最弱,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采取屏蔽措施。

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
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1]如果看到核爆炸闪光后,应立即背向爆心卧倒。

之后用淋浴消除放射性物质。

温馨提示:
当发生核裂变时,您想知道您周围核辐射是否安全,建议您使用核辐射检测仪测量一下,它可以清晰显示当前所在场地的辐射剂量值。

各位新老朋友,看了上述对于核辐射防护三原则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

如果您想要掌握更多关于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常识知识和辐射污染小知识及环境污染小知识,尽在我们!。

第七章:辐射防护

第七章:辐射防护

皮肤的去污:皮肤不宜过度洗刷,以免破坏 其屏障作用,增加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 先用温肥皂水清洗轻刷,然后用温净水冲洗, 可除去绝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质。如果效果尚 不满意,可再用10%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清洗, 或浸于6.5%高锰酸钾溶液内,用软毛刷刷洗, 以后用清水冲洗擦净。
工作场所表面的去污:视表面材料的性质,放 射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污染程度,选择不同的 处理方法。 容易去污的表面材料在污染不重时,可用肥皂 或洗涤剂擦洗去污; 较难去污的表面材料在污染严重时可将污染部 分挖去,以适当材料重新填补;若污染物无γ 射线发射,也可在污染部位复盖油漆,也可复 盖塑料板。
3.剂量当量(H):在吸收剂量相同情况下,照 射条件不同(射线类型,照射时间,局部照射、 全身照射等),生物效应差异很大。因此引入剂 量当量这一物理量。其目的是加以适当修正因素 对吸收剂量进行加权,以便更好地反映辐射对机 体的危害程度。
剂量当量(H)=吸收剂量(D)×品质因素(Q)×其他修正 因数(N)
放射性工作应在扑有吸水纸的搪瓷盘中进行, 产生放射性粉尘的工作应在手套箱中进行, 有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时应该在通风橱中进 行。 严禁戴污染的手套接触一切非污染台面,开 关及门把手等。 实验室中的一切清洁工作都应该湿法进行, 工作中一旦发生污染,应立即去污,同时避 免污染范围扩大。
表面放射性污染的清除 原则: 1)及早清除,以免污染扩散; 2)根据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的理化性质,选择 适当的去污剂; 3)根据被污染物质表面的性质,选择适当的 去污方法; 4)去污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面积的扩大, 并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 5)去污后应进行放射性监测。
二、防护标准中的剂量限值 我国《放射防护规定》把受照人员分成三组,把受照 器官分为四类。 第一组:放射工作从业人员 第二组:放射性工作场所邻区人员 第三组:普通人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2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2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xx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xx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xx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

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原则核辐射防护是指通过各种安全措施,减少和避免个体和群体暴露于核辐射环境中,降低核辐射对人身健康造成的危害。

为更好地实施核辐射防护,需要制定一系列核辐射防护原则。

一、常规控制措施原则常规控制措施原则是对核辐射源的控制,在发现和识别核辐射源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监测和标识,确保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核辐射源所在的位置和类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遵循常规控制措施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核辐射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二、剂量限制原则剂量限制原则是指根据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剂量限制标准,并监测和控制人员所接受的核辐射剂量。

核辐射剂量限制的制定依据国际核安全标准,具体剂量限制标准由各国制定并在特定环境和场合下进行实施。

三、防护技术原则防护技术原则是指在实施核辐射防护时,应采用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防护技术,避免采取过度或不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例如,在核辐射防护中常用的防护技术包括屏蔽、红外线辐射、遮蔽和隔离等。

四、预防控制原则预防控制原则是指在核辐射防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尽量避免或降低核辐射事故的发生。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在核设施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引入多种安全措施,不断改进安全性能,避免潜在安全隐患的出现。

五、应急响应原则应急响应原则是指在核辐射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系统,采取有效措施抢救受伤人员、隔离污染源、扩大区域范围的监测和评估等。

同时,应按照事故情况及时通知公众,提供必要的应急防护措施和信息,最大限度地减轻核辐射事故对公众、环境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六、风险评估和管理原则风险评估和管理原则是指在核辐射事故中,应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反应计划和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识别和核实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不同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措施,确保核辐射事故得到应对和处理。

总之,核辐射防护原则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帮助防止核辐射事故的发生和蔓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核污染防护等级

核污染防护等级

核污染防护等级
核污染防护等级是指在核事故或核辐射事故发生时,根据辐射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对应不同的防护措施等级,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核污染防护等级通常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
1. 一级防护:针对较大规模、较严重的核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采取,主要针对事故源,以减少辐射泄漏和扩散。

2. 二级防护:针对中等规模、较严重的核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时采取,主要是加强辐射监测和控制,以及人员疏散和避难。

3. 三级防护:针对较小规模、较严重的核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轻微影响时采取,主要是限制人员的进出和接触辐射源。

4. 四级防护:针对小规模、较轻微的核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微弱影响时采取,主要是加强辐射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

核污染防护等级的划分是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辐射剂量和核辐射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来确定的。

在核事故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等级,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核辐射防护知识1

核辐射防护知识1


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 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
– 防护方法:一铅板阻挡,或离他远一点

γ射线(伽马射线):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 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 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 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 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
• •
福岛一厂的一个反应堆爆炸,冒出浓烟。居然说是氢气爆炸。 按照一般季风,吹到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会向北吹到俄罗斯库页岛,勘察加去了。 但是经过的日本土地,就被沾染了。----哎,麻烦大了。
• • •
日本东北部福岛设施的核电厂的反应堆压力上升,可能已经失控。(爆炸前) 福岛核电厂的疏散半径,已经扩大到10公里,4万5千人需要被疏散。 本社记者13日在福岛县注意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田村市也有近1万人被转 移,虽然政府公告说转移半径为20公里以内,但实际上转移半径已扩展得更广。

• •
美国推测的核污染区,都飘到美国西岸了
西岸只有一周时间,从波音,微软所在的西雅图开始,一直到洛杉矶,甚至拉斯维加 斯,可以进世界前五大的经济区域,大家呆着还是闪人? 2011年03月14日16:12 新浪科技 美国直升机发现核幅射,航空母舰终止救援活动。
• 若风向不变,上海无忧
• 3.14冷空气到达北京,等到日本应该是2天 以后,新疆的冷空气目前还没有到,估计 需要3-4天。今年还没有沙尘暴的预警,现 在真是盼着它来了。 北方的春季大约是20天,过后就会迅速进 入夏季,南风就来了。 • 切尔诺贝利爆炸引发的死亡是10万人,扩 散2000公里,30万人被沾染。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是指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高能粒子和波长短的电磁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核辐射防护中,有一些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时效性原则、距离原则、屏蔽原则和隔离原则。

时效性原则是指在核辐射事故中,要迅速采取措施,减少辐射暴露时间,以减小辐射
剂量。

当发生核辐射事故时,人们应该迅速撤离现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以
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对于已经受到辐射的人员,也要尽快进行辐射治疗和清除辐射物质,以减小受辐射的程度和范围。

屏蔽原则是指使用屏蔽材料,减小辐射剂量。

在核辐射事故中,人们可以利用混凝土、铁等材料做屏蔽,减小辐射的穿透和剂量,以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在进行核辐射工作时,
也要使用适当的屏蔽装备,减小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隔离原则是指将受辐射的人员和物品隔离开,减小辐射传播和扩散。

在核辐射事故中,人们应将受到辐射的人员和物品隔离开,减小辐射传播的范围和影响,以减小对人体和环
境的伤害。

在进行核辐射工作时,也要将受辐射的人员和物品隔离开,减小辐射的传播和
扩散,以减小对身体的伤害。

除了以上的核辐射防护原则,人们还应加强核辐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核
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应对核辐射事故。

核辐射防护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人们重视并遵守相关的防护原则,以减小
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希望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应对核辐
射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防护
1、什么是核辐射?它包括几种类型?
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

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于特定的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身体里循环的水、空气其实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这是自宇宙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大。

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核辐射主要包括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γ射线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前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弱,影响距离比较短,只要其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穿透力很强,需要周密的防护措施。

2、人类生活中的辐射源及其水平。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在地球上生命体的形成和人类诞生及生命整个历史的各个阶段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宇宙射线和地球原始环境中原始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发射出射线的照射,这种天然放射性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称之为天然本体照射。

天然本体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最主要来源。

而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可以分为三类:○1宇宙射线,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质子、α粒子、其他粒子、中子、电子、光子、介子等;○2宇声核素,它们主要来自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3原生核素,即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另一方面,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核试验、核动力生产、医疗照射及核能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不少新的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照射。

这类照射称之为人工源辐射照射。

3、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生物效应。

效用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

从生物体吸收辐射能量到生物效应的发生,乃至机体损伤或者死亡,要经历许多性质不同的变化,以及机体组织、器官、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

人体接受辐射照射后出现的健康危害,来源于各种射线通过电离作用引起组织细胞中原子及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原子电离与激发的结果。

核辐射对人的伤害,最初是使肌体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使肌体失去正常机能。

其中,直接作用,系指射线直接作用于组成肌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酵素,使之产生电离和激发,并引起人体生命过程的改变;而间接作用,系指射线与肌体内的水分子(占人体重量的70% )起作用。

产生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破坏肌体的正常物质代谢。

后者的破坏比前者更大。

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射线的性质(α或γ)、照射量的大小、射线的作用方式(全身或局部),以及是内照射,还是外照射等。

大剂量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而小剂量长期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再小的剂量照射都会引起不适,后两者一般是隐性的。

一般的局部慢性病特征是:皮肤损伤(干燥、粗糙、弹性减退、指纹变浅或消失)、指甲脆裂或脱发等,全身慢性病特征是:白血球减少。

另外,长期吸入氡可能会导致肺癌、白血病等的发生(应强调说明:有这些症状,也并非都是放射性所致)。

特别强调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核辐射一般不会致病、致癌,但要特别注意,因为核辐射是无色不着和看不到的,如果不警惕、无所谓,那也可能致病、致癌、无味、摸不着和看
不到的,如果不警惕、无所谓,那也可能致病、致癌。

辐射对人体的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指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其防护方法有控制受照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和屏蔽三种;内照射是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最基本的控制方法就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γ、β、α三种射线由于特性不同,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也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

因此,对α射线,应注意防止内照射,如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防止伤口被污染。

β粒子的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辐射损伤。

因此β射线的防护就复杂的多:除需做到α射线防护的措施外,还应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并于必要时采取屏蔽措施。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第二,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第三,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因此楼房的外部照射就是很好的屏蔽体。

4、核辐射的监督和管理。

当前我国辐射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社会公众对辐射环境知识欠缺,基层监督管理薄弱;二是辐射单位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因放射源管理不当,丢失、被盗事故时有发生:四是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投诉逐年增加。

核辐射监督和管理的任务艰巨。

我国原有四个大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现正在兴建另外两个站。

他们主要负责核电站、核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的日常监督,以及包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在内的核与辐射事故的现场应急响应。

5、核辐射防护。

1、对于普通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懂得核辐射的基本知识,防止氡或含放射性的灰尘吸人体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照射,且不要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其次,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一可增氧,二可排除氡和含放射性的灰尘,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另外,尽量减少或避免非本底核辐射。

地球上的正常本底核辐射剂量当量大致为2mSv,这是人类经常接受的正常剂量。

2、对于长期工作生活在较强辐射源附近的人群:应考虑穿着电磁辐射防护服,以降低受到的辐射剂量。

这些人群包括:(1)职业微机使川者,包括会计、储蓄和证券营业员、商业收银员、微机图像没计人员.如广告、建筑、机械、美工、动画设计以及文秘(打字复印)人员;(2)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雷达等发射机房工作人员;(3)冶金、电子、化工、造纸、术材、粮食和食品加工等行业采用高频和微波设备进行冶炼、焊接、加热、排气、溅射、干燥、杀虫、消毒等工序的操作人员;(4)长期操作使用射频和微波等医疗仪器的人员;(5)发电和高压输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等。

而目前市场上的防护服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会属纤维混纺织物.采用不锈钢纤维与其他化纤、棉等混纺形成金属网。

屏效23dB左右。

该织物效果不够理想,洗涤后金属纤维如果断开,会带来不适。

另一类为金属织物.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普通织物表面“镀”上一高导电会属层.形成电磁屏蔽织物。

在10 kHz~18pHz F屏效高达50~80 dB。

3、对于孕妇:大量研究证明,孕妇受到过量的电磁辐射流产几牢增高,而且会导致死胎、先天畸形、婴儿智力缺陷增多。

而高频电磁波尤其是微波对人体影响最为突出。

人们日常生活中微波炉、手机等所发射的电磁波属于微波。

因此,孕妇应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对手
机的使用也应进行有效保护。

而电磁波的辐射充满整个空间,从背后辐射的电磁波对于胎儿同样会造成伤害。

为了确保优生优育,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对胎儿进行全方位(前腹后背)防护,特别是远离发射基站等。

4、食物防护:对于尘活中的辐射.应多吃具有抗辐射、保护视力、抗疲劳、具有补充脑力营养素的食品。

计算机对视力危害很大,经常操作计算机的人应多吃明日食品,如枸杞、菊花、决明子。

常喝菊花茶也能收到清心明日的效果,枸杞清肝明目,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

饮茶能防止视力衰退和恢复视力。

同际上普遍认为饮茶有抗辐射的作用.能减少计算机荧光屏x射线的辐射危害。

茶中富含的茶多酚(50%)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后排除体外。

研究表明,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索A、K、E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均可降低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

在膳食中应适当供给如牛奶、蛋、肝、花菜、卷心莱、茄子、扁豆、胡萝I-、黄瓜、番茄、香蕉、苹果等。

我同科学家发现:青菜萝卜可以抗辐射,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萝I-等十字花科蔬菜,不仅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可口菜肴,而且还具有防辐射损伤的功能。

6、结语。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辐射也越来越多,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我们对它要有更深的认识。

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科技的发展与生活的安逸,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以及自己少受到伤害。

但是我们也不要谈之色变,其实生活中的本底核辐射(平均剂量大致为2mSv)到处存在,属正常现象,而被我们专门提出来讨论的,则主要是指非本底(包括氡在内)的核辐射,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加以避免,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核科学概论》、《环境保护》、《世界核地质科学》、《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