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2007~2008年水地冬小麦区域试验

合集下载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

宁南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汇总

2011年宁南山区玉米普通组区域试验汇总一、试验目的根据宁农种管函[2011]7号通知的精神,在宁南山区开展玉米普通组区域试验,为筛选鉴定适宜宁南山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玉米优良新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审定推广步伐,促进山区玉米品种更新。

二、承试单位及试验负责人固原市种子管理站王峰王淑芳西吉县种子管理站谢国豫隆德县种子管理站王俊珍彭阳县种子管理站王学山同心县种子管理站马朝盐池县种子管理站张菊花三、参试品种参试品种13个:大丰30、西蒙3358、豫丰2018、1338、丰田6号、东0810、蠡玉35、鲁单9032、DH3316、方玉1号、华金5号、DH618、长城706(ck)。

所有参试品种采用密码编号。

四、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重复间距100cm,5行区,行长8m,小区面积(2.5×8)20m2,行距50cm,株距30cm,每小区定苗135株,试验密度为4500株/亩,试验设保护行4-6行。

五、各试点选地及田间管理措施宁南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各承试单位选点符合试验要求;试验选地合理,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一致,代表性强;试验地肥力中上,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基本满足试验设计要求;各试点田间试验严格按设计操作,试验布局合理,管理及时到位;田间观测记载及时准确,室内考种资料齐全、数据可靠;对参试品种分析客观公正(表1)。

六、试验结果(一)生育期:本年度参试的12个品种生育期六点平均139-148天,鲁单9032在彭阳点未成熟,其余5个试点平均生育期148天,较对照(生育期141天)晚熟7天;华金5号生育期142天,较对照晚熟1天;DH3316、大丰30两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其余参试品种均比对照早熟1-2天。

(二)抗病性:DH3316、鲁单9032两个品种轻感大斑病,西蒙3358轻感黑穗病,其余参试品种田间调查未发现感病植株。

(三)抗旱性:今年春夏干旱严重,气温低,播种时土壤墒情差,玉米出苗缓慢,玉米苗期生长缓慢;苗期干旱十分严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田间调查大丰30、1338、丰田6号、华金5号四个品种抗旱性强,苗期抗旱抗寒,比与对照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于干 旱 、 热风 及 病 虫危 害 , 成 冬小 麦 单产 水平 低 , 产 干 造 总
量徘 徊 不 前 , 重 威 胁该 地 区 粮 食安 全 生 产 。 严 因此 , 育 出 选 丰产 稳 产 、 逆 性 强 、 应性 广 的冬 小 麦 新 品 种 已 成 为 提 抗 适 高 当地 小 麦 单 产 水平 、 加 粮 食 总 产 、 宽 农 民 收 入 的 主 增 拓
比 对 照 中 引 6号 增 产 61 。 .% 3 特 征 特 性
稳产 、 黄好 。0 3年 l 落 20 2月通 过 宁 夏农 作 物 品 种审 定 委 员 会审 定 , 名 为宁冬 8号 。 命 经多年 试验 与生产 示范 , 品种 适 该
宜 宁 南 山 区 阴 湿 二 阴 区塬 台 地 及 半 干 旱 区 川 水 地 种 植 。 2 产 量 表 现
彭 阳 王 洼种 植50h 平 均 产 量 59 4 1k/m 比 对 照 西 . m, 2 . gh , 峰 2 0号 增 产 88 % ; 州区 开城 镇 种 植 38h , 均 折 合 . 6 原 . mz平 产量 60 25k/m2比对 照 宁 冬 l 增 产 l .6 隆德 县 2 . gh , 号 33 %; 沙 塘镇 种植 62 m , .h 平均 折合 产量 60 44kC m , 对照 中 1 . r 比 h
要 途 径 之 一 。 将 冬 小 麦 新 品 种 宁 冬 8号 的 选 育 经 过 简 述 现
如下 。 1 选 育 经 过
年 在彭 阳王洼 、 州 区开城 镇 、 原 隆德 县沙 塘镇 示 范种 植 1 . 50 h 平 均产 量 59 65k m 比对 照 品种 增 产 98 %。 中 m, 8. , .9 其
物新 品 种选 育课 题 组 于 1 9 9 3年从 引进冬 小 麦 品 系 8 — 3 35— 5 2中 . 用单 株 系统 经 多 次株 选 , 19 采 于 9 8年 育成 。 2年 区试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冬小麦生长初期气象条件分析作者:王博马兴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22期[摘要]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广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息,对提高当地冬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冬小麦粮食气候条件目前,冬小麦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做到减少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减少损失,必须对冬小麦生长期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以便在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一、宁南山区的气候地理概况宁南山区海拔在1248-2955米之间,属南部温带半温湿区至温带半干旱区气候。

年平均气温5-7度,平均绛雨量260~82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00-270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全地区水利资源总量约9.3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24亿立方米。

非常适合冬小麦的种植。

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1平均气温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小麦属喜凉耐寒作物,其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与全生育期中所要求的热量条件相对较低。

宁南山区冬小麦的生长期为11月中旬至来年6月,冬小麦全生育期所需≥0℃的积温为1800-2400℃。

同其它喜凉作物相比,冬小麦对满足生长发育的热量条件要求最高,但本地区的热量条件不仅能够完全满足种植一季小麦所需的热量,而且尚有400-650℃的余热资源。

小麦生长初期,各月的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高,宁夏南部山区平均温度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不是很大,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冬小麦生长期生长的需要,但平均气温偏高较多,是造成本地区干旱的气象因素之一。

2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小麦属长日性能c类植物,是特别喜欢日光的作物,光照时间长短对冬小麦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阳光充足,则冬小麦生长较快,在详细分析日照时数与生长速度关系时证实了这点。

宁南山区11月一6月,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在180h以上,是一年中日照最充足时间,特别是3~5月份,每旬日照都在200h以上,也是冬小麦生长最快时期。

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一年二熟高效种植模式

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一年二熟高效种植模式

2 0日抢 墒 播完 , 不宜 过 迟 。否 则 , 成弱 苗 , 以安 全越 冬。 形 难 3 1 4 精 量播 种 减 少用 种 投 资 ..
冬 小麦 膜 侧栽 培 , 因土 壤水 温 条件 改善 , 冬 保 苗 , 蘖 越 分
成穗 率均 比露 地 提 高 , 因而播 种 量 比露 地条 播最 佳 播量 减 少
1 2个 , 生 根 2 3 条 以 上 。 因 此 , 适 宜 播 期 9月 1 ~ - 次 ~ 在 5
5 3 6 g 6 7 , 膜 大 白菜 单 产 6 8 . k / 6 m2 , 值 0 . k. 6 m2地 / 57 4 g 67 ) 产
1 0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m2 扣 除 投 入 成 本 2 4 1 .6 7m2 获 纯 收 益 9 83 67 . 8 .  ̄; 6 / 。 1 2 .元 / 6 m2 产 投 比6 7 1 是 当 地 习 惯 种 植 模 式 — — 642 6 7 。 .:,
67 6 m2为宜 。并 将 种子 精 选 、 晾晒 2 ~3 , d 进行 药 剂 拌种 , 方 法是 每 5 k O g种 用 7 %“ 9 1 乳 油 1 0 , 丰 宝 1 0 5 31” 0 ml促 5 g兑水
5 拌种。
了复 种 的参 考依 据 , 对 促进 该 区农业 结 构调 整和 增 加农 民 又
济产 量 7 9 k / 6 m2 ( 0 1 g6 7 其 中 : 冬 小 麦 膜 侧 单 产
利 于提 高集 水保 水 能力 , 而保 证 有足 够 的基 本 苗, 从 总茎 数 , 易形 成 合理 的群 体 结构 。 3 1 3 培 育壮 苗 安全 越冬 .. 冬 小 麦膜 侧 栽培 苗 期 管 理 的主 攻 目标 是 培 育 苗 龄 适宜 的壮 苗 , 要求 冬 前 主茎 叶 片数 达 到 4叶 1心 ~5叶 1 t, l 分蘖 ,

兰天系列冬小麦新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表现及利用

兰天系列冬小麦新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表现及利用

兰天系列冬小麦新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表现及利用作者:辛娟王峰虎芳芳刘龙雷小利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4年第06期摘要: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以其优异的抗条锈性、较高的丰产性、良好的抗旱抗寒性、较好品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在宁夏南部山区得到广泛种植,其中兰天26号、兰天32号、兰天134成为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第4次更新换代主导品种,为区域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成功并得到大面积种植的13个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宁南山区引进推广种植兰天系列冬小麦应重点关注品种的抗旱抗寒能力和丰产性,兼顾考虑品质,同时可将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作为抗锈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关键词:兰天系列;冬小麦;品种;宁夏;推广;利用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4)06-0560-04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6.014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Utilization of New Winter Wheat Varieties of Lantian Series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NingxiaXIN Juan, WANG Feng, HU Fangfang, LIU Long, LEI Xiaoli(Guyua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Guyuan Ningxia 756000, China)Abstract: The Lantian series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are widely planted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Ningxia due to their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high yield potential,good drought and cold resistance, good quality,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mong them, Lantian 26, Lantian 32, and Lantian 134 have become the leading varieties for the fourth update of winter wheat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 of Ningxia,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regional grain production.The agronomic traits, stress resistance, yield potential, and quality of 13 Lantian series winter wheat varieties that were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and widely planted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 of Ningxia were analyz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when introducing and promoting the planting of Lantian series winter wheat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Ningxia,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drought and cold resistance and yield potential of the varieties,while also considering their quality. Additionally, Lantian series winter wheat varieties can be used as rustresistant parent materials.Key words: Lantian series; Winter wheat; Variety; Ningxia; Promotion; Utilization寧夏的冬小麦主要种植在固原市的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隆德县和泾源县,吴忠市的同心县、盐池县和红寺堡区,中卫市的海原县[1 ]。

科研课题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发展与对策

科研课题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发展与对策

农林学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开展与对策干旱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4.97%,普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l5亿hm2的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15.8%,其余部是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

我国旱农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6.0%,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5.4%,灌溉面积仅占全国的15.8%[1]。

宁南山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

海拔大局部在1500~2200m之间,辖4县1区,总面积10540km2。

耕地335221hm2,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逐年减少,干旱日趋加剧,对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干旱造成的困难和问题,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2],在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旱作农业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抗旱减灾和节水增收效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较快开展做出了突出奉献。

1 开展历程总结宁南山区旱作农业开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开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为总结继承传统旱作农业技术经验阶段。

推广了以坡耕地打埂为主的水土保持技术、以“三犁三耱〞及轮作倒茬为中心的旱作节水技术。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为深化传统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经验与引进以机深翻为主的旱作耕作技术相结合阶段。

创立了“五墒耕作法〞为主体的蓄水保墒耕作体系,优化了轮作制度,建立了豆-麦-麦-油或秋〔秋粮作物〕的轮作制度,大力推行了以治沟打坝为主的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以肥调水〞旱作节水农业阶段。

在继续大规模兴修梯田的同时,积极推广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无机促有机,有机肥、化肥秋施,基肥、种肥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以肥调水〞为中心的土壤培肥体系。

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旱作节水由单项措施向综合技术开展阶段。

2007~2008年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

2007~2008年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

2007~2008年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摘要2007~2008年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表明,扬麦97-65、扬麦16可大面积推广,镇麦168、扬辐麦4号可进一步示范推广,豫麦158适宜在来安县中北部丘陵山区种植,代号18则需要进一步示范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安徽来安为了选择适应来安县推广种植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秋种笔者安排了部分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以进一步了解其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摸索配套栽培技术,评价推广价值,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1示范基本情况本次示范品种计6个,分别是:扬麦97-65、扬麦16、扬辐麦4号、代号18、镇麦168,均由来安喜洋洋种业提供;豫麦158,由来安神农大丰种业提供。

示范面积1.3hm2,除扬辐麦4号533.6m2之外,其他品种均在0.2hm2以上。

示范地点位于雷官—大英公路旁(县级公路),系大英镇广洋村花桥组,土壤肥沃,属马肝土偏砂性,水利条件好,地面平整,前茬水稻。

2栽培技术2.1播种时间及播量示范片于2007年10月24日统一播种,豫麦158播150kg/hm2,镇麦168播187.5kg/hm2,扬麦97-65等其他4个品种播225kg/hm2。

机械旋耕,人工撒播,人工开沟,墒宽3.3m左右。

播后降1次小雨,出苗整齐。

2.2施肥示范片基肥施45%高浓度复合肥(N∶P∶K为15∶15∶15)375.0kg/hm2、尿素112.5kg/hm2,播种前一次施下。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遇到罕见特大雪灾,灾后追返青肥,施尿素75kg/hm2;拨节后追施尿素187.5kg/hm2。

2.3病虫草害防治小麦出苗后,田间杂草较多,用麦草星化学除草,冬前未进行病虫防治。

4月19日普治1次赤霉病。

因冬季雪灾较重,麦田虫害较轻,未进行其他病虫害防治。

3生长期天气情况示范片播种后气候正常,冬季气温偏高,进入2008年1月下旬,气温开始陡降,1月下旬至2月上旬降大到暴雪,田间积雪量厚达40cm以上,是历史上罕见特大雪灾。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研究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研究

目前 , 球 农业 生 产 中面 临 的 干 旱 问题 已成 为 制 约农 全 业 发 展 的 瓶颈 , 别 是 2 特 l世纪 以来 , 全球 性 气 候 变 暖趋 势 愈 加 明显 , 其造 成 的干旱 程 度也 愈加 严 重 , 直接 威胁 着 粮 食 生 产 安全 [ 宁夏地 区 在年 降水 量 分配 上具 有地 区 间极 不均 1 ] 。 衡、 由南 向 北递 减 、 雨 多集 中在 秋 季 的特 点 。 区 降水 量 降 全 为 10 6 0li 南 部六 盘 山 区 、 8— 5 a n, 中部 地 区 、 部地 区分别 为 北 4 0 6 0、5 ~ 0 10 2 0m 6 0 ~ 5 2 0 4 0、8 ~ 0 m,—9月 的降 水 量 占全 年 的 5 %~ 3 小 麦生产 受 冬春 干旱 的影 响较 大 , 旱成 为 制约 0 7 %。 干 其 产 量提 高 的关 键 因子 。 使 采用 少 耕 、 耕 、 面覆 盖 等 即 免 地
抗 旱耕 作 方式 , 改进 耕作 栽培 技 术 , 也未 能从 根 本 上解决 这

天 开始对 发 芽 率进行 调查 ; 无离子 水 培养 , 用 于第 8天 对胚 芽 鞘长 度 进 行 调 查 ; 用蛭 石 培 养 ( WC) 于 4叶 时 对胚 根 NI , 长度 和胚 根数 目进行 调查 。 1 . 小麦 生育期 水分 胁迫 试验㈣。 择 有灌 溉条 件 的旱 地 .2 2 选 种植 各 参 试 品种 。 置 水 、 2种处 理 , 中水 处 理 小 麦 全 设 旱 其 生 育期 除 自然降 雨 外 再灌 水 2次 , 处理 小 麦 全 生 育期 仅 旱 依靠 自然 降 雨 。 同一 品种 在 不 同水 分 条件 下 的 产 量进 行 对 比较 , 过 分析 其在 干旱 条件 下 的绝 对产 量 和减产 幅 度 , 通 计 算其抗 旱 系数 , 而对 小麦 各参试 品种 的抗 旱性进 行评 价 。 从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doc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doc

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宁冬8号;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冬小麦是宁南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66.67 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2%。

近年来由于干旱、干热风及病虫危害,造成冬小麦单产水平低,总产量徘徊不前,严重威胁该地区粮食安全生产。

因此,选育出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冬小麦新品种已成为提高当地小麦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拓宽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现将冬小麦新品种宁冬8号的选育经过简述如下。

1选育经过宁冬8号原代号WF93-26,系隆徳县种了管理站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于1993年从引进冬小麦品系83-53-52中,采用单株系统经多次株选,于1998年育成。

2年区试和2年生产示范表明,该品种抗锈、抗冻、抗青干、抗旱、丰产稳产、落黄好。

2003年12刀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宁冬8号。

经多年试验与生产示范, 该品种适宜宁南山区阴湿二阴区嫄台地及半干旱区川水地种植。

2产量表现1998年在品系鉴定试验中,宁冬8号折合产量5 929. 8kg/hm2, 比对照中引6号增产8. 6%,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

1999—2000 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宁冬8号折合产量5 930. 3 kg/hm2,比对照中引6号增产7. 15%o其中,1999年折合产量为5 721. 0 kg/hm2,比对照中引6号增产6. 9%,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与对照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2000年折合产量为6 139・5kg/hm2,比对照中引6号增产7. 4%,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与对照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01—2002年参加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

2001年3 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产量5 425. 2 kg/hn)2,较对照中引6号增产8. 32%, 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与对照品种间的产量达显著水平;2002年4 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4 771. 2 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增产12. 22%, 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与对照品种间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08年国审小麦品种

2008年国审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1品种名称:内麦836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5680/92R133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8天左右,比对照川麦107早熟3天。

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长势旺,冬季苗叶轻微黄尖。

株高79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成株叶片中等宽度、上冲,茎秆弹性好。

穗层较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均匀、饱满。

平均亩穗数22.6万穗,穗粒数44.0粒,千粒重43.6克。

抗倒性好。

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白粉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赤霉病;个别区试点有条锈病发生。

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7克/升、77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74%、12.69%,湿面筋23.2%、26.1%,沉降值25.0毫升、28.8毫升,吸水率52.7%、53.6%,稳定时间3.6分钟、4.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43E.U、480E.U,延伸性15.6厘米、14.2厘米,拉伸面积74.9平方厘米、90.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387.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1%;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395.2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0%。

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3.42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0.94%。

栽培技术要点:10月28日-11月10日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4万苗,适宜在较高肥水条件下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四川、贵州中部和西部、重庆东部、云南中部田麦区、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2品种名称:西科麦4号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品种来源:墨460/9601-3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与对照川麦107相当。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研究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研究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研究摘要在宁南山区以冬小麦为供试材料,进行全膜覆土穴播试验,对其增温、保墒效果以及生物学性状、产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覆膜覆土后,提高了土壤增温保墒效果,同时覆土能有效阻隔光线直接照射,避免增温过高,使增温效果满足在冬小麦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提高了作物群体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增产效果显著,增幅达到27.36%以上;覆膜不覆土,虽达到了抗旱保墒作用,但由于地表温度过高,平均超过了27.5 ℃,使作物群体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减退,导致冬小麦早衰,灌浆时间缩短,出苗移位率超过13%以上,造成膜下生长的现象,群体结构参差不齐。

关键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旱作雨养区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集全膜覆盖、膜上覆土、开穴播种、多茬种植为一体,是对传统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突出表现为“四改”:一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二改局部压膜为全膜覆土,三改人工放苗为自动出苗,四改年年换膜为一膜多季[1-2]。

为了进一步明确全膜覆土穴播在宁夏旱地小麦等旱作密植作物上抗旱增产机理,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特进行此试验,以期为旱作密植作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原州区官厅镇大堡试验场。

基础条件较好、有代表性,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

土壤为浅黑垆土,前茬为马铃薯。

该地位于北纬35°59′393″,东经106°12′179″,海拔1 820 m,全年日照时数2 311.6 h,年平均气温6.5 ℃左右,≥10 ℃有效积温2 550 ℃,无霜期145 d,年平均降雨量450 mm,年平均蒸发量1 436.5 mm,降雨分布不均,80%的降雨集中在7—9月,冬小麦生育期(返青至成熟期,3月至7月10日)降雨量163.8 mm。

供试小麦品种为陇原034。

1.2 试验设计试验按种植方法和轮作方式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膜覆土(A)、全膜(B)、半膜(C)、膜侧(D)、露地(CK)。

宁南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一年二熟高效种植模式

宁南冬小麦膜侧栽培—地膜大白菜一年二熟高效种植模式

通 过试 验 、 范 , 合 膜 侧 栽 培 环 境 的 优 良 示 适
品 种 有 中 引 6 号 、 天 4 号 、 天 7 号 和 庄 投 入 成 本 42 1 5元 / m , 纯 h 。扣 6 . h 获
收 益 2 6 4 3 3元 / m。 产 投 比 6 : , 当 地 习 h , 7 1 是
民收 入 起 到 了重 要作 用 。 现 将 技 术 介 绍 如 下 。
1 试 验 区域 自然 条 件
冬 小 麦 膜 侧 栽 培 苗 期 管 理 的 主 攻 目标 是 培 育 苗 龄 适 宜 的 壮 苗 , 求 冬 前 主 茎 叶 片 数 达 到 要 4叶 一 心 至 5叶 一 心 , 蘖 1~2个 , 生 根 2 分 次 4条 以 上 , 发 达 的 生 理 指 标 。 因 此 , 适 宜 播 且 在
mg k , 钾 1 6 % , 效 钾 1 4 g k 。 /g全 .4 速 4 m / g
2 种 植 方 式
冬 小麦膜 倒栽培 , 土壤水 温条件 改善 , 因 越 冬 保 苗 , 蘖 成 穗 率 均 比 露 地 提 高 , 而播 种 量 分 因 为 25~3 0 gh 比露 地 条 播 最 佳 播 量 节 省 2 0 k/ m ,
期 9月 I 5—2 日抢 墒 播 完 , 宜 过 迟 。 否 则 , 0 不 形 成 弱 苗 , 以安 全 越 冬 。 难 3 1 4 精 量 播 种减 少 用 种 投 资 ..
海 拔 188 年 降 水 量 4 6 0 m, 2 mm, 长 季 干 生
燥 度 1 2—1 3 年 均 气 温 6 8 , 0 积 温 . . 1, .℃ ≥ ℃

选 择 前 茬 为 豆 茬 或 1~ 2年 的麦 茬 , 有 补 且 充 灌 溉 条 件 的川 地 、 地 、 平 梯 田 , 9月 1 台 水 于 5 2 日膜 侧 条 播 冬 小 麦 , 年 7月 l 0 翌 0前 冬 小 麦 成 熟 收 获后 , 时 整 地 、 肥 、 及 施 补灌 , 月 1 于7 5

宁南山区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宁南山区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0

目前 , 有 一 些 研 究 者 将 高 光 谱 遥 感 技 已
术应 用于农 业 干 旱 监 测 [ ,] 但 在 宁 夏 本 区 , 方 11 , 67 这 面 的研究还 鲜见报 导 。 本文根据 野外 观 测 资料 , 分析 了宁 南 山 区正 常
处 理冬小 麦受 胁迫 的 特征 已经显 现 ) 。每 处 理选 取 不 同地点 测量 1 , 0次 取平均 值作 为该处理 的光谱 反
型单 通道便 携式光 谱 仪进 行 测定 , 光 谱仪 探 测 波 该
可 以获取 许多非 常 窄且 光 谱 连 续 的 图像 数据 , 农 为 业 中的多 层次定 量分 析 与 应 用 开辟 了 良好前 景 , 因 此, 逐渐成 为农业 遥 感应 用 的重 要 前 沿技 术 手段 之

段 为 3 0 110n 分辨 率 <1 m, 对精度 < . 1 3 m, 0l 绝 l 03
存在一定 不足 , 近年 来 迅 速发 展 的高 光谱 遥 感技 术
生 育期灌 2 ( 水 能正 常生长 )全生育 期灌 1 ( 度 , 水 轻
干旱 胁迫 ) 全生育 期 不灌 水 ( 度 干旱 胁迫 ) 每处 , 重 ,
理 面积 6O 左 e —S n pc C s
旱 自救提 供重要依 据 。传统 的旱情 监测 方法 主要 是
旱情 测量 站点测定 土 壤水 分 含 量 , 种 方 法费 时 费 这
1 材料 与方 法
观 测地点 为宁夏 隆 德 县联 财 乡 , 于宁 夏南 部 位
力 , 且不 能全面 、 并 大范 围开展 。从 2 O世 纪 6 0年代
中图 分 类 号 :S2 4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6 12 1)20 1—5 0 ) 0 (000—020 07

2008-2009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品种区试环县点结果

2008-2009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品种区试环县点结果

01 8 、陇原 02由兰 州商 学 院提 供 ,94 2 8 3 — 6由甘肃 省 庆 城 县 种 子公 司 提 供 ,陇 麦 23由甘 肃 省 平 凉 1 市农 业科 学 研究 所提 供 ,陇育 2 7 1 、陇 育 20由 陇 2 东 学 院农 学 系 提 供 ,9 ( ) l- 82 一 12由甘 肃 省 灵 台职
杰)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 1 年 第 4 期 00
G  ̄ u A L S ia d c n a s g c. n . No4 2 1 . 00
2 5
表 2 参试 小 麦 品 种 ( ) 主 要 性 状 系 的
这 些 品种 ( ) 系 的审 定 及 其 在 环 县 的推 广 利 用 提 供 依据。
植 的冬 小 麦 为抗 旱 、耐寒 、强 冬 性 品种 。为 了加
209m,年 平 均 气 量
3 0~5 0mm,境 内 山 、川 、塬 兼 有 , 域 辽 阔 , 5 0 地
快 冬 小 麦新 品种 的 推 广 ,我 们 对参 加 20- 20 08 09 年 度 甘 肃省 冬 小 麦 品种 区域 试 验 环 县 试点 的 8个 品 种 ( ) 主要 性 状 及产 量 进 行 了分 析 , 旨在 为 系 的
1 材料 与 方法 11 参 试材料 .
重 复 3次 ,小 区 面积 1 . (. 33 m 6 7m×2 0m) 4 6 . 。9 0
月 1 日采用 手锄 开沟 点播 ,每小 区播 1 ,播种 7 0行
量 3 5万 株 Am 计 ,播 深 6c 左右 ,试 验地 四周 7 m 设 保 护 行 。播 前 深 耕 ,结 合 深耕 施 农 家 肥 6 0 00 0
摘 要 :20-20 年度甘肃省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环县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 8 08 09 个参试品种( 中,以 系)

宁南山区三大作物的生产成本及效益对比分析

宁南山区三大作物的生产成本及效益对比分析
84 0元 / m 玉 米 与 小 麦 相 比 增 加 1 1 . / m 见 表 9 h ; 02 98元 h (
2) 。
( ) 产 值 。 小 麦 3 75元 / m2 低 , 次 是 玉 米 3净 冬 9. h 最 其
76 19元 / m 最 高 是 马 铃 薯 77 08元 / m 马 铃 薯 与 玉 7 . h . 5 . h 。
点 对 3种 作 物 进 行 投 入 、 出 的统 计 和 监 测 , 对 其 对 比 分 产 并
种植 面 积 , 作 物 产 量 属 中 等 收 入 水 平 , 中监 测 的农 作 本 其 物 冬 小 麦 是 62 h 、 米 13 h 、 铃 薯 58 h 。 将 .7 m 玉 .7 m 马 .O m 现 20 0 7年 3种 作物 的投 入 、 出分析 如下 。 产
( h1 元/n) z
析 。 过对 比分 析 为各 级政 府研 究 和制 定农 村经 济政 策 、 通 指
导 农产 品价 格 、 整 农 村产 业 结 构 、 进 适 度规 模 经 营 、 调 促 提 高 土地利 用效 益 、 加快 农业现 代 化进程 提供 了 有力依 据 。
种 植 业 生产 成 本 、 益 固定 监测 是 从 2 0 效 0 5年 开 始 , 在 自治 区农 经 站 的安 排 下 开展 的 。 每个 作 物 观 察 5个 农 户 的
表 1 冬 小 麦 、 米 、 铃 薯 生 产 成 本 玉 马
2 冬 小 麦 、 米 、 铃 薯 成 本 效 益 分 析 玉 马
米 相 比 增 加 7. 89元/ m 马 铃 薯 与小 麦 相 比 增 加 73 33 h ; 5 .
元 / m 见 表 2 。 h ( )
( ) 量 。 小麦 1 5 k / m 低 , 米 81 7 g h , 1产 冬 0 gh 最 0 玉 5 k / m 马 铃 薯 产 量 最 高 1 0 k / m2 马 铃 薯 与 玉 米 相 比 增 加 8O 0 g h 。 98 3 g h . 铃薯 与小 麦 相比 增 加 1 5 k / m2玉 米 与 4 k/ m。马 69 0 g h ;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筛选研究
杨琳;王斐;王克雄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23
【摘要】[目的]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在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生产利用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

[方法]对宁南山区选育的1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鉴定。

[结果]参试的14个品种产量普遍较高,平均产量为2310.75~3992.25 kg/hm2,与对照品种中引6号相比,其他品种产量增幅为15.98%~72.78%,但各参试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F 值<F0.05)。

[结论]陇育0869-2、Z0231-3、西平1号、陇育0670-2、06AWS006、98-5808-2、Z0349-4和X0309-14-3这8个品种保留旱地品比试验。

【总页数】3页(P6-7,30)
【作者】杨琳;王斐;王克雄
【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756000;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756000;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宁夏固原7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1
【相关文献】
1.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研究 [J], 杨琳;景继海;赵佰图
2.宁南山区旱地糜子适栽品种的筛选试验 [J], 王龙昌;贾志宽;马林
3.宁南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J], 杨琳;景继海;赵佰图
4.宁南山区旱地谷子适栽品种筛选 [J], 刘鹏;杨刚;赵世伟;程炳文
5.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
宁夏山区旱地冬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J], 邵千顺;梁继忠;杨琳;王克雄;王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南山区水地冬小麦生产试验汇总

宁南山区水地冬小麦生产试验汇总

宁南山区水地冬小麦生产试验汇总(2011-2012年度)一、试验目的根据宁农种管涵[2011]14号通知,为进一步鉴定区试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利用价值,为自治区小麦品种审定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设置本组试验。

二、试验概况(一)参试品种参试品种2个,Z0219-1、WF0201,中引6号(CK)。

(二)试点分布本组试验共5点:原州区清河镇、隆德县沙塘镇、彭阳县城阳乡、西吉县将台乡、泾源县兴盛乡。

(三)试验设计试验按照统一方案执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133.34㎡。

播量以35万/亩有效粒数计算。

(四)试验实施情况原州区:试验设在清河镇大堡村,海拔1720m,前茬马铃薯,土质浸湿性黑垆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机耕翻地一次,耕深20cm;亩基施农家肥2000㎏,磷酸二铵20㎏,尿素15㎏; 9月28日人工用三行播种机播种;返青期亩追施二铵10㎏,尿素7.5㎏;4月26日人工锄草1次,5月26日人工拔大草1次;生育期内虫害较轻,未喷药;7月中旬收获。

隆德县:试验设在沙塘良种场,海拔1920m,前茬胡麻,土质黑垆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旋耕整地亩秸秆还田300kg、尿素8kg,磷酸二铵10kg, 9月27日人工用三行播种机播种,亩施种肥尿素10kg,磷酸二铵20kg。

返青后于3月28日亩追尿素10 kg,磷酸二铵5kg;5月5日人工锄草1次,5月23日人工拔大草1次。

生育期内虫害发生较轻,未进行喷药;7月中旬全部收获。

彭阳县:试验设在彭阳乡任湾村,海拔1450m,前茬小麦,土质黑垆土;前茬作物收获后畜力耕翻地一次,整地质量良好;亩基施农家肥1500㎏,磷酸二铵15㎏,尿素10㎏;10月2日畜力三行播种机播种。

4月21日灌水1次,4月22日亩追施尿素10㎏;生育期内人工锄草多次;7月上旬收获。

西吉县:试验设在将台乡牟荣村,海拔1836m,前茬胡麻,土质浅黑垆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拖拉机耕翻地一次,整地质量良好,同时亩基施优质农家肥4000㎏,普磷50㎏,碳铵40㎏。

冬小麦北移试验及栽培管理

冬小麦北移试验及栽培管理

冬小麦北移试验及栽培管理
薛连珍;康玉福;贾淑贤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0(000)011
【摘要】@@ 张家口地区位于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1'~42°10',气候特点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
7.6℃,最低温-25℃.历史上曾多次试种冬小麦都不能正常越冬.近年来,随着强冬性小麦品种的培育成功以及大气温度变暖,我区经过三年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多点试种研究都取得了成功,越冬返青率96%,产量420kg/667m2,为冬小麦北界北移提供了技术保证,为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依据.现将试验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总页数】1页(P8)
【作者】薛连珍;康玉福;贾淑贤
【作者单位】河北省宣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075100;河北省宣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075100;河北省宣化县农业技术推广站,07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宁南山区冬小麦北移区适宜品种试验研究 [J], 海生广;常国琴;王永成;张青
2.冬小麦北移东扩播量试验研究 [J], 冯天梅;常国琴;马步朝;杨瑞霞;李荣生;陈德明
3.彭阳县冬小麦北移东扩播深试验研究 [J], 陈世平;冯天梅;李春燕;李德琴;陈德明;李荣生
4.冬小麦潜在北移区农业气候资源评价 [J], 张梦婷;张玉静;佟金鹤;李阔;潘婕;许吟隆
5.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潜在北移区r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J], 张梦婷;张玉静;佟金鹤;李阔;潘婕;许吟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南山区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宁南山区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宁南山区冬小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张磊;刘静;张学艺;韩颖娟;袁海燕【摘要】以中引6号冬小麦为观测对象,大田利用Unispec-SC型单通道便携式光谱仪观测不同灌水处理条件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并结合相应遥感指数,筛选对干旱响应敏感的指数.结果表明,宁南山区冬小麦灌浆期与乳熟期的冠层光谱特征存在差异;虽然不同干旱胁迫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曲线形式基本类似,但在大多数波段,反射率值的大小明显不同;在应用各种遥感指数监测宁南山区冬小麦干旱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优先在RVI和NDVI中选择,其次可以考虑选用EVI.【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0(028)002【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宁南山区;冬小麦;光谱特征;干旱【作者】张磊;刘静;张学艺;韩颖娟;袁海燕【作者单位】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3干旱是宁南山区农作物产量提高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冬小麦作为宁南山区的主要农作物,其抗旱保产增产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

众多研究者就此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1~4]。

冬小麦旱情监测及其影响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可为政府部门和农户开展农业抗旱自救提供重要依据。

传统的旱情监测方法主要是旱情测量站点测定土壤水分含量,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并且不能全面、大范围开展。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迅速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气象等各个领域[5~11]。

农业遥感方面,大范围快速准确地监测农作物受旱情况、评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特别是产量)的影响程度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农业遥感研究的重要课题,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南山区2007~2008年水地冬小麦区域试验
摘要2007~2008年在宁南山区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5w0812平均产量最高为5 363.3kg/hm2,较中引6号增产14.19%,丰产适应性较好,可继续试验观察;st99-111平均产量5
105.0kg/hm2,其抗性差;静冬9718平均产量4 975.0kg/hm2,抗性稍强;ld99-67产量最低,为4 303.3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减少8.38%。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试验;宁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63-02
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冬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当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 14.4 %,年种植面积达10.67万公顷,平均单产2.40t/hm2。

目前该区水田冬小麦生产水平尚不高,急需改造,笔者认为首要应该改变现有品种的生产性能。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其利用价值,筛选出适宜宁南山区水地种植的优良新品种,为品种审定、布局、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近年来培育和引进的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共设5个试点,分别为隆德沙塘、西吉将台、泾源香水镇、固原东郊、彭阳城阳,各试点选择具有当地代表性的地块,均设在
川水地上,海拔1 630m左右,基础地力均匀,土质黑垆土、浅黑垆土、黄沙土,前茬为蚕豆、胡麻、冬麦等,肥力中上。

各点试验前和收获后分别耕翻2次,并结合播前耕地基施农家肥45~90
t/hm2、二铵112.5~300.0kg/hm2、尿素112.5~225.0kg/hm2。

试验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6~9月的降水量326.5mm,占全年的69.3%,冬春干旱对小麦生产负面影响很大。

1.2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95w0812、st99-111、静冬9718、ld99-67、中引6号(ck)。

1.3试验方法
试验统一设计方案,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收获面积12m2,区距0.3m,排距0.4~0.5m,播量按有效粒数525万粒/hm2计算。

除固源东郊点采用机播外,其他各点均人工开沟条播,播种期9月20日至10月17日。

收获期6月25日至7月17日。

密度420~615万株/hm2。

小麦生长期中耕锄草2~3次,保证试验无杂草危害。

彭阳城阳点灌水1次,其他点灌水2次,并结合灌水追施尿素75~150kg/hm2,各试点均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整地、施肥、锄草、浇水、防虫等管理措施。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发育的影响
2008年度小麦生长期主要气候特点为:播后阴雨连绵长达18d,
隆德沙塘、西吉将台、彭阳城阳3试点因连续阴雨播种推迟至10
月16~17日(播期推迟近1个月),对幼苗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冬前土壤墒情充足,气温偏低,各试点冬前植株无分蘖。

冬季严寒且降雪较多,地表积雪覆盖时间长,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极为有利。

进入3月气温较高,返青期较常年提早1周。

4月11日降水约10mm。

4月21日雨加雪降水约10mm,此时正值小麦生理拔节时期,伴随降雪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10~12℃,22日凌晨最低气温-6℃,致使小麦叶尖受冻干枯。

各试点4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50多天无有效降水,加之昼夜有风天气多,加大了土壤失墒程度。

6月2日固原东郊试点田间观察,干土层厚达20cm以上,造成各参试品种植株底部1~3片叶变黄干枯,上部叶片叶鞘处于凋萎状态。

直到6月6日降小到中雨,才缓解了旱情,15日降中到大雨,降水31.6mm,彻底解除了旱情。

但此时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

因小麦拔节至灌浆前期几乎无降雨,使小麦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但各试点均未出现病害。

只有西吉将台点蚜虫发生较重,采用氧化乐果进行喷药防治。

4月至6月中旬近3个月无有效降水,虽为水地试验,但各试点水源有限(仅灌1~2水),加之长期无降水造成大气干旱,使小麦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植株变矮,不实小穗增多,籽粒欠饱,除隆德沙塘、西吉将台2点产量较高外,其余各点产量较低。

2.2结果分析
参试的5个品种平均产量变幅为4 303.3~5 363.3kg/hm2,其中
较对照中引6号(产量4 696.7kg/hm2)增产的品种有95w0812、st99-111、静冬9718,平均产量分别为5 363.3 kg/hm2、5 105.0kg/hm2、4 975.0kg/hm2,增产14.19%、8.69%、5.93%,ld99-67与对照相比减产,减产8.38%(见表1)。

对参试品种进行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lsd0.05=0.493 1,lsd0.01=0.654 0,结果表明:品种间、试点间、品种与试点互作效应均为极显著,表明品种间存在着真实差异,各试点间气候及栽培条件不同,参试品种在各试点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

st99-111、95w0812较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见表2、表3)。

2.3品种简评
(1)st99-111。

第2年参试,较ck 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5 105.0kg/hm2,增产8.69%,居参试品种第2位。

中熟型品种,生育期268d。

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生长势中,分蘖力中等。

平均株高67.46cm,长方穗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籽饱度中上,落粒性中,平均穗数643.05万穗/hm2,穗粒数27.99粒,千粒重40.60g。

抗寒、抗倒伏性强,抗旱、抗青干性较差,熟相好,下年终止试验。

(2)ld99-67。

第2年参试,较ck 5点次减产,平均4 303.3kg/hm2,减产8.38%,产量居参试品种之末。

晚熟型品种,生育期277d。

幼苗半匍匐,叶片绿色,生长势中,分蘖力中等。

平均株高78.4cm,纺锤穗型,顶芒,白壳,红粒,角质,籽饱度中,落粒性中。

平均
穗数640.65万穗/hm2,穗粒数26.5粒,千粒重37.23g。

抗寒、抗旱、抗青干性较差,返青迟,返青后生长发育缓慢,抗倒伏强,熟相较好,下年终止试验。

(3)静冬9718。

第2年参试,平均4 975.0kg/hm2,较ck 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增产5.93%,居参试品种第3位。

晚熟型品种,生育期271d。

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

平均株高84.34cm,长方穗型,无芒,白壳,红粒,角质,籽饱度中,落粒性中。

平均穗数640.5万穗/hm2,穗粒数30.75粒,千粒重37.27g。

抗寒、抗倒伏性强,抗旱、抗青干性较差,熟相较好,下年继续参试鉴定。

(4)95w0812。

第1年参试,较ck 5点次全部增产,平均5 363.3kg/hm2,增产14.19%,居参试品种第1位。

中熟型品种,生育期267d。

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生长势、分蘖力强。

平均株高74.12cm,纺锤穗型,长芒,白壳,红粒,角质,籽饱度中,易落粒。

平均穗数693.93万穗/hm2,穗粒数28.98粒,千粒重38.04g。

抗寒、抗倒伏性强,抗旱、抗青干性较强,熟相较好,该品种丰产性、适应性较好,下年继续参试。

(5)中引6号。

对照品种,平均4 696.7kg/hm2,产量位居第4。

中晚熟品种,生育期272d。

幼苗匍匐,叶片绿色,生长势中,分蘖力强。

平均株高87.8cm,纺锤穗型,顶芒,白壳,红粒,角质,籽饱度中上,不易落粒,平均穗数645.6万穗/hm2,穗粒数26.9粒,千粒重39.26g。

抗寒、抗倒伏性强,抗旱、抗青干性较差,熟相较
好,下年仍作为水地对照品种。

3参考文献
[1] 申芸萍.水地与旱地对互助县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98-200.
[2] 孙秋生,樊景豪.菏泽市2007~2008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214,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