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原则共59页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时抗生素的应用幻灯片

血液透析时抗生素的应用幻灯片

药物的分布〔表观〕容积〔Vd〕

指药物向体内组织分布的广泛程度。Vd 大的药物,组织分布程度大,被
血液透析去除的量小,反之Vd 少的药物可被移出的量较大。影响分布容积的因
素:水溶性与脂溶性程度,与组织或蛋白结合程度。Vd < 1L/kg 的药物容易
被透析去除,Vd > 2L/kg 那么极少被透析去除。
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只能移出较小分子、水溶性、不 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高流量透析、高通量透析 器透析可增加药物的移出。影响药物去除、与透 析相关的因素:透析器膜孔大小、膜面积、膜构 造、膜外表的电荷、膜超滤系数;血流速与透析 液流速、血液透析时间、连续透析或连续透析。
血液滤过〔Hem引入透析器中, 利用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 透,扩散与超滤作用,到达去除代谢 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 衡紊乱的目的。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一〕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
2、透析器类型 ①标准平板型透析器。透析面积 1.0m2,因体积大,易漏血,漏气。目前多改用固 定式〔积层式〕小平板器,面积1.1~1.8m2,体积 小。②中空纤维型透析器。体积小,超滤脱水和透析 效能高,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 3.肝素的应用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
HF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物质的去除略逊于HD,但对中 分子物质的去除,纠正水、电解质及酸中毒,治疗肾衰竭、肺 水肿、心包炎、脑水肿却优于HD。
腹膜透析
药物依靠浓度梯度差的弥散作用,经腹膜毛细 血管内移至腹腔内。药物去除率与腹膜透析液交换 量、超滤量、腹膜面积、腹膜血管病变等因素相 关。腹膜透析对药物的去除低于血液透析,主要 因腹膜透析液流速缓慢(7ml/min〕。带电荷的药物 分子较不带电荷的药物分子弥散速度慢,合并低血 压者、肠系膜血管病变、大网膜血管硬化、血流减 少,可使药物去除减少。高容量腹膜透析或高渗腹 膜透析液、提高腹膜透析液温度、腹膜炎时,都可 增加药物的去除。

血液净化、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原则PPT医学课件

血液净化、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原则PPT医学课件
20
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
HF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物质的清除 略逊于血液透析(HD),但对中分子物质的 清除,纠正水、电解质及酸中毒,治疗肾衰 竭、肺水肿、心包炎、脑水肿却优于血液透 析(HD)。
21
腹膜透析
药物依靠浓度梯度差的弥散作用,经腹膜毛 细血管内移至腹腔内。药物清除率与腹膜透析液 交换量、超滤量、腹膜面积、腹膜血管病变等因 素相关。腹膜透析对药物的清除低于血液透析, 主要因腹膜透析液流速缓慢(7ml/min)。带电 荷的药物分子较不带电荷的药物分子弥散速度慢, 合并低血压者、肠系膜血管病变、大网膜血管硬 化、血流减少,可是药物清除减少。高容量腹膜 透析或高渗腹膜透析液、提高腹膜透析液温度、 腹膜炎时,都可增加药物的清除。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血液引入透析器中, 利用半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 散与超滤作用,达到清除代谢物质及毒性 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14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一)方法 1、动静脉通道的制备 2、透析器类型 ①标准平板型透析器。透析面积
1.0m²,因体积大,易漏血、漏气。目前多改用固 定式(积层式)小平板器,面积1.1~1.8m²,体积 小。 ②中空纤维型透析器。体积小,超滤脱水和 透析效能高,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 3、肝素的应用 4、透析液组成:可根据病情选用给药时间
对于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透析前、 后给药,血药浓度影响不大;而分子质量 小、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只有在透析后 给药,才不易被透析清除。
12
透析方式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 血液透析 • 腹膜透析 • 血液灌流 • 连续性血液净化 • 血浆置换
13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1 透析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数患者无尿;②部分患者少尿;③部分患者有尿,但尿色浅、尿比重低,有形成分少;④肾小球滤过率(GFR)几乎为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几乎为零。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如按正常剂量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浓度越来越高,发生药物的毒副反应几率增加,可见到正常人见不到的毒副反应;⑤血液透析可清除部分小分子、未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

2 影响药物可透析性的因素2.1 药物的转运方式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药物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对流和吸附作用,将药物从血液中移出。

2.2 药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药物分子质量大小决定能否从透析膜清除。

小于992 IU 的药物分子可以通过弥散方式清除。

凡药物分子大小可通过半透膜膜孔,可通过对流作用将其移出,具有吸附功能的半透膜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药物移出。

活性碳或树脂也可吸附脂溶性、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2.3 药物与蛋白结合特性药物在体内大部分与蛋白质或组织结合,而游离于血液中的药物才可以被透析清除。

如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或与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被透析清除,但可以通过吸附、灌流方式清除。

当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时,药物游离增多,清除也增多。

当发生腹膜炎时,腹膜通透性增高,某些蛋白质可通过腹膜,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有可能一同被清除。

2.4 药物的分布容积(Vd)指药物向体内组织分布的广泛程度。

Vd 大的药物,组织分布程度大,被血液透析清除的量小,反之Vd 少的药物可被移出的量较大。

影响分布容积的因素:水溶性与脂溶性程度,与组织或蛋白结合程度。

Vd < 1L/kg 的药物容易被透析清除,Vd > 2L/kg 则极少被透析清除。

2.5 药物的给药时间对于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透析前、后给药,血药浓度影响不大;而分子质量小、蛋白结合率低的的药物,只有在透析后给药,才不易被透析清除。

3 透析方式对药物排泄的影响3.1 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只能移出较小分子、水溶性、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血液科 抗生素 使用原则

血液科 抗生素 使用原则

血液科抗生素使用原则血液科是一个专门研究血液疾病的科室,抗生素在血液科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血液科抗生素使用的原则进行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抗生素。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在血液科,抗生素的使用是为了控制和消除细菌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过度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治疗难度增加。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二、严格根据病原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在血液科应用抗生素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观察,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如果存在细菌感染,还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使用对病原菌无效的抗生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情况选择抗生素在血液科,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轻度感染,可选择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病情危重的患者,应优先选择静脉给药抗生素,以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还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害、药物过敏等情况,避免选择对患者不利的抗生素。

四、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生素时,剂量和疗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疗效,剂量过高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剂量。

同时,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菌的敏感性确定疗程,避免过长或过短的疗程。

五、监测抗生素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如出现病情加重或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能是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需要及时调整抗生素的选择。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合理选择联合用药和更换抗生素在一些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下,单一抗生素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透析抗生素

透析抗生素

影响药物透析清除的因素
药物的分布容积
组织分布程度越大,被血液透析清除的量越小。反之分布容积少的 药物可被清除的量较大。Vd<1L/kg 的药物容易被透析清除,Vd> 2L/kg 则极少被透析清除
影响药物透析清除的因素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水溶性、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高通量 透析和血液滤过可增加药物的清除 药物分子量的影响
血液灌流
可清除脂溶性、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血浆置换
可移出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连续性血液净化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较常规血液透析对血浆水分及未结合的溶质有更 强的清除作用
血液透析患者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基础知识和透析患者药物代谢特点 各类抗生素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透析患者各种常见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参数
Con.
Cmax/MIC
AUC/MIC MIC
T>MIC
T(h)
浓度依赖型的抗生素 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重要参数
透析患者药物代谢特点
1、残留肾小球滤过率几乎为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几乎 为零,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
2、如按正常剂量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浓度越来越高, 发生药物的毒副反应几率增加,可见到正常人少见的 毒副反应
=
T>MIC
给药间隔
浓度
MIC90
T>MIC
给药间隔
时间
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重要参数-时 Nhomakorabea依赖型的抗生素
血药浓度高于MIC时间最主要参数
给药间期并不需要都超过MIC T>MIC> 30-40% 起效 T>MIC> 40-50% 保证有效细菌清除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

在每次透析后给药,每日1次。
(4)氨基糖甙类 ①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达峰 值快0.5~1.0h,具有肾毒性及耳毒性 ② 用法:肾功能正常者可以每日用药1次, 肾功能不全患者,该药半衰期显著延长,应 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间隔。血液透析可 以清除该药,应在每次透析后给药。
(5)糖肽类 应根据Ccr、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及 间隔时间。 正常人剂量 :30mg/(kg〃d),或每6h 500mg,12h 1g。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延 长给药间隔时间。透析患者在透析后 用药0.5g,约间隔48~72h用药1 次即 可。
(6)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 素等。此类药物多数经肝脏、胆道、 肠道代谢及排泄,在肾功能不全、轻 中度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不需调整剂 量。
(7)喹诺酮类 口服吸收完全,约1h 达血药浓度峰值;广 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主要从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排泌,给药后24h从尿液中排出给药
四、不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及 应用方法
(1)青霉素类
①吸收快,0.5~1.5h达峰值,与血浆蛋白 结合率约20%~40%左右,组织分布广泛; 半衰期短,约1h。 ② 用法:肾功能不全,Ccr<40ml/min 时 , 应减少每次剂量,并延长给药间隔,由 6~8h延长至10~12h 1次。透析患者应12 ~24h给药1次,并在每次透析后给药。
(2)头孢菌素类
①分布容积大,蛋白结合率一代10%~20%,三代 70%~90%,半衰期约1.5~2.0h,80% 经肾脏排泄 ,余经胆汁排泄. ②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肝酶增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透析患者如按常规剂量用 药,很易发生严重毒副作用,常见有神经系统症 状,如精神异常、幻视、幻听、思维反常、答非 所问、躁动不安或嗜睡、昏迷等症状,最常见于 应用头孢他啶后,此外消化道症状亦较常见。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1 透析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数患者无尿;②部分患者少尿;③部分患者有尿,但尿色浅、尿比重低,有形成分少;④肾小球滤过率(GFR)几乎为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几乎为零。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显着延长,如按正常剂量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浓度越来越高,发生药物的毒副反应几率增加,可见到正常人见不到的毒副反应;⑤血液透析可清除部分小分子、未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

2 影响药物可透析性的因素药物的转运方式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药物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对流和吸附作用,将药物从血液中移出。

药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药物分子质量大小决定能否从透析膜清除。

小于992 IU 的药物分子可以通过弥散方式清除。

凡药物分子大小可通过半透膜膜孔,可通过对流作用将其移出,具有吸附功能的半透膜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药物移出。

活性碳或树脂也可吸附脂溶性、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药物与蛋白结合特性药物在体内大部分与蛋白质或组织结合,而游离于血液中的药物才可以被透析清除。

如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或与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被透析清除,但可以通过吸附、灌流方式清除。

当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时,药物游离增多,清除也增多。

当发生腹膜炎时,腹膜通透性增高,某些蛋白质可通过腹膜,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有可能一同被清除。

药物的分布容积(Vd)指药物向体内组织分布的广泛程度。

Vd 大的药物,组织分布程度大,被血液透析清除的量小,反之Vd 少的药物可被移出的量较大。

影响分布容积的因素:水溶性与脂溶性程度,与组织或蛋白结合程度。

Vd < 1L/kg 的药物容易被透析清除,Vd > 2L/kg 则极少被透析清除。

药物的给药时间对于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透析前、后给药,血药浓度影响不大;而分子质量小、蛋白结合率低的的药物,只有在透析后给药,才不易被透析清除。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之欧阳地创编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之欧阳地创编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1 透析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数患者无尿;②部分患者少尿;③部分患者有尿,但尿色浅、尿比重低,有形成分少;④肾小球滤过率(GFR)几乎为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几乎为零。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如按正常剂量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浓度越来越高,发生药物的毒副反应几率增加,可见到正常人见不到的毒副反应;⑤血液透析可清除部分小分子、未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

2 影响药物可透析性的因素2.1 药物的转运方式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药物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对流和吸附作用,将药物从血液中移出。

2.2 药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药物分子质量大小决定能否从透析膜清除。

小于992 IU 的药物分子可以通过弥散方式清除。

凡药物分子大小可通过半透膜膜孔,可通过对流作用将其移出,具有吸附功能的半透膜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药物移出。

活性碳或树脂也可吸附脂溶性、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2.3 药物与蛋白结合特性药物在体内大部分与蛋白质或组织结合,而游离于血液中的药物才可以被透析清除。

如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或与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被透析清除,但可以通过吸附、灌流方式清除。

当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时,药物游离增多,清除也增多。

当发生腹膜炎时,腹膜通透性增高,某些蛋白质可通过腹膜,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有可能一同被清除。

2.4 药物的分布容积(Vd)指药物向体内组织分布的广泛程度。

Vd 大的药物,组织分布程度大,被血液透析清除的量小,反之Vd 少的药物可被移出的量较大。

影响分布容积的因素:水溶性与脂溶性程度,与组织或蛋白结合程度。

Vd < 1L/kg 的药物容易被透析清除,Vd > 2L/kg 则极少被透析清除。

2.5 药物的给药时间对于与蛋白质结合率高的药物,透析前、后给药,血药浓度影响不大;而分子质量小、蛋白结合率低的的药物,只有在透析后给药,才不易被透析清除。

3 透析方式对药物排泄的影响3.1 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只能移出较小分子、水溶性、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吴华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净化》
【年(卷),期】2006(5)11
【摘要】@@ 1 透析患者的肾功能状态rn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数患者无尿;②部分患者少尿;③部分患者有尿,但尿色浅、尿比重低,有形成分少;④肾小球滤过率(GFR)几乎为零,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几乎为零.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显著延长,如按正常剂量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的浓度越来越高,发生药物的毒副反应几率增加,可见到正常人见不到的毒副反应;⑤血液透析可清除部分小分子、未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结合的药物.
【总页数】3页(P792-794)
【作者】吴华
【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北京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降钙素原指导下的抗生素应用与标准抗生素应用对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预后的比较 [J], 李俊;杨敏;沈轶;吴乾;张海
2.中医药对血液透析致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其治疗原则——附40例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分析 [J], 苏宝印
3.SMART原则在腹膜透析患者随访门诊体系中的应用 [J], 曹芳;李岚绯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白内障的机理探讨及中医防治原则 [J], 夏睦谊;高景环
5.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和方法 [J], 张延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