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
最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课程安排高中语文课本包括5 本必修和13 本选修。
高一上:必修1 必修2高一下:必修3 必修4高二上:必修5 选修高二下:选修高三:复习(选修是穿插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习其中两本)二、教材的特点和结构(一)题材教材以单元来对题材进行分类,必修课本每一册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题材来展开学习。
如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抒情散文,新闻和报告文学等;每个单元选取3到4篇相关文章进行该文体的学习。
选修课本是每本围绕一个主题来学习,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外国小说欣赏》等。
这些题材的内容会涉及到各个时代,各种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历史性的、戏剧性的、人文情怀的、现实性的等等。
(二)基础教学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基础部分与初中相比,词汇量增加了很多,对字形部分难度也相应的加大。
对每个文体的理解也要更高一个水平。
高中语文更多的是以教材为翘板,更多在课外阅读和训练中进行知识的延伸与积累。
(三)能力提升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在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有很大提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能在读懂课本内容的同时,理解古今中外大部分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有独自对文本内容进行赏析和鉴赏的能力,进而达到有高水平写作创新能力,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
(四)考试注重的考擦方向1、基础部分字、词、句的书写与辨析能力2、阅读鉴赏与理解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三、课本每个单元内容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新诗的基本常识、写作手法、感情特点)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散文分析能力,文言知识积累)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作方法,自己会写)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题材了解、文章特点分析)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的方法、步骤、特点)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古代诗歌的特点,文学常识积累)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游记的特点,古文知识积累)第四单元演讲辞(演讲稿的书写方法,格式)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阅读(中外小说对比,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分析)第二单元唐代诗歌(背诵、唐诗特点,诗歌鉴赏)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议论文的特点,基本知识,写作特点,会写议论文)第四单元科普文章(说明文的说明语言和方法,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作品阅读(戏曲常识积累,戏曲特点分析)第二单元宋词(背诵,了解宋词的代表人物,写作手法)第三单元杂文、随笔(随笔类作文的特点)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文学常识积累、人物传纪的写作方法,会写这类文章)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第三单元文艺评论、随笔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论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小说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演讲与辩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民俗文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形象具体可感,意蕴丰满多彩——《秋水(节选)》赏析
形象具体可感,意蕴丰满多彩——《秋水(节选)》赏析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的《秋水》虽是一篇说理文章,但由于庄子强调直觉体悟,在论道的时候很少做纯理论的阐述,而是把深奥的哲理化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写法上显然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哲理因用形象表达而更具体可感。
《秋水》篇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无限相对思想,也就是说,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
北海相对于黄河确实很大,但是“四海”仍处在“天地之间”,如同蚁穴处在大泽之中一样。
庄子认为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而人在天地间显然很渺小,因此人才要顺应自然。
《秋水》要表达无限相对思想,却并不单纯说理,而是运用生动的寓言故事的形式,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通过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次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先秦诸子中很多人喜欢引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但像《秋水》这样,整篇都是寓言故事,却很少见;而且这里的寓言不是纯粹引用,而是庄子自己虚构的。
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而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通过两人的对话,通过正反两种思想境界的对比,十分清晰地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
《秋水》(节选)虽只是《庄子·秋水》的开头,却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是用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说话,河伯面对河水的满溢时的自喜自傲,看到大海的浩瀚时的自卑自丑,一切都如在眼前,很少的笔墨就能写出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真是让人惊叹。
而哲理与形象的结合,避免了呆板、抽象说理的枯燥乏味,达到化抽象艰涩为具体可感的神奇效果。
二、哲理因用意境描绘而更含蓄丰满。
由于庄子“是战国时代最富浪漫诗情、生命体验和批判头脑的诗人哲学家”(《智者的叮咛》),因此他不仅善于虚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寄寓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而且常常通过景物描绘,创造意境,寓意理于“境”的诗歌表达方法来构建全篇,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其艺术境界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诙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秋水》(节选)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辨)牛马”的景象,接着又展现了“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的浩瀚景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学课文(学科指导意见)
• 雷雨(节选) • 一滴眼泪换一滴泪 • 辛德勒名单(节选)
必修五 必学课文
• 《物种起源》绪论 • 斑纹 • • • • 陈情表 项脊轩志 长亭送别 罗密欧与朱丽叶 • 渔父 • 报任安书 • 记念刘和珍君
• 逍遥游(节选) • 兰亭集序 • 滕王阁序并序
必修一 必学课文
• 沁园春·长沙 • 相信未来 • 想北平 • 我心归去
• 劝学(节选) • 师说源自• • • •江南的冬景 像山那样思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赤壁赋
必修二 必学课文
• 我与地坛(节选) • 最后的常春藤叶 • • • •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荷塘月色 林黛玉进贾府 祝福 边城(节选)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 • •
必修三 必学课文
• 咬文嚼字 • 拿来主义 • 美美与共 • 烛之武退秦师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鸿门宴
• 指南录后序 • 五人墓碑记 • 品质
必修四 必学课文
• • •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有一个梦想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 • • • • • • • 氓 离骚(节选)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并序 虞美人 雨霖铃 声声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察今》教学实录
《察今》教学实录授课班级:东北师大附中高一(1)班【教学目标】1.以扫除文字障碍为前提,疏通文句,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剖析课文的观点,以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剖析培养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已经对全文充分预习,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
【教学过程】师: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串讲了《察今》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就课后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继续探讨一下。
(板书文题、作者。
)师:有同学给我提出了很多实词以及一些句式的用法方面的问题,要求我把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
这堂课我们先集中解决四个实词、两个句式。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一、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某女学生起立,读课文。
)师:好,请坐。
你读得非常流畅,并且富有感情,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下面咱们就集中解决这几个实词。
大家看幻灯。
(开始放映有关“法”字的幻灯片。
)师:我们先看一看“法”字。
同学们已经作了预习,我让大家把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当中的“法”字举出来。
哪个同学来举一举你找到了哪些?生:“失期,法皆斩”是《陈涉世家》里的。
师:这个“法”是什么意思?生:在这里做状语,根据法律的意见。
师:还有没有了?请坐。
还有哪位同学找到了?生:“入则无法家拂事”,法度。
(还举出若干例句,略。
)师:请坐。
还有没有同学能举出来?(生又举出若干例句并解释。
)师:还有没有?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幻灯。
大家看一看这几个“法”都是什么用法,什么词性。
(师边放映幻灯片边解释词语,学生在座位上自由回答。
)师:入则无法家拂事——这个“法家”,就是指有法度的侍臣。
这个“法”,是指法度。
失期,法皆斩——刚才有同学说是名词用作状语。
这个“法”指的还是刑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这个“法”是法令、制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我们没有学过,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导一下。
严法重刑,犯不能禁也——它是一个名词,当法律讲。
我们刚才所举的这几个词的词义在这儿(幻灯片),或者是指法律、法令、刑罚、或者是制度。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详细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详细解析《谏太宗十思疏》(以下简称《十思疏》)是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徵的一篇奏议。
魏徵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
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合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
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
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
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魏徵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议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
他很注意进谏的方法和实效。
他的意见大都为唐太宗采纳,使唐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
唐初社会能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徵是有其功的。
魏徵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从小丧父,家境清寒,但非常好学,即使避难出家当了道士,也仍然潜心读书。
他十分关心政治,反对隋朝暴政,同情人民疾苦。
后来毅然加入了农民起义军。
投唐后,先事太子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才成为太宗的得力助手。
他的生活道路使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人民的力量,因此“民本”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非常重视历史教训,认为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经过精心治理,不到二十年而臻于富强,可谓善始,但隋炀帝却不能善终,“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骄奢纵欲,徭役无已,邪恶的人受宠,忠正之士丧身,结果“民不堪命,率土分崩”(《贞观政要》卷一)。
因此他提出把布德施惠、礼仁诚信作为治国大纲,主张轻徭薄赋,明法慎刑。
为了保证这些政治主张得以实施,他还强调广开言路,慎选人才。
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
《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是魏徵奏议中十分重要的一篇,也是魏徵给唐太宗开的一剂很及时的良药。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甚至被誉为“从谏如流”。
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记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高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语文水平。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简析,从内容、结构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
其中,古代文学包括了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则包括了现代诗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等。
此外,修辞学的知识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修辞手法、修辞格等。
最后,教材还会引入一些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材的结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单元内部的内容会按照时间顺序或者话题关联来进行编排。
在每个单元内部,又有文言文、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
此外,教材还会配备相关的说明、注释和练习题目等。
三、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高中语文教材不仅承载了高中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的文学理论、修辞学等知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文学与现实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独立的艺术存在,还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文学作品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增加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
3.多样性的文学体裁: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不同体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注重思辨与创新: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思辨与创新,通过引入一些富有深度和挑战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特点。
通过系统学习教材,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字词梳理1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在表面上;从内心里
2.名词作动词 ①君.人者 ②则思江海下.百川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诚能见可欲. ②将有作.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载舟覆.舟 ②鸣.琴垂拱
统治 居……之下
想要的东西 指兴建宫室等事情
使……倾覆 使……鸣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字词梳理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一、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 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3.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 把(它)当做
今义:认为
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6.固② ③根 生不 乎固 吾.而 前求 ,木 其之 闻长 道也固.先形乎容吾词,副牢词固,、本稳来固
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副词,究竟、到底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形容词,安定
7.安② ③生 安.于 能忧 屈患 豪, 杰而 之死 流于安.乐也
形容词,安逸,安乐 疑问代词,怎么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人君当神器之重. ②居域中之大. ③居安.思危. ④则思正身以黜恶. ⑤简能.而任之 ⑥择善.而从之 2.形容词作动词
①欲流之远.者 ②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重任、重权 重大的地位 安逸的环境;危难的情况 邪恶的人 有才能的人 好的意见
流得远 流得长远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必固.其根本 ②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牢固、稳固 使……安定
③宏.兹九德
使……弘扬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非攻(节选)》重难点探究
精选教育课件
4
等到“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又甚于前种行为, 大家更加反感,如果“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 戈剑”,则更甚于前面所有的行为,为大家所憎恶 和厌恨,层层设喻,到此就得出一种观点:上面的 行为都是不义的,为大家所不齿,大家都反对。
精选教育课件
5
可是,一个转折“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 誉之,谓之义”,这不是很可笑吗?从而加以类 推,有力地抨击了“攻国”行为的不义,表明作者 的观点: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义,反对这种不义战 争。观点的表明可谓水到渠成,这体现了墨子文章 严密的逻辑性和无懈可击的思辨性。
精选教育课件
6
深度探究
如何区分“非攻”和“非战”? 点拨:“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 “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 不反对而且竭力地支持。
精选教育课件
7
他认为当时的战争均属于掠夺性非正义战争,认为战
争不符合“义”,古之万国大多数在战争中消亡,战
争不是治病良方,所以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
精选教育课件
3
2.如何理解墨子文章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点拨:文章一开始作者并不表明自己的观点, 而是先写“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大 家知道后,就“非之”并且“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亏人自利也”,到了 “攘人犬豕鸡豚”的地步,大家更觉得严重,因为 他“亏人愈多”;
《非攻(节选)》重难点探究
精选教育课件
1
细节揣摩
1.《墨子》中《小取》篇说墨子的辩论术主要有 四种:“譬”“侔”“援”“推”。“譬”就是 比喻,“侔”就是类比,“援”即引用,“推” 即推理。本文是如何体现墨子的论辩之术的?
精选教育课件
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非攻(节选)》课文主题素材
3.精彩运用 墨子的“非攻”思想是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旗帜。墨子 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兵连祸接,墨子从“ 兼爱”出发,大力提倡“非攻”。所谓“非攻”,简单 的说就是反对侵略战争,但是墨子也并不是一概的反对 所有的战争,他支持自卫的正义战争。
墨子的“非攻”思想还蕴含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 则,墨子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爱护,国与国之间互利 互惠,不要损害别国的利益,这寄寓了墨子对于消除 战乱、实现和平、建立和谐世界的理想。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来说,墨子虽然没有认识到战争对社会发展所 起的促进作用,对战争的危害论证也还有不完善的地 方,但是他把攻战归结为最大的不义,并且从道德上 予以谴责,这体现了他对和谐世界的一种美好的愿 望。
《非攻(节选)》课文主题素材
1.素材开发 墨子所谴责的攻人之国,是杀害千万人的“大不义”, 不是发生在本国人民内部,而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攻 人之国,是最大的不义,应当受到更严厉的惩罚。《非 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不义的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的 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的罪魁祸首。
2.思维激活 《墨子》以“非攻”为基础的积极防御思想,核心就 是主张强不凌弱,富不压贫,维护和平,反对侵略。 这个理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军事文化传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华民族自古国家安全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 这则材料可作为“坚持正义”、“维护和平”、“构 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话题进行写作中。
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 分并要进行科学的弘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 应对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 索,希望能对构建和谐世界提供必要的借鉴。
中国领导人多次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场合阐述世界各 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互利合作和开放包容的世界,这与墨子非攻思想在 内涵上是一致的。发扬“兼爱”的精神,建立国与 国之间的平等关系,注重天下之利,共同推动全球 化的进程。
高中语文:1.2.4《祖国土》教案(4)(苏教版必修3)
《祖国土》教案【学习目标】(1) 认识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
(2)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3)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重点】(1) 联系写作背景提炼主题。
(2) 朗读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目标难点】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相关材料】1. 作者简介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
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
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
原姓高连柯。
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
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
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
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 922)等出版。
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
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
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
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
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
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
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2.语言知识⑴音形香囊(náng)苦楚(chǔ)砂砾(lì)蹂(róu)躏(lìn)齑(jī)粉⑵词语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砂砾:细小的石块。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word完整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实现对教材的宏观把握非常重要,纵观人教版语文教材,凡有体例,对内容加以分析,总结出文本规律和学法特点,从而便于施教。
人教版高中语文目录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单元)(单元提示: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真情)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再别康桥.............................................徐志摩8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第二单元(文言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学习提要钩玄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脉络,训练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6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186.*鸿门宴............................................司马迁22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透过人与事的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的评价,在叙事中表现情感。
圈点批注文章中最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278.小狗包弟..............................................巴金32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36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抓住有用信息;学习报告文学,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文章实虚词2、熟读课文二、预习内容1、注音浚()源塞()源载()舟壅()蔽谬()赏2、释义神器傲物明哲满溢盘游虑壅蔽简能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作者用比喻排比手法正反论证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难点:理解十思的意义及居安思危的现实意义。
二、学习过程,问题探究1、魏征心中治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2、君王如何做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3、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戒?4、君王为什么要此十思五戒?三、当堂背诵填空(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当堂巩固训练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jù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ō)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课后练习与提高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考点对接:理解虚词“而”的意义及用法
精选教育课件
8
参考译文: 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 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难做 成并容易招致失败的。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 见解并且时刻留意。
精选教育课件
9
小事不计较,大事坚持原则,圣人是这样做的;小处可以 弯曲,大处必须正直,君子是这样行事的。周公有杀害亲兄弟 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恶名,但是周公用 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 消了他的恶名,并且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现在因为人有 些小的过失而掩盖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有圣王和贤 相了。所以,眼睛稍有瑕疵,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 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
译
青,取之于蓝,而.青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3)
于蓝(《劝学》精选)教育课件 “但是”“却”
14
序号
例句
解释
君而.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
(4)
(《冯婉贞》)
为“如果”“假如”
连
吾尝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 表修饰关系,“望”
词
(5) 之博见也(《劝学》)
的方式
“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 不得极夫
理解虚词“而”的意义及用法
精选教育课件
1
理解虚词“而”的意义及用法
考点对接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是一个重要的文言
虚词,如“秦强而.赵弱”(连词,表并列)“秦以城求璧
而赵不许”(连词,表假设)“城入赵而璧留秦”(连词,
.
.
表承接)“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连词,表修饰)。在高
.
考中,文言虚词“而”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考点对接:名词作状语
精选教育课件
10
这显然不合原意。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 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2.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 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 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下面,就以古汉语 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功能类别作简要说明。
语。如“战于长勺” “盘庚迁于殷”。
精选教育课件
14
(6)表方位。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方位名词 “前”可以译为“向前”。
由此可见,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一般都可在名词 前加上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这是名词作 状语与主谓结构的根本不同之处。
精选教育课件
退1出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答案:D
精选教育课件
7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 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 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都被攻克。太祖 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内。 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 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 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
精选教育课件
9
技法汇总 如何判断名词作状语
判断名词作状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看谓语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语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 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 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 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论文:浅析庄子无为思想
浅析庄子无为思想庄子思想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
然而崇尚自然的同时,庄子又对君主专制表示赞同,对现存封建统治秩序表示肯定,并大量汲取儒法有为思想,以表现其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
一、肯定现实,理想人格的世俗性庄子文章对现实社会的肯定,既有专题论述,亦有散篇分论。
《人间世》、《天地》、《天道》和《天运》等篇即是反映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社会性的代表作。
其中有大量歌颂帝王统治的言论,并以积极进取和充满躁动的心态对现实社会寄以厚望。
他在《天道》中说:“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即从天道的秩序来论证人道秩序的合理性。
这种思想与儒家的伦理纲常基本吻合。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
此不易之道也。
”这是庄子文中最露骨地肯定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现存社会秩序不可变更的提法。
此外,在庄文中所谓的“真人”,一般是当作超自然性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但在《大宗师》里,却有另一种真人偏偏是体现儒法规范的社会原形。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
”显而易见,这时的真人已不再超凡脱俗。
庄子肯定现实社会的人伦礼法,并加以利用和发挥,使自己成为无可奈何而逐利于世俗社会的普通人。
庄子政治思想对现实世界充分肯定和广泛利用的一面,表明他并非全然站在社会的对立面来构造其理论学说。
他在埋怨社会的同时,也把自己从虚无的精神世界带回到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的现实社会中。
他通过自己的智慧为现实统治设计出一套积极有为的治国方案,并使之与儒法思想相融合,共同成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的有效工具。
二、承传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政治思想的社会性,离不开“无为”政治这一主体意识。
它在确定国家统治的前提下,“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虚无”即道的变体,是政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根源。
但“以因循为用”并不全是任自然之意,它还含有对社会客观存在和现实统治秩序的因循因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学习方法点拨:文言文断句与标点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方法点拨:文言文断句与标点的方法和技巧文言文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
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
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掌握了六书知识,就有了一个识字的工具;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
断句的基础在于辨识好文章的文体和领会全篇的文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文体特点和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依照技巧准确标点。
我们以标点《非攻(节选)》为例谈一谈常见的断句标点的方法。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此文以层进推理的方式揭露攻国的罪恶,那么,准确标点此文的前提通过找出人物,读出故事,做法如下:阅读全文,阅读时的要求是:①找出文章中的人名和其他指称人的名词。
②找出文章中的人称代词或其它指代性词语。
③通过人名和人称代词读出文章的“故事”,然后尝试断句。
④准确加注标点符号,并复核检查。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找出文章中列举了“一人”“攘人犬豕鸡豚者”“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攻国\'者”这些“不义”之人和“众”“上为政者”“天下之君子”等评价者。
这样,“人”找到了,故事读通了,标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其实,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在句中一般也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读出故事,确定停顿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叙事性较强的文段中,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和人称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一段文字: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游褒禅山记》节选的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以议论抒情为主,我们就以找“文章中的语气词和连词”为研习的突破点来解决此文的标点问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庄子散文特点
庄子散文特点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具有独特风格。
这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内篇的《逍遥游》,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
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
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
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
《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
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
”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再如《人间世》、《德允符》、《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四五个或六七个幻想出来的故事组成的。
他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些故事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
而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齐物论》王倪口中“至人”的形象,《养生主》庖丁的形象,《人间世》楚狂接舆的形象等等,《庄子》书中如此之类不可胜数。
这些文学形象,当然是庄子自己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绝对自由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四)教材分析嘉兴教育学院徐志平必修(三)、(四)承(一)、(二)来,关于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念及方法等,见本人前(一)、(二)教材分析,此继续分析(三)、(四)中的专题及课文。
这是个人一家之见,供教师备课和教学参考。
必修(三)也有四个专题:第一专题《祖国土》:此专题以讴歌祖国为主线,联系必修(一)第三专题的“爱家乡、爱亲人”,进一步升华到爱国爱民的境界。
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感情,确立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情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是古今中外普遍而又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美好感情,讴歌祖国和人民也是永恒的主题。
本专题选取了中外作家的3篇散文和4首诗歌。
3篇散文各有特色,《祖国山川颂》以描写抒情见长,诗情画意,优美动人;《长江三峡》叙事抒情,充满阳刚壮美;《肖邦故园》以议论抒情见长,深邃而给人启迪。
闻一多的《发现》以激情为特色,而艾青的《北方》则以深沉为特色。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和学习它们之间的不同写法,领略和体味不同风格特色的文学作品,并从中学会阅读、欣赏散文、现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文教学要点人文思想内容表达、语言特色《祖国山川颂》(抒情散文)黄药眠本文比较全面地描绘祖国的历史文化、优美景色,赞美讴歌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
结构:采用‚全景式‛的构思。
在开头总写后,从祖国的土地、劳动者的勤劳勇敢、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风景名胜等各方面具体描绘祖国,从中表达热烈、深沉的爱。
将抽象的感情化作具体的形象,选取典型的景、物来表现具体的‚祖国‛,承托感情。
表达和语言: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充满激情的语言,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的穿插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长江三峡》(叙事性散文)刘白羽具体描绘我国著名风景名胜长江三峡的雄奇壮丽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构思:以时间(一天)为序(经)、以空间(不同地点景色)为纬,抓住三峡景色不同特点:瞿塘峡之雄奇惊险(以日出衬托)、巫峡之神奇优美(以神话、神女峰衬托)、西陵峡之古老险要(以历史传说衬托),写出三峡的雄壮、险峻,讴歌祖国山河。
表达和语言:充满昂扬激情,以粗犷大笔描写雄奇之景,给人以宏大激越的阳刚之美。
配合古老优美的历史传说,给人以无限神奇之美。
可联系必修(一)中高建群《西地平线上》一文的构思和写法。
《肖邦故园》(议论性散文)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通过对肖邦故居的凭吊,写祖国、家乡对肖邦音乐创作的重要作用以及肖邦创作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启示:祖国和人民是所有人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构思:以肖邦故居为中心,引出对肖邦成长及音乐成就的介绍,将两者有机联系,说明中心。
首先写肖邦故居的历史沧桑变化,描绘故居,总说故园对肖邦音乐艺术创作的重大影响;再从故园四季优美风光和肖邦曲折生活经历两方面谈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巨大影响:对祖国故园的深挚感情基调及创作的丰富源泉。
最后写肖邦故园是留给后世的巨大精神财富。
表达和语言:本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叙述简练而隽永,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议论深邃意长,融抒情于议论之中。
《发现》(诗歌)闻一多了解诗人生平、思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面对旧中国落后黑暗的激愤之情,理解融热切之爱于激愤的特定感情。
构思:抓住回国后见到当时中国现实后的感受及体会,国外的日夜思念、眷恋及回国后见到黑暗现实后的失望、激愤构成了诗歌基调,激情喷发,直抒而出。
练习中引的《忆菊》同样是抒发爱国之情,通过‚菊花‛寄托,风格舒缓悠长,可对比体味。
语言特色: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主张诗歌‚三美‛:绘画美(辞藻)、音乐美(韵律及节奏)、建筑美(分节排列、句式整齐),朗读中体会其韵律节奏。
《北方》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体构思及特色:艾青三十年代代表作。
1、‚北方‛的象征意义:古老、苦难、坚强的中国。
诗分三部分,一是着重写其‚古老‛,二是着重写其‚苦(诗歌)艾青会诗人面对苦难中国现实的深沉挚爱和对光明前程的执着坚信。
难‛(日本的入侵),三是着重写其坚强(历史)。
2、意象的含义及特色:荒原、风沙、挣扎负重的驴子、惶乱的雁群等;3、深沉忧郁的基调,联系艾青三十年代其他诗篇,体会其‚悲哀的诗人‛的含义和特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舒婷了解诗作的背景及诗人(新时期代表诗人)。
体会诗人面对祖国落后现实的复杂感情:执着的爱与对光明前途的坚信。
构思及特色:1、两组对比的意象:苦难、落后、伤痕累累意象与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新生意象,构成对比,从中表达诗人感情。
2、比喻新颖、形象,含义深长。
3、‚我‛的典型意义:经历十年动乱后充满迷惘、痛苦、思索、追求、执着复杂情感的青年。
《祖国土》(诗歌)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联系我国作家秦牧的散文《土地》。
本诗抒发诗人对祖国以挚爱为主线的复杂感情。
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应该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如一。
构思及特色:1、本诗采用反衬与正写手法,来表达对祖国以挚爱为主线的复杂感情:‚祖国‛也许会使你受到不公正遭遇,但真正的爱国者是义无返顾、始终如一的爱他的祖国。
前面八句反衬,用否定句式说明祖国也许会不公正对待你,祖国也并非处处是鲜花,但真正的爱国应是无条件的,始终如一的。
后六句正面抒发爱国之情。
2、以形象、具体之物(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等)象征抽象的祖国,表达感情。
写作实践散文写作:散文的特点,写法指导。
重点应该结合历年高考散文写作,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及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
结合课文练习中的三个话题,练习构思或写作。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此专题承上一专题内容,选取了中外历史上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用心和血写成的诗文及他们的事迹介绍,反映出他们高尚的品质和人格精神。
也有描写平凡“小人物”的作品,我们身边的这些“芸芸众生”虽然很普通,但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正是他们,默默守护着社会的良知,辛勤创造着社会的财富,他们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
通过这些文章学习,既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远立志,更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的精神,学习一切普通人身上的优良品质。
本专题选取了3首诗(古代骚体诗1首,国外诗歌2首)、两篇古文、两篇写人的文章(1篇外国短篇小说、一篇记人散文)。
通过这些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学习,增强对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并学习范文,观察生活,善于从平凡生活、平凡人身上发掘题材,丰富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学习通过细小事件、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法。
两篇文言文,结合初中以来的学习,归纳、掌握其中的一些文言虚、实字及重要的文言句式。
课文教学要点人文思想内容表达、语言特色《离骚》(节选)(诗歌)屈原了解‚楚辞‛的基本知识及屈原其人。
了解《离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感悟和学习屈原精神(追求内美的个人修养、不倦的探索求真、热爱故土、百姓的精神)。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楚辞‛的代表作。
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的追求、理想及现实中遭到‚昏君‛‚小人‛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独立不迁、坚贞不屈的人格。
后半部分发挥想象,写自己上天入地求索的心理和过程,最后表示不愿离开祖国大地,宁愿为国殉志。
课文选取开头部分,写自己的出身、名字的含义、追求内美、重视个人修养以及感慨生命短促、急于报效国家的迫切愿望。
艺术:1、抒情舒缓、句式拉长(与《诗经》四言相比)、充满浪漫色彩的‚楚辞体‛。
2、比兴象征手法:开辟‚香草美人‛的传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诗歌)俄国普希金了解俄国诗人普希金及诗歌成就。
本诗讴歌俄国革命党人牺牲个人、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表达对民主自由必胜的信心。
构思:全诗四节,第一节总写,高度评价和赞扬‚十二月党人‛为争取自由民主而受到迫害流放的精神;二、三两节用‚希望‛、‚爱情‛、‚友谊‛鼓励处于黑暗中的革命党人;末节表示自由民主必胜、黑暗势力必将灭亡的信念。
语言表达:语言朴素,充满激情,直抒胸臆。
《啊,船长,我的船长了解林肯总统及美国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构思:以‚船长‛象征林肯总统;以‚船‛航行在‚可怕的航程‛上及到达目的象征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的伟大喲》(诗歌)美国惠特曼的历史。
了解惠特曼及《草叶集》。
征程;以林肯‚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象征林肯的丰功伟绩及被暗杀的悲愤,表示对他的崇敬和高度评价。
艺术:象征(构思)比喻(具体手法)的运用,重唱复沓加深情感表达。
《指南录后序》(序文)文天祥了解文天祥的事迹及他的诗文(联系初中学过的诗),理解、评价和学习文天祥的爱国情感和精神。
构思:本文系作者为被元军扣留后逃归南宋过程诗集《指南录》的后序,文章第一部分记录了自己临危之际出使元军谈判、被扣、逃归的过程,其中第四自然段用22个‚死‛字,18次‚几‛‚及于死‛写出使、逃归的艰难。
第二部分交代写作目的,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效国家的心志。
该文与诗集互相配合,表现作者的爱国精神。
语言特色:质朴无华而又惊心动魄,简练精要而又深挚动人,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前面叙述为主,后面议论为主。
文句富于变化,尤其是第四自然段。
《五人墓碑记》(叙事散文)张溥了解明末东林党、复社、苏州市民反对阉党暴动等历史背景。
分析评价该事件中义士‚激于义‛的精神。
构思:文章分为三部分:首先总介绍‚五人墓‛建造的目的和经过;主体部分介绍‚事件‛发生经过;第三部分议论评价‚五人‛义举的意义:‚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写作特色:叙述议论的有机结合;对比手法(‚五人‛之死与其他人之死、‚五人‛义举与‚缙绅‛失节、‚五人‛之死与‚高爵显位‛的下场对比)。
《品质》(小说)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了解高尔斯华绥及他的创作《福尔赛世家》。
认识和学习底层劳动者诚实敬业的道德品质。
学会关注下层普通人构思:小说以‚我‛为引线穿针的人物,通过我介绍鞋匠格拉斯。
开头写‚我‛印象中的格拉斯及他的鞋店,设臵疑问(‚悬念‛),引出故事。
主体部分写‚我‛从年幼开始的与格拉斯的几次交往,通过交往写格拉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生意清淡、店铺缩小等)视制靴为事业、诚实道德品质为生命,重点写他的制靴手艺高超、他哥哥死后、店铺缩小后的交往、最后请他做靴三件事。
最后通过别人介绍格拉斯病饿至死坚持制好靴的生活和感情。
的结局。
艺术:白描手法的运用,环境、人物刻画。
‚我‛的穿针引线作用(类似鲁迅《孔乙己》中的‚我‛)。
《老王》(记人散文)杨绛了解钱钟书和杨绛。
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
学会关心人、同情人。
构思:可联系人教版初中八上第二单元写普通人的文章(其中也选入本文)教学。
文章通过‚我‛与老王的几次交往,写出了‚我‛观察、感受到的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