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大师谈建筑空间组合论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ya)的“灰空间”与“共生哲学”的理论文献来源:《世界建筑》黑川纪章专刊6/1984《世界建筑》日本灰调子文化1/1982对于“灰空间”的定义,黑川纪章讲到:“灰色是由黑和白混合而成的,混合的结果既非黑亦非白,而变成一种新的特别的中间色”。
近代初期,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和茶屋的首次建造者千利休(1521——1591),用一种叫做“利休灰”的色彩来阐明他的茶道思想。
“利休灰”是由红、黄、蓝、绿、白等诸色混合成的一种色彩,这些颜色是由各种基本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种色谱范围极广的混合色,它可以是红灰、黄灰、绿灰等色。
如果把空间比作色彩,那末作为室内外结合区域的“缘侧”,就可以说是一种灰空间。
黑川纪章在谈到缘侧空间时指出:“作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乎于内与外的第三域,才是…缘侧‟的主要作用。
因有顶盖可以算是内部空间,但有开敞又是外部空间的一部分。
因此,…缘侧‟是典型的…灰空间‟,其特点是即不割裂内外,有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与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
这个区域提供室内与室外的中途点。
它是一个场所,结合了人们的一切愉悦活动,也是人们生活区域的延伸空间。
而对于中庭形势他解释道:“灰空间,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它必须是开敞的,再次自然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在创作实践中,黑川纪章常常将自然转化为内部,而又将是内延伸于外部。
这样一来内部与外部,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相互船头,维持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
共性的哲学也就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重新评价的哲学。
为了实现这种思想,黑川纪章在实际中采用了一定的手法: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与同等价值。
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
这意味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进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
3、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中介空间。
4、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或历史性构件,或者把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摘要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是20世纪现代主义之后一位重要的先锋建筑师,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几个作品为例,分析了其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阿尔多·凡·艾克,簇群,形式正文Team10的活动当成建筑领域结构主义的开端,在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世界之前,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建筑思考最有建设性的尝试,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1918-1999)便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受到先锋艺术以及结构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国际式”风格不满,关注建筑的社会性问题,主张从建筑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并设计出诸如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Amsterdam Orphanage,1955-1960)、母亲之家(Hubertus House,1973-1978)等名作。
一、圆形和轴心的游戏如果我们翻阅凡·艾克的作品集,会发现他的很多建筑平面都不是由规整的矩形房间组成的,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弧线在不同的作品中都频繁出现。
早期的作品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Nagele的配套公建中的圆形主要出现在场地布置和局部的手法处理上;而自从60年代的两个教堂和Sonsbeek的雕塑亭(图片01)开始,圆形就担当了建筑中重要的空间;到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圆形和弧形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交接关系也更加自由多变。
凡·艾克使用两种方式考虑圆形,一种是钟表/指南针一样有明确圆心的圆形,如果你想要划分他,就只能像切蛋糕那样,获得扇形的划分;另一种是茶碟一样的圆形,尽管圆弧有趋向圆心的本质,但是在划分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它而进行随意的划分。
对于凡·艾克来说,圆心是消隐的,但并不是忽略它的存在——孤儿院就曾经用一根柱子扎在一个圆形平台的圆心,来界定一种室外空间。
户外活动空间的典范_阿姆斯特丹及PIP原则_从个别案例到规划政策_LianeLe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1世纪初始的60多年里,得益于阿姆斯特丹当地政府优越的民主制度,市民可以方便、快捷地向政府传达民意,这也促使了阿姆斯特丹的公共事务开始由政府决策向公众参与决策转变。
阿姆斯特丹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与发展则是草根阶层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典范。
1929-1947年,阿姆斯特丹的户外活动空间在数量上一直稳定在29个。
1947年,阿姆斯特丹的新公共事务部主管康乃利斯・范伊斯特伦(Cornelius van Eesteren)上任,提出了城市户外活动空间的增建计划,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公共配套设施,例如公共电话亭、户外市场和公共厕所[1]。
从1947年起,阿姆斯特丹每年新建的户外活动场超过50处,逐渐覆盖了从旧城中心到城市西部新区:斯洛特迪克(Sloterdijk)、斯洛特米尔(Slotermeer)和古兹维尔德(Geuzeveld)的全部区域;截止1968年,阿姆斯特丹全城的户外活动空间总数超过1000处—一个令世界其他城市惊叹的数字(图1、2)。
1 战后重建阿姆斯特丹的户外活动空间建设具有4大特点:1)其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的规划决策过程。
在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档案中还保留有190多封市民来信,呼吁政府新建城市户外活动场,这些档案上还留存有许多政府工作人员的批注印迹。
这些档案是阿姆斯特丹市民参政议政的缩影,更反映了政府和市民同心协力为城市发展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1);2)新建的户外活动空间不仅没有破坏现有的城市肌理,反而修补了由城市更新所造成的城市肌理的断裂;3)这些户外活动空间呈多中心式网络分布,环绕各个城市居住区构成了微型的城市聚落;4)虽然项目一般起始于市民或社会团体自发性的提议,但这些提议在政府公共部门的主导下可以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应的规划政策,从而保证规划及建设项目能够切实反映公众意愿。
这种强调公众参与(participatory)、空间嵌入(interstitial)和多中心网络(polycentered)的发展原则简称为PIP 原则。
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
从古典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作者Julia Daudén | 译者Laurene Cen历史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线性的。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且主要关注西方世界。
然而,我们也知道,去理解一种现象如何引起另一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关于人类发展的广泛概述。
在建筑史上,理解随着时间流逝而出现的设计运动和建筑风格是很有趣的,更确切地说,是去了解它们的连续性或断绝对迄今为止所产生的建筑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这里呈现了历史上几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风格和运动,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独特风格。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建筑建于公元前7世纪到4世纪的古希腊。
它最著名的是用石头建造的大型宗教神殿,通过柱式、对称、几何和透视的原则来设计。
表达古典主义风格最显著的特征是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多立克(Doric)、爱奥尼(Ionic)和科斯林(Corinthian)。
帕特农神庙是古典建筑中最伟大的作品。
该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展示了引人注目的特点:建筑体积建造在基座之上,基座支撑着一系列的圆柱和柱头上的体量,接着再支撑一个山花。
罗马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在6世纪到9世纪之间发展起来的,改风格与它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欧洲各国处于战争状态、担心受到敌军入侵的时期,这些建筑受到古罗马共和国的启发,以厚重而坚固的墙壁和半圆形拱门的最小开窗方式为特色。
这种风格的主要范例是在该时期建造的教堂,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
它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建造的,是这种风格最伟大的作品。
哥特式建筑我们现在所知的哥特式建筑最初被命名为 Opus Francigenum,或“法国式作品”,因为它起源于法国中世纪晚期,在公元900年到1300年之间。
直到启蒙运动时期,“哥特式”(Gothic)这个名字才出现,指的是那个时期建造的垂直高耸而宏伟的建筑。
欧洲建筑历史
欧洲建筑大餐系列大餐的原材料全部进口,分别来自8个国家:法国:巴黎、波尔多、马赛、尼姆、尼斯、朗香、里尔西班牙:毕尔巴鄂、马德里、巴塞罗那葡萄牙:波尔图意大利:佛罗伦萨、比萨、锡耶那、罗马、那不勒斯、庞贝、威尼斯、维罗纳、维琴察奥地利:维也纳、布雷根茨德国:乌尔姆、斯图加特、海德堡、魏尔、法兰克福、德累斯顿、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奈梅亨、乌德勒支、希尔弗尔瑟姆、鹿特丹、海牙比利时:布鲁塞尔陈年佳酿(古典建筑)古罗马建筑庞贝(Pompeii)古城,公元前2世纪帝国广场(Foro Imperiali),罗马,27BC-14AD罗马广场(Foro Romano),罗马卡雷神庙(Maison Carre),尼姆,20BC大角斗场(Colosseo),罗马,72-82万神庙(Pantheon),罗马,120-124卡拉卡拉(Caracalla)浴场,罗马,212-214君士坦丁凯旋门(Arco di Constantino),罗马,315中世纪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圣马可(San Marco)教堂,威尼斯,11世纪比萨教堂建筑群,比萨,1063-1278佛罗伦萨主教堂,佛罗伦萨,1296市政广场/旧宫(Palazzo Vecchio)与旧桥,佛罗伦萨坎波(Campo)广场,锡耶纳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巴黎,1163乌尔姆主教堂,乌尔姆斯蒂凡教堂(Stephansdom),维也纳皇家宫廷小礼拜堂(La Sainte Chapelle),巴黎,1243-1248 总督府,威尼斯,1309-1424黄金府第(Palazzo Ca d’Oro),威尼斯,1427-1437文艺复兴安农齐阿(Annunziata)广场,佛罗伦萨圣马可广场,威尼斯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圣劳伦佐(San Lorenzo)教堂,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佛罗伦萨,1420育婴院,佛罗伦萨,1421巴齐(Pazzi)礼拜堂,佛罗伦萨,1440弥开罗卓(Michelozzo)美狄奇(Madici)府邸,佛罗伦萨,1430-1444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鲁彻莱(Rucellai)府邸,佛罗伦萨,1446-1457传奇圣母玛丽亚(Santa Maria Novella)教堂,佛罗伦萨,1458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坦比哀多(Tempietto),罗马,1502-1510梵蒂冈宫改建,梵蒂冈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卡比多(Capitol)市政广场,罗马,1540-1644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16世纪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圆厅别墅(Rotonda),维琴察,1552Il Redentore教堂,威尼斯,1577-1592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esco)教堂,威尼斯法国古典主义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凡尔赛宫(Versailles)及花园,凡尔赛,1670-1710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马德里,1619西班牙大台阶,罗马圣玛丽亚·莎留特(San Maria della Salute)教堂,威尼斯,1598-1682 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四喷泉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罗马,1638-1667伯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圣彼得大广场,梵蒂冈特拉维(Trevi)喷泉(许愿池),罗马,1731-1737 纳沃那(Navona)广场,罗马新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万神庙,巴黎,1764-1790雄师凯旋门(Arc de Triomphe),巴黎经典特色菜(现代主义及其前后)新建筑的探索(巴黎、荷兰、维也纳)埃菲尔(Gustave Eiffel)埃菲尔(Eiffel)铁塔,巴黎,1887贝尔拉格(H. P. Berlage)交易所,阿姆斯特丹,1884-1903凡德梅(Johan van der Mey)航运公司大楼,阿姆斯特丹,1912-1916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地铁车站,维也纳,1896-1897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1905约瑟夫·欧布里奇(Joseph Olbrich)分离派展览馆(Secession),维也纳,1898阿多尔弗·路斯(Adolf Loos)斯坦纳(Steiner)住宅,维也纳,1910路斯大楼,维也纳新艺术运动维克托·霍尔塔(Victor Horta)Charles Buls纪念碑,布鲁塞尔,1898-1899霍尔塔自宅及工作室,布鲁塞尔,1898-1901艺术宫,布鲁塞尔,1919-1928中央车站,布鲁塞尔,1912-1952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巴特罗(Batllo)公寓,巴塞罗那,1904-1906米拉(Mila)公寓,巴塞罗那,1906-1910圣家族教堂(Sagrada Familia),巴塞罗那,1882-1926 荷兰风格派都多克(W. M. Dudok)市政厅,希尔弗尔瑟姆,1924-1930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Schroeder住宅,乌德勒支,1924两所住宅,乌德勒支,1930-1931,1934现代主义维森霍夫(Weissenhof)住宅建筑展览会,斯图加特,1927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罗希和让奈赫(Roche et Jeanneret)住宅,巴黎,1924萨伏伊(Savoye)别墅,巴黎,1928巴黎大学区瑞士学生宿舍(Pavilion Suisse),巴黎,1930-1932马赛公寓(Unite d’Habitation),马赛,1946-1952朗香(Ronchamp)教堂,朗香,1955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德国馆,巴塞罗那,1929新国家美术馆,柏林,1962-1968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包豪斯档案馆,柏林,1971-1978晚期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古堡美术馆(Castelvecchio Museum),维罗纳,1956-1964 欧里瓦蒂(Olivetti)展销店,威尼斯,1957-1958Querini Stampalia图书馆,威尼斯,1961-1963建筑学院入口,威尼斯,1966-1972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孤儿院,阿姆斯特丹,1955-1960教堂,海牙,1964-1969母亲之家,阿姆斯特丹,1973-1978Tripolis办公楼,阿姆斯特丹,1990-1994塞特(Joseph Lluis Sert)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1976皮埃特·布洛姆(Piet Blom)立方体住宅,鹿特丹,1984贝聿铭(及合伙人)卢浮宫金字塔,巴黎,1983-1989弗雷德里希大街206号,柏林,1992-1996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应用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1981-1984展览与集会楼,乌尔姆,1986-1993市政厅及中央图书馆,海牙,1986-1995当代美术馆,巴塞罗那,1996让·努维尔(Jean Nouvel)阿拉伯研究中心,巴黎,1987卡捷(Cartier)中心,巴黎,1991-1994拉法耶(LaFayette)百货公司,柏林,1993-1996 Euralille中心,里尔冯·斯普瑞克森(Johan Otto von Spreckelsen)拉·德方斯新凯旋门,巴黎,1989黑川纪章太平洋大厦,巴黎,1989凡高美术馆新翼,阿姆斯特丹,1990-1997[包括里特维德(G. Rietveld)设计的旧馆]梅卡诺(Mecanoo)河滨餐厅,鹿特丹,1989-1990经济与管理学院,乌德勒支,1991-1993雅·柯伦(Jo Coenen)荷兰建筑学会,鹿特丹,1993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音乐城,巴黎,1995里昂信用社,里尔,1995KPF事务所韦斯滕大街1号(Westend St.1)DG银行总部大楼,法兰克福,1986-1993派屈克·伯若(Patrick Berger)巴士底(Bastille)输水道改造,巴黎,1988-1996后现代主义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新州立美术馆,斯图加特,1977-1983音乐学院,斯图加特,1980柏林科学中心,柏林,1984-1987汉斯·霍莱恩(Hans Hollein)当代艺术馆,法兰克福,1982-1990哈斯大楼,维也纳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健康、福利及运动部,海牙高技派/技术主义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蓬皮杜(Pompidou)艺术中心,巴黎,1971-1977,1995 (包括六楼Jakob+MacFarlane设计的新餐厅)法院,波尔多,1993-1998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国家科学与技术中心,阿姆斯特丹,1994-1997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柏林,1993-1999 (包括罗杰斯和矶崎新等其他建筑师的建筑)KPN总部大楼,鹿特丹,1997-2000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卡雷艺术中心,尼姆,1984-1993地铁系统,毕尔巴鄂,1988-1995商业银行总部大楼,法兰克福,1997德意志议会改建,柏林,1992-1999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奥林匹克发射塔,巴塞罗那,1988沃兰汀(Volantin)步行桥,毕尔巴鄂,1990-1997克朗宾森(Kronprinzen)步行桥,柏林,1992-1997默菲/杨(Murphy/Jahn)银行总部大楼,鹿特丹,1990-1995索尼中心,柏林,1996-2000艾尔索和施托姆(Alsop & Stormer)罗纳河口省政府大楼,马赛,1994GMP事务所“中庭”(弗雷德里希大街59-60号),柏林,1995-1997 Dresdner银行,1996-1997布拉登堡(Brandenburg)驻柏林办事处,柏林,1999-2001时款小炒(当代建筑思潮)解构主义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IBA住宅,柏林,1981-1985冈特·班尼希(Gunter Behnisch)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斯图加特,1986-1987通讯博物馆,法兰克福,1989银行管理大楼,斯图加特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拉维莱特(La Villette)公园,巴黎,1988勒·法斯奈(Le Fresnoy)国家当代艺术馆,里尔,1991-1998 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维特拉(Vitra)家具展览馆,魏尔,1990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1997DG银行,柏林,1997-2000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维特拉消防站,魏尔,1993IBA住宅,柏林,1993园艺展,魏尔,1996-1999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rskind)犹太博物馆,柏林,1989-1998蓝天组(Coop Himmelb(l)au)褒曼工作室,维也纳UFA电影中心,德累斯顿,1996-1998气罐改造工程,维也纳,2001(包括努维尔设计的一个罐)新理性主义/极少主义翁格斯(O. M. Ungers)德国建筑博物馆,法兰克福,1979弗雷德里希大街205号,柏林,1992-1996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弗雷德里希大街IBA住宅,柏林,1981-1988拉维莱特公寓,巴黎,1986-1992舒泽大街(Schutzenstrasse)住宅楼,1992-1998 安藤忠雄维特拉家具厂会议中心,魏尔,1993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茶室,波尔图,1958-1963海边游泳池(Piscina de Mares),波尔图,1961-1966 建筑学院,波尔图,1985-1993维特拉厂房,魏尔,1992-1994当代美术馆,波尔图,1996-1999马西米尼阿诺·福克萨斯(Massimiliano Fuksas)波尔多艺术学校,波尔多,1995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国家大图书馆,巴黎,1988-1996伊博斯和维塔特(Ibos & Vitart)里尔美术馆扩建,里尔,1990-1997彼德·卒姆托(Peter Zumthor)布雷根茨艺术馆(Kunsthaus),布雷根茨,1990-1997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Het Ooster总部/餐厅,阿姆斯特丹,2000设计新潮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荷兰舞剧院,海牙,1987艺术馆(Kunsthal),鹿特丹,1992里尔会展中心,里尔,1994Educatorium,乌德勒支,1997艾立克·凡·埃格拉特(Erik van Egeraat)自然博物馆加建,鹿特丹,1992-1995West 8事务所邵伯格广场(Schouwburgplein),鹿特丹,1990-1995 [包括凡·威尔森(Koen van Velsen)设计的Maga电影院] MVRDV事务所老人住宅,阿姆斯特丹,1997连体住宅(Double House),乌德勒支,1997VPRO,希尔弗尔瑟姆,1993-1997RVU,希尔弗尔瑟姆UN Studio (Van Berkel & Bos)伊拉斯莫斯(Erasmus)大桥,鹿特丹,1990-1996法科夫(Het Valkhof)博物馆,奈梅亨,1995-1998 Neutelings RiedijkMinnaert楼,乌德勒支,1994-1997Sauerbruch HuttonGSW总部大楼,柏林,1995-1998波勒斯+威尔森(Bolles+Wilson)码头建筑,鹿特丹,1991-1996新Luxor剧院,鹿特丹,1996-2001伯尔格尔+帕尔金农(Berger+Parkkinen)北欧五国大使馆,柏林,1999李昂、沃拉吉和韦尼克(H. Leon, K. Wohlhage & S. Wernik)勃拉蒙(Bremen)驻柏林办事处,柏林,1998-1999奥特纳和奥特纳(Ortner & Ortner)夸提亚(Quartier)美术馆,维也纳,2001。
阿尔瓦_阿尔托建筑作品浅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0820016203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浅析收稿日期:2008211207作者简介:孟聪龄(19612),男,硕士生导师,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胡 刚(19832),男,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山西太原 030006孟聪龄 胡 刚摘 要:概述了阿尔瓦・阿尔托赋予诗意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与诗意的缘份,通过对阿尔托几则经典建筑分析,从而进一步赏析阿尔托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上对这些作品所赋予的诗意表达。
关键词:建筑,设计,诗意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阿尔瓦・阿尔托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建筑大师之一,在设计理念上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几位大师:他不同意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和建筑工业化,坚定于自己地域化和人情化的设计理念;他不同于格罗皮乌斯的活动频繁、理论卓著,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最精致的作品;他舍弃了密斯所热衷的钢和玻璃等现代工业产物,却把视线定格在与人联系最为久远、最亲密的木材和石料;和赖特那样热衷于自己理想的超脱诗人气质也不同,他更多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思考建筑、感知空间,是人民真正的建筑师。
在阿尔托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以二战为界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他实现了自己的人情化和地域性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独树一帜。
1 诗意的缘分阿尔托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时正值20世纪2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
阿尔托在积极投身这场运动不久之后,在设计理念上就和极端现代主义者有了分歧,走上了自己人情化和地域性设计的理念。
这与伴随他一生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芬兰遍及疆土的北国森林,是阿尔托设计审美气质上的天然湾水库附近的宜居住宅建设区,主要包括宜居住宅区以及其西侧的生态林地保护带(色叶林观赏带)两个功能区,占地面积84.82hm 2。
生态休闲旅游区:指的是结合老熊湾水库形成突出色香味特色,强调游赏与休闲的一个区域,主要包括竹博园、滨水花卉游赏、山野休闲农庄和园艺景观林区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83.54hm 2。
大师作品分析卡雷住宅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3.天花板坡度与地形的契 合
R.索瑞亚诺 舒曼住宅
Raphael Soriano Shulman House
R.索瑞亚诺 [1904-1988]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生于若德斯[RHODES]的一个西班牙犹太人家庭 使用模数预制的钢或铝作为住宅框架结构的先驱
舒曼 Julius Shulman
平面分析
仆人用房
车库
北面入口设置两个停车位,仆人用房等辅助空间也设置 在北面。
平面分析
卧室 卧室
西面卧室处于斜线走廊的尽头,保证了私密性,落地玻璃 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平面分析
沿屋顶一圈的挑檐创造了从室外露天到室内围合的一种过 渡空间,同时丰富了立面的层次。
流线分析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主入口 工作用厅
办公
私密性过渡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工作用厅
暗房暗房 办公
私密性过渡
私密性增强
暗房
丰富立面
暗房
庭院分析
仆人使用
室外餐厅 女儿活动庭院
室外起 居室
女儿活动庭院
结构分析
屋顶主梁在生活区南北向排列, 在工作区东西向排列。
结构分析
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圆柱与工字钢梁相结合,木制 的次梁支撑着屋顶,内墙也是木制的,屋顶为石膏板。
阿尔瓦·阿尔托的流 动空间在空间上的 划分只是一个象征, 没有任何隔断,用 地面的不同标高或 在同一地坪用不同 的材料或用透空的 长条楼梯栏杆区分 各部分不同的性质。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2.自由曲线的使用
浅谈荷兰现代建筑创作
浅谈荷兰现代建筑创作摘要:本文旨在论述荷兰现代建筑创作的历程。
阿姆斯特丹学派、风格派、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演变发展,成今天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实现了先进的建筑思想与创作实践,代化与文化艺术特色的有机结合,塑造出高度创造性和富有诗意的艺术风格的交响诗。
关键词:建筑思潮,流派,建筑创作,文化。
从本世纪初现代建筑运动发祥伊始,荷兰建筑的整体水平一直高居欧洲前列。
阿姆斯特丹学派、风格派、结构主义以及80年代后走红的解构主义,以先锋派的姿态倡导建筑的时代精神,产生意义重大的国际影响。
在荷兰有大批优秀的建筑师涌现出来,他们的建筑创作表现出思想观念、风格和形式的重大创新,对其所在的历史时期的传统既成形式给予正面的批判,鲜明地引导着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荷兰的建筑创作思想有什么特色。
一.先锋派的探索20世纪初,唯心主义的庞大体系和欧洲古典艺术思想迅速陷入危机中。
现代运动的根本性挑战在于推翻神学统治,导向现实化和人化的理性精神。
罗素称启蒙的现代运动将理性羽化为神明。
现代主义探索阶段,荷兰先锋派以多元分化的新艺术观念作为出发点。
阿姆斯特丹学派代表表现主义,鹿特丹学派取向理性主义,介于其间的德尔夫特学派采取哥特式与罗马风语汇的折衷。
在很短时间内,荷兰建筑流派彼此重叠,产生引人注目的多重效果。
1.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50年的创作实践可以代表阿姆斯特丹学派探求简洁化的道路。
他以佛兰德斯的罗马式和哥特式作为初始结构分析的参照。
受塞帕尔和列·杜的影响,贝尔拉格用几何手法处理体积,物质性手法处理材质。
两种手法自由整合使显露的功能产生新颖的效果。
他在《建筑风格随想》和《建筑原理和演变》中阐明空间第一性原则,"大师的艺术手法是创造空间而不是勾划立面。
墙作为形式创造者具有重要性,空间是通过墙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的"。
2.空间思想成为现代建筑的硅镍。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896~1903年)是形式净化,结构清晰的经典作品。
阿尔多·凡·艾克的构型原则
的组织原则,并且希望这个组织原则涵盖更广阔 的学科领域和更丰富的城市环境特征;尤其是在 应对历史城市的时候,不应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粗 暴地模仿现代社会,而是顺应城市发展的历史脉 络,通过对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寻求出路。
2.1 整体观和系统观 构型原则的首要观点就是整体观,系统观。 “整体”所包含的范围可大可小,是一个相对的概 念,适用于小到单体建筑大到整个城市或者区域 的任何尺度概念。凡•艾克研究建筑的所有组成部 分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希望建筑的各个部 分组成一个具有可读性的复合整体。这个整体应 该具有如下两大基本特征: (1)具有一个明显且清晰的组织框架,这个 框架能够很好地激发各个组成部分的个体意义, 使它们在整体之中依然可以完整地存在; (2)部分和部分之间通过这个构型框架互相 连结,发生有机的联系,使整体产生共鸣。 这个构型原则不仅仅适应建筑自身,也要适 应建筑所在城市的动态发展,经过构型的场所应 该是怡情的、亲切的、感性的,并且足够丰富,能 够满足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2 相对性和相互性 凡•艾克所说的“相对性”(Relativity)与物理 学上所说的相对论(Relativity)无关。它只是基于 基本经验事实形成的,揭示的是事物之间在相互 参照条件下的辩证关系;而正是这种辩证关系使 事物形成了具有“相互性”(Reciprocity)联系的 网络。 这就像他所描绘的奥特洛圈那样,相对性和 相互性解释了建筑元素之间的共生互惠关系。就 建筑实践来说,凡•艾克对于文化的丰富性具有相 当的包容态度,无论世界性的还是地方性的,古 代的还是现代的,经典的还是通俗的文化特征, 在建筑设计时都应该经过筛选和对比,而不是简 单的罗列并置。他觉得他会找到适应每个时代和 地域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且他认识到,其实无 论 从任 何特定的文化 视角看 待问题都 会 存 在一 定程度上的偏颇,如果脱开当地和当时条件的限 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能在相对更完整的概 念上阐述现实,并且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这样 反而能够做出更可靠和丰富的建筑项目来。 2.3 中介理论和双生现象 凡•艾克在1959的《论坛》杂志中,集中讨论了 TEAM10建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
建筑结构主义大师凡艾克Aldo Van Eyck
Apocalypse of traveling
critical regionalism & humanism
Aldo Van Eyck
这样,不仅建筑单 体的形式略有差异, 各单体之间的间隔 也呈现出各异的、 美妙的弧线。这种 通过曲线形式同时 产生正空间(功能 空间)和负空间 (交通空间)的多 样性与交融感,增 加了空间的灵活性 与趣味性。
humanism
范艾克在北非聚落的旅行极大的影响了他后来的建 筑理论和设计风格。
主要表现在他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和对人文主义 的关注。
critical regionalism & humanism
Aldo Van Eyck
Apocalypse of traveling
地域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时建筑追求“地域性”的风格特征,强调地域 身份、边界以及群体的权利,并通过历史及考古研究获 得必须的地域性准则。
FIRST PART:
Apocalypse of traveling
critical regionalism &
humanism
critical regionalism & humanism
Aldo Van Eyck
Apocalypse of traveling
FIRST PART:
critical regionalism &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不再采取同全球化对立的姿态,而是 积极的主张消除本土和全球化之间的对立。他认为,每 个地域文化都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因此对某一地区来说, 接受来自其它各地的影响并借助外来力量可以更有效的 运用本地资源,继而形成开放的文化系统。
批判的地域主义持一种辩证和批判的态度。它对以全球 化和大同文化为主导的现代主义建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它也对地方和地域主义,尤其是那种矫情的、浪漫风的 和风景化的地域主义持批评态度。它强调场址、地点和 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它也保持了现代建筑 的进步和解放的思想。这是一种严肃的、具有生命力的、 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
阿尔多·凡·艾克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
阿尔多·凡·艾克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Studies on the Conception and theMethodology of Aldo van Eyck学科专业:建筑学研究生:朱振骅指导教师:王蔚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是活跃在20世纪40~90年代的荷兰著名建筑师,十次小组(Team10)的代表人物,荷兰结构主义建筑的创始人。
多元化的成长经历使他受到现代抽象艺术和结构主义思想与分析方法的共同影响,其作品也带有与众不同的人文主义气息。
弗兰普顿曾评价他因独特的人性思考成为十次小组中仅有的“对现代运动的异化抽象性从根本上进行声讨的建筑师”。
本文的内容按照凡·艾克的思想和实践发展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20世纪初期现代抽象艺术对其创作理念形成的影响及部分早期作品;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结构主义建筑观念影响下的理论内容及其代表作品;第三部分用几个具体的设计对其中创作思想和风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主义构形中介双生现象ABSTRACTAldo van Eyck,a famous Dutch architect active in1940's-1990's,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architect group Team10.He wa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Structuralism in Architecture.Being influen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odern abstract art and structuralist methods,his works were characterized in humanism. Frampton spoke highly of his unique thoughts and considered that"no other Team10 member seems to have been prepared to attack the alienating abstra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t its roots."The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Van Eyck'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oughts and practice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explains the impact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abstract art of the early20th century and some of his early works;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 of structuralism and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at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nalysis his creative thinking and designing style with a few specific works.KEY WORDS:Structuralism,Configuration,In-between,Twinphenomena目录绪论 (1)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课题研究背景 (1)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2文献综述 (5)1.2.1国内文献综述 (5)1.2.2国外文献综述 (5)阿尔多.凡.艾克概述 (7)2.1十次小组(Team10)概况 (7)2.2凡.艾克生平 (8)2.2.1早年求学 (8)2.2.2职业生涯 (9)游戏的人——独树一帜的人文主义建筑师 (11)3.1人的本性——游戏的传统 (11)3.1.1《游戏的人》 (12)3.1.2现代艺术对凡.艾克设计思想的影响 (13)3.2城市就像游戏场一样 (19)3.3凡.艾克的人文主义倾向 (23)3.3.1现代建筑应包含基本自然形式 (23)3.3.2现代建筑应注重多文化的情感包容 (23)3.3.3建筑设计的自发性原则 (24)3.4小结 (26)凡.艾克的结构主义思想与代表性实践分析 (27)4.1荷兰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 (27)4.1.1人文科学中的结构主义 (27)4.1.2建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 (29)4.2凡.艾克的构形原则 (31)4.2.1奥特洛圈:结构主义建筑观 (31)4.2.2构形原则的基本概念 (32)4.2.3“大量性”的问题和“数量美学” (35)4.2.4多价的空间——社会的实际需求 (37)4.2.5构形的识别策略 (38)4.3构形原则的设计实践 (40)4.3.1胡贝图斯单亲宿舍 (40)4.3.2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 (41)4.4小结 (46)凡.艾克的建筑作品形式特征 (47)5.1圆形和轴心的游戏 (47)5.2簇群建筑倾向 (51)5.3水平向与竖向的交织的多层次空间 (53)5.4文脉与形式 (56)5.5小结 (58)结语 (59)参考文献 (60)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致谢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1.1课题研究背景上世纪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大师作品分析
正方形的空间单元被有意识地强调。 正方形空间单元的分离,连接的必然结 果,小的空间单元向上部生长必然就形 成了塔的形状
平面的动态,结构井字梁
印度管理学院宿舍
通过建筑物的中心空间统一各个空 间单元,表现出了整体的中心。 不是实体的中心,而是空间的中心
通过建筑物的中心空间统一各个空 间单元,表现出了整体的中心。 不是实体的中心,而是空间的中心
(3)制作大师作品模型,比例不小于1:100 (以组为单位制作实体模型,材料不限)
参考书目:
1. 弗兰普顿.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2. 史密斯.建筑理论(下)—勒柯布西耶的遗产.王贵祥译.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弗兰普顿.建构文化研究.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工业出版社,2007
印度管理学院宿舍
多米尼克修道院设计方案
路易斯 康 按形式布置房间 柯布西埃 按功能布置房间
瑞士学生会馆
路易斯 康 按形式布置房间 柯布西埃 按功能布置房间
布瑞安 毛厄大学女生宿舍楼
埃森曼住宅2#
埃森曼住宅3#
马克斯•莱因哈特大楼
双层皮肤:消除建筑的沉重感,创造透明感 和进深感
法西斯大厦(朱塞佩· 特拉尼设计)
Monol 住宅 - 柱与墙结构 - 女性化、不受主观控制
立面元素和平面各个功能的尺寸 成比例布置 对角线互相平面和垂直 将立体主义的构成设计运用在立 面设计和平面构成上
柯布西埃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 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 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 分别为 86,113,183,226厘米。 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 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 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 和113厘米。 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 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 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 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 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 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
赏析艾瓦别墅
赏析艾瓦别墅建筑设计原理论文赏析艾瓦别墅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艾瓦别墅(Villa dall Ava)完成于1991年,坐落在巴黎郊区圣克劳德。
这是为一个三口之家设计的别墅,占地约650平方米,呈方形,周围用高起的绿色篱笆遮挡,像一个巨大的房间。
因整个用地倾斜,房屋和花园坐落在较陡的斜坡上,入口在与街道平齐的场地最低处。
居所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公寓,父母和女儿各居其中。
两个公寓中间的连接部分是混凝土结构,主要是起居室、餐厅、楼梯等。
混凝土部分的屋顶是建筑最沉重的部分,约30平方米的露天泳池就设计在屋顶上。
摘要:沙漠住宅,对人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挑战,而用于休闲度假的别墅这种追求生活品质的建筑类型来说,在沙漠中更是难上加难。
而理查德诺伊特拉采用了与同时代的建筑巨人莱特相似的理念设计出了一座令人陶醉的沙漠别墅。
而这别墅最特别的地方是由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功能并演生出的空间,空间形式和设计手法。
本文将重点赏析其功能布局,造型与设计技法。
关键词:建筑与环境,功能与空间,形式与空间,设计技巧方法,建筑与技术正文一.建筑师简介及其设计理念:1.建筑师简介:查德.诺伊特拉1892年出生于维也纳,1929年移居美国。
他是在美国最早从事德国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诺伊特拉最早结识阿道夫.鲁斯,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德国现代建筑早期的重要大师,建筑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门德尔松学习,因此很早就对现代建筑的内容和方法,现代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形式有相当的理解。
2.设计理念:建筑师应当运用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居住的本质:不仅仅局限于庇护,而应扩展到生活的品质,巧妙利用地形和背景,加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考虑日照、室外环境和室内的关系,尽量密切内外关系。
把大自然引进室内,是主要思想,也是住宅设计的核心,通过使房间或区域朝向的景观特征,使建筑室内外的联系更加密切,增加了人们的视野和增强了人们的视觉享受。
凡·艾克肖像作品中的绘画性研究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cerch086Vol.158邱锡鹏(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摘 要:扬·凡·艾克(Jan…Van…Eyck……1385—1441),尼德兰画家,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15世纪北欧后哥特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
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晚期作品有《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和《罗林大臣的圣母》等。
这些作品表现出他对空间、光线以及细节、质感如同镜子一般精确、高超的把握。
他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使作品闻名于世。
他把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着力描绘现实生活、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物具有宗教神性。
关键词:凡·艾克;肖像作品;绘画性扬·凡·艾克(Jan…Van…Eyck……1385—1441),尼德兰画家,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15世纪北欧后哥特式绘画的创始人,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
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
图1中的画面主要由黑、白、红与肤色四大块颜色构成,不取杂乱之物入画,保证了画面简洁的品位。
画家主观的设计避免了自然主义的照抄,画面单纯的逻辑性得以成立,每个要素不可或缺,不能被替代。
而我们画画通常会忽略人物动作设计,整体色彩构成,画面中出现的道具品位和趣味,形式美感,人物形象轮廓与服饰是否入画并自带审美高度等。
凡·艾克作品中的人物与服饰极具概括性,方圆结合的造型归纳方式类似中国宋代工笔画。
造型向最纯粹的几何形靠拢,光影与形体也具有团块归纳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画颜料的多层叠加形成哥特式木雕般的体量感,使油画散发出迷人的特质。
人物动作倾向于简洁的几何体形态,手的动作多呈现为并拢形体,有意识避开五指张开的分散造型,既便于塑造刻画,又具备某种整体美感,很好地解决了画什么的问题。
浅析扬,凡,埃克和他的油画艺术
浅析扬,凡,埃克和他的油画艺术作者:王笑一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7期TEXT / 王笑一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方面重视对现实的表现,人物的衣服、摆件和风景等微妙的细节都运用透视学和解剖学完美的诠释。
另一方面他又重视宗教的主题绘画,他的作品中大部分选择的都是宗教题材。
正是因为他艺术特色的双重特点,使他改变了尼德兰艺术的那种缺少空间感和明暗的绘画风格,摆脱中世纪那种拘谨的画法。
他在油画技法上进行大胆的探索研究,真实的描绘对象并赋予其个性。
扬·凡·埃克于1425 年创作了《教堂中的圣母》,这幅作品像我们完美地展示了一位无比慈祥的母亲形象。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圣母的脸上,不仅让圣母秀美的脸庞更加光彩出众,也把圣母的微笑衬托的亲切动人。
画家在绘制室内灯光时使用的手法独特,使这件作品成为尼德兰早期室内画的代表作。
扬·凡·埃克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作品中所有的细节都描绘的十分逼真,真实地再现了阿尔诺芬尼夫妇婚礼的场景。
作品着力于对空间、光影和质感的塑造,色彩饱和度高,对比强烈。
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入室内,丈夫身穿紫色皮绒大衣,带着黑色礼帽。
妻子身穿绿色的长裙带着白色的头巾,皮肤在绿色衣裙的衬托下更显白皙。
华丽的衣服代表人物富有,画家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资产者的形象。
丈夫的左手与妻子的右手搭在一起,位置正好处于画面中心象征着他们对婚姻的誓言。
丈夫的右手竖在胸前郑重宣誓,左手托住妻子的手,代表了对妻子的责任和承诺。
妻子的左手放在小腹上,表示对孕育新生命的期待。
画家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重视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刻画,把一对新婚夫妻对婚姻的期待和对彼此的承诺表现的恰到好处。
这幅作品不只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对室内的陈设也绘制的一丝不苟。
在画面的上方悬挂的吊灯里点燃着一只白色的蜡烛,一方面象征着纯洁,另一方面象征着永恒的生命,意为通向光明的天堂。
油画之父~荷兰画家扬·凡·艾克高清作品集赏析
油画之父~荷兰画家扬·凡·艾克高清作品集赏析A Man in a Turban,1433扬·凡·艾克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1385~1441年)。
凡·艾克比罗伯特·康平更加有名,对油画技术的发展的贡献更大,扬·凡·艾克被人们称为油画的发明者。
凡·艾克同他的兄长胡伯特·凡·艾克(H,VanEyck)共同完成了许多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为根特市教堂画的“根特祭坛画”。
根特祭坛画The Ghent Altarpiece,1432扬·凡·艾克结束了尼德兰艺术的那种平面、僵硬、缺少空间感和明暗的绘画风格,开始在明暗、透视和油画技巧上进行大胆探索改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他在肖像画、风俗画以及风景画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为尼德兰绘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by 油画世界Portrait of Giovanni Arnolfini,1435意大利佛罗伦萨诸大师都是与凡·艾克同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绘画手法同尼德兰画家有很大的区别。
意大利人竭力用科学的手段在绘画中再现自然。
他们画空间深度,必先画出透视线,画人体,必须精通人体解剖。
而凡·艾克等北方画家采用再现自然的方法与此有许多不同之处。
凡·艾克他们耐心地描绘对象的一个又一个细部,一直画到整个画面像镜子一样反映出自然对象为止,以此取得真实感。
我们可以根据画面有精美的织物,闪光的珠宝,仔细描画的一草一木和大量的风景场面,断定这类画出于尼德兰画家之手。
而那种有优美的人体,恰当的比例和正确的透视关系的绘画,则出自意大利画家之手。
可以说这也是两个地区各自的绘画特色。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 and Donor,1441为了更精细和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凡·艾克不得不对绘画技术进行改进。
杨·凡·艾克的主要作品与绘画风格
杨·凡·艾克的主要作品与绘画风格杨·凡·艾克(Jan van Eyck)和他的哥哥胡伯特·凡·艾克(Hubert van Eyck)被认为是尼德兰美术(Netherlands Art)的奠基人。
杨·凡·艾克是玛斯埃克(Masseik,或附近更大一点的城镇Masstricht)的居民。
和胡伯特·凡·艾克相比,有关杨·凡·艾克生平事迹的材料更为详细。
1422年,杨·凡·艾克进入了荷兰营廷充任一名侍从人员。
1425年之后,杨·凡·艾克被任命为勃艮蒂公爵菲力普(Philip the Good, Duke of Burgundy)的画师,在此期间,杨·凡·艾克受到了公爵的赏识。
1426-1436年,杨·凡·艾克几次被派往西班牙,磋商公爵和伊莎贝拉郡主(Infanta Isabella)的婚事。
杨·凡·艾克在里尔(Lille)和布鲁日工作时,受到了勃艮蒂宫廷和布鲁日意大利商人的赞助。
在5世纪时的南方画家,如以布鲁内莱斯基为代表的那一派佛罗伦萨艺术名家,已逐渐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手法来表现他们理想中的形象。
他们从透视形状的骨架人手,并且运用了他们的解剖知识和短缩法则。
而杨·凡·艾克的艺术道路却似乎与此不相一致。
杨·凡·艾克追求真实感的办法是在画面上一再耐心地增加细节,直到整个画面变得像是镜子般的反映可见世界为止。
在实现他的艺术理想的过程中,杨·凡·艾克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技法,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以蛋清调制颜料的坦培拉蛋彩画,杨·凡·艾克用油代替了蛋清,这样他作画就更为精确,也更从容了。
杨·凡·艾克甚至能用尖尖的画笔在画面上点出闪闪发亮的“高光”(high - light)取得了一种高度精确和如实的效果,这些技法令当时的人们惊讶不已。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7、1949年贝加(意大利)会议,讨论了城市规划的“设计网格”,会议出现 分歧。 8、1951年霍台斯多(英国)会议,讨论“城市中心”的设计和艺术问题,分歧 明显化了。 9、1953年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法国)会议,再次讨论住宅、邻里单位、城市和 交通问题,分歧扩大化。以A.史密森和P.史密森夫妇、A.范· 艾克为代表的一 批人向《雅典宪章》中的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提出挑 战,他们不满意老一代建筑师们停留在改良的功能主义上,认为城市面貌应 有较为复杂的图形,才能满足对城市可识别性的要求。 10、1956年杜布罗夫尼克(南斯拉夫)会议、讨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的理想 居住环境问题时,协会分裂为两派。为这次会议作准备工作的年轻建筑师们 提出社会心理要求的问题。 11、1959年奥特洛(荷兰)会议,老一代建筑师缺席,新的一派讨论与比较了 自己的作品,并批判了协会的程式化观点,同时宣告协会停止活动。由此, 一些国家掀起否定协会的浪潮。
组织成员:
发起人包括勒· 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阿尔瓦· 阿尔托 等。最初只有会员24人,后 来发展到100多人。
阿尔瓦· 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 (1898~1976)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 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 及艺术家。 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 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 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 物。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 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 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 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 大师。
设计理念
阿尔托本人倾服的是一种“自然再现”的理念。在出现“生态”这一 概念之前,阿尔托的设计理念,早已渗透生态建筑的基本精神。
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 编织在一起的世界。而用来编织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纷繁的情感之线与 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阿尔瓦• 阿尔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摘要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是20世纪现代主义之后一位重要的先锋建筑师,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几个作品为例,分析了其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阿尔多·凡·艾克,簇群,形式正文Team10的活动当成建筑领域结构主义的开端,在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世界之前,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建筑思考最有建设性的尝试,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1918-1999)便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受到先锋艺术以及结构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国际式”风格不满,关注建筑的社会性问题,主张从建筑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并设计出诸如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Amsterdam Orphanage,1955-1960)、母亲之家(Hubertus House,1973-1978)等名作。
一、圆形和轴心的游戏如果我们翻阅凡·艾克的作品集,会发现他的很多建筑平面都不是由规整的矩形房间组成的,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弧线在不同的作品中都频繁出现。
早期的作品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Nagele的配套公建中的圆形主要出现在场地布置和局部的手法处理上;而自从60年代的两个教堂和Sonsbeek的雕塑亭(图片01)开始,圆形就担当了建筑中重要的空间;到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圆形和弧形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交接关系也更加自由多变。
凡·艾克使用两种方式考虑圆形,一种是钟表/指南针一样有明确圆心的圆形,如果你想要划分他,就只能像切蛋糕那样,获得扇形的划分;另一种是茶碟一样的圆形,尽管圆弧有趋向圆心的本质,但是在划分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它而进行随意的划分。
对于凡·艾克来说,圆心是消隐的,但并不是忽略它的存在——孤儿院就曾经用一根柱子扎在一个圆形平台的圆心,来界定一种室外空间。
而由于圆形本身没有方向性,圆形与周边图形元素的关系则由轴线、开口或交错来表现。
“地平线和几何重心”(图02)的简图就解释了人在圆形场域中的视线特点:当人们围坐在一个凹地时,人们面朝中心,视线落在了圆形的中心上;当人们围坐在一个山顶时,人们背对中心,视线则落在了地平线上。
这两种情况同样是同轴的分布,却一个强调向心,一个强调离心。
向心性含有聚合、伴随的意义;而离心性则表示分散和孤独。
从这个简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山顶和凹地两种相对形态要素开始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突显出的人们被地平线所吸引,而隐藏在凹地里的人则被中心吸引。
圆内和圆外的要素具有同等且对立的价值。
凡·艾克对圆形的迷恋来源于他对新墨西哥的Pueblo Bonito村庄(图03)的兴趣,而这个村庄的平面图也出现在了奥特洛圈的图表中。
平面中的圆形不规则的围聚在一起,圆内和圆外的空间被平等的使用,并不存在主导/附属的关系。
赫曼·赫兹伯格在分析海牙的天主教堂的顶棚时,生动的分析了这种睿智的手法:“横梁的作用不是消极的解决结构需要,而是把圆桶切开,伴着光线从圆里面散落出来出来,背对背的半圆和面对面的半圆一样有价值……这种模糊性的结果,就是位于两个顶光之间的空间的品质和顶光一样重要,屋顶空间不再被动的由一个结构上必须的横梁和被它划分的空间主导,而是变成了统一、完整的整体。
”[ Vincent Ligtelijn .Aldo van Eyck:Works[M].Birkhäuser,1999,p26]比起上面教堂的沿圆形直径切开的方法,德里贝亨的新教教堂中的处理则更进了一步。
圆形不仅被切成半圆,而且是由过梁和通道切开圆形。
这里平行的切线担当了过梁,同时又在屋顶上做出与平面相对应的四个个性鲜明的天光结构。
凡·艾克把它们称作是“天堂之轮”。
(图04.05)这四个圆圈如此排布以后在圆外的空间又形成了两个视觉焦点,刚好也是穿越整栋建筑的两个路径上。
这两个路径又是一个圆所主导的公共空间和室外连接的出口。
从他所绘制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这里构图所使用的是多中心点的空间组织,轴线则由图形而不是中心点生成,中心点生成复合轴线。
凡·艾克说,图中的家具布置只是建议性质的,并没有刻意让他朝向哪个方向,而实际的空间对任何方向都可以产生暗示。
由此可以证明,他强调的是四个圆圈的相对关系而不是会聚关系。
复合的对角线跨过的地方就只有空间而没有其他要素,教堂神圣的天光刚好从消隐的焦点处穿过,形成虚实相生。
二、水平向与竖向的交织的多层次空间1、竖向布置在对于构形过程的表述中没有强调竖向布置,他的设计一般都是从平面开始入手的,但事实上他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也怀着相当关注态度,他认为同时代的设计师太少关注建筑高度,甚至有些功能主义者就只关注用极其不全面的功能来涵盖建筑内部空间。
当然对于一些低矮的建筑就不能仅仅从平面上解读了,况且很多作品都在立面和剖面上相当出彩。
比如孤儿院的屋顶就让人联想起古代原始聚落的群体形态。
前面提到的“天堂之轮”虽然在平面上没有明显的层次划分,但它利用开叉的尖顶引入天光,框架梁和屋顶结构中间的空间就担当起教堂所必须的崇高空间的作用;小礼拜堂只有4米高,而尖顶则可以将屋顶外的天空、树木等景色传达到室内。
(图05)凡·艾克用另一个精彩教堂作品向我们传达了灵活的空间高度控制带来的精妙的空间感受,这就是坐落在一个拥挤的方形场地上的海牙的天主教堂。
(图06)针对教堂的室内空间需求,凡·艾克刻意引入了两种特征,一个是哥特教堂的纪念性,另一个是阴暗的地窖一样稍有压抑感的空间,象征天主教的宗教体验。
前者用在两边的侧廊和圣坛前的前厅部分,它们的宽度只有3.4米,但是高度却达到11米高;后者却被凡·艾克放的很矮,净高只有2.5至3.5米。
室内地坪也在两个向度上均有跌落之势,用来消化两边地形的高差。
凡·艾克把地面标高沿长向切割成五块,两个入口和交通空间占据了第一块和第四块,它们的标高是相同的。
而中间圣坛也放置在和它们相同的标高层次上,这样它就可以比中间的第三块略微高一点点,彼此保持一个相互区别又舒适的高差。
(图07)通过把大的高差拆分成几个介于其间的小段,每一段就能派生出新的意义来。
这不禁让人想到凡·艾克关于中介的示意图(图08):对于三个连续的点来说,会产生一个虚拟的焦点吸引它们,使它们之间的关系维持某种聚合性;然而对于四个点来说,更多的表现为线性的序列。
可是当在这些点之间加入中介元素时,三个点的线性特征和四个点的聚合性也随之增加了。
虽然这个图示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精确,比如为什么是三和四、而不是二或五,抑或为什么是聚合和延伸的对比。
不过就像凡·艾克其他隐喻性大于简图本身的图示一样,两张图之间的区别才是他想要表达的重点。
2、横向布置由于海牙天主教堂周边可以缓冲的空间很小,所以凡·艾克没有采用渐进式的入口空间,而是把入口放在教堂的中部。
因此在教堂内部增加了一层内墙以形成一个新的空间层次,光线从内外两道墙的洞口中渗入,内外的氛围有了一个明显的转换,同时也缓解了过于生硬变换的入口空间。
室内顶部嵌入的桶状空间内安置灯具照明来突出神圣感,直接象征一种外在宇宙。
Pietila评价这个教堂:“把教众安置在他们自己的现实世界中,让他们感觉眼前的仪式是在过去发生的一样……教堂的内部空间还原了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宗教仪式彻底的虔信的需求,而当今的宗教只有把人限制住才能影响人。
所以建筑师采用了他特有的对策:把它设计成一个后天主教时代的教堂”。
凡·艾克本人也认可这个评价,把关于“相互性的先验的体验”放在对神灵的崇拜之前,也戏称自己设计教堂时是个“游客建筑师”。
凡·艾克认为当代的建筑如果作为一种意识活动来说,其语汇应该包含对古代建筑语汇和意义的理解。
多贡建筑里出现的这种刺入过梁的和过梁中间的槽口,也是凡·艾克建筑语汇的精华之一。
它们在建筑水平向划分中起到了中枢的作用。
附着在墙体上所有主要的元素,都在柱子的高度有一个收束。
同时在墙体和屋顶之间的空间增加了一个层次,同时起到连接和维护的作用并形成墙体向上的延伸。
三、小结凡·艾克一生都在用他的作品解释两个问题:一是二元对立,一是要素的差异性。
建筑师可以在分析图中用一个小孩坐在门槛的照片高度概括这两个问题,可是如果想在实际作品中用视觉语言传达相反元素之间的关系,操作起来还是很难的。
而形式一旦成为一种语言,人为的影响就必然使其所指发生改变,建筑师有时候就不得不通过文字来解释自己的作品。
幸好凡·艾克是个能言善辩的人,非常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做批注,即使他的作品在一般人看来具有非常强烈的形式特征(结构主义并不以形式规则的讨论作为理论出发点),他还是可以说服读者,自己一直在秉承着固定的非形式原则在做设计,让人觉得“他没有哪两个作品从风格上说是相像的,因此对于他的作品不能用普通文体论的方式来分析……凡·艾克的风格体现在其内而非其外。
”[ Vincent Ligtelijn .Aldo van Eyck:Works[M].Birkhäuser,1999,p15]然而彼得·史密森则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凡·艾克挑选了例如圆形、半圆形和矩形作为自己的标签,并且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筛选和运用自己所选择的形式语言上。
[ 同上,p20]事实上一位建筑师是否具有形式标签与他是不是以形式为出发点做设计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这个形式是如何生成的。
如果说蒙德里安的作品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之间、每个构成作品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因为差异性关系和相对关系而存在的内在结构的话,那么凡·艾克所有的显现的点和消隐的点、复合轴线和单一轴线、圆弧/半圆弧、圆弧内外、多中心簇群/格网、水平要素和垂直要素之间也可以形成这些差异性关系和相对关系。
而这种区别相生的关系就是“中介”的状态。
参考文献[1]Vincent Ligtelijn .Aldo van Eyck:Works[M].Birkhäuser,1999[2][荷]阿尔多·凡·艾克.“十次小组”启蒙书[A].见:[英]查尔斯·詹克斯.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3][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M].仲德昆译.刘先觉,薛皓东校订.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