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五)满分9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器一般比较微小,通常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B. 一般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 物质进出细胞速率与其体积大小呈负相关D.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代谢2.研究表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往往受细胞外信号特异性组合的影响,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外信号影响基因表达的情况,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受到A、B、C三种胞外信号的刺激后所表达的基因产物可能相同B. 只有细胞外信号D和E作用时,细胞不一定会进行分裂C. 细胞外信号F和G的种类具有多样性D. 细胞外信号H、I和J引起细胞的反应对多细胞生物往往不利3.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相对含量变化。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段染色体数目与cd段染色体数目有可能有相同的时期B. 若ab段发生了基因重组,则间期和ad段可构成一个周期C. 若ab段无同源染色体,则cd段细胞也可以是体细胞D.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bc段的形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4.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型菌。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4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五第一_十二单元含解析4

阶段测试卷五(第一-十二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B.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C.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储能物质D.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 B解析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是构成ATP和RNA的基本成分,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A项错误;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可以识别信号分子,抗体识别抗原,限制酶可以识别双链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项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结构物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储能物质,C项错误;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组成酶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

2.(2018江苏溧水测试)右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①和④上B.被称为脂质合成“车间”的结构是③C.在细胞分裂末期,⑤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⑥D.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只有②④⑦答案 D解析图中①~⑦依次是液泡、细胞核、内质网、叶绿体、高尔基体、细胞壁和线粒体。

在核糖体上也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B.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以过氧化氢为底物D.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答案 C解析 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错误;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而加热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所以一般不以过氧化氢为底物,C项正确;酶分子经高温处理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但仍然有肽键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会出现紫色,D项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模试卷(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模试卷(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模试卷(五)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丢失的结果B. 小球藻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C. 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细胞膜,但不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D. 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不利于核质间物质交换,但能实现信息交流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节日,在这天有悬挂葛蒲、艾草的习俗,因为葛蒲、艾草可以驱蚊除虫。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艾草可适当改变蚊子种群密度B. 葛蒲、艾草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C. 艾草与蚊子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息D. 艾草、蚊虫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3.根据如图示坐标曲线,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 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只在BC段进行C. 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D. 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多4.利福平是一种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菌的繁殖。

某研究团队探究了物质Q和利福平对某种细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利福平会抑制细菌细胞的转录过程B. 利福平和物质Q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C. 物质Q对细菌的繁殖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D. 物质Q会减弱利福平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作用5.下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与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进行①过程所需的色素B. ①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②过程中固定CO2和还原C3C. ①、③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D. ④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6.生物兴趣小组在四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如下表,保温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发现1、2、3组均出现了砖红色沉淀。

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五)(解析版)

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五)(解析版)

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五)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中B.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C.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都存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A正确;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内都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B正确;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而原核细胞只具有细胞膜,C错误;细胞生物均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持续供应,D正确。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经过的膜性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模糊时,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C.在适宜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D.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答案】D【解析】抗体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经过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经过线粒体,但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模糊时,不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因为高倍镜放大倍数增大,转换成高倍镜后,要观察的细胞很可能不在视野中,B错误;在适宜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C错误;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的作用相同,都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D正确。

3.20世纪中叶,为解决“遗传物质本质”之争,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转化实验和侵染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方法相同,但实验思路不同B.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预计一段时间后小鼠死亡C.用普通T2噬菌体分别侵染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侵染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答案】A【解析】格里菲思做的是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做的是体外转化实验,两者都是转化法,实验方法相同,但体外转化实验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两者的实验思路不同,A正确;S型细菌有毒性,将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细菌的DNA没有毒性,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B错误;用普通T2噬菌体分别侵染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两组实验的沉淀物中均有很高的放射性,无法达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目的,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使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D错误。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五)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试题(五)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

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 ①效应T细胞②靶细胞,A抗体B. ①传出神经元②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 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岛素D. ①甲状腺细胞②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C.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3.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A. 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B. 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C. 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仅靠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明DNA是遗传物质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2020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五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五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全国I卷高考生物模拟卷(五)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一定是作为载体或通道蛋白B.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能形成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分子C.人体内环境中的某些蛋白具有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功能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S”或“P”均可被用于标记蛋白质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液泡是真核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必需结构B.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C.核仁是细胞合成RNA及核糖体的必需结构D.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必需结构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分裂能力的强弱与细胞的寿命呈负相关B.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提高了物质运输效率C.白细胞比红细胞凋亡速率快,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D.人体正常细胞中不存在与癌变有关的基因4.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雄蝗虫(22+X),雌蝗虫(22+XX),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序列B.蝗虫的群体中,与体色、眼型相关的基因型最多有15种C.褐色复眼正常雌蝗虫和黑色复眼异常雄蝗虫杂交,后代可能有4种表现型D.黑色复眼异常雄蝗虫减数分裂时,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组成是aa和aaX b X b5.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救治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下列有关措施与其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利用呼吸机等设备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有氧呼吸各个阶段都需要氧气参与B.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增强需要消耗有机物和能量C.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康复者血浆中含有B细胞D.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脑皮层中有免疫调节中枢6.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地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

2020年全国新高考培优复习等级考阶段(五)滚动评估验生物收卷

2020年全国新高考培优复习等级考阶段(五)滚动评估验生物收卷

2020年全国新高考培优复习等级考阶段(五)滚动评估验生物收卷(解析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生物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C.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D.膜蛋白的产生可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B[由载体蛋白参与的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通道蛋白进行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

]2.(2019·哈尔滨三中高三模拟)长叶刺葵是一种棕榈科植物。

如图为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测得长叶刺葵24小时内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表示总光合作用强度,曲线b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B.10:00以后曲线b下降的原因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不敏感所致C.14:00以后a、b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D.大约18:0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B[分析坐标曲线可知,a曲线表示CO2的消耗量,此指标可以代表总光合作用强度,b 曲线表示的是CO2吸收量,即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A正确;10:00以后图中曲线b吸收CO2速率下降,但是CO2的消耗量增加,说明此时是由呼吸速率加快引起的,B错误;14:00以后a、b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反应减弱,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利用,C正确;到大约18:00时CO2吸收量为0,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以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者只有呼吸进行,故大约18:0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D正确。

] 3.科学家发现了DNA分子中有一种i-Motif结构(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该结构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区域和端粒中。

江西省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均匀分布于各细胞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C.脂质在哺乳动物卵细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脂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不能发生在噬菌体中B.微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逆转录酶与DNA—起进入细胞3.有关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的基因可通过转录、翻译决定多种性状B.转录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C.翻译时,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配对形成氢键需要酶的催化D.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的传递过程中有损失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过程中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晚于生理和生化的变化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不断向内折叠C.人体发育过程中和成熟组织中发生凋亡细胞的数量不多D.细胞凋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5.已知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

下表是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由实验一可知,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B.当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C.乙的基因型为aarr或AARRD.实验二中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0/136.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a中,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图b中,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中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7.“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

佛山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佛山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佛山市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五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正相关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带冷光源的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与实际数据相比,测得数值更小C.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浓度和目的都相同2.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

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

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

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钾离子通常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挥抗肿瘤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外高浓度钾离子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4.研究发现,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

科研人员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需抽取不同动物的血液,以测定其甲状腺激素的浓度B.需通过盐酸解离获得单个心肌细胞,以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恒温动物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低,分裂能力较强D.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肌细胞分裂能力呈正相关5.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下图结果的是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比值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D.15N的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6.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甲)和第三营养级(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大型真菌B.杂食性鸟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能量的一部分D.a+e表示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无关B.地中海伞藻与细圆齿伞藻帽形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从受精卵分化为人的各种体细胞,细胞内核酸种类不变D.神经系统能通过细胞凋亡实现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8.2017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获得了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卷及答案(五)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单元评估检测卷及答案(五)

单元评估检测(五)(必修2 第1、2章)(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济南模拟)某男孩的基因型为X A Y A,正常情况下,其A基因不可能来自( ) A.外祖父 B.外祖母C.祖父D.祖母【解析】选D。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男性X、Y染色体的来源,Y染色体来自父方,再往上推,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而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外祖父母,因此选D。

2.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 )A.Aa与DdB.BB与AaC.Aa与Cc与Dd【解析】选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锁在一起,不能自由组合。

Aa与Dd,BB与Cc,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

3.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行为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解析】选B。

男性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Y染色体来自祖父;由于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故其基因表达产物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行为;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或两条X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解析】选C。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异同。

2020届高考红对勾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测试(五)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考红对勾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测试(五) Word版含解析

阶段综合测试(五)〈必修3第1~3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有()A.载体蛋白和激素的合成B.抗体与抗原结合以至杀灭抗原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及生物体内相关生物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

抗体参与的是体液免疫,其作用对象是位于细胞外的抗原。

消化道不属于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答案:B2.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和皮肤排出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D.血液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而增多解析: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之中,其生活环境没有淋巴;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是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环境只有组织液,其外部为外环境,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组成。

答案:D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削减B.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解析:当摄入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通过下丘脑的水盐平衡中枢,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取水,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答案:A4.(2021·广东广州测试)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发生疾病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包括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任何一方面偏离正常范围时,均可能引起疾病,所以即使血液成分稳定,人仍可能发生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评估检测(五)(第八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只能分解为丙酮酸B.若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会影响内环境稳态C.只要内环境的成分稳定,人体就能够保持健康D.动物的体温与其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总是保持一致【解析】选B。

细胞呼吸只能发生在细胞内,内环境中葡萄糖不会分解为丙酮酸,A项错误。

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会导致血浆量增加,从而影响到人体的血压,B项正确。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稳定的情况下,人体才能保持健康,C项错误。

变温动物的体温可能与酶的最适温度不同,D项错误。

2.下列生理活动,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是( )A.人体缺水时,尿量减少B.失血时,更多组织液、淋巴进入血浆C.NaHCO3与乳酸反应生成H2CO3和乳酸钠D.糖尿病人饥饿时,紧急口服补充葡萄糖【解析】选D。

人体缺水时,需要减少水分的流失。

失血导致血量减少,血压异常,组织液、淋巴的及时补充,有助于维持人体血压正常。

乳酸酸性很强,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pH显著下降,NaHCO3与乳酸反应生成H2CO3,将强酸变成弱酸,利于pH的稳定。

糖尿病人饥饿时,并不是血糖不足,而是因为缺乏胰岛素血糖无法进入细胞,需要注射胰岛素,D项所述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加固训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选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A正确;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导致呆小症,C正确;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只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D错误。

3.美国科学家因研究CTLA-4这一免疫系统“分子刹车”的活性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若体内缺乏CTLA-4蛋白,机体由于缺乏阻止免疫应答的机制,导致过度活跃的T细胞入侵机体正常器官,引起( )A.自身免疫病B.免疫缺陷病C.过敏反应D.非特异性免疫【解析】选A。

过度活跃的T细胞入侵机体正常器官,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是用于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常用药。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ACTH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C.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D.治疗婴儿痉挛症时,ACTH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的方法【解析】选D。

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根据反馈调节,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使ACTH分泌减少,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C正确;ACTH为多肽,治疗时需采用注射的方法,口服会因为水解而失效,D错误。

5.(2019·长春模拟)如图为某神经系统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的存在,导致兴奋在此反射弧中双向传导B.当兴奋传到C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刺激A不一定能引起D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共有3个【解析】选C 。

F 的存在,只是导致该反射弧参与的调节中有反馈调节,不是说兴奋就可以在突触处双向传递,A 错误;当兴奋传到C 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 错误;由于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产生兴奋,所以刺激A 不一定能引起D 处兴奋,即膜外电位不一定会改变,C 正确;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共有4个,三个神经元分别是C 、D 、F ,一个效应器细胞E ,D 错误。

6.(2019·哈尔滨模拟)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 细胞,乙为胰岛A 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解析】选D 。

分析题图,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故A 正确。

血糖浓度升高,则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低时,促进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B 正确。

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分泌激素,故C 正确。

血糖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 错误。

7.(2019·贵阳模拟)为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组别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处理 摘除 甲状腺 不摘除 甲状腺不摘除甲状腺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不摘除甲 状腺+X 注:实验中甲状腺激素溶液由甲状腺激素和A 液配制而成。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相同时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甲组小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B.丙组小鼠下丘脑的相关分泌活动加强C.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D.推测乙、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大致相当【解析】选C。

甲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A项不合理;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B项不合理;丁组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与丙组对照,以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项合理;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丙组小鼠耗氧量较多,D项不合理。

8.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

研究表明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自然人群高。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肝患者聊天,会感染乙肝病毒B.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后,乙肝病毒就不会侵入人体C.抗乙肝病毒的抗体,有时需要进入细胞内才能消灭病原体D.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会发挥作用【解析】选D。

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体液传播,不存在空气传播,A项错误。

接种疫苗成功后,相应的病原体也会侵入人体,不过人体的二次免疫迅速强烈,可以及时消灭病原体,B项错误。

抗体是不能进入细胞发挥作用的,C项错误。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都会发挥作用,D项正确。

9.(2018·包头模拟)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还可诱发人体产生不正常的体液免疫。

依据上述信息,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人体呼吸道表面黏液对PM2.5的附着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的作用B.诱发机体产生不正常免疫的颗粒物是蛋白质或多糖分子C.PM2.5诱发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过程,需要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的参与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PM2.5不可能进入细胞内,只能进入内环境【解析】选A。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呼吸道表面黏液对PM2.5的附着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的作用;PM2.5主要是燃煤、地面扬尘等形成的,并不是蛋白质或多糖分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PM2.5可通过肺部进入血液,故其肯定能进入肺泡壁细胞及血管壁细胞。

10.如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2、3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B.细胞1、4、5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C.细胞2、4的高尔基体特别发达D.物质a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解析】选B。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5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A正确;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能分泌抗体,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物质a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11.科研人员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向甲、乙2组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乙2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丙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给甲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有利于缓解症状B.给乙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有利于缓解症状C.给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能大幅度增加尿量D.通过该实验能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解析】选C。

甲组小鼠因注射胰岛素,使其血糖含量降低,如果直接给该组小鼠注射葡萄糖,则有利于缓解小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A正确;同理,因为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如果给乙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同样会缓解该组小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B 正确;给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只使其血糖含量明显降低,而内环境中渗透压并不会明显降低,所以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尿量的现象,C错误;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D正确。

1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两点分别为电表①和电表②两电极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B.刺激c点,电表①偏转一次,电表②偏转两次C.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刺激a点,电表①不会发生偏转【解析】选B。

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A正确。

刺激c点,兴奋不能向左经突触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电表①不偏转;兴奋向右传导到电表②左侧电极,此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而此时右侧电极处是外正内负,电表中有一次电流通过,指针偏转一次;当兴奋传导到电表②右侧电极时,同理分析,指针又反向偏转一次,所以偏转两次,B错误。

兴奋由c传导到e时,经过突触结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刺激a点,兴奋同时传导到电表①两极位置,电极处膜电位同时变为外负内正,两极电位相同,电流表中没有电流通过,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正确。

13.(2018·榆林四模)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

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

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 )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解析】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