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打开转型升级新局面

合集下载

推动集体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新思路

推动集体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新思路

推动集体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新思路关键词:集体企业;转型与发展;核心竞争力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改革,将原来实行“厂办双管”的厂办大集体统一划归集体企业管理。

集体企业在没有任何市场准备和过渡的情况下脱离集团公司,独立走向市场,多年来依赖集团公司扶持和安置型企业所形成的冗员众多、负担沉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等问题突出显现出来,厂办大集体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大批企业停产,大量的职工下岗放假,职工队伍很不稳定。

一、当前制约我国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一)产量增加价格降低,行业利润整体偏低2013年上半年,全国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3.57亿吨,同比增长1.8%,但根据数据来看,自2013年4月下旬至7月6日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表明,全国钢材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达到14.43%。

而销售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3.06%,降到仅有0.13%。

钢铁行业利润大大下降。

(二)钢材需求疲软当前,我国对房地产加强了宏观调控,并且缩短了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汽车产业、造船产业等其他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需求增长幅度也开始放缓,所以一方面钢产量增幅较快,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市场对于钢铁需求增速放缓,导致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压力剧增。

(三)成本不断提高当前,一方面钢铁企业的主要原料铁矿石的价格一路走高,2012年底的每吨价格为136.3美元,进入2013年以来此价格最高升到152.9美元,钢铁生产的成本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钢铁企业成本融资成本较大,资金回笼困难。

这两方面造成当前钢铁企业成本大大增加。

二、针对当前问题,集体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方向为求得集体企业生存和发展,集体企业需要实施“企业转制、产品转型、市场转向,大力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加强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的生产经营方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取得新的发展。

形成较强的能够为集团公司生产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同时开拓了集团公司以外的社会市场和国际市场,生产经营涉及机械制造、机械加工、精细化工、工业工程、设备维护检修、生产服务作业等产业和行业,实现从单纯依赖集团公司向自我生存发展的转变。

城镇集体企业调研报告

城镇集体企业调研报告

城镇集体企业调研报告一、引言城镇集体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镇集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不同地区的城镇集体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三、城镇集体企业的现状1.规模与数量:调研结果显示,城镇集体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量众多,涉及各个行业领域,规模大小不一。

2.经营状况:大部分城镇集体企业在经营上表现良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利润增长。

但也有部分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稳定、产品竞争力不足等。

3.创新发展:部分城镇集体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一些企业还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就业和增收:城镇集体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一些企业还积极开展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四、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城镇集体企业正朝着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

通过拓宽产业链条、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技术创新:城镇集体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3.绿色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举措,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4.创业创新: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企业家。

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培训,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推动城镇集体企业的发展。

五、城镇集体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融资难题:由于城镇集体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状况较差等原因,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不断进行转型升级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实施路径以及转型升级成功案例,为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必要性分析1.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必须跟随市场趋势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否则将面临市场份额的丧失。

2.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技术升级的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竞争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激烈,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提高竞争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4. 政策导向:政府对企业转型升级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使得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转型升级。

三、影响因素1.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直接影响,如经济周期、利率水平、政策支持等。

2. 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和效果,如资金、人力资源、技术实力等。

3. 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态势决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程度。

四、实施路径1. 制定转型升级战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转型升级战略和目标,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2.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拓展市场渠道和品牌建设:扩大市场渠道,增加销售网络,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5. 增加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成功案例1.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过推进互联网+战略,实施转型升级,以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市场份额和增加营收。

2. 腾讯:腾讯通过大力投资和收购新兴科技企业,实现业务拓展和创新升级,打造了多元化的科技生态系统。

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新型城镇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参考决策,按照政协年度工作安排,自*月份开始,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部门及专家,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组织座谈、微信和网络征求意见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着眼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路子,增强城市向心力,释放县域新活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全市常住人口*人,城镇人口*人,城镇化率(一)市域城镇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原则,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科学布局市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不断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

规划提标。

*年*月,我市启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为规划编制单位。

截至目前,高铁南站以南片区城市设计已审议通过,仰韶大道沿线城市设计已编制完成并形成评审成果,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正在进行方案编制阶段,旧城改造(*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高铁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进行方案深化阶段。

建设提质。

按照《*省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我市人均城镇用地水平和城镇规模现状,按照*区人均*平方米,*市、*县、*市、*区、*县人均*平方米标准,确定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

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进城农民进行宅基地复垦来扩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障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建设用地指标需求。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调研报告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为了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前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

共访谈了10家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100名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了相关的财务数据和市场研究报告。

三、调研结果1. 成果与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和市场化经营等措施,很多国有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国有企业依然存在过度行政干预、财务状况不稳定和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困扰。

2. 难题与挑战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

首先,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国有企业难以剥离与政府相关的职务安排和资金援助。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方向不够明确,一些企业缺乏清晰的改革路径和目标。

此外,改革还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和人员流动问题。

四、改革建议1. 加强企业治理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同时,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2. 强化市场化经营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经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国有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同时,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3. 加强改革路径指导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有明确的路径和目标。

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的改革指导意见和政策,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和重点。

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4. 突出人才培养与流动国有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改革亟待深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层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探索,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目的1. 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曾经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低效益、过度调控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效、透明、可持续发展的国有企业体系,以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包括市场化、法治化和多元化,旨在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自主性。

二、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和挑战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然而,由于改革进程的复杂性和持续性,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2.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1)体制机制改革的不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整体推进,包括股权分置、员工持股、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改革。

(2)国有企业的内部问题:国有企业存在着产权不明晰、领导权过于集中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3)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需要加强创新、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措施和政策1. 增强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包括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深化市场竞争体制改革等,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自主性。

2.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建立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加强监管、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等,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效率。

3.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等外部资源,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1. 背景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了解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数据分析、访谈等。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和文献,并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员工以及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全面了解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状况。

3. 转型发展现状经过调研分析,我们总结了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如下:3.1 经营范围扩大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逐渐扩大了经营范围。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是开始涉足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逐渐实现多元化经营。

3.2 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设立独立董事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一些国有企业还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加强了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

3.3 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1 体制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此外,国有企业的招投标制度等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和创新能力。

4.2 缺乏创新能力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传统的行业格局,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使得一些企业对创新持保留态度。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3 员工素质不高一些国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由于一些企业长期以来的行业垄断地位,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相对较低。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报告将对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
1. 规模增长:过去几年,集体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和资产总额都有显著增长。

2. 产业升级:集体经济逐渐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 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 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二、未来发展方向
1. 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2. 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绿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三、政策建议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支持集体经济发展。

2. 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 加强金融支持:拓宽集体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4. 鼓励创新创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我国集体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推动集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调查和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调查和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调查和研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做好我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根据市委办《关于印发市委常委2018年重点调研计划的通知》精神,我深入有关市属企业,采取生产一线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深化改革的思路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共有48家,按隶属关系分:市属国有企业35家,县属国有企业13家;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6家、金融业1家、批发零售业10家、其他服务业21家。

2017年,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3亿元,从业人员6590人;实现营业收入58.37亿元、利税总额2.21亿元,分别占地方规模以上企业的52%、60.7%。

二、改革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3条”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工作,通过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国资监管和企业内部管理,全市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一)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

将国资监管职能划入财政局,由财政局统一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和处置等工作。

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金泥、金化、金铁等企业初步建立了国资监管、考核评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制度体系。

全面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和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1年至2017年,市属国有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939.72万元,支出主要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在省属国有企业层面,八冶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推行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在市属国有企业层面,积极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通过产权合并、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形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由单一投资主体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如金泥集团由单一的生产建材产品,向生产电石、乙炔等化工行业扩展延伸,合资建设的40万吨电石项目已经建成,16万吨干法乙炔项目正在建设;金化集团公司与雅布赖盐业公司、德金物流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丰盛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和金雅德化工公司,正在积极与贵州瓮福集团、大洋公司(私营企业)等企业协商合作和股权转让事宜;金铁集团正在与台海集团洽谈合作建设高端装备特种合金材料项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研讨材料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和重要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一些研讨材料,可以帮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并促进高质量发展。

1.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具有巨大作用。

- 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 国有企业改革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和改革创新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

2.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举措:- 加强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

- 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市场壁垒,引入更多竞争机制。

- 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国际经验借鉴:- 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经验,例如新加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瑞典的市场化改革等。

- 学习国际上成功的国有企业改革案例,例如中国的华为、茅台等。

4.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发展。

- 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是一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研讨材料,可以作为参考,帮助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

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

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企业化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企业化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转型为企业化运营的形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化改革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企业化改革的实施情况、经验和问题。

2. 实地访谈:选择一些企业化改革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其改革过程和成果。

三、调研结果1. 实施情况:调研显示,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进行企业化改革,通过设立独立法人、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逐步实现企业自主经营。

2. 经济效益:企业化改革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升作用。

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企业能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员工素质:企业化改革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提高,需要员工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这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培训和提升人才梯队建设。

4. 政策支持:调研发现,政府在企业化改革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减税优惠、贷款支持等,为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问题与建议1. 股权激励机制:企业化改革需要引入民营资本,但部分企业在股权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民营资本投入不足。

建议政府加大对股权激励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民营资本参与。

2. 人才培养:企业化改革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高,但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困难。

建议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投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3. 市场竞争:企业化改革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在竞争中暴露出短板。

建议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论企业化改革是国有企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通过实施企业化改革,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但企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忽视,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推动企业化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果。

2024年集体企业清查工作报告

2024年集体企业清查工作报告

2024年集体企业清查工作报告一、工作概述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24年按照集体企业清查要求,组织开展了全面的集体企业清查工作。

本次清查工作旨在加强对集体企业的监管和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1.全面了解集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运营情况,掌握企业规模、经营范围、资产情况等基本信息。

2.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经营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3.鼓励集体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企业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升级。

4.加强对集体企业的政策宣传,加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联系,促进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变革的协调发展。

三、工作内容1.调研准备阶段(1)明确清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2)组织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3)收集和整理企业的基础信息、会计报表等资料。

2.现场调查阶段(1)遴选一部分集体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2)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情况;(3)调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深入调查;(4)调查企业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对问题进行排查并提出整改建议。

3.问题整改阶段(1)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2)协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推进整改工作;(3)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依法处理。

4.结果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1)对调查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初步成果;(2)编写清查工作报告,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3)将报告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

四、工作成果1.全面了解集体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管理状况,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2.发现和解决了一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3.鼓励和支持了一批优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4.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乡镇企业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企业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企业改革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乡镇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使得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乡镇企业改革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改革措施,并评估改革效果,为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对文章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乡镇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乡镇企业改革的措施,并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整个结构将对乡镇企业的现状、改革措施和效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3 目的本调研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乡镇企业的现状,深入探讨乡镇企业的改革措施,并对乡镇企业改革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通过对乡镇企业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推动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乡镇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正文2.1 乡镇企业现状调研在进行乡镇企业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镇企业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和特点。

首先,乡镇企业规模小、产能低,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有限。

其次,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上,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

另外,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市场需求不足,经营困难。

此外,乡镇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水平、资金周转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针对乡镇企业现状的调研结果,我们将在接下来的部分详细阐述乡镇企业改革的措施,以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全面的提升。

2.2 乡镇企业改革措施:乡镇企业改革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乡镇企业改革发展总结报告

乡镇企业改革发展总结报告

乡镇企业改革发展总结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乡镇企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提升竞争力等手段,乡镇企业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本报告旨在对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二、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1.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乡镇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的突破。

多家企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企业,推动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创新驱动推动增长乡镇企业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了产品和技术的升级。

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 竞争力不断提升乡镇企业通过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一些企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实现了良性循环的发展。

4. 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1. 创新能力仍需提高虽然乡镇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乡镇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研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2. 企业规模仍偏小乡镇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导致乡镇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 人才培养和引进不足乡镇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缺乏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是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乡镇企业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进一步改进与发展的建议1. 加大创新投入乡镇企业应加大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

单位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单位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单位改革调研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单位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单位改革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位改革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其次,我们对不同单位的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在改革过程中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组织架构调整、人员安置等问题成为了改革的瓶颈。

然而,也有一些单位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们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了良好的改革效果。

随后,我们对单位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改革不仅仅是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和员工思维方式的重塑。

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面临了员工抵触情绪和适应困难的问题,而一些单位则通过引导和激励,成功地实现了员工的转变和团队的凝聚。

最后,我们对单位改革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

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单位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将得到更好的释放,从而推动单位整体的发展。

综上所述,单位改革是一个复杂而又必不可少的过程,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不断探索和实践。

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积极的行动,推动单位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调研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综合改革的调研,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现状、必要性以及改革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展望。

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其中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用于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方案三个小节,用于详细阐述国有企业的现状、必要性以及改革方案。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改革建议和展望三个小节,用于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改革建议,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综合改革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篇调研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以期了解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必要性,并提出可行的综合改革方案。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化水平。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发更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讨论,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2.正文2.1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直接投资或控股的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体制僵化: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存在着管理不灵活、决策滞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2. 经营效益不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效益不高、管理粗放、创新不足等问题,导致经营状况不佳。

3. 重复建设严重:在一些领域,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4. 体制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总结汇报

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总结汇报

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总结汇报企业改革转型发展总结汇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作为一家知名企业,我们不得不进行改革转型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对我们的改革转型发展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了规模效应。

在改革转型初期,我们对公司的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消除了重复建设和浪费。

我们通过合并重组、并购等手段,扩大了企业规模,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改善了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优化了企业管理体系。

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企业管理现状,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我们引进了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行了权责明晰、流程化管理,优化了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决策效果。

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实现了数据的及时共享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再次,我们注重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与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品牌建设的关注,通过大力开展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这些举措不仅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拓展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我们注重了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我们通过组织内外培训、技能提升和职业规划等方式,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革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强化品牌建设,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激励机制。

XXX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XXX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XXXX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调研报告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XXXX镇正面临着四大矛盾、三大转型的考验(即:“四大矛盾”,征地拆迁与赔偿纠纷的矛盾、失地农民与城市就业的矛盾、村集体经济收入与负担的矛盾、社会管理与群众需要的矛盾;“三大转型”,农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民向市民的转型、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的转型)。

如何破解四大矛盾,实现三个转型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市、区委的相关会议,为我们如何破题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依法治镇”的要求,从创新社会管理,抓好两个发展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2014年深化改革基本情况(一)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我们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1、完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

完善平安建设机制。

以“两严一降”工作为抓手,在全镇13个村(居)构建“一警两员三队”网络,织牢平安建设网底,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

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把信访维稳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一号工程来抓。

继续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健全和完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严格执行“三级联动”和“四级调处”机制,努力化解一批历史沉积案件,严控新增信访维稳案件。

率先在全区首家建立了纠纷调解以奖代补机制,实施纠纷调解以奖代补机制以来,全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8起,调解重大疑难和历史遗留纠纷共25起,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不及时引发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目标。

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得到了上级的认可,9月4日在《XXXX日报》上刊登,被《共产党员网》转载。

2、开展多形式文化生活,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XXXX镇结合实际,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的原则,组建文化文体队伍、开展崇善向善的评比活动,引导失地农民走出“精武馆”,走进“小广场”,营造民风淳朴、和谐向善、积极健康的氛围,构建和谐乡镇、幸福农村。

集体企业改制研究报告

集体企业改制研究报告

—————————————————————— 集 体 企 业 改 制 研 究 报 告 ——————————————————————
一、概述
(三)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 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集体所有,人人所有,又人人没有” 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 (1)集体企业产权制度非常复杂 ① 资产的原始来源复杂 a.银行贷款 b.扶持资金 c.联社或社区出资 d.职工出资 e.企业历年的集体积累 ② 产权归属关系错综复杂 集体企业与国有扶持单位之间、与贷款担保单位之间、与财政和国 资部门之间、与联社或村社之间、以及与职工个人之间的产权划分 和归属关系十分复杂
集体企业改制的动机
(3)所谓的“专业化经营”,是相对于多元经营而言,是企业为谋求 持续发展而专注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一种经营战略。其目的是集 聚某一行业资源优势,创建适合本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体系,建立企业 的核心竞争优势,最终实现该企业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的目标。俗话 说的好,拥有资源优势就拥有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实质是 资源的竞争。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企业存在“大而全, 小而全”的问题,企业办社会,辅助单位多,机构臃肿,人浮 于事, 重复低效投资等现象广泛存在,使得企业效率与效益低下,缺乏竞争 力。改制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管理体制模式的 一种手段。 另外,集体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落后,市场竞争力弱,不适应市场 经济的发展要求。
—————————————————————— 集 体 企 业 改 制 研 究 报 告 ——————————————————————
三、不同集体企业改制的动因及面临的问题
二、乡村集体企业改制面临的问题 (1)相当部分经营绩效较好的集体企业被改为集体控股的股份制,集 体资本比重依然较高。 (2)股份台作制存在制度缺陷。如小股东“搭便车”行为降低了制度 效率;“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样出现;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不可分 割的公共积累”;产权界定依然模糊等等。 三、厂办集体企业改制 (1)产权关系难以理清,从资产来源上看.厂办大集体企业的资产主 要来源于主办企业的投资.或者无偿使用主办企业的场地.设备等资 源.而且,厂办大集体企业的资产被侵占、挪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2)资产及债权债务的处理,改制过程中.由于对资产评估组织的资 质及监督等方面疏于管理.很容易出现企业经营人侵占改制企业无形 资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厂办大集体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性。 (3)职工的安置问题,关于厂办大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职工安置主 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工补偿、职工保障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其 中尤以第一个问题最为突出。 (4)缺乏改制资金。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报告国有企业改革是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改革。

## 市自 1998 年就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目前已处于攻坚阶段,如何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们深入有关县(市、区)和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座谈,并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完成了本篇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以此为指导,我市开始着手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公司制改造、优化重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三个阶段。

( 一 ) 公司制改造阶段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1998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 发〔 1998 〕 13 号),从指导思想、改革形式、配套政策、工作程序、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拉开了我市国有企业大规模改革的序幕,推进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潮。

据统计,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全市有 80% 的企业参与了这一轮企业改革,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客车三户企业先后上市,一大批中小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转换了企业机制,涌现了茌平金号、东阿水泥等先进改制企业。

( 二 ) 优化重组调整阶段2000 年,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先是对东胶、昌润、鲁化三个国有独资公司相继实施了授权经营,规范为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采取划转、重组等方式将部分国有资产充实三个营运机构,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监管运营体系。

随后,对规模稍小、辐射力较强的供水、物资、医药、旅游等四类资产,再度进行功能分析和布局定位,并按照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优化重组的原则,采取人、财、物大力度改革的措施,组建了水务集团、新开集团、医药集团和水城集团,使市直企业户数的 60% ,市直近 70% 的国有资产纳入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将分散的国有资产攥成了几个拳头,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吸纳力和控制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打开转型升级新局面城镇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城镇集体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生存现状堪忧,后续发展面临挑战,必须以深化改革破解困局,打开企业发展新局面。

一、城镇集体企业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城镇集体企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合作化运动,80年代初随着知青返城和扩大就业的需要迅速发展,历经承包责任制、扩大经营自主权、中小企业下放、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等多轮改革浪潮。

以北京为例,据工商登记信息,截至2015年4月30日,北京市共有各类集体所有制存续企业40185家,注册资本614.6亿元,登记从业人员总数51.3万人。

企业总体“老、小、散”。

一是成立时间普遍较长。

北京现有各类集体企业平均成立时间14年,2000年以前成立的有1.6万家。

特别是传统集体所有制企业,平均成立时间21年。

近年成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很多也是从传统集体所有制企业转型而来。

二是规模体量普遍较小。

总体上,北京的集体企业数量约占全市企业的4.3%,从业人员占3.1%,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不足1%。

个体上,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占全部集体企业比重仅为4.8%,集体企业平均就业人数11.4人,平均利润仅9.6万元。

三是企业分布较为零散。

从地域看,全市各区都有集体企业分布,各区数量普遍在数千家规模,城市功能拓展区相对集中。

从行业看,除公共管理之外的18个行业均有分布,批发零售、文体娱乐、住宿餐饮等领域相对较多。

经营普遍低端化。

集体企业相对集中在增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居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位置。

平均每亿元资产配置员工86人,创造亿元营业收入需要员工291人,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集体企业盈利能力总体较弱。

集体企业平均总资产1334万元,平均营业收入391万元;平均总资产利润率为0.7%,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3、国有企业的1/4;平均毛利率2.5%,仅为全市平均的1/7、国有企业的1/9。

发展明显无后劲。

一是数量缓慢增加。

集体企业数量五年增加了6000家,平均年增长6%,而同期全市企业总数增加34万家,平均年增长27%,集体企业数量增长远低于除国有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

二是规模不断减小。

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数量五年减少7万人,年平均增幅-4%;规模以上集体企业数量减少了900家,年平均增幅-9%。

同期全市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年平均增幅约8%,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年平均增幅-1%。

三是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集体企业总资产利润率五年下降1/3,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下降近1/5,平均利润微降5%;同期全市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增长1.53倍,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约1.2倍,平均利润增长约1.1倍。

二、城镇集体企业发展面临挑战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全国城镇集体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五个方面共性问题。

第一,政策法规依据不充分。

《宪法》明确了城镇集体经济的法律地位,《物权法》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基本要素和保护原则,但规定都是原则性的。

政策法规层面,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出台的文件多数都已失效;90年代出台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规范文件长期没有实质修订,内容严重脱离现实;新世纪以来除“厂办大集体”纳入国企改革统筹推进之外,国家没有颁发过系统指导和规范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文件。

北京市能够查询到的最新文件是2001年原市经委印发的《加快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指导意见》。

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存在被忽视的倾向。

由于可以指导实际工作的政策依据很少,城镇集体企业长期处于“生也难,死也难,动也难”的尴尬境地,新设企业少,现有企业改制动作慢,企业经营必需的融资和投资业务面临阻碍,甚至企业破产注销都操作困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的形势下,缺乏法治引领的城镇集体企业普遍被遗落在各种规则之外,城镇集体企业与现代市场经济渐行渐远。

第二,政府和行业管理不到位。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履职不够。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曾明确生产办为城镇集体经济主管部门,但机构撤销后未明确承接部门。

地方经济信息工作委员会有“指导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的职能,但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职能并未真正落地。

财政局牵头集体企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工作,但阶段性工作完成后,清产核资办已撤销。

80年代中小集体企业下放后曾由区县财政局管理,但多数已脱离接触。

市国资委牵头厂办大集体改革,对市属集体企业只管党建和干部。

工商、民政、人力社保、发展改革等部门都涉及城镇集体企业管理,但缺乏协调统筹。

政府部门对城镇集体企业管理呈现碎片化状态。

二是城镇集体企业底数不清。

工商、统计和财政、国资等多个部门的数据难以相互印证。

企业登记和综合统计信息相对较为全面,但不能区分城镇集体和乡村集体,也不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控股的公司制企业。

三是行业管理体系逐渐凋敝。

从北京市情况看,城镇集体企业原有四大系统中,市区两级劳动服务公司已转为从事就业促进工作的事业单位,不再联系各厂办大集体;手工业合作社联社在职社员仅余200余人,已不存在按行业管理的下属集体企业;生产服务合作联社成为技术交流合作中心下属事业单位,区联社已经消失;仅供销合作社保留了市、区、基层社三级系统,但基层组织大量萎缩,行业管理能力严重削弱。

第三,产权关系不明晰。

当前城镇集体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产权体系不完善。

对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城镇集体企业的财产由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不能解决产权主体缺位、权能虚化、运行不畅的问题,形成了城镇集体企业融入市场的阻滞。

一是产权主体不明确。

关于“集体”的定义模糊,“劳动群众”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范围大,不仅包括出资人,还包括对于集体积累有贡献的原职工群众;不稳定,企业职工进退引起“集体”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集体企业既不能将产权主体明确到具体的个人,又没有类似国资委的法定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

二是产权权能不落实。

各集体企业的资产处置受到极大制约,资产运作只能维持现状。

职工群众没有合法稳定的共享集体资产积累增值的方式,资产收益权缺失。

三是产权运行机制不健全。

广大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的机会少,民主管理的水平基本取决于企业负责人个人,企业事务缺乏内外部约束监督。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意愿也很低,直接影响了集体企业产权关系的落实。

第四,人员队伍不稳定。

调研中了解到,没有与企业共度时艰的员工团队是摆在城镇集体企业面前的又一大难题。

一是在职员工对企业漠不关心。

由于缺乏落实权利的方式,职工体会不到应有的“企业主人”地位,工作在集体企业与其他企业无甚区别,而集体企业生存状况较差,收入待遇及发展前景对员工没有吸引力。

年轻员工缺少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打算,留在企业的职工多是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的群体。

二是离退休员工造成不小压力。

集体企业职工离退休已基本实现社会化,但他们对于企业仍有多重诉求。

一方面要求落实“集体所有权”,从企业积累资产中分得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要求解决统筹外费用,包括社保以外的医疗、供暖、丧葬等。

三是领导干部面临双重挑战。

对于集体企业负责人的监督既存在普遍的监督缺位、监督不足,也存在一定程度监督越位、监督过度。

企业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决策行为得不到有效制衡。

同时,一些职工的过分要求不符合集体利益,需要领导干部凭个人经验和人格魅力开展工作。

(弘利遴选)第五,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

一是资产积累和收益不能妥善分配。

根据北京统计数据,目前市集体企业的总资产超过3300亿,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资产超过110万,人均年营业收入约35万。

在产权归属不明的情况下,企业财富增加、职工维权意识提升,群众分享企业财富的愿望将日趋强烈。

二是土地权属不能合理确定。

集体企业占用土地普遍由划拨而来,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已经大幅增值。

这些土地资产大多没有计入企业资产负债表,未来增值收益如何处置、开发利用权限如何安排等直接关系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是以往改革不彻底使问题更加复杂。

一些集体企业“抓大放小”,企业“放没了”,职工还在,有问题找不到人解决。

一些集体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名义上成立公司但还是集体控股。

老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成立的股份合作企业又变成需要改革解决的新问题。

产权界定、清产核资是确定集体资产边界的重要工作,但很多企业还没来得及开展就已经停滞,已经完成的还有界定不准确、希望调整结论等问题。

展城镇集体所有制”作为推动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破除集体经济“消亡论”“无用论”,着眼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的需要,统筹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城乡两部分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要求,以打造符合市场要求的经营主体、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实现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

推动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集体经济规范管制体系。

要站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构建一整套符合集体经济基本特征、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符合集体企业现实状况的管理规范体系,形成有利于集体经济充分施展的良好生态。

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完善关于集体经济概念、范围、权能等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部门职责,督促主管部门履职到位,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指导和监管;发展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自律体系和行业发展促进机制。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的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改革路径。

要系统分析城镇集体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参考借鉴国资国企改革经验,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找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从产权制度、运行机制、扶持政策等方面,系统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

稳妥有序开展城镇集体企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落实集体所有制权能、完善进入退出通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探索集体经济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缩小社会分配差距、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