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春花烂漫树吐绿翻译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一枝花·春日送别元代:刘庭信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译文: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绽放。
雨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
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释: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yīng)花做主?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赏析: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
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首曲子的曲辞确实是“语极俊丽”。
开头四句,作者扣住题中的“春日”,用工细绮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
风衬杨柳,显杨柳更风流;雨衬梨花,显梨花更圣洁。
杨柳随风,梨花带雨,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风乃“丝丝”风,雨乃“点点”雨,“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尽情透出;同时也隐含着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这四句对仗工整,实际上是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而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为雨打,更因为风吹;柳条稀疏,因为风拂,也因为雨洗。
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隐隐的哀愁。
这种情绪,在“春事成虚”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
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归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
朱熹《春日》诗意及赏析_写作技巧
朱熹《春日》诗意及赏析《春日》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朱熹《春日》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春日》原文胜日2寻芳3泗水4滨5 ,无边光景6一时新。
等闲7识得东风8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春日》诗意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赏析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
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
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
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
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
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
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
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春日》作者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汉族,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古诗词《春日》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三年级学习)
古诗词《春日》的原文翻译及赏析(三年级学习)《春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为你提供其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背阴乘槎漠漠春,小山深谷疑无人。
初晴细雨乱云散,万树深红千点分。
暖风拂林花满蕊,轻雨湿石柳含鳞。
小径闲人归寂寞,流莺时唱绕林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接下来,我会对每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背阴乘槎漠漠春:背阴指的是背阳坐下的凉爽之处,乘槎是指乘坐小船观赏景色。
漠漠春指的是春天显得模糊或模糊不清的样子。
整句表达了春天来临时的宜人感觉。
小山深谷疑无人:小山和深谷都是指景色中难以涉足的地方,疑无人表示这些地方人迹罕至。
这句表达了春山静谧、人烟稀少的意境。
初晴细雨乱云散:初晴指早晨天空开始放晴,细雨乱云散则形容细雨点点洒落,云层散开的样子。
整句写出了春天常有的细雨和云散的景象。
万树深红千点分:万树指大自然中的树木,深红表示花朵盛开的颜色。
千点分指千千万万的花朵点缀了整个春天。
这句表达了春天中繁花似锦的美景。
暖风拂林花满蕊:暖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拂林表示轻轻触碰到树林。
花满蕊指春花盛开。
整句表达了春风拂面、花朵盛开的惬意感受。
轻雨湿石柳含鳞:轻雨指细小的雨水,湿石表示雨水打湿了石头。
柳含鳞则形容柳树上的新芽嫩绿如鳞片。
这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绿意盎然的景象。
小径闲人归寂寞:小径是指僻静而狭小的道路。
闲人指的是无事可做、悠闲自在的人。
归寂寞则表示归来后的寂寥孤单。
整句表达了春天小径上少有行人,寂寥孤单的氛围。
流莺时唱绕林春:流莺指鸟儿在树林间飞舞歌唱。
时唱表示它们歌唱的时机随机。
绕林春指它们围绕在树林间唱着春天的歌曲。
这句表达了春天鸟语花香、充满活力的情景。
通过对《春日》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细腻婉约的诗意。
他巧妙地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每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个春天的特点或场景,给人以愉悦和想象力的空间。
诗中的景象和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流连忘返。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4篇)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14篇)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忆濂溪老,五亩园思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译文美丽的春光已经离去了大半,心中多少郁结幽情都难以诉说。
燕子筑巢未就,穿梭于寒食雨中衔泥筑巢,自己却像那落花之中喝醉了酒的人,昏昏沉沉。
窗外的青草惦记着濂溪老周敦颐,几亩田园思念着涑水翁司马光。
我没有写招魂赋只能让屈原去独自狂啸了,姑且排列词句,酬答春天的`造化之工。
赏析:咸淳(公元1265—1274年)间,南康守叶阊聘他做白鹿洞书院堂长,他不做,以闲居山林为乐。
国破家亡之际,有力挽狂澜而杀身成仁者,也有隐遁山林以保全名节者,这首诗即作者为表现后者的心态而作。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篇2原文:春日醉起言志唐代:李白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译文: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释: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yíng)。
前楹:厅前的柱子。
觉来眄(miǎn)庭前,一鸟花间鸣。
眄:斜视。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yīng)。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赏析:“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梦,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唯有育化万物又为万物归宿的“道”及普渡众生的“佛法”,才是真实的,永恒的。
《春日》诗词鉴赏
《春日》诗词鉴赏《春日》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翻译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
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
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注释解释西湖: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
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
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
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
归:回去,指春光将逝。
绿于染:比染过的丝绸还绿。
烂不收:指落花委地,难于收拾。
落如糁(sǎn):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诗中形容飘落的花瓣。
参军:指谢伯初。
天涯万里人:诗人自指。
殊:不同,引申为“陌生”的意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年)。
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
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诗文赏析诗的前四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
接下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
“参军7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写诗友虽已自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
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
《春日》翻译及赏析
《春日》翻译及赏析《春日》翻译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春日》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日》翻译及赏析1春日闻杜宇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翻译杜鹃鸣声凄厉,每天都在劝我归去。
我的一片思乡之情这样深、这样痛。
如果有谁知道望帝有灵,那么可以问问他,希望他告诉我究竟何日是归期。
注释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
杜鹃:鸟名,又叫杜宇、子规、布谷鸟。
相传是古时蜀王望帝(名杜宇)的魂魄所化。
其啼声有两个特点:一是连鸣不断,似泣似诉凄厉悲凉,民间有“杜鹃啼呜,泣血方止”的传说;二是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催归鸟”。
望帝:即远古蜀王杜宇。
神:神灵。
谓:告诉。
予:我。
创作背景谢枋得曾于德祐元年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
不久,元军破城,诗人亲故先后遇害,唯有老母因年老免于一死。
谢枋得饱尝家破人亡之苦,在长期奔波逃亡的过程中,抚今伤昔,将国破家亡的沉重之感凝结于这首思乡之作之中。
赏析谢枋得此诗,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其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望帝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彻骨的思归之情,并把这种情绪描绘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作者在二十八字的短短篇幅里,高度地集中题材。
全诗紧紧围着一个人(作者自己)、一种物(杜鹃)、一件事(归)展开。
仅从字面上来看,四句中有两句出现了作者自己,两句出现了杜鹃鸟,三句出现了“归”字。
进一步研读,还发现其实四句都没有离开这人、物、事三者。
这种反复吟唱的写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仿佛仍有“杜鹃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律感强烈,引起共鸣。
全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
诗的开篇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并连用“日日”二字,足见此鸟之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
但接下来次句却说,我的归心如此急切,可惜无人知道,当然,杜鹃也是不理解我的。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春日近现代:苏曼殊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译文: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鲜艳的花瓣在绵绵细雨中飘落,它们辜负了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知道吗?在青楼之上醒来,看到这如烟春柳,我便极度忧愁起来。
注释: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sháo)光二月天。
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绪正在低落。
韶光:即美好时光,暗喻进行革命的良好时机。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shà)柳如烟。
玉楼:原意为华丽的楼,这里用来指妓楼。
春梦:暗喻对革命胜利的憧憬。
有人:此为作者自指。
愁煞:即极度忧愁之意。
煞,副词,用在动词后,表“极度……”之意。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叹时光如梭,看着春雨里埙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
此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此诗向友人申述对革命错过良机的愤懑和忧患情绪,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
在作者看来,仲春二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节去赏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却没有这样做,以至错过时机。
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赏花已经来不及。
眼前的革命也是这样,良机错过,要发动就困难了。
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
本来作者是做着“春梦”的,满以为趁着百花盛开,群情激昂的机会去进行革命,谁知现在“醒”来,却发现百花凋残,群情低落,雨绵绵,黑暗势力在镇压了。
楼前的柳树虽然未败,但在霾雨中也显得朦朦胧胧了。
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势力的摧残而不断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绝。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原文:春日客怀明代:于谦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古诗词《春日》赏析
古诗词《春日》赏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重视现代文教学,轻视古诗词教学,总认为古诗词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
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表层理解,零碎感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故而不愿多花功夫。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诗词词《春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及其精神。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赏析】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
春回大地,诗词人耳目一新。
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词人认识了东风。
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词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词的则是一个“新”字。
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词。
诗词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
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
本诗词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
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词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小学古诗《春日》赏析
小学古诗《春日》赏析
《春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典诗词,诗作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著名诗人刘禹锡。
作者以非常明亮的典型的诗句,绘出了一副令人眼花
缭乱的春天的景象。
诗的前言先营造出一副清新明朗的春天气息,把一片春意画在读者眼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描绘出春光明媚,森林翠绿,是一副水墨画般的大自然,这景色能让人沉醉。
文中接着描述了春景的多样性:“枝上柳绵吐露珠,空山新雨吹青草”,描绘出蔚蓝的天空,湛蓝的青草,明珠般的水面,是一幅恬静、清
新的春色;“燕子飞时带春色,鸿雁来时穿云壮”,配以燕子飞舞,鸿雁
满空,使得景观更加动听。
接下来,诗人“晴搽弄景芳凉,云泊拂水清浊”,把晴朗过渡成清淡,把春景弱化,带出一种芬芳清凉的气氛,最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象征着对爱情的不朽,是诗幽情深绵美妙的盟誓。
这首《春日》是一首抒写春景,也有隐含着对爱情的缠绵,写来逼真
情深,抒写的片断却涵盖了一片完整的春节目。
诗的前缀是春色,后缀是
爱情,使读者从开头沉醉到落格。
白话诗里,森林里的春色是美丽的,但
让读者印象最深的却是朗朗的鸿雁,流浪的云朵,那隐含的爱情,无时无刻都在注视着读者。
刘禹锡以其诗意,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欢乐,也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绵长而真挚的爱情,既有春日历历在目的肥沃景象,也让我们听到爱情的细语。
最后,使得这首《春日》成为一首深受读者喜爱的永恒的古典经典。
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日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春日独酌二首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翻译东风吹来了美好之气,水与树木荣耀着春天的光辉。
太阳照耀着绿草,花儿在枝头散落飘飞。
孤云在日暮时还回空山,众鸟也各自还巢而归。
这些物体都有所寄托,我的残生却孤独无依。
对着这映在石上的月光,无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长歌沉醉。
我曾有修炼成仙的向往,也缅怀隐居江湖之间。
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
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
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
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注释水木句:咸本作水本。
误。
春晖,《太平御览》卷九九二晋傅咸《款冬花赋》:“华艳春晖,既丽且姝。
”彼物二句: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讬,孤云独无依。
”歌醉: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醉歌。
全唐诗本注云:“一作歌醉。
”紫霞想:谓升仙。
陆机《前缓声歌》:“轻举乘紫霞。
”沧州间:谓隐居江湖。
且: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思。
全唐诗本注:“一作且。
”光:朱本作佳。
宿昔:早晚之意,谓时间短暂。
《晋书·裴楷传》:“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贫乏。
”秋颜,老衰的容颜。
创作背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朝代:宋代作者:朱熹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秦观《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秦观《春日》原文|译文|赏析《春日》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诗写雨后春景。
而且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春日》原文宋代: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及注释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注释选自《淮海集》。
秦观(1049~1100),宋代文学家,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丝:喻雨。
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
霁:雨后放晴。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雨点。
赏析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译文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草屋边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赏析这是汪藻的成名作,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此篇一出,便为诗社诸公所称。
”清新明快,与同时张耒相近。
作者最慢由此出名。
桃花出篱,红杏出墙,皆为农村中常见之景。
而此处却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
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飞;再一细看,花蕊半绽,又似含情脉脉少女。
诗虽咏物,却事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决不能说它风格轻俏。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追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无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无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无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春日》原文及赏析
《春日》原文及赏析春日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一声春雷,落下绵绵细雨。
雨后初晴,阳光投射在刚刚被雨洗过的苍翠碧瓦上。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
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注释丝:喻雨。
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
霁:雨后放晴。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雨点。
赏析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最“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李白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白居易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雨后的牡丹,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及赏析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及赏析《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面是在描绘春日美好的景致,其实它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春日》原文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杨万里《春日》诗意赏析
杨万里《春日》诗意赏析杨万里《春日》诗意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万里《春日》诗意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日杨万里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赏析首诗写春,很有特色。
诗人撇开常思,抓住春天傍晚时候这一特定时间写春天,将夕阳、山树、犬吠、人行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特有的春的图画。
春天的黄昏与冬、夏、秋就是不同,山树郁郁葱葱,夕阳光辉灿烂,犬吠声更洪亮,行人精神倍增,这些春之景象组合在一起,创造的是春意勃发的意境,给读者的是一股春的暖流,让人从中感到一种旺盛的精神。
本诗用词似不十分推敲,却以自然贴切为求,常中见巧,平中见奇。
诗人远望春天的天空、原野,用一“随”字,将满目春意尽情写出,也将诗人的怡怿心情和盘托出;写斜阳照山树,用一“着”字既映出树之英姿,又写出残阳如血的阳光之烈,使日与树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山中犬吠,本是极常见的现象,诗人用一“知”字,就充满了趣味:听见狗叫,可东张西望,觅不到狗之形,不知吠从何来?但既有犬声,定有人家,虽然不见柴扉,但家之温馨已渐显明,一个“知”字, 将山之空寂广大、山中生活特有的意趣全然写出。
杨万里这首《春日》,突出运用了“铺叙”手法。
整首诗紧紧围绕“远目”二字,尽情酣畅地状春,由极目无边而移视眼前,由睁目四顾而到侧耳闻春,由自然之景而人人间之境,由盎然春意而到温馨亲情,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把读者带入了全景式的春的氛围,那里,有春之声的和悦,有春之味的浓烈, 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境的美妙,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让感官尽受春的刺激,让热血因春的荡漾而沸腾!阅读练习(1)本诗语言“常中见巧、平中见奇”。
试简要赏析“随”“着”两字的妙处。
(2)本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试从全诗的`角度简要赏析之。
《春日》原文及赏析
《春日》原文及赏析《春日》原文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春日》原文及古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春日朝代:宋代作者: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一声春雷,落下绵绵细雨。
雨后初晴,阳光投射在刚刚被雨洗过的苍翠碧瓦上。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
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注释丝:喻雨。
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
霁:雨后放晴。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春泪:雨点。
赏析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最“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原⽂及翻译赏析《春⽇》原⽂及翻译赏析1 春⽇ ⼀春略⽆⼗⽇晴,处处浮云将⾬⾏。
野⽥春⽔碧于镜,⼈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湿,破梦午鸡啼⼀声。
古诗简介 《春⽇》是北宋诗⼈汪藻创作的⼀⾸七⾔律诗。
这⾸诗通过对春⽇出游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描绘了⼀幅优美的春⽇图,表达了作者对⾃然美景的喜爱。
翻译/译⽂ 整个春⽇⼤概都没有连续⼗天清明⽆⾬的⽇⼦,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漂浮⽽⾏。
野外⽥⾥的⼀潭绿油油的春⽔⽐镜⼦还要碧绿光亮,古渡⼝边⼈经过时⽔边的鸥鹭却⾃在不受惊吓。
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草屋顶烟⾬靡靡,打湿了⾏客的⾐裳,午后鸡鸣⼀声将⼈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注释 ⑴嫣然:美好貌。
⑵茅茨:茅草屋顶。
烟暝:烟⾬迷蒙。
创作背景 这⾸诗约作于崇宁(1102-1106年)年间,作者任职宣州之时,⼀个春⽇⾥,作者游览美景⽽作此诗。
赏析/鉴赏 汪藻此诗,把春⽇出游的见闻感受次第展开,胜境纷呈叠出。
⼊笔写难得的好天⽓,转出野⽥春⽔,然后⼜转出渡头⽔鸟嬉游,再转出⽵篱茅舍风光,夭桃含笑情态;⼜转出雾⽓迷蒙,沽⾐微湿,天⾊似瞑,引得午鸡引吭啼鸣。
⽆数富于诗情的⽚段,构成了逝通的春游长卷,盎然春意有着强烈的吸引⼒。
这些景⾊诚然⼗分宜⼈,表⾯上诗中景物各⾃分⽴,似乎缺少勾连,很难形成⼀个整体。
事实上,诗⼈⽤的是⼀种近乎现代戏剧中的“情意结构”⼿法,即⼜靠情节连系,⽽以⼼中清意活动流贯全篇,似断实连,另是⼀种独特的章法。
⾸句开门见⼭,表⽰春⽇多⾬,次句具体描绘,补⾜上句之意。
春⽇多⾬,早拟出游⽽苦⽆佳⽇;好容易才盼得放晴,⾜遂夙愿,作者⼼情之欣喜可见。
多⾬之⽇终得放晴的欣欣情意笼置全诗,形成了⼀条线索。
野⽥春⽔映映,⼀碧如镜,固然赏⼼悦⽬;渡边鸥鸟忘机,与⼈相亲相近,⾃有物我欣然之趣;篱间夭桃临风,似开未开,嫣然含笑,更觉深情。
茅茨⼈家,柳昏烟暝;迷蒙雾⽓,沾⾐欲湿;意境朦胧优美。
关于春天的古诗《春日》赏析
春天的古诗《春日》赏析《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春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春日宋代: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注释1、选自《淮海集》。
秦观(1049~1100),宋代文学家,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2、丝:喻雨。
3、浮瓦:晴光照在瓦上。
4、、霁(jì)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
霁:雨后放晴。
5、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6、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
7、春泪:雨点。
赏析这首诗写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
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作者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
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作者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
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作者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最妙的是后两句,作者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春日·春花烂漫树吐绿翻译赏析
《春日·春花烂漫树吐绿》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春礼。
其古诗全文如下:春花烂漫树吐绿,草长莺飞水涟漪。
放眼苍穹白浪卷,漫天飞絮落无息。
【注释】1、烂漫:颜色鲜艳而美丽,光彩四射,绚丽多彩2、吐绿:生长(发)出了嫩嫩的绿芽3、草长莺飞:形容暮春美好的景色或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4、涟漪: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5、苍穹:广阔的天空6、漫天:遍布天空;满天7、飞絮:是杨树和柳树产生的一种雪白的羽绒状花粉,也就是杨树和柳树成熟的种子8、无息:悄然无声【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春日景象——春花烂漫,草长莺飞,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水墨画面。
三四两句通过描写远望天空中恰似浪花的白云及身边飞絮飘扬无声落下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的无限惜春之情。
诗中作者借景抒情,用初春的醉人景象折射出作者心中对此情此景的无限眷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