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上古文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晚明的文学高潮(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晚明的文学高潮(圣才出品)

第2章晚明的文学高潮2.1 复习笔记一、晚明文学高潮的表现明代文学在弘治至嘉靖时期经历了全面的复苏以后,经隆庆而至万历年间形成了高潮。

(一)小说方面,先后有《西游记》《金瓶梅词话》等;(二)戏曲方面,以《牡丹亭》最为突出;(三)文学理论方面,提出了“童心说”和“性灵说”;(四)诗文方面,有公安派的崛起,与诗歌相比较,他们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尤为重大。

由于遭到政治压迫,这一高潮从万历三十年左右起就结束了,以后是长达百年的徘徊期——各体文学虽仍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高潮时期的优秀传统,但都已较前逊色,最终则归于萧条。

二、《西游记》在明代嘉靖年间,刊印小说之风日渐兴盛。

既有昔时所传旧本,也出现了当时所编纂的新作。

隆庆、万历时期,历史演义所刊益多。

其艺术水平虽均不高,但它们的一再刊印,既显示了读者对小说的需要,也对推动小说的繁荣有积极作用。

百回本《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出现的。

(一)《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1.主要内容《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写孙悟空等保护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2.成书(1)玄奘俗姓陈,早年出家,于唐贞观三年赴西域取经,贞观十九年返回,历时十余年,途经百余国,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这种经历本身就具有传奇性。

玄奘回国后口述自己的经历,由弟子辩机记录,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2)后其弟子慧立、彦惊又撰成《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将玄奘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张,增加了一些神奇的故事。

此后玄奘取经的故事在社会上日益流传开来,在佛教的“俗讲”与民间文艺中不断地讲说,神话的色彩越来越浓。

(3)南宋时取经故事中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

此外,关于取经的故事在宋元戏文中有《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有《唐三藏》。

(4)在元刊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取经队伍中有了深沙神。

《诗话》中的猴行者智斗白虎精、经女人国、入王母瑶池偷蟠桃等故事是《西游记》中有关故事的原型。

(5)约在元代后期,至迟在明代初期出现了一部系统地讲述取经故事的小说《西游记》,书中的一些故事为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关故事之所本,此书还出现了“黑猪精朱八戒”的形象。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南宋诗词的衍化(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南宋诗词的衍化(圣才出品)

第7章南宋诗词的衍化7.1 复习笔记一、南宋文学与北宋文学的比较(一)整体水平南宋文学的整体水准未能超过北宋文学,诗坛上相继形成的“诚斋体”、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与词坛上前后登场的姜夔、吴文英诸家,虽不无各自的独立面貌,但或率意落笔,或刻意雕琢,都难免有不讲究艺术效果或轻视情感表达的偏弊。

(二)诗词领域南宋一朝的文学,就体裁而论,成就较高的是诗和词。

南宋诗词与北宋诗词相比最大的差异是除个别作家作品外,总体上并未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

南宋中叶出现的陆游诗和辛弃疾词,以饱满的激情,精致的形式,为两宋文学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夺目光彩,成为以后中国近世文学发展的精神上的先驱。

(三)文学批评南宋的诗词批评,则较北宋有长足的进步,《沧浪诗话》等著作的出现,既反映了南宋作家对建立一己的文学理论有浓厚的兴趣,也显示了他们对本朝文学的成败作初步反思的努力。

二、两宋之交的诗词与李清照两宋之交,面对即将、正在或已经发生的历史灾难,作家们大多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手中的笔在展现自身的那一段特殊经历与感受时也就变得分外沉重。

这一时期,最为后世称道的作家作品,是李清照的词和陈与义的诗。

(一)李清照1.李清照其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有宋一代最著名的女作家。

其一生以北宋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婚姻美满,生活安逸;后期接连遭遇了流寓南方,丈夫病故,孤苦无依等诸多不幸。

其著作原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皆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2.李清照的词论①内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里收了一篇出自李清照的词论,既文风犀利,又不乏真知灼见。

在此文中,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词与诗的界限,认为词的最高境界,是在遵守音律基础上的情致与典雅并重。

②评价:她对北宋初以来的诸位词坛名家一一加以点评,而评语则贬多褒少。

这些看法有的不免尖刻,其过于崇雅的观念也不见得正确,但从凸现各家词的特征的角度看,大都还是抓住了要害的。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编【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中世文学分化期第1章文学分化的开始与中唐诗文一、填空题1.大历十才子中的“钱刘”分别指钱起和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刘长卿【解析】大历十才子中,钱起被公认为是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元稹【解析】《离思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代表作品,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于此。

其大意是: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______里的句子。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师说》【解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主要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4.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观点的是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柳宗元【解析】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

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在这段话中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古文主张。

5.杜牧《李贺集叙》称李贺诗是“______之苗裔”。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骚【解析】晚唐的杜牧在《李贺集叙》中认为李贺诗是“骚之苗裔”,而且“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二、名词解释1.王孟韦柳(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王孟韦柳是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和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

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4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705文学语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以意逆志2.元批评3.探下省4.汉字标准化5.音位变体6.布龙菲尔德7.相和歌8.义理、考据、辞章9.拉伯雷10.《汤姆•琼斯》二、简答题1.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阶段及其各自特点。

2.词义引申的内外因。

3.分析为记录语音而发明的符号系统和由图画符号演化而来的文字系统的不同。

4.古代骈文的体制特点和发展阶段。

5.当前学术界对“文革文学”的基本认识。

6.以具体作品分析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2014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705文学语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以意逆志答:以意逆志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科学方法。

出自《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意”是指读者之意,“志”是指作者的思想意志,即分析文学作品时,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2.元批评答:元批评是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哲学思潮的转变而出现的全新的批评方式。

元批评是一种对文学批评的“后而上”的研究,它以文学批评实践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关涉,对批评本体的“自释性”和批评语境的“合法性”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一种普遍适用的批评原理,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后设理论。

3.探下省答:探下省是古汉语语法中一种省略主语的方式,即句子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因下文将要出现而加以省略。

例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豳风·七月》)中,“蟋蟀”是句子的主语,因其在后文出现,所以首句“七月在野”中没有主语。

4.汉字标准化答:汉字标准化即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定量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以便于汉字的学习和运用;定形是指规定现行汉字的标准字形;定音是指对人名、地名的异读,要进一步审订,轻声词、儿化词在书面上表示不出来,口语里有一定的随意性,应该编写相应的调表;定序是规定现行汉字的排列顺序,汉字的排列方法有义序法、音序法和形序法三大类。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编)【圣才出品】

第1编上古文学概说0.1 复习笔记“上古文学”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时代里的文学。

其现存最早的作品出现于周初,最晚的出现于战国后期,代表作家为楚国的屈原、宋玉。

上古文学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其特色是在民族文化的厚实的土壤上形成的,而古民族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崇群体而抑个人的深固观念、注重具体和感受的思维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印记、我国文学的自发阶段和异化的滥觞。

一、崇群体而抑个人的深固观念(一)成因1.自然条件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类先辈的思想特点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巨大的天灾面前,只有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人们才能更好生存。

因此,对个人来说,必须全心全意地奉献于群体而毫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产生并留存下来的殷代和周初的文献中,这类崇群体、抑个体的观念显得很突出。

2.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是当时的生产方式。

人类开始在世界上出现时,是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这一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它前后延续了二三百万年。

其间又可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所采用的集体耕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也决定了这种崇群体而抑个人的观念。

(二)具体表现1.殷代和周初(1)崇群体而抑个人与祖先崇拜相结合。

在《尚书·盘庚》中,殷代的君主盘庚就一再告诫臣下要“黜乃心”“听予一人之作猷”,君主则要“惟民之承”“奉畜汝众”。

倘若君和臣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已经死去的祖先就会向他们降下惩罚。

(2)君主应抑制自我而把群体放在第一位。

在《尚书·无逸》中,周公把“克自抑畏”“徽柔懿恭,怀保小民”等作为君主必须遵守的原则。

2.春秋、战国时期(1)主要思想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墨家、法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都是主张崇群体而抑个体的。

(2)推行方法儒家通过“礼”、法家通过“法”将崇群体而抑个人与恪守等级制度、服从长上的观念相结合。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光芒犹自闪耀(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光芒犹自闪耀(圣才出品)

第2章光芒犹自闪耀——清代顺治至康熙中期的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况(一)政治概况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后,紧接着清兵入关,逐步消灭了南明政权。

清王朝对汉族民众和部分士大夫的镇压——包括文化摧残——至为严酷,直到康熙皇帝亲政后,才逐步有所缓解。

(二)文学概况1.总体特点(1)自清王朝建立以来出现了大量表现悲哀、愤怒的文学作品。

汉族士大夫的绝大部分都已意识到当前的政治格局不可能在较短期内改变,悲哀乃至消极的情绪远较愤怒普遍。

(2)晚明新思潮仍有较大影响。

顺治至康熙中期,文化摧残对尊重个人、个性之类的观念还不曾严加控制。

所以,晚明新思潮中的这些内容并未进一步衰落。

它们或与悲哀情绪相结合,成为对个人悲剧命运的哀挽或生存困境的悲叹;或继续赞扬那些争取个人幸福的言行,显示某些传统观念的不合理,甚至对某种扼杀个人心灵的现象加以反抗。

前者的比重较大一些。

2.具体表现(1)戏曲小说领域戏曲创作没有一部可与《牡丹亭》并驾齐驱,《聊斋志异》也仅以故事的瑰丽见长,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描写上,已失去了《金瓶梅词话》那样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而故事的瑰丽是唐传奇就开始的传统,对人物内心世界描写的重视和深入才是近世小说、戏曲有异于前代文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2)在戏曲、小说批评领域出现了像金圣叹那样的批评家,但他的工作全都是以清代以前的创作实践为对象的,是对此类创作的成就和特色加以剖析与概括的结果,而且他的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晚明就进行的。

(3)散文领域晚明抒写性灵的传统仍在继续,但“清初三大家”——汪琬、魏禧与侯方域——已开始向唐宋古文的传统回归,尽管也保留了晚明小品的若干痕迹。

坚持晚明小品传统的,以张岱和廖燕为代表。

张岱的散文是对美好往昔的回忆,说明现实生活已不存在产生此类作品的土壤;廖燕文章中成就最高的是貌似议论而实则蕴含强烈感情之作,不过这在廖燕文集中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而且廖燕在清初文坛上影响很小。

(4)诗词由吴伟业、王士稹和纳兰性德所代表的、从各种角度所作的对个人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凄绝的悲叹,是在以前的诗词中没有出现过的,另有一种感动人的力量。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屈原与楚辞(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屈原与楚辞(圣才出品)

屈原为楚怀王招魂,并不排斥其中含有个人的感情因素或所谓“君臣之义”的成分,但
基本上与楚国民众对怀王之死“如悲亲戚”的感情是相通的。
(二)《九歌》
《九歌》作于《招魂》之后,共十一篇。本是楚国江南民间祭祀所用的乐歌,后经屈原
改作。
1.《九歌》的篇目和祭祀对象
篇目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祭祀 最尊贵的天
对象

云神
湘水之神
掌管寿命的神
掌握子嗣的 神
篇目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祭祀 对象
日神
河神 山中之鬼 阵亡将士之魂 送神总曲
2.《九歌》的主要内容
(1)表现神(鬼)人之恋
《九歌》中有六篇涉及了神(鬼)人之恋,五篇表现了诗中主人公“予”(“余”)对祭
②主体
主体是巫阳的招魂之词,分为两个部分:
a.前半述其故居之外的各个地方的可怕,东南西北、上天下地都写到了,由此来说明
魂不可行游于外。这些都是出于虚构;
b.后半写其故居的美好,对饮食歌舞、宫室侍女均极意铺陈,以此来招引魂返归。虽
有夸张,但基本属于写实。
③“乱”词
以作者的身份,结合自己的处境,再次呼吁“魂兮归来”。
(2)强烈的对比
《招魂》主体的前半部分恍如恐怖世界,后半部分则犹如温馨的天地,造成极强烈的反
3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Fra bibliotek习平台
差。在运用对比上的成功,在这以前的作品也没有一篇可以与之相比。
(3)想象的丰富与描写的具体细致
3.《招魂》的思想意义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近世文学·徘徊期概说(圣才出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近世文学·徘徊期概说(圣才出

第8编近世文学·徘徊期概说0.1 复习笔记从万历三十年前后起到乾隆初期的近五十年间,文学仍有前进的暗流在涌动,这一阶段称为近世文学的徘徊期。

一、从高潮回落的明末文学(一)思想整肃和政治镇压活动未完全成功的原因李贽、紫柏被迫害而死,给思想与文学很大的打击。

然而几年后,李贽的著作重又在书坊出现,而且销路很好。

这种热销虽然并未持久,但足以表明政府的思想整肃和政治镇压活动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

原因大致有三:1.从弘治元年到万历三十年已经历了一百十余年。

在这期间,政府对思想界处于不干预或难以实际控制的状态,以致异端思想越到后来发展越快,后来在理论上也已自成体系。

所以在明政府要对它进行整肃时,它已成为一种无法在短时期内扑灭的思想潮流。

2.这种异端思想是与市民经济及市民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

而当时的市民经济与市民阶层远比元末强大,这种新思潮的基础无从清除或削弱。

3.由于内忧外患的日趋严重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愈益尖锐,明政府在这次思想整肃和政治压迫以后,已难以对思想、文化界继续采取大动作了。

(二)新思潮受挫的表现1.在整肃和镇压的威胁下,相当一部分士大夫不敢像以前那样无所畏忌地投身于新思潮之中。

2.从万历三十年直到明亡,社会的各种危机越益深重,当时的新思潮不但不能直接帮助这些危机的解决,甚至具有某些负面作用,所以士大夫在接受新思潮方面较之万历三十年以前明显削弱。

(三)万历十三年到明末的文学概况这一时期的成就明显不如高潮时期,在某些方面并有所退化。

较值得重视的,小说方面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潆初的“两拍”;诗文方面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和王思任、王彦泓、陈子龙等;戏曲方面有吴炳、袁于令、阮大铖等。

二、旧辙难以遽改的清初文学(一)清初的政治、思想概况1.政治情况1644年,李自成攻克了北京,崇祯帝自缢。

接着,明的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小朝廷,史称南明。

满族在明朝大将吴三桂的配合下打败了李自成,同年占领北京,建立清王朝。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近世文学 受挫期【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近世文学 受挫期【圣才出品】

第六编 近世文学 受挫期
第1章 明初诗文的厄运和台阁体的兴起
一、填空题
1.《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刘基
【解析】刘基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均收录在《诚意伯文集》。

作者往往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反省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达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

第2章 在困境中挣扎的明代前期戏曲和小说
一、填空题
1.《剪灯新话》是______代的文言小说。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明
【解析】《剪灯新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

共载传奇小说四卷二十篇,附录一篇。

作者瞿佑。

《剪灯新话》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圣才出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圣才出

第2章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2.1复习笔记一、西周至春秋时期概况(一)政治概况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雒邑,史称东周,而称其以前的历史为西周。

1.西周时期周及其以前的商都是诸侯联盟的时代,周天子是联盟的首领。

一般情况下,诸侯对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

但在统治自己的诸侯国方面,他们不受天子的干预。

2.春秋时期东周的前半期即历史上所谓的春秋时期。

东迁以后,周天子名存实亡,已起不到诸侯联盟首领的作用。

不过在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领袖在尊崇天子的名义下,依靠自己国家的力量,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起诸侯联盟首领的任务。

(二)文学概况中国有文献可征的时代从商开始,但有文学作品留下来却大致始于西周。

中国现存的最早文学作品是诗歌。

1.《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保存的诗即作于西周至春秋时期(个别也许作于殷末)。

2.《周易》。

在《周易》中可能有一些西周甚或更早时代的类似歌谣的作品,但这些作品的具体时代无法确定,并且它到底是一首完整的歌谣或仅是一首歌谣中的一部分也难以判断。

所以,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只能以《诗经》为依据,并尽可能地从中寻找发展的脉络。

二、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本只称为《诗》。

因为它受到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的推崇,汉代从武帝起独尊儒学,它也就被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305篇。

《诗经》中既有统治阶层的诗,包括统治集团举行祭祀及其他重大仪式时的乐歌,也有众多民间歌谣。

其创作时代早的为周初甚或殷末,晚的为春秋中叶,前后共五百多年。

产生的地域包括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区,十分广大。

(一)风、雅、颂释义1.风《毛诗序》解释,“风”有“风化”“风刺”之义,是在上者对下进行教化,在下者对上进行谏诫、讥刺的作品。

但后世研究者信从朱熹之说,认为“风”为“风土”之意,《风》所收为“民俗歌谣之诗”。

《风》分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类。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编)【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复习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编)【圣才出品】

第6编近世文学·受挫期概说0.1 复习笔记一、受挫期概述(一)时间界定中国近世文学的受挫期始于洪武元年,下限在成化末年。

(二)文学概况1.除了施耐庵将《水浒传》在罗贯中编次的基础上发展为今本或基本上接近于今本的样子外,在小说、戏曲上可以提及的只有《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和极少数杂剧。

诗文领域仅有李梦阳等前七子初露头角。

2.近世文学萌生期出现的新的成分不是夭折就是衰退,只有极少数的作品仍能坚持原先的传统,但又常遭无情的摧残。

二、明初的经济摧残和思想整肃(一)经济摧残明王朝一建立就采取了打击富庶地区、工商业和富裕阶层的政策,而且严厉地推行,从而使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经济遭到严重挫折。

1.原因(1)朱元璋出身于较贫穷的农民家庭,基于贫富矛盾的贫穷者对富人的憎恶,基于城乡矛盾的农民对工商业者的歧视,传统的“崇本抑末”的思想都有可能引导他走上这样的道路。

(2)在其创业过程中,当时经济特别发达的苏州、嘉兴等地和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掌握在其敌对者手中,当地民众与他作过斗争,这促使他给予打击报复。

2.对富人的打击(1)以政治理由加以打击;(2)采取若干措施,用种种借口剥夺他们的财产。

3.对工商业的打击(1)征税的严酷;(2)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

经过这样的打击,富民大量破产,并且形成了经济的萧条。

(二)思想整肃1.以儒家经典和朱元璋自己的思想来统制士人的思想明初的士人入仕之途,除征辟外,主要是通过科举和国子监两个途径。

(1)国子监国子监的学习课程为御制《大诰》《大明律令》《四书》《五经》《说苑》《为善阴骘》《五伦》等书。

就是地方学校,朱元璋也令学生读御制《大诰》。

《大诰》是朱元璋为民众所制定的生活、思想准则,也包括法律条文等内容。

(2)科举对《四书》及《易》《书》《诗》的理解以程、朱的注释为依据。

永乐年间颁布《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考试课本,这两部“大全”也是以程、朱学说为准绳的。

程、朱学说在思想界占有了前所未有的统治地位。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赋比兴2.永明体3.新月社4.《咀华集》5.“干预生活”6.新写实小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要说明韩孟诗派的主要成员和诗歌主张。

2.简要论述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3.举例简述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特点。

4.结合你熟悉的作品简述莫言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论述《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2.结合作品论述曹禺现代剧作的文化蕴含。

3.在揭示国民性方面萧红和鲁迅的小说艺术表现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论述。

4.结合诗作论述“朦胧诗”对现实批判和对诗艺探索的贡献。

参考答案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赋比兴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解释说:“《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

”“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是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2.永明体答: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新体诗”。

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

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

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包括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中世文学 发轫期【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中世文学 发轫期【圣才出品】

第二编 中世文学 发轫期第1章 秦与两汉的辞赋一、填空题1.______是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司马相如【解析】司马相如,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上林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2.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______》和《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解析】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和《上林赋》。

3.司马相如写过一篇宫怨题材的赋,名为《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长门赋【解析】《长门赋》最早见于《文选》,是司马相如的优秀赋作,开赋体宫怨题材之先河。

4.西汉时期为汉代散体大赋奠定基本体制的作品是《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七发【解析】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问答的形式结纂全篇;笔墨铺夸,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这些都是成熟的汉大赋的显著标志。

5.在汉代,首写京都赋的作家是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扬雄【解析】自西汉晚期至于东汉早期,汉赋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明显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趋势,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

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但因其所写内容仅限于地方大邑,且无深刻蕴含,故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已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____和述志赋两类。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抒情小赋【解析】楚辞长于抒情言志,汉代骚体赋继承楚辞的这种特点,除依傍屈原的“九体”之外,又陆续产生一批带有自传性质的骚体赋。

东汉冯衍的《显志赋》,这篇作品精神上与屈原相近,形式上却稍有不同,情境上则差异很大。

班固的《幽通赋》也是一篇抒情言志为主的作品,它和张衡的《思玄赋》一起,为抒情小赋的最终勃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古文学 第3章~第5章【圣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古文学 第3章~第5章【圣

第3章历史散文3.1复习笔记一、《尚书》与《春秋》(一)《尚书》1.《尚书》简介《尚书》是记录殷商到春秋时期君王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的书。

最早只称《书》,汉代以后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又称《书经》。

孔安国释《尚书》为“上古之书”。

2.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1)今文《尚书》《汉书•艺文志》称《尚书》一百篇,但经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火,汉初实存二十八篇,以通行隶书书写,故称今文《尚书》。

(2)古文《尚书》汉武帝时,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发现用古文写定的《尚书》,称古文《尚书》,比今文本多十六篇。

后经兵火,其书不传。

东晋初,梅赜献出古文《尚书》,计五十八篇。

唐孔颖达以它作底本写成《尚书正义》,南宋以后编入《十三经注疏》。

明代梅骛、清代阎若璩先后考证其中的二十五篇为伪作。

3.《尚书》的文字特点:文字艰深现存《尚书》中写作最早的是《商书》中的《盘庚》篇,最晚的是春秋时期的《周书•秦誓》。

从《盘庚》到《秦誓》,在表达能力上虽有不少进步,但在将口语浓缩成为成熟的书面语这一点上,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1)《尚书•盘庚》古奥难懂,“佶屈聱牙”①原因因为汉字繁难,加上书写工具的局限,中国古代存在言文分离的现象。

要求古人一开始就把口语浓缩成简明易解的文章是不实际的,所以,《尚书》的早期作品古奥难懂。

②表现从正反两方面向民众说明迁都的必要性,并且运用了譬喻,可看出在表达上已具有相当水平。

但由于在把口语浓缩成书面语,省略了“反之”一类必要的转折词,就变得艰涩难解了。

(2)《周书•秦誓》文字流畅,但理解依旧困难①文字流畅《秦誓》写的是秦穆公因为不听劝谏,伐晋失败而产生悔恨痛惜之情的事情。

文中写道:“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先引古人的话,指出人若随心所欲,则多邪僻之事。

接着说责备别人易,从谏如流难。

然后又说,他忧虑时光迅速逝去。

每层意思都明白晓畅。

②难以理解如上文所引的那段话,表述的三层意思之间并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并且中间省略的太多。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文学·分化期 第4章~第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文学·分化期 第4章~第
1 / 109
圣才电子书

二、唐五代民间词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概述
唐五代民间词是清末在敦煌石室所发现的。因为它们在敦煌石室是与很多其他的歌词混
杂在一起的,所以,除了有一种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肯定为词总集外,其他的是否是
词,研究者的意见还有很大分歧。
言,有的俚俗,有的朴素,有的明快,有的已颇有情致,这大致反映了在语言上的演进过程,
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中语言俚俗、朴素的就一定时代早。
(三)词作
唐五代民间词内容广泛,既有政治大事,又有日常生活,与唐五代文人词的只写日常生
活不同。不过,唐五代民间词中最能显示出其艺术成就的,仍是写日常生活情况和内心感受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4 章 词的兴起及其任情唯美的倾向
4.1 复习笔记
词是在唐代形成的,到了五代时期已相当繁荣。在词史上受到高度评价的词人李煜也是 在五代就开始词的创作的。
一、词的起源 词在开始时是配合一种特定的音乐而歌唱的曲词。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当时这种特定 的音乐就是燕乐,起源于隋唐间。 (一)燕乐的兴起 在隋唐之间,燕乐兴起。燕乐“是北方中国音乐被胡乐化的抒情音乐”,是在北朝音乐 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种音乐具有很强的感人作用,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除了庙堂应用 的音乐以外,在一般的场合所用的逐渐都成了燕乐。 (二)词的产生 燕乐需要与它相配合的歌词,而中国原来的诗歌都不能与这种音乐很好地配合。变通的 办法就是在把诗与燕乐配合时,根据乐调的需要,将诗中的某些诗句及其某些词语重复歌唱。 但这种做法会使原诗的内容的美受到影响,而且也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原有的长处。要彻底 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按照乐曲的特点来创作歌词。 沈括和李之仪对此都有相关的记载,但是他们所说的是文人填词的情况,民间作词恐怕 还在文人之前。所以,词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还没有定论,目前只能说词的形成不可能 迟于唐德宗时期。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

第一编上古文学
第二编中世文学发轫 期
第三编中世文学拓展 期
第四编中世文学分化 期
1
第五编近世文 学萌生期
2
第六编近世文 学受挫期
3
第七编近世文 学复兴期
4
第八编近世文 学徘徊期
5
第九编近世文 学嬗变期
第1章文学的起源和中国早期神话 第2章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第3章历史散文 第4章诸子散文 第5章屈原与楚辞
第1章作为近世文学发端的金末文学 第2章元代的杂剧 第3章元代的南戏 第4章元代的散曲 第5章近世文学萌生期的小说 第6章近世文学萌生期的诗文
第1章明初诗文的厄运和台阁体的兴起 第2章在困境中挣扎的明代前期戏曲和小说
第1章文学在明代中期的复苏和进展 第2章晚明的文学高潮
第1章缓步在下坡路上——明代末期的文学 第2章光芒犹自闪耀——清代顺治至康熙中期的文学 第3章萧条的来临和隐伏的生气
这是《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的 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目录分析
2001 1 4 年 复 旦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 705文学语 言综合考研 真题(回忆 版)
2002 1 4 年 复 旦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 705文学语 言综合考研 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20 03 1 3 年 复 旦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 705文学语 言综合考研 真题(回忆 版)
20 04 1 3 年 复 旦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 705文学语 言综合考研 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第1章秦与两汉的辞赋 第2章西汉的散文和《史记》 第3章建安以前的汉代诗歌 第4章建安以前的东汉辞赋与散文
第1章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第2章魏晋文学 第3章南朝的美文学 第4章魏晋南北朝民间乐府 第5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6章南北文学的融合与初唐的诗风 第7章唐诗的新气象与李白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中世文学 拓展期【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中世文学 拓展期【圣才出品】

第三编 中世文学 拓展期第1章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一、填空题1.曹丕的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首次提及建安七子诸作家的现存著作是《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典论·论文》【解析】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专论。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白马篇》【解析】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建安时期在诗歌创作上影响最大的除“三曹”外,就是“建安七子”与女作家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蔡琰【解析】建安时期在诗创作上影响最大的除“三曹”外,就是“建安七子”与女作家蔡琰。

《悲愤诗》为蔡琰的名作。

4.______,视死忽如归。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捐躯赴国难【解析】出自曹操之子曹植《白马篇》。

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

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5.______,松柏有本性。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岂不罹凝寒【解析】出自刘桢的《赠从弟》(其二)。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词在北宋的繁荣(圣才出品)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词在北宋的繁荣(圣才出品)

第5章词在北宋的繁荣5.1 复习笔记北宋初期,李煜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后不久出现了柳永、晏殊、张先、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等一批杰出的词人。

与此同时,词逐步演变成为一种雅文学形式。

一、李煜及宋初的词(一)宋初词的创作概况北宋立国之初,词的创作一度消沉。

但由南唐入宋的杰出词人李煜以其天才的造诣,凝聚血泪的情感,写出了一批传诵千古的名作,为北宋词史谱就了一章出色的开篇。

宋初的另一些较为出色的词大多是诗人之作,即景抒情的能力很高。

(二)李煜1.李煜其人李煜,字重光,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

二十五岁时继承帝位。

但他其实并无统治国家的能力,在三十九岁时,被迫降宋,南唐灭亡。

一共做了十四年君主。

降宋以后,处境很恶劣。

2.李煜的词作李煜一生兼跨两朝,在文学上倾力作词,是一个典型的词人,宋初像他这样的词家可谓绝无仅有。

其词流传至今而又比较可靠的只有三十几首,按照作品的内容,大致可以降宋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1)李煜前期的词作其前期之作,虽然成就不如李璟,但在写景、抒情上已深具功力,也已显示出了值得重视的艺术才能。

①《菩萨蛮》此词较受人称道,但是却并不是其前期词中的突出之作。

此词写爱情,但不如牛峤《菩萨蛮》感人,因为牛词中的女性显示出了一种强烈的、不顾一切的爱,而此词的女性不过是一般的偷情。

②《采桑子》和《长相思》第一首的“边头”是边塞之意,第二首的“塞雁”句也明说其所思之人在边塞,是以作品中人为塞雁已至、人却未返而悲哀。

足见这两首都是代思妇写愁。

这两首词的长处在于清新。

写情虽不深切,但善于以景色来烘托。

李煜在自然景象的选择和配置方面很具匠心。

从中可看出李煜当时在艺术上既具有较敏锐的感受力,也已掌握了较高的技巧。

而就这两首词的清新来看,可见其前期所继承的是冯延巳、李璟的传统。

③《清平乐》和《蝶恋花》《清平乐》的“离恨”两句不仅写离恨极为传神,而且被用来作为离恨比喻的春草,更是充满动态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 上古文学
第1章 文学的起源和中国早期神话
一、填空题
1.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是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山海经
【解析】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2.“盘古开天地”在中国古代神话类型中属于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创世神话
【解析】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对于世界的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和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

“世界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思考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因之,创世神话也就成为了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

3.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
《______》中。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淮南子
【解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今存内二十一篇。

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二、名词解释
1.神话(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神话是关于神仙或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文化的解释与想象的故事,是一种原始的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

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自然神话、英雄神话。

创世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此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

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第二类属于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

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

如《夸父追日》、《大禹治水》。

2.神羿射日(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神羿射日是中国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

羿,夏代东夷有穷国君。

《左传》载:“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羿是尧时天帝帝俊命其下凡为民除害的射日神羿,而后羿则是尧、舜、禹、启之后推翻
夏太康统治的东夷有穷氏后弈(羿,名。

后,君主),今不应再把神话和历史搞混殽了,不该再说“后羿射日”了。

三、简答题
1.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文学创作素材的影响
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

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①散文
《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之鲲鹏变化。

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②诗歌
用神话人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比比皆是,如楚辞《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以神话入诗。

③小说、戏曲
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主要是借助于神话的奇特的想象,利用神话形象或神话情节进行再创作。

明清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

可以说,古代神话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对文学创作思维方式的影响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可以说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巡游天界。

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将神话看作素材,更当成了全部的精神寄托,表现了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

(3)对文学创作表现手法的影响
古代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

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创作方法却是浪漫的。

那种新奇奔放的幻想,能启发作家的想象力,提供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

第2章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一、填空题
1.《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现存《诗经》有305篇,除此之外,还有六篇有目无辞的______诗。

(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笙诗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2.“风,雅,颂”由音乐而得名,风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雅”主要是______,“颂”主要是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案】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正声雅乐。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3.东周洛阳一带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被称为______风。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王
【解析】《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王风”中的“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带地方。

“王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4.《诗经》中的《______》主要写了周部族的历史兴衰。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周族史诗
【解析】《诗经》中的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小雅”中的
______。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_。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答案】《诗经·小雅·采薇》
【解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诗经·小雅·采薇》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离开故乡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今回想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时间,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6.“六义”中______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诗经》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