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义大纲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局部经济学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

2、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方式和方案方式3、方案经济有效运行根本条件:信息条件、鼓励条件、偏好条件4、市场经济规定性和构成要素:1〕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根本机制;2〕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开展和自我约束市场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4〕〕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约束下进展。

5、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条件:标准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标准市场运行规那么;有效宏观调控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制度根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经济制度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根底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结合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可以分为: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10、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1、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实现形式12、集体所有制特征:1〕财产所有权所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根本上都集中在集体单位内部;2〕集体经济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劳动者收入多少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生产经营状况;3〕集体经济单位领导人由本单位劳动者经过了主选举产生。

13、集体所有制另一种存在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私有制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15、混合所有制重要形式:股份制16、财产组织形式包括:独资、合资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等形式,在企业形态上表达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17、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和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全一系列财产权利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对物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债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权利〕、股权〔对股份、股票等财产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2008年4月8日 17:45 阅读次数:1604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旳本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旳考试,检查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旳基本内容旳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旳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旳基本经济制度旳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旳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旳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旳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旳含义和资源配置旳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旳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旳区别;掌握市场经济旳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特性;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旳目旳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旳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旳本章论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旳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旳考试,检查考生对上述理论旳掌握、熟悉和理解旳程度。

考试内容(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旳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旳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旳关系;理解财产所有权旳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旳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旳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旳特性;掌握混合所有制旳性质和特性。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旳含义、内容和特性;掌握现代产权制度旳含义和特性;掌握产权制度旳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旳本章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旳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旳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旳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旳认识。

考试内容(一) 现代企业制度旳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旳含义、特性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旳基本形式。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第二节市场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一节无差异曲线第二节预算约束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一节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第三节经济发展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一节价格总水平第二节就业和失业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第二节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第四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1第十二章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第三节中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第四节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税收第三节税负转嫁第四节国债第十四章政府预算第一节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第二节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第四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第五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与类型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十六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第三节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第四节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三节货币均衡第四节通货膨胀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中央银行第二节货币政策第十九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第二节金融市场第二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风险第二节金融危机第三节金融监管理论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第五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第二十一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一节汇率制度第二节国际储备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第四节人民币跨境使用2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一节统计学第二节变量和数据第三节数据的来源第四节统计调查第二十三章描述统计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值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第三节分布形态的测度第四节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二十四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基本概念第二节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第三节估计量和样本量第二十五章回归分析第一节回归模型第二节最小二乘法第三节模型的检验和预测第二十六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类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四节平滑预测法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目标第三节会计要素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七节会计法规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第一节会计确认第二节会计计量第三节会计记录第四节会计报告第二十九章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第三十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3第三十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和核算特点第二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二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第二节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第三十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物权概述第二节所有权第三节用益物权第四节担保物权第三十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一节合同概述第二节合同的效力第三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第四节合同的担保和保全第五节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第六节违约责任第三十五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第二节公司的设立于公司法基本制度第三节公司治理结构第四节公司的股份(权)转让和股份公司的股份发行第五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第三十六章其他法律制度第一节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四节反垄断法律制度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4。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与考点汇总(最新精华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支付能力市场需求:一定时间、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商品或服务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与之正相关)3.产品价格(最重要的因素,需求与之负相关)4.替代品价格(与价格有关)5.互补品价格(例如:汽车与汽油,电器与电)6.预期7.其他因素(品种、质量、地理位置、季节、政策)(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需求曲线需求函数:Q d = Q d(P)其中,Q d是需求量,P是该商品价格。

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为需求规律(大部分商品符合需求规律,但是极少数不符合:例如钻石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少;低收入群体购买食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线:二、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以及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某一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供给函数:Qs=Qs(P),Qs是供给量,P是该商品的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与价格呈正相关)2.生产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增加,供给增加。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高,成本下降,供给增加)4.预期5.其他因素(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二)供给规律与供给曲线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供给曲线: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o,为均衡数量。

Po为均衡价格。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1.最高限价分析(最高限价,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在这一价格下进行,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如图所示,Po为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Pe,因此刺激消费,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加大。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3. 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城镇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企业
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基本形式及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基础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本部分近年考情:本部分教材结构: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本部分内容: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货币需求【本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2、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观点【本节内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含义: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答案】BCDE经济师最全历年真题、精准押题:模考吧/jingjishi/ 二、货币需求理论【例题 2 :单选】以费雪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对实物经济不起作用,他们的基本观点是()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答案】B【例题3:09年单选题】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答案】C【例题4:2011年单选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完整版(可编辑)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前言一、精讲班内容简介精讲班是最基础的一个班次其内容包括:、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

、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

二、年教材的变化情况、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各章课后练习题、新增一套《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卷、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依然分为六大部分即: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及法律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内容上看变化很大的是:ldquo财政rdquo和ldquo法律rdquo变化较大的是:ldquo经济学rdquo和ldquo会计rdquo变化较小的是:ldquo货币与金融rdquoldquo统计rdquo从结构上看:新教材共三十五章经济学基础章、财政章、货币与金融章、统计章、会计章、法律章。

年教材与年教材的具体结构对照如下:年教材年教材经济学基础第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变化较小)第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变化)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章生产和成本理论(变化较小)第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章市场结构理论(变化较大新增ldquo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以及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rdquo)第章市场结构理论第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变化较小)第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变化较大)第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为新增内容)第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原教材第章第二、三节)第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第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变化较小)第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财政第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变化很大)第章公共财政职能第章财政支出(变化很大)第章财政支出概述第章财政收入(变化很大)第章财政收入概述第章政府预算(变化很大)第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章财政管理体制(变化较大)第章财政政策第章财政政策(变化较大)货币与金融第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无变化)第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变化较小新增ldquo今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第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无变化)第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变化较小新增ldquo年巴塞尔协议Ⅲ)第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变化较小)第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统计第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内容变化较小只是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教材的部分内容放入第章)第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章统计调查(原教材第章的内容新增一些内容)第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变化较小)第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章数据特征的测度(无变化)第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第章时间序列(无变化)第章时间序列第章统计指数(无变化)第章统计指数第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数会计第章会计概论(原教材章的部分内容删掉ldquo财会及管会的差别rdquo新增ldquo会计核算具体内容rdquo部分内容进行了拓展。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1、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2、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3、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4、统计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5、会计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6、法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社会经济制度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考试内容(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基市原理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货币形成的过程、职能、特征及其流通规律,馀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三、资市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和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考试内容(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金融寡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2024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2024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2024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包括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及其演变,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以及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作用。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其制度基础(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3.宏观经济政策:阐述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
业政策等。

4.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
理论等。

5.国际经济:介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制度等内容。

6.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涵盖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
的应用。

以上仅为大致内容,具体讲义会根据不同的教材版本和编者的设计有所差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大纲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大纲

选择题:经济学中,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学科是:A. 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C. 政治经济学D. 福利经济学(正确答案)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核心作用是:A. 分配收入B. 调节供求关系(正确答案)C. 决定生产什么D. 决定为谁生产下列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A. 公开市场操作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 直接控制企业价格(正确答案)D. 调整再贴现率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是:A. 国内生产总值(GDP)(正确答案)B. 国民生产总值(GNP)C. 人均收入D.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是指:A. 消费者从某一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B.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正确答案)C. 商品的市场价格D. 商品的生产成本下列哪一项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A. 调整银行利率B.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正确答案)C. 控制货币供应量D. 调整汇率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A. 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B. 货币供应量多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正确答案)C. 失业率上升D. 经济增长率下降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组成部分?A. 资本账户B. 经常账户C. 贸易账户(正确答案)D. 储备资产变动下列哪一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最基本指标?A. 失业率B. 通货膨胀率C. 国内生产总值(GDP)(正确答案)D. 贸易差额。

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第一章市场需求、供应与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期间和条件下,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乐意购置并且可以买旳数量。

2、需求旳影响原因:①消费者偏好(缓慢变化)②消费者个人收入(社会人均收入,正向变化)③产品旳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原因)④替代品旳价格(正向变化)⑤互补品旳价格(反向变化)⑥预期(正)⑦其他原因。

3、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旳变动成反方向变化旳关系,就叫需求规律,将这种关系用曲线D表达出来,这条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横轴Q表达需求,纵轴P表达价格。

4、市场供应: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旳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乐意并也许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旳数量。

市场供应是生产者供应旳总和。

5、影响供应旳原因重要有:①产品旳价格(正)②生产成本(反)③生产技术(正)④预期⑤有关产品旳价格⑥其他原因。

6、供应规律:市场上旳商品旳供应量以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将这种描述供应量和价格之间关系旳曲线S被称为供应曲线。

以横轴Q表达供应量,纵轴P表达价格。

7、市场价格是在需求和供应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旳。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应力量和需求力量互相抵消时到达旳价格水平。

需求曲线DD和供应曲线SS交叉点E叫均衡点,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刻市场价格P0一般称为均衡价格。

9、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种详细旳价格,市场价以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目旳:保护消费者利益,减少某些生产者旳生产成本。

这样会导致刺激了消费,限制生产导致市场短缺。

只宜在短期、局部地区实行。

10、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

目旳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支持某一产业旳发展。

属于市场干预行为。

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11、Q/Q÷△P/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动旳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旳相对变动/价格旳相对变动,Ed= △12、需求价格点弹性合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小旳场所。

最新《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最新《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1、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含义: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的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基本方式:市场的方式和计划的方式2、掌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区别;(1)计划经济的含义:就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的含义:就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

(3)区别: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都为国家所有或主要为国家所有,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政府对企业不直接进行干预。

3、熟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

(1)计划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①信息条件、②激励条件、③偏好条件(2)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①规范的市场主体;②完善的市场体系;③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④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3)市场经济的特征:相互独立的企业拥有完全的经营决策权力,个人也拥有比较充分的消费和就业选择的权利。

2(4)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①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②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③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④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1、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2、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①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xxxx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z重点.doc

xxxx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z重点.doc

201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背诵版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效用的定义(掌握)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4.边际效用理论(掌握)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边际效用TU上升MU〉0,但递减TU最大MU=0TU下降MU〈0【例题·单选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答疑编号2883020101]『正确答案』B(二)无差异曲线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掌握)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

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2)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多多益善。

【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

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疑编号2883020102]『正确答案』ABC2.无差异曲线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掌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考生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和政府的收入调控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 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控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过程和机制;掌握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二) 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的结构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

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掌握效率与公平的含义;熟悉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指标和方法;熟悉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和基尼系数的含义;掌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框架。

五、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不同增长方式和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考试内容(一) 经济增长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熟悉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熟悉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熟悉和了解各种经济增长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

熟悉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的含义和内容。

(二) 经济周期熟悉经济波动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了解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相应的政策;了解我国经济波动的实际状况。

(三) 发展战略和发展观掌握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内容;掌握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掌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六、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和市场失灵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考试,提高考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水平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一)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与资源的最优配置掌握市场机制的含义和特征;熟悉市场机制运行的机理;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熟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二)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外部性的含义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公共物品的含义、特征、类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垄断的含义、类型、原因及其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熟悉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掌握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七、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考试目的转自学易网本章阐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以提高考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考试内容(一)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掌握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职能和政府作用的合理界定;掌握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的含义;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矛盾冲突;掌握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掌握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类型和手段;熟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综合与协调。

八、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关系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熟悉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掌握和熟悉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考生的国际经济理论和政策水平。

(一) 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掌握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掌握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熟悉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二) 对外贸易的作用和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掌握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熟悉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影响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因素;熟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调控方式和措施。

(三) 对外经济合作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利用外资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国际资本技术转让的类型和含义及原因;熟悉国际技术贸易的各种方式;掌握国际技术转让的作用;掌握对外技术交流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和经济效应;熟悉阻碍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因素。

(四)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熟悉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第二部分财政一、财政职能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关系、财政四大职能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我国财政职能的分析认识能力,增强考生对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理解。

考试内容(一)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熟悉市场经济的缺陷;熟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掌握财政的各项职能的基本含义、范围和发挥职能的手段。

二、税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理论、我国税制结构、国际税收及税法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考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考试内容(一) 税收原则掌握税收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主要税收原则的基本思想和贯彻方法。

(二) 税收负担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熟悉宏观税负指标和微观税负指标;掌握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熟悉税与费的区别;掌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掌握税收负担转嫁的含义、方式和条件。

(三) 税制结构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熟悉税制结构与税制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种结构的各种划分及其内容;掌握税收收入结构和税制要素结构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掌握税制结构优化的含义和衡量标准。

(四) 国际税收掌握国际税收的概念;掌握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税收管辖权的含义及其种类;熟悉国际重复征税的形成原因;熟悉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的类型;掌握减轻或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五) 税法掌握税法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及特点;掌握违反税法的主要行为的表现;掌握偷税、漏税、欠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认定依据;熟悉违反税法所应承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三、国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债基础理论和我国国债实物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国家债务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国家债务政策的理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 国债的性质和功能掌握国债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国债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

(二) 国债的种类和结构掌握国债的各种分类;掌握各种债券的特点;掌握国债结构的含义和分类;熟悉不同国债结构的特点。

(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熟悉国债发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掌握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掌握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熟悉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

(四) 国债负担与规模掌握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熟悉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四、预算管理体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预算管理体制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完善预算管理体制的各项措施的理解。

考试内容(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演变熟悉我国实行过的三种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 分税制掌握分税制的基本含义;掌握现行分税体制下支出划分的范围;掌握收入划分的主要内容;掌握与分税体制配套的主要相关措施的基本内容。

五、财政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国家财政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增强考生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提高考生对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要性的理解。

考试内容(一) 财政政策的概念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熟悉财政政策与相关范畴的联系与区别。

(二) 财政政策的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五大基本目标的内容。

(三) 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五大政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原理。

(四) 财政政策的分类掌握财政政策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政策的特点。

(五)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了解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背景;熟悉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积极财政政策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