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共3篇)
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共3篇)>第1篇:探讨社会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意义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
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
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
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
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
”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
社会心理学关于异地恋的论文
本科生结课论文关于大学生异地恋情侣的一般心理探究科目社会心理学教师:陈培峰姓名:刘婧学号:********专业:城乡规划学类别:本科生2年级上课时间:2015 年3月初至2015 年 4 月末摘要本文从心理学专业理论出发,在前人理论归纳总结基础上具体分析大学生中异地恋情侣的一般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加上一些个人经验和感受,从而引导大学生异地恋情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目录摘要 (2)第一章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对象 (1)1.3研究目的 (1)第二章文献综述 (2)2.1爱情三角理论 (2)2.2爱人的成人依恋 (3)2.3亲密关系中的冲突 (6)2.4自我防御机制 (7)2.5爱情投资模型 (10)2.6爱情的进化心理学理论 (11)2.7异地恋相关效应 (12)2.8下意识语言模式 (13)第三章正文 (15)3.1异地恋的心理压力 (15)3.2男女异地恋心理差异 (17)3.3男女爱的需求 (19)3.4到底该怎样谈异地恋 (20)第四章我的总结 (21)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无论时代是怎样的,我们都在追求爱情,爱情有近距离也有远距离,浪漫的诗人相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时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尚只能鸿雁传书寄相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诗词字字珠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满含深情却也满目凄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今日读来,你可曾有古人之感:“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代里,我们有了更加快捷的交通和及时的通讯,但在瞬间位移或任意门的可能实现之前,所谓距离,依旧存在。
当下远距离爱情即异地恋很普遍的存在于18-25岁年龄层的人群中,在大学生中,由于高考的差异和求学的矛盾,异地恋自然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社会心理学论文——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摘要:很多人看到这个词会误认为女权主义是追求女权至上从而持反对意见,而实际上①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权主义在世界历史中起源以及发展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直至近代在中国社会才发展迅猛。
本文将介绍女权主义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不仅仅涉及中国本土的文化历史,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发展史。
同样,文中也将分析中国女权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关键词:女权主义,歧视,封建,自我解放,正文:一、女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在人类历史中,最先存在的是母系社会,随之而后的漫长岁月中则转而变成父系社会而后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封建社会,后两个阶段内,女权可以说是及其受压迫的。
封建时期对女性的畸形伦理压迫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是有据可考的。
②《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③《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更有直至解放前犹可见的女子缠足,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爱妾,名为窈娘,妩媚风骚且能歌善舞,李煜为她筑六尺高的大莲花台,饰以宝物细带。
窈娘用帛缠足,使脚呈新月形在台上翩翩起舞博得后主欢心,于是这种风气随即在民间传开。
遵从三从四德无非几乎将女性的地位降到连奴仆都不如的地步,男性心目中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便要求女性遵照这个标准,然而却从最大程度上剥夺了女性的人格自由,更是对人性的压抑。
而女子缠足则是女性为讨男性欢心而流行起来的风气,从本质上满足了男性的恶趣味,却给无数女性带来了身心上的痛苦。
女权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心理学论文】回归“社会” 建构社会心理学
回归“社会” 建构社会心理学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联,是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正如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赫勒所言,个体一出生即无可选择地被抛入到一个先在化、结构化、日常化的“生活世界”,并终其一生在不断再生产出自身的同时,也再生产出社会。
它解释了“个体何以既是社会绵延不辍的原因,又是由社会形塑而成的结果”,因此成为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论题。
然而,为数不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同普通大众一样承受着“社会之重”,或因局限于布迪厄所谓的“学究眼光”,或因沉迷于米尔斯所谓的“悬置技术”,致使社会心理学陷入一种“社会失却”的状况。
潜隐在这一状况背后的是学科分裂,或者更深一步地说,是“社会”与“心理”的相互疏离,或者更为具体地说,是“社会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两相对峙。
这两种取向在理智传统、学科认同以及研究范式上彼此分殊,各自建基于对个体与社会的不同想象:前者是一种嵌入式想象,认为“个体”作为结点彼此相连,并嵌入在特定历史和社会结构中;后者是一种原子化想象,只见“个体”,不见“社会”与“历史”。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作为主要构成的实验社会心理学)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学偏向的社会心理学”则沦为边缘陪衬,孤处一隅。
由于“还原主义”、“去‘社会’化”、“去历史主义”等痼疾积重难返,实验社会心理学最终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陷入危机。
这一危机的阴影至今仍未散去,其典型表征是:研究者习惯于从原子化个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社会”操作化为一组可能对个体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或调节作用的变量。
由以上分析可见,回归“社会”是社会心理学寻求健康发展的可能路径。
这不仅仅是由学理决定的,还是由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的。
那么,何谓“回归‘社会’”?所谓“回归‘社会’”只是一个隐喻,它具体是指摒弃原子化个体观,在辩证地认识和把握“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将“个体”置于“社会”之中进行思考。
社 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研究期末论文》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人们如何思考、感受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无处不在,从我们的人际交往到大规模的社会现象,都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我们的大脑并非是对现实进行完全客观的反映,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偏差和启发式来简化信息处理过程。
例如,首因效应使我们在初次接触他人时,往往会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其的主要印象,而后续的信息则可能被忽视或曲解。
这种认知偏差在面试、相亲等情境中时常发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不准确的判断。
归因理论则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行为时,会试图确定其原因是内部的个人特质,还是外部的环境因素。
然而,这种归因过程并不总是客观公正的。
我们常常倾向于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
这种自我服务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心,但也可能导致人际冲突和误解。
社会影响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从众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而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
阿希的从众实验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现象。
在实验中,参与者在明显错误的情况下,仍然因为多数人的错误回答而改变了自己的判断。
这种从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在时尚潮流、消费习惯等方面。
此外,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对我们的行为也有着强大的塑造作用。
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违反这些规范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谴责和排斥。
而社会角色则规定了在特定情境中个体应该如何表现。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与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截然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社会心理学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社会心理学
海南大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一学期)论文题目:让完美的的自己留在别人的脑海里学生姓名:张文博学生学号:20120506310034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年级专业:2012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耿刚完成日期:2012年11月03日让完美的自己留在别人的脑海(张文博,2012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内容摘要】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印象留在别人的脑海里,让别人在乎和记住自己,熟不知我们的一举一动,或是外部形象,早已被感知并下了定义,在他人脑海里被分类处理。
或是被疏远或是易亲和。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并不是别人想的那样,只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的动作,一段言语,甚至长相,被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从此,就成了永世不得翻身的丑角,挣扎在无限悔恨自责的的深渊里,痛不欲生。
因为我们太在乎别对人我们的看法,我们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种心理是我们获取自信,保持愉悦的重要心理活动。
所以到我们在被人脑海的印象受到损害时,我们要学会反思和修复,让完美的自己留在别人脑海里。
【关键词】印象形成印象管理一、行为描述二、印象形成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会面临着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以及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本文主要着眼于向大家展示印象形成的相关理论,即印象及印象形成的定义,印象形成的规则、影响因素、形成方式和心理效应。
通过本文的阅读,有助于大家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印象的形成。
印象定义:指的就是个体记忆中留存的关于他人的形象或概念。
印象形成: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是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先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其形成第一印象,然后再收集相关的信息,并经过整合形成整体印象。
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他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社会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个人对他人的一般印象是在很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的,个体都有本能的意愿去估量所见他人的智力、年龄、经历背景、种族、宗教、文化水平、诚实、热情等等,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对他的态度——喜欢或厌恶。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分析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课程社会心理学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22年 5 月24 日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分析竞争与合作是我们通向理想必备的技能,如果缺少这些技能我们的生活将毫无趣味可言。
正如一句名言中提到“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当中去。
”这就名言很好的诠释了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
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误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我从一下几点进行分析论证:一、竞争与合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竞争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就如生物中的专有名词“优胜劣汰”一样,你不努力上进,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目前的竞争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存在差异,之前我们总认为竞争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有效方法,也只纠结于最后的成功与失败,其实这种想法太过片面偏颇,成功并不是你竞争了就会实现,它包含了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竞争与合作,就如哲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所以,竞争与合作在我们成功的路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不能单独进行拆开来分析的。
就如在一场拔河比赛中,想要拿一个不错的名次,我们需要做到劲往一处使,然而就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靠的是团队的力量,需要的是合作共赢,个人的力量终究抵不过团队的力量。
竞争是我们追寻更好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进取的态度,合作是帮助变得更强更好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毕竟有竞争有合作才能达到共赢。
二、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竞争也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假如这个社会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合作意识,那么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没有上进心的环境里,那么这个世界将会缺乏光明,变得沉寂。
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我们内心失去了支撑我们变得更强的动力;如果没有合作就不会有进步,我们只能停留在原地,我们生活也会失去本该有的乐趣。
例如:竞争是一个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不断与高手过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相互之间分享经验共同进步而不是用输赢来评判,而合作是让我们更好的融入集体,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
****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成绩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姓名:学号: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摘要】近几年,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大学生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侵犯心理引导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1.问题提出背景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它是一种有侵犯意图并付诸于行动的攻击行为。
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侵犯心理即是指引起侵犯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它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发生比例从上个世纪年代至今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时有发生,并为世人所关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同窗好友四人杀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中;同年,北外女生罗卡娜与同学因琐事争吵,之后用西瓜刀将其杀害;2008 年10 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将正在上课的教授程春明砍倒,致其不治身亡。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10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无不让我们对大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感到恐怖,感到震惊。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意义的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为何会实施侵犯行为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2.大学生侵犯行为的诱因有对人类的侵犯,也有对动物的侵犯;有对他人身体上的侵犯,也有对他人精神上的侵犯;有敌意性侵犯,也有报复性侵犯。
总体而言,这些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其侵犯心理直接引起的,但导致侵犯心理产生的原因却并不单一。
2.1.直接诱发因素直接诱发因素是指产生大学生侵犯心理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直接原因即是主体经历的挫折事件。
社会心理学-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小论文—-——个人价值观分析班级:2011级应用心理班指导老师:杨玉芹老师学生:张雷学号:201108030163时间:2014年5月19日价值观,这个亘古的话题一直以来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着,无论是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还是心理学,都对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
但是,人各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尽管如此,但在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却也形成了一些相似的,或者说是一个集体所共有的价值观.正是这些相同的价值观和个人所独有的价值观,才使得每个人是那么的完整和与众不同。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要弄清价值观,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从哲学角度来看,对价值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主体说,即认为外界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主要在于主体的感受和体会;二是客体说,认为价值主要是客观事物本身就有的一种属性,不会以评判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三是关系说,认为对事物有无价值的评判,要取决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即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求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适宜性。
因此,据此得出,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
大学生群体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一定比重,他们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一个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
我国学者辛志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语句完成、自由联想等方法,建立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结构框架,我也将据此分析个人的价值观。
辛志勇将价值观分为手段价值观、目标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
手段价值观又包括了知识努力取向、智慧机遇取向和人格品质取向。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的价值取向里面,人格品质取向是最为重要的,这和父母从小的教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才能,但是不能没有人格品质,人格品质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好的品格,会促使我们去帮助,去宽容,去感恩,去接纳,而这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次之重要的就是知识努力取向了,有了好的人格品质,那么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的立足的,另外,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兴一代,更要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才能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智慧机遇取向,个人觉得,机会作为一种外界因素,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面对这种无法预测的因素,我们所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遇的到来,随时准备抓住机会。
从众心理论文
从众心理论文从众心理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并且从众心理具有两重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从众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从众心理论文范文一:社会心理学论文-从众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其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客观实际,发挥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对策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1]。
通俗地说,从众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
如遇到意见分歧,本来你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但当这种想法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你可能会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而迫于多数人“无形的压力”,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随大流。
一、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1.消费从众。
高校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大学生讲名牌、讲排场、比阔气已形成风气。
有些大学生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这是一种消极的从众行为。
2.学习从众。
学习从众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从众现象。
据调查,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大学校园里常会看到一个宿舍集体活动的景象:一同吃饭,一同上自习等等。
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如某高校有个班5名考上研究生,竟都是同一舍员。
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学习从众现象,如学生的考试作弊。
有的学生从主上并不赞成作弊,但是看到少数原来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没被发现,就会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带着一种不正确的理性从众观或盲目从众也参与作弊,以致对自己各方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学论文——自我调节能力五篇
心理学论文——自我调节能力五篇第一篇:心理学论文——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概念、作用部分[摘要]:文章主要介绍自我调节的概念和关于自我调节的三种不同观点以及自我调节的作用表现。
同时在对自我调节及其与自我调节相关的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自我调节的过程。
[关键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班杜拉社会认知观三元模式情绪管理弗洛伊德自我效能感在所有物种之中,人具有最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上,更表现为改造自我。
人改造自我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适应自身素质、资源或条件的变化。
在这里,人的这种自我改造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研究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是一种使个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引导自己目标定向的内部处理机制,调节意味着个体能精细地、自动地使用特定的机制和机能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动。
广义的自我调节,是指人改造自我的一切行为和意图,可以大致把它划分为目标选择、行动准备和行为控制三个过程①。
包括心态调整、个性引导、知识更新、信息收集、方法优化、思想品德再造、修养提高、自我完善、体育锻炼、治疗补宜等。
狭义的自我调节,研究者将其范围缩小为自我强化或者自我心理调节,以便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由于自我调节的复杂性,研究者对其解释一直没有达成一致见解。
目前,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把自我调节看作是一种图式,持该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自我调节是一种知识结构,该图式的功能是控制自我和调节自身反应;并且进一步假定连续的活动可以改善自我调节,如果自我调节像图式或其他的知识结构那样起作用,那么自我调节的激活会有利于后来的自我调节。
二是把自我调节看作一种技能,该观点认为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一种控制自我的能力。
尽管技能是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但通过不断的实践,这种技能是趋向于稳定的。
一旦这种技能稳定下来,它对个体以后管理自我活动的影响就会变弱,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自我调节活动上的成功很少或不会受到以前自我控制活动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合实例浅谈自卑心理
当代大学生自卑现象浅谈曾经,我就有些自卑的想法。
起因我很明白。
我和我的初恋分手了。
很不愉快的分手了。
我们并没有吵过架,并没有那种激烈的冲突,但是我们就是不合适在一起。
于是当她暗示要离开的时候,我没有挽留。
之后的一个月后悔莫及。
然后,我变得封闭,小心翼翼,极大的收敛着自己。
而我觉得自卑的原因,在于一个中午。
我出去吃午饭,总感觉自己的穿着打扮像个小丑。
感觉自己特别土,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我。
而我根本不能生存。
在这么持续了近两个星期之后,我发觉了自己的心态变化。
因为我是个特别注意自己心态的人,所以我开始刻意改变自己。
我开始故意迎着别人的眼光,虽然那让我很难受。
后来,我慢慢放下了这一切,慢慢的开始好好生活。
慢慢的看到了别人的表扬,慢慢的自信。
直到我遇到了另一个她。
经过和她的畅谈,我彻底解开了我的心结。
通过她的眼睛,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逐渐变得自信。
于是,现在我又开朗阳光的生活着。
那么,曾经的自卑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卑心理是指由于不适当得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心理状态。
自卑,并不是指客观上看来自己不如别人,而是人主观上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一文不值。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生产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序,影响到学校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
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
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
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
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应用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
应用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1.应用心理学论文第1篇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
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
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为客户满意的“激励因子”之后,则可以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使其从“没有不满意”转向“满意”。
心理学论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论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言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开始关注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拟世界经常导致青少年比较自己和他人,这可能对他们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通过获得赞美和认可来提高自尊心;另一方面,由于不断比较而引发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
2.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关系质量的影响使用过多社交媒体可能导致青少年花费更多时间与亲友相比在虚拟世界中交流。
这可能对亲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降低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和离线人际互动机会。
3.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孤独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暴露于负面信息、网络欺凌和不良内容的风险也远高于其他渠道。
4.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社交媒体不仅有负面影响,还具备积极的方面。
它可以作为一个平台提供支持、建立联系和分享喜悦。
社交媒体上展示成功经历和共享有益信息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彼此之间的团结。
如何增强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心理健康1. 培养正确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确看待社交媒体,并帮助他们发展自我管理技巧来合理使用、减少比较和注意负面影响。
2. 促进离线社交互动鼓励青少年与家人朋友共度时间,参加实体社交活动,提升面对面的社交技能和建立健康关系。
3. 增强网络素养和保护策略教育青少年如何识别虚假信息、避免不良行为,以及保障自身在网络上的安全和隐私。
4. 倡导积极社交媒体使用与家长、学校和社区合作,发展积极、有益和有意义的社交媒体平台,引导青少年主动追求正面内容的获取与分享。
结论尽管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个人能力、促进离线互动和提倡良好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来减轻其负面影响。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亲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的行为。
这种行为既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他人的特征、态度和行为的感知和解释。
在亲环境行为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他人需求的理解和反应。
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他往往会主动伸出援手,展现出亲环境行为。
而当个体对他人的需求缺乏认知时,他们可能会忽视他人的困难,表现出冷漠或无动于衷的行为。
其次,情感与态度也是影响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体对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在亲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往往会促使个体展现出亲善、关爱和支持的行为。
相反,消极的情感和态度则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出冷漠、敌对甚至攻击性的行为。
因此,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对于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群体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亲环境行为。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当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群体普遍重视亲环境行为时,他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
相反,如果社会群体对亲环境行为缺乏关注或者鼓励其他类型的行为,个体可能会受到群体的引导而减少亲环境行为的表现。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个体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所处的社会群体都会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上,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社会认知水平、培养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加以引导。
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充满亲善、关爱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
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整理,论文范文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简介: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独家整理6篇)本文内容: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社会心理学论文一:题目: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 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兴起, 迎合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但发展过程中出现非法逼债、高利贷、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强烈关注。
本文以计划行为的理论为视角, 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这个三个控制变量对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实现过程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 希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态度, 规范大学生的网贷行为。
关键词:网贷行为; 社会认知; 社会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 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大学生信贷市场更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阵地。
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隐患。
比如20xx年, 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流传出来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 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 更是把非法校园贷推向了风口浪尖。
校园贷存在的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风险, 以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非法逼债、高利贷、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本文简介: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心思学的视点、从微观层面把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分为影响要素和认知要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思焦虑的特性,并从微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思焦虑的办法。
[关键词]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心思调适社会心思学焦虑是人类本身发作的一种维护性反响,是每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本文内容: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_社会心理学[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心思学的视点、从微观层面把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分为影响要素和认知要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思焦虑的特性,并从微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思焦虑的办法。
[关键词]今世大学生心思焦虑心思调适社会心思学焦虑是人类本身发作的一种维护性反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思状况。
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集体的一个遍及心思问题。
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峻的失眠、焦虑等心思障碍,46.4%的学生把“心思健康教育”列为“校园现在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00:15-17)。
一起,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思咨询作业的进程中,也发现许多个案心思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思焦虑相关。
因此,大学生心思焦虑现象应引起咱们的注重。
但现在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讨论某些人格要素与焦虑的相关联络,很少从社会心思学的视角和微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
本文试图从这一视点对大学的心思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思焦虑的成因作为心思科学研究方针的焦虑,其本质是个别经过认知点评,预料到内外含糊的风险剌激对自我、自负发作要挟,而又自感没有才能敷衍时发作的一种激烈耐久的心境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改变(张松、张德山,1998:122-123)。
根据此,咱们可概括出焦虑的四个要素:剌激,自负,认知点评和才能。
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别自负的影响,一起个别经过认知点评确定这种剌激会对自负发作要挟且自我无才能敷衍,如此才发作心思上的焦虑状况。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背景,然后深入研究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接着,我们将讨论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以及群体内部形成的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来改善社会准则和提高人际关系。
引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在社交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的学科领域。
其中,群体行为和社会规范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群体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由一组人共同参与或表现出来的行动或反应。
它可以包括集体决策、合作行为、群体中的关系和社会动态等。
群体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受到环境和情境因素的影响。
群体行为的定义与特点群体行为是指在一定社会和环境背景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进行并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行为表现。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体性:群体行为表现出集体决策、统一行动等特征,超越了个体之间的单一决策与行动。
2.相互联系: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彼此之间的行动会产生相应影响。
3.社会化:群体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4.动态性:群体行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发生变化。
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知:群体成员对于群体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个体对于参与群体行为的动机和期望。
2.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在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被广泛接受并要求遵守的准则和期望。
3.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交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由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的学科领域。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各种群体互动和接触。
这些群体可以包括家庭、朋友圈、工作团队,甚至是整个社会。
人们在这些群体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群体影响。
因此,研究群体行为如何塑造和影响个体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概述群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社会规范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决策对个人决策的影响。
接着,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讨论群体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包括社会认知的变化、在群体中形成的自我感知和身份认同,以及社会规范对群体行为的塑造作用。
在第4部分中,我们将探究群体行为对个人情绪和态度的影响,包括情感传染与共鸣、态度一致性和认同压力,以及群体压力对个人情绪和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
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文章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揭示群体行为对于个人行为、认知、情绪和态度的塑造作用。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群体行为的重要性,并提供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从而推动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于群体行为影响个体的研究的深入发展。
2. 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2.1 群体心理学概述群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群体中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学科。
在群体中,个体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并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绪。
群体行为对个体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这种影响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
2.2 社会规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社会规范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制定和遵守的共同准则和预期行为。
当个人处于一个群体时,他们往往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来符合这些规范。
社会规范有助于保持秩序和协调群体活动,但也可能对个人产生一定的压力。
论文研究方向是什么
论文研究方向是什么论文研究方向是指研究者在一定领域内所选择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向。
下面是一个示例:我的论文研究方向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探讨人类如何在社会中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影响个体心理状态的科学研究领域。
我选择社会心理学作为我的研究方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非常重要。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受到他人的影响。
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规律,了解个体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社会认同、参与群体行为以及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等。
这种了解对于提升人际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且灵活。
社会心理学研究采用了实验室实验、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等多种方法,既可以在控制环境下对特定变量进行实验研究,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测量。
这些方法的多样性使得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提高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广泛性。
第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实践紧密相关。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社会认知、社会影响、情绪与情感、群体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提供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问题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我对社会认知和情绪表达方面的研究非常感兴趣。
社会认知研究着重于探究个体如何获取、处理和运用社会信息来理解他人和社会环境。
情绪表达研究则关注个体情感的外显方式以及情感表达对个体和他人的影响。
这两个方向在揭示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在我的论文中,我将尝试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拓宽我们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总之,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研究领域,通过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我选择社会心理学作为我的论文研究方向,旨在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学生姓名刘强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21
学号 W130221121031
学习中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2012 年 5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摘要 (1)
1健康人格的涵义 (1)
2影响人格的因素 (1)
2.1家庭的作用因素 (2)
2.2学校教育因素 (2)
2.3社会实践因素 (2)
3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3)
3.1正确认识健康人格的标准 (3)
3.2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 (3)
参考文献 (4)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摘要
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后,结合所学试着从健康人格的概念探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从描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立足点出发,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并巩固了所学课程。
关键词:健康人格探究塑造
1健康人格的涵义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
其中,知,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操、情趣;意,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行,是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指在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四自”不仅是颇具我国文化传统的人格特征,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我悦纳,接纳他人。
人格健全的人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是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是独立自尊。
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四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2影响人格的因素
人格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
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对自我价值观、自我控制、
自信心、时间管理倾向及创造性人格特点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格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2.1家庭的作用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一方面,家庭把基因素质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环境,是最早向儿童传播社会经验的场所。
儿童出生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他们所处地位等等,对儿童人格形成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家庭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家庭是社会关系影响儿童的中介桥梁。
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着儿童,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不同儿童在不同家庭中,通过衣食住行和父母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对他们的人格形成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些儿童随同父母劳作,因而,逐渐养成坚毅性、自主性的特点,他们对受苦受难的劳动者则表示极大的同情。
有些儿童则随着父母过着奢华怠惰的生活,整日锦衣肉食,逐渐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形成欺压、骄横、依赖性等人格特征。
2.2学校教育因素。
性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态度、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师的性格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
很久以来,学校教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心理素质特别是性格的培养,致使大多数教师不重视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他们一些无意的举动,甚至一些出于好心的举动在学生性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良的影响。
性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制约其形成的因素非常复杂,学校教育是制约性格
2.3社会实践因素。
人际关系反映着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交往的心理距离接近或拉大,决定于交往双方各自需要的满足程度。
如果交往双方的各自需要交往,并得到满足,相互之间便发生接近的心理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双方在心理上就会疏远,甚至处在敌对状态之中,这就拉大
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
当距离增大时,双方将产生心理紧张,长期的紧张会引起身体或心理的反应,他们的行为也将受到影响。
在群体中,如果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就会有高度的凝聚力,使全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显示出旺盛的活力。
在亲密的温暖的人和人的关系中,都会心情舒畅。
易于形成活泼、主动、积极等特性,并能发扬个人的独特风格。
如果缺乏这些条件,或者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就会使人有压抑心情,产生无助感和忧伤感,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消沉、冷淡。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的人格形成。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职业,要求他反复扮演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角色,进行与自己的职业相称的活动,在长期的磨练中,逐渐形成与其他职业有区别的行为方式和基本的个性倾向。
比如,教师观察问题敏锐,思维有条理,处理问题冷静、机智,组织力较强等特征;服务员的耐心、和蔼、热情、周到的风格;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文艺工作者,活泼、开朗、富于创造性、情感丰富等特征;科学工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性,论证问题的充足性、独立性等;建筑师具有钻研精神,对周围事物有多方面兴趣,观察事物敏锐、细致,鉴赏力发达,等等。
3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3.1正确认识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有五个标准,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正确的自我意识;四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五是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3.2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
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了要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外,还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持。
培养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对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进作用。
那么怎样塑造健康人格呢?
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勇气的人,是不能成大才、当大任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的人格品质。
二要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人格。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所具有的优秀的品格都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从小做起,是每个人努力的起点。
乐观的人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
勇于拼搏。
三要融入集体。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通过与他人交往,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并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
人格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
四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很重要,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却足以毁掉人的一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良好的习惯。
做人方面,要养成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的良好习惯;做事方面要养成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的良好习惯;学习方面要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要不断地与坏习惯决裂,不要让恶习损害我们的身体,不要让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出口成脏、不注意仪表礼仪等恶习损坏我们的形象,不要让拖拖拉拉、马马虎虎、浪费时间等恶习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不要让迷恋网络、浮躁浅薄等恶习污染我们的心灵。
在生命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日三省吾身”,不断地除去那些妨碍我们走向完善的荆棘,我们才能有康庄大道可走,才能不断地缩小与成功的差距,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直至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LA.普汶.人格心理学[M].郑慧玲译.台北: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
[2] 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罗伯特•斯宾雷[M].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李瑾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