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的流行病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一、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某些健康问题的科学,主要关注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其目标是了解人群中不同因素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以便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疫情:指某种疾病在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的情况。

2. 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3. 患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患有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4. 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死于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5. 确诊率:指在一定时间内,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患者数量与所有可能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总数之比。

6. 爆发:指某种疾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了比平常更多的情况。

三、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1. 横断面调查:通过对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人群进行调查,来了解该人群中某种健康问题的现状。

2. 纵向研究:通过对同一群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观察,来了解该群体中某种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

3.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和没有患有该种疾病的对照组,来探究该种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 队列研究:选择一组无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并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以了解他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四、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描述数据集中每个变量在不同取值下出现频率和比例等基本特征。

2. 探索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探索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通过绘制散点图、箱线图等图形来检查数据的分布情况。

3. 推断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通过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方法来判断样本统计量是否能够代表总体参数。

五、流行病学中常见的偏倚类型1. 选择偏倚:指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导致结果不可靠。

2. 信息偏倚:指收集到的数据存在误差或缺失,导致结果不准确。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①、研究对象:人群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率 %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同期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发病率与患病率得区别与联系:①两者分母可能一样,但分子不同 ②发病率常用于病程短得急性病调查,患病率常用于病程长得慢性病调查③当某地某病得发病率与该病得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得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得百分率。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

流行病学重点笔记

流行病学(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

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

(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 同期暴露人口× K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 同期暴露人口× K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 同期平均人口× K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新发生的频率。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

普通用于衡量小范围内、短期内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通常以月、周、日或者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亦称现患率或者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总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的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自原发病例浮现后,在该病的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

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wei)险最常用的指标,其份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 ( crude death rate) ,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wei)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短的疾病。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者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 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

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

PYLL 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

流行病重点

流行病重点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观点:是流行病学本身性质决定的,是学习和应用流行病学的最基本观点。

比较的观点:是流行病学方法的核心。

概率论的观点:特点之一。

3.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常用于急性病和传染病的描述,对描述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4.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天气暴露人口数K 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率5.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对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疾病的流行状况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K。

当某病在某地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病程(P=I*D)6.感染率:指受检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率。

=(受检人群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7.死亡率:指某人群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死亡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放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水平。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8.病死率:表示一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病人的比例受到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

=(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K 9.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某病在某地区流行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比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

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病率水平。

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10.疾病的地区分布地方性:指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一些疾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者只在该地区存在,可按特点分为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判断地方性疾病的方法:①该病在当地居民的各类人群中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均低或者不发生③外来健康人群到达该地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④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症状减轻⑤当地该病易感动物课放生类似疾病。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流行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1)研究对象是人群,不只是个体2)研究内容包括疾病外,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它相关的卫生事件3)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4)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类试验3)理论性研究4.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对比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5.流行病学的应用:a)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分布特点;即“三间分布”。

人群疾病与健康规律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如“少女阴道腺癌”与己烯雌酚。

c)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制定及评价。

d)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e)完整揭示疾病自然史f)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第一章疾病的分布1.疾病分布:指疾病的人群表现、人群现象,也即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的发病、死亡和患病水平等。

2.发病指标的应用:1)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应用: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2)罹患率:表示在较短的疾病流行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应用:能够根据特定人群的暴露水平较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常用于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调查。

流行病学重点3)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所占比例(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应用: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通过横断面调查进行。

流行病学 总结重点

流行病学 总结重点

流行病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指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3.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性特征②对比的特征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④社会心理的特征⑤预防为主的特征⑥发展的特征;4.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思维的群体现象。

5.散发(sporadic):是指发病率程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历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

6.爆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中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7.流行(epidemic):是指在某些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8.大流行: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的水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区广,在短时间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比较内容患病率发病率资料来源现况待查疾病报告、监测、队列研究计算分子观察期间新发病例+现患病例观察期间新发病例计算分母调查人数,平均人口数暴露人口数或平均人口数观察时间较短,一个月或几个月较长,一年或更长时间适用疾病种类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各种疾病特点静态描述动态描述用途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疾病流行强度影响因素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病程等相对较少,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平、疾病报告质量等10.现况研究的用途:①掌握目前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③确定高危人群④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

11.生态学研究的特点:①以群体为单位(最基本特征)②可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与疾病频率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③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疾病)的关系④生态学研究室从许多因素中探究病因线索的一种方法。

12.对于个人的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生态学研究是唯一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一、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分布、传播规律及相关因素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规律,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人群特征、环境因素等。

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干预试验等。

4.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基本指标疾病的发病率(incidence):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新发病例的数量,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疾病的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一疾病或危险因素存在的状况,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指某一疾病发病者中死亡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在特定时间内患病者存活下来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宿主(host)、病原体(ag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宿主:指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发病对象,包括人、动物或植物等。

病原体:指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环境:指影响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

流行病学重点整理

流行病学重点整理

流⾏病学重点整理1.流⾏病学特征①群体的特征;②对⽐的特征;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④社会⼼理的特征;⑤预防为主的特征;⑥发展的特征2.影响患病率的原因(1)升⾼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治疗⽔平提⾼,患者免于死亡,但未痊愈,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病例迁⼊;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诊断⽔平提⾼;报告率提⾼。

(2)降低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死率增⾼;病程缩短;治愈率提⾼;健康者迁⼊;病例迁出。

3.患病率与发病率的⽐较分类发病率患病率资料来源疾病报告、疾病监测、队列研究现况调查计算分⼦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观察期间病例数(新、旧病例)计算分母平均⼈⼝数或暴露⼈⼝数调查⼈数或平均⼈⼝数观察时间⼀般为1年或更长时间较短,⼀般为1个⽉或⼏个⽉适⽤疾病种类各种疾病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疾病特点动态描述静态描述⽤途疾病流⾏强度疾病现患状况或慢性病流⾏情况影响因素相对少,疾病流⾏情况、诊断⽔平、疾病报告质量等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后死亡或痊愈及康复情况及患者病程等4.影响疾病周期性及间隔时间的常见原因:①⼈⼝密集、交通拥挤和卫⽣条件差等因素利于疾病的传播。

②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的疾病,当易感者积累到⾜够数量便可迅速传播。

⽽疾病流⾏后,新的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特别是新⽣⼉的增加,影响疾病周期间隔的时间,累积速度越快,间隔越短。

③病后可形成稳固免疫的疾病,⼀度流⾏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流⾏后⼈群免疫⽔平持续时间越久,周期间隔越长。

④还取决于病原体变异及其变异的速度。

5.现况研究定义及特点(1)定义:⼜称横断⾯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有关变量 (因素)的关系。

(2)特点:①⼀般不设对照组;②特定时点或期间;③确定因果联系受限;④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断;⑤⽤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是有条件的;⑥定期重复进⾏可获得发病率资料6.现况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产⽣原因:①主观选择研究对象;②任意变换抽样⽅法;③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拒绝参加;④调查到的对象均为幸存者,⽆法调查死亡者;⑤回答不准确或回忆不清;调查员有意识得深⼊某些特征调查⽽忽略其他特征;⑥测量误差。

流行病学复习知识点

流行病学复习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in special population and its determination to control) 定义的诠释:①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②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③工作深度三个范畴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④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⑤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应用一、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措施,只观察人群在自然状态下疾病、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

1.描述性研究应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分布理论观察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事件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病因线索或假说,或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

2.分析性研究应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病因假设进行检验或对可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2)队列研究(二)实验法通过比较人为地给予和不给予某因素的两类人群中相关效应的发生率来验证实验因素与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数理法对某些疾病的流行过程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该病发生或流行的主要因素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同时也可用疾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和疾病控制对策与措施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及描述性研究第一节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重点(DOC)

流行病学重点(DOC)

第一章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基本内涵1.对象是人群2.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3.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4.最终目的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法流行病学的观点群体观点以分布为起点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核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流行病学研究需遵循的伦理原则流行病学的应用1、描述疾病或健康相关问题的“三间分布”及其特点。

2、探讨疾病的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3、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措施的效果评价4、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5、疾病防制和健康促进6、卫生决策和评价第二章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分布现象(发病、死亡及患病水平)。

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疾病的分布研究是描述流行病学的基本任务。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100% 1000%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种指标。

发病时间:以新发病例来计算,必须了解发病时间。

观察时间:发病率计算必须以特定观察时间为准一般以“年”为单位。

也可以很短,→如罹患率。

分子:新发病例。

注意发病的诊断。

分母:同期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必须符合:①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

②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以年平均人口计算。

应用:一些急性疾病,死亡率较低的疾病分布的描述。

(完整版)---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②符合率 (Agreement rate)= (a+d)/(a+b+c+d) ×100%
③试验的一致性分析:Kappa 值。 Kappa 值在-1 到+1 之间。
Kappa 值= -1,为两医生的判断完全不一致;
Kappa 值< 0,证明观察一致率比机遇造成的
一致率还小;
Kappa 值=0,表示观察一致率完全由机遇所致;
标准
有病
按“金标准”诊断 无病
阳性
a(真阳性)
b(假阳性)
阴性
c(假阴性)
d(真阴性)
③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误诊率,第一类错误):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标准被确定 有病的百分率。
假阳性率 = b/(b+d)×100% = 1-特异度 ④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漏诊率,第二类错误 ):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检标准被确 定无病的百分率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3)确定因果联系受限
(4)对不合发生改变的暴露,可以提示因果关系
9. 现况调查的优点:(1)常用抽样调查,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
(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结果具有可比性
1
临一 13 级(5)班整理
(3)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7. 判断地方病的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都高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减轻或治愈
⑤ 除人以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发同样的疾病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问题。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止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实际应用(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二)疾病的监测。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四)疾病的自然史。

(五)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特征(一)群体的特征。

(二)对比的特征。

(三)概率和数理统计的特征。

(四)社会心理的特征。

(五)预防的特征。

(六)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一)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暴露人口,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应用:1反应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描述疾病的分布3反应了病因因素的变化4 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论5疾病的监测资料6前瞻性的研究(二)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

单位是日、周、旬、月(三)续发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千古奇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左右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 (第一例除去)应用:是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一)患病率也称现换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能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升高:1病程延长2为主语者的寿命延长3发病率增高4病例迁入5健康者迁出6易感者迁入7诊断水平提高8报告率调高降低:1病程缩短2病死率高3发病率下降4健康者迁入5病例迁出6治愈率提高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发病率和病程,其变化可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完整word版)流行病学重点

(完整word版)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分章节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问答题: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类。

观察法主要有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筛检、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法主要实验流行病学包括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社区试验);数理法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

2、生态学研究概念答: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名词解释:1、发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影响的程度,发病率高对人群危害大。

2、罹患率:是测量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较短,能根据暴露程度较精确地测量发病频率,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或传染病的暴发及流行中,经常使用。

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4、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5、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6、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流行病学 重点 总结

流行病学 重点 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定义的内涵:①、研究对象:人群②、研究内容:疾病和健康状态③、重点: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④、目的: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根据是否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1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k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数量?100%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量构成比?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k 同期暴露人口数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k同期暴露人口数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罹患率?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期间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k同期观察人口数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患病率升高病程延长患者寿命的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区别和联系:①两者分母可能一样,但分子不同②发病率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调查,患病率常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调查③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流行病学重点

流行病学重点

一章、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

二章、1、疾病频率测量指标A、发病指标a.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b.罹患率疾病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率,也是人群新病例数出现频率的指标。

c.患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被调查人口中某病现有病例(包括新旧病例)的频率。

d.续发率表示在原发病例出现后,家庭或单位成员中易感者受传染而发生二代病例的频率,又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或接触者发病率。

e.感染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f.病残率在一定期间内人群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的比率。

B、死亡指标a.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b.病死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2、疾病的流行强度a.散发发病率呈现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称为散发。

b.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c.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称为流行。

3.疾病分布的形式:a.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b.地区分布c.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4.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坏境因素的关系。

5.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近,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可能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复习重点+名解+简答+试卷集合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疾病推测的原则;疾病放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的特征:不忽略个体,但更重视群体(2) 对比的特征: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异同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 社会心理的特征 (5) 预防为主的特征 (6) 发展的特征影响患病率的因素:(1)使患病率上升的因素:1.病程延长 3•发病率的增咼 5.健康者的迁出 7.诊断水平的提高2.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4.病例的迁入 6.易感者的迁入 8.报告率的提高(2)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 1.病程的缩短 3.发病率下降 5.病例的迁出2.病死率咼 4.健康者迁入 6.治愈率的提高患散发的原因:对传染病来说 ①该病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或免疫水平;②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③ 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如狂犬病; ④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

疾病的职业分布:(1 )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 (4)长期趋势判断地方病的依据: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都高②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④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减轻或治愈 ⑤ 除人以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发同样的疾病现况调查的特点:(1)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2) 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3) 确定因果联系受限(4 )对不合发生改变的暴露,可以提示因果关系现况调查的优点:(1)常用抽样调查,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结果具有可比性1、2、3.4.5.6 . 7.8.9.(3 )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局限性:(1)只能反映调查当时个体的疾病与暴露状况,难以确定先后因果的时相关系(2)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3)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10. 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测量偏倚选择偏性的控制方法(1)严格按照抽样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坚持随机化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流行病学1.M E T A分析:S y s t e m a t i c,o b j e c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m e t h o d t o s u m m a r i z e o ri n t e g r a t e r e s u l t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t u d i e s o f t h e s a m e t o p i c.一种系统地、客观地、定量地总结或整合来自不同研究的(关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的综述方法,又称系统综述2.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现代定义及其认识⏹三个层次:疾病、伤残、健康⏹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三个范畴:描述、分析、实验⏹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应用3.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确定⏹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理⏹疾病相关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4.流行病学的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5.发病率(i n c i d e n c e)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暴露人口是指暴露在某病危险因素之下,有可能得病的人口。

暴露人口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人群②必须有患所要观察的疾病的可能。

应用⏹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性研究6.罹患率(a t t a c k r a t e)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续发率(s e c o n d a r y a t t a c k r a t e)在一个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称续发病例(有时称二代病例)。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称续发率。

⏹应用⏹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7.患病率(p r e v a l e n c e)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时点患病率(p o i n t p r e v a l e n c e)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患病率取决:发病率和病程。

影响因素⏹升高因素:①病程延长;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⑧报告率提高.降低因素⏹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增高;⏹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8.感染率(i n f e c t i o n r a t e)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口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9.残疾率(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i s a b i l i t y)某一人口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残疾人数。

即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应用A.说明残障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B.对人群中严重危害健康的任何具体病残进行单项统计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是观察期间某时点横断面上人群存在某病的频度,而发病率是纵向观察。

②分子、分母不同。

……③意义不同,发病率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患病率主要用于病程长的疾病的研究。

10.死亡率(m o r t a l i t y r a t e)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死亡率=——————————————×K同期平均人口数11.病死率(c a s e f a t a l i t y r a t e)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病死率=————————————×100%同期患某病的人数12.生存率(s u r v i v a l r a t e)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生存率=—————————————×100%开始随访的病例数13.累积率(c u m u l a t i v e r a t e)某一年龄以前发生或死于某种疾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累积率可由各年龄发病或死亡率相加获得。

多用%表示累积(死亡或发病)率应用⏹慢性疾病分布的分析⏹说明某一年龄以前发生或死于某慢性疾病的累积概率的多少14.预期寿命(l i f e e x p e c t a n c y)X岁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表示x岁尚存活者预期尚能存活的年数15.潜在减寿年数(P Y L L)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应用⏹计算并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某一地区(县)和另一标准地区(或省)间相比较⏹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16.伤残调整寿命年(D A L 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17.散发(s p o r a d i c)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18.暴发(o u t b r e a 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19.流行(e p i d e m i c)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p a n d e m i c),如流感、霍乱的世界大流行。

20.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21.人群分布与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有关。

23.短期波动(r a p i d f l u c t u a t i o n)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集体的人群中,短期内某病的病例数明显增多的现象。

短期波动用于较大区域和较多数量的人群。

24.季节性(s e a s o n a l v a r i a t i o n)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严格的季节性虫媒传播疾病,如乙脑25.周期性(c y c l i c c h a n g e)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

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

26.长期趋势(s e c u l a r t r e n d)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27.地方性疾病(简称地方病)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判断依据⏹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上升⏹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下降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28.移民流行病学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

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29.普查(C e n s u s)调查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

普查适用于有下列特点的疾病:①患病率高;②有简便诊断方法;③有切实治疗方法;④有足够人力、物力。

普查的优缺点①优点:能提供疾病分布情况和流行因素或病因线索;能起到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作用;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②缺点:工作量大,难免有遗漏;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普查应答率一般要求最好在85%以上。

30.抽样调查(S a m p l i n g s u r v e y)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1)优点: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适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2)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较复杂;重复、遗漏不易发现,且不适于变异过大的资料。

31.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确定研究对象★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2.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由小到大依次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33.类型选择偏倚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报告偏倚测量偏倚34.现状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强推广意义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局限性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35.生态学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优点与局限优点★经济,出结果快★提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线索★对个体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适用于研究因素暴露变异范围小,较难测量暴露与疾病的关系★人群干预措施的评价及估计疾病发展趋势局限性★出现生态学谬误★难以控制混杂因素★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难以确定因果联系36.频数匹配(又称成组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特点•1属于观察法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而只是客观地收集对象的暴露情况。

病例对照是自然形成的。

•2设立对照有单独设立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的,供病例组作比较的对照组。

•3观察方向由“果”至“因”研究者面对的是病因作用的结果。

•4研究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暴露与否已成事实。

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病例组和对照组对危险因素的暴露。

•5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37.病例--队列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对照是随机选取,不与病例进行匹配•随机对照组中成员如发生被研究疾病,既为对照,又同时为病例•1个随机对照组可以同时和几个病例组比较分析病例--队列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因果关系清楚资料可靠论证强度高省时省力省钱适合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39.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❿特别适用于少见病、罕见病的研究❿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❿还可用于疫苗免疫学效果考核及暴发调查等❿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❿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❿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❿选择偏倚难以避免❿暴露与疾病时间先后难以判断,信息真实性差❿存在回忆偏倚❿不能测定暴露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40.队列研究的优点❿研究者亲自观察资料,信息可靠,回忆偏倚小❿直接计算R R和A R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❿可证实病因联系❿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❿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❿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队列研究的局限性❿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❿依从性差,易出现失访偏倚❿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❿研究设计要求更严密41.队列研究(c o h o r t s t u d y)⏹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