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
海绵城市PPP项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海绵城市PPP项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愈发明显,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的热门话题之一。
海绵城市的概念源于荷兰,指的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全面考虑水资源管理、雨水收集与利用、水文循环恢复等方面,以达到对抗城市内涝、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方法。
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公私合作(PPP)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现代城市建设模式。
海绵城市PPP项目是指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运营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同时也能有效地分散风险,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海绵城市PPP项目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海绵城市PPP项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机遇1. 创新理念获得支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海绵城市这一创新的建设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认可和支持度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海绵城市PPP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2. 收益空间巨大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迫切,而且市场空间巨大。
据统计,全球城市人口占比不断升高,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需求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也加剧了城市内涝等问题,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绵城市PPP项目在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收益空间巨大。
3. 多方合作,资源共享海绵城市PPP项目的特点是多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
政府部门具有政策支持和决策权,企业机构具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社会机构具有公益性质和社会资源。
通过多方合作,各方在项目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双赢。
二、挑战1. 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难度大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复杂的水利工程、市政设施建设、生态恢复等领域,需要各方在技术创新上下足功夫,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PPP 模式分析
财政部鼓励海绵城市的建设采用PPP 模式,作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整体战略,一个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将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城市水资源整体利用方案,包括雨水利用系统、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提标改造或建设运营等,因此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认为海绵城市将成为未来环保PPP 领域的最重要模式之一。
DBFO (设计-建造-融资-运营)是其常见商业模式。
DBFO (设计-建造-融资-运营),由社会投资人负责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期满移交等相关工作。
①项目参与公司和试点城市当地政府授权部门联合建立PPP 项目特许经营公司,并负责相关管理,具体工程建设招标及建成后运营;②政府在运营期开始后依据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付费;③合作期满,项目资产使用权和经营权按约定方式移交至政府指定机构,或委托项目公司继续运营。
此外还有ROT(改建-运营-移交)、BOT (建设-运营-移交)等模式相结合。
项目收入一般由项目运营收益、政府购买及财政补贴三部分构成。
其中运营收益将受政府特许经营权的保障;政府购买费将列入政府跨年度财务预算,其支付的费用所形成的回报率按合同约定执行,通过人大代表会议审核。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1. 引言1.1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海绵城市建设是指以海绵的概念设计和构建城市,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水文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以达到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加剧,城市面临着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在于通过改变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式,实现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提升,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更在于引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1.2 PPP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吸收、储存、净化雨水等方式,使城市具有更好的抗洪排涝和水资源利用功能,从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而公私合作(PPP)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PP机制能够有效整合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解决方案。
公共部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具有权力和资源,而私营部门则具有更灵活、高效的运营和管理方式。
通过PPP合作,双方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益,使海绵城市建设更加综合和可持续。
PPP机制能够加速海绵城市建设的进程。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技术支持。
而PPP模式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和市场机制,有效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PPP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通过公私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生态化、节水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PPP模式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契合度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汲取与分配应该以高效率的方式进行。
投资政府项目对社会资本来说,投资风险相对会小很多。
尤其在我国,政府背书的投资几乎成为“无风险”的代名词,因而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社会资本通常都会趋之若鹜,只是在过去苦于没有参与的途径。
PPP模式突破了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给社会资本了一个流动的大空间,加速市场机制的灵活作用,盘活政府合作项目,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1.海绵城市建设采用 PPP 模式的原因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政府为了确保公共利益、优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进行防洪水、保供水、促节水的宏伟工程,是涉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的惠民工程,是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一项公共建设服务,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而 PPP 模式能提高财政资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水平。
当前,传统的融资渠道遇到困难,政府融资平台受到制约,而大量社会资本找不到投向。
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动无疑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采用PPP 模式,通过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的评价,可以解决政府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供给绩效,在制度安排和资金投放上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PPP 模式可以充分结合政府的控制力、影响力与社会资本的灵活性、创新性、风险抵抗能力,克服政企合一积贫、积弱、积弊的诟病。
2.PPP 模式的分类及特点2.1 PPP 模式的分类PPP 模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狭义的 PPP 模式为包含 BOT、TOT、DBFO等多种项目融资在内的具体模式的概括,而广义的 PPP 模式指政府部门与私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
而针对 PPP 模式的具体模式,国内外没有统一标准,美国政府会计处将PPP 模式分为BDO、BOT、DB、DF 等12 种模式,世界银行根据项目的所有权、经营权、融资关系、风险分配及合约期限等因素,将 PPP 模式分为服务外包、特许经营、管理外包、租赁和剥离等,国际理事会则根据建设和设施方面的伙伴关系把PPP 模式分为了18 种。
基于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建设
基于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探析采用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所在,分析解释海绵城市建设主推PPP模式原因,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海绵城市;PPP模式;雨洪治理;低影响模式前言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在经历一个起点低、增速高的发展过程,由此引发的水污染、城市内涝、缺水等城市水问题愈发严重。
而“海绵城市”为解决城市水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
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城市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形成一个雨水循环和管理的系统,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1],强调区别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属性,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1为什么海绵城市建设要推行PPP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即公私合作模式。
PPP模式具有如下有优势:1.1 PPP模式能减少政府减轻财政负担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去年表示,首批16座试点城市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
庞大的资金需求给政府财政造成极大压力,但如果采用PPP模式融资,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不仅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又能使项目费用降低。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海绵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常见问题1.融资难题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传统的政府单一融资模式下,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而引入PPP模式后,由于涉及多方合作,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包括政府参与度、项目定价、资本市场的反应、合作伙伴的私人资本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融资的顺利进行。
2.运营风险海绵城市涉及项目较多,运营工作持续性较强。
在PPP模式下,可能会出现因为合作伙伴信用或资金等问题,导致运营风险逐渐暴露。
一旦项目无法正常运营,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企业和政府的利益。
3.信息不对称PPP模式下,涉及多方合作,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的路径延长和变形。
这可能导致投资方、政府和运营方对项目的理解和预期存在偏差,导致合作困难。
4.政策和法律不明确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现阶段在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仍然不够完善,特别是涉及到PPP模式的合作机制、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权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这给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
1.成立专业化运营机构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营风险问题,可以成立专业化的运营机构,实行市场化运营,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项目运营的水平。
为了平衡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在PPP合作中,需要明确政府的监管职责、企业的经营权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形成合理规范的管理机制。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投资方、运营方之间的信息透明和实时共享。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风险状况等情况,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偏差,提高合作效率。
4.多元化融资渠道在面临融资难题时,应该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机构融资、公司债券、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以及引入社会资本。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可以减轻政府的融资压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问题一:PPP模式的风险传递问题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负责出资,企业承担建设、运营和管理风险。
然而,由于建设过程、运营期间以及退役阶段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且不同类型的风险难以全面考量,存在一些难以预测和应对的风险传递问题。
对策: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
在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合理分担风险。
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建设、运营和管理风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企业在接受PPP项目时,应根据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预期情况,进行合理的风险定价和风险分担。
另外,加强PPP合同的完善和管理,防止评审不够严谨和合同脱离实际,导致风险无法规避等情况。
问题二:PPP模式下资金保障的不充分在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中,企业需要承担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一些项目的回报周期较长,现金流受限,导致资金投入不充分,建设质量和效果较差。
同时,财政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对项目的投入也有限,难以承担较大的风险和财务压力。
对策: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实现资金的充分投入。
政府可通过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PPP项目融资。
同时,建立PPP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PPP项目建设领域,推进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
问题三:PPP合作关系的协调问题PPP合作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配合,协调难度较大。
政府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企业需要提高市场化规模和竞争力,加强项目管理和运营能力。
金融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投融资服务,降低项目风险。
对策:建立稳定的PPP合作机制。
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和风险管理,形成稳定的PPP合作机制,并注重PPP项目的长期效益。
同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PPP数据库和评估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优化PPP合作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水泥建筑和人工铺装,不仅阻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还引发了城市内涝、水质恶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和推广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机制的应用,无疑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PPP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本文将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PPP机制的优势以及应用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海绵城市概念始于2007年,在中国被广泛提倡和推广。
海绵城市是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海绵作用,实现雨水的可持续收集、储存和利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改善城市内涝和水质问题,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的自然调蓄、景观绿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城市绿地和水体系统的建设等。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需要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制定规划政策、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着手,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和技术支持。
二、PPP机制的优势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经营公共事业项目的一种合作方式。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可以通过PPP模式合作,共同承担项目投资风险,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PPP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资源优势,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
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具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共同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二是分担风险,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单一承担这些资金压力会造成财政负担过重,通过PPP模式的合作,可以分散部分项目风险,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三是提高项目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海绵城市建设是否适用PPP模式存疑
“海绵城市”建设是否适用PPP模式引人质疑随着本月初试点城市名单的正式公布,一股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在全国兴起。
业内人士预测,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拉动6万亿元投资。
对此专家提醒,热潮之下更需冷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巨大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许多问题有待深思。
海绵城市建设热潮兴起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遇到雨水时把它们吸纳起来,缺水的时候再吐出来利用,能够像大自然一样对雨水进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
“实际上,海绵城市可以说是一种对城市理想状态的描述或者愿景。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车伍对记者表示,在原生态的状态下,森林、道路、河湖就是天然的海绵体,能够实现对径流雨水自然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
真正的海绵城市的核心是由绿色基础设施和河、湖、池塘等水系和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组成。
也包括灰色基础设施(如城市排水管网、泵站、蓄水池设施等),但由于城市路面的不断硬化和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雨水落到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导致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60%至70%的雨水流失。
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迅速被破坏的城市普遍面临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就迅速被提上日程。
车伍称,海绵城市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形象化称呼,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他认为,尽管旧城排水管网改造很重要,但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协同作战的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由于有中央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
继去年10月底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后,当年12月31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公共项目。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PPP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对策制定。
本文将探讨海绵城市PPP模式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灵活的资金安排问题:PPP项目一般需要由政府方提供一定的基础资金,但是政府资金有限,可能无法满足全部建设需要。
对策:需要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可以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吸收社会投资进行共同投资,降低政府方的融资压力。
此外,还可以试行PPP项目财政补贴政策,通过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来支持PPP项目的建设。
二、有效的合作与协调问题:PPP模式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达成一致,而这种合作需要各方相互信任和协调,否则会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对策:在PPP项目的合作制定过程中,四个方面:政府、社会资本、设计施工方和项目运营方,需要建立积极协调的工作机制,以保证各方利益和工作要求得到充分的照顾。
必要时,可以提出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进度管理。
三、科学的管理模式问题:PPP建设的过程复杂,一旦出现误差或失败,可以追溯的影响很广泛。
对策:PPP项目的管理除了要做好各项规定外,更要考虑一些常见的情况,如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预警、现场监督调解等问题,组织各方力量健全有效的规划、监管和评估等环节,根据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数据积累,及时调整方案和补齐短板。
在关键部位设立技术专家库、业务指导专家组,最大限度地优化PPP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管理效果。
四、合理的投资回收机制问题: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资金投入的长期性和资金回收周期的市场决定,会影响到PPP项目的载体和回收期限。
对策:需要建立合理的PPP模式下的投资回收机制。
这通常是一种灵活的机制,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完全或部分退回投资。
此外,产生的回收资金也可以使用于其他的PPP项目投资,增加资金利用效率。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海绵城市PPP模式的常见问题1.政策制度不配套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涉及到土地、财政、水务、环保等多个部门和多个层级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而目前我国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配套不到位、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等问题,给海绵城市PPP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带来了困难。
2.融资渠道不畅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PPP模式中的融资渠道相对不够畅通,主要体现在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上。
这给PPP项目的投入和运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合作主体难以协调海绵城市PPP模式中,各个合作主体的利益关系复杂,工作任务分工明确、职责分工不清明,合作方之间的协调难度大,容易导致合作主体之间的冲突,影响项目的正常实施。
4.风险分担不均在PPP模式中,风险和收益的分担是一项关键工作。
而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一些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等,但各合作主体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和承担意愿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二、海绵城市PPP模式的对策研究1.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政府部门应扩大海绵城市PPP项目的政策支持范围,促进各部门间的政策协同配合,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海绵城市PPP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2.创新融资模式和渠道海绵城市PPP项目可以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基金,为PPP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3.加强合作主体的沟通和协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管和管理,健全PPP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合作主体的权责,建立合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各合作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合作主体的理念和行动的一致。
4.建立风险应对机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制定风险承担协议、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方式,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并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以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三、结语海绵城市PPP模式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PPP模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PPP模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对政府而言,“海绵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工程的建设存在大量资金缺口,这为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了良好的投融资平台。
本文简单梳理了目前以PPP模式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签约项目的合作模式、收益补偿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
海绵城市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是以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组织雨水径流排放的传统模式,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该模式会带来城市生态水系统的污染,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
因此,住建部于2014年9月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该指南提出以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雨水系统构建为基本原则,通过将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洪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的则是“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处理”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其中低影响开发指的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工程的建设。
一、资金缺口巨大,为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合作平台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16个城市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录。
分别为: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对于首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仅16个试点城市总投资需求就在3000亿元以上,然而中央、地方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提供必要的建设资本是有限的。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PPP机制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面临的水logging、雨洪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往往会给城市增加更多的硬质表面和渗水面积减少,导致自然地表水循环功能减弱,进而加剧水logging和雨洪等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也成为了困扰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概念被提出,通过规范的规划和设计,追求城市的多功能性,实现城市环境的自然、可持续发展。
PPP机制的优势公私合作(PPP)机制是指政府和私营部门在特许经营的约束下,根据契约协议约定的权力与利益关系积极参与的合作模式。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PPP机制的应用有着独特的优势。
PPP机制可以促进公共服务的优化分配,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PPP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城市建设的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PPP机制也能够促进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政府和私营部门可以通过PPP机制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海绵化。
政府可以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各类水利工程以解决城市水logging、雨洪等问题。
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利用PPP机制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打造城市多功能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政府也可以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城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项目,利用PPP机制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PPP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挑战与应对海绵城市建设中PPP机制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在PPP合作中平衡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权益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确保PPP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防止一旦出现问题导致城市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政府和私营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政府应完善PPP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PPP项目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PPP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问题一:资金筹集难度大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市政项目建设等方面,而且海绵城市的建设周期长,风险高,这使得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政府往往需要依靠社会资本来共同承担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筹集。
对策一: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海绵城市建设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还可以鼓励引入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债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手段多元化投融资,缓解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问题二:利益分配矛盾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居民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成为海绵城市PPP合作中的一大难题。
对策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让各方在参与PPP项目中能够平等地分享项目收益,形成良性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都能从海绵城市建设中获益。
问题三:监管和管理不到位由于海绵城市PPP项目涉及多方合作,管理和监管难度大,加之参与项目的各个主体之间异质性强,合作性工程带来管理的复杂性,因此项目的监管和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对策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或机构,加强对海绵城市PPP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PPP项目各方履约情况的监督,确保海绵城市PPP项目的有效实施。
问题四:风险担当问题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尤其是在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各方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风险担当成为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策四: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政府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情况,与社会资本和企业共同制定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各方在项目中的风险承担责任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项目合作的风险抵御能力。
问题五: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足目前社会资本对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参与意愿不足,主要是因为道路和管网改造的难度大、成本高,长期收益不明显,导致社会资本对项目的投资意愿不足。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PPP(公私合作)模式开始被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
然而,这种新型合作方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PPP模式中的风险PPP模式有着高风险,特别是在修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时。
首先,技术上的风险是一大难题。
由于该模式涉及多个领域,如基础设施、维护、运营等,这些领域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的不足可能会导致项目的风险增加。
其次,政策和市场风险也是PPP模式的缺陷之一。
尽管政府和私营部门在项目中分享风险和收益,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财政、法律和环境方面的政策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或不确定性的风险。
对策:为了降低PPP模式中的风险,政府和私营部门应共同承担风险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另外,为了使PPP项目可以更好地实施,政府应当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相关配套措施,以降低市场风险。
二、PPP模式的资金供应难度大PPP在城市建设中常常涉及到大量的资金,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由于PPP项目的特殊性,融资是关键,尤其是在当前金融环境的大背景下。
此外,PPP项目还需要长期的投资,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压力。
对策:为了解决资金的供应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将PPP项目列入政府的发展计划中,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三、PPP模式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单纯依靠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不足以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对于建设海绵城市而言,社会的参与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PPP模式下,社会参与程度相对不足。
社会参与不足会导致PPP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出现问题,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对策:尽可能开放PPP项目,允许公众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为项目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建设建议。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与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公共参与的全面推进。
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稽查管理机制的进一 步完善与优化,电力稽查相关部门应当就其部门内部进行管 理与监督,并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营销管理工作效 率与水准。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 增加,而电力营销稽查机制以及其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对 用电市场的规范以及堵漏增收等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 此之外,电力营销稽查的管理工作需要朝着高效、规范的方 向发展,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克服电力营销稽查管理 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推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 的有序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 健康发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 NO.3(下) DOI:10.13612/tp.2019.06.084
技术经济与管理
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若干
问题的思考
杨晓伟 (北京北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1100)
摘 要 :该文以某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为基本研究点,通过对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推进和实施过程中如何
2 海绵城市建设合理规划的解决思路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上就是构建城市的雨水系统,这是一 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 规划。
2.1 海绵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 可实施性
编制具有强指导性、实施性的专项规划,将海绵城市建 设理念系统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新建及改扩建的项目,必 须要以建设海绵城市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总体设计,在项目 立项的过程中,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要进行严格把关,项目 验收时也需要对项目的 " 海绵度”进行验收检查。
电力营销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对稽查管理工作的有序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PPP模式海绵城市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其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人们提出了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即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解决城市雨洪泄洪、水环境改善和资源回收等问题。
然而,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目前,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多采用地区性建设,缺乏全局性考虑,没有一套统一的规划和标准。
这使得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网络功能,难以形成整体效益。
因此,制定全面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规划成为当务之急。
对策:建立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一套全面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和规范体系不仅可以规范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统一海绵城市建设思路,进一步提升社会整体水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的层次。
问题二: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实施,但是海绵城市建设对资金需求大、潜在风险多,这导致了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这也成为制约海绵城市建设进展的重要因素。
对策: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为了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应建立多元化的海绵城市资金保障机制,包括政府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资本等多种来源。
同时,鼓励PPP模式下的银行机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弥补资金瓶颈,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
随着PPP模式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项目在建设后缺乏成熟的管理和运营技术,这对建成后的城市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一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因管理和运营不善而难以为长。
对策:完善职业化团队、优化管理、引进优秀企业为了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后期管理和运营不成熟的问题,应该完善职业化团队体系,建立专业运营公司,通过专业管理来优化运营效率。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政府和企业合作的PPP模式是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共项目中,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财政的压力和风险。
这种模式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和营运维护等多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
不同领域的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成功应用案例,而海绵城市由于自身复杂性及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限,如何高质高效地推行PPP 模式尚属一个新的课题。
从一年多的海绵城市试点经验看,PPP模式的推行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海绵城市PPP融资与收益模式的确定、项目的整体策划与打包、责权归属、绩效评估和考核、风险承担的约定等许多关键要素,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使得各城市海绵城市PPP模式的推进进度和效果不一,甚至一些企业对其望而却步。
首先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其与PPP模式的联系,探讨海绵城市PPP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结合新西兰奥克兰和美国乔治王子郡两个PPP案例,分析并提出海绵城市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几个要点与建议,展望未来海绵城市PPP的发展。
标签:海绵城市;PPP模式;思考导言海绵城市建设对指导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海绵城市PPP项目特点1.1多层次特征从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到城镇海绵系统,再到综合水安全系统与水生态基础设施,每一项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都要为实现微观实效一中观实效一宏观实效服务。
1.2集成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是海绵城市系统的各微观组成要素,面对的是动态的生态系统,与轨道交通、管线建设等不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特征,其内部运行机制更为复杂,集成性和隐性程度也更高。
1.3动态性特征海绵城市PPP项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运行上的灵活性,为不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及项目间的协调配合留有一定的动态发展余量。
1.4公用性特征海绵城市承载的雨水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改善生态环境等职能使海绵城市PPP项目大多带有公用事业性质。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
对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思考发布时间:2022-09-21T03:04:44.01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5月10期作者:李丹[导读] 政府、企业伙伴关系模式涉及将社会资金引入公共项目,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财政压力和风险。
李丹中显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710075摘要:政府、企业伙伴关系模式涉及将社会资金引入公共项目,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减少财政压力和风险。
这一模式将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提倡。
PPP模式在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成功应用实例很多,但由于城市的复杂性和产业发展阶段,PPP模式的有效和高质量实施仍然是一个新的主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PPP模式;应用研究前言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继续快速增长。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发展。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的不透水性也很普遍。
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城市表面的过度径流,甚至导致水涝、水污染或水质恶化。
海绵城市建设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也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可见,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作用非常大,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1 海绵城市内涵及PPP应用对其PPP模式特征的分析基于对城市内容和系统构成的明确定义。
总的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包括三个相辅相成和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低影响发展系统、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和标准排水系统。
而我国海绵城市工程规模大,十几平方公里的大型工程很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雨洪问题。
因此,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往往涉及河道整治、合流、溢流等综合性工程。
但不容忽视的是,解决城市径流污染、排水防涝、缺水等雨洪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
建设海绵城市是政府为保护公共利益、优化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开展的防洪、供水和水利工程。
这是一个涉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和水文化的公益项目,是一项公共建筑服务,它创造了可居住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属于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t r od uc i ng s oc i a l f un ds ,t o i mpr o ve t he q ua l i t y of pu bl i c go od s a nd s e r vi c e s , whi l e r e d uc i ng t he ina f n ci a l pr e s s u r e a n d r i s k. Th i s m od el wi l l
h as r e c e i ve d na t i o na l a t t e n t i on a n d s t r on gl y a d voc a t e d. Ev e n t h ou gh 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s of t he PP P mo de l h a v e be e n m or e s u c c e s s f ul a ppl i c a t i on
பைடு நூலகம்
p l a y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o n u r b a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d e s i g n , c o n s t uc r t i o n ,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a s p e c t s i n t h e f u t u r e . Th e r e f o r e , P P P mo d e l
地推行 P P P模 式 尚属 一 个 新 的课 题 。从 一 年 多 的 海 绵城 市 试 点 经 验 看 ,P P P模 式 的推 行 尚 面 临许 多 问题 和 挑 战 ,海 绵 城 市 P P P融
资 与收 益模 式的确定 、项 目的整体 策划与打 包、责权 归属 、绩效评估 和考核、风险承担 的约定等许 多关键 要素 ,都存在诸 多的 不 确定性 ,因而使得各城 市海绵城市 P P P模 式的推进进度 和效果不一 ,甚 至一 些企业对其望而却步。首先分析海绵城 市建设的特点
及其 与 P P P模 式 的 联 系 ,探 讨 海 绵城 市 P P P推 进 过 程 中 面 临 的 主要 问题 和 障碍 , 结 合新 西 兰 奥 克 兰和 美 国 乔 治 王子 郡 两 个 P P P案
例 ,分析 并提 出海绵城 市 P P P模 式在我 国应 用的几 个要 点与 建议 ,展 望未来海绵城 市 P P P的发展 。
[ 关键词 】 海绵城 市;P P P 模式 ;问题与障碍 ;借鉴 ; 展望 【 中图分类 号 】 T U 9 9 【 文献标识码 】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P u b l i c — P r i v a t e P a r t n e r s h i p s Mo d e l b e t we e n g o v e r n me n t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i s t o p a r t i c i p a t e i n p u b l i c p r o j e c t s t h r o u g h
t h e r e a r e ma n y p r o b l e ms o n t h e P u b l i c — P r i v a t e P a r t n e r s h i p s Mo d e l o f S p o n g e Ci t y t o s o l v e . T h e u n c e t r a i n t y o f k e y e l e me n t s o n S p o n g e Ci y t
【 摘
要】 政 府和企业合作 的 P P P模式是通过 引 入 社会 资金 参与到公 共项 目中, 提 高公共 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 同时 ,降低 财政 的
压 力和风险 。 这种模 式在 未来城 市基础设施设计 、 建设 和营运 维护等多方面将发挥 巨大作 用,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 重视和 大力提 倡。 不 同领域 的 P P P模式在 国内外已有较 多的成功应用案例 ,而海绵城 市由于 自身复杂性及行业发展所 处的 阶段所 限,如何 高质 高效
耿潇’ / GE N G X i a o , 赵杨。 / Z H A O Y a n g , 车伍 ’ ’ / C H E Wu
( 1 . 北 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 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 育部 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0 4 4 ;2 . 北京建筑 大学 北 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 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北京 ,1 0 0 0 4 4 ;3 . 北京雨人润科生态技术有 限责任公司 ,北京 ,1 0 0 0 4 4 )
o f t h e c a s e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 h o w t o i mp l e me n t P P P mo d e l i n t o t h e S p o n g e Ci t y i s s t i l l a n e w t o p i c . F r o m mo r e t h a n a y e a r o f e x p e r i e n 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