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节《鸟》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节《鸟》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节《鸟》知识点归纳
1.鸟的体型: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的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的羽毛。

3.鸟的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具有发达的龙骨突。

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占体重的五分之一。

4.鸟类的消化: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随时排出体外,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5.鸟能进行双重呼吸,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气囊能储存气体,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仍然是肺。

6.恒温动物:体温不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恒温动物。

7.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做变温动物。

8.鸟类的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9.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10.是鸟不一定会飞,会飞的不一定是鸟。

不会飞的鸟有企鹅和鸵鸟,会飞的不是鸟的是蝙蝠。

11.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12.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捕食农林害虫,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

第六节__识图 (2)

第六节__识图 (2)


水深

沉船上经 表示深度

过21米扫
基准面下 至海底的

海或潜水 深度.斜
体 露
员探测.
体数字为 新测资料
,直体数

字为旧版

海图或小 比例尺图

资料,右

下角数字
为小数.
常见高程图式
➢ 等高线及高程点---
345.3 250
➢ 建筑物高程------- 1 5 . 3
➢ 建筑物顶高------- ( 3 5 . 3 ) ➢ 建筑物比高------- ( 2 0 ) ➢ 树梢概略高度------ 8 5
➢ 未精测的沉船----- ➢ 部分船体露出沉船--- ➢ 仅桅杆露出的沉船--- ➢ 按比例绘画的沉船---
42 船 42 船 27 船
桅 船
25 W k 25 W k 20 W k
M asts M a st (1 2) Wk
常见碍航物图式
➢ 沉船残骸及其他碍锚地- ➢ 深度不明的障碍物--- ➢ 已知最浅深度的障碍物- ➢ 经扫海的障碍物---- ➢ 渔栅--------- ➢ 渔礁---------
➢ 蓝比(大型航标)-
➢ 导灯-------
26 9 017 '
雷达信标图式
➢ 海岸雷达站---- ➢ 雷达指向标---- ➢ 雷达应答标---- ➢ 雷达反射器---- ➢ 雷达显著物标---
雷达 Ra 雷信 Ramark
雷 康 (K) (3&10cm ) Racon (K) (3&10cm )
➢ 适淹礁-------
➢ 深度不明暗礁----
➢ 已知深度暗礁---- (4 1 )

第六节、地球的表面结构 1海陆分布 水圈的主要部分海洋

第六节、地球的表面结构 1海陆分布 水圈的主要部分海洋

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 原是大陆的一部分,经过地壳运动,一部分陆地下 沉被海水淹没,形成与大陆脱离的岛屿。海洋岛与 大陆没有直接联系,根据成因海洋岛可分为火山岛 和珊瑚岛两类。习惯上,一个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 合在一起,称为大洲。亚欧大陆以乌拉尔山脉一乌 拉尔河一里海一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士海峡—达达 尼尔海峡为界,分为亚、欧两大洲。因此,一般说 地球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 陆地总面积为1.489亿km2。其中各大陆总面积为 1.391亿km2,岛屿总面积为0.098亿km2。各大陆的 面积和最大高度见表2.8。
海陆按纬度的分布也是极不均匀的,北纬40°70°范围陆地面积占该纬度范围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是全球陆地分布最集中的纬度带,而南纬50°-60° 范围几乎全部为辽阔的海洋所占据。北半球的极地 是一片海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海陆分布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常常是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 海洋不仅在面积上超过陆地,而且它的深度远 超过陆地的高度。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729m,而 陆地的平均高度仅875m,大部分(约75%)海洋 的深度超过3000m,而大部分(约71%)陆地的 高度在1000m以下(图2.55)。由图可见,地球 表面的起伏,基本上在+1000~-6000m之间的 范围内。
3.陆 地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按照面积大小, 可分为大陆和岛屿:大块的陆地叫大陆,小块的 陆地叫岛屿。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岛 屿是格陵兰,世界上大陆与岛屿的划分,就是以 它们为准的。 世界大陆共分为6块: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 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南极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四周为海洋包围,成为 独立的大陆。而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和北美大陆实际上是相连的。通常以苏伊士运河 为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以巴拿马运河 为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的分界线。

第六节 质量守恒 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第六节 质量守恒 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第六节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及方程式配平方法【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Mg在氧气中燃烧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写成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MgOC 在氧气中燃烧: C+O2点燃CO2注意事项:①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②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③如反应物无气体参与,而生成物有气体,则需在生成气体右边加上向上箭头。

④生成符号,用箭头(与国外一致),但之前的等号与箭头表示的意义一样。

2.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总和。

例:2NaOH + CO2→Na2CO3 + H2O80g + 44g =106g + 18g这个结论是化学家实验得到的结果。

实质上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推导出这个定律:原子的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组成新分子的原子和原来的分子中的原子种类数目相同新分子质量=原来分子质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思考:化学方程式:2NaOH + CO2→Na2CO3 + H2O为什么不写成:NaOH + CO2→Na2CO3 + H2O 质量不守恒除了不满足守恒,也不能用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因此在写好化学方程式之后必须配平!4.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精选例题】例1 : 120g氢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Na2CO3)多少克?分析: 由题意知NaOH为不足量,而CO2过量,所以用NaOH计算。

(想想为什么?)解法一:式量计算法:写出方程式: 2NaOH + CO2→ Na2CO3 + H2O80 106120 X由方程式可得:=解得X= 159(g)解法二:物质的量计算法:2NaOH + CO2→ Na2CO3 + H2O2mol 1mol 1mol 2mol由方程式知:反应的NaOH和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参加反应的NaOH为120/40=3(mol),于是得,生成的Na2CO3为1.5mol。

第六节 单句

第六节 单句
第六节 单句
同一个词或短语,处于备用单位和处于使 用单位是很 不一样的。例如,词典里的“蛇”这个词,只表示一个概 念,是静态的,是备用单位,因为 它没有体现交际功能。 如果对正在走路的人喊一声:“蛇!”它就不再仅仅表示一 个概念, 而且是发出了一个信息。这时,“蛇!”就转为动 态的了,就成为使用单位的句子了。因为 它 已经体现了 一种交际功能(走路的人一般会条件反射似的突然止步或 后退)。作为静态单位的 词或短语,本身没有语调,而处 于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动态单位的句子,不仅有语调,而且 在 必 要的时候,一些非语法方面的手段也会被调动起来, 比如言外之意、指桑骂槐等等。
主谓句从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施事还是受事看,又可分为主动句和被 动句。主语是施事 的叫主动句,如“武松打死了老虎”;主语是受事的叫 被动句,如“老虎被武松打死了”。
非主谓句又可分为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又可分为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 词非主谓句和叹词、 词非主谓句和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 。

(二)句子的类型 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1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划分句子按用途和语气划分出来的类别, 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划分句子按用途和语气划分出来的类别, 又叫句类。 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又叫句类。如:陈 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一般句子从用途和语气上划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 感叹句。 (1)陈述句叙述一个客观事实,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句子叫陈述句。它 陈述句叙述一个客观事实, 陈述句叙述一个客观事实 把事情告诉别人的句子叫陈述句。 用的是 陈述语调(平直 调),在书面上用句号表示。句末常用 “的”“了”“呢”“罢了”等语气助词。在日常口 头和书面交际 中,陈述句用得最多。 陈述句按谓语的作用,又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是叙述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的。谓语常用动词性短语充当。 描写句是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谓语常由形容词或具有描写 性的短语 充当。 判断句是判断人或事物的名称、类属或说明事物的数量范围的

第6节:二组分液态部分互、完全不互溶系统l-g相图

第6节:二组分液态部分互、完全不互溶系统l-g相图

0.4 0.6 0.8 wB
1.0 B
m(l1)/m(l2) = l 2c1/ l1c1 = ( 0.70– 0.4)/( 0.40–0.21) = 1.58 m (l1) + m (l2) = 18 kg m (l2) = 6.98 kg m (l1) = 11.02 kg
(1) 例 A和B在液态部分互溶, A和p B一定 在100kPa下的沸点分别为 120 P = 1, , g (A+B), F , =且知 2 100℃和120 ℃, 该二组分的气 , 液平衡相图如图所示 C, E, 液相部分互溶 , 拉乌尔定律 亨利定律 D三个相点的组成分别为 100 xB,C = 0.05, yB,E = 0.60, xB,D = 0.97. P = 2, l1 (A+B) + (1)试将图中各相区及CED 线的相数, 相态及成分, 自由度F; gL (A+B), FM =1 P℃ = 2, l2 (A+B) + G 80 A的混合物, 在100kPa, (2)试计算3mol B与7mol 80 达成平衡 g (A+B), F=1 时气, 液两相各相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摩尔? D P = 1, C P = 1, P = 3, lC +gE +lD , F = 0 (3)假定平衡相点C 和60 D 所代表的两个溶液均可视为理想稀溶液 . l1(A+B), E l2(A+B), F = 2 试计算60℃时纯A(l)及B(l)的饱和蒸气压及该两溶液中溶质的亨 P = 2 , F=1, F=2 40 利系数(浓度以摩尔分数表示 ). l1 (A+B) + l2 (A+B)
t p 一定 g(A+B)

第6节 实数的连续性:上确界下确界存在定理

第6节 实数的连续性:上确界下确界存在定理

证明:
x A , y B, x su p A , y su p B, 有 xy su p A su p B
因 此 sup AB sup A sup B
0, 1, x 0 A , x 0 sup A 0, 1, y 0 B , y 0 sup B
在 [ a N , b N ]中必有 E 中点 x N , 使得
( lim a n )
n
xN aN
sup E
aN

x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N
确界原理 注1:
单调有界原理
设 证明: a n 单调增,有上界,
则 a n 有上确界 sup a n a 且 an a
2
2
'
x y inf X inf Y
inf( X Y ) inf X inf Y
⑵ 显然有
inf X sup X , inf Y sup Y
inf X sup Y inf( X Y ) inf X inf Y sup X inf Y
3, x Q , E2
,
E1
x 0 x

x
3 x , x Q , 3, 因 此 有 理 数

集 合 E 1的 上 界 为
3, E 2 集 合 的 下 确 界 为
集合确界定理不存在.
0, a N , 使 a N a
n N时
an a N a an a an a
lim a n a sup a n
n

第六节 三元相图解读

第六节 三元相图解读

3、三元相图的表示方法
以水平浓度三角形表示成分,以垂直浓度三 角形的纵轴表示温度,三元相图是一个三角 棱柱的空间图形。一般由实验方法测定。 但由于形状复杂,多采用等温截面、垂直截 面和投影图来表示和研究。
等温截面是平行于浓度三角形在三元空间图 形上所取的界面。表示一定温度下不同合金 所处相的状态,不同温度的等温截面可分析 三元合金中随温度发生的变化。
三元相图引言
在恒压下,二元系只有两个独立变量:温 度和成分,相图是平面图。三元系将有温 度和两个成分参数构成的三个独立变量, 因此三元相图是空间立体图,给表达和学 习认识上带来相当的困难。
6.1 概述
1、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浓度三角形
浓度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顶点代 表纯组元A、B、C。三边表示相应的 二元合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标注合金成分;三角形内任意一点x 的三组元成分确定:过x点分别做三 边的平行线,分别截取wA=Cb, wB=Ac, wC=Ba 。 Cb+Ac+Ba=AB=BC=CA=1 相应地也可以根据合金成分确定合 金在相图中的位置。
6-3 三元共晶相图
一 、组元在固态互不相溶的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面: 液相面:3个 两元共晶面:6个 三元共晶面:1个 区: 单相区:4个 两相区:3个 三相区:4个 四相区:1个
6-3 三元共晶相图
(1)相图分析 区: 单相区:4个 两相区:3个 三相区:4个 四相区:1个
2
( ) 结 晶 过 程
—— 适用于两相平衡的情况
WB
M" O " N "
A
B
N (b)
N’ MNO点在一条直线上
O
O’
M
(a)

第六节维生素PP

第六节维生素PP
• 1.摄入量 • 2.食物来源:肉类、内脏、鱼类、
香菇、花生等。
作业
• 1.维生素PP的生理功能? • 2.维生素PP缺乏症有哪些?
第六节 维生素
维生素PP
维生素PP
• 维生素PP又名烟酸、尼克酸、抗癞皮病因子, 是具有吡啶-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 维生素PP基本化学结构为吡啶-3-羧酸,分子 式为C6H5NO2,其衍生物最主要就是烟酰胺 或克酰胺。
• 纯品烟酸为白色针状结晶,烟酰胺的溶解度大 于烟酸,但二者均不溶于乙醚;烟酸对酸、碱、 热和光皆稳定。
(一)生理功能
• 1.参与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 2.与核酸合成有关 • 3.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 4.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二)缺乏与过量
• 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或称糙皮病,主要 损害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
• 典型症状:皮炎、腹泻、痴呆“三D”症状。 • 初期症状为疲劳、乏力、体重减轻、食欲
缺乏、失眠、头痛、记忆力及工作能力减 退等,继而出现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 统症状。
(二)缺乏与过量
• 1.皮肤症状 4.过量:引起皮肤发红、眼部感觉异常、
高尿酸血症等副作用。
(三)营养状况评价
• 1.尿负荷试验 • 2.N-甲基烟酰胺/肌酐比值
(四)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第六节对称变换

第六节对称变换

注意: 注意: 1)两个对称变换的和仍是对称变换;
2)一个实数与对称变换之积也是对称变换.
定理 8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都是实数.
注意:由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矩阵特征值的关系可知,任何对称变 注意 换都有特征值.
定理 9 对称变换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彼此正交.
定理 11 设 V 是 n 维欧氏空间,/A 是 V 的对称变换,则/A 有 n 个特 征向量构成 V 的标准正交基,从而/A 可对角化.
1)求出 A 的全部不同的特征值 λ1 , λ 2 , L , 线性方程组 (λE − A) X = 0 ,求 出 一 个 基 础 解 系 . 由 这 组 向 量 出 发 , 求 出 Vλi 的 一 组 标 准 正 交 基
η i1 ,η i 2 , L ,η ik ;
例2设
4 2 2 A = 2 4 2 2 2 4
求一个正交矩阵 T 使 T ′AT 为对角阵.
四、实二次型的正交线性替换
定理 13 实二次型 f ( x1, , x 2 , L x n ) = Χ ′ΑΧ 都可以经过正交的线性替 换变成标准形 λ1 y1 + λ 2 y 2 + L + λ n y n ,其中 λ1 , λ 2 , L , λ n 是实对称矩
2 2 2
阵 A 的全部特征值.
例 3 已知实二次型
f ( x1 , x 2 , x3 ) = 4 x1 + 4 x1 x 2 + 4 x1 x3 + 4 x 2 + 4 x3 + 4 x 2 x3
2 2 2
试用正交线性替换化为 f ( x1 , x 2 , x3 ) 标准形.
i
3)因为 λ1 , λ 2 ,L , λ r 两两不同,所以 )因为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6节夹逼准则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6节夹逼准则

x0 x0 2 x0 2 x0 x0 1 x0 x0 1
-2-
x
第六节
极限存
x x0

0,
lim g( x ) A, lim h( x ) A,
第 一 章 函 数 极 限 连 续
所以 1 , 2 0, 使当 0 | x x0 | 1 时, 恒有 | g( x ) A | 即 A g ( x ) A 当 0 | x x0 | 2 时, 恒有
- 16 -
x 0

1 x
令u(1 x)
1 x

limln u ln e 1
u e
例12
ln(1 x) lim 1. x 0 x ex 1 . 求 lim x 0 x
令 u e x 1

原式

u lim 1 u 0 ln(1 u )
ex 1 lim 1. x 0 x
第 一 章 函 数 极 限 连 续
1 n 1 x 1 n 1 (1 ) (1 ) (1 ) , n1 x n
由于 x n , 而
1 n 1 1 n 1 lim (1 ) lim (1 ) lim (1 ) e, x x n n x n 1 n 1 n 1 1 1 lim (1 ) lim (1 ) lim (1 ) e, x x x n1 n1 n1
所以
第 一 章 函 数 极 限 连 续
sin x lim 1 x 0 x sin x sin( x ) sin t lim lim lim 1 x 0 x 0 t 0 x x t

第六节 α,β- 不饱和醛、酮

第六节 α,β- 不饱和醛、酮
-
C H 3 -C H = C H -C H = C H -C H = C H -C H O C H 2 -C H = C H -C H O
-
- H 2O
OH CH 3 -CHO + C H 3 -C H = C H -C H O
- H 2O /
CH 3 -CH=CH-CH=CH-CHO
插烯规律
插烯规律:在 H3C-CHO分子的 CH3与CHO
H
HB
O G C - C H 2 -C H 2 = C H
G
C - C H 2 -C H = C
H
O G C-H + C H 2 = C H -C H
B
-
O G C - C H 2 -C H 2 = C H
O CH 3 + C H 2 = C H -C O O B
-
O O CH 3 B
-
CH 3 O CH 2 -CH 2 -C O CH 3
间插入 [CH=CH] n,成为 H3C [CH=CH] n CHO,
反应仍可在共轭体系的两端进行,而共轭体系相
连的两个基团仍保持 [CH=CH] n插入前的关系,
即乙醛的CH3与CHO相互关系仍然存在,甲基上
的氢仍然活泼,称为“插烯规律”。
从结构上对比:
H H C H + CH O H H C H + CH CH + CH O
_ 稀 OH
-H 2 O
CH 3 CH=CH-CH=CHCHO
-H 2 O
CH 3 CH=CHCH=O
+ H-CH 2 CH=CHCHO
稀 OH
CH 3 CH=CHCH=CHCH=CHCHO

第 6 节 弹性连接

第 6 节  弹性连接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受轴向载荷F作用(图aபைடு நூலகம்,由力的 平衡条件可知,在通过弹簧轴线的簧丝截面(视为圆形)上, 作用有剪力FQ和扭矩T,分别引起切应力τQ和τT(图b、c)。
连接
截面内侧点m处的切应力τ′最大(图2-6-8d)。考虑螺 旋升角α和簧丝曲率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簧丝横截面上的 切应力分布情况,如图2-6-8e中的粗实线所示,点m处的切 应力 τmax >τ′。
连接
弹簧丝直径 d 的设计公式
d 8KF2C 1.6 KF2C
[ ]
[ ]
(2-6-3)
注意
如果选用碳素弹簧丝等材料,其许用切应力[τ]和旋 绕比C 的荐用值都与直径 d 有关,因此按上式计算时,需 采用工程中常用的“试算法”。
所得d 值应圆整为标准中规定的系列值。
连接
2. 弹簧的刚度计算
轴向变形量λ计算公式:
1. 弹性连接的功用 缓冲吸振 控制运动 储能输能 测量载荷
连接
2. 弹簧的类型 弹簧是最常用的弹性零件,为满足弹性连接的各种要
求,弹簧有表2-6-1所列的基本类型。
连接
表2-6-1 弹簧的基本类型
连接
二、弹簧的材料与制作
1. 弹簧的材料 力学性能要求:高的弹性极限、屈强比和疲劳极限、 足够的韧性和塑性。 工艺性能要求:良好的淬透性、不易脱碳、便于卷绕。
为提高承载能力,可对压缩弹簧进行强压处理。用超 过弹簧材料弹性极限的载荷,将弹簧压缩2~3次或6~48h, 使簧丝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从而提高弹簧的静载强度。为 了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可采用喷丸处理,使弹簧表面产 生有益的残余压应力。经过强压处理和喷丸处理的弹簧, 不得再进行热处理。
连接
三、弹簧的几何尺寸

第六节 杂多酸催化剂

第六节 杂多酸催化剂

第六节杂多酸催化剂一、概述杂多阴离子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含氧阴离子缩合而成的聚合态阴离子(如PW12O403-)。

由同种含氧阴离子形成的聚合态阴离子称为等多聚阴离子。

杂多酸化合物是指杂多酸(游离酸形式)及其盐类。

12WO42-+HPO42-+23H+→PW12O403-+12H2O•已知多种聚阴离子结构,下图(a)就是所谓的Keggin结构的聚阴离子。

具有Keggin 结构的杂多酸化合物热稳定性较高,并且相当容易制得。

杂多酸酸根PMo12O403-是杂多阴离子的一种,杂原子P和多原子Mo的比例是1:12,故称为12磷钼酸阴离子。

这种阴离子结构,首先由Keggin所阐明,故常以Keggin 的名字命名。

•自Keggin首先确定了缩合比为1:12的杂多酸阴离子结构后,在大量发现的杂多酸结构中,Keggin结构是最有代表性的杂多酸阴离子结构,它是由12个MO6(M=Mo、W)八面体围绕一个PO4四面体构成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阴离子结构,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中央离子的配位数和作为配位体的八面体单元(MO6)的聚集态不同,从而形成非Keggin型及假Keggin型等结构。

下面两表分别列出了钼、钨的杂多酸及其盐的主要系列。

•钼的杂多酸及其盐的主要系列钨的杂多酸及其盐的主要系列•杂多酸化合物可用多种方法制备。

根据杂多酸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其固体样品可用沉淀、再结晶,或沉淀、干燥方法制备。

在制备过程中,必须小心防止聚阴离子的水解和沉淀时金属离子和聚阴离子比例的不均匀性。

在制备含有多种配位原子的聚阴离子时更须加倍小心的进行制备和表征。

•杂多酸化合物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主要优点如下:A、可通过改变组成元素以调控其酸性及氧化还原性。

B、从分子水平上看,杂多阴离子可能是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簇合物模型。

C、一些杂多酸化合物表现出准液相行为,从而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

二、杂多酸催化剂的物性(1)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杂多酸化合物在固态时由杂多阴离子、阳离子(质子、金属离子或鎓离子)以及结晶水或其他分子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x 1 2
=1-x,
∴点 P 的坐标为(x,x,1-x).
又∵Q(0,1,
1 ), 2
2
∴|PQ|= x 1 x
2
1 x 2
2
= 3x 2 3 x
2
5 4
1 1 = 3 x 2 2
∴x=
1 1 1 1 2 时,|PQ|min=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 , ), 2 2 2 2 2
质疑探究:(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①在 x 轴上的点 的坐标怎么记?②在 y 轴上的点的坐标怎么记?③在 z 轴上的点的坐标怎么记?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位于 xOy 平面上的点的竖坐 标是什么? 提示:(1)①可记作(x,0,0). ②可记作(0,y,0). ③可记作(0,0,z). (2)0.
第 6 节 空间直角坐标系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知识整合
1.空间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抓主干
固双基
(1)空间直角坐标系 以空间一点 O 为原点,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数轴:x 轴、y 轴、z 轴.这时我们说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其中点 O 叫做坐标原点,x 轴、y 轴、z 轴叫做坐标轴,通 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C)xOz 平面上 (D)第一卦限内 解析:结合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点 P 的坐标特点, 可知点 P 在 xOz 平面上. 故选 C.
2.已知空间两点 A(-2,0,4),B(6,4,-2),则线段 AB 的中 点坐标是( A ) (A)(2,2,1) (B)(-2,-2,-1) (C)(-2,2,-1) (D)(2,-2,1)
备选例题
【例 1】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直角梯形, ∠BAD=90°,AD∥BC,|AB|=|BC|=a,|AD|=2a,PA⊥底 ABCD, ∠PDA=30°.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各点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以 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 x 轴,AD 所在的直线 为 y 轴,AP 所在的直线为 z 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AD|=2a,∠PDA=30°,
反思归纳
(1)求空间两点间距离的步骤
①建立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 ②利用公式求出两点间的距离. (2)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①求两点间的距离或线段的长度; ②已知两点间距离,确定坐标中参数的值; ③根据已知条件探求满足条件的点的存在性.
即时突破 2 已知点 A(1,-2,1),B(2,2,2),点 P 在 x 轴上,
即时突破 1 点 M(-8,6,1)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M1 的
坐标是 是 . .关于 xOz 平面对称的点 M2 的坐标
解析:一点关于 x 轴的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 标、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即 M1(-8,-6,-1);一 点关于 xOz 平面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竖坐标不变,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即 M2(-8,-6,1). 答案:(-8,-6,-1) (-8,-6,1)
2 3a ∴|PA|= , 3
又|AB|=|BC|=a, ∴A(0,0,0),B(a,0,0),C(a,a,0),D(0,2a,0), P(0,0,
2 3a ). 3
【例 2】 如图所示,以棱长为 1 的正方体的具有公共顶点的三 条棱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点 P 在对 角线 AB 上运动,点 Q 在棱 CD 上 运动. (1)当 P 是 AB 的中点,且 2|CQ|=|QD|时,求|PQ|的值; (2)当 Q 是棱 CD 的中点时,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P,使 |PQ|的值最小?若有,请指出 P 点的位置,并求出这个最小 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2)中点公式 设点 P(x,y,z)为线段 P1P2 的中点,
x1 x2 x 2 , y1 y2 , 其中 P1(x1,y1,z1),P2(x2,y2,z2),则有 y 2 z1 z2 z 2 ,
双基自测
1.点 P(2,0,3)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C (A)y 轴上 (B)xOy 平面上 )
答案:(1)D (2)(3,8,-11)
反思归纳
求空间中点 P 的坐标的方法
(1)过点 P 作与 x 轴垂直的平面,垂足在 x 轴上对应的 数即为点 P 的横坐标;同理可求纵坐标、竖坐标. (2)从点 P 向三个坐标平面作垂线,所得点 P 到三个平 面的距离等于点 P 的对应坐标的绝对值,再判断出对 应数值的符号,进而可求得点 P 的坐标.
即时突破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P 在 x 轴上,求点 P,使 P
与点 Q(4,1,2)的距离为 30 . 解:依题意设 P(x,0,0), 则|PQ|=
x 4 0 1 0 2
2 2
2
= 30 , 所以(x-4)2=25, 解得 x=9 或 x=-1,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9,0,0)或(-1,0,0).
C )
解析:关于 z 轴对称,横、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竖 坐标不变.故选 C.
4.已知空间一点 P(1,2,2),则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 是 ,P 关于 yOz 平面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 .
解析:|OP|=
1 2 2 0 2 0
2 2
2
=3,P 关于 yOz
(2)右手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 x 轴的正方向, 食指指向 y 轴的正方向,如果中指指向 z 轴的正方向, 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3)空间一点 M 的坐标 空间一点 M 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 记作 M(x,y,z),其中 x 叫做点 M 的横坐标,y 叫做点 M 的纵坐标,z 叫做点 M 的竖坐标.
2 6 0 4 4 2 解析: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是 , , , 2 2 2
即(2,2,1). 故选 A.
1 3.P ,0, 3 关于 z 轴的对称点为( 2 1 (A) ,0, 3 2 1 (C) ,0, 3 2 1 (B) ,0, 3 2 1 (D) ,0, 3 2
即 P 为 AB 的中点时,|PQ|的值最小,最小值为
2 . 2
易错研讨 求点的坐标时忽略解的讨论致误
【典例】 已知点 P 在 z 轴上,且满足|OP|=1(O 为坐标原点),则点 P 到 点 A(1,1,1)的距离为 . 正解:设点 P 的坐标为(0,0,z),由|OP|=1 得 z 2 =|z|=1, 故 z=1 或 z=-1. 当 z=1 时,点 P 的坐标为(0,0,1), |PA|=
解:(1)∵正方体的棱长为 1,P 是 AB 的中点, ∴由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 P(
1 1 1 , , ), 2 2 2
1 1 ∵2|CQ|=|QD|,∴|CQ|= ,Q(0,1, ). 3 3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1 1 1 1 |PQ|= 0 1 2 2 2 3
(3)常见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点 P(x,y,z)关于各点、线、面的对称点的坐标
点、线、面 原点 x轴 y轴 z轴 坐标平面 xOy 坐标平面 yOz 坐标平面 zOx 对称点坐标 (-x,-y,-z) (x,-y,-z) (-x,y,-z) (-x,-y,z) (x,y,-z) (-x,y,z) (x,-y,z)
解析:(1)点 P 到坐标平面 xOy 的距离为|c|.故选 C. (2)设 M(x,1-x,0), 则|MN|=
x 6 1 x 5 0 1
2 2 2
2
= 2 x 1 51 ≥ 51 . 当且仅当 x=1 时取等号. 答案:(1)C (2) 51
平面的对称点 Q 的坐标是(-1,2,2). 答案:3 (-1,2,2)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求空间点的坐标
剖典例 知规律
【例 1】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P(1, 2 , 3 ),过 P 作 xOy 平面的垂线 PQ,垂足为 Q,则 Q 点的坐标是( (A)(0, 2 ,0) (B)(0, 2 , 3 ) (C)(1,0 3 ) 是 . (D)(1, 2 ,0) (2)点 A(3,2,7)关于点 B(3,5,-2)对称的点 C 的坐标 思维导引:(1)Q 点即为点 P 在平面 xOy 上的射影;(2)设出 C 点坐标,利用空间中点坐标公式求相应坐标. )
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
(1)距离公式 ①设点 A(x1,y1,z1),B(x2,y2,z2),则 |AB|= x1 x2 y1 y2 z1 z2 .
2 2 2
②点 P(x,y,z)与坐标原点 O 之间的距离为 |OP|= x2 y 2 z 2 .
解析:(1)由题意知,Q 点在平面 xOy 内,所以其竖坐标为 0,又 横坐标和纵坐标不变,因此 Q 点坐标为(1, 2 ,0).故选 D. (2)设 C 点坐标为(x,y,z),
3 x 3 2 , x 3, 2 y , 得 y 8, 所以 C 点坐标为(3,8,-11). 则 5 2 z 11. 7z 2 2 ,
2 2 2
19 19 = = . 6 36
(2)存在.连接 OA,过点 P 作 PE⊥OA 于点 E,则 PE 垂直 于坐标平面 xOy,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x,则由正方体的性 质可得其纵坐标也为 x, 由正方体的棱长为 1 得 AE= 2 (1-x).
AE PE ∵ = , AO BO
∴P的坐标为 解析:设 P(x,0,0), ∵|PA|=|PB|, ∴ = .
x 1 0 2 0 1
2 2 2 2
2
x 2 0 2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