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聚焦美国分析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材料二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环境破坏波及全球,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
近年来,资本又大量涌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使工业文明濒临绝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变革的新动力和新能源。
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所带来的危机。
(3)综合两则材料,从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内燃机的创制;电力的应用(或石油的开采)。
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电报、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额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
(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发择科技的积极作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解析】【详解】(1)由材料一“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可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变革的新动力和新能源是内燃机的创制电力的应用。
高中历史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新思考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座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小房子。
(展示图片)小房子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
骑马的人,马车、汽车、有轨电车。
伫立在山岗上的小房子目睹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
那么工业化是如何推动的,它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第九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新发明推动工业时代进程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师:投影展示材料英国非常早的成了民族国家,封建制的很多经济和政治特点也消失了。
资本主义组织迅速蔓延,受到的阻力微乎其微。
在英国的排他态度既不重要也不持久;经济发展也异乎寻常的快;很明显,这些变化多数是进步的。
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
——里格利(英)《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展示问题:探究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毫无疑义的”?(结合三幅图片,留出2分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1.制度保障: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环境自由稳定。
2.资金充足:资本的原始积累。
3.3.劳动力丰富:大量自由劳动力。
4.市场广阔: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师:正如许倬(zhuó)云《现代文明的成坏》“这些经济条件,使得近代文明中科学和工业这两根支柱,能够稳固地维持数百年”。
下面我们来看科学和工业结合下,产生了哪些伟大的发明?生回答:新技术革新首先在新兴行业纺织行业,珍妮纺纱机提高了效率,蒸汽机,蒸汽汽船,蒸汽机车等。
师:展示手工工场和工厂图片杰里.本特利说“工厂使集中成为必然,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
可以看出工厂作为新的组织形式,具备哪些优点?生:(学生总结出比手工工场更集中、规模更大、更专业,效益也更高)。
师:瓦特用了30年时间改良了蒸汽机,有学者指出“蒸汽机带动静止的机器或活动的车辆,是人类开拓能源的重要转折点”蒸汽机将动力、原料、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形象是什么?生:“工业城市之母”。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通过学习,了解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展示学校办公楼前的停车场)这个地方大家熟悉吗?生:熟悉。
师:现在汽车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我们学校的办公楼前每天都停满了汽车,来的晚的老师都没有地方停车了。
同学们知道汽车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吗?生:第二次。
师:除了汽车之外,电灯,飞机,随处可见的塑料,以及用来制作我们校服的化纤,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也就是说,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之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标注清楚。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探究一:电的应用1.人类对“电”的认识自我测评:(1)电的发明和运用对我们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2)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巨变?2.师生互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前提、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市场条件、资本积累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试着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最新中考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夯实基础典型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2、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应该得益于()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3、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4、一百三十年前,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了()A.电话B.无线电报C.汽车D.飞机5、19世纪90年代,在英、法两国之间试验,成功实现了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发报的()A.贝尔B.马可尼C.法拉第D.狄塞尔6、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7、设计创制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柴油机的是()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8、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①法拉第②亨利·福特③卡尔·本茨④威尔伯·莱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③④9、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你知道它与下列哪一个人物有关吗?()A.爱迪生B.史蒂芬孙C.莱特兄弟D.卡尔·本茨1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 A1870年、英国 B.1885年、德国 C.1903年、美国 D.1901年、中国1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A.水力B.蒸汽C.电力D.石油12、下列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打电话问候朋友B.乘公共汽车上班C.坐飞机旅游D.坐轮船旅游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器发明领域最为著名的是() A.爱迪生B.西门子C.法拉第D.卡尔·本茨14、今天我们能坐飞机翱翔于天空,我们要感谢哪位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A.卡尔·本茨B.富尔顿C.莱特兄弟D.福特15、“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现这种生活场景最早只可能是在() 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工业革命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工业包括下列()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④B.①④C.③④D.②④17、催生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汽车生产线18、下列各项中有关因果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创制C.发现电磁波——电灯的发明D.内燃机的广泛运用——石油的大规模开采和提炼19、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B.电动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2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创制C.新交通工具的出现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创新题21、“IC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例研究——以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107-2024年第1期(总第377期)教学案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从主题内容、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方面来组织单元学习。
当前深度学习研究的焦点在于深度学习与教育策略之间的关联。
深度学习和大单元课程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基本条件,而前者则是后者的终极目标。
当前,我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正处于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的阶段,如何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成为历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大单元教学主要是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单元内容,在主题下整合单元内容,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选择设计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这五个方面包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客观存在的世界观察视角)、时间空间概念理解及应用、以事实证据作为依据的研究态度、对过去事件及其影响力的阐释、爱国爱家的情感表达,它们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基础框架,并相互支持彼此的发展进步。
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内涵,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创建相应的学习任务。
首先,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在主题下梳理知识要点。
例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根据课标要求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通过电的利用以及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三个深度学习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带来的变革,牛顿、达尔文等名人的历史纪实。
在确定三大主题后,梳理相关知识点,从而形成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
高三复习用专题资料整理三次科技革命的详细比较表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
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分工
英国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分工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最早的时候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时期进行的,这个时期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开始的起点。
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是从手工艺生产到机器化生产的过渡。
这个转型过程中,机器开始替代人工,而人们的劳动力被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
这种工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影响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
英国工业革命的最大特征就是在生产力的提高上。
传统手工艺生产的速度、效率和质量有限,而机器生产可以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更多产品,大大地扩大了市场。
这种生产模式的优越性广泛地被认可,并在20世纪迅速推广至其他国家。
这种生产模式的推广引起了对工作的不同需求和对劳动力的专业化和分工的增加。
劳动力的分工归根结底就是要把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人,以便每个人都可以尽可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增加生产效率。
这种分工的实施要求员工专业化。
英国工业革命所引领的新型的生产方式让人们虽然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手工劳动,但是需要拥有更高的专业技能。
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工匠”,他们可以在针对特定产业的专业技能方面得到高度发展,从而在工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这意味着劳动力在此时期出现了更加细致、更加严格的分工和专业化的趋势。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20世纪末的时候,现代工业产生了第二次革命,这种工业模式有时被称为“技术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几个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包括能源转型、电气化、化学合成等等。
这个时期的工业发展更加关注效率的提升和自动化,而不是依赖传统生产劳动力的手工艺方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变革标志着一个大量且多样化的机器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具,这些机器能够承担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同时,发展的电力系统使得机器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节省了大量人工劳动。
这一切意味着劳动力需要实施更加具体和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以使得工人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和使用各种新的工具。
在这个时期,劳动力的职业和技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出现,大多数工作都由一些专业工人完成,这些工人可以操作各种高科技机器和设备。
材料题解题典型错误分析
材料题解题典型错误分析近年来中考命题对解题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
反思近几年的练习或考试,学生在解答材料题时容易失分,解题技巧有待提高。
本文整理了学生在材料题解题中的六类典型错误,并进行了简单剖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借鉴。
一、误把开卷考当作抄书考,懒于识记,一知半解例1:20 1 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白1 85 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第一次落户发展中国家的综合类世博会一上海聚焦着世人的目光。
请推测首届展览会英国最有可能参展的两件科技方面的展品。
【典型错误】生1:电灯、发电机;生2:蒸汽机、电灯【剖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电气时代”,其主要特征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它开始于1 9世纪后半期(1 9世纪70年代)。
材料中写道“1 85 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从时间上判断应当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只能答成“蒸汽机、蒸汽机车"等属于蒸汽时代的科技成果,而不能答成“电能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科技成果。
这类题目出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
不少同学在认识上有误区,认为开卷考可以翻书,平时就不肯下功夫识记基础知识,结果在考试时一知半解、张冠李戴,得分点成为了失分点。
因此,我们最好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向学生说明开卷考的“定义"和要求,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为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二、误把资料当作葵花宝典,走火入魔,剑走偏锋例2:我市企业“兰亭高科”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沥青再循环利用成套关键技术,一年就回收废旧沥青达800万吨,该技术荣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
问:“兰亭高科”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典型错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国际上一切优秀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积极引进智力和人才,为加速我国科技发展不断注人活力;要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美国现代化道路的扩张性、排他性
美国现代化道路的扩张性、排他性作者:梁昊光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05期【摘要】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仍是在美国霸权主导的现有国际格局“系统内的地位提升”,但已超出美国预期,美国因此对所谓中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无谓担忧越来越强烈,并基于此构建其“极限竞争”的现代化模式。
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对华威慑的领域将继续深入,对华战略制衡将持续强化,会给中国发展造成连续性、并发性的难局、困局。
未来20年左右,中美现代化模式将呈现竞争、合作与对抗交织的趋势。
鉴于此,中国应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走自立自强的科技现代化道路,推动构建世界现代化货币体系,以亚太区域为基础、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推进世界现代化治理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美国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竞争现代化模式【中图分类号】D771.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4.05.004引言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是18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该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又是一种文明进步,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所有层次、领域和部门;还是一个发展目标,即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要保持并提高现代化水平,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要追赶和实现现代化。
从国际竞争角度看,现在只有部分国家能够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最近大约50年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发达国家保持发达水平的概率约为90%。
美国的现代化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
美国19世纪完成了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边缘国家向世界强国的转变,该转变既与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又有巨大的创新性,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使其逐渐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中学历史知识点复习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新冠疫情对这几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出题人可能以地区或地点切入,考察 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中国现代史上的 建设历程。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全球抗疫,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习近平指出: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 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1.国共合作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 3.欧洲的联合 4.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的方式
(1)依据材料,写出一个“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中“‘师夷长技’的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掀 起这场运动的“部分开明官员”属于哪一派别?(2分)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3)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 识之士都进了探索,请你再写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制度
重点+热点=考点
长效热点主要有侵略与反抗、中共的探索、重要 的历史人物、思想解放运动、革命与改革、民主法治 建设、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国际会议、 国别史(美、俄、日)、科技革命等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5周年,可以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的 相关史实,也可以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相关史实,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 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相关史实、 二战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
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材料二: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 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联军,侵入了 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材料三: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 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 第一位,……
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材料一传统制造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之基、富民之源,深刻地影响着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出口高增长阶段,还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转型升级阶段,传统制造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的传统制造业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
当前,浙江传统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和阵痛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根据2016年度统计数据测算,全省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用47%的工业用地、73%的能耗、85%的排放、43%的用工,贡献了43%的工业增加值和40%的税收,投入产出效益总体偏低。
在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关键指标上,总体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
以纺织行业为例,浙江纺织行业规模上企业数量庞大,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3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材料二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是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经验。
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于英国,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制造业快速崛起,推动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
19世纪末,德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在电力、机械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实现了现代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钢铁、电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下,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升级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观一些曾经也在工业化上取得不俗成绩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放松对制造业发展的坚持,特别是忽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收入提升停滞的“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全球经济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贸易保护主义为世界经济蒙上阴云,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制造业承受着更大的挤压风险。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两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复习建议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复习的时候,列表比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成果”一般考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知识清单考点聚焦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
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资本条件: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进行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如图:(二)工业革命的过程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拓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长期居于“世界工厂”地位。
不久(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方面: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附属品。
②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革命使国家的经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革命使各工业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全球通史每章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每章读书笔记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仿佛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每一章都像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人类历史的波澜壮阔与纷繁复杂。
第一章,讲述了文明之前的人类。
我仿佛看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广袤的大地上艰难求生。
他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没有丰富的知识,却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
为了寻找食物,他们奔走在山林之间,与猛兽搏斗,与大自然抗争。
那时候的人类,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什么是畜牧业,他们只是凭借着本能,采集野果,捕捉野兽。
或许有一天,他们偶然发现了一颗掉落的种子,在地上生根发芽,长出了果实,这才开启了农业的大门。
想象一下,当他们第一次收获自己种植的粮食时,那该是多么惊喜和兴奋啊!第二章,关于古典文明。
我了解到了古埃及的神秘与辉煌。
那高耸入云的金字塔,那神秘莫测的木乃伊,都让人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我仿佛看到了工人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搬运着巨大的石块,只为了给法老建造一座永恒的陵墓。
他们的汗水浸湿了衣衫,他们的双手磨出了老茧,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虔诚。
而在古希腊,那个充满智慧和艺术的国度,哲学家们在广场上激烈地辩论着,思考着人类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
雅典的民主制度,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在当时,是多么先进和了不起的创举啊!第三章,探讨了中世纪文明。
我仿佛置身于欧洲的中世纪,看到了那些宏伟的城堡和庄严的教堂。
骑士们身披铠甲,骑着骏马,为了荣誉和爱情而战。
而在城堡内,贵妇们穿着华丽的长袍,优雅地穿梭在宴会之间。
与此同时,基督教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教堂的钟声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修士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抄写着圣经,传播着宗教的教义。
第四章,讲述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的乡村生活。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工人。
他们在狭小的车间里,日复一日地劳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初中九年级历史考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1)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地展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2)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地蓬勃发展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就电力地应用应用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爱迪生(1847—1931)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地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与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地发明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影响(1)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地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地变革,带动了有关地新兴工业地发展,以它为发动机地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
(2)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地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地产生(续表)成就新地交通工具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地汽车早期汽车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汽车开始普及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影响为人们地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巧学妙记一个新时代:“电气时代”。
一种新组织:垄断组织。
两种新能源:电力,石油。
两个新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三种新表现:新能源地开发与利用;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地发明与推广;新交通工具与新通信手段地发明与应用。
易误警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地主要标志是蒸汽机地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地主要标志是电力地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地主要动力机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地主要动力机是电动机与内燃机。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汇总笔记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1884年,《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规定:“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这一规定旨在A.镇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B.巩固列强瓜分非洲的成果C.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完整D.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4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列强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
其中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
该规定和该会议旨在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D项正确;材料是针对非洲,没有涉及亚洲、拉丁美洲,排除A项;材料强调协调列强殖民扩张中的矛盾,而不是巩固列强瓜分非洲的成果,排除B项;非洲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沦为英法德等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
故选D项。
小提示:2、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解放了大脑和双膝,改变了日常“磕头”的习惯,学者这样分析强调了辛亥革命对国人“平等”意识及“民主”精神觉醒方面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辛亥革命对国家政治管理方面的影响,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也没有提及国家“宪政”等方面有建设作用等相关的信息,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
”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B.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是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高度评价,指巴黎公社通过暴力革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经验,故答案为A;联系所学,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B;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排除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4、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取代英法登上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新崛起的列强与老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财富资源劳动力竞争加剧,导致激烈的争夺和战争。
5、垄断资本对外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志民体系在全球建立。
总之,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人类历史上社会转型的巨变,它促使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分析
例一:(2009年河北省中考试题节选)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11分) 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
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的局势有哪些认识。
(4分) 解题步骤是:1.仔细阅读问题和材料:①“仔细”有两个要求,即弄清材料的主题和叙述的层次结构,比如本题材料一的主题就是巴黎和会的消息对北京大学学生的影响或北京大学学生对时局的认识,其叙述层次分为两个:一是学生对中外各届人士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应有行为的认识,后者是对前者产生绝望后的抗争;②先阅读问题再阅读材料的目的是──带着问题看材料,增强阅读的方向性。
通过阅读问题明确要回答的是“学生对局势的认识”。
2.阅读问题要审清解题提示。
在本题中“据材料一,找出”就是重要解题提示,它告诉我们,答案出自材料一,只要认真“找”就能做好;那么找多少呢,题中的“哪些”和后面的“4分”给了我们提示,应在两点以上不超过四点。
3.在材料中“找”有效信息点。
什么是“有效信息点”呢?就是与问题密切相关的句子、词语、角度、注解、时间等内容。
上面材料中的“我们警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政府无计可施”、“可怜的无知群众”“必须起来斗争”都是有效信息点,要一网打尽。
4.把找到的信息点转化为符合所问的答案。
找到了有效信息点并不意味着可以答在试卷上了(当然也会有照抄材料中某些内容的情况,后面例题我们会遇到),因为这些信息点可能不太与问题吻合──有的过于具体,缺乏概括性;有的不够准确;有的词语顺序不合题意等等情况,因此需要再“加工”。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目评析
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目评析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积极发挥以史育人导向作用,加强对党史的深入考查,促进教考衔接和引导高中教学减负提质。
试卷风格、难度、结构、题型题量等保持稳定,助力考试内容改革稳步推进。
1.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推动立德树人走深走实1.1聚焦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深化党史考查:试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的重大史实和重要历史线索,考查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掌握及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全国甲卷第41题,呈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防力量对比,要求学生分析各时期海防特征、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试题旨在通过历史对比和经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
全国乙卷第41题,呈现二战后中日两国的技术引进情况,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分析判断的能力,试题引导学生通过国际比较,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伟大意义。
1.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色:试题注重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理念、思想,引导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全国乙卷第24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全国甲卷第24题,以《壤父歌》及相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揭示先贤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意在启发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1.3引导青年铸牢信仰之基,增强理论自信:试题注重选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型史实,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树立理论自信。
全国甲卷第30题,通过抗战时期毛泽东、朱德对边区政府特点的阐述,启发学生认识边区抗日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特征,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进行的民主建设和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的垄断
爱迪生不可避免的恶
托马斯·爱迪生
电流之战
✓交流电的优点是容易变压,可以长距离 传输而损耗比直流电少得多。
✓在交流电出现之前,爱迪生的直流电一 直是美国的标准配置,而爱迪生解决传 输问题的方法就是尽量让发电装置和用 电设备的距离不要太远。
电击实验
✓为了打击对手,爱迪生想方设法向公众展示出 交流电的缺点,他派人做了不少实验,当众用 交流电去电击猫、狗以及马,证明交流电没有 直流电安全,这些情景被报道出来后,引起了 市民的恐慌。
第二次工业革命
聚焦美国
引言
我们将会了解这些问 题的部分真相
(其实是因为剩下的 本宝宝也不清楚了)
✓美国为什么可以主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啥叫托拉斯?(不是 新型拖拉机)
✓一直被无视的电气之 父,你叫啥来着?
✓爱迪生不可避免的恶
✓垄断企业哪家强?
✓商业大亨的爱恨情仇
✓ 美国人究竟为啥 这么爱川普?
这是件好事吗? 也许不尽然吧?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 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
化的趋势加强。
企业间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愈发集中, 少数采用新技术的大型企业挤垮或吞并大
量中小型企业,形成垄断局面。
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 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
✓几分钟后,他要求将头盔里的电板再收紧些。
✓四十多名证人坐成十排,观看了行刑过程,其 中一半是医生和物理学家。
✓在犯人进入行刑空前,既好奇又惊奇的在场者 花了二十几分钟观察行刑器具。
威廉·凯姆勒之死
✓这是一把宽大、简单、沉重的木质椅子,椅子 后面是有三把操纵杆的控制板。控制板上引出 两根长四米的粗导线,连接着被弄湿的电板。
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托拉斯等高 级形式的垄断组织,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
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 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
表者。
问题时间
有关垄断企业
在 的推动下, 经济开始发生重大 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企业间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愈发集中, 少数采用新技术的大型企业 大量中小
型企业,形成 。
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的规模进一 步 ,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等高
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控制垄断组织的 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 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最后,两个官方医生宣布, 犯人没有经受痛苦。
标志性的垄断企业
大亨们一辈子的爱恨情仇
标志性的垄断企业
✓1887~1897年,美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 资金的大公司有86个,其中二十几个大 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所在部门的生产和 销售。
✓标志性的垄断企业有范德比尔特的铁路 公司,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卡内 基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摩根的通用电气 公司等。
说到卡内基
✓卡内基这个人,在他身上或许有的地方 比洛克菲勒和摩根更值得敬佩。
✓早在1866年12月底的一天,卡内基曾写 下这样一段备忘录:“人生必须有目标, 而赚钱是最坏的目标。没有一种偶像崇 拜比崇拜财富更坏的了。”可是后来的 他却一直沉浸在商海之中。这个东西早 已抛掷脑后了。
✓犯人被简单的装置固定在椅子上,头上戴着一 个形如脸盆的头盔,头盔上固定着导线的电极。 长而平的地线电极用一根绕过胸部的皮带安放 在犯人的后背上。然后,经过最后一次检验, 通上第一次电流,300伏特,时间十七秒。
威廉·凯姆勒之死
✓在震动中,凯姆勒猛烈颤抖。椅子也开始剧烈 摇晃,差点儿翻倒在地。官员们当即决定,以 后椅子必须固定在地上。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供了原料、资金 和无比广阔的国内 市场
技术
✓学习和引进欧洲最 新科技成果
✓尖端领域大胆应用 与创新
美国主导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条件
民族
✓美利坚民族的性格和当时人们的精神面 貌,对美国的科技发展也起了重要作 用。
美国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 美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艰苦创业 的过程中,形成了大胆创新、分 秒必争、讲求效益的创业精神。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本 性中的恶却逐渐从黑暗中走出来。 美国飞速发展的外壳下,埋葬着 无数牺牲者的尸体。
垄断企业的出现
大亨的福音 平民的噩耗
垄断企业的出现
背景
✓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进入经济的迅速 发展时期。由于美国工业起步晚、企业 规模大、技术设备新、竞争力强、重工 业发达,工业的地区分布也比较集中,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资本和生 产集中得极为迅速,美国企业日益向大 型化、集中化发展。
✓在20世纪初交流电胜局已定的时候,爱迪生为 了散布恐慌证明交流电的危险性,使用6600伏 交流电,对一头被认为威胁人类的马戏团大象 实施电刑。
威廉·凯姆勒之死
✓1890年7月6日,威廉·凯姆勒走入奥本监狱的 行刑室,这时是6点30分。他刮了胡子,赤裸 着身体,只穿了一条短裤。他对监狱长说: “别着急,好好干!”
“小样,还盯上本总统了?”
美国主导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条件
这个移民国家是如何走向世界
美国主导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条件
政治
✓联邦政府实行社会 经济改革措施✓保源自关税政策✓改革金融和货币制 度
劳动力
✓美国消除南北对 峙,巩固统一
✓解放生产力
美国主导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条件
资本
✓开发西部边疆
✓农业资本主义
✓凯姆勒仍然活着,于是接通了第二次电流。犯 人的身体变成通红色,肌肉开始烧焦,发出强 烈气味,黑色的烟充满了证人室。三分钟后, 电源被切断。犯人好像仍然活着。
✓再接上电源,这时“犯人的后背燃起了蓝色的 火苗”。
威廉·凯姆勒之死
✓他终于死了。在尸体解剖中,人们发现他的脑 子像“烧焦了的水果蛋糕”,脑袋里的血凝结 成一块黑炭,整个背部也烧成了炭。
大亨的爱恨情仇
✓洛克菲勒之所为被范德比尔特选中,是 因为范德比尔特觉得他能干而且听话。 结果真是能干,老范最后就栽倒在这个 能干的人手里。
✓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相杀了一辈子。洛克 菲勒间接导致了卡内基老师的穷困潦倒 乃至死亡,所以他们俩比了半辈子谁更 土豪,最后俩人在摩根的葬礼上,开始 比谁做的慈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