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 - 经济学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协同发展的优点、必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区域协同发展的优点1.提高地区经济效益通过区域协同发展,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共享,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
例如,上海与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经济区域,上海打造了世界级港口和金融中心,与周边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协同作用,从而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2.增强地区竞争优势区域协同发展可以让不同地区之间共享优势、弥补劣势,形成互补性,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
例如,长江三角洲的协同发展,可以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优势互相补充,形成长三角经济区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3.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区域协同发展可以通过资源融合、迁移和共享,使不同地区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的实力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很强,而香港则拥有先进的金融和商业环境,两者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整个地区更好地发展。
二、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1.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加速带来了市场化需求和跨国企业的竞争,而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协作发展。
同时,在全球化的同时,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也提高了区域合作的必要性。
2.迎接全球性挑战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面对一些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问题,区域合作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合作,而区域合作也是提高某个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等的重要手段之一。
3.实现基础设施互联区域协同发展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为更好地实现生产、物流等要素的迁移提供便利。
人才流动机制范文
人才流动机制范文人才流动机制是指人才在不同地区、企业或组织之间进行流动的方式和规则。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以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发挥。
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人才流动,可以实现优秀人才的集聚和配置,促进不同地区、企业或组织之间的技术和经验交流,推动创新和发展。
同时,人才流动还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增强其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提高其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在建立人才流动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环境的支持。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人才流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这包括制定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加强跨地区人才协调合作、优化人才流动的管理流程等。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人才流动的宣传和推动力度,鼓励人才积极参与流动,促进人才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作为人才的主要流动场所,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才流动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要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和尝试,激发其创新潜能和工作激情,提高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三、人才培养的机制。
在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和教育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要鼓励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其学术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其对全球发展的把握和理解。
四、人才流动的挑战和机遇。
人才流动虽然带来了很多机遇和好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比如,人才流动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流动障碍,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人才流动还可能导致技术和经验的外流,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流动监管和保障机制,保障人才的权益和利益,促进其更好地参与流动和发展。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解释及政策启示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解释及政策启示人才流动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象。
人才的流动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一种市场化的现象,其规律性和影响因素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本文将从人才流动现象的经济学解释入手,探究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示。
一、人才流动的经济学解释1.市场供给与需求人才流动的经济学解释可以从市场供给和需求入手。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在人才供给方面,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待遇也相较弱势地区高出许多。
因此,优秀的人才更容易向这些地区流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而在人才需求方面,需要大量人才的行业往往会促进人才的流动。
比如,高新技术行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国内一线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多,因此吸引着众多科技人才向这些城市流动。
2.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人才流动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学解释。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产业逐渐走向式微,而一些新兴产业逐渐兴盛。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流动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
优秀的人才可以通过流动的方式,向新兴产业转移,给予这些行业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此外,在技术创新方面,人才的流动也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技术的流动不仅促进了全球技术创新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二、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除了市场供给和需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外,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政策环境、文化差异、家庭和社交关系等方面。
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人才流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外国人才引进政策等都会对人才流动产生直接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简化流程,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向本地区流动。
另外,政府的政策对于人才流动的影响也需要考虑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差异性,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优秀人才流动。
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新机制论文
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新机制的探索摘要:阐述我国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所面临的困难,并从经济一体化、人才政策以及人才市场服务业发展等,提出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机制开展区域人才合作,整合区域人才资源,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人才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享;有利于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使人才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
因此,研究区域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区域人才合作新机制,对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面临的困难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时间还比较短,实质性的合作尚处于起始阶段,缺乏成熟的制度及可借鉴的现成经验。
尽管有些地方在区域人才资源合作上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困难,其中有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不断探索和研究。
1.现行的行政区划不利于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我国现行行政区域划分层级过多、幅度偏小、功能受限,不利于发挥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杠杆作用。
一方面,现行的行政区域制度抑制了人力资源要素在各行政区之间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域经济和人才一体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发展。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体制下,由于各地政府为了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出于地区保护考虑,往往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形成我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使行政区与经济区边界高度重合。
在现实的区域人才开发合作中,这种地区保护主义在不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由于人才吸引度较低,在区域人才开发合作中这种地区保护主义倾向相对更为突出。
2.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障碍跨区域人才合作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包括人员流动、职务升降、工资变动、奖惩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它强调对人事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多属于具体行政事物性工作,例如:如何招聘员工、组织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员工的劳动报酬计算与发放、员工的考勤管理、员工岗位的调整等等。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 引言1.1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重要性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已成为各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拥有优秀人才可以促进城市的创新与发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城市吸引人才、提升经济活力至关重要。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也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优秀的人才可以带动城市的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而且,吸引人才也能够推动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更在于其对城市的整体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推动城市长远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政治经济学在人才引进政策中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才引进政策的背后动机。
通过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政府为何会推出某种具体的人才引进政策,这背后可能涉及到政府的政治目标、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量。
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政策制定者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的动机和目的。
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政策对城市人才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这有助于政府和决策者及时调整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的效果。
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政治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引进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也会对人才引进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政治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引进政策优劣势,为本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治经济学在人才引进政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正文2.1 政治因素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政治因素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开放性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开放竞争加速了企业人才流动 的趋势 , 企业人 才 的大量 流动 , 优秀人 才 的大量 流
出 , 得企 业管 理 者 不得 不 对 人 才 流动 现 象加 以 使
重视 。
行讨 论 : 工都 能很 好地 完成任 务 , 工作结 果都是相 同的 ;
不得不承认 , 薪酬 、 福利水平等因素是企业人 才流动的最重要原 因之一 , 但这些 因素是如何形
的概 率 P 要 高 。 L
人才流动的全部动因, 我们 又如何解 释这样一些 现象 : 为什么一些企业 ( 如一些 国企单位) 里的员 工, 拿着相同岗位工人所不及的工资 , 享受不错的 福利待遇 , 却很容易在工作几年 内离职?为什么 企业花 了大量成本和时间培养 、 拿着高薪的科技 人才或管理人才却很易被别的企业挖走?如果说 像G、 E 微软这样的企业有先天的薪酬优势吸引人 才的话 , 那么像联想 、 海尔这样的民族企业在创业
般而言, 企业里同一等级岗位员工适应 岗 位能力是各不相 同的。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
一
有的胜 任工 作较 好 , 的却 不 能很 好 地胜 任 本 岗 有 位 工作 。本 文 以此 作 为 假设 前 提 , 假设 企 业 存 在
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流动 , 对人才流出方来讲 , 不 仅会增加其成本 , 甚至有可能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目 标任务没有被完成时 , 支付保 留工 资 =WL ,
且 WH>WL ;
结 论 2在 目标任 务 简单 的情 形 下 , 才 流 动 : 人
2 H类人才以 P 的概率完成 目标任务 , 类 . H L
人才以 P 的概率完成 目 任务, ≥P ≥P >0 L 标 1 H L ,
员工 与企 业管 理 者 之 间信 息 不 完 全 , 业 管理 者 企
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教案一、引言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不同地域内的经济现象、问题和发展模式。
本教案将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基础概念1.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旨在探讨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研究对象包括地域内的产业分布、经济增长、就业与人口流动等。
2.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学理论均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 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中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
三、主要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包括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用于解读和预测区域经济现象。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地理空间分析。
2. 区域经济学的模型建立和模拟方法-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
- 使用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预测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 传统区域经济模式- 以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基础,发展农业、矿产和传统工业等产业。
- 重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 现代区域经济模式- 以知识、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提升区域科技和创新水平。
- 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园区。
五、区域经济政策1.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意义-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减少区域差距。
-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2. 主要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产业政策:吸引投资、扶持优势产业等。
- 土地政策:规划用地、提供土地资源等。
- 人力资源政策:培训人才、吸引人才等。
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1. 区域一体化的意义和影响- 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 促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
2.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European Un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七、案例分析1. 中国的经济特区- 研究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
人才战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人才战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的人才流动影响,还受到全球范围内人才的竞争。
研究人才战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人才战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找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一、人才战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人才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人才战略被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计划,以吸引和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人才战略主要包括加强教育培训、改革人才流动机制、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愈发重要。
中国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高端人才,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创业创新型人才,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培养和引进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人才聚集;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吸引人才的条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人才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才战略层面,中国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人才政策。
对于东部地区,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等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留在东部地区。
对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中西部地区。
这样,既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才过度集中的问题,又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层面,人才战略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转移问题研究
发现有近 3 %的增长额是 由劳动力质 量的提高带来 的。 践证 3 实 明. 人力资本 是经济增 长 的动 力源泉 。 获得更 高生产 力 的关 是
键 。 e gik Ha 与 W0 曾指出 ,随着竞 争的动态加速 , Ln nc— l l l f “ 人也 许是仅有的可持续竞争优 势” 现今条件下 。 。 地区之 间的经 济发 展与竞争越来越聚焦 于人才方 面的争夺 。
当 前 , 于存 在 地 域 差 别 , 国 中 西 部 大 量 的 人 才 大 量 往 由 我
的过程 中 . 不仅要 付 出时 间和精力 。 且还要 付 出直接 和间 接 而 的经济 成本 。其直 接经济 成本 可 以看作 是一 种特 殊形 式的 投 资, 即人 力资本 投资 。 这种 投 资可通 过其 在未 来工 作 中获得 附 加的收入作 为回报 。国外 的研究 表 明: 人力 资本投资是 一种 高 回报 的投 资 . 个人 薪金的 高低 与其 所接受 的教育程度 密切正相 关。 人力资本 的转移 , 是人力资本追求投资回报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力资本 的转移 。 对地 区经济 的发 展具 有重要影 响。在 国 际上 . 发展 中国家 的技术人员 向发 达国家 的流动早 已成 为一个 广泛关注 的问题 。 人们称之 为“ 智力 流失” 。在我国 。 了支援西 为 部地 区经 济与社 会各项 事业 的发 展 。 曾经抽 调大批 文 教 、 技 科 等方面 的专业 技术人员 “ 支边 ” 直 至现在每 年高等 院校 毕业生 . 分配时也 向西 部地 区实行 政策倾斜 。此外 。 国家还通过 多种 形 式为西部地区定 向培养 高级专业人员 。这种“ 智力支边 ” 对西部 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 生 了直接或 间接 的促进作 用。 白 2 但 0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 奖获得者西 奥多 ・ 尔茨有句名言 :不要 舒 “
念念 不 忘 土地 面 积 , 不是 什 么 决定 性 的 东 西 ; 本 的 问 题是 这 基
人的素质 、 教育 、 经验和知识。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 , ” 从根
资本的地位远远低于物质资本 。而在信息社会时代 , 才资 人
本显得空前重要, 无论是物质资本 、 信息资本 , 还是货 币资本 , 均需要人才资本的作用才能发挥效能 , 才能转化为推动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生 产力 。
作 出了初步解决。引进人 才在温州若有 产权房 , 户口可落 其 在房屋产权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 若没有产权房 , 系租住他人房 屋的 , 口可落在出租房或调入单位集体户 口所在地公安派 户 出所 。此类措施很好地解决 了引进人才的户 口问题 , 除了 解
、
吸聚机 制
( ) 一 吸引
从制度环境建设入手 ,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 , 打破地域 、 户籍 、 学历等的限制 , 建立无障碍人才引进机制 , 大力 引进各 类创新专业人才。 第一 , 多渠道 、 全方位引进创新专业人才。积极树立 “ 大
人才 ’打破地域 、 、 , 户籍 身份 、 年龄 、 学历等人才流动中的刚
本上说就是人 才尤其是创新人才 的发展和竞争。 而知识 和技 能附着在人才资本 中的中坚力量——创新人才身上 。 换言 之, 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 但是 , 只有创新人
积极吸引留学人员 , 改善留学人员创业 的政策 、 生活和工 作环境 , 加大 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力度 , 支持留学人员创业发
和未 成 年 子 女 可 随调 随迁 。此 外 , 对 引 进 人 才 的 户 口问 题 还
地方经济学与区域发展
地方经济学与区域发展地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区域发展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地方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以地方经济学与区域发展为题,探讨地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地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地方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地方经济现象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各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人口流动、劳动力市场等问题。
地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各个地方经济体,如国家、省、市、县等。
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 产业结构:地方经济学关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变化趋势。
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因资源禀赋、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差异化。
地方经济学通过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经济增长:地方经济学研究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力。
经济增长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地方经济的增长机制和推动因素,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3. 资源配置:地方经济学研究不同地区资源的配置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资源的配置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配置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地方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可以提供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和政策措施。
4. 人口流动:地方经济学关注人口在不同地区的流动情况,并研究人口流动对于地方经济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地方经济的结构、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人口流动是地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5. 劳动力市场:地方经济学研究各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是地方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促进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经济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政策指导:地方经济学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于政府的制定和实施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流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冲击下,更加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展。
随着人才的跨国和跨地区流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人才流动的驱动力以及如何提高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才携带着知识、技能和创新意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通过人才流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也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例如,华为是中国著名的跨国企业,其成功离不开全球化的人才流动。
华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研发中心,吸引了全球顶尖的人才,从而实现了技术创新和全球市场的快速拓展。
其次,人才流动的驱动力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
吸引人才的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
例如,硅谷作为全球科技产业的中心,以其丰富的科技公司和高薪工作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人才。
其次是环境和生活品质。
人才更愿意去生活环境良好、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
例如,瑞典因其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福利制度成为了全球人才的热门选择。
最后,人才流动还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政府通过提供移民政策和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流入。
然而,人才流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人才流失。
一些地区由于条件不尽人意,或者缺乏创新和发展机会,导致了人才的大规模流出。
这会加剧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人才流动的失衡。
一些地区可能过度吸引人才,导致其它地区人才供应不足,破坏了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区域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促进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
最后,如何提高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一,加强教育和培训。
通过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增加人才的供给。
同时,开展更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项目,使人才具备更实际的工作能力。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科技人才的界定汪群等人的《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一书称他们首次提出科技人才的定义和范围,认为科技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不过,1987年出版的《人才学辞典》上曾对“科技人才”做出如下界定: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
是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的人。
可以看出,他们对科技人才的界定并没有本质不同,大致包含了四个要点:1.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2.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3.较高的创造力;4.对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结合前人研究经验,概念上,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结合,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
人才是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故科技人才可以定义为: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的人。
科技人才包含了文化知识或职业技能两方面的条件。
(二)科技人才的界定通过以上论述本人认为的科技人才也应当采取广义的人力资源概念进行界定。
即认为在组织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教育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教育的劳动者,或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的人。
他们是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工作的人,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更多地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具有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
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南京的科技人才。
(三)科技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
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地点、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按人才流动的范围。
可以分为两大类,既人才在内部的流动和人才在之间的流动。
人才在内部的流动又可以分为人才在平行部门间的流动和人才在不同级别部门间的流动:人才在之间的流动则较为复杂,它可以分为职业间的流动、产业间的流动和地区间的流动等。
人才流动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
( uqa n esy unhu3 2 2 ,C ia H a i U i r t,Q azo 60 o v i 1 hn )
Abs r t Th o o ae ti a tac : e f w ft ln s fr— r a hng o he d v l p nto c n mi o e. By ea o ai g t eains i ft e l e c i n t e eo me fe o o c z n lb r tn he rl t o h p o h l w ftlnta d t e eo m nto c n m c z ne,su y n h ure tst ain o h o o ae ti c n m i o fo o a e n he d v lp e fe o o i o t d i g t e c r n iu to ft e f w ft ln n e o o c z ne, l a d a ay i o r be st a c n mi o e e it s c s i e ulrfo o ae t a k o o d n io n n lzng s me p o lm h te o o c z n x ss, u h a r g a w ftl n ,l c fg o e v rnme tt n— l n o e c u a e te r t a o o ae t nd ir to a ae au s,t e p p rpu sfr r ou tr e s r so te g h nngg v o r g h ai lf w ftl n ,a rai n ltlntv l e on l h a e t o wa d c n em a u e fsr n t e i o — e n e t co —c n rlo h o o ae , e tbl hng a m e ha s o n g n aina o o ae t a ui n r m n g ma r o to n t e f w f tlnt sa i i c nim fma a i g r to lf w ft ln , nd g dig l s l tlnt o e t b ih a c re tviw ft a s n o o t ie to whih i o d f re o o i o s’ d v lpme t ae s t sa ls or c e o hec u e a d m ve t he dr cin c Sg o o c n m c z ne e eo n. Ke y wor s: e o mi o e;fo o ae t c o c de eo d c no c z n l w ftl n ;e on mi v lpme t n;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解释“区域经济”。
2.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指什么?3. 请解释“产业集聚”。
4. “人口迁移”是什么概念?5. 请解释“城乡差距”。
答案:1.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经济总体。
2.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指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存在差异和不平衡现象。
3.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同类或相关产业企业在空间上相对密集地分布的现象。
4.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长期或短期的流动和转移。
5. 城乡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5道题)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
2. 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是()。
3. 产业集聚可以带来()效应。
4. 人口迁移可以导致()。
5. 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的政策支持。
答案:1. 投资、技术和市场2. 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3. 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4. 人口结构的变化5. 统一和均衡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不当- B. 资源配置不合理- C. 技术进步不足- D. 所有选项都对答案:B. 资源配置不合理2. 产业集聚的主要效应包括()。
- A. 规模经济效应- B. 技术创新效应- C. 人才聚集效应- D. 所有选项都对答案:D. 所有选项都对3. 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
- A. 市场规模的扩大- B.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 C.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D. 所有选项都对答案:D. 所有选项都对4. 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
- A. 城市的加快发展- B. 农村的产业升级- C. 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 D. 所有选项都对答案:D. 所有选项都对5.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人才国际流动研究【最新经济学类】
characteristics.Then we give a minireview and analyze the main direction and
property of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talents.nle analysis ofconcept and manifestation
n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odels for analyzing the cause and influence
Nears of IFT.Wi也these models.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affecting IFT were
iii
each country.Although it is complex in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countries,IFT has
numerous common regularities.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mon regularities of IFT is helpful for each country to develop talents legitimately and fully elaborate the talent’S economic utility,especially
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人口流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人口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流动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政策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1. 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流动可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通过人口流动,劳动力市场中新增的人口可以填补劳动力短缺的缺口,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需求。
其次,人口流动还可以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特点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各地劳动力市场的专业化和分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人口流动还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创新升级。
然而,人口流动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一方面,人口流动可能引发劳动力市场的失衡。
过多的人口流入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从而增加失业率和竞争压力,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可能引发区域差距扩大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口流动更倾向于从相对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种人口的不均衡流动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区域发展不平衡。
2.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同一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状况发生变化,影响工资水平和收入分配。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可能加剧。
由于人口流动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劳动力市场中出现职业结构性失衡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这可能导致某些行业或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增加结构性失业风险。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还可能对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产生影响。
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出现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和低技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改善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促进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匹配。
国内外高端人才流动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端人才流动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高端人才的流动逐渐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端人才流动进行比较研究。
一、国内高端人才流动在国内,高端人才流动主要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另一个是海内外人才的流动。
在城市之间,高端人才的流动主要是由于工作机会、薪酬、生活品质、个人发展等因素所决定的。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为例,由于其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往。
而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也在通过优惠政策、投资等措施吸引人才。
这都对国内高端人才流动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在国外,我国的高端人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海外留学生,另一种是因为高薪、广阔前景等因素选择离开国内,在国外工作和生活。
在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也吸引了一些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促进了国内高端人才的流动。
二、国际高端人才流动同样地,在国际范围内,高端人才的流动也慢慢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相对于国内而言,国际高端人才流动选择面更加广泛。
首先,美国是全球高端人才流动的主要目的地。
由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先进的科研技术和发达的产业,因此吸引了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等人才前往。
在美国,高端人才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研究思想和前沿技术,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同时,美国也在通过优惠政策和创新创业基金等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
除了美国,在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不少的高端人才。
在欧洲,由于其文化多元、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等吸引因素,许多高端专业人才选择前往欧洲。
新加坡则拥有先进的金融、科技产业和高水平的生活品质,也成为不少高端人才的选择。
同时,澳大利亚的优美环境、良好的教育体制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也吸引了不少的高端人才。
总的来说,国内外高端人才的流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引言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城市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政策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城市工作、生活和创业。
2.政策目标人才引进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一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二是促进城市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三是促进人口流动,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政策措施为了实现人才引进政策的目标,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人才引进的补贴力度、简化人才引进的手续流程、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环境等。
二、当前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行不力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具体、执行不力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不佳。
2.地区不平衡性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对较好,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却相对滞后,地区之间的人才资源配置非常不平衡,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3.人才流失一些城市在引进人才的另一些城市却出现了人才的流失现象。
这与一些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不够吸引力、福利待遇不高等方面有关。
三、政治经济学的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引进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措施得到切实的实施。
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政策的执行检查,确保政策效果的最大化。
2.地区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区域人才交流方案
区域人才交流方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区域人才交流变得尤为重要。
区域人才交流并不仅仅意味着跨国人才流动,更涵盖了国内不同区域人才的流动和交流。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区域人才交流方案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为何需要区域人才交流方案1. 缩小区域差距区域的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区域间人才流动不平衡。
缺乏区域人才交流方案,将导致某些区域过剩人才而另一些区域却缺乏人才。
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交流方案可以平衡不同区域的人才资源,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2.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区域人才交流方案可以促进不同区域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人才员工通过交流分享技术和研究成果,相互切磋,提高创新能力。
这将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 推动教育发展教育资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
通过区域人才交流,不同区域的教育资源可以共享,这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交流也可以加强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区域人才交流方案的内容1. 人才流动政策建立人才流动的政策框架是区域人才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应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人才流动。
这些政策应该包括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和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
同时,还应制定一些实际、可行的引才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该地区。
2. 人才服务机制人才服务机制是区域人才交流的保障和基础。
该机制包括人才招聘、培训、站内活动等,都是区域人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机制下,需要设立人才服务机构,服务人才、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同时为人才应聘和入驻提供便利。
3. 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是铸造人才高地,提及人才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加强与科研、文化、教育部门之间的交流。
这将有助于人们创造新的、更大程度的社会企业机会。
同时,开发人才的有效手段是针对优秀人才的专项培训,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该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 经济学[摘要]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与人才流动政策,对相关影响因素利用有关模型进行分析,并就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实行相应的人才政策,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区域经济;人才流动;机制(一)、人才流动原因分析导致人才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资、待遇过低等经济因素,也有不受重视和尊重等情感上的因素,更有用人和分配机制等体制上的因素。
此外,人才流动也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作为高层次知识型员工追求个性化发展和个人成长而频频跳槽也是人才流动的原因之一。
1.环境因素(1)客观环境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将人才作为一种非经济性资源,其配置不受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进行配置。
主要体现在:在机制上,完全通过国家的行政手段管理;在组织结构上,科研部门与企业分离,研究、设计、教育与生产脱节,单位条块分割严重;在人事制度上,人才依附单位严重,对人才的限制、约束过多,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改革开放后,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区域内的人才必然产生新的需求,这样,人才均匀分布、势差为零的状况必然会被打破。
较高的利润率与该区域人才存量的不足构成较强的势差效应,此类人才便由外地流向该地区。
同时,随着传统产业的日渐衰落,行业利润随之下降,该类科技人才的需求就会不断下降,势差相对较低,最终使人才从该区域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将通过市场来配置,市场将指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观念以及功利价值观发生转变。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对人才大量需求的市场,另一方面,人才为了争取满意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改变就业环境的愿望。
两方面共同作用,人才流动成为必然。
学科的划分不断细化,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人才集聚和交流。
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的今天,科学研究的发展要求各学科的高度综合和共同作战。
因此,人才、信息的交流变得尤为重要。
哪一门学科仅想凭自己的力量达到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都是难以办到的。
人才只有不断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以至跨国家的流动,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播出去,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过来。
知识经济使知识更新加快,即知识的“折旧”周期缩短。
知识“折旧”周期的缩短使技术人才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中能更快获取新知识而加快了流动。
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产生了集聚效应。
马歇尔认为产生集聚的原因就在于为了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无论求学还是进行科研都更容易有所成就”。
经济发展差距为人才流动提供了环境动力。
单纯的人力资本投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形成生产能力,一定量的人力资本只有与物质资本相匹配,与其他适当的人力资本相互补,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的效能和价值。
也就是说,任何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需要与特定的物质资本相配合,需要借助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本群体优势,才能有所作为。
人力资本的这一属性必然使人才趋向流入物质资本雄厚、生产要素先进、文化积淀丰厚、人才有群体优势、资源配置合理、运作高效、能为自身特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提供更为优良的综合匹配条件的环境。
一般而言,经济落后的地区地理位置不佳,同时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的起步又较晚,资金投入少,导致市场发育缓慢、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流入。
与此相比,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吸引投资较多,市场更为健全,众多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容量已远远超过了国企。
这种运行优良的经济环境已成为人才在跨地区流动前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2) 企业因素。
企业价值评价体系与知识型员工工作过程的不相适应。
在企业中知识人才的工作过程是难以直接监控的,传统的职务说明书已经不足以清楚地确定一个人在企业中的定位问题,一项创新活动需要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合作。
工作成果也难以衡量,从而使得其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变得复杂而不确定。
这里面涉及到个体劳动成果与团队成果的确定、报酬与绩效的相关性等。
而当前的价值评价体系多单一化、生硬化,无法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工作过程相适应。
罗宾斯在探讨价值评价体系时,认为“公平的报酬”对专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影响至关重要。
专业员工,尤其是知识型专业员工希望“分配制度和晋升政策能让他们觉得公正、明确,并与他们的期望一致。
当报酬公正地建立在工作要求、个人技能水平、社区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时,就会导致对工作的满意”。
然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分配机制呆板,收入呈现平均化趋势,官本位思想较重,对做出成果的人才奖励时采取人人分杯羹或领导挂帅一条龙的分配做法,使其收入不能与所承担的项目、取得的成绩及所创造的价值挂钩,致使其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人才的流动率增加。
此外,人才可能更多地忠诚于他们的专业而非他们的企业,而且他们多属于事业型人群,有着较高的获得专业成就的欲望,他们不断追求对知识的探索,追求事业的发展,而企业要求他们能够更多地创造价值,因此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统一两者的目标,使人才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目标,那么就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动。
2.个人因素人才的流动就是人才将其自身的人力资本转移到能带来更高收益的环境中去的行为,而这种行为选择都是合乎理性的,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人首先是“经济人”,实现收益最大化是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驱动力。
是否进行相关投资,投资积极性高低,投资多少,投资结构如何安排,都要看能否实现效用最大化,这就要对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包括流动费用、原有社会资本的损失、家庭压力、精神压力等。
资本的收益包括货币性收益、技能性收益、机会性收益以及文化性收益四个部分。
当资本的收益大于成本,知识型员工就会将自身的人力资本转移到能带来最大效用的环境中去,从而产生了流动。
(1)个人待遇的提高。
待遇是人才流动的原始动力,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是人才流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每个人都期望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自己能够分享到自己创造的财富。
薪酬不仅具有保健功能还具有激励功能,除了能满足员工生活所必需之外还是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
假设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工作特征都相同,由于资源稀缺的约束,劳动者将愿意从事报酬高的工作。
无论是雇员的效用最大化行为,还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都会使人预期到,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低流动率与高工资相联系,而高流动率与低工资相联系。
有研究表明,工资增长10%,在所有其他工作特征不变的条件下,辞职率将减少3%。
(2)工作环境的改善。
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使员工保持最佳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将主观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专业不对口、学科建设难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或者组织中学术环境不够宽松、公平,都会导致人才流向其他地区或单位。
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会使员工在组织中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最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激发。
有些人才选择跳槽,就是为了追求舒适的自然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3)发展空间的拓展。
人才更看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高、行业形势的把握、职业生涯的明晰,期待在业务、工作上有所发展。
薪酬待遇固然重要,但是在薪酬不太满意的情况下,如果有机会学习、升值,那他们也会选择留下,但如果没有发展空间则会离开。
(4)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才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工资、担任的职务、岗位的重要程度、学习进修、出国考察、自身提高、得到社会的认可程度、发展空间等。
随着人才自我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实现学术价值和人生价值。
(5)价值转化的及时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受制于时间,具有时效性和损耗性。
人力资本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具有生命周期,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其效益最大的时间越来越短。
人力资本的时效性、损耗性导致人才趋于流向能及时发挥潜能,并能连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人才自身的人力资本得以补偿和增值的企业。
在伊兰伯格的劳动经济学中,将自愿流动当成一种投资看待,即劳动者为了在未来一个时间段内获得收益而在流动时承担这种投资的成本。
若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便会发生流动。
决定净收益(流动收益减去流动成本)的现值就是对劳动者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
流动净收益现值可以用下式描述:其中,Bjt为在t年时从新工作(j)中所获得的效用;Bot为在t年时从原工作(o)中所获得的效用;T为在工作j上的预期工作时间(用年限表示);r为贴现率;C为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用损失,S为从第1年到第T年这一时期中每一年净收益贴现值的总和。
从此模型中可以发现,劳动者从新工作中所获得的效用水平越高,与流动联系的成本越小,劳动者在新工作上停留或在新地区生活的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净收益现值越大,人才流动的动力越大。
(二)、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探析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越是人才稀缺的区域,人才越大量流失;而人才相对丰富的地区却总是“才源滚滚”。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市场化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人才收益优势等等,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使得经济增长不断加快,而较快的经济增长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更优厚的收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如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而落后地区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人才流失,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使得人才的收益和机会相对较少,进一步刺激了人才的流失,进入了恶性循环。
图1的人力资本供求曲线、图2的两区域人才流动模型,较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