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精英和信任:大学学术系统运行的框架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分析现代大学制度包括理论研究以及实际运作两个层面的内容。

( 1) 从理论研究上讲,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理念, 是对于高校既保持自身的学术自由同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模式的探索。

有研究者认为理想的大学制度本质在于能够妥善地处理大学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平衡、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学术发展的关系和大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袁贵仁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大学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行民主管理。

别敦荣认为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现实使命, 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新大学制度。

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正在进行中逐渐成熟的一种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完善都刻上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烙印。

( 2) 从实践上讲, 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就是一种现代大学制度。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开端是以19 世纪洪堡主持的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的柏林大学为标志的。

洪堡第一次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功能, 并且形成了一些基本价值和制度特征, 如学术自由这样的价值和传统。

概念在公立高校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这一根本性原则下的大学制度研究,方可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二、要探析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必须深入其“制度内核”———权力和利益。

1. 现代大学制度的权力本质制度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则体系和权利关系,它的形成及其影响程度是由权力所决定的。

,权力结构决定着制度结构,权力直接影响制度供给,权力运行的表现形式便是制度。

权力不仅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及其约束强度,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因为权力主体决定着资源配置,从而决定着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关于大学的规则体系和权利关系,它的形成及其影响程度是由权力决定的。

康宁认为,“高等教育资源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市场和学术力量”。

最新 高校学术权贵现象、成因及限制-精品

最新 高校学术权贵现象、成因及限制-精品

自科学与宗教分离的百余年来,学术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一直呈现的是独立自由的精神、高尚纯洁的品格以及理性求实的形象,对于从事学术探索的学者们,更是将学术视为与生命同价的神圣地位。

就高校组织而言,尊重学术研究的本质属性,形成学界对科学探索规定性的高度赞同,也是学者们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健康运行的基石之所在。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高校的学术结构与学术行为仍然彰显着行政权力的强力作用,这极易使得以知识精英为依托的学术权威在其学术活动中产生权力变种行为,甚至是“为一些自身利益受到通行的奖惩体制保护的社会集团提供特权”[1],学术权贵就是其中颇为典型的群体。

剖析学术权贵所映射的学术权力异化问题,不仅是整治学术乱象的着力点,同时也可为优化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发展生态以及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参照。

一、高校学术权贵现象及其本质共同体是场域的基本特征。

法国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多个相对独立的场域,比如场域、场域、宗教场域、大学场域等等[2]。

实际上任何一个场域都受到元场域(如权力场域)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也会经历一个自主斗争以摆脱受制于经济权力的历程。

大学作为探究、应用、整合和传播高深知识的固有阵地[3],无论是中世纪大学积极寻求逃离教会控制,还是德国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试图走出国家权力干扰,以获取“真正的科学研究受到大力的鼓励和支持”[4],均彰显了对大学场域学术独立性的根本诉求,然而大学场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权力博弈、利益争夺和机制转换等资本运作的世俗战场”[5]。

由此可以断定的是,任何一个场域越是具备自主性,其内部的逻辑越能得到共同体的遵守,外部权力也难以渗透。

(一)“知识—权力—资本”的集合体“在非常规化的组织中,员工的专业化往往导致水平分化”[6],显而易见,学术职业是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分工,行使学术权力的学者也应该是承担相关学术管理事务的专家。

学术研究的理论框架

学术研究的理论框架

学术研究的理论框架学术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框架结构。

在学术研究中,理论框架的选择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理论框架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关键一步。

一、理论框架的选择理论框架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与研究问题相关性:选择与研究问题紧密相关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解释和分析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2. 学术界认可度高:选择在学术界认可度较高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3. 现有文献支持:理论框架的选择应基于已有的研究文献,参考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研究者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二、理论框架的建立在确定理论框架后,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构建和细化。

以下是建立理论框架时的一些建议:1. 理论背景和基础:在论述理论框架之前,需要对该理论的背景和基础进行阐述,包括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等。

2. 框架的结构和要素:介绍理论框架的结构和要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含义和作用,并对其进行解释和界定。

3. 研究范围和目标:指出该理论框架适用的研究范围和目标,并列举一些该理论已经得到应用的具体研究领域和实例。

4. 框架的优势和局限:客观评价所选理论框架的优点和局限性,指明其在研究中的适用性和限制性,以便读者对该理论框架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理论框架的应用理论框架的应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合适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理论框架应用的一些考虑:1. 数据收集和整理:根据理论框架,确定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

2. 数据分析和解释: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以所选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解读和解释收集到的数据。

3. 论证和结论:根据理论框架和研究数据,研究者可以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和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并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进行阐述。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与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与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理论框架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论框架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而分析则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写作中理论框架与分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和运用理论框架以及进行分析的实用建议。

一、理论框架的重要性理论框架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用于分析研究问题的框架。

一个好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并提供一个逻辑结构来组织研究内容。

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为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应该直接与研究问题相关。

其次,它应该是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具有学术性和可信度。

最后,它应该提供一种可以运用于具体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或概念框架。

二、构建理论框架的实用建议构建理论框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思考和研究。

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构建一个好的理论框架:1. 定义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并理解其背景和相关性。

2. 文献综述:进行一次详细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和理论。

这将帮助你了解领域内的知识框架,并找到适合你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或概念框架。

3. 选择适当的理论: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理论或模型来构建你的理论框架。

你可以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理论框架,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者根据不同的理论选择合适的概念进行组合。

4. 将理论与研究问题联系起来:确保你的理论框架能够直接与你的研究问题相关联,并提供对研究问题的解释和分析。

5. 确定研究变量和关系:根据选择的理论框架,确定你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将帮助你构建一个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

三、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论文写作中,分析是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它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归纳分析:从具体的数据、案例或实证结果中提炼出一般性的结论和观点。

山东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C)【中公版】

山东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C)【中公版】

山东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C)【中公版】导语】XX年山东公务员笔试已于4月21日举行,在考后从网络整理了XX年山东公务员省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C),供考生们参考学习!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山东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等最新资讯,敬请关注山东公务员考试网!相关推荐:XX年421公务员联考成绩查询专题XX年421公务员联考真题及答案解析专题给定资料:1.XX年12月29日晚,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楼五楼二中教室正在进行一场人文讲座,刘教授关于“诗和近方”“历更唯物主义与浪漫主义”等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不时引发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自1994年以来,这样的讲座已经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了2200多期,直接参与并受益的听众达数十万人。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人文讲座的最初倡导者,率先在理工科高校中举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在全国教育界形成独树一帜的人文“景观”,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认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大学建成了一批科研基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经济建设解决了一批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在校大学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由大学输往社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顺利找到理想的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生找工作成为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也引发了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的思考。

日前,在某知名网络教育频道组织的一次大学教育论坛上,针对大学教育如何更好地造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些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和热心网友纷纷发表意见。

A校长说: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我观察过学校的毕业生,发现一个蹊跷的现象:一些留校的学生最初很有创意,待了几年后,就没什么想法了;送到国外,又发展很快。

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机理分析资本裹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

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机理分析资本裹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

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机理分析资本裹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一、概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

随着资本力量的不断渗透,互联网公共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精英阶层通过控制互联网议程,裹挟资本力量,对网络公共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机理,揭示资本裹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系统。

他们通过掌控媒体资源、操纵舆论导向、制定网络规则等手段,对互联网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和解读,从而实现对网络议程的控制。

这种控制不仅影响了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和理解,也限制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资本裹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

在互联网商业化的大潮中,资本利益成为推动网络议程的重要因素。

精英阶层通过资本的力量,对网络公共领域进行操控和垄断,使得网络空间中的意见表达和公共讨论受到严重限制。

这种局面不仅削弱了公众的话语权,也阻碍了网络民主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对精英控制互联网议程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资本运作逻辑。

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公正的网络公共领域,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平台。

1.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连接得到了飞速增长,使得互联网从最初的信息交流平台逐渐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虚拟世界。

这一变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还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会交往模式以及政治参与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如报纸、电视等,往往受到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而互联网则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信息能够迅速、广泛地传播。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新闻、知识、娱乐等。

这种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使得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利益相关者视角中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

利益相关者视角中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架构
和 内涵 发 展 的新 形 势 和 社 会 对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的 吁 求 , 高 校 各
据一定 的客观标准 , 对教 学设 计 、 教学 过程及 其效 果所作 的 价值 判断 ; 王道俊 、 王汉 澜教授认 为 , 教 学评 价是对 教学 “
工 作 的测 量 、 析 和评 定 ” 。 分 从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的 各 种 界 定 中不 难 发 现 , 学 质 量 是 测 教
质 ) 记述 , 之 为 事 实 判 断 , 对 事 物 的 现 状 、 性 与 规 律 的 称 即 属 的客 观 描 述 。如 “ 某 学 生 掌 握 了力 学 基 本 原 理 ” 这 就 是 事 某 , 实 描 述 。“ 值 判 断 ” 是 在 事 实 描 述 的基 础 上 , 据 评 价 者 价 则 根
指标 , 又要考虑大学教学之于社会发展 等局外 利益相关者 的
也纷纷从 质量—— 这一学 校 的生命 线 和高等 教育 的永恒 主 题着 眼 , 致力于 以质 量本 位 的内涵发 展理 念为 指导 , 推进 大
学教 学 改 革 和 教学 质 量 提 升 。 努 力 通 过 自 己 的改 革 , 人 才 对
量( 量的记述 ) 非测量( 的记述 )+价值 判断 。对事 物进 或 质 行量或质 的记述 , 事实判断”, 即“ 是对事物的现状 、 性与规 属 律 的客观描述 , 它要求真 实地 反映事物 的本 来面 目。价值 判 断则 是在事实描述 的基 础上 , 根据 评价者 的需 要和 愿望 ( 即 应然 的认 识 ) 对客观事物作 出评判 。教 学质量评价作 为教育
来 , 面 的 字 母 e是 前 缀 , 有 加 强 词 根 的意 义 , “ 出 ” 前 具 指 引 和
“ 阐发 ” 价值 。从本质上说 ,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 。美 国学者 格 朗兰德认 为 , 价 =测 量 ( 的记 述 ) 非 测 量 ( 的记 评 量 或 质 述 )+价值 判断。可以看 出 , 价 的内涵通 常包 括事 实描 述 评 和价值判 断这样 两个 层 面。我们 通 常把 对事 物 进 行量 ( 或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分析与优化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分析与优化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分析与
优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概述 •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分析 •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优化实践案例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研究Fra bibliotek景与意义高校科研团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学术生态系统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和促进学科交叉 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生态系统是指由科研人员、学术组织、科研 设施和学术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具有自我调节和 动态平衡功能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复杂性:学术生态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各子系 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
开放性:学术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 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 。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校科研团队学术 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研究技术
运用大数据分析、文本挖掘和可视化技术等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
02
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生态系统概 述
Chapter
学术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02
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生态系统对 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科研团队的学术生态系统对于培 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 研究和实践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03
促进学科发展
高校科研团队的学术生态系统对于促 进学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科学 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学科的交叉融 合和发展壮大。

大学毕业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

大学毕业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

大学毕业论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毕业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不仅要体现学生在学科方向上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合适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以指导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一、理论框架的作用理论框架是毕业论文的基石,它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确定研究领域和问题:理论框架首先要明确研究领域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问题分析,理论框架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2. 确立理论基础:理论框架还要确立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这包括既有的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和相关观点等。

学生需要对这些理论进行理解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来选择适用的理论。

3. 搭建研究框架:理论框架应该搭建一个研究的逻辑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讨论。

可以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将整个研究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和部分,使得论文的结构清晰和条理性强。

二、研究范式的选择研究范式是指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学生在毕业论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方式。

选择合适的研究范式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范式及其特点:1.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指通过统计数据和实际观察来验证一个假设或研究问题。

这种研究范式要求学生搜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的推理和验证来回答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是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来回答研究问题。

这种研究范式要求学生具备深入的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挖掘出文献中的研究缺口和问题。

3.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指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丰富信息和意见。

这种研究范式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采访和分析能力,并能够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理性的总结和解释。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框架分析”这一理论概念,揭示其内涵、外延及其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框架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传播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明确框架分析的基本概念,阐述其起源与发展历程,并指出当前学术界对于该理论概念的模糊和争议之处。

接着,本文将对框架分析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与相关理论的联系与区别,揭示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框架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框架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改进和完善该理论概念的建议,以期推动框架分析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框架分析理论概念,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框架分析的理论起源与发展框架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社会科学中,框架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认知结构,用于组织和解释个人或团体所接触到的信息。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其1974年的著作《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中提出。

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它帮助个体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分类、理解和反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框架分析逐渐从心理学领域扩展到传播学、政治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

在传播学中,框架被看作是媒介组织和受众在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结构和解释策略。

媒介通过选择、强调和解释特定信息来构建新闻事件的框架,进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受众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和重构,形成个性化的认知框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框架分析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撰写学术论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撰写学术论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撰写学术论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在学术研究的广袤领域中,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一项艰巨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任务。

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便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

它犹如建筑的基石,为整个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清晰的逻辑脉络。

那么,我们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理论框架。

简单来说,理论框架是一套由相关理论、概念和假设所组成的体系,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运用理论框架,我们能够更系统、更有条理地解释和理解研究对象。

在选择理论框架之前,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清晰地界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它所涉及的范围和层面。

例如,如果我们的研究问题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那么我们可能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或者犯罪学的理论框架中去寻找合适的解释。

只有当我们对研究问题有了精准的把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筛选可能适用的理论框架。

接下来,广泛的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前人在类似研究中所采用的理论框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他人的工作,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同时,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同理论框架之间的关联和互补之处,从而为自己的研究选择一个更全面、更具说服力的框架。

在考虑理论框架的适用性时,我们要关注其与研究问题的契合度。

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应该能够紧密围绕研究问题,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解释路径。

例如,如果我们的研究问题是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那么市场营销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框架可能就会比较适用,因为它专门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

此外,理论框架的可行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包括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运用该框架,以及是否能够获取到相关的数据来支持和验证该框架。

如果一个理论框架过于复杂或难以操作,即使它看起来很完美,也可能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校行政与学术组织架构的思考罗主任

我校行政与学术组织架构的思考罗主任
4、以学科为核心的组织。着眼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进行组织设计。具有多目的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组织产出多元化。这类组织通常具有明确学科发展规划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通常其成员行政关系隶属于某一院系。
(一)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形式
5、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这类学术组织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与国内大型企业组建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另一类是与国际跨国公司组建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这类学术组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站在行业前沿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比较容易得到行业稳定的、长期的支持。
(三)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
2、在国际背景下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结构。大学科技合作模式有多种,产学研联合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即研究导向型合作模式和工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前者是工业界的投入以研究为主,希望大学能为企业解决更为前瞻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考虑;后者是工业界的投入以解决企业当前问题为主。在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应以后一种模式为主,不仅能加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这种组织结构之所以强调国际背景,是因为这种合作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导向作用。
(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1、学术权力的制度化 首要的问题是,使学术权力真正制度化,通过制度设计给学术权力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建立发挥其效能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学位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及学科委员会制度度等各种学术组织制度。当然,像任何权力一样,学术权力也会被滥用或误用,学术权力也会被异化,它会促成各种各样排除学术异己、压制学术自由的“学霸”或“学阀”。加强学术权力的制度化建设,也有利于防止学术权力本身的异化。
(一)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形式

以学术中心模式为主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学术中心模式为主的课程开发体系

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是指以学术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构建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

该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进行探讨。

一、理念与目标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秉承了以学术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在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中,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课程设计应该以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围绕学科核心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出系统化、有机化的课程体系。

其中,应该包括学科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

三、教学方法在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

四、评价体系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应该突出学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效果,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也要兼顾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

五、实施与评估在实施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时,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定期的课程评估和学生评教,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对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学术中心模式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一个系统化、有机化的课程体系,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需要注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解释框架 学术百科

解释框架 学术百科

解释框架学术百科
框架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将整体思维和研究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
的一个结构或蓝图。

它是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提供了研究过程中需要
遵循的步骤和指引。

框架可以看作是一个有序的框架或结构,使研究
者能够更加系统地研究和探索一个特定的主题或问题。

在学术研究中,一个良好的框架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清晰明确的
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相关的理论基础、恰当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可
行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完整的解释和讨论结果的能力。

框架可以为研究提供结构和方向。

研究者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
的框架来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预期结果,确定研究的范围和边界,并选
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框架还有助于整理和整合相关文献和资料,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方向,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常见的框架形式有理论框架、概念框架、分
析框架等。

理论框架通常从一种或多种理论中衍生出来,为研究提供
基本的理论支撑和解释。

概念框架则通过明确和定义关键概念来指导
研究的推进。

分析框架则是一种有序的分析工具,用于整理和解释研
究中的数据和信息。

总而言之,框架在学术研究中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帮助研究
者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并整理和解释研究
结果。

它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可
信度。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新框架探析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新框架探析

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新框架探析作者:雷洋昆刘芝玮来源:《中国内部审计》2022年第03期[摘要]本文基于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目标、业务和责任多元化等特征,构建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新框架。

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以服务学校发展战略为目标,精准对接内外部需求,结合高校经济活动运行模式,借助高校智力优势,构建基于业务、内容、对象的“六经六纬两层次”三维审计实施框架,强化大数据审计专业技术、专业队伍、专业规范的审计专业化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运行模式内部审计新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新时代。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创造新理念、构建新战略、走出新路径、实现新发展,是当前高校亟需深刻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特点,坚持内部审计现代理念,构建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新框架,探索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新方向、新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内部審计工作供需分析(一)需求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内部审计职业发展层面,还是高校自身运行层面,都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国家宏观方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需求:一是要求审计充分发挥监督和预警职能,做好权力有效运行的“免疫系统”,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二是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评价功能,通过以评促建,从业务入手、以内控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进一步促进完善内部治理,推进建立“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内部控制体系;三是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以教学科研内在发展规律和特征为基础,确保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政令畅通,助力高校接住权、管好权、用好权;四是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促效功能,在当前过好“紧日子”的大背景下,督促将有限的资金、资产、资源花在刀刃上,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一)

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一)

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一)摘要: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有三个层面的矛盾因素非常重要,一是基本矛盾,即大学的办学水平、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矛盾和关键矛盾,即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对学校发展有决定性影响的矛盾;三是临界矛盾,即学校发展的某一时间对学校全局发生巨大影响、突然性的矛盾。

当前大学治理工作主要是认识矛盾、找准矛盾、正确地解决矛盾,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战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完善机制和制度、构建和谐校园等。

关键词:大学;矛盾;大学治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学校内部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大学价值的多样性和大学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正面临着自半个世纪前新中国大学制度确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一些矛盾、问题、挑战与选择。

如何正确地认识矛盾、解决问题、应对挑战、作出选择将关系到我国大学的未来发展,关系到大学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种矛盾,合理、准确地进行规划和定位,认真总结以往在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中形成的经验,科学分析内外部环境以及自身优势,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大学矛盾分析“事物就是矛盾,问题就是矛盾,矛盾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

矛盾无处不在,用哲学原理分析矛盾也就无处不在。

一个大的矛盾,包含若干小的矛盾;任何矛盾都有多个方面。

先分析后综合、边分析边综合,找出事物的本质、本质和本质的关系,找出主要和次重要方面等;研究对策就是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

所以许多问题只要情况了解的准确,矛盾分析的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面对挑战之时,认清矛盾与问题是作出恰当选择的重要前提。

大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比较普遍而又重要的有大学办学水平、能力(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方;学术人员与非学术人员之间的矛盾,经费不足与学术发展需求之间时矛盾,市场机制与学术规律之间的矛盾,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学科之间(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矛盾学校党委和行政之间的矛盾,学校和院系之间的矛盾(包括学校直属部门和院系之间),学校及院系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矛盾,学校及院系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学校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学校和社会(包括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等等,同时由于学校所处环境变化引发了大学内部的系列矛盾和问题,如学术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矛盾、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教育理念和市场理念的矛盾,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矛盾。

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 的生成机制

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 的生成机制

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阎 光 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 要:所谓学术精英即指那些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并处于学术系统(金字塔式结构)顶层的少数学者。

他们不仅代表一个国家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水准,而且在一国学术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以学术精英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位获致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学术活动的组织化特征及其制度化的轨迹,而且有助于我们通过精英地位获致的轨迹来审视和分析学术制度及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术精英;学术系统;竞争性流动;赞助性流动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10)0320001211The differentiated academic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of academic elite’s productionYAN Guang2cai(I nstitute of Hi gher Education,Ea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 y,S hanghai200062,China)Abstract:The academic elite usually refer to a small part of scholars wit h high po sition in a differentiated academic system.They rep resent t he academic standard,and play a critical role during t he p rocess of academic develop ment in t heir own count ries.Therefore,to inves2 tigate t his group,and analyze t heir pat h to t he po sition is helpf 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 he characteristic of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t he t rail of it s instit utionalization.Certainly,it is al2 so a usef ul approach to censor and discover t he p roblems existing in academic system and at2 mo sp here.K ey w ords:academic elite;academic system;contested mobility;sponsored mobility 在一般的社会构成中,学术人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往往被视为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搭建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搭建

学术论文写作中的理论框架搭建在学术研究中,理论框架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种理论体系,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分析数据和解释结果的框架。

理论框架的搭建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够为研究提供指导,还能够使研究具有逻辑性和可信度。

一、理论框架的重要性理论框架的搭建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至关重要。

首先,理论框架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研究问题。

其次,理论框架能够为研究提供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借鉴,研究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目的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合理的研究方案。

最后,理论框架能够为研究提供一个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研究者可以解释自己的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理论框架的构建步骤理论框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下面将介绍理论框架构建的几个基本步骤。

1. 文献综述:在构建理论框架之前,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相关研究和理论。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确定自己研究的领域和研究问题,并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理论基础。

2. 理论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理论。

理论选择要考虑到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理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选择理论时,研究者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和理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进行创新。

3. 理论整合:在选择理论之后,研究者需要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整合和融合。

理论整合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一致的理论框架,使之能够解释和解决研究问题。

在理论整合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不同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

4. 理论验证:在理论框架构建完成之后,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和检验。

大学论文的写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框架建构

大学论文的写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框架建构

大学论文的写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框架建构在大学论文的写作中,理论框架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有效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明确研究重点,并提供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基础来支撑研究。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概述理论框架是论文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将各种观点和理论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有效的理论框架应该具有逻辑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二、选择适当的理论在进行理论框架建构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相关研究的现状和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理论框架。

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研究。

选择理论时,应注意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及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关的性质和特点。

三、理论整合在建构理论框架时,往往需要整合多个理论来解释研究问题。

理论整合是指将不同理论中的有用概念和观点进行合理组合,构建一个一致且完整的理论框架。

理论整合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并使它们相互补充,并用于解释研究问题。

四、确定关键概念理论框架的建构需要明确研究中的关键概念。

关键概念是理论框架中的核心要素,通过它们可以准确地描述研究问题,并指导后续的研究。

因此,在建构理论框架时,需要对关键概念进行明确和定义。

同时,还可以通过绘制概念图或构建概念模型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

五、验证理论框架在进行理论框架建构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验证理论框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或专家访谈等方法来完成。

通过验证,可以评估理论框架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框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六、总结与展望理论框架的建构是大学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为研究问题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进行理论框架建构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理论、进行理论整合、明确关键概念,并验证和修正理论框架。

只有在有效的理论框架支持下,才能进行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在大学论文写作中,理论框架的建构不仅有助于论文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还能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这种聚集优秀学术研究力量马太效应的主导因 素就 是学 术信任 。 由此 可知 , 学 术系统 的等 级分层
是 根 据 学者 学 术 活 动贡 献 的 大 小进行 利 益 分 配的
结果 , 学 术 精英 是 系统 内最 大 利 益 的占有者 , 信任 则是 利益 分 配的 根据 和 纽带。 利益、 精 英 和信 任是 学 术 系统 是 知识 生 产、 交 流和 服 务等相 关学 术 活动 与学 术组织 形式 ( 如学 科、 专业 、 研究领 域等 ) 相互关 联 、 共 同构成 的结构 化 的整体 系统Ⅲ 。以往 , 学 术系统分 层结构生 成的 重要因素 。 利 益的分 配生 成学 术等 级 。 利 益的分 配 通过学
学术 等级 系统 的生 成 与运行 , 可见 : 利益 是 个 体 学术 活 动背 后 的共 同驱 动 因素 ; 学术 精 英 是学术 活 动 的主导 力量 ; 信 任 是 学
以往 的 研 究表 明, 金字 塔 式 的学 术系统 , 只有
少数精英学者和大学站于塔尖。 伯顿 ・ 克拉克曾指 出,“ 学 术系统 是一 个不 断分 层、 分化 的系统"I 。 托
学者对学术系统的研究一般是基于宏观的结构功能
主 义的视 角, 讨论其 结 构优化 、 机构建 设 , 分析其分 化 运行 和生 态等 , 鲜 有从 微观 的个 体学 术行 动出发
来 探讨学 术 系统 等级 结 构的 生成 与运 行。 鉴于此 ,
本文从利益、 精英和信任分别在学术系统的地位和
它们之 间相 互作用 和制 约 的关 系, 以及 各 自如 何发
作程序、 同行评议和性别种族及其他都有关系 。
布鲁 尔 等人认 为 ,“ 科 学知 识 与 其说 反映 客 观性 的 真理, 不如 说它是 政 治 和 财力 资源运 作 , 以及特 殊
挥作用来探讨如 何促进大学 学术系统 的健康 运行。
中的位 置以及 对资 源的 占有 。 学 术 精英 主导 学 术系统 。 学 术精 英 获得 权威 的
点: 高校在某个时期吸引较多的资源而成为和对手
进 一步 竞争 时 的领 先者 , 进 而 积累 了一种磁 性 力量
而 吸引杰 出人才到 校来 从事Leabharlann 意 义重大 的研 究 。 能 够
作者简介: 游玉佩( 1 9 8 0 一 l 。 女, 河南南阳人。 中南大学公共
管理学院博士生 ,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 社会管理学研究。
< < < 3 4
0@囝@ I 利益、 精英和信任: 大学学术系 统运行的 框架分析
的 语言风 格系统 作用 的结果¨ 。 以 上观 点体现 了知
同事怪 癖不 一定使 我们 信任 他们个人所有 方面的真
识 所属 的利 益问题 。 学 术 认可实 质上 是 学术 利 益 的
诚性 , 但诚 实在 欺 诈会被 迅 速 揭穿的 地 方是 唯 一正 道” [ 1 2 ] o 高 度专业 化 的无 形 学院 迫 使学 者做 到 诚 实
自觉 , 否则其 难 以在本专业立 足 。 最后 , 学术 成果 的 公开 化需 要仰 赖学 者 自身的科 学 气质 。 随着 高深 知 识的 分化 和深 化 , 社会 和学 术组 织本 身都难 以 控制
划分。“ 认可” 是学术系统内部最有价值的资源, 涉 及一 系列个 体的 “ 收 益”问题 , 它影 响 了个体 在 系统
学术 系统 健 康运 行的 保障 。
选 择 过程 ; 宏观 意义 上的 马太效 应—— 学 术系统 的 内部 分层结 构 , 源于导 致科 学资 源和 天才集 中化 的 社会 选择 过 程 M J 。 我 国学 者 阎光 才 认为 学 术 认可、
学 术荣誉 是 学术 等 级生 成 的原 因 。 学 术 系统 内资
术认可来实现。 对于学术认可的标 准, 普遍主义者 认为, 学者获得学术认可的标准在于它是否合乎构 成 真 理 的技 术性 和学 术性 要 求 以及 新 知 识 的 重要 性【 7 I ; 特 殊 主义者 认为 , 学 术系统存在 “ 不成 文的规
则”, 与“ 学者 的学 术出身 和身份 、 期 刊与专 著 的运
利益、 精英和信任 : 大学学术 系统运行 的框 架分析
口 游玉佩 李桂平


利益、 精英和信任 : 大学学术系统 的 微 观 分析
摘 要 :学术系统是知识生产、 交流和服务等相关学术活动与
学术组织形式( 如学科、 专业、 研究领域等) 相互关联、 共同构 成的结构化的整体系统。从微观的个体学术行动出发来探讨
文章编号: 1 6 7 2 _ 0 7 1 7 【 2 0 1 5 ) 0 5 一 O 0 3 4 — 5 0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5 — 2 1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课题 “ 美国研究型
大学青 年教 师发 展研 究“ ( B D A1 3 0 0 2 2 1 。
关键词 :利益; 精荚; 信任; 学术系统; 学术行动 中圈分类号 :G 6 4 7 文献标识码 :A
源和 荣 誉根 据 学 术 贡献 集 中化 生 成 学术 精 英 和 其 他学 者 的区分 , 学 术精 英 及其生 产机 构是 学 术系统
内利 益最 大化 的实现 者 , 资 源和 荣誉 的集 中事 实上 是 对其知 识贡献 能力 的最大信 任 。 默 顿持 相应 的观
尼・ 比彻 认为 学 术系统存 在 “ 喙 食等 级 ¨ 。 默 顿 也 同意 , 学 术系统 出现 的 少数 精英 主导 的 分层格局 主
要 源 于对 科 学发现 的 贡 献 以及 “ 马太效 应 ” 的 社 会
术活动问和学术组织相互作用的联结机制。利益、 精英和信任 三者 及 其 之间 的 相互 作用 构 筑 了大 学 学术 系统 运行 的 独 特 分 析框架。 其中, 利益的动态平衡是学术系统持续运行的前提; 精英知识权威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 有约束的信任机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