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知识完整版-第08章

合集下载

金融专业知识完整版-第09章

金融专业知识完整版-第09章

金融知识完整版讲义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独立性1、中央银行的产生(1)中央银行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二是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

(2)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这样四个方面的需要:①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②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③管理金融业(如票据清算和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需要④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设立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1656)。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虽然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是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3)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是经由这样三个途径:①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英法德);②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美);③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前苏联、东欧、中国)。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相对独立性(1)相对独立性:不是国家一般政府机构、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应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第二,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第三,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保持应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中央银行应以一国宏观经济目标为出发点制定货币政策,从事业务操作;二是中央银行应按照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政府短期行为的干扰。

(4)目前国际上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主要有:第一,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

如美国、德国第二,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实际上保持较大的独立性。

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第三,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

如意大利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对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和控制。

金融基本常识知识

金融基本常识知识

金融基本常识知识金融知识大全(最全整理版)第一部分:银行系金融知识(1--46条)第二部分:基金证券类知识大全基金类:1--14条兼并与收购类:15--22条金融衍生工具类:23--45条第一部分:银行系金融知识大全!1、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需将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缴存中央银行。

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备付金比率的要求,将原来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合二为一。

目前,备付金是指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超过存款准备金率的那部分存款,一般称为超额准备金。

2、什么叫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由于许多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

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

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3、何谓“央行被动购汇”?按照目前的结售汇制度安排,企业应当将外汇收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则必须将超过一定金额的购入外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

如果企业需要购买外汇,则需要到外汇指定银行凭相应的证明文件购买,相应地,外汇指定银行在外汇不足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买入。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率需要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因此,一旦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应量增大,而同时要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就不得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被动地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也就是吐出基础货币。

4、什么是贷款迁徙分析或信用风险迁徙分析?贷款迁徙分析或信用风险迁徙分析(loan migration analysis or credit risk migration analysis),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以概率分析为基础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

金融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金融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以免不合理竞争而威胁其他金融机构生 存.保持央行权威,以领导其他金融机构。
应处于超然地位,在执行业务活动时,不 应受到行政和其他部门的干预。中央银行与 政府的关系第9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共74页(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控制货币的发行, 垄断发行权;
3、国家(或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经办公债(发行);
银行性与机关性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性质性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企业企业地位地位核心超然地位核心超然地位管金融业主体被金融业主体被管理管理业务目标业务目标稳定货币经济增长稳定货币经济增长以盈利为目标以盈利为目标业务对象业务对象政府银行政府银行企业居民企业居民业务内容业务内容发行货币金融管理发行货币金融管理货币信用业务货币信用业务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政府机关政府机关管理方式管理方式融管理于银行业融管理于银行业务操作之中务操作之中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管理过程管理过程间接有弹性间接有弹性直接缺乏弹性直接缺乏弹性与政府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绝对服从绝对服从1
第27页/共74页
复利(compound interest)
将前一期的本金与利息之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 算下一期的利息,即“利上加利”、“利滚利”的方法。
按期结出的利息应属于贷出者所有并可作为资本继续 贷出。复利的计算方法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
单笔资金,第n期期末FV
FV PV(1 r)n
单笔资金, n期期初PV的计算公式为:
第3页/共74页
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体系 金融监管机构 政策性银行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 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保险公司 证券机构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外资金融机构 民间金融机构
第4页/共74页
中央银行的性质

金融入门基础知识

金融入门基础知识

金融入门基础知识金融入门基础知识第一章金融概述金融是指以货币为媒介,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机构实现对资金的流动、融通和配置的经济活动。

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构成的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二章货币与信用货币是经济交换的媒介和支付手段,具有价值尺度、交换手段和价值储藏的功能。

信用是现代金融活动的基础,指在既定信用条件下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币或提供贷款的能力。

第三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融资渠道、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等。

第四章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由金融交易所发行、买卖和交割的各类金融合约,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外汇等,用于融资、投资、风险管理等目的。

第五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充当着资金的中介和风险管理的角色。

第六章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和个人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转移的过程。

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第七章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和维护金融秩序。

第八章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金融市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包括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

第九章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交易。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金融体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也带来了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第十章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对传统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进行改进和创造,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金融效率。

金融创新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选择和增加金融市场的活力,但也需要注意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结语金融入门基础知识对于了解和参与金融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知识资料

金融知识资料
个人理财的原则
• 收益性原则:追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 安全性原则:保障本金的安全,防止财富的损失 • 流动性原则: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满足日常生活和应急需求
投资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投资策略的选择
• 价值投资策略:寻找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获取收益 • 成长投资策略:关注高成长潜力的股票,追求高收益 • 技术分析策略:通过分析股票价格走势,指导买卖决策
DOCS SMART CREATE
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金融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 资源配置:金融通过资金的流动,引导资源向高效益领域集中 • 风险分散:金融提供了多种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人们分散风险 • 经济发展: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金融工具的特点
• 流动性:金融工具能够方便地买卖和转让 • 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 • 风险性:金融工具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
股票市场的运作与投资策略
股票市场的运作
• 股票发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 股票交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实现股权的 转让 • 股票退市: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股票,被交易所退市
金融风险的处置
• 风险处置计划: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 风险处置措施:如资产保全、债务重组等,降低风险损失 • 风险处置评估:对风险处置过程进行评估,提高风险处置的有效性
06 个人理财与投资策略
个人理财的重要性与原则
个人理财的重要性
• 提高生活品质:通过理财,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提高生活品质 • 规避风险:通过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保障财富的安全 • 养老规划:通过养老理财,实现养老目标的实现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金融培训)金融知识常识最全版

(金融培训)金融知识常识最全版

(金融培训)金融知识常识最全版金融培训:金融知识常识最全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金融领域常见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金融知识。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1.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进行各种金融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债务市场等。

2.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和短期投资的市场,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

3.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指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资本利得和股息利润。

4. 基金市场
基金市场是指进行基金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
基金、混合型基金等。

基金投资是一种配置资产的方式,可以实现
分散投资和降低风险。

5.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可以用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外汇等。

6. 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贷款、信用卡、保险等。

总之,金融知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金融知识有助于管理个人财务、投资理财以及应对金融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基础各章简介

金融基础各章简介

金融基础各章简介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机构是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特征金融市场可以按照交易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

本章主要介绍了各种金融市场的特点和交易对象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交易、清算和结算等过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交易系统、交易规则、交易所和结算机构等。

第四章: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存在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如风险控制、风险衍生品等。

第五章: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包括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原则和方法,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章:金融机构的监管与法律风险金融机构的监管是指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和监管方式,以及金融机构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

第七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创新、金融创新、金融体系改革等。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第八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是指它们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它们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和作用。

第九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责任。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它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金融的基本知识》课件

《金融的基本知识》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策协调:各国政府在金融政策 上的协调,以避免金融风险和危 机的传播
国际金融规则:如巴塞尔协议、 国际会计准则等,为各国金融市 场提供规范和指导
01
金融创新和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的定义和类型
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引入新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改善 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功能。 金融创新的类型: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等。
金融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 功能。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金融市场。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它们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 的投资选择。
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金融机构:银行、 证券公司、保险 公司等
金融市场:股票 市场、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等
金融工具:股票、 债券、基金、期 货等
金融监管机构: 央行、银监会、 证监会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类型
功能:提供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等 类型:按交易对象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按交易场所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按交易方式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交易主体分为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 按交易地域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05
基金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投资咨询等服务, 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06
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帮助个人和企业 实现财富管理,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监管机构:如中 国证监会、银保 监会等
监管目标:维护 市场秩序,保护 投资者权益

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基础知识

一、名词1.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3.基础货币: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4.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货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而引申来的存款。

5.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6.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7.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8.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9.证券行市: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10.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11.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12.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目前也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单位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越多,表示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反之则相反。

13.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本币升值;反之相反。

目前英国使用的是间接标价法,美国除对英镑使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货币均使用间接标价法。

14.存款货币: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流动性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接进行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金融专业知识

金融专业知识

金融专业知识金融专业是指以金融理论为基础,以金融业务为核心,研究金融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培养具备金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学科。

金融专业知识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技术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其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资金清算等。

证券公司是进行证券交易的机构,提供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和投资咨询等服务。

保险公司是提供保险服务的机构,为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和理财服务。

信托公司是进行信托业务的机构,包括信托财产管理、信托资产证券化等。

其次,金融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或平台,分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票据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等。

证券市场是进行股票、债券等证券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交易所、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

衍生品市场是进行期权、期货等衍生品交易的市场,包括期货交易所、期权交易所等。

第三,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为满足客户需要而创设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产品。

常见的金融产品包括存款、贷款、证券、保险和衍生品等。

存款是金融机构吸收客户储蓄资金的一种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利率和期限。

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资金的一种产品,分为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等。

证券是代表债权和所有权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保险是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金融产品,包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等。

衍生品是金融市场上基于现货交易的金融工具,包括期权、期货和互换等。

第四,金融技术是指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金融业务处理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金融技术的应用包括金融信息系统、金融市场交易系统和金融风险管理系统等。

金融信息系统是整合金融机构内部各项业务功能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银行系统、证券交易系统和保险理赔系统等。

金融市场交易系统是支持金融市场交易的信息系统,包括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外汇交易市场等。

金融学金融基础知识

金融学金融基础知识
(2)信贷资产 (3)证券投资
3、表外业务
含义: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 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表外 业务的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 内的资产或负债关系密切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还 包括服务性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还开 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 类业务既不属于资产业务也不属于负债业务,所以 称为中间业务。 包括结算、承兑、代理、保管、 信托、理财、信息咨询等业务。
(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指以经营工商 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 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 金融企业。
• 包括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投 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
(3)政策性金融机构:指那些专门配合宏 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 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
狭义的表外业务
(1)各种担保性业务 (2)承诺性业务:回购协议、信贷承诺、票据发行便

信贷承诺: 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 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 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 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作为提供信贷承诺 的报酬,银行要向客户收取承诺佣金。
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2)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的各种借入款,如发 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中央银行的借款以及在国际 货币市场上的借款 。
(3)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其数量的多少能够反 映银行自身经营实力以及御险能力大小 。
商业银行在开业注册登记时所载明的银行经营规模 的资金。

金融基础知识(重要资料归纳)

金融基础知识(重要资料归纳)

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总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二、金融市场分类按交易标的物划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及其他投资市场按交易对象是否新发行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融资方式划分市场金融市场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按地域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按经营场所划分金融市场分为有形金融市场和无形金融市场按交割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分为金融现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按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金融市场为即期交易市场和远期交易市场按交易对象是否依赖于其他金融工具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原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按价格形成机制划分金融市场分为竞价市场和议价市场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法律因素3市场因素4技术因素四、金融市场的特点(1)金融市场以货币资金和其他货币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

(2)金融市场具有价格的一致性,利率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趋向一致。

(3)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市场,也可以是无形市场,且金融交易活动在有形和无形的交易平台集中进行。

(4)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6)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7)现代金融市场是信息市场。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能够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作用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

最全的金融基础知识

最全的金融基础知识

目前看到的最全的金融基础知识,分为判断题、单选、多选和简答,认为没时间看完全书的人,可以把单选和多选题看一下祝大家好运。

第一部分:判断题“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本质特征。

(对)“一逾两呆”分类方法,主要是以贷款是否超过合同期限及超过时间长短为依据,分类方法的基础是贷款期限管理。

(√)《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个部分。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从七个方面制定了有效监管体系必备的25条基本原则,覆盖了从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

(√)《证券法》规定,股票发行实行由证券公司推荐、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市场确定发行价格、证监会核准的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法定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充足性的新框架》强调需要更强的市场约束促使银行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资本结构、风险状况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信息。

(√)《资本充足性的新框架》提出对资本的监管方式要从单纯的资本金要求发展为“三管齐下”的监管框架(即所谓的“三大支柱”):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三是市场约束。

(√)1980年我国恢复在世界银行集团的合法席位。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3~1994年我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并轨,1994年4月1日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开始正式运行。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武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保监会。

(√)1998年以前,我国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

金融基本知识

金融基本知识

金融基本知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之一,是指财富的创造、运动和管理。

了解金融基本知识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保护我们的财产和投资。

首先,金融市场是金融运动和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在金融市场中,人们可以买入和卖出各类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期货等。

通过投资金融市场,人们可以获得资本增值和收益。

其次,金融机构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如贷款、储蓄、投资管理和保险等。

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人们可以获取资金和金融服务,实现自己的理财和风险管理目标。

此外,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金融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波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等因素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的可能性。

了解金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风险管理工具包括多元化投资、保险、期货合约等。

另外,利息是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利息是投资者向借款人出借资金而获得的报酬。

利息的大小取决于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和利率水平。

利息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励人们积极投资和借贷。

最后,金融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政策是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政策。

通过制定适当的金融政策,国家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和就业率等重要经济指标。

总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了解金融基本知识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金融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保护我们的财产和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一、 通货紧缩的涵义与标志
1、 通货紧缩的涵义 (1) 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 表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在增加, 货币在不断地升值。 (2)由于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同,通货紧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①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的增幅,致使对商品和劳务的总 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出现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②广义的通货紧缩包括货币因素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因素,如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下降。 (3)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降的是否是通货紧缩 一要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负;二要看这种下降是否持续了一定的时限。 (4)关于通货紧缩的涵义,我国目前有三种观点: ①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 ②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并与经济衰退伴随; ③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紧急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一是物价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不断下降;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三是经济全面衰退。 2、 通货紧缩的标志 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第一,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是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 (2)第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与货币供应量(M2)适度增长并存时的通货紧缩的三种情形: ①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 ②货币供应的流动性(������1 ������2 )持续下降,属于结构性的通货紧缩; ③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流通速度持续下降,引起货币流量的萎缩,也属于通货紧缩。 (3)第三,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通货紧缩虽然不是经济衰退的唯一原因,但是,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威胁是 显而易见的。
金融知识完整版讲义
第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一、 通货膨胀的涵义
1、 定义 (1)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 (2)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 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二是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3)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2、 理解 (1)第一,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 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 (2)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 (3)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二、 通货膨胀的类型 分类角度 分类类别 爬行式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程度 温和式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 市场机制的作用 公开型通货膨胀 隐蔽型通货膨胀 成因 分类角度 能否被预期 分类类别 预期性通货膨胀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1、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1)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与消费; ②赤字财政政策,即政府要用举债的办法发展经济,扩大有效需求。 不过,凯恩斯认为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是货币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动性陷阱。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在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同时,提出了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和货币 政策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提出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政策主张:扩大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 率等以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市场利率。 2、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多种方式,如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 场操作的力度、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的重点是: 一是以间接调控为主; 二是调控货币总量与调节货币层次相结合; 三是在需求管理的同时兼顾供给管理; 四是寻找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结合点。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主要是推进产业 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4)其它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外, 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手段之一 (如在通缩时期, 制定工资增长计划、 限制价格下降) 。 此外,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干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股票市场呈现牛市走势,则有利于形成乐观的未来 预期,同时股票价格的上升使居民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上升,产生财富增加效应,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 向。
1、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 (1)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 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 (2)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3)奔腾式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 2 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 (4)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是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 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值贮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介功能。 2、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明显、直接地上涨 前提:市场功能完全发挥 (2)隐蔽型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未提高,在货币工资没下降的情况下,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下降。 前提:经济中积累了过度需求的压力,但政府对商品和工资进行严格管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准价格形 式表现出来。 3、 按预期分为预期性通货膨胀与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两种,主要作用在于考察通货膨胀的效应。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 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没有实在性的效果,因为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其影响了。 4、 按成因分为,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危害
1、 通货紧缩的成因 (1)货币紧缩; (2)资产泡沫破灭(伴随经济衰退) ; (3)多种结构性因素(导致生产力和供给过剩,综合物价下跌) ; (4)流动性陷阱(处于流动性陷阱时,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只能增加公众手持现金或银行储备,无法降低利率、 刺激投资和消费) 。 2、 通货紧缩的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 (2)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3)分配负面效应显现(实际利率升高,债务人(企业)利息负担加重,经营困境) ; (4)可能引发银行危机(债务人违约) 。 三、 通货紧缩的治理
3
4、 其它治理措施 为治理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还采取了收入指数化、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1)收入指数化 ①缺点 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给收入阶层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②优点 指数化政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 指数化条款加重了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的还本付息负担,从而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好处。由此 可见,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性政策的动机并不强烈。 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 工资相应地下降,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的失业增加。 (2)币制改革 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等。它一般是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的。
2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 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性
1、 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1)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通货膨胀初期,会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作用是递 减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的破坏性影响。 (2)其次,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①商品停留于流通领域,迟迟不能进入消费领域。②商品在国 际市场竞争力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受阻。③商品抢购、囤积居奇,加剧供需矛盾。 (3)第三,通货膨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①固定薪金收入的雇员→商业活动雇主;②固定利率的债 权人→固定利率的借款人。 (4)第四,通货膨胀降低了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 2、 通货膨胀对金融秩序的负面影响 (1)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贷出货币得不偿失,常常会引发居 民挤提存款,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所得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 (2)名义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熊市) 。 (3)生产领域受到打击,工商业股票处于过度投机状态。④严重的通胀会动摇人们对货币信用体系的信心,导致 一国货币制度受到威胁。 3、 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 (1)固定收入者生活水平下降,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2)收入再分配,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剧。 (3)人们对货币信用体系失去信心,动摇了政权。 二、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
三、
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
不同时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不同的。从总量上讲,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来自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 1、 需求拉上 当经济中需求的扩张超出总供给的增长时,即“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过度需求就会拉动价格总水平 持续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2、 成本推进 (1)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2)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3)经济学家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 ①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即“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②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即“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 ③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 以及石油危机、 资源枯竭、 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成本上升。 3、 供求混合作用 4、 经济结构变化 (1)某些产业/部门在需求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会通过部门间的相互看齐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 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2)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①需求转移 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上涨; 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的刚性,导致物价总体上升。 ②部门差异 高劳动生产率部门工资上涨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工资上涨,从而导致物价总体上升。 “瓶颈”部门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引起其他部门、乃至总体物价上涨。 ③国际因素(北欧型通货膨胀) : 世界通胀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实行开放经济小国的开放经济部门,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最后导 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 四、 通货膨胀的成因:现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