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汇总

合集下载

甘肃种植时间和地区

甘肃种植时间和地区

甘肃种植时间和地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甘肃省的农作物种植具有一定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地区。

1. 小麦种植时间和地区: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

小麦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到次年的4月上旬。

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省内的河西走廊、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

其中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气候适宜,土壤疏松肥沃,是小麦的主产区。

中部平原地区主要是以秦巴山脉的北麓为主,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略差于河西走廊,但也具备适合小麦生长的条件。

东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小麦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以高山区为主。

2. 大豆种植时间和地区:大豆是甘肃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河西走廊地区。

大豆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

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大豆生长非常有利,因此大豆在这一地区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作为粮食的主要补充品,在甘肃的农作物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 玉米种植时间和地区: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

甘肃省的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中部平原地区。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因此是玉米的主产区。

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对于甘肃省的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贡献。

4. 高粱种植时间和地区:高粱是甘肃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高粱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上旬。

甘肃的高粱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东部山区。

河西走廊地区由于灌溉条件良好,土壤适宜,是高粱的主产区之一。

东部山区由于气候寒冷,高粱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是该地区适合高寒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综上所述,甘肃省的农作物种植时间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

不同作物的种植时间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种植时间。

中国农业地图大数据2

中国农业地图大数据2

中国农业地图大数据2 上海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浙江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江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西藏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青海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甘肃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宁夏回族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山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陕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湖北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贵州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四川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重庆市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海南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甘肃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于该省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品种、产量及调整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其中,小麦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玉米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产量在400万吨左右。

大豆是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的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左右。

除了粮食作物,甘肃省还种植了丰富的经济作物,如油菜、红枣、苹果等。

油菜是甘肃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产量在200万吨以上。

红枣是甘肃省的特色水果,年均种植面积约3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左右。

苹果是甘肃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以上。

在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

甘肃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优良种子、绿色防治技术等,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主粮比例和经济作物比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甘肃省鼓励农民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开拓内外销渠道,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甘肃省还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调整农田结构,增加不同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甘肃省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逐渐协调,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发展中,甘肃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绿洲农资的坚强——探访甘肃农资行业发展状态

绿洲农资的坚强——探访甘肃农资行业发展状态

种植结构 :大 田耗水作物正在减少 ,经济作物逐年增 多
按照甘肃省统计局农调 队对全省 3 0个县 、20个村 、2 0 1 10个农户的入户调查显示 甘肃 农作物 种植 结构 呈 ” 五增三减 ”态势 。“ 五增 ”是 :油料种植 面积 将同比增长 4 9 % :棉花种 3 植面积 同比增长 7 4 % 甜菜种植面积同 比增长 3 % 蔬菜 瓜 果类种植面积 将同 比增 长 2 0 3 2 % ;青 饲料和绿 肥种植 面积将 同比增长 9 0 % 。 2 3 三减 ”是:粮食种植面积 将同 比减少 0 5 % .和 近几年相 比 , 9 减少 幅度 明显缩小 :主要 粮食作 物小麦 玉米和 马铃薯呈 一增 二减 态势。其中:小麦 面积减少 2 5 % ,玉米面积减 8 少 1 7 ,马铃薯面积增长 7 8 % :种植药材同 比减少 2 7% 。 4 % 9 7
13 2 5. O
3 .1 28
2 .3 28
l.5 15
83 .7
1 .1 23
1 .1 38
5O .9
48 . 4
平 凉 市
4 .5 35
2. 4O O
64 .2
74 . 4
31 . 4
酒泉市
庆 阳市 定 西地 区 陇 南地 区 临 夏 州 甘 南 州
折 纯 量 33 .8 O1 . 4 23 . 3 38 .8 55 .8
实物 量 折 纯 量 53 . 5 13 . 7 O2 .3 OO .8 39 .6 13 . 2 44 .2 12 . 5 98 . O 26 .6
武威市
张 掖 市
124 9 .5
水资源不足是甘肃 发展 农业 面临的最 大难题 。目前甘肃很多地方已改 漫灌 为 沟灌 “ 、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愈发突出。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甘肃省的耕地利用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对甘肃省耕地的利用效益进行评价,探讨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策略。

一、甘肃省耕地资源概况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总面积达45.61万平方公里。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甘肃省的耕地面积约为570.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7%。

甘肃省地处高原山地、沙漠戈壁、丘陵山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耕地资源相对较为稀缺。

因此,提高甘肃省耕地的利用效益,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一)产量指标产量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甘肃省农作物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黄土高原和河道两侧的平原地区。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通过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统计,可以评估甘肃省的耕地产量水平及其潜力。

(二)资源利用率指标耕地资源利用率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甘肃省地形复杂,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关键。

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土地的轮作休闲、合理施肥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甘肃省的耕地资源利用率。

(三)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和产量数据,分析农作物的市场价值,进而评估甘肃省耕地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都能够进一步提高甘肃省耕地的经济效益。

三、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现状目前,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总体上比较低下。

一方面,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甘肃省耕地的产能较低,耕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偏单一,耕地的利用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耕地利用效益不高。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

甘肃适合种植什么食物甘肃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地形复杂多样,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河谷等地貌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机会。

甘肃的气候条件多样,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以下是一些甘肃适合种植的食物。

1. 小麦:甘肃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尤其是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黄土高原和山前平原,有较好的小麦种植条件。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制作面食和糕点等食品。

2. 玉米:甘肃也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地之一。

甘肃北部的兰州、定西等地是玉米主产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玉米在该地区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3. 大豆:甘肃是中国大豆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

甘肃的黄土高原地区适宜大豆生长,该地区的土壤肥沃,且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4. 苹果:甘肃是中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之一,尤其是甘南地区。

甘肃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苹果生长,使得甘肃的苹果具有优质口感和独特风味。

5. 葡萄:甘肃是中国葡萄种植的重要省份之一。

甘肃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葡萄生长,甘南、张掖等地是主要的葡萄产区。

甘肃的葡萄产量和质量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6. 红枣:甘肃是中国重要的红枣产区之一。

甘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红枣的种植,因此甘肃的红枣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7. 草莓:甘肃的一些地区如定西等地也适宜草莓的种植。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草莓的生长,使得甘肃出产的草莓具有鲜嫩多汁、口感独特等特点。

8. 草地黑麦草:甘肃地区广泛种植草地黑麦草,作为牧草供养牛羊等畜牧业。

总之,甘肃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这些作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甘肃的农业生产在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甘肃大豆间套种发展情况汇报

甘肃大豆间套种发展情况汇报

天水及陇南生产区
本区年均气温7—15℃,无霜期160—285天,年降雨量 445—950毫米,年均日照为1800—2200小时。是甘肃省大 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 该区大豆以夏 播大豆为主。一般在冬小麦和油菜收获后复种夏大豆。夏播 大豆于6月上中旬播种,均于9月下旬10月初收获。种植大豆 品种有豫豆8号、中黄39、中黄13、冀豆12、吉林30等。以 引进优质早熟品种试验示范、结合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 术的推广,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3. 供需矛盾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大豆总产一直徘徊在7~8万吨左右。1993 年总产达11万吨,有了较快的增长。目前大豆总产量26万吨,人均 大豆量仍不足9公斤,远低于全国人均膳食营养14.5公斤的基本要 求。特别是近年来甘肃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工业对大豆需求的增 加,大豆供需矛盾加大,每年仍需从外省调入大量的大豆及豆粕。
甘肃大豆间套种发展情况汇报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1. 自然条件优越
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太阳辐射量为106—158千卡/平方厘米, 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在l700—3400小时之间;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加大豆净同化率,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
热量条件较好。 ≥0℃活动积温1200—3960 ℃ 。 沿黄灌区是我省大豆间套种植区之一,而该区地处黄河上游,灌
溉设施较为完善,水量充沛,能够保障大豆生长期间水分需求; 甘肃东部降雨相对较多,雨热同季,有利于大豆生长。
土地广阔,全省总耕地面积 5300 万亩。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2. 种植历史悠久
大豆在甘肃省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解放前的1936年大豆面积达到 200万亩以上。1953年,大豆面积达到 177万亩。此后,大豆面积 持续下降。到70年代末期,大豆面积不足50万亩,1980年大豆播 种面积47万亩。 1993年127万亩。近二十年来,甘肃省大豆播种面 积逐步增加,进入2000年,大豆年播种面积平均在200万亩左右。 目 前 大 豆 播 种 面 积 在 200-230 万 亩 。 其 中 春 播 大 豆 面 积 占 60% 左 右,夏播大豆占40%。

甘肃省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甘肃省玉米种植技术推广

甘肃省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甘肃省地处西部地区,境内气候多样,地形变化明显,是个适宜玉米种植的地方。

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为了提高甘肃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教育。

一、地理环境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地形多样,气候复杂。

北部为高原山地,南部为盆地与山地混合,地势起伏大,气候干燥。

这种地理环境对玉米的种植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种植技术措施。

二、种植环境甘肃省的土地资源丰富,土质以黏土为主,土壤肥力较高。

适宜玉米生长的温度是22℃-32℃,适宜降雨量为500mm-800mm。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适宜玉米的种植,但是由于气候干燥,需要适当的灌溉措施。

三、品种选择玉米的品种选择是种植的关键之一。

甘肃省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复杂,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适宜玉米品种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甘肃省的扬子系列玉米品种、金色指甲系列玉米品种等都适合当地的种植环境。

四、播种管理在播种管理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制定合理的播种措施。

一般来说,播种前需要进行地力调查,了解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为土壤施肥和改良提供参考。

在播种时,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温度来确定播种的时间和深度,保证能够在最佳的条件下萌发。

要保证每株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合理,不仅有利于植株的生长,还有利于灌溉和施肥。

五、施肥管理甘肃省的土壤肥力较高,但是也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情况来进行适量的施肥。

在播种后,初步育秧前需要进行基础施肥。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肥力情况来进行追肥,保持植株的生长需求。

六、病虫害防治甘肃省的气候干燥,对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的影响。

在种植玉米时,需要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并进行农业药剂的合理喷洒,制定防治计划,对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和干预。

七、灌溉水利由于甘肃省属于半干旱和旱区,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

秦安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秦安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

秦安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情况调研报告秦安县地处陇东片区,是甘肃省庆阳市辖县之一,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农业总面积达到10万公顷,是农业大县之一,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籽等为主,因而全程机械化情况对于秦安县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秦安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该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全程机械化现状1. 小麦种植全程机械化目前,秦安县小麦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种植全过程包括犁地、施肥、插秧、收割等环节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

县内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主要是由于玉米种植过程中插秧和收割环节依然依赖人工操作,部分地块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生产效率较低。

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由于土地的平整性和区域发展条件的限制,全程机械化进展较为缓慢,目前还存在许多插秧、收获等环节依赖人工操作,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

油菜籽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主要机械化作业包括犁地、施肥、插秧、收割等环节,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地块依赖人工操作,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存在问题分析1. 农机具备率低秦安县农机数量相对较少,具备率偏低,且部分农户采用的是老旧农机,难以满足农作业的需求,农机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影响了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 技术水平不高全程机械化操作需要技术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农民技术学习成本高,技术培训缺乏,导致机械化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机械化作业效率。

3. 机械化投入费用高全程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投入,而目前秦安县农业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很难承担机械化投入的高额费用,造成了机械化推广的难度。

三、发展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机具备率较低地区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户购置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

推动农机更新换代,提高作业效率。

2. 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

靖远县农作物的调研报告

靖远县农作物的调研报告

靖远县农作物的调研报告靖远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份。

本次调研主要关注靖远县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以下是详细报告:一、种植主要作物:靖远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油料作物等。

其中,小麦是农民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大豆是该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居于垫底位置;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已成为该县的主打作物之一;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等,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一定规模。

二、特点与问题:1. 水资源短缺:靖远县位于干旱地区,缺水是农作物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有效灌溉条件,大多数农田依赖雨水灌溉,降雨量不稳定导致作物生产风险增加。

2. 土壤肥力不足:该县土地多为黄土地貌,土壤薄层次少,肥力较低。

长期的粗放耕作和不合理施肥方式,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受限。

3. 种植结构单一:靖远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以小麦为主导,缺乏多样化的种植结构。

这导致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增加了农业发展的风险。

三、发展趋势与对策:1. 节水灌溉技术:靖远县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渗灌等,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2. 土壤肥力提升:县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严格控制施肥量,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

3. 调整种植结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农业科技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发展适应该县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加强农业科技与农民的对接,提升农民的科技水平。

5. 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管,严禁违法违规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绿色环保方法,减少农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总结:靖远县农作物种植具有一定的特点与问题,但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定西种植产业结构

定西种植产业结构

定西种植产业结构定西是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种植产业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

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粮食、油料、果树和蔬菜等。

首先,粮食是定西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主要种植的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和高粱等。

这些粮食作物在定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

定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粮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农民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其次,油料作物也在定西的种植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常见的油料作物包括油菜籽、花生和葵花籽等。

这些油料作物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油,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

油菜籽是定西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油脂含量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种植青睐。

除了粮食和油料作物,果树种植也在定西的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定西的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主要种植的果树包括苹果、梨、葡萄和核桃等。

定西的苹果品种繁多,口感鲜美,产量高。

定西的梨也以肉质脆嫩、汁多味甜而闻名。

葡萄和核桃也在定西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发展。

最后,蔬菜种植也是定西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蔬菜种植丰富了定西农产品的品种,且是定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定西的土壤肥沃且水资源丰富,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蔬菜种植以番茄、黄瓜、西瓜、青椒、白菜和豆角等为主。

这些蔬菜不仅在本地市场有较大需求,而且也向周边省市供应。

总之,定西的种植产业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果树和蔬菜等。

这四类作物的种植在定西具备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得到了发展,成为定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未来,定西可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绿色有机农业的潜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定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种植大豆吗

甘肃种植大豆吗

甘肃种植大豆吗甘肃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大豆种植省份之一。

甘肃的大豆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西北地区前列。

甘肃地处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独特。

甘肃东部地势高峻,呈现出丰富的山地地貌,而西部则是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带。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大豆种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孕育了甘肃独特的大豆种植业发展模式。

首先,甘肃地区的大豆种植以夏播为主。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不利于大豆的良种播种,因此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夏季。

此外,甘肃种植大豆的土壤也相对贫瘠,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和水分管理来提高产量。

其次,甘肃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临夏、定西、天水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高原气候特点,冬季寒冷而夏季凉爽,气温适宜大豆生长。

此外,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土壤肥沃,适合大豆的生长。

甘肃地区的大豆种植主要以粮食作物轮作为主要模式。

由于甘肃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农民往往将大豆种植与小麦、玉米等转作物进行轮作。

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甘肃大豆种植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大豆。

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优质良种的推广、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部分地区还在发展大豆加工业,鼓励农民发展种植大豆的配套产业。

然而,甘肃地区的大豆种植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气候和土地环境的限制,甘肃的大豆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产量相对不高。

此外,甘肃的大豆种植业还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波动等问题。

总的来说,甘肃地区种植大豆是一项具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产业。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努力,甘肃的大豆种植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甘肃的大豆种植业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甘肃岷县种植什么作物多

甘肃岷县种植什么作物多

甘肃岷县种植什么作物多
甘肃岷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县,以农业为主要产业。

岷县气候温和,年降雨量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以下是甘肃岷县种植的主要作物:
1. 小麦:小麦是岷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为岷县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岷县的小麦以高产、优质、耐贮藏等特点而闻名,并且为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玉米:岷县是甘肃省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

玉米在岷县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较高,因为岷县气候适宜且土壤肥沃,适合玉米的生长。

岷县的玉米以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而闻名,被广泛用于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等领域。

3. 油菜籽:岷县是油菜籽的重要种植区之一。

岷县土地肥沃,适合油菜籽的种植,且气候条件和降水量适宜,有利于油菜籽的生长和发展。

岷县的油菜籽以产量高、油脂含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而闻名,是甘肃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4. 果树:岷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果树的生长,因此水果种植也相对丰富多样。

岷县种植的主要果树包括苹果、樱桃、葡萄等。

岷县的水果以品质好、口感佳、产量高等特点而享有盛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竞争力。

岷县还种植一些其他的作物,如豌豆、大豆、蚕豆、青稞等。

这些作物在岷县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也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甘肃岷县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县,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水果是岷县的主要作物,它们得益于岷县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呈现出高产、优质的特点,为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肃天水麦积区种植

甘肃天水麦积区种植

甘肃天水麦积区种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环境适宜农作物种植,因此该地区种植业发展潜力巨大。

下面我将从种植业的现状、特色作物、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天水市麦积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备良好的种植条件。

麦积区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生态环境较为优美,多年日照时间较长,气候凉爽,降水充沛,年均气温适中。

这些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其次,麦积区农作物种植业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要种植品种。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蔬菜作物有番茄、黄瓜、甘蓝等,水果作物有苹果、梨子、葡萄等。

这些作物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需求量,且品质优良,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麦积区特色作物方面,首推有机农产品。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机农业在麦积区得到了广泛发展。

有机农产品种植,无化肥、无农药污染,且口感独特、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茶叶等有机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远销海内外。

在麦积区的发展前景方面,一方面,麦积区地处西北内陆,交通便利。

经过多年的改善,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对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保障。

麦积区农产品可以方便地运往国内外各大城市,扩大销售市场。

另一方面,麦积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

麦积区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科技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麦积区还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采收、销售效益。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民的收入增加,也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天水市麦积区作为甘肃省的农业重要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麦积区将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和经营水平。

宕昌县种植业现状

宕昌县种植业现状

宕昌县种植业现状宕昌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北部,是一个农业县。

宕昌县的种植业是该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下面将从种植业面积、主要作物、种植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宕昌县种植业的现状。

首先,宕昌县的种植业面积相对较大。

该县的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据统计,宕昌县的耕地面积约为15万亩左右,其中大部分用于种植农作物。

其次,宕昌县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蔬菜等。

小麦是宕昌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主要用于人畜饲料。

此外,宕昌县也种植一些蔬菜,如辣椒、茄子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宕昌县的种植方式主要以传统耕作为主。

农民主要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如手工耕种、播种、收割等。

部分农民也开始尝试机械化种植,如使用小型拖拉机进行耕作。

然而,由于宕昌县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地区较多,机械化种植方式的推广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最后,宕昌县的种植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收割成本较高。

其次,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指导。

再次,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最后,农业面临气候变化和地质环境的影响,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宕昌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其次,鼓励农民合作社组织,推动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

再次,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总之,宕昌县的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政策引导,推动宕昌县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农民也应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甘肃农业情况

甘肃农业情况

甘肃农业基本情况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

一、土地情况: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

全省总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折合6.8亿亩,居全国第7位。

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

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

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

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 % 。

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

在未利用的土地中,可开发利用的荒地资源充足,达1126.15万亩,这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是十分可观的后备土地资源。

根据2001年坡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全省大于15°坡耕地2541.88万亩,其中,15°—25°的坡耕地2059.73万亩,占81%;大于25°坡耕地482.15万亩,占19%。

二、甘肃的植物情况: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

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

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

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三、气候状况: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

甘肃露地辣椒种植调研报告

甘肃露地辣椒种植调研报告

甘肃露地辣椒种植调研报告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由于干燥的气候和良好的光照条件,甘肃省逐渐成为了辣椒种植的理想地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甘肃省露地辣椒的种植情况和潜在的发展机遇。

一、种植情况甘肃省的辣椒种植以露地种植为主要方式,辣椒的主要品种包括长红椒、尖椒、朝天椒等。

据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每年有超过500万亩的土地用于辣椒种植,其中80%以上为露天种植。

种植户主要以家庭农户和合作社为主,他们通过自己购买种子和肥料进行种植。

甘肃省的辣椒主要用于供应本地市场,也有少量用于加工制作辣椒酱和辣椒粉。

二、种植环境甘肃省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以干燥和半干旱为主,年降水量较少。

但由于充足的日照和较大的温差,辣椒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

土壤较为贫瘠,需要补充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同时,露地种植需要做好防风、保温和保湿等工作。

三、发展机遇1. 市场需求:中国人对辣椒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在川菜、麻辣烫等辣椒菜肴的兴起下,辣椒市场潜力巨大。

甘肃省辣椒的品质优良,有机生产的辣椒更受消费者青睐。

2. 政策支持:甘肃省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财政补贴。

这为辣椒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3. 加工产业链延伸:甘肃省近年来积极发展辣椒深加工产业,从辣椒酱和辣椒粉的生产到辣椒制品的研发。

这为辣椒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利润空间。

四、挑战与建议1. 气候因素:甘肃省干燥半干旱的气候使得辣椒种植更为困难,农民需要通过防风抗旱技术和保温措施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高质量品种选择:农民应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和优化种植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市场营销:农民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价格变动,合理安排种植和销售,避免产销不畅的问题。

结论:甘肃省的露地辣椒种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甘肃省植被情况

甘肃省植被情况

甘肃省植被带甘肃省地跨我国东部湿润区、西部干旱区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会处。

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繁多。

由于纬度、气候、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差异,省境内大部分植被从南到北呈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与海拔地带性分布.其中只有祁连山、阿尔金山东段和甘南高原等海拔在3000m以上地带,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

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征,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水平植被带所决定。

根据《甘肃植被》、《甘肃省地图集》的研究结果,我省植被带基本可分为六个水平(纬度)植被地带:1.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分布在陇南的文县、康县、徽县、成县和武都县。

2 . 落叶阔叶林地带分布于天水以南的北秦岭和徽成盆地。

3. 森林草原地带主要分布在临夏、康乐、渭源、秦安、平凉、庆阳一线以南。

4. 草原地带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带北部,兰州、靖远至环县一线以南地区。

5. 荒漠草原地带大致包括大景、营盘水一线以南,主要是从事畜牧业的地区。

6. 荒漠地带包括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山以南的苏干湖盆地与哈勒腾河谷。

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

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其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 5%。

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全省活立木蓄积量17429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量占94.8%,疏林与散生木的蓄积量仅占5.2%,这表明林地蓄积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峪关市辖: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适于春小麦、玉米、蚕豆、胡麻、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优质瓜、果、蔬菜作物的栽培,当地圆葱、西瓜、大蒜等产品优质高产,远销1 4个省市。

农作物面积:玉米 1.23万亩、蔬菜 3.3万亩、小麦1万亩、果树0.68万亩、马铃薯0.356万亩。

金昌市辖:金川区、永昌县。

金昌市有名贵中药材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菪、羌活、党参等30余种。

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

果木有梨、苹果、李、杏等。

颇具经济开发价值。

金昌县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黒瓜杯、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

农作物面积:玉米 5.44万亩、小麦22.61万亩、大麦25万亩、蔬菜11.37万亩、马铃薯 5.49万亩、油料作物 3.87万亩、甜菜0.03万亩。

白银市辖: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

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水稻、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2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睥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葡萄、红亭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

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

农作物面积:蔬菜25.65万亩、水稻 4.4万亩、玉米65.48万亩、薯类87.91万亩、杂粮70万亩、果树20万亩、小麦76.59万亩、油料作物16.03万亩。

天水市辖: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水市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苹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清水县红星、红冠、超红、首红、红富士等苹果质优量大,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驰名中外的天水花牛苹果重点产区之一。

秦安县果椒园面积达54.5万亩,已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正在申报“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花椒之乡”称号,果椒生产蕴藏看巨大的发展潜力。

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著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

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

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

武山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洋芋、玉米、高梁等20多种;经济作物以油料、蔬菜、药材、瓜果等为主,经济林果有苹果、桃、梨、杏、核桃、葡萄、花椒等。

蔬菜是武山的一大支柱产业,武山蔬菜以其质优、无污染、品种多而闻名。

农作物面积:玉米88.34万亩、洋芋34万亩、花椒3.96万亩、无公害蔬菜55.3万亩、果树40万亩、高梁8.52万亩、马铃薯9.21万亩、谷子7.67万亩、蚕豆0.55万亩、小麦218:86万亩、油菜48.33万亩。

武威市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也是全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肉类繁育生产基地。

中药材250多种。

白兰瓜、黄河蜜瓜、大板瓜籽享誉全国,远销东南处及港澳台地区;无壳瓜杯、天祝白耗牛为世界所仅有。

民勤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睥酒大教养为主,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玉金香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

古浪县农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为主,芹菜、荷兰、草莓、牛蒡、理想大根等绿色果蔬饮誉陇农作物面积:蔬菜32.36万亩、玉米65万亩、棉花23万亩、大麦22.4万亩、杂粮68万亩、辣椒7.8万亩、葡萄8.4万亩。

张掖市辖: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

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

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民乐县主产小麦、油菜籽、玉米、豌豆、苹果梨、紫皮大蒜、睥酒大麦、碗豆、洋芋。

民乐苹果梨果形美、色泽鮮、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膩、营养丰富、含糖重高;紫皮大蒜个大瓣肥,汁多味辣,久负盛名,是上乘的佐餐调料;油菜籽优质高产,所产油品营养丰富,芥酸含重较低,深受梢费者青睐。

高台县是全国商品稂基地县之一。

粮食总量达16000万公斤以上。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蚕豆、水稻、胡麻、谷子、荞麦和棉花、甜菜、蔬菜等,其中蔬菜年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

农作物面积:小麦511.15万亩、玉米306.39万亩、大麦20万亩、蔬菜22.89万亩、棉花6万亩、果树19.25万亩、油菜21万亩、菊芋0. 388万亩、马铃薯26.77万亩、中药材 6.4万亩。

酒泉市辖: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酒泉市锦丰梨、早酥梨、呜山大枣、李广杏等瓜果品种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

全区已建成全国、全省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这里还是全国重要的玉米繁种基地,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

敦煌市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

金塔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籽瓜、胡麻、孜然和各种果品等100多个品种。

农作物产量高、品质优,已形成了年产40万担棉花、16万吨甜菜、1亿公斤粮食和6万亩中药材、4 万亩孜然及瓜籽的生产基地。

玉米和西瓜、甜瓜、番茄、大辣子、花卉等制种,倍受国内外种子商家的青睐。

瓜州县境内盛产棉花、蜜瓜、小麦、葡萄,甘草,锁阳、苁菪等,享有“中国蜜瓜之乡”、“中国锁阳之乡”和甘肃“棉花基地”、“河西粮仓”的美誉。

农作物面积:席花66.2万亩、蔬菜25万亩、孜然5万亩、天才 3.98万亩、红枣 1.8万亩、小麦11.18万亩、玉米 2.78万亩、西甜瓜 1.58万亩、伊丽莎白瓜0.18万亩、苜宿 6.76万亩。

庆阳市辖: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4、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

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等优质农产品享誉国内外。

最有特色的是氏阳黄花菜,似花非花,自古以来就有“谁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赞美诗句。

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

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 0多种中草药。

华池县白瓜籽、黄花菜、黑木耳、小杂粮等土特产品驰名陇上,华池被称为“白瓜籽”之多、“小杂粮”之乡。

宁县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黄豆、小米等,尤以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

宁县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山水形胜的灵气所致,出产的早胜曹杏、九龙金枣、黄甘桃、红富士苹果享誉国内外。

农作物面积:果树112.63万亩、蔬菜112.81万亩、中药材11.22万亩、白瓜子 6.6万亩、苜蓿7.15万亩、烤烟18.3万亩、马铃薯40.05万亩、小麦300万亩、玉米90万亩。

定西市辖:安定区、通滑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定西市土壤气候极适合中药材、马铃薯生长。

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査明的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

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重高。

通滑县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扁豆、速效豆、谷子、糜子、玉米、洋芋、荞麦等17个种类。

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药材、花卉等上百个种类。

渭源是个农业县,素有“蚕豆之乡”、“马铃薯良种之乡”之称。

全县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蚕豆、玉米为主,年种植良种马铃薯30万亩以上,是全省各地乃至周边省区的良种马铃薯繁育基地。

陇南市辖: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宕昌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花椒、苹果等各类经济林果。

境内有野生中药材636种,特别是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药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

荣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畅销国内外。

“大红袍”花椒、大白蚕豆、早熟薄皮核桃、松花蜜、花牛苹果、巨蜂葡萄、天然食品荞麦、燕麦已成生产规模,羊肚菌、蕨菜、剌龙芽、龙爪、剌五加等山菜产量大、质重优,深受中外客商青睐。

礼县主要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苹果、花椒、核挑等经济林果,是全国32个优质水果基地县之一。

境内有各种药用动植物534种,素有“陇南药乡”之称,被誉为“五朵金花”的大黄、红芪、当归、党参、半夏等中药材远近闻名。

农作物面积:果树8.03万亩、蔬菜42.259万亩、花椒203.6万亩、玉米110万亩、大豆49.38万亩、荞麦30.3万亩。

临夏州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临夏州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青稞五大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麻、甜菜、瓜果、花椒、药材类。

蚕豆是临夏的传统优势作物,粒大味美,营养丰富,是外贸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临夏大麻色白质柔,为陇上名产;唐汪大接杏久负盛名,远销香港等地。

广河县小麦、玉米、洋芋为主要粮食作物,胡麻、油菜为主要经济作物。

和政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青稞、蚕豆和洋芋,其它作物还有豌豆、玉米、荞麦、糜子、谷子、大燕麦,小燕麦等。

东乡族自治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玉米、豆类等,尤其盛产洋芋品优、质好、产量高;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向日葵等。

农作物面积:花卉0.6193万亩、花椒 2.46万亩、蔬菜9.77万亩、玉米万亩、小麦11.82万亩、当归 3.37万亩、洋芋17.15万亩、油菜2 5.76万亩、胡麻 2.23万亩、蔬菜15.2万亩。

甘南州辖: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2004年全州建立各类特色产业生产基地61.90万亩,其中青稞生产基地25.23万亩,藏中药材产业基地7.38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1. 39万亩,全州各地兴起了一批规模化特色产品生产乡(村),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