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甘肃种植时间和地区
甘肃种植时间和地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甘肃省的农作物种植具有一定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地区。
1. 小麦种植时间和地区: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之一。
小麦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到次年的4月上旬。
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省内的河西走廊、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
其中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气候适宜,土壤疏松肥沃,是小麦的主产区。
中部平原地区主要是以秦巴山脉的北麓为主,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略差于河西走廊,但也具备适合小麦生长的条件。
东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小麦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以高山区为主。
2. 大豆种植时间和地区:大豆是甘肃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主要种植在河西走廊地区。
大豆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
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大豆生长非常有利,因此大豆在这一地区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作为粮食的主要补充品,在甘肃的农作物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 玉米种植时间和地区: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
甘肃省的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中部平原地区。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因此是玉米的主产区。
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对于甘肃省的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贡献。
4. 高粱种植时间和地区:高粱是甘肃省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高粱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上旬。
甘肃的高粱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东部山区。
河西走廊地区由于灌溉条件良好,土壤适宜,是高粱的主产区之一。
东部山区由于气候寒冷,高粱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是该地区适合高寒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综上所述,甘肃省的农作物种植时间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
不同作物的种植时间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种植时间。
中国农业地图大数据2
中国农业地图大数据2 上海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浙江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江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西藏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青海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甘肃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宁夏回族自治区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山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陕西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湖北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贵州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四川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重庆市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海南省
谷类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农作物种植结构(万亩)。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情况甘肃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于该省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品种、产量及调整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其中,小麦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玉米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产量在400万吨左右。
大豆是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的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为30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左右。
除了粮食作物,甘肃省还种植了丰富的经济作物,如油菜、红枣、苹果等。
油菜是甘肃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产量在200万吨以上。
红枣是甘肃省的特色水果,年均种植面积约3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左右。
苹果是甘肃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在150万吨以上。
在促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甘肃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
甘肃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优良种子、绿色防治技术等,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主粮比例和经济作物比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甘肃省鼓励农民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开拓内外销渠道,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甘肃省还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调整农田结构,增加不同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甘肃省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逐渐协调,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
在未来的发展中,甘肃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加强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绿洲农资的坚强——探访甘肃农资行业发展状态
种植结构 :大 田耗水作物正在减少 ,经济作物逐年增 多
按照甘肃省统计局农调 队对全省 3 0个县 、20个村 、2 0 1 10个农户的入户调查显示 甘肃 农作物 种植 结构 呈 ” 五增三减 ”态势 。“ 五增 ”是 :油料种植 面积 将同比增长 4 9 % :棉花种 3 植面积 同比增长 7 4 % 甜菜种植面积同 比增长 3 % 蔬菜 瓜 果类种植面积 将同 比增 长 2 0 3 2 % ;青 饲料和绿 肥种植 面积将 同比增长 9 0 % 。 2 3 三减 ”是:粮食种植面积 将同 比减少 0 5 % .和 近几年相 比 , 9 减少 幅度 明显缩小 :主要 粮食作 物小麦 玉米和 马铃薯呈 一增 二减 态势。其中:小麦 面积减少 2 5 % ,玉米面积减 8 少 1 7 ,马铃薯面积增长 7 8 % :种植药材同 比减少 2 7% 。 4 % 9 7
13 2 5. O
3 .1 28
2 .3 28
l.5 15
83 .7
1 .1 23
1 .1 38
5O .9
48 . 4
平 凉 市
4 .5 35
2. 4O O
64 .2
74 . 4
31 . 4
酒泉市
庆 阳市 定 西地 区 陇 南地 区 临 夏 州 甘 南 州
折 纯 量 33 .8 O1 . 4 23 . 3 38 .8 55 .8
实物 量 折 纯 量 53 . 5 13 . 7 O2 .3 OO .8 39 .6 13 . 2 44 .2 12 . 5 98 . O 26 .6
武威市
张 掖 市
124 9 .5
水资源不足是甘肃 发展 农业 面临的最 大难题 。目前甘肃很多地方已改 漫灌 为 沟灌 “ 、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及其优化调控
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及其优化调控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及其优化调控一、引言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直面临挑战。
本文将研究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度,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策略。
二、农业水土资源现状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质地适宜农业生产。
然而,该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加之气候干旱,导致农业用水紧张。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水土资源的匹配度不高。
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计算方法为了评估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度,我们可以采用资源综合评价法。
首先,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情况,包括土壤质地、水资源供给情况等。
然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土壤质地和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不同土壤质地下作物的水分需求。
最后,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情况与作物的水分需求进行对比,得出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度。
四、农业水土资源的优化调控策略1. 改善灌溉方式:传统的洪涝灌溉方式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土壤质地不均匀,因此需要改变灌溉方式。
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等现代化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质地稳定。
可以通过修建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等,防止土壤流失,保护农业水土资源。
3. 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根据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的土壤质地和水资源供应情况,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水分需求较低的作物种植,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发展节水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例如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减少灌溉量,同时确保作物的水分需求。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
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愈发突出。
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甘肃省的耕地利用效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对甘肃省耕地的利用效益进行评价,探讨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策略。
一、甘肃省耕地资源概况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总面积达45.61万平方公里。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甘肃省的耕地面积约为570.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7%。
甘肃省地处高原山地、沙漠戈壁、丘陵山地等地形复杂的地区,耕地资源相对较为稀缺。
因此,提高甘肃省耕地的利用效益,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一)产量指标产量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甘肃省农作物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黄土高原和河道两侧的平原地区。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通过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统计,可以评估甘肃省的耕地产量水平及其潜力。
(二)资源利用率指标耕地资源利用率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甘肃省地形复杂,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关键。
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土地的轮作休闲、合理施肥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甘肃省的耕地资源利用率。
(三)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是评价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的市场价格和产量数据,分析农作物的市场价值,进而评估甘肃省耕地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都能够进一步提高甘肃省耕地的经济效益。
三、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的现状目前,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总体上比较低下。
一方面,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甘肃省耕地的产能较低,耕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偏单一,耕地的利用方式和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耕地利用效益不高。
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调查
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调查【摘要】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但也面临着各种病害威胁。
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制种基地的作物种植情况和病害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专业方法对作物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存在着多种病害,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在病害防控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为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和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病害调查对于保障甘肃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挖掘作物病害的病原机制,探索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甘肃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调查、种植情况、调查方法、结果、防控对策、意义、研究方向、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甘肃河西走廊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其制种基地所种植的作物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随着气候变暖和种植方式的改变,作物病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对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种植结构逐渐优化,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较为频繁。
在作物病害方面,研究相对薄弱,病害种类繁多且变异性较大,给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有必要对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期找出产生病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保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可以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作物病害防控提供借鉴。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的现状及病害防控对策,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进行调查,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作物种植情况及主要病害类型与分布,为制定有效的病害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大力调整优化武威区种植业结构,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现将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
统筹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并进,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有序推进结构调整。
实施“改、控、增”调整,控制减少粮食作物面积,稳定粮食产量,适度减少籽粒玉米面积,稳定青贮玉米的面积,增加“冬牧70”饲草和露地蔬菜的示范推广面积。
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
(一)优化结构,扩大经作面积。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粮食比重略有下降,加快经作、饲草比重增幅。
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供港蔬菜。
(二)加快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永久性蔬菜基地生产。
二是进一步提高水肥一体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
三是建立统防统防示范生产基地1个,加大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四是加大有机肥应用面积,减少化肥使用量。
五是积极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2个,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用技术综合配套,提高种植效益。
六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造富硒融合产业园1个。
二、发展现状。
武威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2万亩,主要以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3.47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3.83%,较上年粮食种植面积3.61万亩,减少0.14万亩,减幅3.88%。
2019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952.44万公斤,总产值4084.12万元。
受灌溉水及土地类别的影响,种植种类受到限制,复种面积小,多年来都是“一年一熟”种植模式。
2019年瓜菜种植面积6970亩左右,其中温室2300亩,大中拱棚770亩,露地蔬菜1300亩,供港菜2600亩,依托瓜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预计2020年面积有所增加。
2019年新建设施农业670亩,主要生产拱棚西瓜。
甘肃大豆间套种发展情况汇报
天水及陇南生产区
本区年均气温7—15℃,无霜期160—285天,年降雨量 445—950毫米,年均日照为1800—2200小时。是甘肃省大 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 该区大豆以夏 播大豆为主。一般在冬小麦和油菜收获后复种夏大豆。夏播 大豆于6月上中旬播种,均于9月下旬10月初收获。种植大豆 品种有豫豆8号、中黄39、中黄13、冀豆12、吉林30等。以 引进优质早熟品种试验示范、结合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 术的推广,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3. 供需矛盾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大豆总产一直徘徊在7~8万吨左右。1993 年总产达11万吨,有了较快的增长。目前大豆总产量26万吨,人均 大豆量仍不足9公斤,远低于全国人均膳食营养14.5公斤的基本要 求。特别是近年来甘肃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工业对大豆需求的增 加,大豆供需矛盾加大,每年仍需从外省调入大量的大豆及豆粕。
甘肃大豆间套种发展情况汇报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1. 自然条件优越
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太阳辐射量为106—158千卡/平方厘米, 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在l700—3400小时之间;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增加大豆净同化率,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
热量条件较好。 ≥0℃活动积温1200—3960 ℃ 。 沿黄灌区是我省大豆间套种植区之一,而该区地处黄河上游,灌
溉设施较为完善,水量充沛,能够保障大豆生长期间水分需求; 甘肃东部降雨相对较多,雨热同季,有利于大豆生长。
土地广阔,全省总耕地面积 5300 万亩。
一、甘肃大豆生产基本状况
2. 种植历史悠久
大豆在甘肃省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解放前的1936年大豆面积达到 200万亩以上。1953年,大豆面积达到 177万亩。此后,大豆面积 持续下降。到70年代末期,大豆面积不足50万亩,1980年大豆播 种面积47万亩。 1993年127万亩。近二十年来,甘肃省大豆播种面 积逐步增加,进入2000年,大豆年播种面积平均在200万亩左右。 目 前 大 豆 播 种 面 积 在 200-230 万 亩 。 其 中 春 播 大 豆 面 积 占 60% 左 右,夏播大豆占40%。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在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农产品品种的种植和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农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在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的种植区域。
甘肃省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山地、丘陵、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土壤类型复杂多样。
例如,适宜果树种植的地区可以选择在兰州市、定西市、庆阳市等地;适合小麦种植的地区可以选择在天水市、武威市等地;适合葡萄种植的地区可以选择在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
其次,在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合理规划农产品的种植结构。
甘肃省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农产品品种时,要优先考虑耐旱、耐寒、耐瘠薄的适种品种,并合理配置水资源,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再次,在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要结合市场需求和优势资源,确定农产品的特色品种和生产规模。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中国西部内陆腹地,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频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选择优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品种进行种植和生产。
例如,可以选择种植瓜果、葡萄、苹果等水果品种,发展奶牛、羊、猪等畜牧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最后,在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要注重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
优化农产品产业链的布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可以发展冷链物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冷藏设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对接国内外市场,开展产品展销会和推介会,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和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汇总
嘉峪关市辖: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适于春小麦、玉米、蚕豆、胡麻、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优质瓜、果、蔬菜作物的栽培,当地圆葱、西瓜、大蒜等产品优质高产,远销1 4个省市。
农作物面积:玉米1.23万亩、蔬菜3.3万亩、小麦1万亩、果树0.68万亩、马铃薯0.356万亩。
金昌市辖:金川区、永昌县。
金昌市有名贵中药材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菪、羌活、党参等30余种。
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
果木有梨、苹果、、杏等。
颇具经济开发价值。
金昌县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省粮油生产大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黒瓜杯、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
农作物面积:玉米5.44万亩、小麦22.61万亩、大麦25万亩、蔬菜11.37万亩、马铃薯5.49万亩、油料作物3.87万亩、甜菜0.03万亩。
市辖: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
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水稻、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20多种;经济作物有油料、睥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葡萄、红亭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
靖远不仅是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农业使反季节蔬菜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
农作物面积:蔬菜25.65万亩、水稻4.4万亩、玉米65.48万亩、薯类87.91万亩、杂粮70万亩、果树20万亩、小麦76.59万亩、油料作物16.03万亩。
市辖: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家川回族自治县。
市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苹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外市场享有盛誉。
定西种植产业结构
定西种植产业结构定西是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种植产业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
主要种植作物包括粮食、油料、果树和蔬菜等。
首先,粮食是定西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主要种植的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和高粱等。
这些粮食作物在定西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
定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粮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农民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和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其次,油料作物也在定西的种植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常见的油料作物包括油菜籽、花生和葵花籽等。
这些油料作物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油,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
油菜籽是定西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油脂含量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种植青睐。
除了粮食和油料作物,果树种植也在定西的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定西的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主要种植的果树包括苹果、梨、葡萄和核桃等。
定西的苹果品种繁多,口感鲜美,产量高。
定西的梨也以肉质脆嫩、汁多味甜而闻名。
葡萄和核桃也在定西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发展。
最后,蔬菜种植也是定西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蔬菜种植丰富了定西农产品的品种,且是定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定西的土壤肥沃且水资源丰富,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蔬菜种植以番茄、黄瓜、西瓜、青椒、白菜和豆角等为主。
这些蔬菜不仅在本地市场有较大需求,而且也向周边省市供应。
总之,定西的种植产业结构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果树和蔬菜等。
这四类作物的种植在定西具备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得到了发展,成为定西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未来,定西可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绿色有机农业的潜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定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汤瑛芳;王恒炜;李红霞;白贺兰;吴瑞陶【摘要】以甘肃省14个市(州)粮食生产区域为单元尺度,对甘肃省三大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变化的异质性。
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呈现由西向东、由灌溉区向旱作区转移的态势。
小麦播种面积直线递减,粮、经兼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上升。
甘肃省粮食生产品种类型及区域结构变换更替明显,种植业比较收益高低是决定更替变换的主因。
%Based on the data of grain crop productivity in 14 districts of Gansu province,the spacial difference of the main three grain crop (i.e. wheat,maize and potato)had been discussed,to underst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grain crop productivity of each district in Gansu provinc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in crop produ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different districts in Gansu province, the main production region of grain crop productivity changed from west part to east part of Gansu province,as well as changed from irrigation area to rain-fed area. The planting area of wheat decreased sharply from 1991 to 2012,the maize and potat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Consequently,the structure of grain crop and planting area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ast 21 years,and the benefit of grain crop productivity is the main reason which drives this changing.【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6页(P8-12,13)【关键词】粮食作物;种植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甘肃省【作者】汤瑛芳;王恒炜;李红霞;白贺兰;吴瑞陶【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程咨询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程咨询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1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
甘肃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甘肃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甘肃省荞麦产业是该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荞麦具有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无麸质等优点,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粮食作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喜爱。
但是,甘肃省荞麦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打造更加繁荣、稳定和可持续的荞麦产业。
1. 产业基础薄弱。
甘肃省荞麦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 种植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荞麦种植面积较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陇南、庆阳、天水等地,形成了片面化、低效化的区域特色,缺乏全省整体规划和统筹。
3. 技术应用不足。
甘肃省荞麦种植技术比较落后,存在种植密度低、控制害虫病害不力、效益较低等问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低,缺乏技术服务体系。
4. 市场开发不足。
甘肃省荞麦市场开发较为滞后,缺乏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限制了荞麦的销售和价格。
5.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甘肃省荞麦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对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缺乏支持和扶持措施,制约了产业发展。
1. 健全荞麦产业体系。
加大对荞麦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强技术服务,提高种植效益,推动荞麦产业的全面发展。
2. 调整种植结构。
优化种植区域结构,扩大荞麦种植面积,形成多元化、绿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增强荞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 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推广高效、环保的种植技术,提升荞麦的品质和产量。
4. 加强市场开发。
完善荞麦的加工、包装等环节,提高产品的含量和附加值,创新营销和销售渠道,扩大荞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荞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福布拉斯苹果在甘肃泾川的栽培表现
主春福彭静山东省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 编 !)+0""
收 稿 日 期 !"!/2"+2//
行距 ! 4& 4行间自然生草 !1/) 年全园结 果!1/3 年进入盛果期 主要性状表现 植物学特征 树势中庸 叶片绿色长椭 圆形叶基楔形叶面向内凹锯齿形叶缘 花瓣 粉色蔷薇型有花粉花药橙红色雌蕊与雄蕊 基本等高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扁平状具有蟠桃的 典型形状 基本不裂果果皮与果肉黏合性好 果皮绿白约半数果面呈紫红色茸毛少 果肉 硬黄白色黏核果核较小近核处微红 风味 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 果个大平均 单果质量 !.) 6最大 .0+ 6 见图 / 生 长 结 果 习 性 树 姿 半 开 张 生 长 势 中 庸盛果期树体高度 !5&<. 4萌芽力强成枝率 高长中果枝结果能力强 成花能力强以复花 芽为主自花授粉丰产性强盛果期树平均亩 产量 ! 111 86 以上 物 候 期 该 品 种 在 沂 水 地 区 . 月 下 旬 萌 芽0 月上旬开花3 月末果实成熟 适应性与抗逆性 树体生长健壮适应性 强 未发现有特殊敏感性病虫害 树体和花芽 抗 寒 力 均 较 强 !1!1 年 冬 季 沂 水 县 出 现 少 见 的2#% 低温!1!# 年春未观测到瑞蟠 !# 号树
樊海宁7甘肃省泾川县果业局7邮编 (22/.. 收 稿 日 期 !.!#8.28&2
量 &'$!%+ 果面平滑果皮表面蜡质很少果点 小椭圆形果梗中长梗洼狭而浅萼洼大小中 等萼片小不闭合果实底色黄绿果面 1"+覆 盖深红宝石色片红 着色比富士系其他品种要 早几周 而且果实背面和树内阴影处的果实都 能着色 果皮薄脆果肉浅黄色肉质中脆汁液 多风味甜酸品质上等 物候期 正常 年份 / 月上旬 萌芽2 月中 旬开花 花期持续时间为 %&" 天0 月中旬春 梢停止生长 果实 % 月下旬开始着色&" 月下 旬成熟 从花期到收获期需 &%"!"" 天&& 月 下旬落叶 适应性 福布拉斯在泾川适应性良好未 发现大小年现象 特别是偏肩果少克服了富士 果实易偏斜影响商品率的弊端 栽培要点 定植 选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的平原或 山台地建园 栽植前挖长宽深各 %" 6* 的栽 植坑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每个栽植坑施腐熟 有机肥 &" 43过磷酸钙 & 43回填时表土在下 将土与肥混匀然后回填底土
甘肃省植被区域
甘肃省植被区域V.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植被主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
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上有茸毛等。
本区域可以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森林摹。
东北、内蒙东部草甸草原带:内蒙中部典型草原带:内蒙西部荒漠化草原: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带: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带:包括山西省北部、西北部以及陕北等地。
土壤为灰褐土,年降水量为350——500毫米。
优势植物是本氏针茅、短花针茅、小黄亚菊,西部还有冷蒿。
目前这里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垦,为一年一熟农作物,作物有小麦(冬小麦和春小麦)、谷子、糜子、玉米等。
在山地有蒙古栎、辽东栎林和山杨林,山杨林又叫哨林。
VI.西北温带荒漠区域我国荒漠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在200毫米以下,很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
这里的植物普遍具有旱生特征,其旱生形态有:叶片缩小,叶子退化成刺,叶片完全退化,茎、叶被有密集的绒毛,或出现肉质茎和肉质叶等,以便减少水分蒸发或贮集水分。
同时这里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有的深达几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这样便能从土层的深度和广度吸收水分。
这是在干旱生态环境下植物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
我国荒漠区域大致可分为三个带或区。
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北疆温带半灌木、小乔木荒漠带:南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包括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海拔高度约1500——3000米。
年均温7——9℃,年积温3100——3600℃,7月气温22——26℃,年降水量为40——170毫米,主要降落在夏季。
东部阿拉善地区主要为三瓣蔷薇、沙冬青、四合木沙砾漠和川青锦鸡儿、驼绒藜沙砾漠。
沙丘上为白沙蒿、沙拐枣沙漠。
丘间低地为盐爪爪、白刺盐漠。
甘肃省植被情况
甘肃省植被带甘肃省地跨我国东部湿润区、西部干旱区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会处。
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类型繁多。
由于纬度、气候、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差异,省境内大部分植被从南到北呈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与海拔地带性分布.其中只有祁连山、阿尔金山东段和甘南高原等海拔在3000m以上地带,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
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特征,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水平植被带所决定。
根据《甘肃植被》、《甘肃省地图集》的研究结果,我省植被带基本可分为六个水平(纬度)植被地带:1.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分布在陇南的文县、康县、徽县、成县和武都县。
2 . 落叶阔叶林地带分布于天水以南的北秦岭和徽成盆地。
3. 森林草原地带主要分布在临夏、康乐、渭源、秦安、平凉、庆阳一线以南。
4. 草原地带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带北部,兰州、靖远至环县一线以南地区。
5. 荒漠草原地带大致包括大景、营盘水一线以南,主要是从事畜牧业的地区。
6. 荒漠地带包括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山以南的苏干湖盆地与哈勒腾河谷。
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
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其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 5%。
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全省活立木蓄积量17429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量占94.8%,疏林与散生木的蓄积量仅占5.2%,这表明林地蓄积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甘肃农牧业可行性报告
甘肃农牧业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甘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农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本报告旨在对甘肃农牧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甘肃农牧业现状分析1. 农业现状甘肃省农业面积广阔,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
同时,甘肃还是中国的重要葡萄、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但是,甘肃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
2. 畜牧业现状甘肃省是中国的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以肉牛、绵羊等畜产品出产闻名。
然而,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草原退化、饲料短缺等困难。
三、甘肃农牧业发展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甘肃位于中国西北,与多个省份相邻,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市场优势。
2. 资源优势甘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的扶持农牧业发展的政策,为甘肃农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甘肃农牧业发展方向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产量和质量。
2. 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草原生态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保护农牧业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五、甘肃农牧业发展存在的挑战1. 自然环境不利因素甘肃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严峻,降水不足、气候多变。
2. 资金投入不足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现有投入水平较低。
3. 技术水平不高农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了产业发展。
六、发展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应增加对农牧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农牧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引导农牧业产业投资通过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在农牧业领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结语综上所述,甘肃农牧业在发展中面临机遇和挑战。
只有紧密依托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摆脱困境、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甘肃种植玉米的方法
甘肃种植玉米的方法1. 环境准备甘肃的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种植,但是由于地形起伏大,温差较大,需要合理的环境准备来确保玉米的生长。
在种植玉米之前,需要进行以下环境准备:- 土壤调查:了解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和土壤结构,以便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
-病虫害调查:了解常见的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田间排水:确保田地排水畅通,以防积水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2. 选种和育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非常重要。
对于甘肃的高寒地区,可以选择抗寒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丰收。
此外,育种也是提高产量和抗逆性的重要方法。
甘肃的农科院和农业大学在玉米育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新品种适应性更强,抗逆性更好,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3. 土壤改良和施肥甘肃的土壤普遍偏瘠,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适当的施肥。
首先,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在施肥前,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细致的养分平衡计算,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通常情况下,玉米的施肥量应该以掌握“三化一平衡”的原则为基础,即氮磷钾灰的合理配置。
其次,土壤改良也是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的方式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常用的改良方式包括在耕作前加入腐熟有机肥料、石灰和磷酸盐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4. 种植和管理甘肃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
在播种前,选取适宜的播种期,确定好间距和行距。
一般情况下,砖條间距应为60-75 cm,行距为30-35 cm。
在播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用优质的种子,避免病虫害和杂草的影响。
可以通过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 播种深度和密度:一般情况下,种子的播种深度应为5-7 cm,种植密度视品种而定,通常为每亩8000-10000株。
- 水分管理: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是玉米生长的关键。
如果田地排水不好,可以进行田间排水,以免积水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嘉峪关市辖: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长,温差大,光照资源充足,适于春小麦、、蚕豆、胡麻、甜菜等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优质瓜、果、作物的栽培,当地圆葱、西瓜、等产品优质高产,远销14个省市。
农作物面积:玉米万亩、蔬菜万亩、小麦1万亩、万亩、万亩。
金昌市辖:金川区、永昌县。
金昌市有名贵中秦艽、麻黄、大黄、锁阳、雪莲、甘草、苁菪、羌活、党参等30余种。
食用类植物有发菜、蘑菇、蕨麻、地卷皮、沙葱等10余种。
果木有梨、苹果、李、杏等。
颇具开发价值。
金昌县现存耕地58万亩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生产大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十五分之一,商品油占全省的九分之一,甜菜、黒瓜杯、大豆均已形成规模种植。
农作物面积:万亩、小麦万亩、大麦25万亩、万亩、万亩、油料作物万亩、甜菜万亩。
白银市辖: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
粮食作物有小麦、、洋芋、、荞麦、糜谷、荞麦、豆类等20多种;作物有油料、睥酒大麦、甜瓜籽等;瓜果类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桃、杏、、红亭等20多种、60多个品种。
靖远不仅是甘肃省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区,被喻为“塞上小江南”,高效设施使反季节生产形成规模优势,享有“陇原菜乡”的誉称。
农作物面积:蔬菜万亩、水稻万亩、玉米万亩、万亩、杂粮70万亩、20万亩、小麦万亩、油料作物万亩。
天水市辖: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水市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生产基地之一。
苹果、桃、梨、核桃、花椒、、韭菜等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清水县红星、红冠、超红、首红、红富士等苹果质优量大,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驰名中外的天水花牛苹果重点产区之一。
秦安县果椒园面积达万亩,已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林桃之乡”,正在申报“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花椒之乡”称号,果椒生产蕴藏看巨大的发展潜力。
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着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
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
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
武山是典型的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洋芋、、高梁等20多种;经济作物以油料、蔬菜、、瓜果等为主,经济林果有苹果、桃、梨、杏、核桃、、花椒等。
蔬菜是武山的一大支柱产业,武山蔬菜以其质优、无污染、品种多而闻名。
农作物面积:玉米万亩、洋芋34万亩、花椒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40万亩、高梁万亩、万亩、谷子万亩、蚕豆万亩、小麦218:86万亩、万亩。
武威市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基地,也是全省瓜果生产基地和繁育生产基地。
中2 50多种。
白兰瓜、黄河蜜瓜、大板瓜籽享誉全国,远销东南处及港澳台地区;无壳瓜杯、天祝白耗牛为世界所仅有。
民勤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和睥酒大教养为主,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玉金香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
古浪县农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为主,芹菜、荷兰、草莓、牛蒡、理想大根等绿色果蔬饮誉陇农作物面积:蔬菜万亩、玉米65万亩、23万亩、大麦万亩、杂粮68万亩、万亩、万亩。
张掖市辖:甘州区、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盛产小麦、、、、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瓜果,种类多、品质好,洋葱、、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着名的西菜东运基地。
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
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
民乐县主产小麦、油菜籽、玉米、豌豆、苹果梨、紫皮、睥酒大麦、碗豆、洋芋。
民乐苹果梨果形美、色泽鲜、皮薄、肉脆、核小、果肉细腻、营养丰富、含糖重高;紫皮大蒜个大瓣肥,汁多味辣,久负盛名,是上乘的佐餐调料;油菜籽优质高产,所产油品营养丰富,芥酸含重较低,深受梢费者青睐。
高台县是全国商品稂基地县之一。
粮食总量达16000万公斤以上。
盛产小麦、玉米、、蚕豆、水稻、胡麻、谷子、荞麦和、甜菜、蔬菜等,其中蔬菜年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
农作物面积:小麦万亩、玉米万亩、大麦20万亩、蔬菜万亩、棉花6万亩、万亩、油菜21万亩、菊芋万亩、万亩、中药材万亩。
酒泉市辖: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酒泉市锦丰梨、早酥梨、呜山大枣、李广杏等瓜种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
全区已建成全国、全省商品粮棉基地、瓜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这里还是全国重要的繁种基地,是全国三大对外瓜菜制种基地中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
敦煌市主要农作物有、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
金塔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籽瓜、胡麻、孜然和各种果品等100多个品种。
农作物产量高、品质优,已形成了年产40万担棉花、16万吨甜菜、1亿公斤粮食和6万亩中、4 万亩孜然及瓜籽的生产基地。
玉米和西瓜、甜瓜、番茄、大辣子、等制种,倍受国内外商家的青睐。
瓜州县境内盛产棉花、蜜瓜、小麦、,甘草,锁阳、苁菪等,享有“中国蜜瓜之乡”、“中国锁阳之乡”和甘肃“棉花基地”、“河西粮仓”的美誉。
农作物面积:席花万亩、蔬菜25万亩、孜然5万亩、天才万亩、红枣万亩、小麦万亩、玉米万亩、西甜瓜万亩、伊丽莎白瓜万亩、苜宿万亩。
庆阳市辖: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盛产小麦、、油料、荞麦、4、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
被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等优质农产品享誉国内外。
最有特色的是氏阳黄花菜,似花非花,自古以来就有“谁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赞美诗句。
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
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 0多种中草药。
华池县白瓜籽、黄花菜、黑、小杂粮等土特产品驰名陇上,华池被称为“白瓜籽”之多、“小杂粮”之乡。
宁县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黄豆、小米等,尤以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
宁县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山水形胜的灵气所致,出产的早胜曹杏、九龙金枣、黄甘桃、红富士苹果享誉国内外。
农作物面积:万亩、万亩、中万亩、白瓜子万亩、苜蓿万亩、烤烟万亩、万亩、小麦300万亩、玉米90万亩。
定西市辖:安定区、通滑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定西市土壤气候极适合中、生长。
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査明的中药材有3 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
所产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重高。
通滑县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扁豆、速效豆、谷子、糜子、、洋芋、荞麦等17个种类。
作物有胡麻、、瓜果、药材、等上百个种类。
渭源是个农业县,素有“蚕豆之乡”、“马铃薯良种之乡”之称。
全县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蚕豆、玉米为主,年种植良种马铃薯30万亩以上,是全省各地乃至周边省区的良种马铃薯繁育基地。
陇南市辖: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宕昌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洋芋、等粮食作物和花椒、苹果等各类林果。
境内有野生中636种,特别是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药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
荣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畅销国内外。
“大红袍”花椒、大白蚕豆、早熟薄皮核桃、松花蜜、花牛苹果、巨蜂、天然食品荞麦、燕麦已成生产规模,羊肚菌、蕨菜、剌龙芽、龙爪、剌五加等山菜产量大、质重优,深受中外客商青睐。
礼县主要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苹果、花椒、核挑等经济林果,是全国32个优质水果基地县之一。
境内有各种药用动植物534种,素有“陇南药乡”之称,被誉为“五朵金花”的大黄、红芪、当归、党参、半夏等中药材远近闻名。
农作物面积:万亩、万亩、花椒万亩、玉米110万亩、大豆万亩、荞麦万亩。
临夏州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临夏州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蚕豆、青稞五大类,作物主要有大麻、甜菜、瓜果、花椒、类。
蚕豆是临夏的传统优势作物,粒大味美,营养丰富,是外贸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临夏大麻色白质柔,为陇上名产;唐汪大接杏久负盛名,远销香港等地。
广河县小麦、玉米、洋芋为主要粮食作物,胡麻、为主要经济作物。
和政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青稞、蚕豆和洋芋,其它作物还有豌豆、玉米、荞麦、糜子、谷子、大燕麦,小燕麦等。
东乡族自治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洋芋、玉米、豆类等,尤其盛产洋芋品优、质好、产量高;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胡麻、向日葵等。
农作物面积:万亩、花椒万亩、万亩、玉米万亩、小麦万亩、当归万亩、洋芋万亩、油菜万亩、胡麻万亩、蔬菜万亩。
甘南州辖: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2004年全州建立各类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万亩,其中青稞生产基地万亩,藏中产业基地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万亩,全州各地兴起了一批规模化特色产品生产乡(村),为发展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农作物面积:万亩、小麦万亩、蔬菜万亩、青稞万亩、蚕豆万亩、洋芋万亩、中药材万亩。